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银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银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银川一中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古希腊哲学家说:“人是驯化或开明的动物”、“人是政治动物”;后来又有人说“人是文化的动物”;再后来又有人说“人就是人,不是动物”,“人的本质是文化”。上述材料说明:‎ A.文化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 B.文化和人没有本质的差别 C.先有文化,后有人的产生 D.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答案】D ‎【解析】从对人的描述来看,人与文化紧紧连在一起,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D项与题意相符;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A项说法错误;人与文化紧紧连在一起,但文化并不等同于人本身,B项说法错误;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由人创造的,C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经常运用“和”的观念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今天,我们所说的“和以处众”、“政通人和”、“和谐社会”、“内和外顺”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延伸。这说明 A.先进文化来源于传统文化 ‎ B.传统文化体现了浓厚的历史色彩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D.先进文化只能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合理内核 ‎【答案】C ‎【解析】A:文化来源于实践,A错误。B:该选项材料没体现,B排除。C:诸子百家经常运用的“和”观念,至今仍在现实生活中延伸,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C正确。D:该选项说法太绝对,D错误。故本题选C。‎ ‎3.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人把国家区分为“脑袋国家”和“躯干国家”,“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产权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脑袋国家”的控制与盘剥。上述材料对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把文化创新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和目标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①说法错误;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④中“相互决定”的说法错误,通常“决定”是单向的,而不是双向的、相互的。故选D。‎ ‎4.剪纸、陶瓷、髤漆等传统手工艺是我国民间艺人数千年勤劳和智慧的结晶。然而,“隐在深山人未识”也曾是其一度面临的困境。如今,一批批传统手工艺人不断创新,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实现了从“守艺”向“创艺”的华丽转身。这一转变 A.体现互联网等新媒体已成为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手工艺的主要途径 B.借助互联网的文化传递和共享功能促进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C.充分表明互联网思维是助推传统手工艺人实现工艺创新的根本原因 D.说明只要具备互联网思维必能推动传统手工艺从小圈子走向大市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大众传媒、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互联网等新媒体属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不是文化继承和发展的主要途径,A错误;互联网属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B正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原因,C错误;“只要具备互联网思维必能推动传统手工艺从小圈子走向大市场”是把或然性结果说成必然性结果,D错误。故本题选B ‎5.2019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立足于平凡个体、以小见大,展现时代风貌、阐释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满足了国人除夕夜“盼团圆盼祝福”的心理需求,让身处新时代的所有人在其乐融融中感受温暖、收获鼓励,也给处于历史新坐标的“大家庭”以无数希望与勇气。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①优秀文化向人们传递正能量 ‎②现代媒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文艺创作要贴近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 ‎④文艺作品只能是对社会现实的忠实记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②选项错误,现代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手段。④选项“忠实记录”的表述错误。题目中,春晚满足了国人除夕夜“盼团圆盼祝福”的心理需求,让所有的人乐在其中、感受温暖、收获鼓励,给人以勇气,这表明了优秀文化向人们传递正能量,也启示我们文艺创作只有贴近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才具有生命力。①③选项入选。选B。‎ ‎6.中式英语词汇“addoil(加油)”被英国《牛津英语词典》收录,此前,《牛津英语词典》先后收录了“kungfu(功夫)”“guanxi(关系)”等中国特有的一些词汇。当“addoil”进入《就近英语词典》时,“拓扑”“博客”等舶来词也让中文变得丰富多样。这说明 ‎①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②中英文化的差异在逐渐缩小 ‎③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④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中式英语词汇的不断增多,舶来词让中文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体现了世界范围内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中文被世界上更多的国家接受,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故①③正确。②:②说法错误,中英文化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④:材料未体现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故④不选。故选B。‎ ‎7.“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习近平对“去中国化”的批评,其依据是 ‎①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 ‎②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立足传统文化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 ‎ ‎④文化越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D ‎【解析】①②符合题意,习近平对“去中国化”的批评,其依据是: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③说法错误,坚持文化创新才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而不是立足传统文化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④‎ 说法错误,应该是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而不是相反。故选D。‎ ‎8.近几年,全国不少地方和单位掀起了抵制洋节,过民族传统节日的活动。对此,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反对者认为,在中国,过平安夜,圣诞节完全没有西方的宗教仪式感,更多的是年轻人释放压力的放松娱乐以及商家的促销活动,担心过洋节会冲击中国传统文化,无疑就是杞人忧天。下列各项中对反对者的观点有支持作用的是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要提防西方文化渗透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能够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相互借鉴 ‎③洋节的泛滥会导致中国传统节日不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④我们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抵制洋节是文化自卑的表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文化自信的相关知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要提防西方文化渗透”是对支持抵制过洋节者的有力支持,①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能够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相互借鉴”、“我们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抵制洋节是文化自卑的表现”是对反对抵制过洋节者的有力支持,②④符合题意;“洋节的泛滥会导致中国传统节日不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是对支持抵制过洋节者的有力支持,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9.2019年春节假期,电影《流浪地球》引发观影热潮,以超过22亿的票房成为春节电影票房冠军。在这部电影中,我们能看到许多熟悉的中国元素。不仅是地下的北京、冰封的上海,甚至是对“流浪”与“回家”这一组关系的理解,都充满了中国式的对家的向往、对故土的券恋。这或许也是很多人对这样一部电形开启的世界更为期待的原因。材料表明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B.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影视作品创新的源泉 D.影视作品创新要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 ‎【答案】D ‎【解析】在电影《流浪地球》中我们能看到许多熟悉的中国元素,这或许也是很多人对这样一部电影开启的世界更为期待的原因,这表明影视作品创新要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D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爱国主义,排除A;材料未强调经济发展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排除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C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10.早在100多年前,孙中山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为世界最古之国,承载千年文化,为东方首出之邦,为什么到近代却停留不前,远远落后于欧美各国?深入反思后,他认为既要注重从因袭传统文化、仿效西方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取得创获,又要保存传统文化的精华和除去糟粕,在恢复中华传统文明的同时学习外国的长处。这样的构思,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就是不同文化的融合和统一 ‎②学习外国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要求 ‎③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要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把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①选表述本身错误,不同文化的融合和统一不是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②选项错误,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既要注重从因袭传统文化、仿效西方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取得创获,又要保存传统文化的精华和除去糟粕,启示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要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把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③④选项入选。选C。‎ ‎11.唐宋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年伊始,“学习强图”平台的文化课堂就推出了某教授的系列讲座《唐宋诗词的风骨气韵》,该教授通过宋诗词,为我们展现了诗词描绘的时代风采时代精神。学习唐宋诗词 ‎①是促进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和主要手段 ‎②推动了古典诗词创新性发展和创造转化 ‎③有助于我们坚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信念 ‎④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需要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答案】A ‎【解析】①:设问是学习唐诗宋词,学习唐诗宋词不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和主要手段,故①不选。②:材料体现的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而未涉及到它的发展创新,故②不选。‎ ‎③④:学习唐诗宋词有助于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助于坚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信念,故③④正确。故选A。‎ ‎12.中华民族虽然“没有征伐的武勋,只是依照传统统一天下”,但是中华民族却有为了尊严不惜做出任何牺牲的勇气。与过去不同的是,日渐强盛的中国,在不屈的民族精神鼓舞下,一定能够挫败任何挑衅,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表明 ‎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改变、不失本色 ‎③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④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与过去不同的是,日渐强盛的中国,在不屈的民族精神鼓舞下,一定能够挫败任何挑衅,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①③适合题意;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②是错误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 ‎13.兰州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融入到公园的主题雕塑、园林景观中,白塔山公园突出勤俭节约,雁塔公园突出爱国主义,百合公园突出诚信和法治建设。这一做法旨在 ‎①推动指导思想多元化,使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创造新的辉煌 ‎②结合当今时代条件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成为中心工作 ‎③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①中指导思想多元化说法错误。②: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不等于物质文明建设,②说法错误。③④:本题的问题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融入到公园的建设中的目的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4.2018年7月,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显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九成以上学生为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人感到自豪,96.2%的四年级学生和97.9%的八年级学生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下列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作为中国人感到自豪和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的有:‎ ‎①加强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③在教材中增加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成就的内容 ‎④贯彻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③:题目的问题是增强学生作为中国人感到自豪和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的措施,①③符合题意。②:传统文化有优秀和腐朽之分,②说法错误。④:题目的问题是增强学生作为中国人感到自豪和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的措施,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15.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长期艰苦奋斗中不断升华的文化精华。从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塞罕坝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动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这表明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 ‎①其内涵是稳定不变的  ‎ ‎②是一种强大的物质力最 ‎③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 ‎④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长期艰苦奋斗中不断升华的文化精华,不断丰富发展,表明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故③符合题意;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动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这表明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故④符合题意。①错误,其具体内涵是因时而变的;②错误,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故本题答案为D。‎ ‎16.“英雄者,国之干。”对英雄尊重与否,体现一个民族认知水平、理性能力的高低。有英雄而不敬重,是自毁精神长城,是民族风骨的自我矮化。捍卫英雄是:‎ A.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之一 ‎ B.新民族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C.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要求 ‎ D.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之魂 ‎【答案】C ‎【解析】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A是错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B是错误的;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D是错误的;捍卫英雄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要求,C适合题意。‎ ‎1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信任、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这为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这五项使命要求我们 ‎①坚定立场,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②稳定根基,使社会实践越来越成为文化创造的源泉 ‎③扩大交流,增强各国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④强基固本,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造的根基、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发展中华文化。“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信任、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这五项使命要求我们坚定立场,牢串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强基固本,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①④符合题意;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②错误;对本民族文化要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要理解和尊重,应该是扩大交流,增强各国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对待本民族文化要认同,③错误。故选B。‎ ‎18.文化既有“魂”又有“体”。核心价值观是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体。“魂”与“体”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改革发展之中,目标就是“强魂健体"。下列有利于“强魂健体”的措施有 ‎①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倡导指导思想多元化 ‎②奏响大众文化这一主旋律 ‎③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设施 ‎④推动文化产业投资融资体系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核心价值观是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体。“魂”与“体”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改革发展之中,目标就是“强魂健体"。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设施和推动文化产业投资融资体系建设有利于“强魂健体”,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应是指导思想一元化而不是多元化,①错误;应是奏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主旋律,②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19.历史虚无主义常常披着“学术研究”的外衣,借“还原真相”的由头,触及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革命与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借助新媒体在短时间内的快速传播,并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这需要政府:‎ ‎①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提高道德的自觉践行能力 ‎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③必须坚持学而信,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④加强舆论阵地的建设与管理,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③选项的主体是个人不是政府。根据题目的表述,历史虚无主义常常披着“学术研究”的外衣,借“还原真相”的由头,颠倒历史,混淆视听,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故作为政府而言需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同时要加强舆论阵地的建设与管理,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②④选项入选。选C。‎ ‎20.‎2018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每个中国人都应永远铭记的日子。一个不屈的民族,在那样一个饱经风霜的年代,以血肉筑起钢铁长城;一个伟大的国家,在那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仍凝聚着人民对胜利的执着与信念。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开展各种纪念活动有利于我们 ‎①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②缅怀先烈,将爱国主义由抽象转为具体 ‎③凝魂聚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与时俱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2018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每个中国人都应永远铭记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开展各种纪念活动有利于我们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凝魂聚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②错误;材料强调民族精神,而未涉及时代精神,排除④‎ ‎。故本题答案选B。‎ ‎21.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于2018年8月在北京召开,哲学具有无限关怀和终极追问的特点,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这段话表明 ‎①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②哲学的研究对象即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 ‎③哲学把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④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具体规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研究对象。①否认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不选;从材料中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般”可知哲学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②③入选;哲学是从特殊中概括一般、而不是相反,④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 ‎22.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万物是因为气的凝聚和稀薄所形成的。使物体凝聚和浓缩的是冷,而使物体稀薄和松弛的是热。气逐渐凝聚而次第成为风、云、水、土、石头等物体。气稀薄化就成为火。一切事物都由于气在数量上的差别所致。正是由于气的不同程度上的浓厚化或者稀薄化,所以才有各种不同的东西出现。这表明阿那克西美尼 ‎①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的代表       ‎ ‎②其思想与神创论相比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③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先驱  ‎ ‎④科学的揭示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阿那克西美尼的观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气,是某个具体物质,①符合题意。②:阿那克西美尼的观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神创论是唯心主义,②符合题意。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将二者统一起来,③说法错误。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揭示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23.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根本分歧的是 ‎①“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②“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③“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A ‎【解析】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者的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凡是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的,都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凡是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是世界本原的,都属于唯心主义观点。选项①符合题意,“气者,理之依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理生万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能够体现二者的根本分歧;选项②不符合题意,“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属于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不能体现二者的根本分歧,排除;选项③不符合题意,“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排除;选项④符合题意,“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是观念的集合”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能够体现二者的根本分歧。故本题答案选A。‎ ‎24.哲学家康德从科学立场出发,认为人没有办法证明自己能够做到使主观符合客观,所有声称使思维符合客观的观点,都是消极的和独断的观点。事实上,人的认识,都是设法使客观符合主观的认识条件。科学发现,就是人一手拿着鞭子,一手拿着尺子拷问的结果。因此康德主张,人的理性要为自然界立法。下列观点与康德的观点相近的是 ‎①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 ‎②人要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 ‎③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在这里 ‎④“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康德的观点是“人的理性要为自然界立法”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①的观点是是气是万物的本原,属于古代唯物主义的观点,①不符合题意。②:②的观点是人的内在本性规定和改造世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②符合题意。③:②的观点是理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③不符合题意。④:思的观点是人心是万物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25.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战火不断,民不聊生,哲学会向政治探索型方面发展。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寻求在乱世中的立国之本、生存之道。这就是哲学的深入发展,我们可以称之为“饥饿哲学”或者理解为绝路逢生的哲学。这说明:‎ ‎①哲学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物质力量   ‎ ‎②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③哲学是对一定时代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 ‎ ④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②③:本题指的是在经济困顿、政治混乱时期哲学得到发展,②③符合题意。①:哲学属于文化范畴,是精神方面的,①说法错误。④: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26.‎2019年4月10日,一条消息将让全世界物理学界为之沸腾:“千呼万唤始出来”,位于全球各地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HT)拍摄到的首张黑洞图像将于当日新鲜“出炉”。黑洞,这个恍若鬼魅的天体又开始霸道地侵袭我们的视野。这张在全球多地同步公布的“大片”,证实了神秘天体黑洞的存在,也使得爱因斯坦的百年猜想终得检验!也将帮助回答星系中的壮观喷流如何产生并影响星系演化等诸多前沿问题。这表明 ‎①黑洞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②黑洞是世界的本原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人类完全揭开了黑洞的面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材料信息表明黑洞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类可以认识世界,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③符合题意。②:物质是世界的本原,②错误。④:“人类完全揭开了黑洞的面纱”的说法太绝对,④错误。故本题选B。‎ ‎27.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他认为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围绕这个基本命题,黑格尔认为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个过程,它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而其内部矛盾乃是发展的源泉。下列对黑格尔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把客观精神作为世界的主宰和本源 ‎②是一种完全错误的、应该被抛弃的世界观 ‎③包含有合理的不彻底的辩证法思想 ‎④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材料中黑格尔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①符合题意。②: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有其可取之处,②错误。③:“黑格尔认为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个过程,它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而其内部矛盾乃是发展的源泉。”材料中黑格尔的观点体现辩证法的思想,③符合题意。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28.塞罕坝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了塞罕坝百万亩林海,同时也带来显著经济效益。近十年,塞罕坝与建场之初的十年相比,年均无霜期增加14.6天,年均降水量增加66.3毫米,年大风天数平均减少30天,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人民币。2017年塞罕坝林场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这说明 ‎①人们可以改变条件,创造新的规律 ‎②人们能够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改变事物的状态 ‎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 ‎ ‎④意识的作用是事物发生改变的先决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解析】②③:题目材料强调的是塞罕坝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了塞罕坝百万亩林海,同时也带来显著经济效益。②③符合题意。①:规律既不能消灭,也不可以创造和改变,①说法错误。④:事物发生改变的先决条件是物质条件具备,尊重规律,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29.历经4年,通过15轮染色体融合,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研究团队与合作者采用工程化精准设计方法,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这是合成生物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可为研究人类细胞衰老等问题提供模型。该项研究 ‎①生物界规律的存在取决于是否被人们发现 ‎②说明人类可以通过科学研究改造生物规律 ‎③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的结果 ‎④说明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揭示有利于造福人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③④:题目材料强调的是科学家采用工程化精准设计方法创建了真核细胞,为研究人类细胞衰老等问题提供模型,③④符合题意。①: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①说法错误。②:规律具有客观性,既不能消灭,也不可以创造和改变,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30.“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望梅止渴;心灵手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上述的观点各体现了 A.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 B.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 C.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点,运动具有绝对性 D.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 ‎【答案】B ‎【解析】B:“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的意思是人的一生少年时光怎能长久呢,即便是浪涛翻滚的大海也有变为农田的那一刻,说明运动是绝对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望梅止渴;心灵手巧”体现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即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体现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B选项的顺序正确。ACD:选项ACD均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31.下列观点与克拉底鲁的“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说法不一致的是 ‎①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②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③一切皆流,一切皆变 ‎④道之大原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克拉底鲁的观点只看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的,而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①④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了事物的绝对运动,与克拉底鲁的观点不一致,符合题意;②③‎ 与克拉底鲁的观点一致,不符合题意。本题选B。‎ ‎32.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 A.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 B.否认了运动具有客观规律性 C.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 D.否认了物质是意识的根源 ‎【答案】A ‎【解析】A:慧能的观点认为人的心动,所以幡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A符合题意。B:慧能的观点讲的是物质与运动的关系,B不符合题意。C:运动的绝对性指的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之中,没有不运动的事物,C不符合题意。D:物质是意识的根源讲的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先有物质,后有意识,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33.‎2019年6月17日,宜宾长宁发生60级地震,‎6月22日,宜宾珙县发生54级地震,‎6月24日,云南楚雄发生4.7级地震,印尼班达海发生7.6级地震。一时间,谣言四起:有说不久将会有大地震发生的,有说是因为太阳黑子11年轮回一次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民众的恐慌情绪。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地震是地壳的正常运动,随着时间的变化地壳都会有一些变动,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专家的观点告诉我们 ‎①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②运动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地震是地壳的正常运动,随着时间的变化地壳都会有一些变动,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该观点告诉我们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①③符合题意。②:专家的观点没有介绍什么是运动,②不符合题意。④:专家的观点没有强调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34.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为:‎ A.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仅把运动和某些具体物质形态联系起来 ‎ D.把物质和运动割裂开来 ‎【答案】D ‎【解析】CD: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的观点是事物是静止的,而不是运动的,唯心主义的观点是运动的主体是意识而非物质,D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A:形而上学的观点是事物是静止的,而不是运动的,唯心主义不否认运动,A不符合题意。B:形而上学的观点是事物是不运动的,唯心主义认为运动的主体是意识,B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35.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2018年下半年的货币政策定调指出要根据我国经济形势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既不是“大幅放水”,也不是“全面宽松”,而是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这一定调 ‎①表明事物的运动是有条件的        ‎ ‎②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统一 ‎③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        ‎ ‎④要求客观实际符合政策预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②③:这一定调“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是根据我国经济形势做出的,②③符合题意。①: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①说法错误。④:主观符合客观,“客观实际符合政策预期”是客观符合主观,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二、材料题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2018年5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施行。《英雄烈士保护法》指出,要建立健全烈士陵园纪念堂馆、纪念碑亭等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管理制度。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应当健全服务和管理工作规范,保持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庄严、肃穆的环境和氛围。每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都务和管理工作规范,保持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庄严、肃穆的环境和氛围。每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都在呼唤英雄人物的诞生,都需要英雄精神。英雄烈士不仅以其顽强抗争推动了历史进步。更以其坚定信念、无畏气概和高尚人格,充实了民族的精神殿堂。今天的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英雄和英雄精神。英雄精神能引领方向、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坚定信心,激励全国人民克服各种困难、战胜风险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保护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意义。‎ ‎【答案】①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或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承载着英雄精神,国家对其予以保护有利于传承和弘扬英雄精神。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国家保护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有利于保持其庄严、肃穆的环境和氛围,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家保护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有利于发挥英雄精神的感召力,培养国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其全面发展。‎ ‎【解析】本题以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保护英雄烈土纪念设施的意义。属于意义类主观试题,知识限定为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首先应明确答题范围是《文化与生活》。其次,题干要求回答国家保护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意义。考生要找到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与文化的联系。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属于物质载体,承载着英雄精神,可以营造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属于物质载体,承载着英雄精神。考生可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的角度作答。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应当健全服务和管理工作规范,保持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庄严、肃穆的环境和氛围。考生可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的角度作答。英雄精神能引领方向、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坚定信心,激励全国人民克服各种困难、战胜风险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考生可从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作答。‎ ‎3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开始了今年的第5次地方考察调研之行,目的地是祖国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第二次考察内蒙古。习近平对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十分关心。早在2014年考察内蒙古时,习近平就指出,要积极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建设美丽草原、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 现如今,“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是内蒙古半农半牧草原上恢复生态、建设“美丽中国”的场景。草原散养牧鸡,鸡吃草籽、昆虫,不用饲料添加剂,‎ 提高了肉蛋品质、增加了牧民的收益,又能有效控制草原虫害。牛羊饲料改成农田秸秆,既可以让过度放牧的草场得到休息,又把大量秸秆变废为宝,避免其田间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而粪便或沼渣还田又增加了农田地力。这一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内蒙古这一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原因。‎ ‎【答案】①规律是客观的,普遍性的,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內蒙古这一新模式尊重规律,恢复了草原生态和农田地力,保护了自然界平衡。‎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这一新模式,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大胆创新,打破传统的生产模式,趋利避害地改造自然,实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可持续发展。‎ ‎【解析】本题以内蒙古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本题设问指向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内蒙古这一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原因,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思考分析。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主要包括:规律是客观的,普遍性的,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内蒙古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了《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播出后就圈粉无数,热议无休。‎ 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作为切入点,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段子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念结合在一起,是习近平新时代思想与传统文化人高度契合,既能教育干部,又能加强思想修养,是近年来贯彻十九大精神最高档次的好节目。‎ 节目第一集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用典,阐述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思考如何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如何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循序渐进,抽丝剥茧,严肃的理论思想妥帖转化为亲民的大众语言。让大家深深感受到总书记执政智慧与人文情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平语近人节目是如何引领文化自信的。‎ ‎【答案】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把握,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②该节目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段子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念结合在一起,是习近平新时代思想与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彰显了文化自信。③该节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朴素的大众语言,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既教育干部又能加强思想修养,彰显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了文化自信。‎ ‎【解析】本题以《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为情境,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设置问题,考查学生文化自信的有关知识和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第一步:分析设问,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属于宏观知识范围;分析对象是平语近人引领文化自信的;题型是措施类题。‎ 第二步:根据分析对象可将知识范围缩小到文化自信,回忆列举有关文化自信的知识点。 ‎ 第三步:根据题型在分析对象的指引下分析材料,在材料中提取该节目做法类的信息:①节目以习近平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作为切入点,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段子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念结合在一起; ②节目阐述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思考如何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如何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③循序渐进,抽丝剥茧,严肃的理论思转化为亲民的大众语言。将这些信息用所学知识概括,形成答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