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练习:模块综合训练(八)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练习:模块综合训练(八)

模块综合训练(八)‎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在中国传统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依次集中讨论的主要问题大体是:先秦至两汉时期的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有无之辩和形神之辩;宋元明清时期的理气之辩和心物之辩。这些论辩蕴含着(  )‎ A.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之争 B.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和讨论 C.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斗争 D.对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正确理解 解析:选B。材料表明中国传统哲学的论辩都蕴含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和讨论,因此B正确;A、C、D都不符合题意。‎ ‎2.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促成了思想大解放,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这说明(  )‎ A.解放思想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前提 B.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 C.真正的哲学推动时代前进,指导社会变革 D.社会的变化发展导致真理检验标准的变化 解析:选C。真理标准问题是个哲学问题。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促成了思想大解放,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这说明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C符合题意;尊重客观规律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前提,A错误;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应该是理论成果,B表述不妥;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检验标准不会改变,D错误。‎ ‎3.“我希望,长河悠远,岁月无痕,大地不老,阳光普照。”从哲学角度看(  )‎ ‎①意识活动有自觉选择性 ②物质是运动的,岁月无痕是不存在的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④事物是变化的,大地不老是不存在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C。“我希望,长河悠远,岁月无痕,大地不老,阳光普照”,这体现了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②④符合题意;①材料没有体现,排除;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③错误。‎ ‎4.人看物的眼光有“直”与“曲”之分。直的,看到的是事物表面的姿态;曲的,看到的是事物的内部姿态以及对外与他物的关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B.人能把握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C.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D.人类的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解析:选C。材料“人看物的眼光有‘直’与‘曲’之分。直的,看到的是事物表面的姿态;曲的,看到的是事物的内部姿态以及对外与他物的关系”说明了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C正确;A表述不科学;B、D与题意无关,排除。‎ ‎5.过去近150年间,全世界教科书对地衣的定义是“一种真菌和一种藻类或蓝细菌组成的共生体”即两物种共生,而美国科学家最近利用最新基因测序技术研究发现,全世界主要的地衣物种都是三物种共生体。这说明(  )‎ ‎①人们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②科学实验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创造出新物种 ④新的认识都是对原有认识的否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人们对地衣的不同认识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同时说明人们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①②入选;③说法明显错误;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④错误。‎ ‎6.星罗棋布的城市地下管线,承载着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类基础服务输送,然而我国地下管线权属关系非常复杂,不同的管网分别属于不同的权属单位,即便是相同用途的管线其权属单位也不同,因而造成“都在管,结果都管得不太好”的局面。为避免这种状况,应(  )‎ ‎①重视部分,用部分的发展带动整体的发展 ‎②统筹全局,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系统优化,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把握事物 ‎④优化组合,把各个具体要素相加起来考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不同的管网分别属于不同的权属单位,因而造成“都在管,结果都管得不太好”的局面,为避免这种状况,应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把握事物,②③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整体而不是部分,排除①;应是优化组合,把各个具体要素联系起来而不是相加起来考察,④错误。‎ ‎7.共享单车以其便捷、环保的出行方式,迅速在城市走红。但是随着投放量的增大,也在遭遇着“成长的烦恼”,随意停放、盗毁严重等问题日益显现。对此正确的认识有(  )‎ ‎①共享单车是新生事物,应鼓励和支持其发展 ‎②共享单车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应阻止其发展 ‎③共享单车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要有思想准备 ‎④能否发展共享单车要以人们的需求作为出发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共享单车是新生事物,应鼓励和支持其发展,但共享单车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要有思想准备,准备走曲折的路,①③正确;②说法错误;④中“以人们的需求作为出发点”的说法错误。‎ ‎8.有人指出:“新加坡城市建设的‘三看’对我国城市建设有重要参考意义。城市发展方向应该向前看,发展计划反复看,发展模式到处看。”城市建设的“三看”所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有(  )‎ ‎①向前看体现了世界是普遍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反复看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要做好量的积累 ‎③到处看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要善于借鉴经验 ‎④反复看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反复循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向前看”体现了世界是普遍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①当选;“反复看”体现的是认识的反复性,而不是量变和质变,排除②;“到处看”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要善于借鉴经验,③当选;④是认识论道理,不是辩证法道理,排除。‎ ‎9.在新医改进程中,政府构建了药品集中采购的新机制。但是一些廉价救命药因为利润微薄甚至亏本,很多厂家不愿意生产。针对新问题,我国力推的“药改”,将对药品集中采购办法进行完善,力图建立廉价“救命药”的供应保障机制。这体现的哲理有(  )‎ ‎①新事物的发展离不开自我的不断否定 ‎②矛盾推动新事物一直处于前进发展之中 ‎③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途径是辩证否定 ‎④新事物通过肯定基础上的否定不断完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C。材料中的药品集中采购新机制是新事物,新事物不断克服自己的缺点,发展自己的优势,从而实现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既肯定又否定的辩证否定过程,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过程,因此,①③入选;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 ‎10.苏州素以“苏工”“苏作”闻名。从缂丝、苏绣、苏扇、宁锦到苏裱,从玉雕、砖雕、核雕到明式家具,苏工在技法上源远流长,传承浓厚。如今,‎ 以苏绣、玉雕等为代表的苏工在设计手法上不断求变,为传统苏工注入了新活力。这表明(  )‎ A.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B.创新的过程必定也是“扬弃”的过程 C.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D.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解析:选B。苏工在技法上源远流长,传承浓厚,如今在设计手法上不断求变,为传统苏工注入了新活力,这表明创新的过程必定也是“扬弃”的过程,B正确;A说法错误;C、D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 ‎11.马克思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对这一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 ‎①劳动是人特有的实践活动和存在方式 ‎②人的发展以物质生产的发展为基础 ‎③生产工具决定人类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④生产方式决定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这一论述说明人是什么样的由人怎么样生产和生产什么所决定,体现了生产和劳动决定了人的发展,进而表明劳动是人特有的实践活动和存在方式,人的发展以物质生产的发展为基础,①②正确;生产方式决定人类社会的性质和面貌,③错误;生产方式决定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是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决定生产方式,④不选。‎ ‎12.你知道吗,土豆不但可以吃,还可以用来发电。将土豆制成电池,你只需要两块金属,一块作为阳极,如锌;另一块作为阴极,如铜;土豆内部的酸性物质会与锌和铜发生化学反应,当电子从一端流向另一端时,电能就释放了。有科学家一直在推动“土豆电源”的构想,试图为世界各地偏远的小镇和村庄提供照明。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①新价值的创造能够改变事物的原有属性 ‎②事物价值的转换依赖于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③价值在根本上体现的是主体的创造性本质 ‎④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的转换提供了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新价值的创造要依赖事物原有属性,而不能改变事物原有属性,①不选;土豆被用来发电,是因为土豆具有相关的属性,这说明事物价值的转换依赖于事物属性的多样性,②正确;土豆新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人的创造性的发挥,‎ 这说明价值在根本上体现的是主体的创造性本质,③正确;观念创新不是事物价值转换的根本途径,④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党的重要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要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的体制机制;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知识,分析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让人民分享改革开放成果。(12分)‎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知识,分析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让人民分享改革开放成果,为“措施类”主观题。通过审题可以看出该题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通过对材料分析并结合课本知识提出解决措施即可。‎ 答案:(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打赢脱贫攻坚战首先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3分)(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实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3分)(3)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用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意志和坚定的目标志向,打赢脱贫攻坚战。(3分)(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摸清“扶持谁”,实施“五个一批”工程。(3分)‎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果说中国制造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物质的力量;未来的中国制造,更多需要智慧、创新等精神的力量。中国制造必须要走向“中国智造”,实现中国制造升级。‎ 材料二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意味着经济增长将告别传统粗放型模式,增长速度“下台阶”,也意味着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增长动力加快转型、发展质量“上台阶”。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总体上看,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应主动适应新常态,顺势而为,趋利避害。‎ ‎(1)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从中国制造升级成“中国智造”将走怎样的道路。(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你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8分)‎ 解析:第(1)问,我国从中国制造升级成“中国智造”的历程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从唯物辩证法有关发展的观点来看需要既克服又保留,坚持辩证否定观,同时又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第(2)问,材料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这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材料中指出经济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体现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的方法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主动适应“新常态”,顺势而为,趋利避害,是贯彻矛盾特殊性原理及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的要求。‎ 答案:(1)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调整发展战略。(4分)②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要求坚持创新。这要求我国对传统制造业既克服又保留,实施升级改造。(4分)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中国智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物在曲折中前进上升,要求我国要大力扶持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4分)‎ ‎(2)①矛盾具有普遍性,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存在着速度与质量、机遇与挑战等矛盾,我们应主动适应,趋利避害。(3分)②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我们应主动适应,把握机遇。(3分)③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2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要自觉弘扬工匠精神,主动担当历史责任。‎ ‎1987年,18岁的李世峰从西飞技术学院毕业,带着童年抚摸到真实飞机的梦想走进西飞钣金总厂成为一名普通的钣金工。钣金成形主要依靠手工操作,在别人休息的时候,他把工作当休息、当作练习技术的手段,对每一个零件都仔细分析,用心去干,力求完美。正是经过一次又一次难活、苦活的磨炼,他的钣金工技术日益精湛,零件一次交验合格率多年来一直是100%,人们称他为出神入化的榔头大师。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技术是用数十年如一日平凡的坚持、磨炼,敲榔头敲出来的。在他看来,工匠精神就是对极致和美永不停息的追求和努力。他的车间里有这样一句话:“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12分)‎ ‎(2)李世峰在岗位上的重复与坚守,厚积与创新,深深诠释了工匠精神以及工匠对极致与创新的追求。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就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解析:第(1)问,知识范围明确,即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可以根据材料的内容,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反映和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角度分析说明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契合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的角度分析说明多样化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助于在各行各业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开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繁荣局面;可以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两个要求的角度分析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有利于形成尊重规律的良好社会环境,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2)问,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要求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就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提出合理化建议,故应该就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也就是从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等角度结合材料作答。‎ 答案:(1)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反映和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契合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3分)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多样化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助于在各行各业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开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繁荣局面。(3分)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行业发展特点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形成尊重规律的良好社会环境。(3分)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在实践中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分)‎ ‎(2)①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创造价值。(3分)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实现价值。(3分)③要在砥砺自我中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走向成功。(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