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题型二评析型非选择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题型二评析型非选择题解析版

题型二 评析型非选择题 题型概述 从考查的方式看,主要是依托一定的背景材料,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调动相关知识对某一理论观点进行正误判断,并阐明其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此类试题既有对某一观点的全面性辨析,又有对两个对应观点的全面性辨析,还有对某一观点的正确或错误的单独评析。从考查的知识看,以哲学、文化角度的知识为主。从考查的能力看,突出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论证问题的能力,要求有严谨的全面性、辩证性思维。‎ 题型分类 类型 常见形式 解题关键 解题步骤 类型1 ‎ 对错误观点或错误行为进行批驳型 一般是在材料中给出一个错误观点或错误行为,要求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一错误观点或错误行为进行批驳 明确错误的“点”,侧重“破”‎ 注意“破”“立”结合。第一步,指出其错误及实质。第二步,分析原因。第三步,揭示危害。要针对“破”来“立”,即如何坚持正确的观点或行为,以消除错误观点或行为的影响 类型2 ‎ 把影响事物的多种因素归结为单一因素型 可能以“只要……就……”进行设问,有时省略前面的“只要”,如“有什么样的文化心态,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冲突”;也可能直接设问,如“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力量”‎ 弄清楚条件和结论的关系 第一步,调动指定的知识点(或原理)的内容。第二步,对设问进行分析。第三步,将要评析的设问与原理对接,分别从其合理性与不足的地方进行分析。最后,一定要指出观点的错误的地方,例如“把影响事物的多种因素归结为单一因素”‎ 类型3 ‎ 正误混杂型 ‎①命题内容总体上正确,但其中包含错误或不合理的因素 ‎②命题内容总体上错误,但其中包含合理的因素 ‎③命题的前提正确,但结论却错误;或前提错误,但结论正确 分清观点的正误部分,且有理由支撑 第一步,指出观点正确或合理的部分,并说明理由。第二步,指出观点不合理的部分,说明理由,并提出正确的观点。有时还应指出材料中观点犯了什么错误,或指出应该怎么办。第三步,总结概括。从整体、全局高度对观点进行总结,指出应该怎么做,或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 典型例题 ‎1.[2018黑龙江哈尔滨六中二模,40(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一部中国诗词史就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风貌的展示。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梨花院落溶溶月”的浪漫情怀;从“东临碣石,以观沧 - 7 -‎ 海”的雄心壮志,到“心远地自偏”的隐士风流;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缠绵。诗词以最凝练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把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内化为我们的心理认知,又外化为口耳间的美妙流传。‎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热起来,是传承和发扬的关键一步,继《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央视又一原创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播出不久就在豆瓣斩获9.4的高分,创文化类节目新高。《经典咏流传》的成功,一方面在于诗与歌相结合,传统经典诗词嵌入新时代流行元素,产生了广泛流传的基础;另一方面,知名主持人、文化人、歌手加盟,也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让时代感凸显。通过古典与现代的相互交融,《经典咏流传》演绎出了新时代中国的精神力量和文化自信。‎ 对于当下的古诗热词,有人提出“记诵是因循的步履,思考才是创新的源泉”。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进行驳斥。(10分)‎ ‎1.答案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2分)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1分)必要的记诵有利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文化发展和创新。(2分)“记诵是因循的步履”,认为记诵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认了记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1分)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1分)思考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从而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2分)“思考才是创新的源泉”否定了实践的作用而夸大了思考的作用。(1分)‎ 解析 本题要求对“记诵是因循的步履,思考才是创新的源泉”这一观点进行驳斥,考生可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角度来辩证地分析“记诵是因循的步履”的合理之处和错误之处;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角度来辩证地分析“思考才是创新的源泉”的合理之处和错误之处。‎ ‎2.[2019河北石家庄二模,40(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电影《流浪地球》2019年春节档异常火爆,成为近年来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作品之一,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创作的新征程。该影片摆脱了美式科幻片主导的“逃离地球”范式,采用了“带着地球去流浪”这种超级大胆的解决思路和独特的解决方式,传递出对地球家园的深厚感情。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故事,始终在润物无声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冰冷的地球和喧闹的地下城形成鲜明的对比,对地球未来命运的思考具有未雨绸缪的现实意义;100代人的流浪地球计划,投射的是中国人自古崇尚的愚公移山精神;“饱和式救援”不同于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采用以中国人为代表的全人类团结在一起,共同抵御灾害发生的设想,展现了解决人类共同挑战的中国思考与担当。‎ - 7 -‎ 有人根据电影《流浪地球》获得巨大成功得出“有创新意识,影片就能成功”的结论。请运用意识的作用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2.答案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正确的指导作用。创作者独特的想象力和新颖的构思是影片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②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该影片将大胆的艺术想象通过文艺创作的实践,获得了巨大成功。③发挥意识作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在影片创作的实践中,不仅要有创新意识,还要尊重文艺创作的规律,才能取得成功。因此,影片的成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把有创新意识视为唯一因素。‎ 解析 本题属于评析型非选择题的第二种类型。解答时,首先应从意识的反作用角度肯定其合理性。其次应从发挥意识作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的角度分析其不合理性。最后指出其错在哪里。‎ ‎3.(2018海南单科,23,10分)辨析题。‎ 最近,10余名“驴友”(指热衷户外探险旅行的人)在某自然保护区登山遇险,当地政府组织近20名消防官兵,调动直升机等开展营救,搜救行动历经7小时,救援的直接费用达数十万元。‎ 有人认为,“驴友”任性探险,政府救援费用应该由“驴友”承担;也有人认为,政府救援“驴友”并负担全部费用是天经地义的。‎ 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辨析。(10分)‎ ‎3.答案 公民遭遇个人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向政府求助,是公民的权利;政府有保护公民生命安全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责。无论什么原因,当公民遇到生命危险需要救助时,政府应动用公共资源进行救助和保护。公民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无条件地要求政府为个体提供免费服务;接受救助的公民应该依据情况适当承担费用。‎ - 7 -‎ 解析 解答本题,应坚持辩证的观点,分别站在公民与政府的角度进行分析。从公民的角度看,作为成年人的“驴友”具有独立的、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驴友”任性探险,没有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无论是政府组织救援,还是民间组织发动,都会造成大量人、财、物的耗费,或社会公共资源的支出,理应收取一定费用。因此“驴友”应承担一部分救援费用。从政府的角度看,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公民遭遇个人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向政府求助是公民的权利。政府有保护公民生命安全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责。无论什么原因,当公民遇到生命危险需要救助时,政府应动用公共资源进行救助和保护。最后应指出正确的做法,政府依法承担救援责任,公民依法承担违规责任。‎ 对应训练 ‎1.[2019福建霞浦一中第三次月考,40(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必须把重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摆在重要位置。中国乡村文化诞生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地缘和血缘为纽带、传统社会伦理为秩序的乡村社会,并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乡规民约、生活信仰、传统习俗、社会禁忌等非正式制度为基本内容的文化形态。随着城市化推进,一方面,工业文明下的城市文化强势来袭,传统的乡村文化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另一方面,否认乡村文化作用的错误言论还有市场,它们过于强调农业效益,忽略了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导致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面临式微的境地,丰富的节庆活动逐渐消失,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技艺濒临失传,影响乡村建设和发展。‎ 新时代,乡村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各地加强推进传统乡村文化振兴,留住乡愁、留住特色,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核,重新唤起了乡村的文化活力。丰富的民俗,淳朴的民风,缠绵的乡愁……这些乡村历史文脉和文化基因让人们对乡村产生了更多的留恋,也必将会推动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有人认为,城市文化强势来袭,传统的乡村文化已被作为落后的改造对象。结合材料,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对否认乡村文化作用的错误言论进行批驳。(12分)‎ ‎1.答案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②否认乡村文化作用的错误言论忽略了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导致丰富的节庆活动逐渐消失,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技艺濒临失传。③肯定乡村文化的积极作用,挖掘其优秀内核,唤起乡村的文化活力,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 - 7 -‎ 进新农村建设。④只有树立正确意识,自觉抵制否认文化作用的错误言论,才能重振传统的优秀乡村文化,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 解析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调动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作用等知识来分析说明忽略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的危害和肯定乡村文化的积极作用的意义;然后下结论指出自觉抵制否认乡村文化作用的错误言论的意义。‎ ‎2.[2019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最后一模,40(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故宫博物院拥有近600年历史、规模宏大的宫殿群、186万余件藏品,是名副其实的传统文化宝库。提炼、解读其中的优秀元素并转化到当代生活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认同感、获得感和自豪感,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面向公众征集文化产品创意,把具有历史特色的丰富文化资源提炼出来,创作出手机壳、紫砂壶等文创产品,让高冷严肃的宫廷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经过三年多努力,故宫博物院建成全世界博物馆中最强大的数字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随时随地浏览故宫文物的信息。2019年故宫博物院举办的“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通过文物展览、实景搭建、虚拟现实体验等多种方式,让人们全方位、沉浸式地感受宫廷年俗和传统节庆文化。‎ 此外,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展已经走进比利时的布鲁塞尔、韩国的首尔、澳大利亚的悉尼等地,让全世界人民都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文化创新。据此有人认为:“文化创意者的灵感是激发故宫文化生机与活力的根本保障。”请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10分)‎ ‎2.答案 ①认识对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反作用。文化创意者的灵感属于认识范畴,文化创意者正确的灵感能促进故宫文化的创新发展,激发故宫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此观点看到了文化创意者的灵感对文化创新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故宫文化的创新发展受到故宫丰富的文化资源、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等因素的制约,但根本上受社会实践发展的制约。③我们要立足于实践,坚持正确认识的指导。文化创意者的灵感是影响故宫文化创新发展的因素而不是根本保障,我们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综合认识和利用各种因素,促进故宫文化的创新发展。‎ 解析 本题属于正误混杂型评析类试题。第一步指出合理的一面,根据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可知,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存进作用,文化创意者正确的灵感是一种正确的认识,因此文化创意者的灵感对故宫文化创新发展有一定的作用。第二步,指出不合理的一面,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是受实践决定认识的作用的制约的,因此文化创意者的灵感不是激 - 7 -‎ 发故宫文化生机与活力的根本保障。第三部,指出应该怎么办,我们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综合认识各种因素,促进故宫文化的创新发展。‎ ‎3.[2018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39(2)]“法治中国”凸显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某校高三(2)班同学以“建设法治中国”为主题,收集资料,展开讨论。‎ 相关资料 部分讨论结果展示 ‎  2017年湖南省第一部城市公园法、永州第一部地方性法规《永州市公园广场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此部法规在立法过程中做到了立法公开全面化、征求意见常态化、参与形式多样化、民意采纳刚性化,真正做到了为人民立法,法规一公布就得到了市民的衷心拥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各项事业全面进步,2016年,西藏生产总值达1 150.07亿元,比2012年增长51.7%。”西藏自治区主席齐扎拉表示,“这些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强力推动取得的,完全归功于党中央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的正确指引。”‎ 观点一: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依法治国。‎ 观点二: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评析“部分讨论结果展示”中的任意一个观点,并说明该观点在思想方法上的不足。(10分)‎ ‎3.答案 观点一:①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依法治国是党治国的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3分)②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3分)③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是一致的,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该观点没有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只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4分)‎ 观点二:①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3分)②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依法治国是党治国的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3分)③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是一致的,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 - 7 -‎ 义伟大实践,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该观点没有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只强调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4分)‎ 解析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应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两个观点都有合理性,但也都有不足。结合观点分别分析其合理性、存在的不足,最后指出应该怎么办即可 - 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