- 2022-06-13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三地理对点增分集训十三环境问题作业(人教版)
培优点十三环境问题对点增分集训一、选择题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1)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卒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图2),形成了良性循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草场退化B.水土流失C.森林破坏D.土地盐碱化2.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A.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B.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C.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D.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3.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有利于()A.增加植被覆盖率B.提高水电发电量C.提高土地利用率D.减缓沙丘移动速度\n生态需水量是指生态系统为维护其自身生长、发挥生态功能所需要消耗乖占用的水资源量。以植被一土壤复合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生态需水量包括土壤含水量和植被蒸散量两种形式。下图示意延安地区生态需水量、降水量及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延安地区生态缺水量最大的季节是()A.春夏季B.夏秋季C.秋冬季D.冬春季5.推测延安地区水量供需基本平衡区的植被一土壤复合生态系统是()A.草原一砂壤土B.阔叶林一粘壤土C.针叶林一粘壤土D.农作物一砂壤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一系列的物理过程和生物过程的影响,灌木下土壤具有更高的养分含量,这种现象被称为“沃岛效应”。下图为“沃岛效应”现象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6.影响干旱、半干旱地区“沃岛效应”现象产生的关键因素是()A.土壤B.气候C.调节气候D.涵养水源7.“沃岛效应”现象的主要生态效益是()A.保持水土B.防风固沙C.调节气候D.涵养水源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和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主要分布在能够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n8.红树林植被的主要功能有()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降低风速,为船舶提供避风的场所C.绿化美化沿海环境,吸烟滞尘D.防风消浪,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9.下列关于图示湿地的叙述,合理的是()A.为潮间带的淤泥质海岸B.位于热带地区,为沙质海岸C.位于温带海滩,降水丰沛D.位于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稀少为了提倡低碳生活,某公司推出了一款公益行动“蚂蚁森林”:用户依靠步行、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来养大电子设备中的虚拟树。虚拟树长成后,就在某个实际地点种下实体树。完成问题。10.“蚂蚁森林”公益行动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全球变暖C.土地荒漠化D.生物多样性减少11.目前该公益行动已在我国西北地区成功种植五千多万棵树,这些实体树的主要功能是()A.净化空气B.涵养水源C.防风固沙D.保持水土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n12.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功能是()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净化地表径流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D.可以观赏梯田美景二、综合题14.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塞罕坝,历史上曾是皇家避暑狩猎之所,后因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变为荒山秃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国土绿化,起初从1000km之外的黑龙江孟家岗林场运来树苗栽种,成活率极低。随后,林场采用高床育苗(下图),使树苗成活率明显提高。如今,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12%提高到如今的80%,林场还利用无法造林的空地发展风电项目且向外输出电力。2017年12月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n(1)说明塞罕坝林场建设初期,苗木成活率低的原因。(2)指出高床育苗的优点,分析塞罕坝林区对华北地区的生态功能。(3)简析塞罕坝发展风电项目的主要效益。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桉树原产于澳大利亚,20世纪90年代,广西开始大规模种植桉树,最多时种植面积达200万公顷。近两年因“桉树是地下抽水机、耗肥机、有毒……”言论的影响,广西各地“清剿”桉树,退林还田。但也有人认为,桉树和森林一样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不应砍伐。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中心经实地走访发现,广西桉树林下“寸草不生”的现象确实存在,但桉树无毒,也并非抽水机。材料二 桉树种植要求及生长特点。材料三 广西桉树产业关系。(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解释广西持续种植桉树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n(2)请为洗清桉树“抽水机”“有毒”等罪状提供依据。(3)简述广西发展以桉树为中心的木材加工工业的意义。(4)请结合材料,为广西今后桉树种植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n答案与解析对点增分集训【解析】1.塔拉滩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表典型植被为高原草甸草场。由材料信息可知这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因此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草场退化,A正确;根据材料当地以戈壁沙丘为主,水土流失、森林破坏、土地盐碱化不太可能,BCD错误。2.沙丘广布地区植被生长的关键要素是水分条件。减弱风力不会直接导致植被生长,A错误;太阳能电池板因遮挡阳光会降低土壤温度,电池板下的光照条件相对较差,据此BC错;塔拉滩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地表蒸发强,太阳能电池板能遮挡阳光,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草类生长,故D正确。3.减少杂草对电池板的遮挡,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园区光伏发电和牧羊并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据此C正确;光伏产业园区与水电发电量无关,B错误;羊群啃食园区草地,会降低植被覆盖率,可能会促进沙丘发展,故A、D错。【答案】1.A2.D3.C【解析】4.根据图中所示,延安地区的生态需水量集中在夏秋季节;此季节的径流量不能满足生态需水量,且差值最大,为最缺水的季节。故选B。5.从延安的降水量来看,年降水量小,为半干旱地区;草原-砂土壤生态系统中草原植被易成活,用水少,\n砂土水易下渗,能起到保水保土作用,能保持水量的供需平衡,A对;阔叶林和针叶林蒸腾量大,生长需水量大,黏土壤水不易下渗,不利于保水,BC不对;农作物蒸散作用小,砂壤土水易下渗,农田一般分布在径流较多的地区,可能会形成供水大于需水的情况,D不对。故选A。【答案】4.B5.A【解析】6.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水分条件是植被生长的限制性因素,只有在有丰富地下水或者山地降水的地区才有生物生长,而沃岛效应是由于水分条件较好,才适合灌丛生长,故选D。7.由材料可知,沃岛效应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一系列的物理过程和生物过程的影响,灌木下土壤具有更高的养分含量,植被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故选B。【答案】6.D7.B【解析】8.由材料中红树林主要分布在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可知,红树林是热带海岸带的主要生态环境之一,是良好的海岸防护林带,又是海洋生物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可以防风消浪,保护海岸,同时红树林又具有保护沿海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故D正确。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主要是河流中上游水土保持林的作用;船舶避风的场所应水深岸陡,而红树林生长地带为沿海滩涂浅滩,不利于船舶停靠;绿化美化沿海环境,吸烟滞尘不是红树林的主要作用。故A、B、C错误。9.红树林分布在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为潮间带;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和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可知图示湿地为位于潮间带的淤泥质海岸,故A正确、B错误。材料显示红树林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故C错误。红树林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说明当地降水丰沛,故D错误。\n【答案】8.D9.A【解析】10.根据材料,用户依靠步行、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蚂蚁森林”公益行动的目的是减少碳排放,扩大森林面积。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B对。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与减少碳排放无关,A、C、D错。故选B。11.目前该公益行动已在我国西北地区成功种植五千多万棵树,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风沙天气,这些实体树的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C对。西北地区空气污染较轻,降水少,水土流失问题少,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不是西北地区森林的主要功能,A、B、D错。故选C。【答案】10.B11.C【解析】12.该区域处在我国西南地区,地势起伏较大、降水较多,水土流失严重,故该处的森林主要功能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同时还可以净化地表径流。故选A。13.河谷地带气候湿热、山顶处海拔高,降水多,气候冷湿,均不适合人类居住,半山腰以上的森林对径流起到净化作用。故选C。【答案】12.A13.C14.\n【解析】(1)结合材料,塞罕坝地处高原山地,地势较高,热量条件不足,适宜生长期较短。地处季风区边缘,降水较少。纬度较高,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较大,易受低温冻害影响。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变为荒山秃岭,荒地缺少植被保护,水土容易流失,土壤贫瘠,土壤中的水分难以涵养。起初从1000km之外的黑龙江孟家岗林场运来树苗栽种,距离较远,运输时间较长,苗木易失水受损导致质量下降;难以适应当地环境。(2)结合高床育苗图,高床育苗的优点是增加土层厚度,提高土温,且便于雨季排水。塞罕坝林区种植林木成功,结合森林的功能分析,对华北地区的生态功能是防风固沙,减轻风沙对华北的危害。净化空气,保护农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生物的多样性。(3)塞罕坝发展风电项目,区域内风电充足,输出电力,获得经济效益。即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用风电,可减轻对森林的破坏,利于生态环境保护。风能是清洁能源,利于提升清洁能源的比重、减少大气污染,获得生态效益。【答案】(1)地处高原、山地(地势较高),热量条件不足(生长期较短);地处季风区边缘,降水较少;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较大(多大风日),易受低温冻害影响;荒地缺少植被保护,水土容易流失,土壤贫瘠,土壤中的水分难以涵养。距离较远,运输时间较长,苗木易失水受损导致质量下降;难以适应当地环境。(2)增加土层厚度,提高土温;便于雨季排水。生态功能:防风固沙(减轻风沙危害),净化空气,保护农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生物的多样性(3)输出电力,获得经济效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减轻对森林的破坏;提升清洁能源的比重、减少大气污染,获得生态效益。15.【解析】(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桉树生长初期耗水量大,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桉树自射消耗肥力大,且土壤因缺\n水和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导致肥力下降,甚至土地退化;林下植被因缺水缺肥而无法存活,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进而水土流失、滑坡、洪涝等灾害增加,改变局地小地形;地面状况的改变也影响了局部小气候,使该地区气候变得干旱。(2)广西开始大规模种植楼村,广西桉树种植密度严重超标,才导致林地透光性差,林下植物无法正常生长;6年生长期以上的桉树,耗水量小,广西桉树在生长到3-4年就开始大规模砍伐,采育周期较短,砍伐时期正值桉树大量耗水阶段,桉树还未发挥蓄水与保持水土功能,才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人工施用大量除草剂,才导致林下草类和灌木死亡,影响了生物多样性。(3)广西发展以桉树为中心的木材加工工业的意义主要从经济效益、带动就业,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等方面描述;发展木材加工业可带动造纸、胶合板等相关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取得经济效益;提供伐木、加工等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因加大产品的外运促进当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4)为广西今后桉树种植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要从种植密度、砍伐周期、多种经营、平衡生态的角度出发。桉树种植要控制植株密度,保证林下阳光充足,以利生物多样性发展;延长轮伐周期,减少水土流失;合理规划种植区域,禁止在耕地、水源地等区域种植桉树;开展多种经营,注重饲养业等林下经济发展;调整农业结构,平衡种植业、林业等各产业发展。【答案】(1)桉树生长初期耗水量大,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因缺水和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导致肥力下降,甚至土地退化;林下植被因缺水缺肥而无法存活,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滑坡、洪涝等灾害增加,改变局地小地形;改变局部小气候,使该地区气候变得干旱。(2)广西桉树种植密度严重超标,才导致林地透光性差,林下植物无法正常生长;采育周期较短,砍伐时期正值桉树大量耗水阶段,桉树还未发挥蓄水与保持水土功能,才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人工施用大量除草剂,才导致林下草类和灌木死亡。(3)带动造纸、胶合板等相关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供伐木、晒桉工等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因加大产品的外运促进当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4)控制植株密度;延长轮伐周期,减少水土流失;合理规划种植区域,禁止在耕地、水源地等区域种植桉树;\n开展多种经营,注重饲养业等林下经济发展;调整农业结构,平衡种植业、林业等各产业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