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
德阳五中高2017级高二上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命题范围:必修4第1单元,第4课第1框和第5课)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并用2B铅笔填涂。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8年8月23日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举行。100多年来,历届世界哲学大会一直在不断反思,研讨关于科学、文化、宗教、人生的重大哲学问题。哲学家们不断反思、研讨重大哲学问题的原因是() ①探索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哲学家的使命所在 ②哲学给人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哲学能够直接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④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哲学家们不断反思、研讨重大哲学问题的原因是因为探索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哲学家的使命所在,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①④项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人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②项说法错误;哲学只有动员和掌握群众,才能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哲学是教人如何看待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和社会、自己与他人的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哲学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又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童年》是由歌手罗大佑作词作曲的一首歌曲,欢快的节奏、贴切的歌词,给人希望,让人充满无限回味。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在下面《童年》的歌词中,能清晰地体现哲学这一界定的是() ①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②阳光下蜻蜓飞过来,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 ③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 ④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哲学的产生的知识。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有两个关键的界定:对实践的追问以及关于世界的思考,③④正确;①②没有明显的思考的因素。答案选C。 3.“你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你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你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你播种一种性格,就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转化 ④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本题中整句话表明了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也就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二者是统一的。故①②入选。③④选项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定位】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名师点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是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蔡元培先生的这一论述表明() ①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可以取代自然科学 ③研究自然科学的目的是推动哲学的进步和发展 ④自然科学研究离不开哲学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蔡元培先生的这一论述表明: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强调自然科学研究离不开哲学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不能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不可以取代自然科学,②说法错误;研究自然科学的目的在于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改造自然,造福人类,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 ②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上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认为哲学无用,可以不要哲学的“取消论”;二是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代替论”。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这种“哲学万能论”是十分有害的。 ③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5.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下列观点与之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 B.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C. 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D. 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答案】D 【解析】 王充的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也”所含哲理与其相同,D项符合题意;AB项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与题意不符;C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 【点睛】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但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东西,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如王阳明“心外无物”、贝莱克“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如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6.从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来看,下列选项与漫画中“三拍干部”的世界观不一致的是()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A.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B. 形存神存,形谢神灭 C.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D.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漫画中“三拍干部”通常是“拍脑袋”决策,办事情主观臆断,从自身的主观意识出发,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拍胸脯”保证不对问题做具体的分析,是形而上学的表现,“拍屁股”走人,是办事官僚作风和敷衍塞责行为,没有将工作落在实处,违背了实践的观点。而材料中要求从这些的基本派别角度说明与漫画不一致的选项,“形存神存,形谢神灭”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漫画中的唯心主义是对立的,故B符合题意。属于答案选择B。 考点:哲学的基本派别。 7.某些现代歌词中蕴含着不少哲学思想。以下歌词中与朱熹的理学观点具有相同的哲学倾向的是() ①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 ②世界之大,为何我们相遇,难道是缘分,难道是天意 ③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④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朱熹的理学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①是主观唯心主义,不合题意;②④是客观唯心主义,适合题意;③是唯物主义,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本题属于名言名句选择题,做好这类题目,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阅读理解题好题干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也需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排查,从中抽取出符合题意的知识点加以分析对照。可见,这类型题目在高考中是算难度较高的题型,但通过同学们有意识的去整理、储备以往书本练习考试中出现的同类型题目也能做到熟能生巧,提高答题正确率。 8.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风景画的大师们都有一个特点,心灵极为丰富。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一缕潜在的心绪,诱发出他们的愁思。这说明() A. 存在决定思维 B. 思维和存在相互转化 C. 存在离不开思维 D. 思维再现存在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说明存在决定思维,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变革造就了一大批浪漫主义风景画的大师,A项符合题意;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但思维和存在不能相互转化,B项说法错误;存在不依赖于思维而独立存在,C项说法错误;思维不是再现存在,而是对存在的能动反映,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个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的关系问题。 (2)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9.下列各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①“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须系铃人”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哲学基本派别的相关知识。哲学基本派别对立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须系铃人”蕴含的哲理是联系的观点,“天不变,道亦不变”蕴含的是静止的观点,二者没有体现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①不符合题意;“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唯物主义观点,“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识“吾心”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唯心主义观点,二者体现了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②符合题意;“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强调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理在事先,理生万物”强调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二者体现了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③符合题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蕴含的哲理客观唯心主义观点,“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蕴含的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二者没有体现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10.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由此可见()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②声称者的“行”体现了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③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危害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霍金的话告诉我们,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而声称者的“行”体现了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说明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①②项符合题意;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③项说法错误;唯心主义哲学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但唯心主义夸大意识的作用,使其脱离了物质,因此在根本上是错误的,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1)唯物主义与唯心 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这里一定要注意是“从根本观点上看”。 (2)既不能对所有的唯物主义一律提倡,也不能对所有的唯心主义全盘否定。 (3)不能把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把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 (4)不能认为一切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都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1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即便是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这是因为() A.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科学 B. 社会领域的客观性弱于自然界 C. 没有看到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在自然观上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是进入社会领域很容易犯唯心主义错误,主观的以为人类社会是以人的意者为转移的,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观点,之所以犯这样的错误是因为没有看到人类社会也是实践的,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以人的意者为转移的,有其自身的规律,因此C符合题意;AD观点正确,但是没有回答犯历史唯心主义错误的原因,排除;社会与自然界一样也是客观的,B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 12.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该() ①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②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中找到关于当代问题的现成答案 ③深刻把握理论与实际相统一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 ④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行动纲领出发来指导实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这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该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①正确;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是一般的方法,不提供现成的答案,②错误;“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这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要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③正确;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行动纲领出发,④错误。 人类社会产生之后,人类所到之处都有留下了自己意识的印记,经过长期的生产劳动,已使自然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虽然“人类所到之处都留下了自己意识的印记”,但是人类改造自然物的活动必须以() A. 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为基础 B. 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属性和规律为基础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为基础 D. 人类自身能力所能达到的水平为基础 14. 人类的活动已使整个自然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所到之处都留下自己的意识印记。这说明() A. 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是主观的 B. 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主观的 C. 在特定条件下,意识可以决定物质 D. 人们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 【答案】13. B 14. 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背景材料,考查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自然界在其客观性,自然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因此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可以此分析问题,判断出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必须以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属性和规律为基础。 【13题详解】 虽然“人类所到之处都留下了自己意识的印记”,但是人类改造自然物的活动必须以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属性和规律为基础,这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B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人类改造自然物的活动,不是改革社会的活动,A项与题意不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材料强调人类改造自然物的活动,C项与题意不符;人类自身能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必须以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属性和规律为基础,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14题详解】 人类的活动已使整个自然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所到之处都留下自己的意识印记。这说明人们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D项符合题意;人类产生之前和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项说法错误;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也是客观的,B项说法错误;物质决定意识,任何时候意识都不能决定物质,C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15.人口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最具能动性的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这表明()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②人口因素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要素 ③生产力是主观的精神力量,不具有客观性 ④生产关系是物质关系,具有物质性 A. ②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人口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最具能动性的力量,人口因素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要素,生产关系是物质关系,具有物质性,因此一定要制定正确的人口政策,以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②④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①项与题意不符;生产力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6.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含羞草会对陌生的机械刺激产生剧烈反应:把叶子合上。将含羞草从轨道上扔下,让它们坐了一次植物过山车。含羞草对此作出了反应,闭紧了叶子。在一天之内以60次为一组,重复7组让含羞草反复跌落,没多久,它们在跌落时就毫无反应了。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植物能“记住”外界信息,进一步佐证了() ①一切物质都有对外界刺激反应的特性 ②意识是生物的特殊反应形式 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 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植物能“记住”外界信息,进一步佐证了一切物质都有对外界刺激反应的特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①④项符合题意;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反应特性,意识是生物的高级反映形式,②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意识的起源、本质: 人类意识的产生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由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到生命物质的刺激感应性;由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由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人类意识产生前的全部反映形式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准备阶段,所以,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又是社会的产物。这是因为劳动不但是人类产生的决定性环节,而且也是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而劳动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劳动使猿脑变成人脑;劳动产生了语言;劳动推动了意识的发展。所以,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17.“镜像自我”理论认为,每个人对自己的意识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根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在人的一生中一直进行着。这一理论充分说明() A.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B. 生物的反应形式是意识产生的前提 C.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意识的本质。题中,每个人对自己的意识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根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而发展起来的,说明意识是社会的产物,A符合题意;BCD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18.《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②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 ③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④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人的发现并不决定老马识图的客观性,①不选;材料中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②正确;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③正确;马不是人,老马之“智”不属于认识,老马之“智”不源于人的实践活动,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C。 19.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②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小说创作为背景,意识的形式不能决定客观存在,故①错误;反映者的想象能力也不能决定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故③错误;莫言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民间艺术的影响,体现了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故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了意识的相关知识。 20.美国科研人员2016年2月11日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于2015年9月首次探测到引力波。当两个黑洞于约13亿年前碰撞,两个巨大质量结合所传送出的扰动,于2015年9月14日抵达地球,被地球上的精密仪器侦测到,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预测。一旦发现了宇宙大爆炸时期的引力波,就可以揭开宇宙的各种谜团,甚至了解宇宙的开端和运行机制。这表明() ①意识活动的能动性能够深刻认识世界 ②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能够正确预测未来 ③意识活动的创造性能将科学幻想变为现实 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重要的作用 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一旦发现了宇宙大爆炸时期的引力波,就可以解开宇宙的各种谜团”说明意识活动的能动性能够深刻认识世界,故①符合题意,可以入选;美国科研人员的发现证实了爱因斯坦的预测,这从侧面说明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能够正确预测未来,故②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③说法错误,实践能将主观想法变为客观现实,意识则没有直接现实性,不能将主观想法直接变为现实,排除;④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是表明人们认识世界,并没有表明“改造世界”,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意识的能动作用 21.中国人探月被评为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科技事件之一。从赏月到探月,中国人走过数千年历程。在古人的诗句里留下了很多关于月亮的描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古人对月亮的多样化吟咏反映出() 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②意识反映形式的多样性是其反映内容客观性的集中体现 ③意识反映事物形式的多样性有利于加深人对事物的认识 ④意识反映形式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人创造力的重要体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①选项表述错误,意识形式的差异性不能起决定作用。②选项错误。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题目中古人对月亮的多样化吟咏反映出意识反映事物形式的多样性有利于加深人对事物的认识,同时也说明了意识反映形式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人创造力的重要体现。故③④入选。选D。 22.“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网络流行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③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每一个流行语都是时代的缩影,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②④项符合题意;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①项说法错误;正确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错误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相分离,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23.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相对独立的意识能够精准应验现实的发展 ②要发挥高昂精神在催人向上、奋进中的作用 ③“思维的眼睛”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人的意识影响事件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漫画中“你心中的空间越大,生长的花朵就越繁茂”体现了要发挥高昂精神在催人向上、奋进中的作用,人的意识影响事件发展的趋势和结果,故②④入选。①选项表述错误,此观点属于唯心主义观点。③选项表述与漫画主旨不符。选C。 24.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和情感因素。对于生活压力,有人积极倡导这样的励志正能量: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倡导“正能量”是因为它() ①具有创造性,能够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精神 ②具有选择性,能在特定条件下控制人的精神 ③具有能动性,能够改变人的精神并给人以信心 ④具有反作用,能够调节和控制人体生理活动 A. ③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 【答案】A 【解析】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因此“正能量”不能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精神,①项观点错误;“正能量”作为意识能影响人的精神活动,但“控制”人的精神说法夸大了“正能量”的作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②项观点错误;“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和情感因素,具有能动性,能够改变人的精神并给人以信心,③项符合题意;“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是因为“正能量”具有反作用,能够调节和控制人体生理活动,④项符合题意。答案选A。 【点睛】正确区分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 意识的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 主观能动性 区别 内涵 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具有的积极主动自觉的反映 又叫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表现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能动的反映和能动的反作用 “想”、“做”、“精神状态” 联系 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能动作用的第二方面。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主观能动性,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25.近日,谷歌公司人工智能“AlphaGo”以高超的运算能力和缜密的逻辑判断,完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一些人不禁为此感到失望和担心,但谷歌董事长施密特则认为“无论最终结果是什么,赢家都是人类”。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承认人工智能() ①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其思维与功能必然落后于人类 ②是人类智能的物化,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模拟 ③只能接受人的指令,其发展依赖于人类实践水平 ④代表着科技与未来,是与人类思维相平行的认识主体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人工智能没有思维,不能说“其思维落后于人类”,①不选;“无论最终结果是什么,赢家都是人类”该观点承认了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的物化,是对人类思想活动的模拟;也承认了人工智能只能接受人的指令,其发展依赖于人类实践水平,故“赢家都是人类”,②③正确;人工智能是与人类思维相平行的认识主体说法错误,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 【点睛】近年来,“人工智能”“电脑思维”“机器人思维”这些类似的材料经常出现在哲学的选择题试之中,对此我们需要把握住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不管它们的反应多么高级,也不能叫意识,也不会具备与人的意识一样的功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某班同学在政治课上,围绕着“要不要学哲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甲同学说:“我喜欢理工科,从没想过当哲学家,考大学又不考哲学。所以,没有必要在学哲学上浪费时间。”乙同学说:“哲学对我们很重要,哲学是一种方法论,学好哲学不但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工科的知识。” 试分析评论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 【答案】 (1)甲同学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学习哲学不仅仅是哲学家的事情,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好哲学尤其是学习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指导我们理解具体科学知识,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无论是学文课还是学理工科,当不当哲学家都要了解和学习哲学。 (2)乙同学看到了哲学对具体科学学习和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其正确的一面。但是,他错误地认为哲学仅仅是一种方法论,而没有认识到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因此,乙同学的看法是不全面的。 【解析】 本题以辨析题的形式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哲学的含义等相关知识。对两位同学的观点,我们要具体分析其正确与错误的成份,正确的加以肯定,错误的加以纠正。甲同学的观点错在忽视了哲学的重要性,没有看到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也没有看到哲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因此无论是学习理工科,还是不当哲学家,学习哲学都是十分必要的。可见甲同学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乙同学的观点中合理的部分是看到了哲学对具体科学与实践的重要性,但对哲学的理解片面,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其忽视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因此其观点是不合理的。 27.中国梦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逐步提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史与中华民族的复兴史相统一的历史进程。如今我们学习、研究和宣传中国梦,深入讨论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是为了更加自觉地完成今天我们党肩负的“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使命。 运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知识,分析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答案】(1)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正确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能预示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指引人们追求更美好的未来;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转化为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变革,推动时代进步,早日实现中国梦。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运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知识,分析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从材料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正确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变革,推动时代进步,早日实现中国梦。可运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知识,从哲学与时代、真正的哲学、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等方面,分析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点睛】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1)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28.2017年10月27日,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首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中央八项规定对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新闻报道、厉行勤俭节约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各地结合本地实际,传达会议精神,并出台细则或具体要求。从十八届以来的5年中,八项规定在全国落地生根、深入人心。八项规定带动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迎来送往少了,下基层多了;务虚的形式主义少了,真抓实干的任务重了。五年来,党的面貌、国家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八项规定提出、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答案】(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八项规定是在正确认识我党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的,具有针对性、选择性。并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八项规定能指导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带来了党风政风的转折性变化,真抓实干。 (3)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八项规定是基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提出的。各地结合本地实际,传达会议精神,并出台细则或具体要求。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八项规定提出、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材料可以看出,八项规定是在正确认识我党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的,具有针对性、选择性。 八项规定能指导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带来了党风政风的转折性变化。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传达会议精神,并出台细则或具体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可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等方面,分析八项规定提出、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点睛】意识的能动作用: 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不同于动物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9.2017年9月29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正式发布。规划历经3年酝酿,共6万余字,采纳了3100多条社会公众意见,多部门调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7次编制。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与科学决策,博采众家之长,回应市民关切,开门编制,科学规划。 北京的城市发展目标,就是“立足北京实际,突出中国特色,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总规紧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明确了2020年、2035年、2050年三个阶段性目标。“大城市病”是制约首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北京必须转变发展思路,切实减重、减负、减量。总规以资源环境为硬约束,分析确定了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 结合材料,说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答案】(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规划历经3年酝酿,共6万余字,采纳了3100多条社会公众意见,多部门调研,开门编制,科学规划。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规划立足北京实际,突出中国特色,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解决首都“大城市病”问题。 (3)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规划经过多部门调研,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与科学决策,博采众家之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资源环境为硬约束,分析确定了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说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从材料可以看出,北京市的规划历经3年酝酿,共6万余字,采纳了3100多条社会公众意见,多部门调研,开门编制,科学规划。规划立足北京实际,突出中国特色,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解决首都“大城市病”问题。规划经过多部门调研,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与科学决策,博采众家之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资源环境为硬约束,分析确定了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可运用哲学相关知识,从做事情要把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等方面,说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点睛】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物质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唯心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30.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有诸多不同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应该如何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答案】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展开的。①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②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应该如何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从材料可以看出,无论中外历史上就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可运用所学知识,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的根本主张、唯心主义的根本主张等方面,说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对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点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 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划分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