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精讲精练精析专题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习题含解析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政治精讲精练精析专题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习题含解析1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 专题 10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考点精讲 一、考点解读 1、高考考点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小康社会 经济建设的要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 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2 2013 版最新教材修改变动 1 P86:目题名称“经济建设的新要求”修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面的要求内容全部换掉,改为: 党的十八大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 其中,有以下几项新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 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 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在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 形成。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3、P87:框题名称“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修改为“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4、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及要求有的大的变化: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 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 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 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 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要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各方面相协调,促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 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 道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 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5、目题名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修改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6、“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题下的内容全部换掉,改为: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 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 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 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 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 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 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 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 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3 考生记忆手册(可单独打印) 专题 10 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记忆手册) 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框题) 微观上看: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 表现 1、总体小康 宏观上看: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GDP) 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实现时间:本世纪头二十年 2、全面小康 : 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 特点: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即:六个“更加”) 3、远景目标: ①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②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 ③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 ④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 ⑤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经济目标,而且是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综合目标。 10.2、围绕主题、抓住主线(框题) 1、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 展观。 2、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追求 GDP 的增加,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 有发展的增长”。 3、科学发展观的地位: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 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5、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重要性: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2)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4 (1)存在问题: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投资、出口、消费三 者关系不合理;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消耗高等。 (2)重要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3)要求:①“一条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②“一个方针”: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③“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 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重要性: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 之重。 (2)要求: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 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重要性: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2)要求: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 个单位、每个家庭。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1)要求: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二、考情剖析 高考命题大揭秘:此部分考点注意命题的趋向,选择题较少,材料题增多。在考查形式上主要是隐性考查, 多少进行思想渗透,与其它的考点的有机结合。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个特点。 例题 1.(2016 年高考浙江文综政治 5)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别性待遇一直为社会所关注。2016 年 初,我国政府发布《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要求各地根据自身情况统一城乡医保的 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此举旨在 ①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②促进社会公平 ③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④减轻财政负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5 【考点定位】科学发展观、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名师点睛】本题是考查科学发展观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内容。材料中国家的举措是国家要实现城 乡一体化的要求。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 筹谋划、综合研究 ,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 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 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 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2013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剩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 重要动力的过程。 材料一 2004 年,某县在 R 镇征地近 2000 亩(1 公顷=15 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 业入驻后,150 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2012 年该园区实现产值 120 亿元。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 行等纷纷出现。2012 年,该镇人口由 2.3 万增加到 3.5 万,新增人口中有 7000 多人是脱离土地的农民,他 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管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管,建立了 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镇 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 人均收入明显增加。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 R 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14 分) 【答案】企业的聚集发挥了规模经济优势,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产值增加;(4 分)农民转变为产业工 人,为园区和该镇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3 分)土地的统一集约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推动了现代农 业发展;(3 分)居民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或有利于扩大内需)。(4 分) (其他诸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等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6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必修 1 经济生活中关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生产发展的有关考点。 精练精测 说明:本部分作了重大调整,不再按年份分三年高考两年模拟一年原创的形式罗列试题,而是在这些试题 的基础上,精心地按考点分类整理成一个个考点金卷。也就是一个考点,集中历年高考试题模拟题原创题 测试。这样对广大师生的备考会有所帮助! 2016 年高考试题 1.(2016 年高考浙江文综政治 5)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别性待遇一直为社会所关注。2016 年初, 我国政府发布《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要求各地根据自身情况统一城乡医保的覆盖 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此举旨在 ①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②促进社会公平 ③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④减轻财政负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7 【考点定位】科学发展观、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名师点睛】本题是考查科学发展观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内容。材料中国家的举措是国家要实现城 乡一体化的要求。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 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 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 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 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2016 年高考浙江文综政治 8)小规模、零散经营在我国农业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发展水平低,这是农村经 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某村将农户组成农业合作社,利用从外国引进的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发展绿色产业, 农户收入普遍大幅度提高。材料表明发展农村经济应该坚持 ①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共同富裕 ②引进外资与引进技术相结合 ③通过区域分工实现生产专业化 ④高效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将农户组成农业合作社,利用从外国引进的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发展绿色产业”可知, 发展绿色产业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①正确;“从外国引进的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发展绿色产业”说明该村 坚持了高效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表明了④观点;材料并没有涉及引进外资,也没有涉及区域分工,所 以②③不选。故正确答案是 B。 【考点定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名师点睛】本题的解决需要学生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仔细分析材料就可发现,材料中根本没有体 现引进外资与区域分工的相关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在阅读材料时有一定的理解与暂时记忆能力。学生解读 材料的关键句“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发展绿色产业”时结合选项可以轻易的得出该村发展绿色产业致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8 富和该村走上发展高效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路和相关信息。此题解决较易。 3.(2016 年高考全国 1 文综政治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 年,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 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材料一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 衡、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增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 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截至 2015 年,已有 7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与中 国合作建设“一带一路”的意愿。30 多个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与相关国家合作建设了 50 多个 境外经贸合作区。 材料二 国际产能合作是指两个经济体之间进行产能供求跨国或者跨地区配置的联合行动。2015 年底,中 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 20 余个国家签订了产能合作协议。开展跨国产能合作的中国产业,既有以轻工、 家电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以钢铁、平板玻璃为主的富余产能优势产业,又有以通信设备、轨道交通为主 的装备制造优势产业,同时还带动了通讯等优势行业的相关技术和标准“走出去”。 埃及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中埃国际产能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截至 2015 年底,中埃苏伊士经 贸合作区第一期吸引了 68 家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机械制 造等产业园区。合作区吸引投资近 10 亿美元,年销售额约 1.5 亿美元,年纳税约 2 亿埃镑,为当地创造了 2000 多个工作岗位。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沿线国家和中国是双赢的选择。 【答案】 沿线国家:扩大产品供给;增加税收;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提高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 中国:扩大产品市场化;促进优势产能“走出去”;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考点定位】就业的意义、科技的重要性、经济全球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名师点睛】考查的是考生对“一带一路”这个时事热点的理解情况,备考中应该都有涉及,这提示政治 复习必须关注时事热点。 4.(2016 年高考天津文综政治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9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海外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方式。 (1)解读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2016 年伊始,中资企业的几笔海外并购令人瞩目,并购的领域 侧重于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的对象是拥有先进技术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并购既可以使中资 企业迅速切入高端市场,也可以使被并购企业借助中国企业的关联渠道,特别是依托“一带一路”,进一步 扩展销售渠道和全球影响力。 (2)依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意义。 【答案】 (1)①2015 年较 2014 年中资企业海外并购项目的数量与金额上升,数量增长快于金额增长。 ②中资企业海外并购行业拓宽,结构优化。 (2)①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力。②有利于推动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开 放型经济发展水平。③有利于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0 【考点定位】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名师点睛】本题涉及到了企业如何经营才能成功的相关问题,关于企业怎样经营才能成功的问题,从经 济生活角度常见的回答有:①正确的经营战略;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与形 象;④通过兼并、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竞争力;⑤遵守法律和法规,承担社会 责任;⑥转变企业的发展方式;⑦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外资利用结构,开展国际化经营;⑧坚持以质 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⑨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⑩自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 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 2015 年高考试题 1(2015 年高考四川政治 3)2014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 7.4%,低于 7.5%的目标;服务业增加 值比重为 48.2%,比上年提高 1.3 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 1322 万人,超额完成新增就业 1000 万人的目标。 这意味着 ①我国经济结构更加趋于优化 ②服务业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 ③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强 ④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创新驱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1 【考点定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名师点睛】本题可以运用正选法,题中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说明我国经济结构更加趋于优化,而服 务业的发展,带来新增就业人数的增加,说明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强;选择题的排除法,基本的包括 排误法和排异法,就本题而言,题目选项中“服务业成为主导”的措辞明显错误,题目选项中“经济增长 主要依靠创新驱动”,显然题干中没有相关信息,是主观臆造的说明,可以加以排除。 2(2015 年高考海南政治 3)2014 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 2 万多亿元,其中生鲜电商的交易额约为 130 亿 元,同比增长 221%,占全部生鲜交易的 10%。从供给角度看,我国生鲜电商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 ) ①居民收入增加引起消费偏好发生改变 ②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且吸引了大量投资 ③新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人们的购买习惯 ④商业模式的改变降低了行业进入门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概括题意可知我国网络交易发展迅猛,设问的切入点是从供给角度看, ①是从消费角度,不符合题意排除;③也是从消费角度,不符合题意排除;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 上交易越来越普及,网络贸易发展潜力巨大吸引了很多生产商增加投资,②符合题意入选;网上交易的方 式涉及的内容丰富,降低了行业的进入门槛,只要网络认证有效信息、合理合法经营即可,④符合题意入 选。故答案选 C。 【考点定位】本题热点网络交易为时政背景,考查供给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高度的概括能力,比如根据题意可以概括总结出我国网络交易迅猛发 展,电商高速发展。其次审题是关键,抓住题意的关键词,此题的关键词是“从供给角度”,可以排除不属 于供给角度的,很容易选出正确选项。本题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审读材料的能力。 3(2015 年高考海南政治 1)2014 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 3 个百分点,达到 51.2%;服务业增 加值占 GDP 增加值的比重由 46.9%提高到 48.2%,继续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 高于工业平均增速。这表明在我国( )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2 ①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积极转型 ②产业结构更趋优化 ③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驱动力 ④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知 识。 【名师点睛】本题难度比较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题,读懂题意,根据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的关 键信息有“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服务业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增长”,从中概括中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本题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审读材料的能力。 4(2015 年高考广东文综政治 26)某农业园区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立土地经营权流转合 作社,整合散户。吸纳资金、土地、技术入股,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吸引 500 多名 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解决 200 多名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这种模式 A.完善了就业机制,扩大了就业规模 B.用公司股份制代替了家庭土地承包制 C.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体现和标志 D.整合了农业生产要素,降低了经营成本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模式扩大了就业规模,但题中模式仅仅是部分地区农村的就业,并 没有完善就业机制,故排除。B 选项观点错误,题中模式仅仅是经营方式的改变,并没有用公司股份制替代 家庭土地承包制,我国农村仍然坚持家庭土地承包制,故排除。C 选项观点错误,题中模式是农业先进生产 力的体现,但并不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标志,故排除。D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模式整合散户,形 成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经营模式,整合了农业生产要素,降低了经营成本,故入选。 【考点定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正选法和排除法,正选法,题干强调整合散户,形成规模化、集约化、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3 现代化的经营方式,这种模式显然起到了整合农业生产要素,降低经营成本的作用;排除法,对于一些不 符合材料信息的说法,可以逐一排除,解决 200 多名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显然仅仅扩大了就业规模,并 没有完善就业机制,经营方式的改变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家庭土地承包制,题中经营模式体现农业先进生 产力,但却不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标志,生产工具才是先进生产力的标志。 5(2015 年高考重庆文综政治 6)发达国家在外包制造业的时,也将污染排放外包给发展中国家,研究表明, 中国 22%的一氧化物和 17%的黑碳颗粒物排放与出口商品制造有关,这警示我们从根本上治理污染应: A.将污染产业转移到其他落后国家 B.关闭造成污染的外向型制造企业 C.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D.抵制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 【答案】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名师点晴】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形势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尤为重要。要注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 点内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 境保护等。注意本题里面的“根本”二字。本知识点还经常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并且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等知识综合考查。 材料题 1(2015 年高考福建文综政治 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心逐梦的中国,正在以博大宽广的胸怀、心系天下的情怀,奏响 “一带一路”交响曲,谱写自贸区战略新华章。 材料一 2013 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 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热烈响应。2015 年 3 月,福建被国家定位为“21 世纪海上丝 绸之路核心区”。2015 年 4 月,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福建自贸区)正式建立,实施范围涵盖 平潭、厦门和福州三个片区。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4 材料二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自 2013 年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 全国人大健全法制,国务院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协同实施,社会各界群策群力,福建自贸区筹建工作依 法有序推进。目前,福建省围绕立足两岸、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要求,确立了自贸区重点实验项目 186 项,涉及体制创新、对台开放、投资管理、法制保障、市场监管等方面,自贸区建设全面铺开。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 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概述“福建自贸区”和“海丝核心区”的建设, 对福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产生的积极影响(12 分) 【答案】(1)①有利于实施自主创新驱动战略,增强创新能力,为福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②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③有利于抓住机遇,扩大和深化闽台经济合作; ④有利于深化改革,推进制度创新,提高抵御国际风险的能力; ⑤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答对 4 点即可,若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考点定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名师点晴】本题以“一带一路”、福建自贸区建设为背景,考查经济生活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对外开放 的知识,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和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复习备考时一定要掌握这些试题 的解题思路,归纳概括答题方法。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5 2(2015 年高考江苏政治 35)材料一:假设 2013 年、2014 年我国商品 1 和商品 2 出口价格与国外需求量之 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出口价格(美元) 国外需求量(万件) 2013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4 年 商品 1 100 50 35 42 商品 2 160 120 20 30 材料二:劳动密集型商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是我国出口商品中的两类。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 竞争优势依然存在,但面临着比以往更加激烈的竞争;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起步较晚,其产品竞争力相对 较弱。因此,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劳动密集型商品国外需求量对出口价格变化的敏感程 度较弱,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的敏感程度较强, 其他条件不变。 根据材料一,请分别计算从 2013 年到 2014 年,当商品 1、商品 2 出口价格变动 1% 所引起 的各自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依据材料二,结合上述假设及计算结果,请分别判断商品 1 和商品 2 可能的类别; 在图 4 中用直线分别画出它们的需求曲线示意图。(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清楚画图)(6 分) 结合材料,说明如何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6 分) 【答案】(1)①商品 1、商品 2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分别是 40% 、200% 。 [计算过程] 商品 1:[(42-35)÷35]÷[(50-100)÷100] = -40% 商品 2:[(30-20)÷20]÷[(120-160)÷160] = -200% ②商品 1 属于劳动密集型商品,商品 2 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6 ③作图见右图。 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商品升级转型,提高其科技含量,增加其 附加值。 ②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出口竞争力,提高其出口 比重。 ③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价格变化的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名师点睛】(1)结合材料一表格,表格展示商品 1 和商品 2 出口价格与国外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题 目要求分别计算当商品 1、商品 2 出口价格变动 1% 所引起的各自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根据表格中商品 1 和商品 2 出口价格与国外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计算:商品 1:[(42-35)÷35]÷[(50-100)÷100] = -40% ;商品 2:[(30-20)÷20]÷[(120-160)÷160] = -200% ,根据材料劳动密集型商品国外需求量对出 口价格变化的敏感程 度较弱,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的敏感程度较强可以判断出商品 1 为劳动密集型商品, 商品 2 为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7 (2)在当前国际贸易中,我国在劳动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在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竞争力相对较弱, 问题要求分析如何优化我国商品出口结构,结合材料二我国在当前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提高资本 技术型商品的竞争力,需要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进行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分析和总结归 纳的能力。 3(2015 年高考上海政治 35)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经济增长目标下调至 7%, 提出在“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时,“要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 2014 年 10 月至 2015 年 2 月,国家发改委密集批复了多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到 2020 年,我国的高速 铁路里程将翻一番,届时城市之间的往来会更加便捷,如从上海到长三角城市只要 1 小时左右,到东中部 省会城市只要 6 小时左右,轨道交通也将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如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从目 前的 577 公里增至 804 公里,车站数量将从现在 337 座增至 506 座。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阐述经济新常态下,增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要求: (1)围绕主题,运用经济常识论述; (2)论题、总论点(结语)、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合乎逻辑,较全面深入; (3)根据论题,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答案】 经济常态下,增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稳定增长,也为经济结构优化创造条件。 经济常态下,增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经济增速放缓时,增加经济基础 设施投资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拉动社会需求,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另外,高速铁路和轨 道交通的建设能够增加交通便捷性、降低居民出行成本,促进居民对休闲、旅游产品消费,发挥消费的动 力功能,拉动经济发展。例如,长三角地区的高速铁路建成后为杭州带来了更多的旅游客源,带动了当地的 经济发展。 经济常态下,增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将为经济结构优化创造条件,推动我国经济稳定增长。 建设高速铁 路和轨道交通可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快生产要素流通与扩散,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同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各经济部门的紧密结合,推动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发展,推动区域 协调发展,为加快服务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条件,从而优化经济结构。例如,上海地铁 2 号线路改 善了陆家嘴、张江等地区商业结构和局住环境,使人流、物流和信息有序集聚,为上海建设金融中心和高 科技园区创造了条件。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8 评分量表: 本题采用分析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行为特征有:围绕论题提出总论点;分论点紧扣总论点;论述逻辑连贯 而完整,并运用恰当事例论证;正确使用学科术语。 评分项 1:论题、总论点(结语)与分论点 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 4 论题、总论点(结语) 、分论点内在一致。即, ①总论点(结语)与论题一致;②大部分有效论点都与总论点(结语)一致。 水平 3 论题、总论点(结语) 、分论点内在较一致。即,①总论点(结语)与论题一致; ②少部分有效分论点与总论点(结语)一致。 水平 2 总论点(结语)与论题不完全 水平 1 没有提出总论点(结语);或总论点(结语)与论题不一致; 或提出分论点并展开论述,但分论点与论题、总论点(结语)都不一致; 或提出分论点,但都没有展开论述;或有论述,但没有提出分论点。 说明: “有效分论点”指与论点(结语) 、论题内在一致,且展开论述的分论点。 评分项 2:分论点与论述 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 4 ①评分项 1 得 3 分 ② 围绕每个有效分论点展开论述,论述逻辑线索连贯且较完整。 水平 3 ①评分项 1 得 3 分;②围绕每个有效分论点展开论述,论述的逻辑线索较连贯,但缺少部分重 要逻辑环节。或①评分项 1 得 1 分或 2 分;③围绕每个有效分论点展开论述,论述的逻辑线索 连贯且较完整。 水平 2 ①评分项 1 得 1 分 2 分;②围绕每个有效分论点展开论述,论述缺少重要逻辑环节。 水平 1 ①评分项 1 得 0 分;②论述中没有连贯逻辑线索,只是孤立的罗列部分非重要逻辑环节,即简 单堆砌建材内容。 说明: (1)“有效分论点”指与论点(结语)、论题内在一致,且展开论述的分论点。 (2)围绕论题展开论述应该包括以下逻辑线索: 从投资的视角论证,重要逻辑环节包括: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社会需求;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从消费视角论证,重要逻辑环节包括:交通便捷,降低出行成本,发挥消费的动力功能:推动经济稳定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9 增长。 从企业的视角论证, 重要逻辑环节包括:交通便捷,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考点定位】财政的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源配置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综合性较强,能力要求较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 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 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解题的步骤是原理+意义。 2014 年高考试题 1.(2014 高考课标卷Ⅱ14)近年来,我国多地多次出现了空气严重污染的雾霾天气,PM2.5(细颗粒物)是 导致雾霾的重要因素。图 5 为某市 PM2.5 主要污染物来源的构成图。为治理空气污染,该市政府可采取的 经济措施是 A.提高燃煤企业排污标准 B.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C.增加财政投入扶持清洁能源技术研发与推广 D.限制企业和居民对机动车的购买和使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注意设问中是经济措施(经济手段),排污标准的制定属于国家 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故 A 排除,B 属于法律手段,C 财政扶持(财政政策),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故 C 正确。D“限购”属于国家强制性的行政措施,属于行政手段,排除。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0 2 (2014 高考江苏卷 35)材料一 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粮食生产和粮食价格主 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①发达国家因为参加世贸组织谈判削减了农业补贴;②日本、巴西、欧洲等国家和地 区农业生产率提高; ③以生物质能源替代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 ④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农业劳 动力加速流失。 在这种情况下,粮食供给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 材料二 目前,我国居民对粮食的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但需求结构的变化导致饲料粮和油料作物需求量 增加,使得粮食供应出现了偏紧的状态。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还会导致工业化成本上升,影响经济发展 的进程。 因此,2014 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把“粮食安全 ”放到首要地位。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在国际粮食市场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保证“中国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 (6 分) 【答案】 (2)粮食安全必须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点;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 方针;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农业生产率;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 突出位置;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两年模拟试题汇编) 1.(2016 年江苏模拟)2015 年 3 月 5 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服务业加快 发展,支持发展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 业可以( ) ①增强战略性 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支配作用 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体地位 ④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1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继续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②④正确;①说法 错误,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起支配作用,起主导作用;③说法错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 2.(2016 年天津模拟)发达国家在外包制造业的同时,也将污染排放“外包”给发展中国家。研究表明,中 国 22%的一氧化物和 17%的黑碳颗粒物排放与出口商品制造有关。这警示我们从根本上治理污染应( ) A.将污染产业转移到其他落后国家 B.关闭造成污染的外向型制造企业 C.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D.抵制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 【答案】C 3.(2016 年浙江模拟)也许可以说,日本电饭锅的技术已经不具有巨大领先优势,但却有自己的核心内锅 技术,并且处处体现着精心设计,无论你怎么放,内锅上的刻度线永远朝向你,煮粥也不会扑锅等。近期, 中国游客赴日疯狂抢购,日本电饭锅卖断货的新闻引起了很大争议,有评论直指这击中了中国制造的“痛 点”。这启示我国企业应该 A.扩大生产,提高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 B.自主创新,注重产品的精细化人性化 C.公平竞争,完善市场准入和交易规则 D.扩大出口,开拓经济发展新的格局 【答案】B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2 【考点定位】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总结归纳】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长远的、总体的策略)。一个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反之,一个企业在战略定位上不准,那么,就会遭受挫折, 甚至导致破产。 ②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企业的竞争优势是 多种多样的,如价格、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品牌效应等。这些优势的取得,或是由于企业掌握了独特的 技术和技能,或是由于企业的管理水平较高,或是由于企业采取了较好的经营策略,或是以上因素的综合。 因此,企业必须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 它渗透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新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公司是否诚 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企业如果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不会真正取得成功,违法者还要受到法律 的制裁。 ④面向市场,坚持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战略。 ⑤公司抓住时机做好兼并和强强联合。 ⑥遵循市场规律,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4.(【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 2016 届高三下学期质检)随着信息化、工业化不断融合,以机 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成为现时代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未来 10 年中国正面临着人口 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压力,廉价劳动力优势不在,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将成为发展 趋势。在我国,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有利于 ①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②拉动消费需求,提供新的劳动力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④减少生产资料投入,弥补人口红利损伤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3 【考点定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名师点睛】高考在考查科学发展观时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科学发展观含义的具体内容,比较简单, 考生只要熟记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即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近几年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高考 中考查的可能性非常大。从命题形式上看,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的可能性很大;从考查方式上看,可能会 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联合起来考查。 5(湖南省桑植一中皇仓中学 2015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9 月政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的要求是( ) 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②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③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及生态文明共同进步 ④人民生活同步富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 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 明及生态文明共同进步都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的要求,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观点错误,不是同步 富裕,而是共同富裕,故答案应选 A。 考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6(江苏省如东中学 2015 届高三经济生活专练)大力引进外资,是南通对外开放之初一项重要工作。近些 年,南通在引进海外资本的同时,更加注重与引进技术、引进人才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南通引进外资水平, 也助推南通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这主要体现南通市 A.实施“走出去”战略 B.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C.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D.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答案】C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4 考点: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7(河南豫北名校 2015 届下学期精英赛文科综合)目前,我国多地试行“飞地经济”模式,打破乡镇行政 区划限制,将无落地条件或不宜落地的项目从所属的乡镇“飞”人经济开发区或项目集中区,项目产生的 财政收入按比例分成。这样就避免了厂房和基础设施遍地开花,位置偏远、条件最差的乡镇也能分享经济 发展的红利。可见,发展“飞地经济”有利于 ①推动产业集中,形成集聚的综合效应 ②促进产业梯度转移,优化资源配置 ③优化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④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发展飞地经济,有利于推动产业集中,形成集聚的综合效应, 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故入选。②③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发展飞地经济有利于优化资源配 置,但并没有促进产业梯度转移,而是推动产业集中,形成集聚综合效应,题中事例发展飞地经济有利于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但并没有优化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故排除。 考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8(2016 年江西于都中学高三月考)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和物质基础,关系到生 产发展和人民生活。利用能源,必须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能源问题的症结在于:经济增长带来能源需求的大幅增加;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能源市场上的 国家垄断,使能源价格不能如实反映能源的稀缺程度和使用成本;企业和消费者习惯了低廉的能源供应价 格,造成能源的滥用和过度消费;工业化的加快和产业结构不断向重型化发展加剧了能源的紧缺状态。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怎样解决材料所述我国能源问题的症结。(8 分) 【答案】①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②加强宏观调控,综合 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推进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发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5 挥基础性作用;健全市场规则体系,打破垄断,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③企业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④居民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绿色消费。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答对 4 点即可得满分) 考点:本题考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拓展试题以及解析 1.“数以亿计的人可在自家屋顶、田间建立一个小型发电厂,只要它覆盖着太阳能电池板,而且通过互联 网和电网与世界连接相互交易”,这是“互联网+能源”的一个远景和行动。其重大意义是 ①每个人都可以是电力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 ②可以极大地促进能源的清洁替代和绿色替代 ③能源供给结构将实现电能化且价格十分低廉 ④“互联网+能源”能全面推动各传统产业升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材料中“人可在自家屋顶、田间建立一个小型发电厂”体现了每一人都可以是电力消费者也可以 是生产者,①正确;我们发展太阳能,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能源的清洁替代和绿色替代,② 正确;③错误,“价格低廉”与材料无关;④错误,夸大了“互联网+能源”的作用,“互联网+能源”能促 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但是不是全面推动各传统产业升级。 【考点定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高考分析】高考在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近几年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高考中考查的可能 性非常大。从命题形式上看,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的可能性很大;从考查方式上看,可能会与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低碳经济、节能环保等热点 结合起来 2.2014 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 3 个百分点,达到 51.2%: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增加值的比重 由 46.9%提高到 48.2%,继续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这表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6 明在我国 ①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积极转型 ②产业结构更趋优化 ③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驱动力 ④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考点定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高考警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侧重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该知识点分析实际问题 的能力。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科学发展观注重其内涵的考查,既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也可以材料分析题考查对科学发展观的运用。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注重时政语言的运用,特别要关注最新的时政材料。 (3)其他包括自主创新、“三农”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等都可能在高考中有所体现,复习时需要引起重视。 3.某县大力推进 PPP 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一大批公益性建设项目落地生根。该县中心公园 总投资 1.69 亿元,县政府与某公司按 1:9 的比例出资,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公园建成后免费向公众开放。 公园内商业用房的出租收入用来弥补该公司对公园建设维护的投入。由此可见,PPP 模式有利于 ①改善城市公共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②转变政府职能,促使市场主体提供公共服务 ③拓宽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④弥补财政资金不足,发挥财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7 【考点定位】混合所有制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命题总结】政府政策解读型选择题主要以政府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出台的相关政策的目的、 过程、内容、意义等为背景材料设置题目。主要考查经济生活模块中的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等知识,政 治生活模块中党和政府的相关知识,文化生活模块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政策制定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党、人大、政协。其次要对材料中政府制定政 策的原因、目的、过程、影响等进行分析,明确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的必要性、合理性、重要性等。 方法 1:肯定排除法,就是在组合型选择题的题肢中找出一个或两个特别有把握的正确题肢,然后排除不包 含这些题肢的选项。注意:在逆向组合型选择题中,要排除包含正确题肢的选项。 方法 2:优选法(比较法),在诸多题肢都符合题意时,比较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 方法 3:归纳法,就是根据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归纳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做法和要求,即从个性中找到 共性。 方法 4:评析法,就是对事例本身进行综合评价,要特别注意运用辩证思维,坚持一分为二,不能以偏概全。 4.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下列属于加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举措是 A.自 2015 年 3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 B.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 C.我国计划到 2020 年基本建设比较完善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 D.我国计划到 2030 年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 20%左右 【答案】D 【解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经济发展更多 依靠内需拉动,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 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D 项有利于节约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选 D;其余三项与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无关。 【考点定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高考警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侧重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该知识点分析实际问题 的能力。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科学发展观注重其内涵的考查,既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也可以材料分析题考查对科学发展观的运用。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注重时政语言的运用,特别要关注最新的时政材料。 (3)其他包括自主创新、“三农”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等都可能在高考中有所体现,复习时需要引起重视。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8 5.“十二五”期间,党和国家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 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改善民生。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 A.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B.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C.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D.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答案】C 【考点定位】落实科学发展观 【重点突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1)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 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2)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 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 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3)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 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总之,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抓住了发展的内在规律, 体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统一,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 环境的统一,体现了过去发展、现在发展和未来发展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6.2015 年 7 月 13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今年上半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 值接近 3 万亿元人民币,约占同期我国外贸总值的 1/4。“一带一路”建设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 战略价值在于( ) ①有利于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消除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②有利于形成统一开放的区域市场体系,使我国在更广的空间配置资源 ③有利于提升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9 ④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短缺和产能过剩状况,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C 【考点定位】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考情分析】本考点在高考中的地位较重要,既出选择题,也出主观题,复习备考应重点把握我国对外开 放的战略,以及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高考中对对外开放的考查会集中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的知识点上,其中有两点需要注意: (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不屈服于外来压力,但自力更生不是闭关锁国。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走出去”更是考查的重点。 7.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有所养”正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问题。 材料一:2008—2012 年中国 60 岁以上人口数及老龄化比例 注:当某一国家或地区 60 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 10%时,进入老龄化社会。 表:中国老龄人口医疗费用支出和部分服务需求情况 年份 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 GDP 比重(%) 需要长期照料服务的老年人口数量(万) 2008 年 0.76 1370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0 2010 年 1.11 1530 2020 年 7.0 2100 (1)指出材料一中图和表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再生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说明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业的重要 性。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 2008—2012 年,中国 60 岁以上人口数逐年增加,老龄人口比例在逐年提高,老年人口 医疗费用占 GDP 比重快速提高、需要长期照料服务的老年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 (2)①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 作用的环节,而消费是再生产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因此,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业,不仅能满足老年人多 样化的消费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再生产的目的,而且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业,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 内需,有利于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要求指出材料一中图和表的经济信息,属于图表型解答题。考生在筛选有效信息时,要坚持三读 原则。一读表头,把握主旨;二读要数据。读数据时要坚持纵向找规律,横向找差距的原则,最后读小注。 根据这一步骤和图表数据和走势,我们可以概括出图表信息是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逐年增加,老龄化人口比 例增加,老年人医疗费用占 GDP 比重提高、需要长期照料服务的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 (2)本题要求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再生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说明积极发展老龄 服务业的重要性。考生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的是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的相关知识。考生首先可以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的角度说明发展老龄服务业,满足老年人消费需求, 社会再生产过程完成;同时也可以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分析说明发展老龄服务业,扩大内需,积极 发展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8.告别了高歌猛进,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出现增速放缓、增幅缩小、质量提高的阶段性新特征。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 年前三季度我国及部分地区 GDP 增速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1 注:2001-2013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年均增速为 10.0%。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2014 年上半年,电子商务零售交易总额占全社会消费品总额的 8.4%。电子商务通过利用微电脑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管理水平,加快了商品流 通;将进一步引导企业投资信息网络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会促进物流 配送、I 服务、即时通讯等行业的发展。 (1)请概括材料一的经济信息。 (2)根据材料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作用。 【答案】 (1)经济信息:①今年前三季度,我国 GDP 增速与往年相比回落,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②部分西部省市的 GDP 增速高于东部部分省市,西部地区经济实力增强,地区经济结构更加优化。 (2)作用:①电子商务占社会零售额比重高,拉动了内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②利用微电脑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促使经济发展依靠科技进步驱动,转变了经济发展方 式,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③电子商务引导投资流向信息技术领域,促进传统制造业升级,推动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 ④电子商务带来物流、通讯等行业的发展,加快了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