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甘肃省宁县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甘肃省宁县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Word版)

宁县二中高二第二学期政治中考试题(卷)‎ 高二政治(文科) 班级 姓名 一. 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60分)。‎ ‎ 1.2017年8月23日12时50分,台风“天鸽”在珠海市金湾区登陆。截至17时,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3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达55亿元。对此,人们不可回避地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人们能否提前发出准确预警,如何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这表明(  )‎ A.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 ‎ B.哲学思想产生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 ‎2.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哲学作为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观念形态的重要内容(  )‎ A.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 B.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 ‎ D.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回顾20世纪,物理学在半导体、集成电路、激光、磁性、超导等方面的发现是信息革命的科学基础,为生物、医疗、地学、农业提供了强大的探测手段和研究方法,促进了化学、天文、材料、能源、信息等学科的发展,同时它又极大地推动了哲学的发展。上述材料说明(  ) ‎ A.各门具体科学随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B.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C.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各门具体科学与哲学研究对象不同 ‎4.某大学三位大学生就业情况如下表。‎ 姓名 就业理念 最终去向 李君如 最稳定、最体面的职业是公务员 历经三次失败,最终考上公务员 张小华 老板是最好的职业,失业的都是员工 自己开广告公司 徐清楠 职业无贵贱,愿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 参军,驻守新疆某地 从哲学角度看,材料说明(  )‎ A.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C.大学生的正确的价值判断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物质第一性 C.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D.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6.中国古代哲学家所探讨的“形与神”、“物与心”等谁依赖谁、谁在先的问题实质上是在思考(  )‎ A.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C.存在与思维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D.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问题 ‎7.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问题的根源和关键,这是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①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②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③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 ④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A. ‎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8.下列选项中与“天下惟器,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9.下列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的是(  )‎ A.心外无物 B.未有此气,先有此理 C.气者,理之依也 D.万物是理念的影子 ‎10.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这一观点属于(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1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社会矛盾异常复杂,不同阶段和阶层在是否建立、如何建立封建制度等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儒、墨、道、法诸家。这表明哲学(  )‎ ‎①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②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③根源于人们的争论 ④反映一定时代的经济、政治 A. ‎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 ‎①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②实现了阶级基础上的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在科学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A. ‎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第一次提出并断定反物质的存在。1995年欧洲科学家制造出了世界第一批反物质。多国科学家共同研制的新阿尔法磁谱仪于2008年升空寻找反物质。反物质是(  )‎ A.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B.属于意识范畴 C.是物质的一种具体形态 D.是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 ‎14.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  )‎ A.根本属性 B.唯一特性 C.可知性 D.存在方式 ‎15.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这一观点包含的哲理有(  )‎ ‎①世界是物质的  ②物质是运动的 ‎ ‎③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④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俗话说“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这告诉我们(  )‎ ‎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②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③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④要反对形而上学的观点 A. ‎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7.“事半功倍”与“事倍功半”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  )‎ A.从科学理论出发 B.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C.使客观符合主观 D.以尊重规律为前提 ‎18.“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句诗不仅道尽了千古兴亡,也形象地说明(  )‎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相对静止是暂时的 ‎19.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地命中目标。因此,有人说电脑也是有意识的,这种观点否认了(  )‎ ‎①电脑也会产生意识 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③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④意识是生物特有的能力 A.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0.古人常咏物言志。同样是咏菊,李白的“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流露了他被贬的极度苦闷,而黄巢的“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却表现了农民起义军的豪迈斗志、必胜信念和高洁品格。这说明(  )‎ ‎①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④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影响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21.过去说到“雾”,很诗意,现在一提到“雾”,就想起“雾霾”。由“雾”到“雾霾”,“雾”的意象被彻底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意象的变化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 B.“雾”的意象是意识建构的人为事物联系 C.“雾”意象的变化根源于人的意识的变化 D.“雾”的意象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2.2017年8月9日,中国科学院宣布“量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三大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技术发展和空间尺度量子物理基本问题检验前沿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与技术基础。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意识可以直接创造自然界没有的物质 ‎②科学实验的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世界 ‎③实践水平随着技术条件的改善而提高 ‎④认识的发展依赖于认识工具的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下列与爱尔兰这句谚语所体现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 ‎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②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 ‎③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24.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棵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指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25.一个民族的进步,不能没有哲学社会科学;一个民族的兴盛,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我们要促进哲学的繁荣发展,是因为 ①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③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④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6.下列说法是世界观的是(     ) A、闻鸡起舞        B、张三早上5点起床   ‎ 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太阳东升西落 ‎ 27.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因为… ①唯心主义不包含任何合理的思想 ②唯心主义扩大意识的作用,使其脱离了物质 ③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不能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28.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 )‎ ‎ 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 C.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D.万事万物的总和 ‎ 29.法国巴黎的报纸上曾登过一则广告:“每个人只要花25生丁就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困惫痛苦的旅行方法。”布朗立即寄去了25生丁。不久,他收到回信:“先生,请您安静地躺在您的床上,并且请牢记: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在巴黎的纬度——49度上,您每昼夜要跑数万公里。假如您喜欢看沿路美好的景致,就请您打开窗帘,尽情地欣赏星空的美丽吧!”布朗顿时目瞪口呆。布朗目瞪口呆的原因,从哲学上分析是因为广告商()。    A.片面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 B.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 ‎   C.肯定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D.否认了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 ‎30.有一种雷人的“楼盘文化”:挨着臭水沟叫水岸风光;旁边有小土包叫依山而居;周围有荒草地叫无限绿意;弄个喷水池叫英伦风情。这种现象反映了()。    A.人的主观随意性 B. 实践和认识具有统一性    C.真理的条件性 D.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综观哲学发展的历史,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4分)‎ ‎(2)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什么?包括哪些基本形态?(6分)‎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4分)‎ ‎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我国政府提出“互联网+”和线上线下互动消费后,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行动起来。不过,究竟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互联网背景和传统背景的人对这个问题有着截然不同的回答。‎ 材料二 面对“互联网+”浪潮,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大力推进互联网化转型。有学者提出,企业的互联网化转型成败与否,主要看企业是否坚持“互联网+”思维,是否具有良好的创新运营能力。如果企业对市场反应迟缓、应对不力,对“互联网+”‎ 发展趋势视而不见;如果企业还热衷于模仿、跟随,而不注重创新能力的提升,其互联网化转型不可能成功。‎ ‎(1)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角度,说明为什么互联网背景和传统背景的人们对究竟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有着截然不同的回答。(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传统企业如何才能转型成功。(6分)‎ ‎33.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10分)‎ 答题卷 班级 姓名 ‎ ‎ 一、 选择题(本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B D C D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C B A C D C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A C B C B C A A 二.分析说明题( 40分 )‎ ‎ 31.【答案】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基本内容是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它包括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2.【答案】 (1)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不同的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头脑中形成的意识也就不同,因此不同背景的人对究竟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的回答也不同。②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的社会实践不同,对究竟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的认识也就不同。③认识还受到人们的立场、观点、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究竟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的认识,不同的人也会不同。‎ ‎(2)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研究市场,积极应对市场新情况。②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注重创新能力的提升。‎ ‎33.【答案】 (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残废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 ‎(4)为救人而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人的确定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