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6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带解析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 A.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 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是对具体知识的科学概括 C.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 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答案】C 【解析】 【详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C项正确表述了哲学与世界观和具体知识之间的联系;A项指出了哲学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没有指出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联系,与题意不符;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B项说法错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并不决定世界观,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相互区别:(1)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2)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共同的、普遍的性质和规律 相互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2.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哲学思考非常必要。哲学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至少具有澄清问题、勾画领域、提炼视角、分析评价等几方面的作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学的发展在深刻影响人类的同时,也对哲学领域的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这些新观点不断推动着相关理论的变革与创新。上述材料表明 ①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具体的研究方法和对象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学的发展在深刻影响人类的同时,也对哲学领域的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这些新观点不断推动着相关理论的变革与创新。这表明具体科学的进步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②③项符合题意;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①项说法错误;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不是提供具体的研究方法和对象,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具体科学与哲学的联系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各门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以不断丰富的各门具体科学提供的知识为前提。 另一方面,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又有差别,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差别之一。哲学从总体上揭示人与世界的关系,研究世界的本质与规律,而各门具体科学从某一方面,某一领域来研究世界,把握某一特殊规律。两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差别之二。哲学还是一种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哲学与政治密切相关。具体科学中的自然科学则不具有阶级性。 3.世界哲学大会是国际哲学界的盛会。中国将于2018年8月13日至20日首次承办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本届大会围绕“学以成人”的主题,着重开拓人的多重维度,并探究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哲学家们不断反思、研讨重大哲学问题说明 ①哲学给人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吧 ②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哲学能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④探索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哲学家的使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真正的哲学给人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①不选;哲学家们不断反思、研讨重大哲学问题说明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②正确;哲学并不能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③不选;哲学家们不断反思、研讨重大哲学问题说明探索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哲学家的使命,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C。 4.2018年6月27日,台风“帕卡”在广东台山东南部沿海登陆。对于这次台风,科学家已经做出了准确的预报。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 A. 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 D.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D项符合题意;AB项不是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问题,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的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不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C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 【点睛】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个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的关系问题。 (2)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5.以下“四个放下”中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是: ①放下压力:累不累取决于心态 ②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 ③放下狭隘:心宽,天地自然宽 ④放下烦恼:快乐其实很简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的本原,决定世界的存在和发展。①③中的“心态、心宽决定世界发展”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适合题意;②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④“快乐其实很简单”是辩证法的观点,均不合题意,排除;故该题答案选B。 6.哲学史上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下列选项中能正确体现二者对立的是 ①“理生万物、理主动静”——天地合而万物生 ②形存则神存——存在就是被感知 ③擒贼先擒王——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沧海变桑田——天不变道亦不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哲学史上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①②项能正确体现二者的对立;③项属于辩证法观点,与题意不符;④项属于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 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基本形态: 唯物主义分为三种,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7.哲人逝已远,古道照颜色。孟子留下了“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的经典名言。下列哲人名言蕴含哲理与其相同的是 A. 贝克莱——“物是观念的集合” B. 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C. 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D. 欧布里德——“一切皆流、一切皆变” 【答案】A 【解析】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与选项A体现的哲理一致;选项B是客观唯心主义,故排除;选项C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故排除;选项D否认了事物的静止,过分强调了事物的运动,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定位】主观唯心主义 【名师点睛】考查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和基本形态:注意把主观唯心主义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现象区分开来。中国古代的“天命观”比较复杂,有时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有时是按规律办事的表现,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2018年月13日至20日,以“学以成人”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人,是东西方哲学家追问内心、寻求知识、展开思索的原初起点,时至今日,依然是世界哲学领域的重要议题。本届大会的5个分主题,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和传统,都关乎人类未来发展和全球命运等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都充分表达了哲学的时代关注。哲学之所以要关注时代是因为 ①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能预见和指明时代发展的前进方向 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支配时代发展的有力工具 ③哲学应该把握时代脉搏,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④哲学应该反映时代特点和要求,发挥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故①错误;哲学对时代发展不起支配作用,“哲学是是支配时代发展的有力工具”的说法,夸大了哲学的作用,故②错误;材料中,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和传统,都关乎人类未来发展和全球命运等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都充分表达了哲学的时代关注,可见,哲学之所以要关注时代是因为哲学应该把握时代脉搏,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巨大力量,哲学应该反映时代特点和要求,发挥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故③④正确。故选D。 9.民族的发展和兴盛往往同一定的哲学思维相联系,缺乏哲学思维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把握时代脉博、推动改革进程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要不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武器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之所以要不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武器,②④项符合题意;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①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③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2)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实践的观点,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0.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了党章。这一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本质上就是在我国发展起来后实现由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理论。这表明 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任何哲学都能够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哲学是用来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了党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是真正的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①③适合题意;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的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②错误;哲学是精神力量,能够动员和掌握人民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④错误;故本题选C。 11.以下观点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是机器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④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A. ②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局限性)但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②④项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①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③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正确选项为A。 【点睛】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局限性)但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局限性。 12.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 对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B. 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 C. 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D.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认为思维决定存在,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D。 考点:本题考查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3.近年来,科学家先后发现了1.8万种新物种,包括格兰芬多毛圆蛛、食根鼠、魔鬼兰花、血骨茄等,证实了曾经对新物种的预测。这再次佐证了 ①存在是世界的本原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思维是世界的本原 ④意识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近年来,科学家对新物种的发现证实了曾经的预测,这再次佐证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意识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②④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①项与题意不符;思维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 【点睛】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不同于动物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14.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有 ①人脑 ②“十三五”规划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④生产力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①④项属于物质范畴;②③项属于意识范畴;正确选项为A。 【点睛】简单说,"物质范畴"就是对物质的概括和总结,是哲学的概念,既属于意识的范畴,也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对物质客观实在性的反映。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即: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客观实在,意识依赖于物质而存在。 15.有人指出,中国国情决定中国私家车发展需要理智。按德国西部每1000人有510辆车的水平,中国的汽车排列起来可绕地球67圈,如果那样,全世界生态系统会完全乱套。这种推测 ①是唯心主义的表现 ②是一种猜测并不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③是一种从实际出发的推断 ④是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的体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对于中国私家车发展的这种推测,是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的体现,是一种从实际出发的推断,③④项符合题意;这种推测是有客观依据的,并非主观臆断,①项说法错误;任何猜测都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无论是人们对过去和现在的反映还是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们对未来的预测是根据客观事物而作出的一种超前反映,根源于过去、现在的客观存在。因为,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消极的,而是能动的,它能够以客观存在为基础作出某种想象,进行“超前”反映。 16.近年来,由于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了宇宙间的许多新的物质形态,比如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等。这些发现 ①表明现实世界并没有统一的本质 ②体现了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 ③证明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④进一步佐证了世界的物质性 A. ②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天文学家的这些发现进一步佐证了世界的物质性,证明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③④项符合题意;这些发现表明现实世界统一于物质,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17.恩格斯说:“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以下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的是 ①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②物质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运动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物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辩证的唯物观。①属于机械唯物主义,③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均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②④属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故选D。 18.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就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晚不再降落。这是因为 ①思维决定存在 ②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③世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④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就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晚不再降落。这是因为世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而客观世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④项符合题意;①项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是错误的;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因此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19.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从而为“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找到了确切的科学依据。“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说明 A. 人脑是思维运动的物质主体 B.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 事物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飞跃 D.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增强了规律的客观性 【答案】B 【解析】 题目中,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从而使我们的“大脑越用越灵”,这说明了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故B选项入选。A选项错误,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C选项错误,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D选项错误,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无关。 点睛:准确理解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载体,原子、离子等是化学运动的载体,生命有机体是生物运动的载体,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载体,人脑是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总之,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20.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走进了百姓的家中,人们发现不少宠物能听懂主人的简单呼唤和动作指令,但宠物始终不能像人类一样产生意识,这是因为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③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④意识是人类纯主观的活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强调宠物始终不能像人类一样产生意识的原因,选项①②③ 说法正确符合题意。物质决定意识,所以④观点错误直接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 点评:在政治高考选择题中,命题者经常会在选项中设置一些干扰,例如增加一些程度副词,使得表述出现错误;因此要对题支的表述的正确性进行全方位的考查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辨析的要领是要抓住题支中的主干成分,然后再对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反复琢磨,看其是否和教材表述的观点一致,若不一致,则必须舍去。本题中④意识是人类纯主观的活动错在修饰语纯主观的。 21.2018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指出:“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于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从认识论上看,健全干部容错纠错机制,是因为 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②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 ③真理与谬误相互渗透,错误是难兔的 ④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性认识具有差异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所以有些错误是难以避免的,要健全干部容错纠错机制,故①正确;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确定的,②错误;真理与谬误有着明确的界眼,并不是相互渗透的,③不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性认识具有差异性,有时难免存在错误,因而要健全干部容错纠错机制,④正确。故本题选B。 【点睛】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原理 世界观 方法论 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认识的无限性 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的上升性 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类认识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22.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上世纪70年代初,国家全面推行计划生育。1980年,党中央发表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1982年,中央提出照顾农村独女户生育二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现在,为了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国家不断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体现的是 ①要根据人民不同时期的意愿调整政策 ②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真理性认识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实质上是人的认识能力的变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客观实际,国家不断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体现了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达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③项符合题意;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而不是根据人民不同时期的意愿调整政策,①项说法错误;意识内容的变化实质上是客观实际的变化,而不是人的认识能力的变化,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物质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唯心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23.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与这副对联所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③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④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这幅对联有动有静,动静结合,②③项与这副对联所含哲理相一致;①项是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不符合题意;“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体现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点睛】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和静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24.“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下列与该俗语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C.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D. 没有革命繁荣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体现了实践第一观点,B项与该俗语蕴含哲理一致;A项体现了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题意不符;C项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与题意不符;D项体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只有尊重实践,才能有力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用空想代替现实、用抽象的原则裁剪实际生活。 25.早起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A.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 实践具有目的、能动的活动 C.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D. 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人对河流认识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因此认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C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实践的社会历史性,AB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点睛】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特点: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实践的对象,它们都是客观的。 ②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人的孤立的活动,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材料一:某公司遵循生态规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为避免在养殖中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品,该公司经过三年的努力,在国内率先实现蝇蛆规模化、可控化及全天候可控稳定性生产,并把蝇蛆作为新型饲料,应用于畜禽养殖实践中,为社会提供健康可口的原生态农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结合材料一,分析某公司经营成功的原因。 材料二: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而房价、物价上涨,支出增大,个税起征点调整的呼声也越来越响亮。我国决定从2018年10月1日起将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起征点由原来的3500元提高到5000元。提高个税起征点,在目前居民收入增加、物价上涨等背景下,是还富于民的重要举措,会有更多的中低收入群体被纳入免税范围。这一税收政策调整对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重大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国个税起征点调整的原因。 【答案】(1)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该公司尊重客观规律,选择发展生态农业,这是他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②该公司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新型饲料生产规律的基础上,经过三年的努力,在国内率先实现蝇蛆规模化、可控化及全天候可控稳定性生产,从而生产出健康可口的原生态农产品。③该公司之所以取得成功,是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个税起征点调整正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而房价、物价上涨,支出增大“”的新情况,做出的调整。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要重视发挥意识的指导作用。通过个税政策调整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公司遵循生态规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为背景材料,考查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等。第(1)问可结合材料,从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等方面,分析某公司经营成功的原因。第(2)问可结合材料,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发挥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等方面,说明我国个税起征点调整的原因。 【详解】(1)本题要求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结合材料一,分析某公司经营成功的原因。 从材料可以看出,该公司尊重客观规律,选择发展生态农业,经过三年的努力,在国内率先实现蝇蛆规模化、可控化及全天候可控稳定性生产,从而生产出健康可口的原生态农产品。可从按客观规律办事、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等方面,分析某公司经营成功的原因。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国个税起征点调整的原因。 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个税起征点的调整,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新情况而做出的。通过个税政策调整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可从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等方面,说明我国个税起征点调整的原因。 【点睛】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中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催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在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不断探索和研究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与新时代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中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达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新时代的新实践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定是引领这个新时代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相关知识,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所蕴含的认识论道理。 【答案】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标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于新时代的新实践中,并接受实践检验。认识反作用于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定是引领这个新时代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新时代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中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达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真理性认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在新时代、新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中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催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相关知识,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所蕴含的认识论道理。 从材料可以看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于新时代的新实践中,与新时代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中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达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真理性认识。并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是引领这个新时代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可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相关知识,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等方面,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所蕴含的认识论道理。 【点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相关知识:包括三观:实践观、认识观、真理观。 1、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特点: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实践的对象,它们都是客观的。 ②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获得认识的途径: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直接经验;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此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2)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于人们的实践具有推动作用;错误的认识对于人们的实践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与实践; 同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3、真理的客观性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原理内容: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我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 4、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原理内容:(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同样需要一个过程。 (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4)(方法论要求:)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8. 中国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一桥飞架三地,将香港和珠海、澳门的陆路四小时压缩到30分钟,大大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促进三地的贸易投资、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和发展。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共有三座通航孔桥、七座桥塔,桥塔设计结合了美感、文化、气候和水文条件,寓意深刻“中国结”桥塔寓意着三地文化的交融,“风帆”双塔象征着一帆风顺,“海豚”塔所代表的是栖息在此的“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针对跨海工程“低阻水率”“水陆空立体交通线互不干扰”“环境保护”以及“行车安全”等的苛刻要求,港珠澳大桥采用“桥、岛、隧三位一体”的建筑形式。大桥全路段呈S型曲线,桥墩的轴线方向和水流的流向大致取平,既能缓解司机驾驶疲劳,又能减少桥墩阻水率,还能提升建筑美观度。港珠澳大桥是我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建设者们克服恶劣的海洋施工条件等困难,发扬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港珠澳大桥精神,奋战8年,创造了新的“中国奇迹”。 结合材料,分析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如何发挥了意识的作用。 【答案】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设计者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建设港珠澳大桥加强了三地联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大桥设计及建成体现了建设者的主动创造性。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在科学设计蓝图的指导下,通过建设者的实践活动,大桥顺利竣工。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在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港珠澳大桥精神的激励下,建设者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世纪工程。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该题目紧紧围绕教材重点内容,结合社会热点命题,有利于绝大多数考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成就感,同时也有一定的区分度。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分析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如何发挥了意识的作用。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对材料进行充分解读,从中提取出关键性的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即可。材料中,设计者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建设港珠澳大桥加强了三地联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可以从意识活动的特点的角度加以分析;材料中,在科学设计蓝图的指导下,通过建设者的实践活动,大桥顺利竣工,故可以从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建设者们用于创新,在港珠澳大桥精神的激励下完成了世纪工程,故可以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点睛】全面理解意识反作用的表现: (1)从内容上看: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从性质上看:不同性质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能动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