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理)试题

天水一中2019~2020学年度高二级第一学期第一学段考试 政治试题(理科)‎ 命题:柳静霞 审核:刘琴风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 ‎1.“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是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这也是会把很多人问倒的终极哲学问题。对这一类问题的回答 A. 没有答案,因为世界处于永恒变化中无法认识 B. 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C. 说明对日常生活的一般性概括就是哲学 D. 说明哲学对人类认识世界提供具体方法的指导 ‎【答案】B ‎【解析】‎ ‎【详解】对材料中这一类问题的回答,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B项符合题意;对材料中这一类问题的回答可能不尽相同,但都可以归结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非没有答案,A项说法错误;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对日常生活的一般性概括并非就是哲学,C项说法错误;哲学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而不是提供具体方法的指导,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在生活和实践中,人们会自觉地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在这一意义上,哲学源于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而反思性是哲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 ‎2.“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盖天说”是古代中国关于宇宙观的基本模式.从祭祀礼仪到器物的制作、从建筑结构到墓室的设计、从神话哲思到数术占卜……盖天模式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反映了( )‎ A.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 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C.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 哲学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哲学与生活。D:“盖天模式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材料进行概括,强调了哲学与生活的关系,D符合题意。‎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阐释了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没有阐释哲学与生活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 B: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阐释了哲学的起源,没有阐释哲学与生活的关系,B不符合题意。‎ 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阐释了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没有阐释哲学与生活的关系,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ABC。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3.“我们谈哲学不是炫技,也不是做梦,而是要解决现实问题,包括思想上的现实问题,解决我们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的问题。”上述观点意在强调 ‎①哲学的研究目的是正确对待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②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③哲学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功能 ‎④哲学能够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所有问题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③:题中观点强调哲学要解决现实问题,包括思想上的现实问题,这表明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哲学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功能,②③符合题意。‎ ‎①:哲学的研究目的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①错误。‎ ‎④:哲学能够为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问题提供一般性的指导,但不是能解决所有问题,④错误。‎ 故本题选B。‎ ‎4.下列不属于世界观的是()‎ A. 形存神存,形谢神灭 B.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C.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D.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答案】B ‎【解析】‎ ‎【详解】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观点。A属于世界观,是对世界本原的认识。B是方法论,是做事情的方法,不是世界观,符合题目要求。故选B。C是世界观,是对世界本原的认识。D是世界观,认为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5.青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世界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说明 ‎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 ‎②正确的哲学能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 ‎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与之适应 ‎④世界观指导着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③:“青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世界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说明正确的哲学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②③符合题意。‎ ‎①:材料并没有强调世界观的含义,①与题意不符。‎ ‎④:只有正确的世界观指导着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6.在某校高二(1)班的一堂哲学探究课上,同学们围绕《哲学与经济学的关系》这一课题争论不休,各抒己见,互不相让。在你看来,哲学和经济学的关系应是 ‎①哲学和经济学同时产生,密不可分 ‎②哲学以经济学为基础 ‎③哲学可以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 ‎④经济学以哲学为基础,随哲学发展而发展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①:哲学与经济学等具体科学不是同时产生的,①错误。‎ ‎②:哲学以经济学等具体科学为基础,②正确。‎ ‎③:哲学可以为经济学等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正确。‎ ‎④:哲学以经济学等具体科学为基础,随着经济学等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④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7.随着当代自然科学正在酝酿着新的重大突破,当代哲学也正在酝酿着重大突破。恩格斯在论述唯物主义哲学发展时指出:“像唯心主义一样,唯物主义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材料说明了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③哲学可以锻炼和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 ‎④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说明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材料强调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作用,未强调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也没有体现哲学可以锻炼和提高人思维能力,②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8.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科学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 A. 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科学的统一 B.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是对具体科学的科学概括和总结 C.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D. 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科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三者之间的联系。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错误。‎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但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B错误。‎ 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正确地揭示了哲学、世界观、具体科学之间联系,C正确。‎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与哲学不存在哲学决定世界观的关系,哲学和世界观和具体知识有严格的界限不能等同,不存在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的关系,D错误。‎ 故本题选C项。‎ 考点: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的联系。‎ 点评:本题属于判断型选择题。做判断型选择题首先要认真审查题干,准确把握题干提供的信息是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三者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其次要全面审视题肢,了解题肢的具体含义,把握题肢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别,这是作对此类题目的关键;最后把题肢和题干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决定选项的取舍。‎ ‎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下列哪些观点属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 ‎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②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③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④世外桃源该多好,无奈风波添烦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均涉及到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①③符合题意;“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意思是:只要能够让天下的百姓都吃饱穿暖,煤炭就会不辞辛苦地走出山林。诗句抒发了作者想为百姓献身的博大胸怀,不涉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②与题意不符;“世外桃源该多好,无奈风波添烦恼”体现了矛盾具有普遍性,不能逃避矛盾,④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个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的关系问题。‎ ‎(2)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0.康有为认为认识的产生依靠感官与外界的接触,但“吾人之至渺小,吾人之知识至有限,岂能以肉身之所见所闻而尽天下之事理乎?”所以,“天下之物至不可测”。康有为的观点 ‎①否认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 ‎②否认了人们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③认为人的认识不能超出感觉经验 ‎ ‎④看到了人的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康有为认为,“天下之物至不可测”,即他认为人们不可能彻底认识世界,②项符合题意;“吾人之知识至有限,岂能以肉身之所见所闻而尽天下之事理乎”,表明康有为认为人的认识不能超出感觉经验的范围,③项符合题意;康有为的观点不涉及认识的反复性,但他否认了认识具有无限性,①④两项不合题意。答案选C。‎ ‎11.下列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①“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须系铃人”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指的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须系铃人”与“天不变,道亦不变”体现了的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①与题意不符;“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②符合题意;“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对立,③符合题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为B。‎ ‎【点睛】本题重点剖析: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 内容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地位 是哲学基本问题中最重要的方面 是哲学基本问题中从属的方面 意义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不可知论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 联系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问题的解决是第二个方面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第二个方面内容是第一个方面内容的展开和深化;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问题的解决也影响第一个方面问题的彻底解决 ‎12.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哲学命题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 ‎③气者,理之依也 ‎④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认为理在气先,理是世界的本意,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气者,理之依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①③项;②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 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13.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 ‎②存在就是被感知 ‎③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 ‎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A. ②→③→④ B. ③→④→① C. ③→②→① D. ④→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①体现的是机构唯物主义观点,②体现的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③体现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④体现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因此,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应为④①③,D项正确,A、B、C项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 ‎14.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①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②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③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④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题目中,花儿今天开放,明天就会凋谢以及欢乐像闪光一样短促等都强调了绝对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以及“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都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故体现的哲理与题意相符,①②入选。‎ ‎③:该选项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排除③。‎ ‎④:该选项观点强调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属于辩证法思想,故排除④。‎ 故本题选A。‎ ‎15.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 A.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斗争 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C: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除了看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外,还可以看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具有从属的意义。故最高形式的斗争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C正确。‎ A:是唯心主义的派别斗争,错误。‎ B: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内容的一方面斗争,错误。‎ D:具有从属意义,D排除。‎ 故本题选C。‎ 点评: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最根本”,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要么同唯心主义相结合,因此哲学上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16.“‘双一流’建设不能只追求指标和数据,应该更重视社会服务。”‎2019年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艺术院校不能闭门造车,要根据社会实际需求调整、充实教育方向,发挥好“城市美容师”的作用。从哲学上看,“闭门造车”的思想根源是( )‎ 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形而上学 D. 主观唯心主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D:“闭门造车”的思想是不顾客观实际,从主观臆想出发办事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D符合题意。‎ ABC: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 故选D。‎ ‎【点睛】唯心主义分为两种,①主观唯心主义、②客观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东西,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如王阳明“心外无物”、贝莱克“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如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17.《新天龙八部》鬼谷主题曲《天下为棋》中有一句歌词:“沙场边,独醉卧,家与国,随意评说,命由天,天下由我。”以下观点与材料观点对立的是 ‎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③命由天定,运由己生 ‎④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材料中,“命由天,天下由我”属于唯心主义,而“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也属于唯心主义,与材料中的观点不对立,排除①。‎ ‎②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以及“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均属于唯物主义,与材料观点对立,故②④入选 ‎③:“命由天定,运由己生”是唯心主义,与材料中的观点不对立,排除③。‎ 故本题选B。‎ ‎18.“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马克思关于哲学的一句经典名言,经常被学者们引用。下列对真正的哲学理解正确的是 ‎①真正的哲学坚持科学的实践观,实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②真正的哲学由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决定,牢牢把握所处历史时代的脉搏 ‎③真正的哲学是吋代精神的精华,正确地反映各个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④真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与以往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真正的哲学不一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①错误。 ③: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自己时代的任务和要求,而不是反映各个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③错误。 ②④: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②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要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这体现了真正的哲学( )‎ ‎①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具有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 ‎②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正确地反映各个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 ‎③是“科学的科学”,为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 ‎④由社会的经济、政治决定,牢牢把握所处历史时代的脉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知识。真正的哲学反映了自己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观点错误;不能夸大真正哲学的作用,认为它是“科学的科学”,③观点错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与中国梦的结合体现了把握时代脉搏,以及哲学服务社会的功能,①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 ‎20.‎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理论创新已经被写入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被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理论成果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的精华 C. 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具体方法 D. 指导社会变革和推动新时代前进的根本动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B: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反映了新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又指导着新时代的实践,B符合题意。‎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理论成果,A错误。‎ C:作为哲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而不是具体方法的指导,C错误。‎ D: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时代前进的根本动力,D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  )‎ A.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 辩证法和唯心主义的统一 C.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 可知论和形而上学的统一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统一,而不是辩证法和唯心主义的统一;C不合题意,一切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 ‎【点睛】本题重点剖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 ‎(2)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而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 ‎(3)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坚持科学的实贱观,其全部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并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B.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C. 批判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D. 以改造世界为目的,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A: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科学的实贱观,其全部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并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A正确。‎ B: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这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根本原因,B排除。‎ C:批判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这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根本原因,C排除。‎ D:以改造世界为目的,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这在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作用,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根本原因,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1.题肢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逆向选择题除外)(先看答案,先排除错误的选项,再看题目和材料);2.题肢与题干要求不相符者不选(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抓住中心意思排除干扰项);3.因果相悖者不选(一看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二要主意因果关系是否颠倒);4.题肢和题干间接联系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二级延伸不选(抓住题干的本质);5.题肢与题干外延不相符者不选(看懂内涵的同时,掌握外延的规定性),本题可排除BCD;6.题肢和题干矛盾者不选(筛选正确的题肢);7.题肢与题干相重复者不选(读透题干问的方向及侧重点);8.正误相混者,即题肢中既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不正确的部分,不选(仔细读完题肢,小心陷井);9.反向选择题中正确者不选(认真审题);10.题干要求单一者(如带有核心、根本、关键、最主要、中心为字眼),有些题肢即使能在题干中得到体现,但如果不符合题干单一性的要求,也不能选。‎ ‎23.三十多年前中国开展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它使人们认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那它就没有生命力;它使人们坚持实事求是,催生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场讨论表明哲学在社会变革中可以 ‎①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 ‎②决定社会的前进方向 ‎③革除社会弊端,解决具体矛盾 ‎ ‎④提供精神动力,推动社会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④:题中,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表明哲学在社会变革中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可以提供精神动力,推动社会发展,①④正确。‎ ‎②:真正的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而不是决定社会的前进方向,②错误。‎ ‎③:哲学指导社会变革,提供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不是解决具体矛盾,③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 哲学反作用于时代(即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为社会变革作思想准备。真正的哲学为人们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24.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其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收了 ‎①黑格尔辩证思想的合理内核 ‎②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 ‎③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基本内核 ‎④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①④适合题意,②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25.“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说法能够依次佐证上述哲学观点的是( )‎ ‎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 ②→①→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④→①→③→② D. ④→③→②→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明物质是运动的,①排第二。‎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②排第一。‎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明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③排第四。‎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说明运动是有规律的,④排第三,因此能够依次佐证上述哲学观点的是②→①→④→③。‎ 故本题选B。‎ ‎26.‎2019年3月15日山西乡宁发生严重山体滑拔事故。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定胜天,都还只是一个梦想,地质灾害突如其来,束手无措让人们损失惨重,需要科学防治,防患于未然,积极应对才能让我们远离地质灾害,这是基于( )‎ ‎①改善生产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自然界的形成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 ‎④顺从自然才能有效地防范自然灾害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③: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定胜天,都还只是一个梦想,地质灾害突如其来,束手无措让人们损失惨重,需要科学防治,防患于未然,积极应对才能让我们远离地质灾害,这是基于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②③符合题意。‎ ‎①:斗争性是绝对的,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说法错误,排除①。‎ ‎④: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④错误。‎ 故本题选D。‎ ‎27.马克思认为:“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说明:‎ ‎①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④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材料强调的不是运动离不开物质,而是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①不合题意。‎ ‎②: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②错误。‎ ‎③④:马克思的话说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体现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8.研究发现,一个人头部面部特征的年龄变化受到人体内在变化规律的影响,但也有一些指标是不会随年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比如男性头发和鼻子。容貌的这种特点就会给大年龄跨度的人脸识别提供极为重要的参考,从而为一些疑难刑事案件的侦查提供方便。这说明 ‎①物质世界的永恒运动状态为我们认识事物提供了可能 ‎②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③人们突破规律的制约可以限制容貌变化的不利影响 ‎④物质世界在进行绝对运动的同时也存在相对的静止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材料说明物质世界在进行绝对运动的同时也存在相对的静止,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人脸识别能够为一些疑难刑事案件的侦查提供方便,②④符合题意。‎ ‎①: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为我们认识事物提供了可能,①说法错误。‎ ‎③:规律能够认识和利用,但不能突破规律的制约,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 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和静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29.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也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①否认了事物的客观性 ‎②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④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旋风”,瞬息万变,承认了绝对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所以克拉底鲁的错误就在于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否认了事物的就相对静止,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克拉底鲁的错误就在于否认了事物的就相对静止,不体现否认了事物的客观性以及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①②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点睛】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和静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30.“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下列选项中与此诗句蕴含的哲学寓意相近的是 ‎①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萌 ‎②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③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中的诗句“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喻指物质是客观的,事物有其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①④说法符合题意;②体现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不符合题意;③体现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没有体现规律性,排除;故选B。‎ ‎【点睛】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因此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31.“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某地结合当地特色,围绕“一溪三轴连四区,多点汇文湖”的布局,打造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 ‎①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相统一 ‎②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提出具体发展思路 ‎③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 ‎④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该地发展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立足本地特色,围绕“一溪三轴连四区,多点汇文湖”的布局,既利用了本地独特的旅游资源,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走上富裕道路,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③④符合题意;“客观与主观相统一”表述错误,排除①;“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表述错误,排除②。故选D。‎ ‎32.哲学家西蒙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的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①人为的世界是主观的世界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③自然的世界和人为的世界都是物质的世界 ‎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该选项表述本身错误,人为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故排除①。‎ ‎②③:题目中,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的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该观点认为自然的世界和人为的世界都是物质的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②③选项正确。‎ ‎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错误。‎ 故本题选C。‎ ‎33.下列与“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蕴含哲理相近的诗句是 A.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B.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C.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A:“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是说船是动的,但看起来是静止的,而远处的树是静止的,看起来却像是动的,这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并没有体现运动与静止的关系,A项不选。‎ B:“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体现了联系的观点,没有体现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B项不选。‎ C:“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C项正确。‎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并没有体现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D项不选。‎ 故本题答案应为C。‎ ‎34.‎ 成语所承载的人文内涵非常丰富和厚重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表达着人伦善恶、境界高下的中国价值观,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是值得大加推广的,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下列选项中对成语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①郑人买履——世界是物质的,必须坚持客观存在的实际 ‎②刻舟求剑——运动是绝对的,必须在运动中把握事物 ‎③揠苗助长——规律是客观,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按图索骥——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必须坚持可知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郑人买履说的是郑人拘泥于教条的心理,启示我们要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坚持客观存在的实际,①正确。‎ ‎②: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这启示我们要认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必须在运动中把握事物,②正确。‎ ‎③:揠苗助长指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这启示我们规律是客观的,必须按规律办事,③错误。‎ ‎④:按图索骥指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启示我们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本本主义,④错误。‎ 故本题选A。‎ ‎35.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这说明( )‎ A. 规律只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之中 B. 世界的本质具有规律性 C. 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或创造规律 D.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规律的含义、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A: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不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之中,A错误。‎ B: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性,B错误。‎ C: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C错误。‎ D: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这说明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D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引文型选择题。引言式选择题的题干一般是名言名句、成语典故、古文或者重要文件的某一个论述等,选项也从理解、分析、评价等角度设置,要求考生在弄明白引言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政治学原理对引言进行分析、理解、评价。解答引言式选择题,首先要认真阅读引言,弄清其含义和中心意思;其次要分析引言所考查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引言所要说明的道理,并把题干和选项联合起来分析,对材料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再次,分析引言时还要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二、非选择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36.对于太空的探索,人类的脚步从停止,并向着更遥远、更广袤的字宙进发。北京时间‎2016年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成功着陆,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圃满成功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空间应用新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我们不断用新技术,解决老问题,让技术发展日臻先进完美。我们凭借自已的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凭借“特别能吃苦,特別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別能率献”的載人航夭精神,大胆想象,敢予创造,由“跟跑者”到“并行者”,终于成为今天的“领跑者”,不断奠定航天大国的地位。‎ 结合材料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分析人类对太空的探测带给我们的启迪。‎ ‎【答案】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A.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人类对月球的探测表明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B.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人类对月球的探测表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因此,我们要坚持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太空探索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国人在航天领域的成就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分析人类对太空的探测带给我们的启迪。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有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内涵问题、本原问题、同一性问题。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内涵问题角度: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本原问题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人类对月球的探测表明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③同一性问题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人类对月球的探测表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因此,我们要坚持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点睛】本题的知识要求角度比较简单,三步走,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其包含的内容有哪两个方面,本题解答的重点在于对材料的解读,对材料从哲学的基本问题上予以阐释,也是两个方面: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可知性。‎ ‎37.材料一 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偏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先有此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还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 ‎【答案】(1)材料一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材料二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主宰和本原,认为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二者的共同点是都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础知识,共设置两个小问。第一个小问主要考查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第二个小问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 ‎【详解】(1)本题要求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并说明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解答本题,首先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材料和题设要求,答题所涉及知识点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二者的主要区别的是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还是把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主宰和本原,据此可判断出材料一是主观唯心主义,材料二是客观唯心主义。‎ 其次,回答二者有什么共同点,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2)本题要求回答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设问,结合教材基础知识回答即可。从教材知识可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38.2019年两会期间,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就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出“四个一”;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蠡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语重情长,惠及百姓民生;言之切切,江聚人心民意;谆谆嘱托,描绘绿水青山。学习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之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就生态文明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甲同学认为,有没有绿水青山是上天的安排。乙同学认为,有了绿水青山就会有绿色。‎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建设绿水青山?‎ ‎【答案】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建设绿水青山,必须要尊重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建设生态文明。②人在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加强制度和法治建设,制定规划方案防止污染建设和谐生态;为人类造福。‎ ‎【解析】‎ ‎【分析】‎ 本题以2019年两会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从材料到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建设绿水青山。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规律的有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考生运用这一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①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建设绿水青山,必须要尊重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建设生态文明。‎ ‎②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人在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加强制度和法治建设,制定规划方案防止污染建设和谐生态;为人类造福。‎ ‎【点睛】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以“如何……”的句式呈现。解决三个逻辑:材料逻辑、知识逻辑、整合逻辑。材料逻辑就是对材料进行解读,一般是提取关键信息或者对材料进行意思上的分层;知识逻辑就是确定解答问题所需的相关联的知识内容;整合逻辑就是将知识点和材料的解读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好这三步,问题也就基本迎刃而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