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6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天津市静海区独流中学等四校联考高二10月份政治试题 Word版
静海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份四校联考 高二年级 政治 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6页。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25题;每题3分,共75分) 1.我国的中医博大精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随着环境、人的体质、生活方式、药材性状都与过去发生很大变化,对于中医药来说,照搬古代典籍已经不能完全解决现代的很多问题,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此来促进祖国中医的大力发展。据此回答1、2题: 1.环境、人的体质、生活方式、药材性状的变化推动中医药不断地与时俱进。这告诉我们(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B.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 2.上述材料说明,我们正确对待传统中医应该( ) ①大力保护、全面复兴中医 ②大胆突破传统中医的束缚,逐步用西医代替中医 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④批判继承,同时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上述文字( ) 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 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 D.彰显了中华五千年文化自强不息的品格 4.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 )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中华文化有极强的包容性,下列能体现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是( ) ①《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汇 ②岭南文化同异质文化嫁接形成独特流派 ③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前列 ④ “孔子学院”“鲁班工坊”掀起中国文化热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形成了许多风味,主要有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我国各地的饮食文化差异( ) ①缘于地理、经济、风俗等的差异 ②阻碍了相互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③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④决定了各地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苏绣至今已有2 000余年的历史。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苏绣集苏州文化之大成,没有桑基、织造就不会有苏绣;没有秀美山水的孕育,也不会成就今日的苏绣。这表明( ) ①苏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脉相承 ②苏州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苏绣文化的独特性 ③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苏绣文化发展的源泉 ④苏绣文化发展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结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有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徐悲鸿用“白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这副对联作了精妙的概括。每句有三个具体形象,分别象征两种截然不同状貌的美,前者是“气概”,后者是“神韵”;前者是动态的刚性美,后者是静态的柔性美,把中国人的审美意境表达得十分传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中国传统文化能够鲜活地表达中国人的审美 ②文化的价值就在于深切体验不同的审美意境 ③文化因自然因素的不同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④不同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在安徽,长江、淮河两条大河横贯省境,把全省自然区分为淮北、江淮之间、江南三大地理板块。它们在各自的地形地貌、民风民俗、经济水平和居民观念形态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并因此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演化并形成江淮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三大文化板块。由此可见( )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②中华文化能与外来文化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③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文化具有区域性 ④中华文明具有民族性,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不论你走多远,总有一个地方让你想起来就会觉得温暖。无论你身在何处,常有一些山水景致会勾起你对故土和亲人的无尽思念。乡愁( ) ①是故乡山水与乡土习俗的文化沉淀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③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④反映了文化对个人生活的持久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地名文化”是集体记忆,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与文明脉络。“请问您尊姓大名,从何处来,往何处去?”在中国人初次见面惯常俚语中,一句有关人名,两句有关地名。这表明“地名”( ) 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具有延续性、地域性、一元性特征 ③是一种潜在凝聚力,蕴藏着个人情感 ④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和特定象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长城研学实践”第一课《相约长城大海》活动,以长城为载体,通过长城研学实践的方式传播长城文化、弘扬长城精神,在学生、家长和教师心中创造性地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材料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有( ) ①中华文化具有独特魅力,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首个绿色中国梦公益广告《中国梦——库布其治沙篇》在央视多频道播出后,库布其人绿化沙漠的奋斗精神使人们深受震撼,沙漠变绿洲的中国梦让全社会的正能量再次积聚。这表明( ) ①人民群众创造文化,享用文化 ②核心价值凝魂聚气,人人践行 ③中华美德源远流长,指引方向 ④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自从仰韶文化带有纵横交错棋盘图形的陶器出土以来,围棋的发展历程已拉伸逾5 000年,经过了由简单到复杂、棋子由少到多、着法由单一到多样的发展历程,围棋的思维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和经验。下列对围棋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对人的综合素质产生深远的影响 ②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记载了文化发展的轨迹 ③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独特作用 ④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之一,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始终坚持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的统一,积极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大业。这是因为( ) ①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②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7.“获得感”是广大群众对改革发展成果的一种切身感受,带有沉甸甸的民意分量,是检验党和政府工作“含金量”高低的一把重要标尺。要增强人民群众在文化方面的“获得感”,应该( ) A.增强文化软实力,抵制外来文化在我国的传播 B.提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与文化活动 C.以大众利益为出发点,以大众文化为发展方向 D.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检验真假文化作品 18.弹幕,是年轻人喜欢的表达方式,很有趣,很生动。但是弹幕中也有一些偏离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如性别歧视、地域歧视、低俗文化等。为此国家网信办出台《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强调,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对评论、弹幕等直播互动环节的实时管理。国家网信办上述要求的依据是( ) ①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③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消除文化的商业性 ④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必须发展文化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近年来,某市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加快,已形成市级支中心——区级支中心——基层服务点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格局,基本达到基层服务点资源全覆盖。该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A.有利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建设 B.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 C.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 D.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0.央视重磅推出主题为“中华骄傲”的《开学第一课》大型公益节目,共分“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载道、棋以明智、丝绸新路”五个板块,吸引全国中小学生广泛收看。这一节目的播出旨在( ) 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中国自信 ②发挥大众传媒在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方面的强大功能 ③引导中小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 ④发挥教育作为文化传播中的主要手段在传承文化中的传递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某市在人口集聚的居民区建成的城市书房,是一种小型、时尚、便利、免费、不打烊的图书馆,适应了人们追求品质生活和优雅阅读环境的需要。截至2017年底,该市已建成了30多家城市书房,产生的服务效益相当于一座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的中型图书馆,后被其他城市不断推广。城市书房的出现和发展( ) ①满足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增加了城市的文化厚度 ②体现了文化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性统一 ③保障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多样化和均等化 ④根植于实践需要,推动了我国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中华民族素有讲究诚信的传统美德,“徙木为信”“一诺千金”等诚信故事千古流传。今天,诚信在我国依然备受推崇,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 ( ) ①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完整保留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④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某社区从居民身边事做起,从你我做起,让每个人都感觉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观望,不是喊口号,是与自己密切联系、息息相关的,从而形成社会风气,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成群体意识与个人的自觉行为。这表明( )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抓好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中心 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③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凝魂聚气的基础工程 ④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4.党的新闻舆论媒体应当站在人民的立场,表达人民的思想和感情,反映人民的呼声和愿望。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党的新闻舆论媒体要( ) ①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坚持用文化一元化代替文化思想的相互激荡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5.在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这启示我们当前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 ) ①善于抓住工作重点,从核心处精准发力 ②准确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从主流入手 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④引领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题;其中26题9分,27题7分,28题9分,共25分) 26. 材料一:中国戏曲作家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800多年兴盛史,300多个声控剧种和5万多个剧目累积量、生生繁衍至今而顺势进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唯一存活体,以自身独特与丰富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戏曲对于中国以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全面覆盖。汉族地区有京剧,秦腔,山西梆子,豫剧,黄梅戏等,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藏剧、侗剧、傣剧,不同的剧种,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形成对多样审美风格的覆盖。 材料二:20世纪初,西方戏曲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剧一一拥抱,再尽情吸收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后,中国戏曲也走出了国门,特别是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受到了外国戏迷的空前欢迎。 (1)材料一体现中华文化的哪些基本特征?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的认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早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长征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长征精神是走好新长征路的强大精神力量。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录了这样一些数字:中央红军在历时一年的长征中进行了300多次战斗,几乎每天一次遭遇战,平均每天行军35km以上,翻越了18座山脉,渡过了24条河流,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击败了数倍于自己的国民党中央军的围追堵截,征服了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了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长征的伟大实践凝聚成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要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一切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伟大的长征精神是如何体现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的。 2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但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多年来我国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得到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寿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以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 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静海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份四校联考 高二年级 政治 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共25题;每题3分,共7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题;其中x题x分,x题x分……共25分) 26. (1) (2) 四校联考答案 1-5 ACBAA 6-10. ABBCA 11-15 BBDCD 16-20 DBACB 21-25 BCDBD 26.答:(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戏曲作为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的唯一存活体,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1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戏曲有300多个声腔剧种和5万多个剧目不同的剧种又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1分) (2)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1分),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2分)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1分)中国戏曲拥抱西方戏剧体现了这一点。 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1分)中国戏曲吸收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说明了这一点。 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的关系中交流,(1分)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1分),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欢迎,体现了这一点。 27.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就是我们永恒的民族精神。(2分)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长征精神,就是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的体现。(1分) 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定正义事业必然战胜的长征精神,体现了伟大的梦想精神。(1分) 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长征精神,体现了伟大的奋斗精神。(1分) 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长征精神体现了伟大的创造精神。(1分)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了伟大的团结精神和奋斗精神。(1分) 材料(1分) 28.答:(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分) (2)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分) (3)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1分) (4)弘扬主旋律正能量,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3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