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7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茶陵县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高考科)
茶陵三中2019下期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高考科) 出题人:彭域瑶 审题人:周桂萍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 1.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文化,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在北京召开 ②中共中央颁布实施新修订的《廉洁自律准则》、《党纪处分条例》 ③天津某中学组织学生参观“中国科学技术馆” ④台盟中央、全国合联和社会各界以座谈会、图片展等方式纪念台湾复兴70周年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②是政治现象,而非文化现象,排除。③中学组织学生参观“中国科学技术馆”,有助于提升科学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属于文化活动。纪念台湾复兴70周年,增进大陆人民与台湾人民的文化交流和文化沟通,④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理解本题应结合文化的含义。 2.歌谣,历来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一直流传于民间的渔歌,就是渔民根据渔业生产的特殊性和流动性,逐步积累和创作出来的一种口头音乐艺术形式。这说明( ) ①民间渔歌属于物质文化遗产 ②歌谣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音乐艺术普遍存在于各个领域 ④歌谣为人所创造和为人所特有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③不合题意,材料内容体现不出音乐艺术普遍存在于各个领域; ②④符合题意,“歌谣,历来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表明歌谣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为人所创造和为人所特有; ①说法错误,民间渔歌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故选:B。 【点睛】文化的特点: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从文化与个人的关系看,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从文化与物质的关系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但对他的家书,无论是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推崇备至。他的家书不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更是一部蕴藏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智慧书。这说明( )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积极的 ④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物质载体之中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题目中,曾国藩的家书不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更是一部蕴藏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智慧书。这说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①④正确。 ②:文化必须要通过实践的环节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②错误。 ③:文化有优秀与糟粕之分,优秀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③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一般采用:“排除法”和“比较法”: 1.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 在认真审读背景材料、题干,明确题干要求指向的基础上,从最容易发现的错误(或正确)题肢入手,先确定其中明显错误的观点或明显正确的观点,然后将含有明显错误观点的题肢或不含有明显正确观点的题肢,从备选题肢中排除以缩小范围。 2.运用“对比法”对其余题肢进行比较,确定正确选项 在初步排除缩小范围后,便可以确定剩余题肢中的“相同”的选项为正确题肢,一般不必费心去分析,只需对“相异”的选项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看哪些更符合题意,以最终确定答案。 4.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说法有 A. 信仰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国家硬实力 B. 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文化核心素养 C. 信仰文化是促进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主导力量 D. 信仰文化为国家和民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答案】B 【解析】 【详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A是错误的;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这说明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文化核心素养,B适合题意;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但不是主导,排除C;信仰文化为国家和民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是智力支持,排除D。 5.七夕是我国传统节日,这个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如今早已演变成中田的情人节。随着2017年“七夕情人节”的到来,各商家纷纷抢抓节日商机推出各种特色商品、活动招揽顾客,由此催生的“浪漫经济”异常红火。这表明 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②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④文化是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基础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说法错误,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②③符合题意,“随着2015年‘七夕情人节’的到来,各商家纷纷抢抓节日商机推出各种特色商品、活动招揽顾客,由此催生的‘浪漫经济’异常红火”,这表明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④说法错误,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反作用。 故选B。 6.小说《哈利·波特》英文原版中惊现中式英语“longtimenosee”(很久不见),Dama(大妈)、Tuhao(土豪)等一些新词也在海外媒体或口头交际中成为热点,让人感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正在不断突破经济领域。这表明( ) ①文化的影响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强 ②文化实力与经济实力的提高是同步的 ③文化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中华文化正逐渐改变着西方的思维方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题目中,在小说《哈利·波特》英文原版中出现了中式英语,而且,Dama(大妈)、Tuhao(土豪)等一些新词也在海外媒体或口头交际中成为热点,这说明了文化的影响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强,中华文化正逐渐改变着西方的思维方式,①④正确。 ②:“同步提高”的表述错误,否认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②排除。 ③:该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③。 故本题选B。 7.全聚德、同仁堂、吴裕泰、狗不理……在这些传承绵长、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中华老字号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人对品质.诚信、精益求精等“匠心”的坚守,是百年老店在跌宕起伏的市场竞争中凝练而成的品牌文化。这表明工匠精神() ①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②是产品质量提升的软实力所在 ③能够直接转化为巨大物质力量 ④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错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是物质力量,而不是精神力量; ②④正确,诚信、精益求精等“匠心”的坚守,是百年老店在跌宕起伏的市场竞争中凝练而成的品牌文化。这表明工匠精神是产品质量提升的软实力所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错误,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故选D。 【点睛】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8.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我国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是因为( ) ①文化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③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该选项表述错误,文化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排除①。 ②④:题目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我国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是因为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②④正确。 ③: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③错误。 故本题选D。 9.“无论是短短的一天还是漫长的生,个人最好的、最终的归宿都是家庭。”成功的家庭都非常重视家风,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好家教好家风的滋养与引导。这是因为( ) ①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②家庭文化氛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③家庭教育可以反映人的精神世界和思维方式 ④传承家庭美德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决定性的作用”的表述错误,排除①。 ②④:题目中,成功的家庭都非常重视家风,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好家教好家风的滋养与引导。这是因为家庭文化氛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传承家庭美德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②④正确。 ③:重视家风是因为良好的家风会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不是因为家庭教育可以反映人的精神世界和思维方式,③排除。 故本题选D。 10. 《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意志战胜宿命、光明战胜黑暗的颂歌。每当人们听到这首乐曲,总会得到极大的振奋和力量。这主要表明优秀文化作品能够 A.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 决定人的个性形成 【答案】B 【解析】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二者密切联系,但侧重点不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是指让你的知识更加充沛,思维更加广阔;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是指让人更加积极向上、奋勇拼搏。由题干中“战胜”“振奋和力量”这一关键信息,可知B最贴近题意。AC均不是最贴近题意的。D夸大了《命运交响曲》的作用,观点错误。 【考点】优秀文化增强人精神力量 11.多藏一本书,就多拥有一个精神世界,多拥有一方自由天地;多看一本书,思想境界就高一层,人生视野就宽一度。这蕴含的道理有 ①书香飘溢的文化环境有利于促进人的健康成长 ②优秀文化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有形的、自觉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符合题意,多藏一本书,就多拥有一个精神世界,多拥有一方自由天地;多看一本书,思想境界就高一层,人生视野就宽一度。这蕴含的道理有书香飘溢的文化环境有利于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说法错误,优秀文化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说法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 故选A。 【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文化氛围是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人们从事文化活动,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许多是发生于潜移默化的过程之中的。 12.2016年3月15日,第二届“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摄影双年展”上为作者颁发5万元金奖奖金。通过此项活动,不断提高红河哈尼梯田的知名度,珍爱哈尼梯田、保护哈尼梯田,敬重哈尼梯田文化。这对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有重要意义。之所以要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不同文明的融合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说法错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③符合题意,之所以要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说法错误,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而不是实现不同文明的融合。 故选:A。 【点睛】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区别: (1)内涵不同。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文化遗产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文化研究作用不同。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而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13.孔子学院遍布全球,《孙子兵法》应用遍及全世界。孔子与孙子是世界最闪光的中国圣人,也是世界认可度最高的中国伟人,也是两张全球最耀眼的中国文化名片。这表明 ( )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③:题目中,孔子与孙子是世界最闪光的中国圣人,也是世界认可度最高的中国伟人,也是两张全球最耀眼的中国文化名片。这表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也体现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①③正确。 ②:中华文化不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②错误。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不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4.国产电视剧《芈月传》除了在国内被粉丝热捧,在国外也是大受欢迎,版权被10多个国家和地区买下。而在《羋月传》之前,《琅琊榜》《甄嬛传》等一批国产剧也都在海外热播,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华流”。国产电视剧海外热播表明 ( ) ①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在逐步提高 ②中华文化得到世界不同民族的认同 ③中华文化主导世界文化潮流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和共享的功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题目中,在《羋月传》之前,《琅琊榜》《甄嬛传》等一批国产剧也都在海外热播,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华流”。国产电视剧海外热播表明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在逐步提高,也体现出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和共享的功能,①④正确。 ②:“认同”的表述不当,②排除。 ③:“主导世界文化潮流”的表述错误,排除③。 故本题选C。 15.孔子的“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老子的“道生万物”、庄子的“天人合一”等生态智慧,至今仍引领着中华民族在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繁衍生息。这主要说明( ) A. 传统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 B.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 传统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A项错误;古代传统文化至今仍引领着中华民族在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繁衍生息,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项正确;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不选;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传统文化没有包容性的特点,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 【点睛】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继承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特点,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的特点,二者不能混淆。 16.巴塞罗那案例馆是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唯一一个有两项参展案例的外国城市,这两个案例分别是中心老城区改造和创新城区建设。这里有现代的高楼大厦,也有充满历史的石板小巷,现代与历史的融合给参观者留下很深的印象。“巴塞罗那模式”说明 ( )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对待传统文化应发挥其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 ③文化要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 ④全面肯定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巴塞罗那模式”说明对待传统文化应发挥其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文化要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故选项②③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①说法错误,继承是文化发展承的必要前提,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排除;选项④说法明显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二者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2)如何处理二者关系: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 )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意义: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17.有学者指出,传统文化好比一捆干草,人们像驴子一样驮着它走,各人的驮法不同,聪明的人把它化为养料,轻松的走向未来,愚蠢的人把它当做祖传宝贝,永远是沉重的负担。下列选项中与学者观点相符的是 ①我们要全面继承传统文化,要把它化为养料吸收 ②反对把传统文化固定化,当做物件加以传承 ③人们在文化传承中要勇于创新和丰富传统文化 ④在文化交流中对外来文化也要化作养料吸收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而不是全面继承,①说法错误;本题未涉及外来文化,④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材料中学者的观点反对把传统文化固定化,当作物件加以传承,启示人们在文化传承中要勇于创新和丰富传统文化,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①“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18. 数字技术改变的不仅仅是传统出版业,它还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数字印刷、微博互动、5D电影、会跳舞的机器人……人们从这些数字产品中感受到了数字技术的魅力。这表明科技进步是( ) ①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依托 ③文化创新的主要内容 ④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及科学技术对文化生活的影响的知识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文化传播的手段有口语、报刊杂志、网络、电视等,科学技术不是文化传播的手段,故①错误;科学技术进步不是文化创新的主要内容,③错误;材料表明科技在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改变作用,成为推动传媒发展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②④正确。故选D。 19.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入现在的歌词中。如方文山的《青花瓷》中的“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中的“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中的“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这种风格的创作说明 A.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实现作品的创新 B. 东西整合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 C. 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 D. 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 【答案】A 【解析】 【详解】现在的歌词创作从三千年的诗里汲取营养,并进行创新,体现了A。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到西方文化。C表述错误,现代实践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D表述错误,不是古今整合,而是立足于实践,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故选A。 20.武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技击术,到了近代,武术逐步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建国后,武术得到蓬勃发展,成为空前广泛的群众性活动;现在,中国武术已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符号,成为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文化纽带。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②传统文化是财富,增强我们的民族认同感 ③传统文化顺应时代变迁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④重视传统文化,国家和民族才能兴旺发达 A. ①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到了近代,武术逐步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建国后,武术得到蓬勃发展,成为空前广泛的群众性活动;现在,中国武术已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符号,成为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文化纽带。这说明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①③适合题意;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②错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④是不科学的;故本题答案选B。 21.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选择人们普遍关心的反腐题材,紧扣时代脉搏,融汇时代道德要求、价值期许,依据真实案例进行创作,做到了艺术与生活的完美结合。该剧开播以来,引起社会极大关注,获得好评无数。该剧的成功表明 ①文艺创作要立足于实践,体现民心所向 ②人民群众的意愿决定了文艺创作的发展方向 ③文化作品真实反映生活就会引起共鸣 ④文化作品应注重社会效益,传递正能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人民的名义》立足社会,反腐题材紧扣时代脉搏,融汇时代道德要求、价值期许”表明文艺创作要立足于实践,回应民心所向,文化作品应注重社会效益,传递正能量,①④两项符合题意;人民群众的意愿影响文艺创作的发展方向,但不起决定作用,②项观点错误;文化作品应该艺术性的反映生活,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③项观点错误。答案选C。 22.一位中国知名作家曾说:“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这体现的道理是 A. 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是文化创作的根本途径 B. 植根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 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必须以我为主 D. 文化创新要博采众长,革故鼎新 【答案】C 【解析】 【详解】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A表述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B表述错误;题干中一位中国知名作家说:“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 说明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必须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C符合题意;材料侧重强调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为C。 23.地方志记述了某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情况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我体具有极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重视修志工作,先后成立了中国地方志小组、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以统一领导全国的修志工作。我国重视地方志的编修是因为它 ①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②能将大量的史实记载并传承下来 ③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成果丰富 ④具有展示人们精神世界的独特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地方志是史书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重视地方志的编修是因为地方志能将大量的史实记载并传承下来,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①②两项符合题意;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③项观点错误;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作用,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 24.信宜镇隆飘色是流传于粤西地区的一种传统艺术活动,而踩高跷则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项传统艺术活动,虽然一南一北,但各有各的精彩。这说明中华文化 A.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 具有区域性 C. 具有独特性 D.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信宜镇隆飘色是流传于粤西地区的一种传统艺术活动,而踩高跷则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项传统艺术活动,虽然一南一北,但各有各的精彩。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B适合题意;其他选项不合题意,排除;故选B。 25.2018年10月9日,有媒体报道称“张衡地动仪被历史课本删除”。对此,人民教育出版社表示,张衡地动仪的内容并未删除,只是从七年级历史书中,统编到了小学教材五年级上册中。书中专门设置了《古代科技耀我中华》一课,介绍张衡、祖冲之等古代科技巨人及科技成就。关于我国科学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②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③其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作用 ④其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①②项符合题意;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作用,③项说法错误;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非最重要因素,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1)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26.“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雪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台湾诗人的这首《只要我们有根》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只要我们有根》体现了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②④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中华文化的作用,不体现中华文化的特点,①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点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地位作用): A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B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27. 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不符合题意,题中材料不能表明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排除①; ②说法错误,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而不是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此种特质,排除②; ③符合题意,中华民族精神“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表明中华民族精神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故③入选; ④符合题意,中华民族精神“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说明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故④当选。 故选D。 28.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年灿烂不息,是因为民族英雄们奋不顾身地接续守候;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是因为民族英雄们用血肉之躯不断加固坚不可摧的民族脊梁;人民事业之所以锐不可当,是因为人民英雄不朽精神的始终引领。由材料可见( ) 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 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重要功能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①错误。 ②③:题目中,有了民族英雄们接续守候,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有了民族英雄们的坚不可摧的民族脊梁,中华民族屹立不倒,有了人民英雄精神的引领,人民事业才锐不可当,这说明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重要功能,②③正确。 ④: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不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9.在每年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全国各地都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我国有许多反映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诗词格言,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①伟大梦想精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②伟大创造精神——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③伟大奋斗精神——春夏耕耘,秋冬收藏,昏晨力作,夜以继日 ④伟大团结精神——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选项错误,“犯我疆土者,虽远必诛”不体现创造精神。“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体现了坚忍不拔的精神,没有体现团结精神,排除④。“春夏耕耘,秋冬收藏,昏晨力作,夜以继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奋斗精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士不己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梦想精神。①③选项表述正确入选。选C。 30.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为全国各族人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赞歌,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下列对劳模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 ①劳模精神是在实践中发展的新时期的民族精神 ②劳模精神具有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③劳模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④劳模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核心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②:题目中,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为全国各族人民谱写出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赞歌,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这说明了劳模精神是在实践中发展的新时期的民族精神,体现出劳模精神具有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①②正确。 ③: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③错误。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④错误。 故本题选C。 二、材料题,四大题(共40分) 31.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扶贫与扶志有机结合起来,既送温暖,又送志气、送信心,从思想上、精神上帮扶,帮助贫困地区树立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和斗志,做到“扶贫先扶志”;要认识到摆脱贫困需要智慧,培养智慧教育是根本,教育是拔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要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也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增强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做到“扶贫必扶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简要说明“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合理性。 【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和个人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扶志”与“扶智”能够引导贫困地区树立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和斗志,并转化为具体行动。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扶志”与“扶智”能够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扶贫开发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③优秀文化塑造人生。通过“扶志”与“扶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树立信心,培养智慧,提高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扶贫与扶志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扶贫必扶智”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简要说明“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合理性。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的限定,即为文化作用的知识。故首先,可以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和个人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角度,分析说明“扶志”与“扶智”能够引导贫困地区树立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和斗志,并转化为具体行动;其次,可以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的角度,阐述说明“扶志”与“扶智”为扶贫开发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最后,可以从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角度,说明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可。 【点睛】正确理解文化的反作用: (1)文化是依存于社会又反作用于社会的精神力量,但它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 (2)文化虽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始终是第二位的,它不可能与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等量齐观。 (3)文化对经济、政治、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而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不能笼统地说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4)文化由经济决定,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有时超前于经济的发展,有时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不是完全同步的。 32.2018年全国许多省市进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立法审查、制定条例等活动。山东省威海市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威海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办法》。中国人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的传统习俗传承千年一直沿用至今。另外在搬迁、红白喜事、开业、购车等情况下也燃放烟花爆竹。面对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噪声扰民的现状,许多市民环保意识增强,自觉减少燃放或不燃放烟花爆竹。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这种传统习俗的认识。 【答案】①春节燃放爆竹作为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习俗传承千年一直沿用至今,说明春节文化还保留着基本特征;面对近日空气污染严重的现状,许多市民自觉减少燃放烟花爆竹,说明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就能对社会和人起着积极的作用。 ④传统习俗应该与时俱进,对待春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对其积极向上的内容加以保护发扬,对其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加以改造剔除,以促进春节文化的传承。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人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的传统习俗传承千年一直沿用至今,但是,面对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噪声扰民的现状,许多市民环保意识增强,自觉减少燃放或不燃放烟花爆竹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本题属于认识类主观分析试题。一般认识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有何意义和后果”“怎么办”。在答题时要注意将材料和教材原理结合起来,避免材料和原理“两张皮”。根据材料的表述结合所学的知识,主要考虑从这种习俗产生的影响、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的鲜明的民族性以及传统习俗应该与时俱进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点睛】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要求: 特点 要求 继承性 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相对稳定性 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紧密联系亿万群众的创造性实践,聚焦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全新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续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高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火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必将书写人类发展史上新的奇迹。 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 【答案】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全新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或源泉)。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重大的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联系亿万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必将书写人类发展史上新的奇迹。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解析】 【详解】这道题要求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和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这是一道认识类试题,作答时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角度进行思考。从是什么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全新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续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从为什么角度看,“聚焦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理论创新的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从怎么办来看,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从社会实践出发、从群众主体作用出发,继承了传统文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伟大创新。 34.看着朱婷和林莉们齐刷刷抬脚轻叩冠军奖台,正在备考的我,眼泪夺眶而出,肆意流淌。略显稚嫩的中国女排从逆境中奋起,杀透重围,最终夺取里约奥运金牌,靠的不只是一流的技能,更是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场上场下、教练队员,在国旗下集结,为祖国而征战;团结如一人,配合似双手;无论对手如何强大,都毫不畏惧,敢于亮剑;不管比分落后多少,都每球必拼,决不放弃。在这种精神激励下,教练组审时度势,合理调配阵容、打法和战术,通过精妙的指挥贯彻自己的意图;队员们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如虹的气势,将自己的体能和技战术水平发挥到极致,将教练组的意图变成精彩的比赛过程,使不可能成为可能……我也该振作起来了。 “我”所描述的女排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些内涵?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答案】内涵: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爱国主义。 必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女排从逆境中奋起,杀透重围,最终夺取里约奥运金牌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本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小问题。第一个小问题要求考生分析女排精神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材料中,中国女排从逆境中奋起,杀透重围,最终夺取里约奥运金牌,故可以从伟大的奋斗精神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中国女排在比赛过程中团结如一人,配合似双手,故可以从伟大的团结精神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队员们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如虹的气势,将自己的体能和技战术水平发挥到极致,将教练组的意图变成精彩的比赛过程,使不可能成为可能,故可以从伟大的梦想精神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场上场下、教练队员,在国旗下集结,为祖国而征战,故可以从爱国主义的角度进行分析。第二个小问题要求考生分析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根据材料的解读,主要考虑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以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点睛】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解答此类问题,可从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作用和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等方面思考。具体包括:(1)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5)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有利于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