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重点班)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重点班)政治试题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重点班)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某产品。下列事件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 ‎2018年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B. ‎2018年7月2日,在世界遗产大会上,贵州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C. ‎2018年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D. 2019年1月I日,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互致贺信,热烈祝贺两国建交40周年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文化现象与经济、政治现象的区别可以看出,B项属于文化现象;AD项属于政治现象;C项属于经济现象;正确选项为B。‎ ‎【点睛】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在都市,摩天大楼、城市雕塑、公园、游乐场、音乐厅、美术馆、书店、体育馆、电影院等,构成了繁华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的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生活更具特有的乡土气息。这说明( )‎ ‎①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 ②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③不同区域有不同文化环境 ④文化现象无时不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都市文化和乡镇文化的不同特点,说明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不同的文化环境而未涉及不同的自然环境,排除①;文化现象无时不有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C。‎ ‎3.“故宫娃娃”“文物饼干”“宫门箱包”。近年来,国家博物馆立足馆藏文物,开发了两千多款文化创意产品,观众不仅可以把国宝文化带回家,更能在使用中了解国宝文化,使馆藏国宝的展览功能和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延伸,这说明 ‎①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④文化推动政治、经济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国家博物馆通过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不仅可以让观众把国宝文化带回家,更能在使用中了解国宝文化,使馆藏国宝的展览功能和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延伸,这说明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①②项符合题意;文化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而非物质力量,③项说法错误;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4.尽管韩国、越南也同中国在同一天过春节--农历新年,但三个国家的春节标志性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对联、爆竹、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粽子炙肉。由此可见(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可以让我们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④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韩国、越南同中国三个国家的春节标志性习俗各不相同,这体现了文化具有多样性,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②③适合题意;①④本身说法正确但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5.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2018年10月23日上午在广东珠海举行。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为了实现抗风能力16级、抗震能力8级、使用寿命120年,港珠澳大桥设计施工团队为之创新研发了31项工法、31套海洋装备、13项软件、454项专利。这些重大科技成果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竞争力。这表明 ‎①教育已成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我国已成为科技全面领先世界的国家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未涉及教育的相关知识,①与题意无关;我国某些重大科技领先并不意味着我国已成为科技全面领先世界的国家,②项“全面领先”说法错误;港珠澳大桥设计中的重大科技成果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竞争力,表明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③④项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D。‎ ‎【点睛】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和作用: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②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增强我国综合国力。③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2)怎么办(启示):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6.“以德服人”“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古人的这些信条对我们今天的启示是 ‎①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②反对文化霸权主义,警惕文化渗透 ‎③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我国文化生产力 ‎④加快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古语都强调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因此,对我们今天的启示是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反对文化霸权主义,警惕文化渗透,故①②正确;③题肢强调的发展文化产业,与题意不符,不选;④与题意无关,不选。故选A。‎ ‎7.“红白旧俗该从简,礼轻情重有脸面”“谁言孤老无依靠,天下人帮天下人”……让一面面旧墙体变成美观而又会“说话”的文化墙,是某镇运用乡风文明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让墙壁说“文明话”,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环境和活动 ‎②文化墙成为乡村建设新的宣传阵地和载体 ‎③振兴乡村文化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增强群众文化体验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让一面面旧墙体变成美观而又会“说话”的文化墙,是某镇运用乡风文明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环境和活动,文化墙成为乡村建设新的宣传阵地和载体,①②正确。③表述错误,文化不起决定作用。④错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农村发展的活力,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故本题选A。‎ ‎8.当前,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25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4.07亿人,中国已进入汽车社会。但许多人的思维、观念、习惯还停留在自由、松散的“马车时代”,规则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等滞后,没有同步养成汽车文明,带来诸多的交通问题和社会治理难题。汽车文明的滞后 ‎①启示我们要努力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 ‎②体现文化具有独立性,不会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 ‎③说明文化决定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影响深远 ‎④要求我们努力提高个人道德素质,与时俱进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中国已进入汽车社会,但许多人的规则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等滞后,没有同步养成汽车文明,并由此带来诸多的交通问题和社会治理难题。这启示我们要努力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要努力提高个人道德素质,与时俱进,①④正确;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是完全独立,②中的“文化具有独立性”说法错误,排除;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但不起决定作用,③中的“决定”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9.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家风好,就能家道兴旺、和顺美满;家风坏,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沐浴着谦虚谨慎、律己以严的家教熏陶,人会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这表明 ‎①文化环境决定人的行事方式 ‎②文化总是无形的塑造人的品格 ‎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 ‎④人只能被动接受家风的影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总是在无形中塑造人的品格。文化影响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家风的好坏对于个人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②③项符合题意;文化环境影响人的行事方式,而不是决定人的行事方式,①项说法错误;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并非总是消极被动的,而往往是积极主动的,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文化氛围是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人们从事文化活动,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许多是发生于潜移默化的过程之中的。(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10.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推出了五集系列片《永不过时的劳模精神》,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信心百倍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热情。这表明劳模精神 A. 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 提升了人们的文化需求层次 C. 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 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劳模精神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信心百倍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热情,这表明劳模精神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故C正确;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修养和健康素养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可见,材料没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劳模精神激发了广大党员的干劲,这与“提升了人们的文化需求层次”无关,B排除;D选项夸大了劳模精神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C。‎ ‎11.2019年,俄罗斯将首次在国家统一考试中进行汉语科目的考试,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这现象反映出 ‎①文化对于政治互信和经济合作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②汉语以其博大精深的特点掌握了世界语言的主导权 ‎③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和汉语言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 ‎④各国文化因不同而精彩,世界文化因差异而多样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俄罗斯将首次在国家统一考试中进行汉语科目的考试,这现象反映出文化对于政治互信和经济合作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和汉语言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①③项符合题意;②项夸大了汉语的地位和作用;④项与题意无关;正确选项为B。‎ ‎【点睛】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和作用: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②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增强我国综合国力。③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12.大型电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一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选取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变迁故事,呈现4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宏伟实践。观众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相同的经历,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产生强烈的共鸣。材料表明 ‎①与受众共鸣是大众文化的特征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优秀文化作品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大众文化主要强调受众量大等特征,与受众共鸣是任何文化都要强调的,排除①;②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排除;观众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相同的经历,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产生强烈的共鸣,说明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符合题意;选取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变迁故事等,说明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13.精湛绝伦、底蕴丰厚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琴瑟齐鸣、管弦和谐的南音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青睐。不过有人认为,一些面临失传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对此,正确的态度是 A. 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B. 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 C. 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D. 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A:反对的原因,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要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而不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排除A。‎ BD:题中观点一些面临失传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是错误的,应该反对而不是赞同,排除BD。‎ C: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够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而且能够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故C入选。‎ 故本题选C。‎ ‎14.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的交流与传播。①:“汉语热”‎ 与孔子学院遍布世界,让中国的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说明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①正确。‎ ‎②:材料并未体现出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②不符合题意。‎ ‎③:汉语能走向世界,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正确。‎ ‎④: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传播了中华文化,说明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5. 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登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五种宗教体现了澳门文化内容的多样,餐饮、婚礼、建筑都有西方和东方,体现了文化多样性。‎ ‎②错误。政治经济决定文化的性质。地理环境只能影响文化的性质。‎ ‎③不符合题意。材料主要讲澳门文化中西方元素都有,从材料看不出中华文化为主、西方文化为辅。‎ ‎④符合题意。五种宗教各不相同,中西建筑、婚礼、餐饮各不相同,却都能和睦相处,体现了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故选B。‎ ‎16.从日剧翻拍而成的电视剧《深夜食堂》,因其直接复制日版内容,有悖于中国文化背景的设计,被观众打了差评。这给文化创作者的启示是 ‎①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应该以我为主 ‎②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应博采众长 ‎④文化创作要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日剧翻拍而成的电视剧《深夜食堂》,因其直接复制日版内容,有悖于中国文化背景的设计,被观众打了差评。这启示文化创作者要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①④适合题意;②③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17.电影《时间去哪儿了》由金砖国家合拍,五位导演以各自巧妙的构思,分别讲述了一个充满爱与生机的故事,虽然题材和风格各异,却都在时间主题下殊途同归地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能够被不同国家和不同年龄的人分享。五国的电影故事 ( )‎ ‎①能够诠释共同的主题,是由于五国人民的生活实践具有相似性 ‎②殊途同归地展现情感,是由于五国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③传播文化的手段各异,是由于五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不同 ‎④被不同国家的人分享,是由于五国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既有文化的个性,也有文化的共性。所以五国的电影故事能够诠释共同的主题,是由于五国人民的生活实践具有相似性,①正确。“殊途同归地展现情感”与经济的互补性无关,②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五国合拍电影,没有涉及传播文化的手段各异,③不符合题意。五国合拍的电影,能够被不同国家的人分享,是由于五国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8.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甲骨文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陈楠“开发”成了表情包,成为年轻人微信中的“斗图”法宝。这一做法 ‎①善于使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解读古老文化 ‎②借助大众传媒这一文化传播途径来传递中国符号 ‎③积极利用当今现代手段改变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④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推动文化发展的使命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利用当今现代手段将甲骨文开发成了表情包,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体现出此做法善于使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解读古老文化,利用此种方式,也可以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推动文化发展的使命感,①④正确;大众传媒为文化传播的手段,而非途径,②错误;微信“斗图”这种方式没有改变传统文化的内涵,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项。‎ ‎19.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________为标志的。‎ A. 口语交流 B. 印刷媒体的推广 C. 文字发展 D. 网络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文化传播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等发展阶段。但是,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B正确;ACD均错误。故本题选B。‎ ‎20. “十三五”期间,重庆旅游的“小目标”是立足山水都市、长江三峡、世界遗产、红岩联线等优势特色旅游资源,按照精致化、特色化、品牌化的要求,着力打造七大国际旅游品牌。重庆市立足优势特色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七大国际旅游品牌体现了 ‎①自然环境决定重庆旅游文化的形成 ‎②重庆旅游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③不同特色旅游资源长期共存中渐趋融合同一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重庆市立足优势特色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七大国际旅游品牌体现了重庆旅游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也说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故②④正确。自然环境会影响重庆旅游文化的形成,但不起决定作用,故①错误;不同特色旅游资源长期共存中渐趋融合,而不是同一,故③错误。故选C。‎ ‎21.在我国传统民间医药学中,艾叶用于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历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时节民间历来就有插艾叶的习俗,期待起到驱蚊杀菌、祛邪避秽的作用。这表明:‎ ‎①我国的传统节日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②端午插艾的习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国民的医药知识能为我国中医药学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 ‎④端午插艾的习俗推动社会和人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端午时节历来就有插艾叶的习俗,期待起驱蚊杀菌、祛邪避秽的作用。这表明我国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①项符合题意;在我国传统民间医药学中,艾叶用于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表明了国民的医药知识能为我国中医药学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③项符合题意;端午插艾的习俗仅是我国传统习俗之一,②项观点夸大了端午插艾习俗的作用,观点错误;材料主旨没有体现端午插艾的习俗推动了社会和人的发展,④项不合题意。答案选B。‎ ‎【点睛】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传统习俗能够保留至今的原因主要是传统习俗具有继承性。在日常生活中,传统习俗无声地感染和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人,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习惯。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习俗符合民族心理,具有民族性。‎ ‎22.‎11月8日,第五届互联网大会“文明互鉴: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分论坛在乌镇举行,来自各界的网络文化学者深入讨论互联网技术对发展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这一分论坛的召开表明科学技术 A. 是文化多样性产生的前提 B. 决定着文化传播和发展方向 C. 决定并改变了文化的性质 D. 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来自各界的网络文化学者深入讨论互联网技术对发展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说明了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D项正确。科学技术不是文化多样性产生的前提,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不同实践形式,促使的文化的多样性,A说法错误。BC项过于绝对,夸大了科学技术的作用,故排除。本题选择D项。‎ ‎23.‎2018年11月7日至9日,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会议认为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科研院校、公民个人等各个主体应积极作为,共同推动互联网“共享、共治”。全球互联网治理应 ‎①充分发挥互联网作为文化传播主要途径的作用 ‎②充分发挥我国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③加强各国文化交流以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④全面提升社会公众参与互联网建设的文化素养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会议认为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科研院校、公民个人等各个主体应积极作为,共同推动互联网“共享、共治”,说明全球互联网治理应加强各国文化交流以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全面提升社会公众参与互联网建设的文化素养,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错误,互联网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非途径。②表述错误,我国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中不起主导作用。故本题选C。‎ ‎24.即将600岁的故宫正在“逆生长”,变得越来越年轻、时尚:利用收藏的中外玩具,举办了玩具展,设计“萌萌哒”宫廷娃娃,以故宫经典IP为素材创作系列表情包,各种文创产品一经推出就成为市场爆款。故宫的成功得益于 ‎①传统文化与科技融合,把精神力量直接转化为物质利益 ‎②传承与发展相统一,用文化创意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时代魅力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把文化创新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创新与市场需求契合,把追求经济效益作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故宫以故宫经典IP为素材创作制作系列表情包和各种文创产品,一经推出就成为市场爆款,可见,故宫的成功得益于传承与发展相统一,用文化创意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时代魅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把文化创新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故②③正确;精神力量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利益,故①错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故④错误。故选C。‎ ‎25.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和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是 A.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 反映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 C. 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 满足人们的各种文化需要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意义。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答案为B ‎26.“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共同点是 A. 拒绝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 B. 一味地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C. 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D. 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 ‎【答案】C ‎【解析】‎ A选项是对外来文化的否定,故不是二者的共同点。B选项只强调了自己民族的文化的重要性,故不是二者的共同点。D选项是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的态度,排除。“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共同点是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故C选项入选。‎ ‎27.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文艺演出将于‎2019年9月7日 晚在古隆中草庐剧场举行。开幕式文艺演出采用全新的艺术手法,创作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全面展示“三国文化”和襄阳“山”“水”“城”的韵味,串联特色艺术瑰宝,呈现上也加入了很多生活背景和时代元素,以展示襄阳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文化积淀。这表明:‎ ‎①文化创新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文艺演出,呈现上也加入了很多生活背景和时代元素,以展示襄阳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文化积淀,这表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②④符合题意。‎ ‎①③:①③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故选D。‎ ‎28.2018年,广东歌舞剧院创编的舞蹈《青花瓷韵》在中国舞的呼吸身法、典型动作中勾画出古老青花瓷器的神韵,用现代的编舞手法讲述一段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故事,赢得观众喜爱。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 ‎②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④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广东歌舞剧院创编的舞蹈《青花瓷韵》讲述一段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故事,赢得观众喜爱,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②错误;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29.近年来,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涌现的众多新事物、新人物,包括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给电视艺术家们的创作带来了新的激情和灵感。这说明:‎ ‎①社会实践是产生文化作品的源泉 ‎②文化创作来自创作者的灵感 ‎③文化创作成果要服务于社会实践 ‎④文化创作者从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④:近年来,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涌现的众多新事物、新人物,包括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给电视艺术家们的创作带来了新的激情和灵感,这说明社会实践是产生文化作品的源泉,文化创作者从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①④符合题意。‎ ‎②:文化创作来自社会实践而不是创作者的灵感,②错误;‎ ‎③:文化创作成果要服务于社会实践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③。‎ 故选D。‎ ‎【点睛】正确理解文化创新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1)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2)文化创新的要求 文化创新必须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文化创造者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30.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化常常要面对其他文化。在不同文化相遇时,“见贤思齐”是我们的理念。在文化交流中,我们所崇尚的“见贤思齐”与有些人所主张的“外来文化是先进的,应该照搬进来”是有本质区别的。二者的对立主要表现在:‎ ‎①是否保留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②是否承认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③是否承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能否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在文化交流中,我们所崇尚的“见贤思齐”与有些人所主张的“外来文化是先进的,应该照搬进来”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主张学习外来文化中的有益内容(贤:有益的,好的),而后者却是不分精华还是糟粕一律照搬。二者的对立主要表现在是否保留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否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31.每年春节过后,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要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已很难被现代中国人所理解。对这种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B. 传统文化也必须因时而变 C. 传统文化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 D. 传统思想已经成为时代的桎梏 ‎【答案】B ‎【解析】‎ ‎【详解】B:“父母在,不远游”古训已很难被现代中国人所理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也必须因时而变,B符合题意。‎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而不是地域性,A错误。‎ CD: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CD说法错误。‎ 故选B。‎ ‎32.‎ ‎2019年新年伊始,我国国家领导人在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开播之际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以鲜明的中国视角、广阔的世界眼光,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认识中国。该要求强调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需要:‎ ‎①体现文化的民族性,突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②在文化交流中,以我主、为我所用 ‎③实现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 ‎④加强交流互鉴,增进世界各国对我国文化的了解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要坚定文化自信,以鲜明的中国视角、广阔的世界眼光,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认识中国,该要求强调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需要体现文化的民族性,突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加强交流互鉴,增进世界各国对我国文化的了解,①④符合题意。‎ ‎②:②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 ‎③:应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错误。 ‎ 故选B。‎ ‎33.有着“海上花园”之称的厦门,在海纳百川的海洋文化滋养下,日益成为多元文化交融的一颗璀璨明珠。被称为“音乐活化石”的南音百转千回,婉转柔美,丝丝入扣地谱写着闽南新韵;厦门大学,俄罗斯文学家莱蒙托夫与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塑像静静相望;鼓浪屿,约千栋风情各异的建筑让这座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的小岛熠熠生辉……闽南文化、侨乡风情、异国情调,厦门的多元气质让人流连忘返。随着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和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的成功举办,厦门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中又融入了闪耀的金砖颜色。众多生动美好的人文故事在厦门谱写,传遍金砖国家的大街小巷,传向世界的四面八方。‎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应如何推动中华文化与金砖国家文化交流互鉴?‎ ‎【答案】①推动中华文化与金砖国家文化交流互鉴,首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充分利用商业贸易、教育、人才交往等活动,借助大众传媒等手段,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资源和信息的相互传递、沟通和共享。③既要欢迎金砖国家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金砖国家优秀文明成果;又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问题指向应如何推动中华文化与金砖国家文化交流互鉴。实际本题考查如何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针对材料在海纳百川的海洋文化滋养下,日益成为多元文化交融的一颗璀璨明珠,俄罗斯文学家莱蒙托夫与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塑像静静相望、约千栋风情各异的建筑让这座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的小岛熠熠生辉以及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考生可从加强文化交流,需要从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应坚持的原则的角度去分析作答;针对材料随着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和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的成功举办,厦门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中又融入了闪耀的金砖颜色,考生可从利用商业贸易、教育、人才交往等活动,借助大众传媒等手段,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资源和信息的相互传递、沟通和共享、既要欢迎金砖国家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金砖国家优秀文明成果;又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角度去分析说明。‎ ‎【点睛】措施类主观题的解题四部曲:‎ 一、抓主体,措施类的题,解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主体),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在表述措施的时要以题目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角立场上回答不同内容,所答内容符合角色身份,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切记不要越俎代庖,最后别忘对措施进行综合。‎ 二、定范围,要明确答题的范围,是从经济生活中找对策,还是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或是哲学中找对策,确定了范围,才能找到正确的答题方向。‎ 三、找措施,从教材中找措施。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从材料中找措施。①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如:种植单一的反面就是多种经营;技术水平低的反面就是发展高新技术,科技创新,科技兴国,用先进科技武装企业和职工;失业现象的反面就是扩大就业。②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组织答案就可以了。从当前时政热点、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措施。‎ 四、联材料,明确了主体、答题范围,找到具体措施后,要联系材料,组织答案,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必须与题的实际材料结合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4.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材料:‎‎2017年9月2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全文发布,这是中央首次出台文件聚焦企业家精神。意见指出要“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弘扬企业家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弘扬企业家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弘扬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内涵。‎ ‎【答案】①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爱国敬业是我国企业家群体的基本特质,遵纪守法是企业家安身立命之本,艰苦奋斗是企业家取得不断成功的法宝,这些都是企业家精神的具体体现。②弘扬企业家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企业家精神的根本特征是创新精神,体现为提供高品质产品服务,从而不断追求卓越。要激发和保护老字号企业企业家改革创新发展意识。支持企业家敏锐捕捉市场机遇,培育发展壮大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③弘扬企业家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物质力量,通过社会实践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企业家不仅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而且在社会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应当在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相应的作用。要增强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特别是国有企业家要自觉做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的模范;要激发企业家致富思源的情怀,激发国有企业企业家服务党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担当精神;要引导企业家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为经济发展拓展新空间。‎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弘扬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内涵。‎ 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结合材料,问题指向是结合材料,分析弘扬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内涵,属于材料分析题。‎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并转化为《文化生活》知识来组织答案:‎ 具体可从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角度分析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 从文化创新的意义角度分析弘扬企业家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 从文化的力量角度分析弘扬企业家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 ‎【点睛】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审设问,注意知识范围的限定和题型,根据设问要求,检索知识库,找到需要运用的一般理论;‎ 第二步,以知识要点(特别是概念)为线索,按图索骥,在试题材料中寻找与理论要点相对应的有效信息;‎ 第三步,把知识要点与对应的具体信息结合起来,对知识要点进行阐释。‎ 第四步,表述答案:知识要点+材料分析。‎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重大成绩。‎ 材料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越来越多的遗产地让文化遗产获得再生,让世界再一次认识中国;数字技术帮我们拨开认知历史的重重迷雾,带领今天的人们感受过去文明的辉煌,探索创新型的数字化文化旅游服务产品转化路径,让文化遗产绽放出它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使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袤大地上的文化遗产、书写在古藉里的文字活起来,为解决我国多达33万处的古遗址、古墓葬类遗产的展示与利用,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 结含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中的作用。‎ ‎【答案】①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数字技术带动了数字化文化旅游服务产品的转化,让文化遗产绽放出它的商业价值,使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利用。‎ ‎③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用数字技术复原文化遗产,能够止文化遗产的作用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④数字技术带来更迅速、更方便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推动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解析】‎ 本题以数字化科技手段对保护文化遗产的作用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遗产、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交流与传播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回答本题,考生可从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数宇技术带动了数字化文化旅游服务产品的转化,使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利用;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用数字技术复原文化遗产能够止文化遗产的作用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数字技术带来更迅速、更方便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推动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等角度进行说明。‎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发展表明,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转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逐步过渡。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与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和相关的人口政策等密切相关。‎ 长期以来,由于生产力落后、地广人稀、战争需要以及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人们相信人多力量大。建国后,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人口的增长率是每年增长22‰以上,如此发展下去,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 ‎1971年7月,控制人口增长的指标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1982年9月,“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成就巨大,“少生优生”观念深入人心,“优生优育”的生育观念正在形成。但也带来了很大的社会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加速、用工荒、男女比例失调加剧,家庭养老结构失衡等等。‎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单独二孩”政策。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面对这一政策,有的家庭犹如久旱逢甘霖,欢欣鼓舞;但有的家庭却因为抚养和教育成本的增加、少生优生观念的形成、家庭成员两代人甚至三代人观念的差异等原因犹豫不决。‎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有的家庭面对二孩政策犹豫不决的原因。‎ ‎【答案】①经济是基础,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二孩抚养和教育成本的增加,会导致一部分人对二孩政策心存犹豫。‎ ‎②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少生优生”观念深入人心,“优生优育”的生育观念正在形成,使有的家庭面对二孩政策产生犹豫。‎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和价值观念会影响一部分人对二孩政策的看法和选择。‎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基本特征不会改变,但内涵却因时而变。家庭成员中存在着“养儿防老、人多力量大”和“优生优育”两种观念的冲突,也导致有的家庭面对二孩政策产生犹豫。‎ ‎【解析】‎ 本题以二孩政策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与经济的相互关系、文化的特点、文化影响人的方式、传统文化的特征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回答本题,考生可从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二孩抚养和教育成本的增加,会导致一部分人对二孩政策心存犹豫;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传统的“少生优生”观念深入人心,而“优生优育”的生育观念正在形成,使有的家庭面对二孩政策产生犹豫;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和价值观念会影响一部分人对二孩政策的看法和选择;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养儿防老、人多力量大”等传统观念的存在和影响,也导致有的家庭面对二孩政策产生犹豫。‎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