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调研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阜阳市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调研政治试题

阜阳三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调考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2分*30=60分)‎ ‎1. 英国哲学家罗素5岁的时候,家人带他去海边玩。他发现自己无法把礁石上的海蜞弄下来,非常生气。于是他问姑姑:“海蜞会思考吗?”姑姑回答:“我不知道。”“那你就应该学习。”罗素说。这说明 A. 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哲学家 B. 儿童的哲学停留在经验和无意识的层次 C. 惊讶和困惑是一切哲学活动的引线或动因 D. 人们创造哲学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哲学的起源、哲学的任务的相关知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哲学家,A项表述错误,排除;儿童也是有意识的,B项表述错误,排除;罗素问姑姑:“海螺会思考吗?”说明他产生惊讶和困惑,C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人们创造哲学是为了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项表述错误,排除。故选C。‎ ‎【点睛】从改造世界的角度看,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从认识世界的角度看,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点燃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建筑的七盏明灯》是英国哥特式建筑潮流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拉斯金的理论专著。该书所阐述的建筑七大原则为:奉献、真理、权力、美、生命、记忆和顺从,这也是建筑哲学的七大原则。七大原则深刻论述了建筑与人、社会、自然、历史、生活等的关系和规律,强调建筑不仅要满足功能要求,更要满足建筑的精神思想要求。这表明 ‎①建筑哲学正确概括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②建筑哲学的提出从精神层面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对世界的好奇心 ‎③人们研究哲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可以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建筑七大原则深刻论述了建筑与人、社会、自然、历史、生活等的关系和规律,强调建筑不仅要满足功能要求,更要满足建筑的精神思想要求。这表明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可以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人们研究哲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③④项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概括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而不是建筑哲学正确概括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①项说法错误;建筑哲学的提出从精神层面让人们懂得了建筑不仅要满足功能要求,更要满足建筑的精神思想要求。而不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对世界的好奇心,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 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 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②声称者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 ‎③声称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 ‎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符合题意,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这一观点强调了自己的命运由神灵决定,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而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又说明他们不想让神灵决定自己的命运,带有唯物主义的倾向; ③表述错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不存在脱节; ④表述错误。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错误的,但它认识到了意识的作用,从理论上说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故选:A。‎ ‎4.张景中院士在其著作《数学与哲学》中指出,哲学在任何具体学科领域都无法与该学科一争高下,但是它可以从事任何具体学科无法完成的工作,它为学科的诞生准备条件。这说明()‎ A.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是“科学之科学”‎ C.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D. 哲学是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不合题意,题中强调的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影响,而不是具体科学对哲学的影响; B说法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不能说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C符合题意,根据题中”哲学可以从事任何具体学科无法完成的工作,它为学科的诞生准备条件“,体现了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说法错误,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故选:C。‎ ‎5.天文奇景“黑月”于2018年3月30日夜里出现,高挂西半球的夜空。顾名思义,人们将看不到月亮的光辉,夜空将一片黑暗。据报道,“黑月”是罕见的天文景象,不少末日论者担忧,此景是不祥之兆。此前,每当出现“血月”和“蓝月”等天文奇景,也会引起末日论者的关注。不过,科学家表示,“黑月”等景象不足为惧,地球仍会照常运转。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A.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世界的本质 B. 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C. 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D. 事物是相对静止还是绝对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科学家表示,“黑月”等景象不足为惧,地球仍会照常运转。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够正确的认识存在,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思维与存在何者为世界的本质,A不合题意;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事物是相对静止还是绝对运动,都不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B、D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6.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哲学命题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 ‎①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张载 ‎ ‎②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程颐 ‎ ‎③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王充 ‎ ‎④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朱熹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是唯物主义观点。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是唯物主义观点,①③适合题意;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是唯心主义观点;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是唯心主义观点,设问要求是唯物主义观点,②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7.习近平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将辩证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辩证唯物主义( )‎ ‎①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②把握了时代脉搏,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③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 ‎④在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坚持了辩证法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②: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将辩证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辩证唯物主义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①②符合题意。‎ ‎③:辩证唯物主义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③说法正确但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 ‎④: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④错误。‎ 故本题选C。‎ ‎8.著名考古学家刘庆柱说:“用火是从古人类过渡到现代人类的关键。有火就有熟食。有了熟食,大脑的脑容量才可能增加。增加脑容量,古人类才能进化成现代人。”这表明 A.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和自然分泌物 B.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 意识的产生离不开大脑这一物质器官 D. 在人类进化中,火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选项错误,意识不是人脑的分泌物。C选项错误,意识的产生离不开人脑这一物质器官。D选项“决定性作用”的表述错误。“用火是从古人类过渡到现代人类的关键。有火就有熟食。有了熟食,大脑的脑容量才可能增加。增加脑容量,古人类才能进化成现代人。”这表明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选项正确。‎ ‎9.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被改变的。”这一观点的片面之处在于(  )‎ A. 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被改变的 B. 承认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 C. 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 D. 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B:该选项是观点中的合理之处,与题干不符合,AB排除。‎ C:哲学上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纸箱、树木、家具、纸张是具体的物质形态,不是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物质。可见,材料观点的片面之处在于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故C正确。‎ D: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主要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该观点并没有否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D排除。‎ 故本题选C。‎ ‎【点睛】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 区别 特性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 存在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有生有灭 联系 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又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 提示:  (1)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性的概括,与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要明确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而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特点,即客观实在性。‎ ‎10.“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下列说法中与这一观点相近的是 ‎①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②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③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 ‎④在一生中,人不能两次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反映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客观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①符合题意。‎ ‎②:“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②不符合题意。‎ ‎③:“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体现的是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③不符合题意。‎ ‎④:“在一生中,人不能两次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客观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运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11.如今的美国政府,对国际规则合则用,不合则弃。规则不利自己就修改规则,修改还不合意就废弃规则。这一行为的世界观依据是 A. 主张整个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 B. 认为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C. 否认事物绝对运动的形而上学 D. 否认事物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运动与静止。B:合则用,不合则弃。规则不利自己就修改规则,修改还不合意就废弃规则,这说明美国完全凭自己的主观意志行事,体现了美国认为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B符合题意。‎ A:主张整个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不符合题意,A排除。‎ CD:材料未涉及事物的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1.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是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世界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2.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客观精神(如上帝、鬼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运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绝对静止);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12.地震预警是利用地震横波的传播速度慢于无线电波和计算机网络传播的速度,在地震横波到达之前,把监测到的地震信息通过无线电波或计算机网络提前发出,为人们逃生避险和行业紧急处置预留时间。这表明 ‎①对自然灾害的正确认识可以减少灾害发生 ‎②意识既能反映当前世界又可以推测未来 ‎③根据规律发生的形式可以很好利用规律 ‎④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对自然灾害的正确认识可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而不是减少灾害发生,①错误。‎ ‎②:题干并未涉及意识推测未来,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题干强调人类依据地震波传播的速度加以监测,把监测到的地震信息通过无线电波或计算机网络提前发出,为人们逃生避险和行业紧急处置预留时间。这表明人类能够根据规律发生的形式可以很好利用规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3.今年的3月21日,中国的卫星家族又添了两个新成员高分五号、高分六号,它们平稳度过试用期,正式上岗了。这些“天眼”们,是中国航天人一代一代不断奋斗的成果,将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精准服务,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更加便利。这表明 ‎①卫星的成功发射是通过改变事物的属性实现的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中国“天眼”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③科学家在实践中培育出了新的物质资料 ‎④中国航天的发展是人们尊重和改造规律的结果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这些“天眼”们,是中国航天人一代又一代不断奋斗的成果,将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精准服务,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更加便利。这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科学家在实践中培育出了新的物质资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中国“天眼”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②③符合题意。‎ ‎①: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事物的属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①错误。‎ ‎④: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改造规律说法错误,排除④。‎ 故本题选C。‎ ‎14.辗转反侧睡不着的夜晚,你的大脑可能处于异常兴奋的状态。这与大脑一种叫GABA的神经递质有关,它们对调节大脑的兴奋性至关重要。浙江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单颗冷冻电镜技术,第一次对人脑中的“刹车装置”——GABAA受体进行原子分辨率的解析,得到了一种处于开放状态的GABAA受体三维结构。这表明 ‎①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②意识的内容来自于人脑 ‎ ‎③认识在根本上来源于实践 ‎④意识活动是创造对象的活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③:辗转反侧睡不着,这与大脑一种叫GABA的神经递质有关,它们对调节大脑的兴奋性至关重要,这表明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浙江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单颗冷冻电镜技术,第一次对人脑中的“刹车装置”——GABAA受体进行原子分辨率的解析,得到了一种处于开放状态的GABAA受体三维结构,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③符合题意。‎ ‎②: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世界,②错误。‎ ‎④:意识活动不能直接创造对象,必须通过对物质的反作用创造对象,因此说意识活动是创造对象的活动是错误的,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1.意识的本质(什么是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起源)。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2.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表现为:‎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即人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发;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5.有一次庄子梦到自己变成翩翩飞舞的蝴蝶,猛然醒来后才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他不禁遐想,究竟是方才我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了此时的我。后人遂用“庄周梦蝶”这一成语来描绘物我不分的美妙意境和对人之存在的哲学思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 ‎ ‎②奇特的梦境来自于庄子超凡的想象力 ‎③意识活动的创造性以客观存在为基础 ‎ ‎④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哲学的起源、意识活动的特点。“庄周梦蝶”引发了对物我关系和对人之存在的哲学思考,①符合题意;意识是对客观存在反映,并不能来自想象力,②错误;“庄周梦蝶”引发了对物我关系和对人之存在的哲学思考,物、我、人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人的生理活动,也就没有反映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④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组合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一般有三种:1、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依次排除错项的方法。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16.公元366年的一天傍晚,佛光出现在甘肃敦煌附近的一座沙山上,乐僔和尚当即跪下,并朗声发愿要把佛光出现的地方变成令人崇敬的圣洁宝地。受这一理念的感召,经过工匠们千余年断断续续的构筑,终于成就了举世闻名的文化艺术瑰宝——敦煌莫高窟。这说明 A.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B. 意识决定事物发展方向 C.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D.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A:材料没有体现物质是世界本原,A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 B:事物的发展方向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意识决定事物发展方向陷入唯心主义,B不合题意。‎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一定是如实反映,C错误。‎ D:受这一理念的感召,经过工匠们千余年断断续续的构筑,终于成就了举世闻名的文化艺术瑰宝——敦煌莫高窟。这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7.在物理学里,佛光是在天气阴沉时,强烈阳光照射云雾表面后形成的一种衍射现象。当太阳、人体与云雾处在一条倾斜的直线上,阳光将人影投射到云彩上,云彩中细小冰晶与水滴就会形成独特的圆圈形彩虹。这表明 ‎①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带有主观性 ‎④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多变的、偶然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当太阳、人体与云雾处在一条倾斜的直线上,阳光将人影投射到云彩上,云彩中细小冰晶与水滴就会形成独特的圆圈形彩虹。这表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①②符合题意。‎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错误。‎ ‎④: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事物是普遍联系 ‎,但并不是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的真实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对两个事物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我们应当从事物普遍联系的客观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 ‎18.1863年1月10日,世界第一条地铁在伦敦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营,这标志着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在世界上诞生。让人不曾想到的是,设计这条地铁的灵感竟然源自老鼠洞。材料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赖的 ‎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意识是对客观对象的直观反映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计师通过老鼠洞得到灵感而设计出世界上第一条地铁,表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①③项符合题意;物质不依赖于意识,但意识依赖于物质,②项说法错误;意识是对客观对象的能动反映而非直观反映,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意识能使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意识不仅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能够根据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19.陆游在封建统治阶级向外来侵略势力委曲求和、爱国抱负得不到施展的背景下,在《卜算子·咏梅》中哀叹残雪中凋零的梅花,表现出孤芳自赏、凄凉抑郁的调子;毛泽东在我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中苏论战的情况下,在《卜算子·咏梅》中赞叹冰雪中怒放的梅花,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可见 ‎①人体的生理活动对人的意识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②诗人审美情趣的差别受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③理想抱负和人生态度影响人们对客观事实的认识 ‎④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认识的主体差异性、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相关知识。同样是写梅,由于陆游与毛泽东所面临的境遇不同,其笔下的梅花也就完全不同。这表明诗人审美情趣的差别受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理想抱负和人生态度影响人们对客观事实的认识,②③正确;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①说法错误,排除;不同的主体对同一客观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反映,但不意味着一定是正确与错误的差别,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 ‎20.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逐步建立适合各阶段学生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构建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的哲学依据有 ‎①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学段的研学旅行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发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 ‎②从整体出发,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③发挥意识能动性,把兴趣爱好作为研学活动的出发点,满足学生的多方面学习需求 ‎④实践决定认识,研学旅行有助于学生获得比书本知识更可靠的直接经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逐步建立适合各阶段学生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这体现了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学段的研学旅行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发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从整体出发,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统筹考虑,优化组合,①②符合题意。‎ ‎③:把兴趣爱好作为研学活动的出发点的说法错误,应把可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出发点,③错误。‎ ‎④:不能说直接经验比书本知识更可靠,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1.两条小鱼遇到一条大鱼,大鱼打招呼道:早上好,孩子们,这水怎么样?两条小鱼继续游了一会儿,终于,其中一条忍不住问另一条:什么是水?……不少人就像故事中的小鱼一样,生活在社会的“水”中太长时间,已不知道“水”是什么。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A. 认识具有无限性 B.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 认识具有反复性 D.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认识具有无限性指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指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材料中有些人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水”中却不知道水是什么,没有体现对水的认识是否存在曲折性、也未体现对水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和拓展,AC不符合题意;“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说明物质决定意识,而材料侧重意识的反作用,B不符合题意;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材料中的人生活在社会的“水”中太长时间从而选择性的无视了“水”的存在,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D符合题意。故选D。‎ ‎22.在浩瀚宇宙中,我们能看到的普通物质只占5%,还有95%是看不见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截至2018年12月,我国以“悟空”命名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探测宇宙粒子50多亿个,发现在1.4万亿电子伏特的超高能谱段突然出现剧烈波动,科学家认为这有可能是人们长期以来寻找的暗物质。由此可推知 ‎①认识的发展根本上依赖于工具的进步 ‎②该判断是否正确有待于科学实验的检验 ‎③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无法认识的 ‎④科学技术装备的进步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我国以“悟空”命名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探测宇宙粒子50多亿个,发现在1.4万亿电子伏特的超高能谱段突然出现剧烈波动,科学家认为这有可能是人们长期以来寻找的暗物质。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学技术装备的进步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该判断是否正确有待于科学实验的检验,②④符合题意。‎ ‎①:认识的发展根本上依赖于实践的发展,而不是依赖于工具的进步,①错误。‎ ‎③: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③错误。‎ 故本题选C。‎ ‎23.近日“娘炮之争”愈演愈烈,国家主流媒体也加入了论战。人民日报:我们不认同所谓“娘炮”、“不男不女”等带有贬损性的说法,但也呼唤在青少年中有着广泛影响的明星们,呈现更加积极、向上的形象,展示更加健康、阳光的审美。新华社: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差多态,各得其所。然面,凡事都应有度,越过底线就会走向反面——不是审美,而是“审丑”。对导致论战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人们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有差异的 ‎②真理和谬误相互渗透,要坚持真理、修正谬误 ‎③认识受主体状况、客观状况和认识条件的制约 ‎④实践对认识的检验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相关知识。“真理性认识有差异的”说法错误,因为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①表述错误;“相互渗透”说法错误,因为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两者不容混淆,②表述错误;材料中所说的“娘炮之争”其原因是认识受主体状况、客观状况和认识条件的制约;实践对认识的检验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③④符合题意。本题选D。‎ ‎24.为解决WiFi技术存在无线信号不稳定、上网速度慢、设备辐射强的问题,LiFi(可见光无线通信技术)受到科学界的重视。LiFi是光传播,LiFi信号可以到达光线达到的任何地方。我国目前的LiFi技术国际领先,通信速率为每秒50G,不仅可以用于室内无线接入,还可以为城市车辆提供移动导航及定位。对无线通信技术的探索表明:‎ ‎①实践给人们提出新的需要,推动有关无线通信技术认识的发展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对无线通信技术的真理性认识都是相对正确的 ‎③对无线通信技术认识源于实践,是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对无线通信技术的探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特点的相关知识。①④符合题意,材料中,解决WFi技术存在无线信号不稳定、上网速度慢、设备辐射强的问题,说明实践给人们提出新的需要,推动有关无线通信技术认识的发展,也表明认识具有无限性,对无线通信技术的探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表述错误,世界是可知的,真理是客观的,而不能说对无线通信技术的真理性认识都是相对正确的;③表述错误,对无线通信技术认识源于实践,但未必是真理,也就未必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本题选B。‎ ‎25.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网民的热议中走失。该观点 A. 正确,看到了真理的绝对性 B. 错误,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 C. 正确,看到了真理的相对性 D. 错误,否定了真理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C:两个选项错误,排除,AC错误。‎ B: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网民的热议中走失。该观点错误,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B符合题意。‎ D:材料的观点错误,应该是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D错误。‎ 故本题选B。‎ ‎26.漫画《自降一辈》违背了 A. 联系的客观性 B. 联系的多样性 C. 联系的规律性 D. 联系的普遍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漫画《自降一辈》反映了企图用主观联系代替客观上并不存在的联系,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A项符合题意;联系的普遍性与多样性在漫画中没有体现,BD项与题意不符;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C项在漫画中没有体现;正确选项为A。‎ 点睛】联系具有客观性:‎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方法论): A、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B、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27.黑洞是由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发生引力坍缩产生的。黑洞的引力很大,连光都无法逃脱。其实黑洞并不“黑”,只是无法直接观测,但可以借由间接方式得知其存在与质量,并且观测到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由此可见 ‎①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产生和变化 ‎②正确认识客观世界需要把握联系的多样性 ‎③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活动具有历史性 ‎④间接经验是获得正确认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实践的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联系的多样性。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之后发生引力坍缩,产生黑洞,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产生和变化,①符合题意;可以借由间接方式得知其存在与质量,“观测到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这些表明正确认识客观世界需要把握联系的多样性,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认识活动的历史性,③不符合题意;间接经验是获得认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不是获得正确认识的重要途径之一,④错误。故选A。‎ ‎28.华为云自上线以来,发展速度可谓极快,截至目前华为云已发布14大类100+云服务,上线包括制造、医疗、EI企业智能、电商、SAP、HPC高性能计算、LOT等60+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云计算服务。华为云的成功说明(  )‎ ‎①事物的联系是人创造出来的,具有“人化”的特点 ‎②尊重事物的联系是华为云成功的前提 ‎③联系是具体的,华为云充分考虑了不同用户的需求 ‎④联系具有客观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不是人创造出来的,①表述错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华为云的成功说明尊重事物的联系是华为云成功的前提,②符合题意。“华为云已发布14大类100+云服务,上线包括制造、医疗、EI企业智能、电商、SAP、HPC高性能计算、IoT等60+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云计算服务”,体现了联系是具体的,华为云充分考虑了不同用户的需求,③符合题意。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而不是客观性,④错误。故本题选C。‎ ‎29.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2018年9月28日历经十一年漫长工期的大桥正式开始运营、这一大桥的建成不仅为三地人员来往提供了使利,更有利于充分发挥港澳优势,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建造的艰难过程中,我们努力探索,攻坚克难,创造了600多项专利,先后攻克了人工岛快速成岛、深埋沉管结构设计、隧道复合基础等十余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带动20个基地和生产线的建设,形成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建立了中国跨海通道建设工业化技术体系。这一事例说明 ‎①大桥建造的成功得益于我们突破了既有理论的限制 ‎②该工程带来的红利离不开人们对联系多样性的把握 ‎③港珠澳协调发展战略是我们建设该桥的出发点 ‎④根据人们的需要建立的联系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造了600多项专利,先后攻克了十余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带动20个基地和生产线的建设,形成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这一事例说明了大桥建造的成功得益于突破了既有理论的限制,该工程带来的红利离不开人们对联系多样性的把握,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港珠澳协调发展是我们建设该桥的出发点;④说法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根据需要建立联系,而且建立的联系不一定能促进事物的发展。所以本题选A。‎ ‎【点睛】本题易错选④,需理解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0.长江作为中国的母亲河,哺育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今天,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要充分发挥经济带横跨中西三大板块的区位优势,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①作为先进的意识,超越了时代发展条件 ‎ ‎②注重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客观规律 ‎ ‎④强调在统筹安排的基础上抓好关键部分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从材料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强调在统筹安排的基础上抓好关键部分,注重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将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②④符合题意。‎ ‎①:即使先进的意识也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不能超越时代发展条件,①说法错误。 ‎ ‎③:规律是客观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创造客观规律,③说法错误。 ‎ 故本题选D。‎ ‎【点睛】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 ‎ (1)(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强调整体)‎ ‎(2)(原理内容):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强调部分)‎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31.70年风雨兼程,70年春华秋实。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教育面貌焕然一新,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与形式,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材料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们历来坚持的教育方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20世纪50年代,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讲话精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写进了党的教育方针。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教育是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融合在一起的,劳动教育在五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以劳促全”,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増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新时代新形势下应如何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分析劳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答案】(1)①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新时代新形势下,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②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③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与形式,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2)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全面发展教育是整体,由德智体美劳教育共同构成,劳动教育在五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加强劳动教育,可以以劳促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融合发展。‎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劳动教育应体现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要求。‎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辩证唯物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考查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设问指向说明新时代新形势下应如何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唯物论,主要包括: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按照世界观、方法论、材料分析的顺序组织答案。‎ ‎(2)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分析劳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解答时首先明确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劳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分析二者的关系。‎ ‎32.古往今来,“工匠精神”一直都在改变着世界。热衷于技术与发明创造的“工匠精神”是每个国家活力的源泉,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正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周礼·考工记》有言“匠人营国”。中国自古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中国是一个并不缺乏工匠的国家,四大发明的发明者,都是了不起的工匠。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他们持之以恒,甘于为一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奉献毕生才智和精力。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制造业更需要踏实专注、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 结合材料,谈谈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对人们探索真理的启示。‎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要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随着过程的推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敢于面对困难,在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中探求真理。‎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认识的反复性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谈谈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对人们探索真理的启示。解答启示类试题贯彻三个步骤。第一,依据设问明确或猜测设问知识指向,把握知识指向可以通过设问中关键词,或者设问中所涉及的主体进行定位。第二,抽取主干有效信息,依据设问知识的确定,审读材料,提取有效的主干信息,明确主干信息的知识指向。第三,依据主干信息与设问界定,整合知识,组织答案。‎ 解答时首先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探索真理的知识,主要包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然后按照上述解题原则,结合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分析具体的做法,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