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文化创新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文化创新教案

第五课 文化创新 ‎[建知识体系]‎ ‎[明学习目标]‎ ‎1.掌握1个意义——文化创新的意义 ‎2.克服2种错误倾向——“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3.分清3条途径——文化创新的一个根本途径和两个基本途径 ‎[备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培养考生的政治认同 ‎2.科学精神——正确认识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树立创新意识,推动文化发展;文化发展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第一框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二、文化创新的原因 ‎1.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在时代的新起点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 ‎、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1)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实质。‎ ‎(2)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3.文化创新的作用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文化创新的主体及要求 主体 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要求 文化创造者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一、判断题 ‎1.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 提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2.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提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3.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提示: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二、选择题 ‎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这一论断强调的是(  )‎ ‎①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②只要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 ③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 ④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 社会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①错误;②说法过于绝对;“‎ 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表明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③正确;“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说明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④正确。‎ ‎5.文学大家叶圣陶在谈创作体验时曾提到:写文章就是生活本身,车间码头工人、乡野田亩农人都能写文章,因为他们各有各自的生活。文章若是溪流,生活则是泉源,泉源丰盈,溪水长流。这说明(  )‎ ‎①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文学创作要坚持紧紧依靠广大群众 ‎②文艺工作者要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③文艺工作者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让作品绽放生活的光芒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学创作无需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 题目中,叶圣陶的创作体验说明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文学创作要坚持紧紧依靠广大群众,文艺工作者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让作品绽放生活的光芒,①③正确;②与题意不符;④表述错误。‎ 本框题考点主要结合热点材料考查对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作用、文化创造主体的理解和运用,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试题难度不大。‎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例1] (2018·江苏高考)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民族的吼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它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展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唤醒了人们尘封已久的抗战记忆。材料表明(  )‎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D.文化创新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纪录片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这说明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C项正确。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B、D两项排除,材料强调文化创新的源泉,没有强调文化创新的作用。‎ ‎[答案] C ‎[例2] (2017·江苏高考)在一些旅游景区,国内外的许多标志性建筑如天坛、鸟巢、兵马俑、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等,经常被照搬、模仿或抄袭,山寨景观多次出现。对此类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B.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C.发展了国家倡导的大众文化 D.需要通过文化创新去改变 ‎[解析] “经常被照搬、模仿或抄袭”,说明文化创新不足,需要通过文化创新改变此类现象,D项正确。一些标志性建筑被照搬、模仿或抄袭,是文化生活中令人忧虑的现象,不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A项不符合题意。山寨景观不能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B项错误。照搬、模仿或抄袭的文化不是国家倡导的大众文化,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要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C项错误。‎ ‎[答案] D ‎[学通学透]‎ 重点关注:高考中对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的考查,最常见的考法是提供人类的某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强调实践活动对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基础、推动作用,考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题型一般设置为体现类、启示类试题。‎ 区分文化创新的七个关键词 ‎(1)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 ‎(3)文化创新的目的——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4)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也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5)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 ‎(6)文化创新的根基——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7)文化创新的渊源——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人类文明优秀成果。‎ 文化创新的作用 ‎[例3] (2014·全国卷Ⅰ·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 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文化创新的两个作用,即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然后结合材料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教育环境的重要作用以及教育创新对如何培养人才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具有的积极作用两个方面回答即可。‎ ‎[答案]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文化繁荣和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创新促进了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民主意识、创新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学通学透]‎ 重点关注:高考中对文化创新作用的考查,常以文化创新的具体事例为背景,有时结合文化创新的途径加以考查。选择题、主观题均有,体现类、意义类设问居多。‎ 三个角度掌握文化创新的原因 必要性 ‎①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实质。‎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重要性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时代要求 在时代的新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1.(2019·南京一模)民族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讲述了老一代乌兰牧骑人的故事。打草、剪羊毛、架着勒勒车演出……让不少有插队经历的老年观众热泪盈眶。材料启示我们,文化创作应(  )‎ A.超越生活,改变社会 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 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 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解析:选B 民族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的创作启示我们,文化创作应立足于社会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B项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超越生活”‎ 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满足大众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2.(2019·内江检测)国产大飞机试飞、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高铁技术更新换代、光量子计算机诞生、首次发现突破传统分类的新型费米子……近些年来,中国科技硕果累累、亮点频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也日益改变着世界看待中国科技的目光。这体现了(  )‎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的根本保证 ②服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③科学技术是决定文化发展的因素 ④中华文化的对外影响力日益增强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选C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的重要保证,①错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③错误;②④正确,入选。‎ ‎3.北京故宫博物院以一系列有趣、有料的活动让龙袍亮起来、让建筑动起来、让瓷母时尚起来;一批“90后”艺术生将《琵琶行》改编成流行歌曲,引爆网络,获得网友纷纷点赞;还有以漫画形式出现的传统文化公众号,使孔子的形象生动可感……这些方式,让人感觉到传统文化并没有沉睡在历史中,而就在人们鲜活的生活里。材料主要强调的是(  )‎ ‎①文化创新推动了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④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形式上的创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 通过一系列文化创新“让人感觉到传统文化并没有沉睡在历史中,而就在人们鲜活的生活里”,体现了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将《琵琶行》改编成流行歌曲”“以漫画形式出现的传统文化公众号”体现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形式上的创新,②④正确。①强调了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作用,③强调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均与材料无关。‎ 热点材料 ‎2018年9月28日‎,2018CCIF中国卡通产业论坛在西安举办。①本届论坛主题为“IP生态·核心动能·共创共赢”,内容包括: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蓝皮书、英国动画主题日、民族动漫、国际合作、泛动漫IP运营、新丝路创业项目路演、动漫特色小镇、CCIF_Market_动画市场等主题单元。论坛②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立足产业高端、关注产业趋势、助推产业发展,加强动漫文化领域内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打造集创作、生产、播出、版权、交易等环节于一体的“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动漫游戏会展,实现国际化、品牌化、规模化。‎ ‎[信息获取]‎ ‎①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也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依据是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热点训练]‎ ‎1.中国卡通产业论坛始终以关注民族元素为基础,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使充满民族、地域特色的中国动漫在国际动漫市场上绽放光彩。中国卡通产业成功的原因在于(  )‎ ‎①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②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积极创新 ③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④科学技术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选A 文化事业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而题干是说文化产业,不是文化事业,③与题意不符;④错误,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不是途径;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2.目前中日动漫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某漫画家表示,中国动漫作品应更多从中国元素出发,描写中国的生活,画中国人自己的故事,而不是单纯地去模仿日本的动漫,这样才能做出中国人的动漫。这说明,发展中国动漫必须(  )‎ ‎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立足于社会实践 ③克服“民族虚无主义” ④弘扬民族精神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B 材料旨在强调中国动漫应该更多从中国元素出发,描写中国的生活,画中国人自己的故事,这就要求中国动漫创作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克服“民族虚无主义”的倾向,②③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④均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 ‎3.我国不少动漫作品脱胎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是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一次融合展现,这种创意思路无疑为国产作品的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这表明(  )‎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③错误;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但不是前提,④错误;①②正确,入选。‎ 一、选择题 ‎1.(2019·盐城期中)江西婺源式乡村建筑、层叠的梯田、望不到边的绿色,枯藤老树,鸟语花香,高山峡谷遥相呼应,苗家阿妹歌声在悠谷回荡……电影《十八洞村》让原汁原味的苗寨氤氲着“远看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意境。材料体现了(  )‎ A.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根本途径 C.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D.文化创作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解析:选B 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项不选;电影《十八洞村》再现了原汁原味的苗寨风情,这体现了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根本途径,B项正确;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不选;材料没有强调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D项不选。‎ ‎2.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陕西博物馆利用藏品资源优势,通过官方微博、微信自助导览,使观众享受博物馆服务;启动中国“创意产品”设计大赛,通过文创产品把博物馆的影响力延伸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对我们开展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启示是(  )‎ ‎①要努力实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借鉴与融合 ‎②要发挥新传媒在联系文物保护利用与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③要立足于实践,大胆创新,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文物创新利用之间的关系 ‎④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和根本目的 A.①② B.②③ ‎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B 材料中,启动中国“创意产品”设计大赛,通过文创产品把博物馆的影响力延伸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对我们开展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启示是要发挥新传媒在联系文物保护利用与人民生活中的作用,要立足于实践,大胆创新,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文物创新利用之间的关系,②③正确。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不同民族的文化的交流与借鉴。④错误,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但不是其根本目的。‎ ‎3.在传统戏曲发展面临困境的情况下,青春版《牡丹亭》在美国却场场爆满。该剧尽量保留原剧本中的精华部分,大胆借鉴电影等艺术形式的特点,从视觉、听觉、舞美等方面下功夫,用青春的演员演青春的爱情故事,让大批年轻观众触摸到了传统文化的温度。青春版《牡丹亭》让年轻人喜欢上老戏曲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文化创作应自觉迎合年轻观众的实际需求 ③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实现形式的创新 ④坚持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 青春版《牡丹亭》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让年轻人喜欢上了老戏曲,这启示我们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①正确;“文化创作应自觉迎合年轻观众”观点错误,②不选;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指的是实践,青春版《牡丹亭》借助现代电影等艺术形式的特点实现创新,这启示我们要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实现形式的创新,③正确;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是文化创新的途径,④不选。‎ ‎4.我国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和拓展文物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时代精神,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这表明(  )‎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材料表明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也表明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外来文化,②不选。材料未涉及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④不选。‎ ‎5.(2019·赣州联考)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中,称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60多年来,乌兰牧骑这支“红色文艺轻骑兵”初心始终不改,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走过了艰苦年代,为人民歌唱,为时代讴歌。这说明(  )‎ ‎①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 ②文艺创作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社会实践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④自强不息是鼓舞中国人民奋斗的旗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 题干中,乌兰牧骑初心始终不改,长期在戈壁、草原上为人民歌唱,为时代讴歌。这说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社会实践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①③正确;②与题意无关,排除;爱国主义是鼓舞中国人民奋斗的旗帜,④错误。‎ ‎6.(2019·眉山检测)党的十九大精神是时下的热点话题,有人将其拍摄成微视频并传到手机、电脑、电子屏、通讯软件上。熟悉的语言、别出心裁的创意,引起了群众的追捧。这表明(  )‎ ‎①科学技术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根基 ②创新文化形式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播 ③创新性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客观要求 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 ‎ 将党的十九大精神拍摄成微视频并传到手机、电脑、电子屏、通讯软件上,这种别出心裁的创意引起了群众的追捧。说明创新文化形式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播,②符合题意;同时也体现了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④符合题意;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根基,①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传统文化的继承,③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7.(2019·聊城一模)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就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回答,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中应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某学校为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拟进行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请你为此设计两个具体活动的内容。要求:主题明确、语言精练、操作性强。‎ 解析:解答本题第(1)问要认真阅读材料,抓住材料中“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进行内容形式的创新、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文化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等方面,回答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道理。第(2)问要求设计活动的内容必须围绕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这一主题,可联系身边的实际,设计主题活动。‎ 答案:(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当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进行内容形式的创新,创造出更多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文化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示例:诵读经典美文,感受先贤智慧;举行华夏文明成就展览,感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收集古代科技成就资料,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参观当地名胜古迹,领略华美古典建筑。‎ 第二框 文化创新的途径 一、把握文化创新的措施 角度 内容 根本 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基本 途径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但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创新 主体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造要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克服 倾向 既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二、比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关系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区别 内涵不同 指的是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指的是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不断革除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强调的重点不同 ‎ 侧重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侧重于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联系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都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 三、理解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理论依据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2.具体要求 ‎(1)博采众长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要以包容的态度接受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果,而不可采取排斥和抵制的态度;在文化交流、借鉴、融合中,要处理好不同文化间的差异、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平等交流、相互借鉴,以实现共同发展、共同享有世界文化创新的成果。‎ ‎(2)在文化交流、借鉴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要在汲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时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相对独立性,又要辩证取舍、择善而从,批判地吸收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并结合本国国情进行改造、整合和创新。保持民族特色,不断提升文化竞争力。‎ 一、判断题 ‎1.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 提示: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创新的动力是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提示: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3.文化创新,表现在为时代精神注入传统文化的努力之中。(×)‎ 提示: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二、选择题 ‎4.‎2018年5月7日,“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网络主题活动第一站在西藏拉萨启动。33名记者在西藏自治区采访,以典型人物典型事迹为着力点,小故事讲大道理,小视角反映大主题,小切口突出新时代,用真情采写出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接地气、飘糌粑香、冒酥油味的新闻作品。这是基于(  )‎ ‎①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要反映社会生活 ②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③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④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 材料强调新闻作品要深入群众生活,这是因为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要反映社会生活,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①③符合题意。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②观点错误。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④不选。‎ ‎5.2018年9月,第二十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大地飞歌·‎2018”‎晚会成功上演。晚会以“唱响新时代·民歌咏芳华”为主题,通过唯美画面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晚会的三大篇章中有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的全新演绎,也有中外文化的水乳交融,还有古典和现代音乐的激情碰撞。本台晚会的成功启示我们文化创新(  )‎ ‎①离不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需将传统文化赋予时代精神 ③基础是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 ④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 材料强调了晚会的成功,既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体现了时代精神,是古典和现代音乐的碰撞,①②符合题意,入选;③说法错误,文化创新的基础是社会实践;④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涉及人民群众的作用。‎ ‎6.当今世界,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格局,西方借助现代传媒和文化产品输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发动“文化帝国主义”,造成其母语流失、文化传统瓦解……对此我们必须(  )‎ ‎①注意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②用中华民族精神引领社会思潮,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④深深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D ②说法错误,因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③中“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与材料中母语流失、文化传统瓦解的问题无直接关联;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本框题考点是高考重点,主要结合文化创新的典型事例,考查对文化创新各个途径的判断和理解,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兼而有之,取材多样,切入灵活。考查角度有体现类、启示类、措施类等。‎ 文化创新的途径 ‎[例1] (2016·全国卷Ⅰ)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演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引起巨大反响”。由题眼可知,“华阴老腔”能够焕发新的生机是因为其不断创新,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满足了人民大众的需要,故①②符合题意;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③说法错误;认同并理解优秀传统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④说法错误。‎ ‎[答案] A ‎[例2] (2018·全国卷Ⅲ)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 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  )‎ ‎①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 ②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 ③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④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经典咏流传》形式新颖,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反映了文化传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推陈出新,②正确。《经典咏流传》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表明其满足了群众的需求,③正确。①错误,传统文化传承的目的和归宿在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④错误,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以文化继承为前提,而不是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 ‎[答案] C ‎[学通学透]‎ 重点关注:本考点是高频考点,常提供人们进行文化产品创新时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或者是片面引进外来文化而忽视对本民族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的素材,设置说明类、体现类、启示类试题,考查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常提供人们进行文化创新时如何处理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文化(外来文化)的关系的素材,设置说明类、体现类、启示类试题,考查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1.辨别文化创新的途径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如在材料中看到“深入基层”“采风活动”等关键信息时,可以从社会实践角度分析。‎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如在材料中看到“传统文化”“新旧对比”等关键信息,或者材料涉及如何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时,可以从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角度分析。‎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如在材料中看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交流、借鉴与融合”等关键信息,或者材料涉及如何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时,可以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角度分析。‎ ‎2.理清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 ‎(1)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2)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3)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例3] (2016·全国卷Ⅲ)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辞海》电子版和网络版的推出”这一文化创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立足于信息社会人们网上阅读的新需求,①④符合题意;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②错误;③与题意无关,排除。‎ ‎[答案] B ‎[准解快解]‎ 把握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1.发展中医药,必须充分借鉴和利用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成果。如果死守着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药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中医药界需要打开封闭的围墙,敞开胸怀接纳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让古老的中医药再立新功。这启示我们,发展传统文化要(  )‎ ‎①注入时代精神 ②全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汲取世界各民族的文化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解析:选B ②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因为材料强调的是创新而不是继承。应汲取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④错误。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2.歌剧《图兰朵》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的最后一部作品。他从未到过中国,却巧妙地把中国民歌《茉莉花》作为音乐主线,将歌剧《图兰朵》打造成东西方文明相互结合的经典巨作。这说明(  )‎ ‎①文化交流过程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②中意两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 ‎③文化传播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发展进步 ‎④文化创新需要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B 题旨说明歌剧《图兰朵》的创作过程。这一过程是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是展现中意两国民族文化的精粹的过程,②④正确。题中没有说明各民族文化的进步,排除③。歌剧《图兰朵》以中国民歌《茉莉花》作为音乐主线,体现的是两者具有共同属性,故排除①。‎ 热点材料一 在文化创新北京高峰论坛上,某专家结合自身工作,围绕文化创新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①准确地把握当下数字经济发展的命脉,激发大家文创的活力,从而激发全民族进行文化创新的动力、活力,铸就中国文化的辉煌。②只要有意识地实践、倡导,中国文化有能力保持其核心伦理价值取向,③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地进行上层建筑的创新。④文化创新北京高峰论坛的成果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文化发展,也有益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信息获取]‎ ‎①说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传播手段等创新,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②依据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揭示出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④意义是文化创新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热点训练]‎ ‎1.农民画家老李创作的新闻漫画,直面现实,针砭时弊,褒扬正义,既保留了传统民间艺术的拙朴,又融入了中国现代漫画的幽默。材料说明,文化创新要(  )‎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发挥教育的功能 ④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D 材料未体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②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教育的功能,③不符合题意;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2.朝珠耳机、“朕就是这个样子”折扇、顶戴花翎官帽伞、《皇帝的一天》iPad、“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 的动态图片在网络上走红,故宫博物院又一次通过可亲又可爱的文创产品刷新了其在人们心目中的“高大上”形象。从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的走红可以看出(  )‎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②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和创新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选C  故宫文化创意产品未体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不符合题意;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④错误;①②符合题意。‎ ‎3.当前的文艺演出,经常采用3D全息投影技术,使歌曲等节目在动静对比中,实现传统与时尚、手艺与演艺的混搭,带给人们极大的精神享受。这体现了(  )‎ ‎①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创新的重要因素 ②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③大众传媒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社会实践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③错误;④不符合题意,排除;题干强调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文化发展,①②符合题意。‎ 热点材料二 在2018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①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②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引导文艺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和做人处事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要推出更多健康优质的网络文艺作品。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③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要坚定不移将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信息获取]‎ ‎①原因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②体现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艺创作者要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和艺术创造能力;‎ ‎③原因是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热点训练]‎ ‎4.“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只有那些愿意深入基层,肯花一番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的新闻工作者,才能锤炼出好的文风,写出好的作品。可见(  )‎ ‎①新闻工作者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②好的新闻作品必须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 ③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创作出感人的作品 ④好的文化作品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只有那些愿意深入基层,肯花一番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的新闻工作者,才能锤炼出好的文风,写出好的作品”,说明新闻工作者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好的新闻作品必须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故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过于绝对,排除;④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5.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坚持“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的创作理念,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在传承的基础上积极追求创新。有的剧目以少数民族剧种独有的表演形式为基础,适当借鉴东西方的音乐创作手法和管弦乐队演奏;有的剧目将地方戏曲与西洋歌剧无缝链接。这说明实现文化创新应该(  )‎ ‎①立足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推动文化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④放眼世界,充分吸收外国文化成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材料与文化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无关,排除③;充分吸收外国文化优秀成果,④错误;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一、选择题 ‎1.2018年夏天,一部没有当红明星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电视剧取材于第一代塞罕坝建设者用青春报效祖国的动人事迹,然后把塞罕坝精神以影像的方式固化为民族记忆,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让许多人热血沸腾。这说明文艺工作者必须 ‎(  )‎ ‎①博采众长,重视文化创新 ②植根群众,从群众中获得灵感 ③继承传统,讲好中国故事 ④立足群众实践,实现文化创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D “电视剧取材于第一代塞罕坝建设者用青春报效祖国的动人事迹,然后把塞罕坝精神以影像的方式固化为民族记忆”,表明文艺工作者必须立足群众实践,实现文化创新,植根群众,从群众中获得灵感,故②④符合题意;题干并未涉及博采众长和继承传统,故①③排除。‎ ‎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揭示了文化创新要坚持(  )‎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④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揭示了文化创新要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即文化创新的根基),空谈文化创新,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历史虚无主义”是指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在文化创新问题上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①③符合题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强调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②④与题意不符。‎ ‎3.当今,看似繁荣的国内儿童书市场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孩子们“如数家珍”的大多数童书都是外国书籍,如美国的《贝贝熊》、法国的《不一样的卡梅拉》等,“西餐”悄然成为孩子们“餐桌上的主菜”。这引发了很多有识之士的担忧。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要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这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②依托深厚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文化 ③应坚持文化自信,自觉抵制“西餐”文化的传播 ④开发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原创童书,增强文化认同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 材料强调的是要充分发掘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没体现要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故①不符合题意;“西餐”文化中也有优秀的文化,不能一概抵制,故③错误;材料表明,在国内儿童书市场,孩子们“如数家珍”的大多数童书都是外国书籍,这说明我们应依托深厚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文化,应该开发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原创童书,增强文化认同感,故②④正确。‎ ‎4.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我们要主动吸收异域文化的积极成分,但也绝不能失掉民族固有的文化血脉,丧失自己的主体性。材料表明(  )‎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异域文化日渐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根基 ‎④文化发展要反对“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B 材料强调,在文化交流中既要吸收异域文化的积极成分,也不能丧失本民族的文化血脉,②④入选;①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③说法错误,我国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根基。‎ ‎5.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主题为“融媒天下,音有不同”——安徽融媒体联盟应运而生,其目的就是要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优势互为整合,互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种运作模式。该运作模式(  )‎ ‎①进一步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共享 ②佐证了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③更好地丰富和扩展了文化的内涵 ④标志着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 ③错误,该运作模式不能丰富和扩展文化的内涵。④错误,该运作模式没有标志着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安徽融媒体联盟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优势互为整合,互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种运作模式,该运作模式进一步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共享,佐证了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①②表述正确,入选。‎ ‎6.‎2018年7月10日,“礼出东方——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焦家考古的收获为以城子崖为代表的龙山文化找到了重要源头,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使中华文明独立起源、多元一体的历史演变规律更加明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存在 ②民族文化是对民族经济、政治的反映 ③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增强文化自信 ④要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 焦家考古的收获为以城子崖为代表的龙山文化找到了重要源头,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这启示我们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增强文化自信,要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故③④符合题意;①错误,社会各民族的社会实践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因此各民族文化之间有共同点;②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7.(2019·吉林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63年来一直致力于提升火炸药的性能,攻克了一系列军工难题,三次获得国家科技大奖,也让中国在这个领域的诸多技术重新傲视全球。‎ 新中国成立之初,没有技术外援、没有先进的研究平台,王泽山就开始带领团队开始实验并构建火炸药基础原理和理论体系,他们翻阅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的火药火器技术方面的书籍,为火炸药的应用打开了一片天地。同时,王泽山及团队参阅大量国际前沿技术,但王泽山对他的学生说:“一定要有超越意识,不能一味地跟踪国外的研究,更不能简单地仿制甚至全盘吸收国外的东西而抛弃我们自己的东西,一定要做出真正有水平的研究成果。”因为工作需要,王泽山每次都亲临实验场,身先士卒奋战在实验第一线。科研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过一次次失败后,王泽山率先攻克废弃火炸药再利用技术,后来,他又发明了低温度感度技术,已到退休年龄的王泽山又一头钻进了提高新一代武器远射程、高射速等火炸药的研究,2016年,终于获得成功。实验验证,我国火炮应用了他的技术后,弹道性能全面超过其他国家的同类火炮,王泽山也因此成为了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三冠王”。‎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相关知识,分析王泽山取得成功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相关知识,设问指向王泽山取得成功的原因,实际是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调动运用具体相关知识,结合王泽山取得成功的做法进行分析,要做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统一。‎ 答案: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王泽山60多年一直奋战在科研一线,取得诸多科研成果。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翻阅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的书籍,为火炸药的应用打开了一片天地。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参阅国际前沿技术,从中汲取有益经验。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避免一味地跟踪国外的研究,更不能简单地仿制甚至全盘吸收国外的东西而抛弃我们自己的东西。‎ ‎[核心素养培优](对应学生用书P163)‎ 感悟致敬科学真理 保护传承革命文物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5月4日 ‎,习近平在纪念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革命文物是革命文化的历史见证和物质载体,要大力加强革命文物的保护传承工作。‎ 情境一 ①中宣部理论局、江苏省委宣传部等联合制作了5集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节目于‎2018年4月27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②《马克思是对的》以经典串联经典、以问题导入问题,辅之以特定的场景设置与环节衔接,用富有时代感的视听语言贴近现实的讲述方式,为普通观众呈现了经典理论化繁为简的解读方式与生机盎然的思想内核,向观众传递着科学社会主义跨越时空的真理力量,让观众听得进听得懂,愿意看喜欢看,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③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情境二 2018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对今后5年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进行了全面谋划和顶层设计。①《意见》旨在进一步加强革命文物资源整合,统筹规划和整体保护,进一步完善革命文物保护的财政保障机制,②健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多元投入体系,更好推动革命文物工作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