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核心突破考案7当代国际社会含解析 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课标版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核心突破考案7当代国际社会含解析 人教版

当代国际社会 ‎ (限时5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2020·潍坊模拟)‎2019年10月26日“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开幕。读懂中国,首先要读懂中国道路。一个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中国,有能力、有意愿、有信心与世界携手同行,共创美好未来。中国道路是( A )‎ ‎①坚持党的领导,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奋斗进取之路 ②以共同利益为出发点,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之路 ③追求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和平发展之路 ④构建新型战略同盟关系,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贡献中国智慧之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中国道路是坚持党的领导,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奋斗进取,是追求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和平发展之路。①③符合题意;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是以共同利益为出发点,②错误;我国坚持对外不结盟,④错误。故选A。‎ ‎2.近年来,美国经常以“国家安全”为名,挤压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的生存空间,并施压欧美国家弃用中国企业生产的设备。美国的做法( B )‎ ‎①有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证实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③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表现 ④将成为引发国家冲突的根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材料反映美国坚持单极化,反对世界多极化,②不符合题意;引发国家冲突的根源是国家利益的冲突,④错误。故选B。‎ ‎3.针对委内瑞拉复杂的国内局势,我国外交部表示,委内瑞拉的事务必须也只能由委内瑞拉人民自己选择和决定,反对外部势力干预。这说明( B )‎ ‎①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 ②我国履行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义务 ③主权国家享有自主权 ④我国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材料说明委内瑞拉有权按照自己的方式处理国内事务,说明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①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委内瑞拉的国内事务,不存在我国与委内瑞拉的争端,也就不存在我国履行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义务,②不符合题意;主权国家享有自卫权,不是自主权,③错误;我国在委内瑞拉事务上的态度表明我国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④符合题意。故选B。‎ - 6 -‎ ‎4.(2020·沧州一中模拟)主权国家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组织单元,是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否实现的最重要力量,国际社会应构建起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为此,世界各国应( D )‎ ‎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把国家利益作为外交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③求同存异,积极寻求共同利益 ④顺应时代潮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①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并不是世界各国的做法,②错误。故选D。‎ ‎5.联合国应做全球治理的引领者,全球治理怎么样,联合国是一面镜子,联合国应当顺应时代潮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和合理化。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愿意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表明中国( B )‎ ‎①积极承担大国责任,致力于全球治理和公平公正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②顺应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把促进世界发展作为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③作为联合国主要成员国,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 ④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同时积极推动国际包容性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②错误;中国支持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③错误。故选B。‎ ‎6.近年来,自美国抛出“重返亚洲”“亚太再平衡”论调后,在美国怂恿下,南海周边个别国家一再挑事闹事、冲突不断。这一事实再一次佐证了( B )‎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霸权和强权是和平的主要障碍 C.冲突与对抗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形式 D.单极与多极是国际竞争的实质所在 ‎[解析] 材料未涉及当今时代主题的相关内容,A不符合题意;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与冲突,C错误;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D错误。故选B。‎ ‎7.(2020·杭州联考)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征是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2020·杭州联考、共同发展。这说明( D )‎ ‎①国家间的利益关系正在从对立走向趋同 ②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 ③世界多极化是推动和平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我国始终不渝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 -‎ ‎[解析] 材料说明我国始终不渝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②④符合题意;国家间存在共同利益,不等于国家间的利益关系正在从对立走向趋同,①说法错误;推动和平与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错误。故选D。‎ ‎8.《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指出,中国的发展成就是辛辛苦苦干出来的,靠的是“自己的担子自己扛”的担当精神;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不输出问题,不转嫁矛盾,不通过强买强卖、掠夺别国发展自己;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必须由各国共同商量着办。从中可以看到,我国( D )‎ ‎①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②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③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 ④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走和平发展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兼顾他国合理关切,说法正确,但材料未体现,①不符合题意;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材料未涉及,②不符合题意;中国坚持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必须由各国共同商量着办,表明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③符合题意;“自己的担子自己扛”、不输出问题,不转嫁矛盾、不通过强买强卖和掠夺发展自己,这说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走和平发展道路,④符合题意。故选D。‎ ‎9.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这展示了一个在逐梦路上与各国携手并进的中国,揭示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互动的主脉。这体现了中国( B )‎ A.主导了全球治理体系的话语权 B.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 C.主动消除与世界各国的利益分歧 D.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 ‎[解析] 中国争取全球治理体系的话语权,但并不能主导全球治理体系的话语权,A说法错误;材料反映出中国与各国携手并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体现主动消除与世界各国的利益分歧,C与题意不符;材料反映中国努力改善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不体现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D与题意不符。故选B。‎ ‎10.(2020·安阳一中期末)当前,全球发展深层次矛盾突出,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思潮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世界经济整体发展面临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习近平主席呼吁各国“再次拿出勇气,展示战略视野,引领世界经济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这表明中国( A )‎ ‎①坚持多边主义,主张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②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不断贡献中国智慧 ③消除各国贸易摩擦,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 ④坚定维护各国共同利益,兼顾本国自身利益 - 6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消除各国贸易摩擦,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说法错误,排除③;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其他国家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④错误。故选A。‎ ‎11.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工商界人士及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与会,参会企业超过3 000家。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2019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该届进博会的规模超过了首届。这表明( D )‎ ‎①各国相互依存促使国际新秩序逐渐建立 ②综合国力的增强使中国国际影响力增大 ③多极化趋势使各国共同发展取得新成就 ④积极主动开放战略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背景,考查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侧重考查核心素养中的政治认同。进博会的规模的扩大,可以看出综合国力的增强使中国国际影响力增大,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提升中国国际地位,②④正确;国际新秩序还未建立,①错误;材料未涉及多极化趋势使各国共同发展取得新成就,③不符合题意。‎ ‎12.近年来,中美关系涉险前行。面对美方挑起贸易摩擦等消极动向,中方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发展权利,坚定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坚持相互尊重、平等诚信的对话解决方式。以上举措表明我国( D )‎ ‎①履行主权国家义务,避免国家间的竞争与冲突 ②坚决维护国家利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③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坚持正确的义利观、积极推进国际新秩序建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①说法错误,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履行主权国家义务并不能避免国家间的竞争与冲突;③不合题意,题中强调的是促进世界发展,而不是强调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故选D。‎ 二、非选择题(5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是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是北极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努力为北极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愿本着“尊重、合作、共赢、可持续”的基本原则,与各方一道积极应对北极变化带来的挑战,为北极的和平稳定做出贡献。中国坚持维护各国在北极的共同利益,推动北极的可持续发展;主张保护北极生态环境,积极参与北极治理和国际合作,促进北极和平与稳定。‎ ‎(1)有人认为:“维护本国利益必然引起国与国之间矛盾,不可能真正实现合作共赢。”请你对该观点进行评析。(12分)‎ - 6 -‎ ‎(2)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的?(12分)‎ ‎[答案] (1)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3分)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分)③利益对立是国家冲突的根源,当利益对立时维护本国利益可能会引起矛盾。(3分)④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存在共同利益时会促成国家间的合作共赢, 因此题中观点不科学。(3分)‎ ‎(2)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是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愿与各国合作为北极的和平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3分)②我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友好合作。中国愿本着“尊重、合作、共赢、可持续”的基本原则,与有关各方一道,积极应对北极变化带来的挑战,体现了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3分)③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各国在北极的共同利益,有利于进一步维护北极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分)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主张合理利用北极资源,积极推动北极的可持续发展,是这一基本目标的体现。(3分)‎ ‎[解析] 第(1)问属于解答评析类问题,基本的方法是“一分为二”,也就是辩证思维。既要分析观点的合理性,又要分析其片面性。一方面,要说明观点的合理性,即利益对立是国家冲突的根源,当利益对立时维护本国利益可能会引起矛盾;另一方面,要说明观点的片面性,即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存在共同利益时会促成国家间的合作共赢即可。第(2)问,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明确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即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然后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哪些内容体现了该知识点即可。‎ ‎14.(2020·临汾市三中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人类命运。‎ 材料一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权力机关要不断加强环境法治建设,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各级党委、政府要不断强化政治担当,依法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教育宣传,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确保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 材料二 近年来,中国主动融入全球环境治理,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在国际社会上,中国积极参与环境国际公约谈判,承担并履行同发展中大国相适应的国际责任;率先提出低碳、绿色发展理念,主动控制碳排放并落实减排承诺;积极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的环保合作;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为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6 -‎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请你从依法治国角度谈谈各方应如何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中国主动融入全球环境治理的合理性。(16分)‎ ‎[答案] (1)①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要发挥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总揽全局和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3分)②全国人大要认真行使立法权,完善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并督促法律实施。(3分)③政府要依法行政,切实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责,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3分)④公民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爱护环境。(3分)‎ ‎(2)①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有利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或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有利于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4分)②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实现合作发展。(4分)③符合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4分)④体现了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宗旨,体现了大国责任与担当。(4分)‎ ‎[解析] 第(1)问知识范围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结合材料分析,材料涉及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政府、全社会(公民)四大行为主体,也就明确了试题设问中的“各方”指的是谁。考生从四个主体分析每个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怎样做即可解答此题。第(2)问知识范围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要点,然后结合材料和试题设问确定答题的知识要点。‎ - 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