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模块专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模块专题

模块专题(一)‎ 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之(一)——个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作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和重要的市场主体,其权利的实现、合法权利的维护,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因此在高考命题中对消费者和劳动者等个人的考查越来越多。(1)消费者的常考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恩格尔系数与消费结构;保护环境、绿色消费。(2)劳动者的常考点:就业;收入分配方式。(3)投资者的常考点:投资方式与原则。(4)纳税者的常考点:增值税与个人所得税;依法纳税。 ‎ ‎ ‎ ‎ ‎ ‎1.消费者 ‎ ‎(1)在购买商品时,既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也重视商品的价值,力求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 ‎(2)要遵守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等相关市场交易规则。 ‎ ‎(3)在进行市场交易活动时通常使用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两种结算方式,消费者持信用卡可以在发卡银行指定的消费场所消费。 ‎ ‎(4)消费者的消费受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 ‎(5)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 ‎ ‎(6)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从众、求异、攀比、求实等心理的影响,应做理性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 ‎(7)消费者的消费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消费类型;随着经济的发展,‎ 收入的增加,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不断得到改善。 ‎ ‎(8)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者通过适度、理性、绿色等消费,扩大内需,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2.劳动者 ‎ ‎(1)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 ‎(2)我国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等广泛的经济权利。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劳动者要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 ‎ ‎(3)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为此,劳动者需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努力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 ‎(4)在现阶段,我国劳动者取得个人收入有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多种形式。劳动者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多向社会提供劳动,充分利用自身的各种生产要素,努力提高和增加个人收入。 ‎ ‎(5)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劳动者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储蓄,购买股票、债券和商业保险等多种形式进行投资,科学理财。 ‎ ‎(6)劳动者要积极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 ‎3.劳动者在经济生活中的体现 ‎ 消费者 ‎ ‎①消费反作用生产,对生产具有导向和推动作用 ‎②消费观念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生产者 ‎ ‎①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劳动生产率。②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影响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投资者 ‎ ‎①投资方式:储蓄、股票、债券、保险。②投资意义:获得一定收益同时提高资金利用率 ‎ 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之(二)——企业 企业在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特别要注意两个大的背景——“经济新常态”和“我国由制造大国到智造大国转变”下企业如何经营发展的问题。(1)企业的基础知识的常考点:生产经营活动的要求。(2)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发展的常考点: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措施。 ‎ ‎ ‎ ‎ ‎ 企业作为生产的微观主体,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1)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人们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主要是由企业提供的,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 ‎(2)公司制,是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法定的两种公司形式。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 ‎ ‎(3)不同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经营措施 ‎ 知识角度 ‎ 具体措施 ‎ 价值规律 ‎ 企业要依据市场,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 消费与生产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所以企业生产应该立足市场消费需求,通过生产创新,为消费创造动力 ‎ 企业与劳动者 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自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 市场经济 ‎ ‎①企业要自觉遵守市场规则和市场交易原则,树立诚信意识:必须坚持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市场交易原则。②企业要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的优惠政策,赢得发展机遇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①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②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③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 对外开放 ‎ ‎①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②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转变对外贸易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以质取胜,增强应对国际风险的能力。③培育自主品牌,坚持市场多元化发展道路,提高国际竞争力。④同时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增强规则意识和权利意识 ‎ 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之(三)——国家 高考命题在经济生活中对“国家”这一主体的考查主要是三个大的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注民生、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完善分配制度及理顺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如何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等相关知识就成为复习的重中之重。(1)经济目标的常考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缩小收入差距;生态文明建设。(2)经济制度的常考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按生产要素分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3)经济政策与措施的常考点:财政政策及财政的作用;货币政策;税收的作用;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宏观调控的手段和作用;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 ‎ ‎ ‎ ‎1.经济运行的制度与体制保障 ‎ ‎(1)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2)基本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3)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目标,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 ‎2.政策 ‎ ‎(1)就业是民生之本,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 ‎(2)2016年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 ‎3.措施 ‎ ‎(1)为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要从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改革等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 ‎ ‎(2)党和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等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 ‎(3)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要坚持“一个制度保证”和“两个重要举措”。 ‎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国家要规范市场秩序,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 ‎(5)国家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应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 ‎(6)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从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如何做到统筹兼顾等四个方面作答。 ‎ ‎(7)要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8)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前,我国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一、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 ‎ 货币发行量的计算 有关货币发行量的计算,一般都是考查计算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公式的运用,该公式为: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这个公式涉及三个量,这类计算一般都是根据其中两个量求第三个量。由于实际生活中物价和货币量是经常变动,因此该类计算经常还涉及到纸币贬值率、通货膨胀率等问题,但要注意:纸币贬值幅度不等于物价上涨幅度,通货膨胀率不等于纸币贬值率。计算中常用的公式:‎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2.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根据已知条件不同,计算方法有2种:‎ ‎(1)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2)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价格上涨率是从低到高,以基期物价水平为基数)‎ ‎3.纸币贬值率的计算公式:根据已知条件不同计算方法有2种:‎ ‎(1)纸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2)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现期物价水平 ‎4.关于基期物价水平与现期物价水平(根据已知条件灵活选择公式)‎ ‎(1)基期物价水平=现期物价水平÷(1+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1-纸币贬值率)‎ ‎(2)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1+通货膨胀率)-基期物价水平÷(1-纸币贬值率)。‎ ‎1.某国2016年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4万亿元。假如货币流通速度不变,2017年商品价格总额30万亿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理论上2017年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   )‎ A.5万亿元       B.6万亿元 C.7.5万亿元 D.10万亿元 解析:根据计算公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先计算出货币的流通速度为20÷4=5(次),再计算2017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30÷5=6(万亿元)。‎ 答案:B ‎2.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5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8万亿元,这时货币的贬值程度为______,原来标价15元的M商品,现在价格是______。‎ A.28%,22元 B.25%,20元 C.22%,18元 D.25%,18.75元 解析:按照题目要求,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5×(1+20%)=6(万亿元),而实际发行了8万亿元,因而1元货币等于6/8=0.75元的购买力,贬值程度为1-6/8=1/4,货币贬值程度为25%。可直接用公式:货币贬值率=(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100%,(1-6/8)×100%=25%,货币贬值程度为25%,即现在的1元相当于原来的0.75元,1∶0.75=x∶15,x=20(元)。‎ 答案:B ‎ 价值量的计算 关于价值量的计算,常常涉及到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总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等重要概念和多对关系。其主要关系如下图所示:‎ 计算中常用的公式主要有:‎ ‎(1)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 ‎(2)当前单位商品价值量=原有单位商品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的幅度 ‎(3)商品的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即使用价值量)‎ ‎3.某公司2016年生产某品牌商品10万件,价值总额为1 200万元。如果2017年该公司的工人数量增加了10%,该行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7年该公司生产的该品牌商品的价值量和价值总量分别是(   )‎ A.100元和1 584万元 B.120元和1 584万元 C.100元和1 100万元 D.120元和1 320万元 解析:由2016年生产某品牌商品10万件,价值总额为1 200万元可知,2016年该品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120元。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当2017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时,商品的价值量为120÷(1+20%)=100(元)。2017年该公司生产的该品牌商品的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商品数量=100×10×(1+10%)=1 100(万元)。‎ 答案:C ‎4.2016年某企业生产M商品20万件,价值总量300万元。2017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三分之一,货币贬值20%,该企业生产的M商品的价值总量比2016年增加100万元。若其他条件不变,该企业2017年的劳动生产率比2016年提高了(   )‎ A.约75% B.50%‎ C.60% D.约80%‎ 解析:2017年单位M商品的价值量用贬值前的货币表示为:(300÷20)×(1-1/3)=10(元);货币贬值20%后,2017年单位M商品的价值量用贬值后的货币表示为:10÷(1-20%)=12.5(元);2017年的价值总量是300+100=400(万元); 2017年M商品的总量为400÷12.5=32(万件);因此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为:(32-20)÷20=60%。‎ 答案:C ‎ 汇率的计算 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从理论上讲,汇率是由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决定的,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上下波动。但是由于一些国家实行管制汇率,对于这类国家汇率的变动就不能按照购买力来分析了。根据汇率理论进行的相关计算,一般是按照市场汇率来计算,遇到管制汇率的时候,试题一般会强调“汇率不变”。常见的数量关系如下:‎ ‎(1)通货膨胀与汇率的变化 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假设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n,若M国通货膨胀率为x%,N国币值不变,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1+x%)∶n;‎ 若M国币值不变,N国通货膨胀率为y%,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n(1+y%);若M国通货膨胀率为x%,N国通货膨胀率为y%,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1+x%)∶n(1+y%)。‎ ‎(2)货币升值、贬值与汇率的变化 货币升值、贬值都会带来汇率的变化。假设M国与N国的汇率比是m∶n,若M国币值不变,N国货币升值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是m∶;若N国货币贬值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是m∶。若N国币值不变,M国货币升值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是∶n;若M国货币贬值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是∶n。‎ ‎5.假设2016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5.5。2017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   )‎ A.1∶4.95 B.1∶5‎ C.1∶5.6 D.1∶6.05‎ 解析:2016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5.5,即1单位M国货币=5.5单位N国货币;2017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那么(1+10%)M国货币=5.5单位N国货币。两国间的汇率为1∶5。‎ 答案:B ‎6.假设2016年我国一单位w商品的价值量用人民币表示为305元,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1∶6.1。如果2017年我国生产W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5%,纸币流通速度提高15%,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其他条件不变,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若w商品用美元标价,其价格为(   )‎ A.57.55美元 B.52.5美元 C.47.5美元 D.61.5美元 解析: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5%,其价值量为305/(1+15%),纸币流通速度提高15%,意味着通胀率是15%,则现在的价值量表示为:305/(1+15%)×(1+15%),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则:305/(1+15%)×(1+15%)/6.1×(1+15%)=52.5(美元)。‎ 答案:B ‎ 利息及收益率的计算 存款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息率水平。应注意存款的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实际利率=名义利率-物价变动率,银行存款规定的利率应该是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要考虑物价变动幅度;债券利息的计算与存款利息的计算是一致的;高考试题中有时还涉及股票收益率的相关计算。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 ‎(1)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2)股票的收益率计算公式:‎ ‎①股票差价收益率=差价÷购买价格×100%‎ ‎②股息收益率=股息÷股票的票面价格×100%‎ ‎③分红收益率=红利÷票面价格×100%‎ ‎7.林某将10万元人民币以整存整取的方式存入银行,存期为3年,年利率为4.75%,如存期内CPI平均涨幅为5%,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存款到期后,他的存款实际收益为(   )‎ A.13 571元 B.-750元 C.4 523元 D.-250元 解析:存款实际收益=本金×(年利率-通货膨胀率)×存期=100 000×(4.75%-5%)×3=-750(元)。‎ 答案:B ‎8.投资理财要考虑收益。甲用10 000元买入某公司的股票,一年后以104 000元卖出;乙用50 000元放贷,一年后获息1 500元;丙用20 000元买了年利率为4.75%的债券;丁每年花1 000元购买车辆强险。上述产品中年收益率最高的是(   )‎ A.甲的股票 B.乙的贷款 C.丙的债券 D.丁的保险 解析:由题可知,甲购买股票的年收益率为(104 000-100 000)÷100 000×100%=4%,因此甲购买股票的年收益率是4%;乙放贷的年收益率为1 500÷50 000×100%=3%;丙的债券年收益率为4.75%;丁购买车辆强制险,只有车辆发生事故时才能得到补偿,所以上述产品中年收益率最高的是丙的债券,C正确,A、B、D排除。‎ 答案:C ‎ 利润及利润率的计算 利润表现为企业的经营收入与生产经营成本之间的差额。判断企业经济效益是否提高,不能只看利润是否增长,而要看利润增长的幅度是否超过生产成本增长的幅度。如果利润增长的幅度大于生产成本的增长幅度,则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了;如果利润增长的幅度小于生产成本的增长幅度,则说明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了。‎ 利润及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和利润率的类型如下:‎ ‎1.利润的计算公式 ‎(1)企业利润=企业总资产×年利润率 ‎(2)企业利润=企业销售额(生产总值)-企业生产成本总额=产品数量×(单位商品销售价格-单位商品生产成本)‎ ‎2.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和类型 ‎(1)公式:利润率=利润/成本 ‎(2)类型:‎ ‎①销售利润率。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总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的利润,反映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关系。‎ ‎②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成本总额之比。它表明单位销售成本获得的利润,反映成本与利润的关系。‎ ‎③产值利润率。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总产值之比,它表明单位产值获得的利润,反映产值与利润的关系。‎ ‎④资金利润率。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资金平均占用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资金获得的销售利润,反映企业资金的利用效果。‎ ‎⑤净利润率。一定时期的净利润(税后利润)与销售净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税后利润的能力,反映销售收入与净利润的关系。‎ ‎9.某村一个种植大户和一个耕种自有承包地的普通农户在2017年种植作物的品种和投入产出情况如下表所示。‎ 作物 品种 种植大户 普通农户 种植面积(亩)‎ 投入(元)‎ 产出(元)‎ 种植面积(亩)‎ 投入(元)‎ 产出(元)‎ 土豆 ‎50‎ ‎45 000‎ ‎120 000‎ 玉米 ‎100‎ ‎20 000‎ ‎98 000‎ ‎10‎ ‎3 000‎ ‎10 000‎ 白菜 ‎30‎ ‎9 000‎ ‎90 000‎ 小麦 ‎15‎ ‎5 500‎ ‎14 000‎ 合计 ‎180‎ ‎74 000‎ ‎308 000‎ ‎25‎ ‎8 500‎ ‎24 000‎ 从表中可以看出(   )‎ ‎①种植白菜的投入产出比高于种植土豆 ②种植玉米的投入产出比低于种植小麦 ③投入产出比最小的是种植小麦 ④普通农户种植玉米的投入产出比高于种植大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土豆的投入产出比是45 000/120 000=0.375,白菜为9 000/90 000=0.1,说明同样投入,白菜收益更大,①符合题意;普通农户玉米的投入产出比是3 000/10 000=0.3,小麦的是5 500/14 000=0.393,说明同样的投入,玉米的效益高,②错误;综合上述计算结果,‎ ‎③符合题意;种植大户玉米的投入与产出的比是20 000/980 000=0.204,与普通农户比,④错误。‎ 答案:B ‎10.我国某出口企业去年生产M商品每件成本为60元人民币,当时出口单价为15美元,1美元对人民币为6元。今年美元对人民币升值1%,M商品出口单价依然为15美元。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该企业今年生产M商品的利润率用人民币计算为(  )‎ A.51.5% B.50%‎ C.65% D.48.5%‎ 解析:第一步算出美元对人民币升值后,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为1美元=6×(1+1%)=6.06元人民币;第二步算出单价销售为15×6.06=90.9元;第三步算出单位利润为15×6.06-60=30.9元人民币。因此,成本利润率=30.9÷60=0.515,即51.5%,故A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A 二、经济生活中的曲线图题 ‎ 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包括供给量变动曲线和供给(水平)变动曲线。‎ ‎1.供给量变动曲线 曲线特点 商品供给量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上下波动而增减,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价格下降,减少产量;价格上涨,增加产量 解题要领 依据价格与供给量的正向变动关系,选取供给曲线 ‎1.市场上某款运动鞋的价格上涨后,其供应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图示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A.①   B.②  ‎ C.③   D.④‎ 解析:根据题意某款运动鞋的价格上涨,对生产者而言有利可图,生产者就会扩大生产规模,供应量增加。价格与供应量之间是正比关系,B正确,A错误;C、D反映的是价格不变,数量增加的情况,不符合题意。‎ 答案:B ‎2.伴随国家房地产财政投资规模的进一步缩减,一线城市商品房价格回落,新楼盘开盘减少。下图中Q1为变化前新上市商品房数量,Q2为变化后数量,P为新上市商品房价格。其中可以描述新楼盘开盘减少这一现象的是(  )‎ 解析:第一,依据价格与供给量的正向变动关系,选取供给曲线。C、D属于供给曲线,A、B属于需求曲线,首先排除A、B。第二,依据材料信息明确商品供给量变化。材料表明商品房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第三,依据材料信息对应相应曲线。C表示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D表示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故答案为D。‎ 答案:D ‎2.供给水平变动曲线 曲线特点 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条件变化对商品供给的影响,引起供给曲线向左或向右移动 解题要领 供给水平变动曲线是整条供给曲线左右移动,即线移动,不是曲线上点的移动 ‎3.随着科技进步,生产某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不考虑其他因素,若将这一情况对该商品的影响用图形描绘出来(E1表示劳动生产率提高前,E2表示劳动生产率提高后),正确的是(  )‎ 解析:劳动生产率提高影响商品的供给量,所以此题考查供给曲线,首先排除A和D,因为A、D属于需求曲线。其次解读材料信息,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供给量增加。再次,对应曲线图。B表示价格降低,供给数量减少。C表示供给数量增加,故答案为C。‎ 答案:C ‎4.如图表示某商品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横轴为供给量,纵轴为价格,S1为变动前曲线,S2为变动后曲线),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条件下,以下变量中会导致S1向S2方向平行移动的是(  )‎ ‎①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 ②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提高 ③该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 ④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商品的价格是由其价值决定的,同时受供求关系影响。读图不难发现,该商品的供给量从S1到S2呈现增加趋势,而价格不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成本下降,均可导致该商品供给量增加,①③可选,选B。图中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没有变化,②错误。图中反映的是供给增加,所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一般不会减少,④不选。‎ 答案:B ‎ 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可分为单项需求曲线,需求弹性曲线,相关商品变动曲线,需求变动曲线等。‎ ‎1.单项需求曲线(需求量曲线)‎ 曲线特点 其他条件相同时,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习惯上用横坐标表示需求量,纵坐标表示价格,需求曲线表示成一条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曲(直)线,这条曲线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向右下倾斜”‎ 解题要领 特别注意在需求曲线中横坐标表示因变量,纵坐标表示自变量 ‎5.右图反映的是在商品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时,收入(M)变化引起A商品需求量(X)变化的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①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相应增加 ②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相应减少 ③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增 ④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量也会增加,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收入的增加,A商品的需求量增加,①正确,②错误;由图可知,在收入增长幅度相同的情况下,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减(线段X2X3短于线段X1X2),④正确,③错误。‎ 答案:B ‎6.若生产某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30%,同期货币流通速度提高40%,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变动给该商品的需求带来的影响用图示表示是(  )‎ 解析:此题考查需求曲线。第一,依据材料,判定需求曲线,排除供给曲线。A、B、D属于需求曲线,C属于供给曲线,故排除C。第二,明确解读材料信息。流通中的货币量提高速度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意味着货币发行增多,物价上涨,会导致商品需求减少。第三步,对应材料信息,找出对应曲线。A表示价格下降,需求增多,故排除。B表示价格不变,需求减少,排除。D表示价格上涨,需求减少,故答案为D。‎ 答案:D ‎2.需求弹性曲线 曲线特点 需求弹性曲线表明相同价格变化范围内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不同。如图,A的需求弹性小,B的需求弹性大,A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较小,B对价格反应较大,A属于生活必需品,B属于高档耐用品 解题要领 第一步,判定曲线,即排除本身表述错误的曲线。第二步,筛选曲线,将剩余曲线分为生活必需品曲线和高档耐用品曲线。第三步,解读材料信息,找出对应曲线 ‎7.一般来说,一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将会导致粮食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在下图中,可以较为准确反映这种变动的是(  )‎ 解析:本题考查价格与需求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图的能力。一般来说,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会导致粮价下跌,C、D排除;由于粮食属于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较小,粮价下跌不会引起粮食需求量的急剧增加,B不选,A符合题意。‎ 答案:A ‎8.如图,某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由M曲线变化为N曲线,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该商品由高档耐用品转变为生活必需品 ②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在逐渐变大 ③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④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此题考查需求弹性曲线。第一步,判定曲线,因为此题就一个曲线图,所以没有必要判定曲线。第二步,M曲线属于高档耐用品曲线,N曲线属于生活必需品曲线。第三步,解读信息,对应曲线。由M曲线变化为N曲线,可见该商品由高档耐用品变为了生活必需品,故①正确。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排除②。由于该商品变为生活必需品,意味着该商品是生活必备,消费需求增加,其互补商品会随之增加,故③正确。该商品需求增加,其替代品需求减少,排除④。‎ 答案:C ‎3.相关商品变动曲线 曲线特点 相关商品变动曲线是指一种商品价格、需求、供给的变化,对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影响曲线。如图,D1表示甲、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D2表示甲、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解题要领 第一步,明确考查曲线,是考查需求曲线,还是考查供给曲线;第二步,解读材料信息,明确相关变化量;第三步,依据信息对应曲线 ‎9.近几年,免费的互联网微信用户快速增长,这对电信运营商的短信发送量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近来有“微信向用户收费”的声音,但网络调查显示,如果微信收费,有近九成的用户表示将改用其他免费社交软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反映上述信息的图示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微信与短信互为替代品,在微信免费的情况下,人们倾向于使用微信,这会减少短信的发送量,故②正确,①‎ 错误;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呈反相关,如果微信收费,则其价格越高发送量就越少,故③正确;④显示微信的发送量不受价格的影响,明显错误。‎ 答案:C ‎10.‎2017年5月25日,我国汽油价格每吨提高140元,这影响到汽车市场需求量。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示(横轴为汽车需求量,纵轴为汽车价格,D1为汽油涨价前曲线,D2为汽油涨价后曲线)最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 解析:此题考查相关商品变动曲线。第一步,明确考查曲线,是考查需求曲线,还是考查供给曲线;此题考查汽油价格变动对汽车需求量的影响,所以考查需求曲线,排除A和C,因为A、C属于供给曲线。第二步,解读材料信息,明确相关变化量;汽油价格提高,汽车需求量减少。第三步,依据信息对应曲线。B表示汽车需求量增加,D表示汽车需求量减少,故答案为D。‎ 答案:D ‎4.需求变动曲线 曲线特点 此种变动指的是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在其他因素发生变化时(如收入、宏观政策等),引起人们对其需求的变化情况 解题要领 对于需求曲线来说是需求曲线整体的左右移动(箭头表示变动方向)而不是曲线上点的移动。此时的曲线表达就是两条曲线 ‎11.受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和政府开征资源税的影响,高能耗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一般会发生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的图形有(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绿色消费观和开征资源税。受绿色消费观的影响,高能耗产品需求量会减少;开征资源税导致高能耗产品需求量会减少;开征资源税导致高能耗产品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因此供给量会减少。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可知,②③符合题意;①是需求量增加,不符合题意,④是供给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答案:C ‎12.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在现行政策框架下,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生产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口所需的机器、设备等货物予以免税。下列各图中正确反映该政策对试验区内上述企业进口机器、设备影响的是(  )‎ ‎(注:图中D1为该政策实施前需求量,D2为该政策实施后需求量,价格不含关税)‎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此题考查需求曲线。第一步,依据材料,判定曲线。该题中四个曲线均为需求曲线。第二步,解读材料,货物进口免税,会鼓励商品进口,需求增加;“价格不含关税”说明图示中商品价格保持不变。第三步,找出相应曲线,②④表明需求减少,排除;①表明价格降低,排除;③切合题意。‎ 答案:C ‎ 均衡价格曲线 曲线特点 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数量。如图所示: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P0就是均衡价格,指的是当商品的价格为P0时,供求平衡。当商品的价格为P1时,供过于求;当商品的价格为P2时,供不应求 解题要领 此类试题主要是将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融合在一个坐标之内,实现了曲线的单向变动向双向变动的过渡。解答此类试题,一要解读材料信息,明确相关变化量,二要拆分复合曲线,将曲线分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13.在供需平衡的某商品市场上,假设政府基于某种目标,决定对该商品实施价格上限管制政策,其他条件不变。下图(P1表示政策实施前价格,P2表示政策实施后价格)中能反映该政策实施后价格变动的是(  )‎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供需平衡”“实施价格上限管制政策”。政策实施前某商品是“供需平衡”状态,B、D两项中P1价格处在交叉点上,反映“供需平衡”状态,是处在价格调整前的状态,排除A、C两项;由于实施了价格上限政策,价格上涨预期降低,P2价格应低于P1,消费需求数量增加,B项符合题意,排除D项。‎ 答案:B ‎14.如果没有政府最低工资的影响,劳动市场通过供求力量将自动达到均衡。如图所示,在E点实现均衡的劳动价格和劳动供求数量。现假定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W1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由此带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最合理的是(  )‎ A.推动企业科技创新,采用先进技术 B.强化政府经济监管,激发劳动热情 C.增加劳动市场需求,减轻就业压力 D.优化企业人才结构,增强竞争优势 解析: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现假定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W1高于市场均衡价格,判断由此带来的最合理的影响。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高于市场均衡价格,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这必然促使企业科技创新,采用先进技术,故选A项。题干并未涉及政府对经济的监管,故排除B项;最低工资W1高于市场均衡价格即劳动成本增加,劳动力价格上升,劳动市场需求减少,增加就业压力,故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人才结构,排除D项。‎ 答案:A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