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B班)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B班)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学年期中考试政治试卷(B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7年4月份,我国三级以上地震发生了27次,震中部分房屋受损。对此,人们不可回避地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为什么会发生地震?人们能否准确预报地震?如何把地震的损失降至最低?这表明(  )‎ A.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 B. 哲学思想产生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C.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 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 ‎【答案】B ‎【解析】‎ 人们不可回避地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为什么会发生地震?人们能否准确预报地震?如何把地震的损失降至最低?这表明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B适合题意;A、C是哲学的作用和任务,不适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哲学发展是为了适应实践的需要,D是错误的。‎ ‎2.不知从何时开始,“今天你低碳了吗”已不知不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句问语,人们在经过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主要体现了(  )‎ A. 人们改造世界的水平取决于主观认识 B. 思维方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起决定作用 C. 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D. 没有哲学就没有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答案】C ‎【解析】‎ 材料强调真正的哲学智慧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C选项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人们改造世界的水平取决于是否尊重客观规律以及尊重客观规律的程度,而不是主观认识,排除;B说法错误,意识不具有决定作用,排除;D说法明显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3.‎ ‎ 学校组织义务劳动,某班班主任老师让学生提出劳动量分配的方案。一个男生说:“所有的人都分配等量的劳动,这样最公平。”一个女生反驳说:“这样不公平,我们女同学力气小,应该有差别地分配劳动量才公平。”为些,大家围绕“什么是公平”展开激烈的讨论。由此可见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思维的争辩 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 ‎③哲学争论的根源在于思维的出发点不同 ④生活处处有哲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哲学的智慧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①说法错误,②正确;哲学源于社会实践,哲学争论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不同,③说法错误;对什么是公平的讨论是人们对生活中的问题开展的讨论,进行的研究,这说明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④说法正确。该题选C。‎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生活处处有哲学。‎ ‎4.我国古代儒释道三家分别以“人与社会”、“人与修心”、“人与自然”为理论主线。他们的理论都反映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哲学和科学的关系问题 B.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与社会、人与修心、人与自然、都是在探究存在与人的思想意识的问题,即在探讨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ABD不合题意。 ‎ 故选:C。‎ ‎5.下列观点中,与“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这一世界观相同的是 A. “物是观念的集合” B.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C. “子不语怪、力、乱、神” D.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属于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A:“物是观念的集合”属于主观唯心主义,A符合题意。‎ BC:两项都属于唯物主义观点,BC不符合题意。‎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虽然它们在哲学基本问题上是一致的,都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精神、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但它们对精神、意识的具体说法则是不同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和世界万物都是由某种客观精神创造的,这种客观精神是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人和人类都是它的产物。而主观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万物是由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创造的,这种主观精神是依赖于人的。所以,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就在于这种精神或意识是否依赖于人,如果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种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精神,就是客观唯心主义,如果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就是主观唯心主义。‎ ‎6.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崭新的哲学,其基本特征是()‎ ‎①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A. ②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做好本题的关键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有三,即特征之一是:它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特征之二是:它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特征之三是:它实现了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三个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伟大变革。由此可见,①③符合题意,应选;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自然科学基础(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论)。‎ ‎(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7.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A. 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B. 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C. 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 D. 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物质的内涵。AB: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这属于具体的物质形态,而哲学上所说的“客观实在”不是具体的物质形态,也不是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简单相加,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8.李克强用“骑自行车”来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稳”不意味着不动,“不动就会像骑自行车,会摔下来,所以我们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这说明 A. 只有保持性质稳定才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B. 规律在一定条件下能被认识和发展 C. 质变为量变开辟新的道路,要促成质变 D.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不可分割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的相关知识。“稳”不意味着不动,“不动就会像骑自行车,会摔下来,所以我们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这说明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不可分割的,D项正确;量变和质变是发展的两种状态,只有量变,没有质变,无法实现事物的发展,A项说法错误,排除;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项“规律被……发展”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涉及质变为量变开辟新道路的相关内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D。‎ ‎9.萄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下列诗句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A.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D.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答案】A ‎【解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意思是说自然界运行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体现草木按照自身的规律运行,与题意寓意相近,A项与题意相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B项与题意不符;“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体现了量的积累的艰辛,C项与题意不符;“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10.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通常感到时间在不断流逝,然而有的科学家认为,和空间一样,时间是不会流逝的。其实,不管人们有何感觉,意识的内容都是 A. 主观意志的产物 B. 客观精神的产物 C. 人脑机能决定的 D. 客观存在的反映 ‎【答案】D ‎【解析】‎ 不管人们有何感觉,意识的内容都是来自于客观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D项符合题意;AB项属于唯心主义观点,错误;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器官,但不能决定意识的内容,意识的内容都是来自于客观世界,C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而不是人脑自生的,离开了客观对象,就不能产生人类意识。‎ ‎11.对待转基因食品,人们的态度俨然分成了两派,双方争执不下,互不相让。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利弊,现在科学家似乎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这使得围绕转基因食品的争论也一直持续不断。争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①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相互包含 ‎②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 ‎③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 ‎④有用与无用因人而异,没有判断的客观标准。‎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①选项表述错误,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因此,真理与谬误相互包含的说法错误;④选项表述错误,认识尽管有主体差异性,但并不是没有判断的客观标准。题目中,对待转基因食品,人们的态度俨然分成了两派,双方争执不下,互不相让,争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故②③选项入选。选B。‎ ‎12.《道德经》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圣人不能离开实践见天道 ‎ ‎②物质决定意识,圣人不行而知是唯心主义观点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圣人可以不为而成 ‎ ‎④现代科技为圣人离开实践而知天下提供了条件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老子的观点是,在认识上纯凭感觉经验是靠不住的,因为这样无法深入事物的内部,不能认识事物的全体,而且还会扰乱人的心灵,那么要认识事物就只能靠人的自省,下功夫自我修养,即要通过理性认识才能“悟天道”,知晓天下万物的运行规律。①②项认识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也未涉及现代科技对圣人获得认识的影响。故③④项不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C。‎ ‎1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我国GDP目标增速为6.5%左右,低于2016年同比6.7%的目标增速。事实上我国在创造了二战后一国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纪录后,正面临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在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历程中进入了一个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这表明(    )‎ ‎①一切都在变,只有变化本身是永恒的 ‎②困难是暂时的,要对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充满信心 ‎③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新的阶段特征 ‎④实践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标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中国GDP的发展历程说明一切都在变,只有变化本身是永恒的;‎ ‎②不合题意,该选项与题意无关;‎ ‎③符合题意,不同的历史阶段,我国的国情不同,因此我国GDP的增速也有变化,说明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新的阶段特征;‎ ‎④不合题意,该选项与题意无关;‎ 故选:B。‎ ‎【点睛】正确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从事物的性质上来讲的,二者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是从范围上来讲的,可见有根本的区别。‎ ‎(2)不能说“普遍性包含特殊性”。因为各种特殊性、个性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而普遍性、共性是抛开了事物各自特殊的东西,是抛开了许多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个性、特殊性,只是概括、抽象出了它们的共同的本质。‎ ‎14. 在宇宙构成中,人类已知的物质仅占4%左右,而暗物质量几乎是已知物质的6倍,但科学家一直未找到它存在的证据。后来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公布了其主持的大型粒子物理实验——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的首批研究成果,使人类对宇宙中暗物质的认识更进了一步。从中可以看出 ‎①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自然科学的证实 ‎ ‎②社会实践是推动认识不断进步并深化的动力 ‎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过程的滞后性 ‎ ‎④科学实验的进展程度最终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科学实验进一步证明暗物质的存在,体现了①,通过大型粒子物理实验使人类深化了对宇宙中暗物质的认识体现了②。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而不是滞后性,③说法错误。科学实验的进展程度最终取决于实践的发展,而不是认识的深化,④说法错误。‎ 考点:认识的发展 ‎15.《元史》中记载:“风霾蔽都城数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礼部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而散。”可见,古人认为雾霾是天神之怒,试图通过祭天驱散雾疆。现代科技则告诉我们,雾霾是一种因大量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现象,是大气长期污染造成的结果。这说明 ‎①人的认识应在原有谬误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 ‎②在实践中发现和发展真理是我们的永恒使命 ‎③受实践水平的限制,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古人认为雾霾是天神之怒,是错误的,现代科技则告诉我们,雾霾是大气长期污染造成的结果,人们对雾霾认识的变化表明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是主观和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在实践中发现和发展真理,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应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①说法错误;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名师点睛】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16.生活中我们总会开玩笑说“白痴是会传染的”,没想到“一语成谶”了。近日,美国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绿藻病毒,它被证实能通过进入大脑影响可塑性、学习、记忆的形成神经回路关联,使得大脑功能下降,让人类“变笨”。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 ‎①科学实验活动是人类获得一切正确认识的来源 ‎②事物之间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固有联系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揭示事物真实联系的前提 ‎④正确认识事物要善于分析和把握联系的多样性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科学发现一种绿藻的病毒,能通过进入大脑影响可塑性、学习、记忆的形成神经回路关联,使得大脑功能下降,让人类“变笨”。这告诉我们事物之间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固有联系,但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分析和把握联系的多样性,从而正确认识事物。②④项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科学实验活动仅是实践的形式之一,实践还有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和变革社会的实践,它们都是认识的来源。故①项说法错误;尊重联系的客观性,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是揭示事物真实联系的前提。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A、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B、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17.移动支付引发了一场支付方式的革命,不仅仅是年轻人,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也逐渐接受和习惯“扫一扫”这种“掏手机”的消费方式,它大大方便了居民的生活。由此可见 A. 事物处在普遍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B. 新建立的联系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C. 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可以建立事物新的联系 D. 人们完全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联系的相关知识。A项“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表述错误,联系具有条件性;B项“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表述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C项“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表述错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移动支付引发了一场支付方式的革命,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D正确。本题选D。‎ ‎18.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这告诉我们 ‎①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②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是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基础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的是城镇建设,既要体现尊重自然,同时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又要融入现代元素,要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体现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是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②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不是相互制约的,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③说法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所以本题选C。‎ ‎19.为解决拥挤不堪的“大城市病”,北京市规划“瘦身”,很多非首都核心功能将重新布局,往周边更大空间范围进行疏解,形成新的增长空间,辐射周边地区,促进京津冀协调发展。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①关键部分在系统中具有引领带动作用 ‎ ‎②优化系统内部结构可以提升系统性能 ‎ ‎③系统要素的离散有利于强化系统功能 ‎ ‎④不同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关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材料中“非首都核心功能将重新布局,往周边更大空间范围进行疏解,形成新的增长空间,辐射周边地区,促进京津冀协调发展”体现了关键部分在系统中具有引领带动作用,优化系统内部结构可以提升系统性能,故①②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③说法不科学,排除;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 ‎20.现代家居设计中,最能体现设计感的往往是部分而非整体,一个“点睛之笔”的创意设计往往能让人眼前一亮,并能迅速提升整个居室的层级。这表明 A. 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整体 B. 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C. 整体和部分相互转化,关键部分会影响整体的功能与效果 D. 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往往大于整体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一个“点睛之笔”的创意设计往往能让人眼前一亮,并能迅速提升整个居室的层级,这说明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影响整体的功能,故B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部分对整体的作用,而A选项强调的是整体的作用,故排除A;整体与部分在一定场合下相互转化,同时C选项中“整体和部分相互转化”材料也没体现,排除C;D选项中“部分的作用往往大于整体的作用”的说法错误。故选B。‎ ‎【点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及方法论意义:‎ ‎①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21.2019年2月24日,巴塞罗那,华为的首款5G折叠手机华为MateX的发布。此举,给业界带来巨大震撼,不过折叠手机在实用性和便利性上依然争论颇多。当然,新一轮旗舰产品创新看点颇多,5G(第五代通信技术)也有望形成新的市场空间。商家都摩拳擦掌,准备抓住这个发展机会。从事物发展的角度看 ‎①发展的曲折具有必然性 ‎②创造有利条件促成质变,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③事物的任何时刻都在发展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从事物发展的角度看,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发展的曲折具有必然性。事物的发展都是通过质变实现的,因此创造有利条件促成质变,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①②项符合题意;事物的任何时刻都在运动而不是都在发展,③项说法错误;④项不是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发展的实质(什么是发展?)‎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不是运动变化,不是质变;判断事物先后的标准主要看它是否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是否有远大的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不是以力量的先后表面的形式作为判断标准)‎ ‎22.最近,科学家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这种小蛋白自我组装成螺旋状的蛋白长丝。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天然蛋白丝,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如超过蜘蛛丝强度的人造纤维等。这表明 ‎①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实践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高级、更复杂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人化”的特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联系的客观的相关知识。科学家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有助于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天然蛋白丝,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这表明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通过实践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①②正确;③中“更高级、更复杂”说法错误,排除;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23.2017年4月20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空间实验室阶段的收官之作,为“第三步”﹣﹣空间站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这表明 A. 世界是相对运动与绝对静止的统一 B.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C. 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D. 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答案】C ‎【解析】‎ 材料表明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天舟一号”成功发射,为空间站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C项符合题意;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A项说法错误;载人航天工程属于人为事物,不是自在事物,B项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在质变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不体现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点睛】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发展的状态):‎ 原理内容: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方 法 论: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③坚持适度原则,们要保持事物的性质不变时,量变要适可而止。‎ ‎24.数学中常常能折射出人生智慧。下列与“(1+0.1)365=37.78,(1-0.1)365=0.0255”蕴含哲理最相符的是( )‎ A.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B. 吾生亦有涯,而知也无涯 C. 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 D. 善不及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答案】D ‎【解析】‎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1的365次方的结果还是1,仅仅比1多了0.1,最终产生的结果却变化为37.78,说明量变是中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 属于形而上学的静止观,B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C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转化,D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所以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定位】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名师点睛】准确把握量变与质变的区别与联系 ‎ ‎ 量 变 ‎ 质 变 ‎ 区别 ‎ 性质 ‎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 特点 ‎ 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 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 呈现状态 ‎ 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 ‎ 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 ‎ 结果 ‎ 事物还是其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 ‎ 事物不再是自身,而变成了另一事物 ‎ 联系 ‎ ‎①量变与质变是统一的。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经过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二者统一于事物发展过程之中 ②量变与质变互相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又必然会引起质变 ③量变与质变发生的原因相同。二者都是事物自身矛盾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推动的结果 ‎ ‎25.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就“双11”促销抛出了“狮羊论”。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商业生态系统对于传统商业生态系统将会开展一次革命性的颠覆,“就像狮子吃掉森林里的羊,这是生态的规律……新经济模式已经有点狮子的味道”。下列诗句与“狮羊论”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①冬霜茅枯无情去,春风草青百花开 ‎②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③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④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商业生态系统对于传统商业生态系统将会开展一次革命性的颠覆”体现了发展的实质,“冬霜茅枯无情去,春风草青百花开”与“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均体现了发展的实质,①②正确。题肢③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故排除;题肢④体现的是联系的观点。故本题选A。‎ ‎26. 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哲理的是(  )‎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④失败是成功之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用部分代替整体,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失败是成功之母”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④正确。故本题选C。‎ ‎27.曹植七步诗中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句。其实,曹植和曹丕如果不是“同根生”,曹植的才华和抱负就不会对曹丕的皇位构成威胁。故两兄弟的真实关系应该是“只缘同根生,相煎分外急”。由此可知 ‎①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②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③矛盾的同一性为斗争性所制约 ‎④矛盾的斗争性为同一性所制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分析可见,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排斥和斗争,②④项符合题意;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①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矛盾的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28.一句“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让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读懂中国文化。这印证了 ‎①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让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读懂中国文化”,说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故选项③④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实践,排除;选项③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强调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而不是强调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无论事物怎样特殊,总包含着同类事物的共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9.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对人生的这一小结突出表明 A. 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B. 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C. 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和主观性 D.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孔子对人生的这一小结突出表明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D适合题意。‎ 考点:矛盾的特殊性 ‎30.对漫画《危机》的寓意解读正确的是 ‎①事物具有相对性,危险与机会可以直接同一 ‎②危险与机会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要善于全面看问题,在危机中发现机会 ‎④危险和机会同时存在,二者是平等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漫画《危机》表明危机是“危险”和“机会“的对立统一体,危中有机,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启示我们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在危险中发现机会,善于化危为机,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①混淆危险和机会在性质上的差别,①说法错误;危险和机会作为矛盾的双方同时存在,但二者有主次之分,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本题属于漫画类选择题,解答漫画类选择题,第一步需要读透漫画的情景,把握漫画的主题。首先,漫画多意在讽刺社会现象,要重视“导语”并能从中领悟立意;其次要仔细观察漫画中有几个要素(人物、动物、物品、图形等),并加以筛选,区分出主次,谨防遗漏或走偏。其次,要理清要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结合漫画标题的提示及试题题干的指向,明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把握漫画本身寓意并深入体会它对我们的启示(如从经济、哲学、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启示)‎ ‎。第二步则要将漫画、题干的要求,教材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理解、分析、判断、做出选择,然后按照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解题。‎ 二、非选择题:(本卷3小题,共40分)‎ ‎3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2015年经济工作要突出创新驱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创新驱动、持续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创新驱动发展,是党总揽国际大势、着眼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的发展,只能依靠创新驱动。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科技创新能力正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总揽国际大势、着眼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4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贯彻创新驱动战略,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4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必须有核心原理知识才可以给满分。)‎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因此首先从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角度,说明创新驱动战略是科学的意识,然后从意识的能动作用角度,分析这一战略对我国发展的积极作用。‎ ‎【考点定位】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复习指导】所谓教材主干和核心知识,一是指《考试说明》规定的各个模块内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原理和观点等;二是指各个模块之间的知识交叉点,文综政治试题特别是主观性试题强调学科内综合,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思想方法的内在联系;三是指与当年高考热点问题相联系的概念、原理和观点。例如经济生活在高考中是重头戏,所占分值较高。但知识点琐碎,内在逻辑性也不比哲学那么明显,复习起来难度大,学生也比较容易遗忘。考生以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作为课本主线,以行为主体牵引答题思路(国家、企业、个人等角度),体现学科知识的主干,强调概念的准确理解,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科体系的整体把握。第一单元:扩大内需;第二单元:创新驱动;第三单元:保障和改善民生;第四单元:围绕主题,抓住主线 ‎ 梳理关键词:理清热点之间的层次,建立问题模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结合材料、图表、漫画等形式,考查学生综合认识、评价和探究有关理论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强调试题的综合性。‎ ‎《经济生活》知识主线:‎ ‎《经济生活》以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为逻辑顺序,涉及企业、政府、个人市场三大主体展开的经济活动。‎ ‎1.政府: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关注就业、收入分配——注重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市场调节的缺点,需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主要的经济手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顺应经济全球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企业:遵循价值规律——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劳动生产率——承担社会责任,创造就业机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遵守市场规则——依法纳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3.个人:新型的劳动者——理性的投资者——理智的消费者——守法的纳税人——市场规则的践行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政治生活》知识主线:‎ ‎1.公民政治权利与义务——公民坚持的三大原则——(法律、权利、利益)——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体现平等民主精神)‎ ‎2.政府职责和作用——政府性质、职能、作用、原则、依法行政(常以政府活动切入)‎ ‎3.人大及其代表活动——性质职权(责)、作用(常以人大及其代表的活动切入)‎ ‎4.中共及政协活动——性质、地位、职能(执政方式)(常以中共或政协的活动切入)‎ ‎5.国际社会——主权、决定因素、时代主题、国际形势、外交政策(多以中国活动切入)‎ ‎《文化生活》知识主线:‎ ‎1.文化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方式——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2.文化创新: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途径。‎ ‎3.中华文化: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原因:包容性——中华文化的成就和魅力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4.文化建设:什么是大众文化——怎样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 ‎《生活与哲学》 知识主线:‎ ‎1.哲学常识:哲学的含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力量。‎ ‎2.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辩证的唯物论与认识论(两大内容)‎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①世界是物质的 ‎ ‎②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 ‎(2)正确地认识世界: ‎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3.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四大内容)‎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①联系的观点 ‎ ‎②发展的观点。‎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①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②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3)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①辩证的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②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4.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历史唯物主义 ‎(1)正确地认识社会:‎ ‎①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正确认识人生价值:‎ ‎①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 ‎②正确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 ‎③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32.‎ ‎2016年11月17日12时41分,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施分离,神舟十一号飞船11月18日13:33-14:13返回地球。这标志着此次天宫二号空间实验任务圆满完成。‎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进行一系列空间试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测控通信指挥部指挥长李剑指出,此次任务的圆满完成使测控通信系统很多关键技术得到了验证和突破。天宫二号空间实验任务圆满完成不仅进一步验证了我国的空间对接技术,而且积累了太空补加等方面的经验,这也将为未来我国空间站的建设储备技术。‎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任务的完成是如何体现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的?‎ ‎【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天宫二号空间实验使我们积累了太空补加等方面的空间站建设经验。‎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天宫二号空间实验使测控通信系统很多关键技术得到了突破。‎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的圆满完成进一步验证了我国的空间对接技术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任务圆满完积累的经验,为未来我国空间站的建设储备技术。‎ ‎【解析】‎ 本题要求回答天宫二号空间实验任务的完成是如何体现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的?‎ 这类题一般是先找出材料中的做法,然后对接相关知识,说明如何体现。‎ 如本题中天官二号空间实验使我们积累了太空补加等方面空间站建设经验。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天宫二号空间实验使测控通信系统很多关键技术得到了突破。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天空二号空间实验的圆满完成进一步验证了找国的空间对接技术,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天官二号空间实验任务圆满完成积累的经验,为未来我国空间站的建设储备技术,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点睛】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获得认识的途径: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直接经验;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此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于人们的实践具有推动作用;错误的认识对于人们的实践具有阻碍作用。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与实践;同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33.材料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形势下,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当前必须研究和回答的重大问题。‎ 某市把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重要工作,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建成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和法治文化主题长廊,举办法治文化艺术节,开发制作《普法总动员》《开心学税法》等学法动漫游戏。除了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主阵地开辟法制宣传专栏、专版外,还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博微信、车载移动电视、户外电子屏等现代传播方式,打造法治文化传播新平台,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出现代法治文化的浓郁氛围,使“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维权靠法”的法制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让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结合材料,从联系观的角度说明该市是如何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 ‎【答案】①该市把握联系的客观性,根据法治建设需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开展了系列法治文化活动,建立起新的具体联系。‎ ‎②该市根据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分析和利用各种条件。既利用传统主阵地,又利用现代传播的新方式,营造出现代法治文化的浓郁氛围。‎ ‎③该市着眼全局,集聚各方资源,多点发力,使法制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④该市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让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某市法治文化建设的实践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从联系观的角度说明该市是如何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联系观的相关知识,主要是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整体和部分、系统优化,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结合材料考生可以从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整体和部分、系统优化等方面综合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联系的客观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联系具有客观性,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该市把握联系的客观性,根据法治建设需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开展了系列法治文化活动,建立起新的具体联系。‎ ‎②联系的普遍性多样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该市根据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分析和利用各种条件。既利用传统主阵地,又利用现代传播的新方式,营造出现代法治文化的浓郁氛围。‎ ‎③整体和部分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该市着眼全局,集聚各方资源,多点发力,使法制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④系统优化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该市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让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点睛】本题属于分析说明题。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本题知识角度已经给出)。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细化知识要点)。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