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6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博士学位的英文是Ph.D.,即DoctorofPhilosophy,也就是“哲学博士”,表示任何一门专业的学科,学到最后所抵达的境界都是哲学的层次。这是说 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C.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是在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答案】C 【解析】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学到最后所抵达的境界都是哲学的层次”说明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故C选项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科学的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排除;B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而不是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排除;D说法错误,哲学与具体科学具有明确界限,不能说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2.今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于2016年9月15日3时5分在厦门翔安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中央气象台15日晨继续发布红色预警。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降低到了最低程度,这主要体现了 A.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 哲学的基本问题 C.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 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降低到了最低程度,这主要体现了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D 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与材料主旨不符,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3.2017年9月,某大学新生报到宿舍分配现场,有家长在发现孩子的宿舍门牌号“424”“454”等带有两个“4”的数字后,声称宿舍号码不吉利,拒绝让孩子入住并坚决要求负责安排新生宿舍的辅导员调换宿舍。下列观点与学生家长的世界观吻合的是 A.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B.物是观念的集合 C.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D.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答案】A 【解析】 【详解】 学生家长声称带有两个“4”的数字宿舍号码不吉利,主观臆造联系,否认联系的客观性,从世界观上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未有此气,已有此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学生家长的世界观吻合,A正确且符合题意;B属于主观唯心主义,C D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都与学生家长的世界观不吻合,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4.生活处处有哲学,近年来出现的下列流行语与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接地气一一一一一一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也是蛮拼的一一一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新常态一——一一一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相统一 ④有权不可任性一一一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 “也是蛮拼的”体现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新常态”体现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相统一,②③对应正确;“接地气”体现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①对应错误;“有权不可任性”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④对应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5.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A.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B.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答案】D 【解析】 【详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也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正确且符合题意。A C体现的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B强调的是获得认识的间接途径,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6.在平面内,若直线a⊥c,直线b⊥c,则a∥b;在空间中,若直线a⊥c,直线b⊥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人们难以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答案】D 【解析】 【详解】 材料强调在不同条件下,直线平行推理并不能都适用,这说明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D正确且符合题意;真理具有客观性、认识具有反复性,A B正确但在材料中都未体现,排除;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能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C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7.放眼今日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稳扎稳打、全面依法治国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力道万钧,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破浪护航;每项实践,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光辉。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从实践出发理解和认识周围的世界 ②把实践观点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③把科学理论作为全部实践的指导和基础 ④把实践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强调实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作用,故题肢①④符合题意;题肢②说法错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故排除;题肢③ 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但不是实践的基础,故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名师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8.李克强用“骑自行车”来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稳”不意味着不动,“不动就会像骑自行车,会摔下来,所以我们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这说明 A.只有保持性质的稳定才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不可分割的 C.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认识和改造 D.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 材料中的“稳”说明了物质是相对静止的,“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说明了运动的绝对性,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不可分割的,B正确且符合题意;不是只有保持性质的稳定才有利于事物的发展,A错误;规律是客观的,是可以认识的,但不能改造规律,C错误;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①区别: 一是含义不同: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二是特点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②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9.南通市启动“通商精神”大讨论活动,先后征集到49条表述语。在此基础上,经多次研讨、听取各方意见,最终确定“强毅力行、通达天下”作为表述语。“强毅力行”语出张謇先生“以强毅之力行其志”,这启示我们 A.精神不是万能的 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C.要重视意识能动的反作用 D.先有认识才能实践 【答案】C 【解析】 【详解】 “强毅力行”语出张謇先生“以强毅之力行其志”,这启示我们要重视意识能动的反作用,C正确且符合题意;A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材料强调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排除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10.过去在地面上,像青藏高原这样的极寒地区地震台网不能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我们也观测不到,但随着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的上天,人们就可以不受这些自然环境的约束,对全疆域进行实时观测。这表明 ①人们能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有利联系 ②新的认识工具的出现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③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实践的内容、水平会不同 ④人们能摆脱条件制约,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特征。①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建立新的联系;②符合题意,但随着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的上天,人们就可以不受这些自然环境的约束,对全疆域进行实时观测,体现了新的认识工具的出现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③符合题意,从“极寒地区地震台网不能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我们也观测不到”到“不受自然灾害的约束”体现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实践的内容、水平会不同;④表述错误,人们不能摆脱历史条件的限制。故本题选C。 11.目前,生物打印几乎可以完全复制生物组织的微观与宏观结构,达到功能的再生。通过合理调节生物打印的参数,科学家能制备不同的人造组织和器官,包括肝脏、血管甚至心脏。10年前,生物打印对人们而言可能还是一个神话,如今已经发展成一项平常的治疗手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生物打印必将实现对于人体组织和器官在结构、功能和形貌上更好的模拟,将再生医学推上一个新高峰。从认识论角度来看,这说明 ①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②生物打印技术的发展以取得正确的医学认识为最终目的 ③生物打印技术的进步印证了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④勇于探索敢于超越就能突破真理的界限和范围 A.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②错误;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④错误;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12.专家指出,目前对青少年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各自为战,难以形成一个有效的帮助网。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有 A. 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从整体着眼,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C.联系是具体的,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D.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做到从一切从实际出发 【答案】B 【解析】 【详解】 专家指出,目前对青少年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各自为战,难以形成一个有效的帮助网,这从辩证法角度启示我们从整体着眼,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B正确且符合题意;A属于唯物论,与设问的知识范围不符,排除;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C错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D中的原理与方法论对应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 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易错点: 1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纠正:整体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 2. 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纠正:关键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3. 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纠正:当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4. 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纠正:必须在一定条件下。) 13.所谓厨师效应,讲的是厨师把几种原料混在一起炒出来的菜,非常美妙,但这种美妙的味道,是任何一种原料所不具备的。“厨师效应”告诉我们 ①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②搞好局部有助于推动整体发展 ③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④整体的状态及变化会影响部分 A.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所谓厨师效应,讲的是厨师把几种原料混在一起炒出来的菜,非常美妙,但这种美妙的味道,是任何一种原料所不具备的。“厨师效应”告诉我们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④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14.经历了从金牌至上到金牌无用论的极端思维后,国人对奥运的态度已悄然改变,当中国的观众为马来西亚的李宗伟喝彩,为身患癌症的美国射击运动员埃蒙斯加油鼓励,金牌不再是比赛的唯一,对拼搏者的尊敬、对失利者的宽慰已经成为舆论主流。这种新体育国主义的背后,是一个体育强国、世界大国日渐成熟的国民心态,中国国民心态,中国国民心态的变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A. 发展的实质是质变 B.矛盾具有普遍性 C.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 这种新体育国主义的背后,是一个体育强国、世界大国日渐成熟的国民心态,中国国民心态,中国国民心态的变化过程主要体现了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D正确且符合题意;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A错误;B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C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 准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要理解发展的实质,就要与运动、变化相比较。发展是一种运动,但不能说运动就是发展。发展是一种变化,也不能说变化就是发展。运动、变化都不能反映出事物运动变化的总体性质和趋势。唯物辩证法是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的,认为发展是带有前进性和上升性的运动和变化,是能表明事物前进性和方向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发展揭示了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前进性和上升的趋向性。运动、变化比发展广泛,发展比运动、变化深刻。 15.从1G到5G,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1G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2G手机有了短信、WAP上网等功能,而到了4G时代,相关技术会把宽带互联搬到手机上,将手机变成一个接入网络的终端,其通话功能仅仅是附带功能。预计5G网速将比4G提高10倍左右,只需要几秒即可下载一部高清电影,能够满足消费者对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等更高的网络体验需求。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C. 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D.事物运动的方向一定是上升的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目的表述,我国移动通讯技术从1G到5G,功能越来越强大,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表明了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故C选项表述正确入选。A选项表述错误,否认了质变。排除。B选项与题意无关,D选项表述错误。 点睛:①新事物是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违背事物的发展趋势,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发展的实质决不是事物简单的数量增减和位置变动。 ②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简单地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或以事物的名称、旗号来判断新旧事物,都是不科学的。 16.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制度创新是永恒的课题。修订党规党纪不能贪大求全,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遵循正确方向,一步一步向前迈进。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辩证法启示是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一步一步向前迈进 ②要发挥正确思想意识的导向作用,从严治党要遵循正确方向 ③事物发展总要经历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不能贪大求全 ④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要坚持制度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修订党规党纪不能贪大求全,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遵循正确方向,一步一步向前迈进。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辩证法启示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事物发展总要经历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要一步一步向前迈进,不能贪大求全,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属于唯物论,与设问的知识范围不符,排除;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 正确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并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2)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质变更为重要。只有质变,才完成了量变,才肯定和巩固了量变所获得的成果;只有质变才能完成新质的事物;只有质变才能引起新的 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但并不是说量变就不重要了,没有量的长期积累,是不会有质变的产生的,所以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17.2016年11月16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通过视频发表讲话。习近平指出,互联网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一般来说,互联网对社会发展利大于弊,其积极作用是主流,而对于痴迷网络的少数青少年来说,则弊大于利。这表明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可以相互转化 ②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④具体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对于痴迷网络的少数青少年来说,则弊大于利”说明“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这说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可以相互转化,①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主次矛盾的转化问题,②不选;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③不选;“互联网对社会发展利大于弊,其积极作用是主流,而对于痴迷网络的少数青少年来说,则弊大于利”说明具体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C。 【点睛】本题涉及到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区分的问题:一般可采取如下区分方法:1、依据命题旨意判断。如果材料侧重于解决问题,“办事情”“做事情”即改造世界(做、行),则适用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如果材料反映的是人们对某事物的评价或看法,是看问题,即认识世界(看、分析),则适用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2、依据关键性词语判断,如果题目中出现“重点”、“中心”、“关键”、“核心”、“主线”、“主题”、“要务”、“重中之重”等关键词,是抓主要矛盾的表现,体现主、次矛盾关系原理;题目中如有“主流”、“本质”、“总的来看”、“辨方向”、“识大局”、“分析形势”、“判断性质”等关键词出现时,则体现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18.习近平强调,中美两国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存在分歧在所难免,最关键的是双方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采取建设性方式增进理解、扩大共识,努力把矛盾点转化为合作点。从哲学上看 ①中美两国合作以差异为前提,差异寓于合作之中 ②分歧与合作贯穿于中美两国关系发展过程的始终 ③是否有效管控分歧决定着中美两国关系的性质 ④努力把矛盾点转为合作点是矛盾斗争性的体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中美两国的差异体现了斗争性,中美两国的合作体现了同一性,结合所学知识“同一以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故合作以差异为前提,差异寓于合作之中,①正确;矛盾的对立统一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美两国的合作与分歧也贯穿于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全过程,②正确;中美两国关系中,合作是主流,分歧是支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分歧”作为次要方面不决定中美两国关系的性质,③不选;把矛盾点转为合作点是矛盾同一性的体现,④不选。 点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谁寓在谁之中?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谁寓在谁之中?在考试中这个问题的出现常会使许多同学大费脑筋。我们可以在平时这样简化记忆:“普寓特,斗寓同”即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这样就能很快地记住了。 19.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下列成语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发展的观点的是 A.邯郸学步 B.唇亡齿寒 C.吐故纳新 D.因地制宜 【答案】C 【解析】 【详解】 “吐故纳新”既体现了“故”和“新”之间的联系,也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发展的观点,C正确且符合题意;“邯郸学步”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与题意不符,排除;“唇亡齿寒”只体现了联系的观点,未体现发展的观点,排除B;“因地制宜”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20.北宋大儒程颢说:“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也。”这是因为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C.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D.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答案】C 【解析】 题目中,北宋大儒程景页说:“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也。”这是因为事物是一分为二的;故C选项入选。其他选项与题不符。 21.为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慢的问题,某地推出了“就医宝”APP互联网智慧医疗服务系统。患者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诊前预约挂号,诊中支付、获取报告,诊后跟踪服务等,这极大地缩短了患者的排队等待时间,优化了就医流程。材料表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因人的参与而具有主观性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 ③人们可以根据主观意愿建立新的联系 ④人们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联系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某地推出“就医宝”APP互联网智慧医疗服务系统,这极大地缩短了患者的排队等待时间,优化了就医流程,这体现了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人们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②④符合题意;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排除①;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③错误。故选C。 【点睛】 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22.据传,某人遇到豆腐滞销,因怕豆腐变坏,血本无归,便将豆腐切成小块,配以盐、香料,置于坛中,并封其口,以为这样便可造出腐乳来。谁知过了一些日子打开坛口,腐乳没做出来,豆腐臭气熏天。试尝之,其味鲜美。遂将此臭豆腐试销,竟获得顾客好评,臭豆腐从此流传开来。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要从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之中把握事物 ②大胆利用和借助美好愿望直接创造出新事物 ③敢于颠覆传统,推动新事物不断成长和壮大 ④联系是多样的,要善于把握和建立事物新的具体联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说明了臭豆腐的来源,体现了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联系,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是从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之中把握事物的表现,尊重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选B。②错误,人们不能直接创造新的事物,要通过实践;③错误,创新是一种辩证的否定,而不是全面颠覆传统。 考点: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23.近五年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这表明 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C.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D.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答案】A 【解析】 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这表明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适合题意;B、C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D是错误的。 24.我国刚刚全面步入4G网络时代,还有很多手机用户没有感受到,5G又来了。2017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2020年启动5G网络商用。这表明 ①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③新事物彻底否定旧事物 ④后出现的事物才是真正的新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 5G是新事物,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强大生命力,终将取代4G,这说明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①项符合题意;5G是在4G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对4G的完善和深化,这说明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②项符合题意;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认为新事物彻底否定旧事物,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③项观点错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一个过程,其间既有新旧事物并存的情形,也会出现旧事物暂时复辟的现象,后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 【点睛】关于新旧事物的几种错误观点: (1)后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一个过程,其间既有新旧事物并存的情形,也会出现旧事物暂时复辟的现象,不能笼统地说后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2)力量强大的事物就是新事物:新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角度来说的,不是说新事物在开始的时候就具有强大的力量。当新事物刚刚出现的时候旧事物往往更强大。 (3)形式上新颖的事物就是新事物:内容是事物的根本,看待事物的性质必须抓住它的内容。事实上,新事物在形式上未必就新,旧事物在形式上未必就旧,旧事物常以新形式出现。 25.网络上有一句流行语:“人生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就说明你挂了。”生活中,人们常把“浮起来”称为成功,把“沉下去”叫作失败。其实在沉浮之间,有起有落才是真实人生。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事物处在量变与质变的交替过程中 D.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答案】D 【解析】 生活中,人们常把“浮起来”称为成功,把“沉下去”叫作失败。其实在沉浮之间,有起有落才是真实人生。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既要对前途充满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D项符合题意;A项不能准确反映题意;BC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 【点睛】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途径): (1)(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方法论)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2)(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方法论)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26.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下列与此蕴含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①不受虚言,不听浮术 ②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 ③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④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蕴含了量变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的道理。“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体现了一切要从实际出发的道理,①不选;“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体现的是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取得群众的拥护,与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无关,②不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的道理,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27.《王者荣耀》是目前最热的手游,但也因其包含了错误历史知识、容易诱使未成年人沉迷而被称为“有毒的农药”,这推动有关部门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整治手游领域的类似问题。这体现了 A.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B.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C.矛盾双方的差别和对立以同一为前提 D.矛盾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矛盾的基本属性。 【详解】 《王者荣耀》是目前最热的手游,但也因其包含的错误历史知识、容易诱使未成年人沉迷而被称为“有毒的农药”,体现了任何事物都包含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A项符合题意;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B项观点错误;矛盾的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C项观点错误;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D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 28.复旦大学发布的《2020—流本科教育辑并行动计划》提出,将构建通识与多元选择有机结合的“2+X”培养体系,在本科前两年着重开展通识教育和大类基础教育,专注基础融通;从本科三年级开始,根据学生个性化、多元化成长需求,构建互相贯通的多维发展空间。从哲学角度看 ①通识教育尊重了矛盾的普遍性 ②多元选择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通识教育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 ④多元选择强调的是学生全面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解析】 从哲学角度看,通识教育尊重了矛盾的普遍性,多元选择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②项符合题意;通识教育尊重了矛盾的普遍性,而不是抓住了主要矛盾,③项说法错误;多元选择强调的是学生个性发展而不是全面发展,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问题的精髓):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29.为贯彻落实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2017年11月,M市积极探索创新“互联网与交通”融合发展之路。通过创新实现约租车与巡游出租车的共同发展,巡游出租车主要提供基本服务,约租车可以发挥其灵活、高效的优势,弥补巡游出租汽车供应的不足,成为巡游出租汽车的有益补充。这一创新历程表明: A.创新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 B.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 C.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答案】B 【解析】 新出现的事物并不是“新事物”,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说法错误,A项不选;巡游出租车主要提供基本服务,约租车可以弥补巡游出租汽车供应的不足,这里既有“肯定”,又有“否定”,体现了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B项正确;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项说法错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D项说法不准确。 30.(题文)时下网络订餐成为年轻人的新宠。“美团”跳出传统的经营思维定式,凭着“美团一次,美一次”的理念,为消费者发现最值得信赖的商家,为商家找到最合适的消费者,给商家提供最大收益的互联网推广。美团的成功是 ①在彻底否定事物原有联系基础上建立新联系实现发展 ②在辩证否定的过程中实现了理念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③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引下找到了企业经营发展的新思路 ④在颠覆传统营销模式的基础上创新理念实现自身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 “美团”跳出传统的经营思维定式,凭着“美团一次,美一次”的理念,为消费者发现最值得信赖的商家,为商家找到最合适的消费者,给商家提供最大收益的互联网推广。美团的成功是在辩证否定的过程中实现了理念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引下找到了企业经营发展的新思路,②③项符合题意;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既不是彻底否定,也不是彻底颠覆,①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辩证否定: (1)辩证否定的内涵: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否定的特点: 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辩证否定的实质: 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4)辩证否定的意义: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 31.材料: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的三中全会一览表 时间 届别 内容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定 1984年 十二届三中全会 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 1988年 十三届三中全会 为深化改革扫清道路 1993年 十四届三中全会 制定市场经济基本框架 1998年 十五届三中全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3年 十六届三中全会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2008年 十七届三中全会 关注三农问题 2013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 全面深化改革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答案】①实践具有能动性,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党的政策也在不断发展。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党的政策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并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科学理论对实践起推动作用。党的政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思想。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党的政策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全面深化改革,体现了党和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不懈追求和永恒使命。 【解析】 【详解】 这道题考查辩证认识论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认识论包括的哲学道理主要有实践的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特征、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等知识。从实践的特征来看,根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我党的改革内容不断变化,体现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特征。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看,我党的政策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也是实践推动的结果,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形成的正确政策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从真理的角度看,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党的政策随着历史条件不断发展变化。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来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我党和人民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5月12日,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57周年纪念日。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航天探索向来伴随着高风险,任何一点疏漏都可能造成灾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包括航天员、空间应用、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和空间实验室八大系统的宏大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高新技术领域。“零瑕窥”“零失误”“万无一失”是各单位的一贯要求,不放过任何细节。全国数千个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自觉服从大局,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什么能够成功? 【答案】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各大系统,自觉服从大局,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团结协作,实现了整体优化。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各系统、各领域始终坚持“零瑕疵”“零失误”“万无一失”,十分注重细节,有力保证了航天工程的成功。 【解析】 【详解】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什么能够成功。 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各大系统,自觉服从大局,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团结协作,实现了整体优化。各系统、各领域始终坚持“零瑕疵”“零失误”“万无一失”,十分注重细节,有力保证了航天工程的成功。可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知识,从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说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能够成功的原因。 【点睛】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 (1)(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强调整体) (2)(原理内容):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 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强调部分) 33.围棋人机大战:人工智能里程碑事件 2016年3月,谷歌的Alphag04:1战胜围棋九段李世石,这一场旷日持久的“人机大战”在围棋界和科技界引起了巨大的舆论漩涡。一时间,仿佛全世界的人都对人工智能都关心了解起来,关于人工智能是造福人类还是颠覆人类的正反观点也是甚嚣尘上。 网民:未来十年,大部分诸如护士、记者、会计、教师、股理财师等人类工作可被机器取代,给经济带来严重影响。无论是缺少消费者的消费经济还是高失业率都将导致社会动荡。人类似乎很擅长发明新技术,但却不擅长预见这些技术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人类未来5到10年将取得巨大进步。在汽车自动驾驶、人的卫生与健康、疾病的诊断、治疗的有效率、基因研究等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前景。 根据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应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的影响? 【答案】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要正视人工智能的发展所带来的两面性。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分析人工智能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各有其特点。 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类既带来了巨大进步,但同时也威胁到了很多人的生存,从而造成经济波动社会动荡。 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的影响,推动作用是主要的,阻碍是次要的,要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充满信心。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用矛盾分析法分析说明应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矛盾分析法包括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等知识。面对人工智能,其影响有利有弊,所以我们要正视其带来的两面性;同时,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分析人工智能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各有其特点;但是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的影响,推动作用是主要的,阻碍是次要的,要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充满信心。 考点: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矛盾的特殊性、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评卷人 得分 三、综合题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镇化进程中,拆旧建新无法避免。然而,什么样的建筑该拆、可以拆,哪些建筑应该保留,甚至重点保护,却界定模糊。 “认古不认近”的保护观,导致了一批丧失经济功能与生活功能但极具文化与研究价值的近现代历史建筑被拆除损毁。“喜新厌旧”的建设观导致看起来破旧的真文物被拆毁,而“涂脂抹粉”的仿古建筑与仿古街区却被保留下来。 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传承离开保护就会消亡,如何保护古建筑是业界人士深思的问题。“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唐朝诗人司空图的这句诗,道出了传统建筑保护与发展的真谛:保护传统古建筑不是简单地复制,更不是一律拆除,而是“与古为新”。 请运用辩证否定的观点,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要“与古为新”的正确性。 【答案】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在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过程中坚持“与古为新”,是对古建筑的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②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对古建筑“与古为新”,是对古建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辩证的否定既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对传统古建筑“与古为新”,既是对中华文明的继承,又是对中华文明的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相关原理,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要贯彻“与古为新”的正确性,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注意本题的知识范围,然后可以从辩证否定的含义入手分析说明;其次可以从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是、发展的环节的角度说明既要继承又要发展的重要性;然后从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的角度分析说明对古建筑与古为新,是对古建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可。 考点:辩证的否定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