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7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详解版】湖南省邵阳市2017届高三政治二模试卷
2017年湖南省邵阳市高考政治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 1.2016年6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提出,大力实施品牌基础建设工程,开展品牌评价标准建设工作,完善品牌评价相关国家标准,更好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实施这些举措的积极效应是( ) ①增加商品价值量,提高经济效益 ②引领居民消费,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③提升产品品质,实现价值链升级 ④拓展销售渠道,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某国有科技型企业健全绩效评价和奖励机制,对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给予相关人员股权和分红奖励,新产品的不断问世,推动了企业快速发展。实施这些举措的积极效应是( ) ①优化企业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 ②实行按劳分配保障了科技人员权益 ③调整分配关系调动了科技人员积极性 ④产品创新增强了企业竞争优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如图反映的是某种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关系,E点为供需价格平衡状态。不考虑其他因素,可推断出下列结论( ) A.当价格处于P0时,该商品生产者既不赚钱也不亏本 B.当价格处于P2时,该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差额为Q1Q3 C.当价格由P0向P2变化时,该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D.当价格由P0向P2变化时,该商品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E.当价格处于P0时,该商品生产者既不赚钱也不亏本 4.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下列能正确反映国家政策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是( ) ①提高企业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降低→实体经济得到发展 ②对企业实施税收优惠→企业税负减轻→研发投入增加→企业从供给低端迈向中高端 ③国家增加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总需求增加→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实体经济得到发展 ④提高企业社保缴费比例→保障劳动者权益→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16年10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由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督促相关部门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共同推进河湖管理保护工作。全面推行河长制意在( ) ①实施科学宏观调控,维护人民利益 ②实现部门联动,提升管理水平 ③强化考核问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④推进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17年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材料表明( ) ①全国政协和中央国家机关都要受中共中央政治局领导 ②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④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习近平在庆祝建党95周年重要讲话中强调:“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商量着办”,以简单朴实的方法,道出我国坚持“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真谛。国际事务“商量着办”( ) ①是对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的应有尊重 ②符合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③是我国维护世界各国利益的具体表现 ④体现了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年灿烂不息,是因为民族英雄们奋不顾身的接续守候;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是因为民族英雄们用血肉之躯不断加固其坚不可摧的民族脊梁;人民事业之所以锐不可挡,是因为人民英雄不朽精神的始终引领。由材料可见( ) 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②自强不息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重要功能 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空间技术深刻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动力,同时浩瀚的天空还有许多未知的奥秘有待探索,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认识指导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具有不可预期性 ②宇宙空间的复杂性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③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④实践的发展推动人民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环境污染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治理环境污染自然也非朝夕之功。受产业、能源结构调整等长期性因素的影响,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任务依然艰巨。这就需要我国尽快形成从政府环境部门单一管控,到社会多元主体协同整治的新格局。这是基于( ) ①环境的变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 ②事物的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立足整体,统筹全局才能实现最优目标 ④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如图漫画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人们的意识归根到底来源于人脑 ②人脑的复杂性影响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③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基于( ) ①实现中华民族复兴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②“来路”与“出路”具有前后相继的关系 ③长征精神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④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5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回望2016年,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材料一 国务院出台的《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提出,破除制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在同规则、同待遇、降门槛上下功夫,做到凡是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的,一律允许各类市场主体进入。要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突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重点、难点、堵点。《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提出,完善财产增速征用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材料二 过去一年里,我国出台了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的实施意见、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等重大改革举措。作出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向着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迈出了重要步伐。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我国深化改革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举措加以评论。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我国文化“走出去”成果丰硕:我国出版物版权和实物贸易的逆差以从7.2:1缩小到1.6:1.紧紧围绕元首首脑外交,高质量的演出、展览向各国展现了中华文化精粹,展示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展示了我们的价值观念,为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作出了重要贡献。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总数达到30个,全面客观地向世界展示我国的悠久历史和民族文化,为对外文化交流搭建了新的窗口和平台…….中国文化在“走出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外受众心理和外国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导致出现“文化折扣”现象,使外国观众对文化的兴趣不高,如何让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文化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如何学习和借鉴国际上的有益经验,让中国文化接上当地的“地气儿”能够“走进”当地,成为“文化海推者”们反复思索和实践的方向。 (1)文化“走出去”为中国融入世界创造了机遇。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应怎样推动中国文化既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3)结合材料,请就如何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走进去”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2017年湖南省邵阳市高考政治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2016年6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提出,大力实施品牌基础建设工程,开展品牌评价标准建设工作,完善品牌评价相关国家标准,更好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实施这些举措的积极效应是( ) ①增加商品价值量,提高经济效益 ②引领居民消费,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③提升产品品质,实现价值链升级 ④拓展销售渠道,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34: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分析】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 【解答】①说法错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实施品牌建设工程并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量; ②③符合题意,大力实施品牌基础建设工程,在国内建设一系列自主品牌,提高产品品质,引导消费者更加信赖国产商品,可以提高国产商品的销售,从而实现价值链的升级并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④说法错误,实施品牌建设工程并不意味着产品生产成本下降,相反进行品牌建设需要更高品质产品的保证,需要投入更多的生产成本; 故本题选C. 2.某国有科技型企业健全绩效评价和奖励机制,对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给予相关人员股权和分红奖励,新产品的不断问世,推动了企业快速发展。实施这些举措的积极效应是( ) ①优化企业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 ②实行按劳分配保障了科技人员权益 ③调整分配关系调动了科技人员积极性 ④产品创新增强了企业竞争优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56:企业经营与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①价格变动影响生活消费需求,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需求弹性大). ③商品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价格上升,替代品需求增加,互补品需求减小. 【解答】①③ 正确,题意中“企业健全绩效评价和奖励机制,对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给予相关人员股权和分红奖励,新产品的不断问世,推动了企业快速发展”,体现了优化企业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调整分配关系调动了科技人员积极性; ②错误,“对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给予相关人员股权和分红奖励”不是按劳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④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与“产品创新”无关; 故答案为B 3.如图反映的是某种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关系,E点为供需价格平衡状态。不考虑其他因素,可推断出下列结论( ) A.当价格处于P0时,该商品生产者既不赚钱也不亏本 B.当价格处于P2时,该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差额为Q1Q3 C.当价格由P0向P2变化时,该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D.当价格由P0向P2变化时,该商品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E.当价格处于P0时,该商品生产者既不赚钱也不亏本 【考点】24: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分析】本题考查: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①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则价格升高,供过于求则价格降低. ②价格影响供求: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上升.价格上升,增加产量;价格下降,减少产量. 【解答】A说法错误,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当价格处于P0时,该商品供给和需求相当,并没有说明生产者不赚不亏,排除; B说法正确,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图标中并体现出价格处于P2时,供给和需求对应的横坐标分别是Q1和Q3,因此供给和需求的差额为Q1Q3,故入选; C说法错误,当价格由P0向P2变化时,商品的价格下降,该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量减少,排除; D说法错误,当价格由P0向P2变化时,商品的价格下降,该商品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减少,排除; E说法错误,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当价格处于P0时,该商品供给和需求相当,并没有说明生产者不赚不亏,排除; 故选:B 4.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下列能正确反映国家政策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是( ) ①提高企业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降低→实体经济得到发展 ②对企业实施税收优惠→企业税负减轻→研发投入增加→企业从供给低端迈向中高端 ③国家增加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总需求增加→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实体经济得到发展 ④提高企业社保缴费比例→保障劳动者权益→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8B:国家宏观调控. 【分析】本题考查:国家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 亦称国家干预,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是一个国家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职能.它是国家在经济运行中,为了促进市场发育、规范市场运行,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调节与控制.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其手段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 【解答】①错误,提高企业贷款利率会导致企业融资成本提高. ②正确,对企业实施税收优惠会使企业税负减轻,有利于企业研发投入增加,从而使企业从供给低端迈向中高端. ③正确,国家增加经济建设支出会导致社会总需求增加,需求影响供给.因此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从而使实体经济得到发展. ④错误,提高企业社保缴费比例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不利于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社保缴费比例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但与设问无关. 故选C. 5.2016年10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由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督促相关部门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共同推进河湖管理保护工作。全面推行河长制意在( ) ①实施科学宏观调控,维护人民利益 ②实现部门联动,提升管理水平 ③强化考核问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④推进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B2:我国政府的职能;B7:我国政府的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政府的作用和职能 (1)性质:我国政府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2)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主要内容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例如,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优化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等等. (3)我国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解答】①不符合题意,实施科学宏观调控是手段,过程,而不是全面推行河长制的目的; ②符合题意,“按照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密切配合”,有利于实现部门联动,提升管理水平; ③符合题意,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督促相关部门,有利于强化考核问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④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不涉及“简政放权”问题; 故答案为C 6.2017年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材料表明( ) ①全国政协和中央国家机关都要受中共中央政治局领导 ②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④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BN: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执政能力和执政方式. 【分析】本题考查:党的地位、性质、宗旨 (1)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这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丰富与发展,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新概括. (2)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解答】①③符合题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表明全国政协和中央国家机关都要受中共中央政治局领导,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②④不合题意,材料主旨不在于强调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也与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无关. 故本题选B. 7.习近平在庆祝建党95周年重要讲话中强调:“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商量着办”,以简单朴实的方法,道出我国坚持“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真谛。国际事务“商量着办”( ) ①是对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的应有尊重 ②符合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③是我国维护世界各国利益的具体表现 ④体现了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C3: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CA:国际新秩序. 【分析】本题考查: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国际新秩序 1、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平等权﹣﹣﹣平等权是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如:法律地位平等、外交文件上使用本国文字. 2、国际新秩序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因此应该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解答】①符合题意,平等权是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材料中我国提出的“商量着办”是对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的应有尊重; ②符合题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提出的“商量着办”符合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③表述错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国家利益,而不是维护世界各国利益,但可说成是维护各国共同利益; ④不合题意,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是独立自主,材料没有涉及. 故本题选A 8.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年灿烂不息,是因为民族英雄们奋不顾身的接续守候;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是因为民族英雄们用血肉之躯不断加固其坚不可摧的民族脊梁;人民事业之所以锐不可挡,是因为人民英雄不朽精神的始终引领。由材料可见( ) 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②自强不息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重要功能 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E2:中华民族精神. 【分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立业根基)、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它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解答】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不可摧的民族脊梁、不朽精神的始终引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重要功能,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②表述错误,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④表述错误,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故选A 9.空间技术深刻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动力,同时浩瀚的天空还有许多未知的奥秘有待探索,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认识指导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具有不可预期性 ②宇宙空间的复杂性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③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④实践的发展推动人民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GT:认识的反复性 无限性和上升性;GO: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分析】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认识具有反复性 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仅会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于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解答】①说法错误,“认识指导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具有不可预期性”的说法是不可知论; ②说法错误,实践决定认识,宇宙空间的复杂性影响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③符合题意,“同时浩瀚的天空还有许多未知的奥秘有待探索”是因为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④符合题意,“空间技术深刻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动力”体现了实践的发展推动人民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故本题选D. 10.环境污染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治理环境污染自然也非朝夕之功。受产业、能源结构调整等长期性因素的影响,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任务依然艰巨。这就需要我国尽快形成从政府环境部门单一管控,到社会多元主体协同整治的新格局。这是基于( ) ①环境的变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 ②事物的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立足整体,统筹全局才能实现最优目标 ④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HF: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H9: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分析】本题考查: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1、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 事物发展是量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到质变,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到新的质变”两种状态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2)方法论: ①重视量的积累; ②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2、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 ①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③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也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整体由部分构成,离不开部分;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也离不开整体.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2)方法论: 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②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解答】①符合题意,“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任务依然艰巨”,因为环境的变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 ②表述错误,事物的发展的总趋势前进的; ③符合题意,“需要我国尽快形成从政府环境部门单一管控,到社会多元主体协同整治的新格局” 是因为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只有立足整体,统筹全局才能实现最优目标; ④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关键部分的决定作用. 故本题选A 11.如图漫画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人们的意识归根到底来源于人脑 ②人脑的复杂性影响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③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GG:意识的能动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 (1)意识能指导人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不同于动物无目的本能的活动.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③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解答】①说法错误,物质决定意识,人们的意识归根到底来源于客观存在; ②不合题意,漫画表明思维的复杂性影响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而不是人脑的复杂性影响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③符合题意,“把别人想的太复杂”说明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④符合题意,“把别人想得太复杂,是因为你也不简单”说明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故本题选D. 12.“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基于( ) ①实现中华民族复兴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②“来路”与“出路”具有前后相继的关系 ③长征精神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④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IJ: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人生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3)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解答】①符合题意,长征精神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复兴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所以我们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 ②不合题意,“来路”与“出路”具有前后相继的关系不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说明问题; ③符合题意,长征精神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要弘扬长征精神; ④不合题意,材料与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社会历史性无关. 故本题选B.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5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回望2016年,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材料一 国务院出台的《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提出,破除制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在同规则、同待遇、降门槛上下功夫,做到凡是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的,一律允许各类市场主体进入。要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突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重点、难点、堵点。《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提出,完善财产增速征用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材料二 过去一年里,我国出台了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的实施意见、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等重大改革举措。作出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向着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迈出了重要步伐。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我国深化改革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举措加以评论。 【考点】8O:全面深化改革;NF:民主集中制;S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分析】(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我国深化改革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义.此为意义类试题,由材料“破除制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在同规则、同待遇、降门槛上下功夫,做到凡是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的,一律允许各类市场主体进入”可知,我国深化改革有利于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提高企业进入市场的积极性和速度,激发市场活力;由材料“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突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重点、难点、堵点”可知,我国深化改革有利于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我国产品竞争力;由材料“完善财产增速征用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可知,我国深化改革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保证不同市场主体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举措加以评论,为分析说明类试题,结合材料可知: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使决定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人大通过行使监督权促进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促使政府审慎用权,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坚持对人民负责;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提高国家工作人员依 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实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有利于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 【解答】(1) ①有利于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有利于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提高企业进入市场的积极性和速度,激发市场活力. ③有利于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 ④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我国产品竞争力. ⑤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保证不同市场主体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 ①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使决定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②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人大通过行使监督权促进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促使政府审慎用权,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坚持对人民负责. ③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提高国家工作人员依 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④实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有利于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我国文化“走出去”成果丰硕:我国出版物版权和实物贸易的逆差以从7.2:1缩小到1.6:1.紧紧围绕元首首脑外交,高质量的演出、展览向各国展现了中华文化精粹,展示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展示了我们的价值观念,为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作出了重要贡献。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总数达到30个,全面客观地向世界展示我国的悠久历史和民族文化,为对外文化交流搭建了新的窗口和平台…….中国文化在“走出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外受众心理和外国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导致出现“文化折扣”现象,使外国观众对文化的兴趣不高,如何让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文化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如何学习和借鉴国际上的有益经验,让中国文化接上当地的“地气儿”能够“走进”当地,成为“文化海推者”们反复思索和实践的方向。 (1)文化“走出去”为中国融入世界创造了机遇。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应怎样推动中国文化既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3)结合材料,请就如何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走进去”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考点】D3:文化的作用;DC:文化交流的意义与途径;HI: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分析】(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文化‘走出去’为中国融入世界创造了机遇”加以说明.结合材料,本题可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走出去”的意义等方面加以分析说明.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应怎样推动中国文化既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此为措施类试题,知识限定明确:矛盾分析法,材料体现中国文化在“走出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说明我们既要看到文化“走出去”取得的成绩,也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要坚持全面地分析,防止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对外受众心理和外国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强调要抓主要矛盾;“如何让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文化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强调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结;“让中国文化接上当地的‘地气儿’能够‘走进’当地”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请就如何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走进去”提出两条具体建议.此为建议类试题,主旨在于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而且建议要具体,考生可作如下解答:加强与不同国家文化团体的合作、学习海外的制作管理经验、正确对待文化差异等. 【解答】(1)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走出去”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为中国融入世界塑造了良好的国家形象. 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走出去”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文化“走出去”推动了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促进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借鉴、融合与创新. ④文化“走出去”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了我国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能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 ①要全面地分析矛盾,防止片面性.我们既要看到文化“走出去”取得的成绩,也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 ②要抓住主要矛盾,深入研究海外受众心理和外国文化,着力解决影响中国文化“走进去”的瓶颈问题. 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中国文化接上当地的“地气儿”,能够“走进”当地. ④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联结,创作出能为其他文化接纳、欣赏的文化产品. (3)答案示例: ①加强与不同国家文化团体的合作,创新运营合作模式. ②学习海外的制作、管理经验,采取国际化的表达方式. ③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寻找中外文化的契合点. 2017年7月13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