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1回头练6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1回头练6作业

‎1.马克思说过:“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这是因为实践具有 A.直接现实性 B.客观物质性 C.能动性 D.自觉选择性 解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思想是纯主观的活动,“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因此,“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故本题答案选A。‎ ‎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下列诗句与其所蕴含哲理不一致的有 ‎①十事半通,不如一事精通 ‎②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③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A.①② B.③④ ‎ C.①③ D.②④‎ 解析:“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体现的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十事半通,不如一事精通”强调要专一、有恒心,强调要抓主要矛盾,排除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思是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D。‎ ‎3.‎2017年4月2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在后续的日子里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交会对接并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上述材料说明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真理都是具体的和有条件的 ‎③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④真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在后续的日子里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交会对接并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这说明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4.‎‎2017年10月24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其指导思想在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发展,这说明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C.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无条件的 D.发展具有普遍性 解析: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其指导思想在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发展,这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我们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即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B项符合题意;A、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C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5.毛泽东说过:“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句话表明 A.对同一事物,人们的认识都是相同的 B.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C.真理就是科学理论 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真理 解析:毛泽东这句话说明真理只有一个,谁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谁就发现了真理,可见,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B项正确;A、C、D三项观点错误,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6.即使像1+1=2这样简单的公式,也有它不成立的地方。例如在布尔代数中,1+1=0。而布尔代数在电子线路中却有着广泛的应用。这说明 A.人的认识只能是近似正确的 B.真理的客观性是相对的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解析:题中材料“即使像1+1=2这样简单的公式,也有它不成立的地方”,表明真理是有条件的,C项符合题意;A项中观点否认了人类能够正确认识世界,是错误的;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它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它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B项表述错误;D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相符合。故本题答案选C。‎ ‎7.德国思想家、文学家莱辛说:“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是否掌握真理或者认为真理在握,决定人的价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真理之所以要孜孜不倦地追求,是因为 A.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真理是具有反复性的认识 D.真理与谬误是截然对立的 解析: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只有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与时俱进,使主观与客观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能不断地发展真理、掌握真理,B项正确;A项观点错误,C、D两项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故本题答案选B。‎ ‎8.有科学家指出,质子的半径比以前认为的要小4%。如果这个结论在未来进一步得到证实,那就意味着,要么阐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电动力学理论本身有问题,要么许多基于现有质子大小计算所使用的里德伯常量是错误的。不管是何种情况,都意味着我们需要重写基础物理理论。这说明 ‎①真理性认识都是特定过程的产物 ‎②物理学现有真理包含着谬误成分 ‎③真理和谬误相伴相长于物理学研究全过程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确定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科学家对质子的半径的认识,说明真理性认识都是特定过程的产物,①符合题意;科学家对质子半径新发现的理论意义,说明真理和谬误相伴相长于物理学研究全过程,③符合题意;②中“现有真理包含着谬误成分”,④中“不确定的”都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9.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A.一概而论 B.千虑一得 C.百感交集 D.三人成虎 解析: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千虑一得”说明了认识运动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没有体现。故本题答案选B。‎ ‎10.‎2017年9月29日,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并通过北京接入点实现与“墨子号”的连接,成功实现了洲际量子保密通信。为有效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中国科学家攻坚克难,奋力创新,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这一事例佐证了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创新超越 ‎③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科学家可以根据需要,认识和创造规律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深化和拓展认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中国科学家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这佐证了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①正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创新超越”观点绝对,②不选;规律是客观的,不能创造,③不选;中国科学家攻坚克难,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这佐证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深化和拓展认识,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B。‎ ‎11.双胞胎的哥哥在地球一端遭到不幸,而处在地球另一端的弟弟同时产生了不祥的预感。随着现代物理学中“量子纠缠”理论被证实,类似这些过去被视为“迷信”的神秘心灵感应,将会被得到科学的解释。这说明 ‎①科学实验是人类不断获得正确认识的重要源泉 ‎②科学的发展使得人类遇到的难解问题越来越少 ‎③任何神秘现象都应该能够被科学的发展所破解 ‎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背后都有科学的理论支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过去被视为“迷信”的神秘心灵感应,将会被得到科学的解释。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任何神秘现象都应该能够被科学的发展所破解,①③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②错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是二者谁是世界的本源,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12.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在工业化时代,这个理论非常有效。但在全球互联网时代,这个理论早已破产。把桶倾斜,你会发现长板(核心竞争力)决定了木桶能装多少水。这说明 A.真理性的认识是不存在的 B.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被推翻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真理与谬误没有明显界限 解析: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在工业化时代,这个理论非常有效。但在全球互联网时代,这个理论早已破产。把桶倾斜,你会发现长板(核心竞争力)决定了木桶能装多少水。这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C项符合题意,D项错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A项错误;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B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图是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根据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二十四节气认知体系的形成。‎ 解析:‎ 本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即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首先,可以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角度说明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形成的认知,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其次,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角度说明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产生于中国人在生产生活中的需要;第三,可以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角度说明二十四节气有效地指导着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体现了这一点即可。‎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形成的认知,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产生于中国人在生产生活中的需要。③二十四节气有效地指导着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不断推进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 根据如上理论成果的描述,谈一谈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怎样的求索真理的历程?‎ 解析:回答本题,可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真理具有客观性,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形成了一系列的新理论;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中国共产党永远没有停下实践的步伐,从而使自身的理论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等角度进行说明。‎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②真理具有客观性,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具体问题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的新理论。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运动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中国共产党永远没有停下实践的步伐,从而使自身的理论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