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6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
2019-2020年(一)期中考试高二年级政治学科测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文化,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2019年10月1日晚上,庆祝新中国70华诞大型联欢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②第7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2019年8月28日至9月7日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举行 ③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盛大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④2019年9月25日习近平乘坐轨道列车前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出席投运仪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从“拼经济、拼管理”到“拼文化”的阶段,城市竞争实际上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竞争,呈现出“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的新格局,文化成为决定城市未来发展的根本所在。如果你以此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可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 ①文化是影响城市综合实力的长期战略性因素②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增强城市凝聚力和向心力 ③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城市文化 ④文化对城市发展具有核心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公布了2018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其中将人工智能专业列入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全国共有35所高校首批建设资格。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的文化生活意义是( )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视科技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重视科技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増强文化硬实力 ③文化影响人,重视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④文化对经济发展有反作用,重视发展科技,有利于推动科技事业发展实现科技强国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榫卯,是古典家具之魂,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凝结着中国几千年传统家具文化的精粹,沉淀着流光回转中的经典家具款式的复合传承。如今,家具的灵魂榫卯结构早已被人们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大工业生产阶段中的钉子和胶水。这说明() ①古典家具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②传统家具文化亟待保护与传承 ③经济价值比文化价值更为重要 ④传统文化必然被工业文明所取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新型阅读产品“主题阅读”电子书柜一经亮相,就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该产品按不同主题分类,形成一个个电子书柜,并将这些电子书柜产品嵌入微信公众号或APP产品中供读者随时随地进行有营养、省时间、成体系的阅读。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主题阅读做到了:( ) ①博采众长,推出融合多种特质的新文化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利,提高人们文化修养 ④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优化文化资源的配置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林语堂曾经说:“理想的大学应该是一班不凡人格的吃饭所,他们除吃饭外,对学校绝无义务,学校送薪俸仅仅邀请他们住在校园里。比如牛津、剑桥邀请的这种人,在校园里叼着烟斗与人闲谈,高素质的学生也就这样被烟“熏”出了校园。”这表明 ( ) ①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文化环境决定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7.诸葛亮《诚子书》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家训作为一个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不仅会内化为个人一生的教养与原则,也在社会伦理政治秩序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传统文化的家训( ) ①是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巨大物质力量 ②是个人成长中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文化印记 ③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选择 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远离都市车马喧,偷得浮生半日闲”。近年来,很多寺庙开展住宿旅游项目,游客参加寺庙住宿旅游,远离都市喧嚣,清晨听着鸟儿的呜叫醒来,看僧人进行早课、禅修、抄经、冥想等活动,在体验佛教文化的过程中使自己的身心得到释放。这说明( ) ①人们对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的选择是自觉的能动的 ②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能够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 ③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情操 ④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诗人席慕蓉曾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乡愁时常困扰着游走在海外的人们。对海外游子而言,他们虽早已适应了他乡生活,但在面对文化层面上的激烈碰撞和身份认同的焦虑时,乡情又时刻萦绕脑际。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 ①积淀在内心的乡愁是人们难以割舍的精神家园 ②留存于内心的乡情文化是游子们的心灵归宿 ③异乡文化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内心的情愫 ④不同文化的碰撞呼唤人们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9年2月10日,教育部等15个中央都委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对学生欺凌事件的种类和适用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给他人起有侮辱性绰号、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贬低或者侮侮辱他人人格言论等列入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学校对于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在批评的同时给予惩戒,严重者可以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这一《实施办法》的依据是( ) ①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②一个人“三观”的形成是各种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主观的,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充分的物质条件,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11.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互联网+”的时代,春节也开启了“数字时代”。打开老相册,在微信群回忆“小时候的年”,总能引起许多共鸣;回到老地方,在朋友圈晒出“各地的年俗大全”,总能激发更多欢乐。互联网为我们调制出别具一格的年味儿,让我们共享浓情中国年。这表明( )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彻底改变了中华年文化的内涵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传播 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2019年4月29日,以“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为办会理念的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北京延庆区开幕。本次园博会将以园艺为载体,积极传播和发展中国园艺文化,推动我国由园艺生产大国向园艺产业强国迈进同时,园博会也将汇聚世界各地独特的园艺特色和地域文化,促进国际园艺合作。本次世界园艺会的举办有利于( ) ①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 ②加强对话交流,增进对外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③丰富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④展示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3.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下列诗句与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顺序对应一致的是 A.①一②一③一④ B.①一③一②一④C.②一④一①一③ D.②一③一④一① 14.《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的一些经典名句至今仍家喻户晓,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能够开启人的智慧,对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优秀的传统经典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④优秀的传统经典是民族生产发展的根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在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 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在2019年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重振师道尊严”他认为师道神圣不可背,一定要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强调尊师重道是因为( ) ①只有教育才是人类自觉传播文化的活动 ②教育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③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答疑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④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7.我国动画艺术汲取传统绘画技法,与现代美术电影相结合,创作出新颖独特的水墨动画片《牧笛》《山水情》等,开创了动画的“中国学派”,让中国传统绘画技术得到传承和创新。这说明( ) ①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性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②让优秀经典艺术重新焕发生机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③对优秀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 ④与时代相结合增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这表明( )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③要立足实践,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的创新 ④推动社会实践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和检验标准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19.2019年初,一部《流浪地球》引发观影热潮,总票房高达46.46亿。这是一部具有中国思维的科幻电影,它的核心设定是面对灾难,人类带着地球家园一起寻找希望。整部影片借鉴了国外技术和经验,但75%的特效由国内团队完成,视觉风格也不是盲从西方美学,而是将中国观众的情感与审美作为首要前提。这启示我们() ①要坚持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②要看到技术创新比艺术创新更为重要 ③在文化交流借鉴的过程中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由故宫博物院与北京电视台共同出品的大型文化节目《故宫》通过进宫识宝,探寻故宫历史文化,打造引领热潮的文化创意衍生品,打通受众与故宫文化双向互动的新联结,让故宫文化被更多年轻人“带回家”,获得了广泛好评。该节目的成功得益于( ) ①立足中华文化资源,创新发展传统文化②创新文化传播途径,发掘文物历史价值 ③依托故宫历史底蕴,突出文化经济价值④发挥现代传媒优势,激发传统文化活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2019年1月15日,新編姚剧历史剧《王阳明》在北京上演。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姚剧属吴语系滩簧类地方剧种,产生于浙江余姚,至今已有250多年历史。新编姚剧《王阳明》把王阳明重视民生的思想融进了戏剧情节,通过场景演绎抓住了观众心理,观众好评如潮。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征②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要尊重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④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2.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命名为“冬梦”。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清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同时汲取了书法和剪纸的特点,会徽的设计( ) ①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展现中华文化无穷魅力 ②体现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得到传播和发展 ③表明优秀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赋予汉字全新内涵以激发运动员的拼搏精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如图是汉字“鱼”的演变过程。这一演变过程( ) ①反映了汉字在书写中华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②折射出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征 ③体现了汉字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特点④旨在强调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 )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方言是文化信息的集合体,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们去研究、去运用。陈忠实《白鹿原》中的关中秦腔、老舍《正红旗下》的京腔京韵、沙汀《淘金记》里的川腔辣语……这些文学作品运用方言所表达的其时其地的风土人情,使之成为文学史上的佳作。文学作品创作运用不同的方言( )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绚烂多彩,但不利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发展 ②方言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涵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④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展示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6.爱国主义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永恒主题,要宣传阐释好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和本质要求,引导人们深刻认识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最生动的实践,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感情。这告诉我们,宣传阐释好爱国主义( ) ①要抓住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②要以中国梦为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必须将具体的爱国主义抽象化 ④必须大力宣传爱社会主义祖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时刻牢记尊崇和缅怀英烈,才能 ( ) ①传承英烈精神,增强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 ②还原历史真相,理清英雄事迹的来龙去脉 ③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历史责任感 ④发扬时代精神,在改革创新的基础上继承传统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28.新的历史时期,唯有继续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才能激发改革开放的强劲动力,推动中国航船驶向更加开阔的水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弘扬改革精神就是创新中华民族精神,使民族精神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改革精神体现了我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要全面继承中华文化 ③改革精神能为经济社会的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弘扬改革精神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9.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伟大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是因为( ) ①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②五四精神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③这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④这有利于激励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深情回望过去一年极不平凡的追梦之旅,热情礼赞每一位奋斗者的艰辛付出,满怀信心寄语亿万人民勇敢踏上追寻梦想的新征程,激励每一个人发扬梦想精神,在奔跑中拥抱梦想、成就梦想。这启示我们,弘扬梦想精神( ) ①是凝聚民族力量、推动民族振兴的必然要求 ②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精神品质 ③能够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 ④能够为不断夺取中国建设和改革新胜利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材料一: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系列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播出后,引发社会各界广泛点赞。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表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相连和精神相通。节目的播出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声音,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节目具有正面引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催人向上,使人奋进,鼓舞人们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的祖国建设。 材料二:当代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深入交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之间多一些文化尊重,多一些文化基因的“链接”,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中国人民希望睁开眼睛看世界,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学习、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人的中国梦,了解中国文化中“天下观”、“和谐观”等观念的深刻内涵,了解中国倡导建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本源。这样,西方国家将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机会,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平“语”近人》节目引发社会各界广泛点赞的原因。(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探究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多一些文化基因“链接”的意义。(8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央视一套的原创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和诗以歌”,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挖掘诗词背后的深厚内涵,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引起观众强烈共鸣,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乡村教师和贵州大山里的孩子一起表演了小诗《苔》,孩子们朴质的天籁之声直击人心,感染了无数人。《苔》诗的选取,“活出自我”立意的挖掘,经典传唱人的寻找,诗、歌、舞、乐、声、光、电等各种视听元素(的运用,体现着节目创作者的匠心独运。 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经典咏流传》节目成功对传承传统文化的启示。(10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探月梦想征程中的里程碑。在“嫦娥四号”着陆器、巡视器研发过程中,设备测试遇到诸多问题,一大批老专家和年轻的科研人员一起讨论和分析症结所在,夜以继日地测试、修改,直至彻底解决;针对“嫦娥四号”着陆器落月的地形崎岖、着陆困难的情形,航天工作人员没有采用美国、苏联早期的“盲降”着陆方式,而是自主研发,在月球着陆器上首次应用避障技术……经过上万人的协同努力,耗时四年,“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智能“避障”式安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航天工作者如何诠释中华民族精神。(8分) (2)某高中准备在校园宣传航天精神,请为该校撰写两条宣传标语。(4分)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A 2.A 3.B 4.A 5.C 6.A 7.C 8.B 9.A 10.C 11.B 12.B 13.D 14.B 15.D 16.B 17.D 18.C 19.B 20.B 21.C 22.A 23.C 24.A 25.D 26.B 27.D 28.D 29.D 30.B 31.(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②先进的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相通,对当前经济、政治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③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节目具有正面引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 ④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节目的播出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声音,有利于展示中国主张,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2)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的地位、意义) ②有利于中国先进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话语权。 ③有利于中国了解世界,也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促进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相互吸收有益成果。 ④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32.①立足实践,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时代价值; 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积极创新文化的内容、形式; ③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利用现代传媒,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33.⑴①航天工作者心怀探月梦,不懈追求,实现了“嫦娥四号”成功着陆,诠释了伟大的梦想精神; ②面对难题,航天工作者夜以继日地反复测试,直至彻底解决,诠释了伟大的奋斗精神; ③自主研发避障技术,诠释了伟大的创造精神; ④在探月梦想征程中,上万人协同努力,诠释了伟大的团结精神⑤为实现国人探月梦不懈努力,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⑵答案示例:①努力学习,报效祖国;②树立远大理想;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