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6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解析版)
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甲骨文最早为殷商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从其中可以隐约了解商朝人的生活情形,也可以得知商朝历史发展的状况。由此可见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③文化素养是通过社会生活体验培养的 ④文化现象总是带有时代印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甲骨文最早为殷商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这说明了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故①正确;“从其中可以隐约了解商朝人的生活情形,也可以得知商朝历史发展的状况”,这说明文化现象总是带有时代印记,故④正确;材料没体现“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和文化素养的形成,故②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 2.对作者而言,诗是“瞬间幸福的记录”“强烈感情的自然迸发”,散发着“成熟的理性”;对读者而言,“诗如禅机、在于参悟”,而“有灵魂的人可以在诗中找到知己”,形成新的自我。材料告诉我们 ①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发展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③应主动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诗能够记录下生活中的幸福瞬间,表达自己的强烈感情,折射出人们的理性精神,是一种优秀文化,读诗可以找到知己,形成新的自我,诗歌熏陶人们的精神世界,说明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我们应主动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文化的特点,②无关;材料未体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④无关。故选A。 3.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期间,中美两国元首夫妇沿故宫中轴线,依次参观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体会着殿名中蕴含的“和”的中国传统文化。红垣黄瓦之间,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两国元首深度交流的切入口。由此可见 ①文化与政治相交融并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 ②精神文化依赖一定的物质载体来呈现 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极强的国际影响力 ④文化影响人实践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故宫代表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故宫的殿名蕴含“和”的中国传统文化,两国领导人共同参观故宫领会“和”的文化,成为两国政治交流的切入口,这表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并给与政治以重大影响,也表明精神文化依赖一定的物质载体,①②符合题意。文化影响人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选择,不是“决定”,排除④。故选A。 4.党的十九大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英盛”。党之所以高度重视发展文化,是因为 A.文化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B.文化教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C.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的中心工作 D.文化结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答案】D 【解析】文化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性因素,故A错误;经济力和科技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故B错误;经济建设是我国的中心工作,故C错误;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党高度重视文化发展,故D正确。故选D。 5.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大型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正在全国火热上映,截至2018年4月7日,全国票房已经突破4.5亿元,成为票房最高的国产纪录片。这说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现象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能够与经济相互交融 ④振奋民族精神的优秀文化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材料不涉及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故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没体现文化通过实践活动转化为物质力量,故②不符合题意;电影《厉害了,我的国》,获得了高票房收入,这说明文化能够与经济相互交融,故③正确;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上映之后,获得了高票房收入,说明消费者对其认同,愿意为其买单,这体现了振奋民族精神的优秀文化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故④正确。故选D。 6.当代中国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与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材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潜移默化的 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与中国人,就要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故①正确;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不是有形的,故②错误;材料表明通过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和文化土壤,能更好认识今天的中国与中国人,这说明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故③正确;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故④错误。故选B。 7.近来南京街头的一些变化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路口机动车斑马线礼让行人、非机动车按章通行、行人绿灯快速通过……这些文明通行的行为越来越多。倡导全市公民践行“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的文明风尚。开展这一活动是基于 ①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②文明礼仪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③人民群众是文明风尚的践行者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提高道德素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加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可见,这是倡导市公民践行“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的文明风尚的原因,故①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故②错误;人民群众是文明风尚的践行者,是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因此,这是倡导市公民践行“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的文明风尚的原因,故③正确;④选项的说法太绝对,故④错误。故选C。 8.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是从自然之人向社会之人过渡的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文化之”起到很大作用,但是结果于个人、于社会却是大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的。“以文化之”对个人影响不同的原因是 A.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也影响着人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主动感悟的过程 D.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答案】C 【解析】文化是一种素养。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文化氛围、文化活动,经过长期的渗透形成的,是一种无形但有效的力量。主动、自觉地接受文化熏陶,有利于愉悦精神、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故“以文化之”,C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 9.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从个人到国家,“家”是最重要的精神纽带。“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在今天,重视家风建设,是因为 ①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④家庭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和教育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重视家风建设,是因为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故①②符合题意;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而不是决定,故③错误;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故④错误。故选A。 10.我们在说“幽默”、“基因”、“沙发”的时候,会想到它们来自英语吗?总以为这就是中文,其实它们落地融化到汉语中了。同样,老外在说“dimsum(点心)”、“kungfu(功夫)”、“gelivable(给力)”时,他们也用习惯了,不会发问来自何方。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优秀文化 ③各民族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 ④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幽默”、“基因”、“沙发”这些来自英语的词语,已经落地融化到汉语中了,同时,老外在说“dimsum(点心)”、“kungfu(功夫)”、“gelivable(给力)”时,他们也用习惯了,不会发问来自何方,这说明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①④正确;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故②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各民族文化有共性,没体现文化差异,故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印度国父甘地有一句名言:“我希望各地的文化之风都尽情地吹进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这启示我们 ①要时刻保持对外来文化的警惕 ②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都是不可取的 ③与外来文化交流中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趋同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我希望各地的文化之风都尽情地吹进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这启示我们与外来文化交流中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反对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应尊重文化的多样性,④说法错误,错在“文化趋同”;故本题答案选B。 12.“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灶清香拜九霄。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生盆狄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透过《除夜》这首诗,我们能够感受到,庆祝民族节日 ①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可以消除各民族文化差异 ③能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④是一个民族凝固的艺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①③适合题意;文化具有多样性,消除民族文化差异说法错误,排除②;传统建筑是一个民族凝固的艺术,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 13.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人们乡愁的寄托。推进城镇化要突出独特的村居风貌、传统的风土人情和田园风光,尊重农耕文明,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这样做的原因是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传统村落具有明显的文化区域特征 ③乡土文化是优秀文化的集中表现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推进城镇化建设搞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这样做是因为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①④正确且适合题意;②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应排除;乡土文化并不一定都是优秀文化,也存在文化糟粕,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14.亲友之间相互馈赠红包、寄予祝福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可现在,这一习俗却在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下悄然发生着变化——由腾讯公司和阿里集团等几大互联网公司主导的“抢红包”热潮席卷全国。这场全民参与的网络“红包暴雨”让传统红包黯然失色,也让春节年俗开始散发日渐浓郁的现代气息。这表明 ①互联网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②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③新兴媒体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科技应用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元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互联网并没有改变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①不选;春节时亲友之间相互馈赠红包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这说明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②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并没有强调文化的交流,③不选;互联网公司主导的“抢红包”热潮让春节年俗开始散发日渐浓郁的现代气息,这表明科技应用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元素,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C。 15.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中国商品遍及全球市场,应让中国商品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良好教体,应在一些出口的商品中体现中国文化创意。这反映了 ①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子经济以重大影响 ②精神产品高不开物质载体 ③借助经济活动,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④商贸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经济对文化的影响,没体现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故①不符合题意;“应让中国商品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良好载体”,这体现了精神产品高不开物质载体,故②正确;文化具有多样性,“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的说法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故③错误;材料表明,通过出口中国商品,来传递中华文化,这说明商贸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故④正确。故选D。 16.民族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讲述了老一代乌兰牧骑人的故事。打草、剪羊毛、架着勒勒车演出……让不少有插队经历的老年观众热泪盈眶。材料启示我们,文化创作 A.超越生活,改变社会 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 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 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答案】B 【解析】民族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讲述了老一代乌兰牧骑人的故事。打草、剪羊毛、架着勒勒车演出……让不少有插队经历的老年观众热泪盈眶。这启示我们,文化创作应立足于社会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B适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超越生活错误,排除A;满足大众不合题意,排除C;D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7.鲁迅先生在谈到如何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时说:“此所为明哲之士,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较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这段话告诉我们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时,必须 A.坚持拿来主义,全盘吸收 B.坚持排外主义,全盘否定 C.辩证对待,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D.区别对待,吸收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文化 【答案】C 【解析】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全盘否定,故A、B、D错误,只有C正确。 18.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有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徐悲鸿用“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这副对联作了精妙的概括。每句以三个具体形象,分别象征两种截然不同状貌的美。前者是“气概”,后者是“神韵”;前者是动态的刚性美,后者是静态的柔性美,把中国人的审美意境表达得十分传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中国传统文化能够鲜活地表达中国人的审美 ②文化的价值就在于深切体验不同的审美意境 ③文化因自然因素的不同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④不同的自然环境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的区域性。本题需要学生准确把握题干主旨,结合教材所学,选出答案。徐悲鸿用“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这副对联把中国人的审美意境表达得十分传神,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能够鲜活地表达中国人的审美,且该对联描述了我国北方和南方两种不同的景色,说明文化因自然因素的不同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①③ 符合题意;文化的价值就是文化的作用,在于影响人和社会,②说法错误;不同的自然环境会影响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但不能起决定作用,“产生”表述错误,④排除。故选C。 19.《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是现今所知中国史学最早的一部具有通史性质的编年体史书。该书原称《纪年》,亦称《古文纪年》《汲家纪年》等,北魏郦道元注《水经》引该书时以“纪年”与“竹书”连用,方有《竹书纪年》之称。《竹书纪年》等史书典籍 ①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③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是中华民族重视历史经验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是中华民族重视历史经验的具体体现,故选项①④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②说法错误,文字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排除;选项③说法错误,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20.“欢乐春节”活动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施的国家级品牌。近年来,该活动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大自然的节日”“家庭的节日”和“世界的节日”(Hope,HomeandHamony)。这影响得益于 ①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高的“强势”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优势” ③各国输出文化价值观念的“形势” ④国际文化交流与发展的“趋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①选项中的“强势”表述不恰当,故①错误;我国不“输出文化价值观念”,不搞文化渗透,故③错误;中华文化有博大精深的“优势”,具有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加大,可见,材料中的影响得益于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优势”,故②正确;国际文化交流与发展的 “趋势”,会促进各国进行文化的交流,这也是“欢乐春节”活动在国外受欢迎的原因,故④正确。故选D。 21.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几十年的发展,这不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进性 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具有时代性的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传统文化有优秀和落后之分,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进性,故①错误;④选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故④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②③选项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故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 22.《大刀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松花江上》……虽然抗战胜利已经70周年,抗战的硝烟也早已散尽,但今天我们重温和传唱首首壮的抗战歌曲,依然使人热血沸腾,不断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从文化的角度看,上述现象表明 ①抗战歌曲蕴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抗战歌曲是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③抗战歌曲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的精神力量 ④抗战歌曲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今天我们重温和传唱首首壮的抗战歌曲,依然使人热血沸腾,不断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这说明抗战歌曲蕴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抗战歌曲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的精神力量,故①③正确;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故②错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故④错误。故选C。 23.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逐斯融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思路中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将其融入中国道路,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完美“超越式传承”。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融入中国道路意在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强基固本 ②坚持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③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促进中华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融入中国道路,能够促进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作用,意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强基固本,坚持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故①②正确;③④选项不是材料中所要表达的目的,故③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24.我国禅文化是一种智慧的思维。它植根于印度禅学,但融进了中国本土的庄老思想、魏晋玄学以及儒学等观点,全方位的渗透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个人修养方式,在中国的唐、宋时代而大盛,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由此可见 ①观念创新创造了禅文化的新价值 ②禅文化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③博大精深的禅文化具有巨大包容性 ④文化交融是禅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特点、中华文化的特征,意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传承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采用排除法。材料未涉及观念创新,故①错误;文化交融有利于禅文化的发展,非禅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故④错误;“ 我国禅文化植根于印度禅学,但融进了中国本土的庄老思想,魏晋玄学,以及儒学等观点,全方位的渗透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个人修养方式,在中国的唐、宋时代而大盛,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材料说明禅文化由古至今传承而来,渗透人民的三观和修养方式,对人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禅让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融进多种观点,具有巨大包容性,故②③符合题意。故选B。 25.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年奥会,其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学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地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体,天人合,标识下方则是国际奥委会的五环标识。上述材料表明 ①文化创新要博采众长,全面吸收外国文化成果 ②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得以传授和发展 ③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文化创新既要维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文化有优秀和落后之分,“全面吸收外国文化成果”的说法太绝对,故①错误;材料没体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故②不符合题意;奥运会的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学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地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体,天人合,这说明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体现了文化创新既要维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故③④正确。故选D。 26.针对漫画反映的文化现象,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①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②通过教育,加以改造或剔除 ③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④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待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对于腐朽文化,我们要依法取缔与制裁,但材料没有体现腐朽文化,①不符合题意;对于落后文化,我们要通过说服与教育,加以改造或剔除,②正确,漫画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封建迷信等落后文化现象,对此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要提高辨别眼力,增强抵御能力,③正确;抵御封建迷信等落后文化需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与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无关,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 27.2018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强调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毫不放松加强党性教育。这要求 ①把理想信念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灵魂 ②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③引导人们树立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④把学习成果转化坚定的意志和自觉行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强调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毫不放松加强党性教育,这要求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把学习成果转化坚定的意志和自觉行动,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把理想信念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①错误;材料强调加强党性教育,③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28.近年来,“文化消费”的范围已逐渐从音乐、戏剧、绘画等文艺领域,扩展到了更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饮食、时尚、运动、影视、动漫等生活领域,相关的消费市场也在不断扩大。这表明我国当前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特点为 A.形式多样,喜忧参半 B.市场活跃,内容丰富 C.多元主导,异彩纷呈 D.色彩斑斓,通俗娱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当前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特点。近年来,“文化消费”的范围已逐渐从文艺领域,扩展到了生活领域,相关的消费市场也在不断扩大,这表明我国当前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特点为市场活跃,内容丰富,B正确且符合题意;喜忧参半在材料中未涉及,应排除A;C说法错误,错在“多元主导”;通俗娱乐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D;故本题答案选B。 29.经济发展起来后,社会领域的利益纠葛、无序竞争、行为失范等问题日益凸显;物质生活逐渐丰盈,人们的权利意识也不断增强,对公平正义也有了新的诉求。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看,这就要求 A.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 B.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 C.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 D.集体层面——倡导爱国、敬业、文明、和谐的价值准则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的相关知识。社会领域的利益纠葛、无序竞争、行为失范等问题、人们对对公平正义新的诉求,均属于社会层面范围。因此,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看,这就要求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B项正确;A、C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不符,排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集体层面的相关要求,D项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30.现在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途径。对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②限制互联网发展并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③学术观点和思想认识问题必须政治化 ④高度重视文化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意识形态工作的相关知识。面对麦克风自媒体时代,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和主导,高度重视文化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①④正确;②中的“限制互联网发展”说法错误,排除;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要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和学术观点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中的“必须政治化”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 31.现在孩子上网鼠标随意点,网页跳出的居然是色情论坛下载音乐视频,一不留神。色情图片制成的弹窗跃入眼帘。这警示青少年 ①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②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③担当社会责任,提供优秀作品 ④提高科学文化修养,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面对色情文化的入侵,这警示青少年自身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要提高科学文化修养,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故①④正确;②选项属于政府的职责,故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不健康文化的对青少年的影响,③选项与题干无关,故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 32.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凝结了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物质力量 ③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和决定作用 ④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了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①④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精神力量,不是一种物质力量,②中的“提供物质力量”说法错误,排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③中的“决定作用”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33.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指出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引导全体人民自觉践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 ①能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现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②能促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④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在,能促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②④适合题意;教育能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①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重要的影响作用,不是决定作用,③ 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二、简析题 34.国家主席习近平2月1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习近平首先请特雷莎·梅转达对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习近平指出,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建交以来,两国各领域合作硕果累累。中方愿同英方一道,推动中英关系在新时代健康稳定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世界繁荣稳定提供更多助力。特雷莎·梅转达了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对习近平主席的亲切问候。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法国总理爱德华·菲利普于2018年6月22日至25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深入落实法国总统访华时中法两国政府签收的有关协议。2019年是中法建交55周年。 (1)有人说,法国政体实行行政双头制,便于权力相互制衡,我国应学习借鉴。请对此简要评析。 (2)英国和法国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但两国建立了不同的政体形式。简述当代英法两国政体不同的表现及原因。 【答案】(1)①在法国,总统和总理都有行政权,人们把法国行政领导体制称为“行政双头制”。但如果双方处理不当,特别是总统和总理来自于不同的党派时,就容易引发危机,出现“左右共治”局面,这对总统和总理都是一种挑战。 ②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根源。我们尊重各国根据本国国情选择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的,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2)区别:①英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法国议会只是立法机关。②英国国王一般只承担“礼仪性职责”,是虚位元首;法国总统则是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③英国是两党制,由议会多数党组阁;法国议会中有许多党派,往往是几个党派联合才能形成议会多数党派并组成多党联合政府。④英国首相由议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权力很大;法国总理由总统任命,权力比英国首相要小的多。 原因:①历史背景、阶级力量对比不同: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比封建势力强大,迫使其妥协,因而英国最终以革命加改良的方式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法国封建势力比资产阶级强大,二者之间无法达成妥协,资产阶级只能采取彻底的革命方式推翻封建王权,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② 政治传统不同:英国比较保守,善于妥协,往往采取渐进的方式,因而形成君主立宪制。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展开了猛烈批判,形成法国激进的革命政治文化,影响了法国政体。 【解析】本题以中英外交、中法外交为背景设置相关情境,从《国家与国际组织》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法国政体以及英法两国政体不同的表现及原因的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对国际现象的分析、理解能力,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简要评析法国政体实行行政双头制,便于权力相互制衡,我国应学习借鉴这一观点。考生可先梳理法国政体的“行政双头制”的表现:总统和总理都有行政权;然后说明“左右共治”出现的原因:总统和总理对行政事务处理不当,特别是总统和总理来自于不同的党派时,就容易引发危机;接下来分析我国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涉及的知识角度有选择政治体制的原因,我国政体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有什么优越性。最后表明态度: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简述当代英法两国政体不同的表现及原因。分两步,第一步:英法两国政体的不同,考生可从两国的议会、国家元首、政府的产生、政府首脑的权限等角度组织作答。第二步:英法两国政体不同的原因,考生需要从两国政体选择的历史背景,两国的政治传统上分析作答。 35.特朗普政府挑起中美贸易争端以来,遭遇了国内诸多挑战。首先,受中美贸易争端威胁较大的大豆、生猪等行业纷纷向国会议员、政府官员陈述观点以影响特朗普政府在中美贸易上的相关政策。大豆协会更是宣称,将根据豆农利益决定下一次把选票投给谁。同时,中美贸易争端还直接影响2018年11月举行的国会选举。如果共和党丧失多数席位,今后特朗普政府在“税收”、“医改”等与民主党分歧较大的施政问题上会遭遇更多麻烦。 (1)结合材料,说明利益集团是通过怎样的活动方式对特朗普政府施加压力的。 (2)运用三权分立原则的知识,说明国会选举获胜对特朗普政府的意义。 【答案】(1)特朗普政府挑起中美贸易争端后,相关利益集团通过对国会议员、政府官员直接游说,以影响政策;大豆行业根据豆民利益决定下一次把选票投给谁,以影响国会选举。这些都对特朗普政府施政造成压力。 (2)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总统与国会之间是相互制衡的。共和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成为多数党,这将减少国会对特朗普政府施政的掣肘,有利于推行其“税改”“医保”等向相关政策,进而更好实现共和党所代表的资产阶级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 【解析】本题以特朗普政府挑起中美貿易争端以来,遭遇了国内诸多挑战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美国的利益集团、三权分立制原则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利益集团是通过怎样的活动方式对特朗普政府施加压力的。美国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中起着充当公民与政府间桥梁的作用;资产阶级各派及其代理人通过利益集团竞争和分享国家权力,相互制衡,有助于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特朗普政府挑起中美贸易争端后,相关利益集团通过对国会议员、政府官员直接游说,以影响政策;大豆行业根据豆民的利益决定下一次把选票投给谁,以影响国会选举。 (2)本题设问指向运用三权分立原则的知识,说明国会选举获胜对特朗普政府的意义,实际是考查三权分立制的意义。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对于反对封建专制,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有其积极作用。由于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政权中不居于支配地位,也就不可能对权力的运用施加重要影响。所谓分权与制衡,事实上成为协调资产阶级内部权力分配的一种机制;实行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一个必然结果,是三大权力机关之间互相扯皮,导致效率低下;即使在美国,三权分立的原则也难以在政治实践中真正贯彻。美国的三权分立制本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它有效地维护了美国资产阶级的统治。但是,广大劳动人民不可能在这种制度下享有真正的民主。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国会选举获胜对特朗普政府的意义。 36.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意思是说,孝顺长辈、尊敬兄长是能够爱别人的前提和根本。但封建社会片面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甚至变成“愚孝”,成为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和枷锁。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孝敬父母,是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子女对父母履行法律和道德的义务与责任,是现代家庭中调节上下辈关系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请回答: (1)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在继承和发扬传统道德问题上,谈谈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答案】(1)①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②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①立足于社会实践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解析】本题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孝”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分析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运用辩证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回答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考生可当做简答题处理,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涉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具体要求,反对的错误倾向,考生可根据自己掌握情况直接作答。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回答在继承和发扬传统道德问题上,谈谈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实际上是要求考生回答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对待文化创新的主观态度: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三、探究题 3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党的十九大鲜明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材料一:文化建设也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社会作用”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建设为什么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材料二: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亲自谋划、亲自指导、全面布局,主持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举国上下进一步坚定了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信心。 (2)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请你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合理化建议。 (3)某校积极开展十九大精神进校园、进头脑活动。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为活动的开展提出一条建议并说明依据。 【答案】(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推进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有利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①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③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④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⑤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开好主题班会,使师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性;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举办宣传党的十九大演讲比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解析】本题以党中央高度重视、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从文化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社会作用”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建设为什么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文化对社会作用的相关知识点:文化的总体作用,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作用,文化对综合国力的作用。用每个知识点结合材料分析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文化建设的意义。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请你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合理化建议。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宏观考查。考生要紧紧抓住试题设问提出建议,实际上是要考生回答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种设问完全可以当做简答题处理,考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直接作答。 第(3)问,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为某校积极开展的十九大精神进校园、进头脑活动活动提出一条建议并说明依据。属于开放型试题,侧重考查考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至于依据,考生可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等知识角度思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