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辽宁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辽宁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辽宁师大附中高二(下)期中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共52.0分)‎ 1. ‎2018年8月13日上午,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拥有一百多年传统的全球最大规模哲学会议第一次来到中国,哲学的作用及发展也更为国人所关注。下列对哲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个性规律 C. 哲学给人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 哲学能够发挥给人智慧、让人聪明的作用 ‎【答案】D ‎【解析】A错误,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 B错误,哲学从各种个性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一般规律; C错误,只有真正的哲学给人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正确,哲学是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哲学能够发挥给人智慧、让人聪明的作用。 故选:D。 本题考查:哲学的功能和任务 ①哲学的功能:哲学是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真正的哲学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②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寻找光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全面细致掌握知识点,注意排除错误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 ‎ 2. 张衡认为:“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下列观点中与张衡观点属同一哲学派别的是(  )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 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④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材料中张衡认为天地万物最早的起源,既不是什么上帝、神灵的旨意,也不是什么绝对的理论,而是“无形之类”的“元”,也就是太始,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①符合题意,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意思是万物都是天地与阴阳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万物的生化是自然而然的,是没有意志与目的。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符合题意,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意思是天下没有离开物体而独自燃烧的火,世间怎么能有脱离形体而独自产生知觉的精气呢。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③不合题意,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④不合题意,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故选:A。 本题考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仅是一种宝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例如:“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气者,理之依也”;“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 1.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慈鸟: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羊羔和乌鸦的能动性活动与人类活动没有本质的区别 ②人类敬母爱母之情是由动物“反哺本能”进化而来的 ③“跪乳之恩与“反哺之义”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 ④跪乳和反哺受感性支配,不会也不可能包含理性因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错误,羊羔和乌鸦的活动属于动物的本能,而不是能动性活动,与人类活动具有本质的区别; ②④正确,人类敬母爱母之情是由动物“反哺本能”进化而来的,跪乳和反哺受感性支配,不会也不可能包含理性因素; ③错误,“跪乳之恩”与“反哺之义”属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动物不具有实践活动,不能说“源于实践”。 故选:C。 本题考查:意识的起源和生理基础 1.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结论: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生理基础 (1)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正答率。本题难度不大。 ‎ 2. ‎“捂脸”表情(如图)以它丰富的情感内涵,委婉的表达方式,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一千个人眼中便有一千种“捂脸”:遇到好事了,捂脸;遇到坏事了。捂脸;认错的时候,捂脸;太尴尬了,捂脸……材料表明(  ) ①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②意识受主观因素影响,正确性往往因人而异 ③认识因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④认识对象具有能动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③符合题意,“捂脸”表情以它丰富的情感内涵,委婉的表达方式,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一千个人眼中便有一千种“捂脸”,这说明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认识因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②错误,的意识受主观因素影响,但正确性只有一个; ④错误,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故选:A。 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③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知识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解答此题时重点把握以下概念: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与客观事物会完全一致,客观世界中没有的东西,意识能反映出来,恰恰说明了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种能动的反映,不是照镜子式的机械反映。 ‎ 1. 腐乳又被称为“中国奶酪”,传统中医认为腐乳性昧甘、温,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等作用。现代营养学证明,豆腐在经过发酵后会得到更多利于消化吸收的必需氨基酸、烟酸、钙等矿物质,还能得到一般植物性食品中没有的维生素B12.从哲学角度看,这体现出(  ) ①尊重物质的自然属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 ②腐乳的营养成分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丰富和提升 ③腐乳的自然性质是其具备特定营养的物质性基础 ④对腐乳营养价值认可的提升源于人们认识的转化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中关于腐乳作用的描述,从哲学角度看,这体现出尊重物质的自然属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腐乳的自然性质是其具备特定营养的物质性基础; ②错误,腐乳的营养成分是其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不会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丰富和提升; ④错误,对腐乳营养价值认可的提升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 故选:A。 本题考查:自然界的物质性;价值和价值观 1.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前提和基础。 2.价值和价值观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该题遵循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命题原则,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着眼于考生发展需要,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解答时需要有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诗人汪国真的名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强调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要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下面与该名句所蕴含的哲理最为接近的是(  )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②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③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④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诗人汪国真的名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①不合题意,选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强调的是理想与使命; ②④符合题意,选项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和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③不合题意,选项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强调君子要学会做人,才会有道德; 故选:B。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即参与实践活动获得的直接经验和通过知识的学习、传递获得的间接经验。但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实践。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惟一标准。因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处于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选项与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选择题的根本原则,并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 1. 为了让对华贸易战“师出有名”,美国近期在不停抛出301调查报告,将其作为向中国开枪的佐证。污蔑中方在中美经贸往来中“实行不公平做法、占了便宜”。这些精挑的数据与政策逻辑链条,看上去颇具迷惑性,能蒙住些不明就里的人。但是,谎言重复千遍也成不了真相。这是因为(  ) ①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②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③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具有一个 ④真理是对客现对象的正确认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①④正确,为了让对华贸易战“师出有名”,美国歪曲事实,编造谎言。但是,谎言重复千遍也成不了真相。因为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和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 ②③不符合题意,选项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和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具有一个与题意构不成因果关系; 故选:B。 本题考查: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只有一个。 ②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③真理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我们要正确对待错误。 本题以中美貿易战为情境,考查真理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 2. 牛顿经典力学把运动归结为确定轨道的机械运动,但只能精确描述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决了物质高速运动的问题,这一领域的物体运动是确定、可观察、可预知的;而量子力学认为一个粒子可以同时处于两个地方,甚至可以同时向两个不同的方向运动,量子测量的“测不准原理”让微观领域的粒子运动显得不确定、不可观察、不可预知。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②任何真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真理和谬误之间的转化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的 ④事物自身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认识的不确定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符合题意,由题意中所述的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力学解决的不同的物理难题,可以看出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任何真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不体现真理与谬误之间的关系,排除; ④表述错误,事物自身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认识具有反复性; 故选:A。 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1.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只有一个。 ②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真理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该题属于启示类选择题,以“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力学解决的不同的物理难题”来考查学生对意识的能动作用、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的理解和运用,分析其哲学启示,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有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解题的关键:哲理与材料对接的吻合性,解题时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无关的选项。 ‎ 1. 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既要勇于变革现实以推动事业发展,又要注意保持稳定以巩固变革的成果。这说明(  ) ①改革、发展和稳定是一个否定的认识过程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错误,改革、发展和稳定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认识过程; ②④符合题意,“既要勇于变革现实以推动事业发展,又要注意保持稳定以巩固变革的成果。”这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③错误,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故选:C。 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1.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 ‎②客观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①规律是客观的。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②这就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该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紧扣“既要勇于变革现实以推动事业发展,又要注意保持稳定以巩固变革的成果”关键信息,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 1. 为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人生规划,某校开设了生涯规划课程,其课程的教育基本理念如图 这一理念启示我们(  ) ①生涯规划决定着人们的实践活动 ②生涯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合理的短期目标 ③制定生涯规划要处理好认识世界与决策行动的关系 ④制定生涯规划应当充分发挥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表述错误,生涯规划指导着人们的实践活动; ②表述错误,生涯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实践; ③④符合题意,通过对上述生涯规划课程的教育基本理念的分析,可以看出制定生涯规划要处理好认识世界与决策行动的关系,制定生涯规划应当充分发挥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故选:D。 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1.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2.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真理或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入歧途。 该题以“生涯规划课程的设置理念”为命题载体,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该题遵循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命题原则,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着眼于考生发展需要,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解答时需要有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2019年4月10日晚上9点多,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在中国上海和台北、比利时布鲁塞尔、智利圣地亚哥、日本东京和美国华盛顿全球六地同时对外发布,这是人类首次通过图象直观的看到黑洞。据此回答11、12题 爱因斯坦叕对了!百年前,爱因斯坦首次对黑洞做出预言,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科学家计算出黑洞的图形,并把观测到的照片跟计算出的照片进行对比,发现它们非常吻合,完美的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这说明了(  )‎ A. 科学实验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稳定的、必然的 C. 人类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D. 黑洞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物质现象 ‎【答案】D ‎【解析】A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学实验只是实践的一种基本形式; BC不合题意,材料并没有强调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稳定的、必然的,也没有强调人类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D符合题意,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科学家计算出黑洞的图形,并把观测到的照片跟计算出的照片进行对比,发现它们非常吻合,完美的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这说明了黑洞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物质现象。 故选:D。 本题考查:世界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和错误的选项。 ‎ 2. ‎2019年4月10日晚上9点多,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在中国上海和台北、比利时布鲁塞尔、智利圣地亚哥、日本东京和美国华盛顿全球六地同时对外发布,这是人类首次通过图象直观的看到黑洞。据此回答11、12题 爱因斯坦百年前对黑洞的预测(  ) ①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是来源于科学家的正确性认识 ④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符合题意,爱因斯坦百年前对黑洞的预测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说法错误,对黑洞的预测来源于实践,而不是来源于科学家的正确性认识; ④不合题意,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故选:A。 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1、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够正确地认识存在,这是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肯定回答,属于可知论的观点。 ‎ ‎2、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1)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但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和错误的选项。 ‎ 1. 物联网通过细心传感设备将各种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跟踪、控制和信息的互换、共享。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错误,该表述违背联系的客观性; ②④符合题意,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这进一步佐证了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 ③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故选:C。 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2.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这就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该题以物联网技术发展这一事例,考查学生对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的理解、运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知识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还要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选项与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单项选择题的根本原则。 ‎ 2. 如图漫画《拔河》(单继新画)启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应该(  ) ①遵循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优化组合,发挥整体的最大功能 ③充满信心,勇于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曲折 ④着眼整体,用整体的发展带动部分发展。 ‎ A. ②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②‎ ‎【答案】D ‎【解析】‎ ‎①②符合题意,漫画中参加拔河的人无序组合,无视“力”的规律,这启示我们应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启示我们要优化要素组合,发挥整体的最大功能; ③不合题意,勇敢面对道路的曲折不是漫画要给我们的启示; ④不合题意,漫画强调的是要注重部分的有序组合,不是强调用整体的发展带动部分发展; 故选:D。 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系统优化方法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系统优化方法 (1)原理内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方法论要求: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解答本题应运用的解题方法为排异法,即排除题肢本身尽管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相符合的,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运用此类方法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难度中等。 ‎ 1. 京津冀一体化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目的是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要实现“1+1+1>3”的效果,必须(  ) ①注重优化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功能 ②要发挥北京作为首都的统率作用 ③把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 ④补齐津冀在政治文化方而的短板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③符合题意,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要实现“1+1+1>3”的效果,必须注重优化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功能,把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 ②不合题意,材料并未强调发挥整体的统率作用; ④不合题意,材料并未强调补齐京津冀在政治文化方而的短板。 故选:A。 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 ①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③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也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整体由部分构成,离不开部分;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也离不开整体。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 ‎(2)方法论: 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②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本题以京津冀一体化为背景,考查学生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关键词句,并和所学哲理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 1.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过去几年,金融业在“一行三会”的监管下取得了巨大成效。但在协调方面,出现了监管套利、监管真空等问题,暴露了潜在的金融风险。为此,我国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该举措的哲学依据是(  )‎ A.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B. 只有善于抓住机遇才能赢得主动 C.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D. 系统各要素按一定顺序发挥作用 ‎【答案】A ‎【解析】A正确,在协调方面,出现了监管套利、监管真空等问题,暴露了潜在的金融风险。为此,我国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说明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B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与“只有善于抓住机遇才能赢得主动”无关。 C错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D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主旨与“系统各要素按一定顺序发挥作用”无关。 故选:A。 本题考查:系统优化方法 ①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系统具有有序性、系统具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正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及善于运用知识对选项进行辨析排除。 ‎ 2. ‎“你说你喜欢雨,但是下雨的时候你却撑开了伞;你说你喜欢阳光,但当阳光播撒的时候,你却躲在阴凉之地;你说你喜欢风,但清风扑面的时候,你却关上了窗户。我害怕你对我也是如此,因为你说你爱我。”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 A. 事物的矛盾是无法解决的 B. 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C.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 D. 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答案】D ‎【解析】A说法错误,事物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 B说法错误,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前进、上升的过程,不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C说法错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但这两个方面不一定是有利和不利; D符合题意,材料中的“你说你喜欢雨,但是下雨的时候你却撑开了伞”等观点强调了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故选:D。 本题考查: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 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在对立中看到统一,在统一把握对立。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关键词句,并和所学哲理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 1. ‎《说文嚼字》指出,由止、戈组成的“武”字,意为制止战争,拿起武器的目的是放下武器,保卫和平。可见,在本意中,“武”中有“德”,“德”约束“武”。“武”字本意中包含的哲学智慧是(  ) ①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贯通 ②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③矛盾的斗争性受到同一性制约 ④矛盾双方的对立推动事物的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中对“武”字本意的解释为“武”中有“德”,“德”约束“武”。这包含的哲学智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贯通;矛盾的斗争性受到同一性制约; ②错误,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④不合题意,材料主旨不体现该项; 故选:C。 本题考查: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①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包含,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斗争性是绝对的; ②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二者共处于统一体当中,不可或缺。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本题考查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解题的关键: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或错误的选项。 ‎ 2. 工匠精神”最迷人的魅力还是在于“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坚持,精益求精需要坚持,耕读传家需要坚持,“工匠精神”就是再坚持一下,再多做一点。坚持下去,跬步能行千里;坚持下去,小流汇成江海。可见(  ) ①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②坚持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才可能成功 ③正确的意识能够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要重视量的积累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错误,精神的力量不能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②错误,坚持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才可能成功,此说法错误,一辈子也可能做很多成功的事情; ③④正确,工匠精神”最迷人的魅力还是在于“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坚持,精益求精需要坚持,耕读传家需要坚持,“工匠精神”就是再坚持一下,再多做一点。坚持下去,跬步能行千里;坚持下去,小流汇成江海。可见正确的意识能够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要重视量的积累。 故选:D。 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1、意识的能动作用 ‎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不同性质的意识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正确意识指导下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指导下,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这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抓住机遇,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当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要坚持适度原则。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平时要注意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 1. ‎“逆水行舟,一篱不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 离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量变不会引起质变 B. 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改变事物变化的必然趋势 C. 没有渐进的量的积累,任何质变都不可能发生 D. 任何事物的量变引起的质变都是前进上升运动 ‎【答案】C ‎【解析】A表述错误,排除,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B选项错误,表述过于绝对,同样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坚持不懈地努力,如果不尊重事物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也能改变事物变化的必然趋势; C选项符合题意,当选,题意“逆水行舟,一篱不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这说明放弃一篱一滴水都不可能实现质变,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 D选项错误,因为质变有上升的前进的,也有下降的倒退的,不能一概而论。 故选:C。 本题考点:1)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考生把握事物的发挥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考生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考生一定要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有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 2. 鹰的年龄可达七十岁。但当鹰活到四十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翅膀变得十分沉重,飞翔十分吃力。它必须在悬崖上用它的辕击打岩 石,直到完全脱落,把老化的指甲和羽毛拔掉。五个月以后,新的喙、爪子和羽毛长出来了,鹰开始飞翔,重新再过神鹰一般的岁月。鹰之重生说明(  ) ①发展的实质是“扬弃” ②成功总是以困难和挫折为代价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可以相互转化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说法错误,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②说法错误,“成功总是以困难和挫折为代价”的说法过于绝对; ‎ ‎③符合题意,喙脱落,老化的指甲和羽毛拔掉,直到新的喙、爪子和羽毛长出来了,鹰开始重新飞翔,这说明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④符合题意,把旧的喙、爪子和羽毛去掉,待新的喙、爪子和羽毛长出来了,鹰开始重新飞翔,这说明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可以相互转化。 故选:D。 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原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1、辩证否定观原理 (1)原理: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④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克服和保留的统一,实质是“扬弃”。 (2)方法论: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此题考查辩证否定观原理、矛盾同一性原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学生准确把握题干主旨,结合教材所学,选出答案。可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 1. 合肥崔岗艺术村,-直坚持“原生态、原风貌、原住民”,综合配套基础设施,提升综合环境,通过艺术的介入,实现原住民和艺术家和谐共生,融合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引领城市近郊农村转型升级新框架。崔岗艺术村的建设表明(  ) ①艺术村的成功基于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善于总结经验,是艺术村取得成功的关键 ④通过努力总能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符合题意,合肥崔岗艺术村,一直坚持“原生态、原风貌、原住民”,综合配套基础设施,提升综合环境,实现原住民和艺术家和谐共生,融合发展,这表明崔岗艺术村的成功基于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②符合题意,形成了独特的引领城市近郊农村转型升级新框架,这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错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是艺术村取得成功的关键; ④错误,“总能”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A。 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①规律是客观的。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②这就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之一,我们应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核心信息,对其进行分析整合,得到正确的答案。本题难度适中。 ‎ 1. 如图的漫画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给我们的人生感悟是(  ) (注:图中文字为“每个人出生时都是原创的,可悲的是很多人渐渐成了盗版) ①实现人生价值就要与众不同 ②坚持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③模仿和重复别人的人生难以出彩 ④人的成长要善于把握自己的优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错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的价值在于劳动和奉献,而非与众不同。 ②错误,辩证否定观认为事物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认为坚持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是形而上学辩证否定观。 ③正确,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要求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模仿和重复别人的人生”没有做到创新。 ④正确,辩证否定观的实质要求我们保留和继承以往发展中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人的成长就是要善于把握自己的优势。 故选:D。 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原理 (1)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特点: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 (3)实质: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 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应变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具有灵活的思考能力,但是在回答的过程中不能脱离材料的中心思想和教材的知识点。 ‎ 2. ‎《朗读者》第三期中,麦家给儿子的一封信被称为《朗读者》开播来最重磅的一枚催泪弹。《朗读者》现场,麦家更是几次哽咽,聆听者董卿也泪光闪烁,台下的“90后”、“00后”直接哭了。这封被网友称为“最美家书”的信,是一封小说家整整准备了18年的信、一封他悄悄塞进儿子远行行囊的信、一封麦家写给儿子,又是向自己的父亲“还债”的信……这封信之所以感动众人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  ) ①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麦家信中有无数父与子相同的感情 ②矛盾特殊性寓于矛盾普遍性之中,麦家信中透着天下父母的无私爱心 ③矛盾特殊性离不开矛盾普遍性,父爱如山,爱是翻越任何关隘的通行证 ④矛盾普遍性离不开矛盾特殊性,青春期的叛逆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①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正是无数真实存在的父与子的感情才抽象出普遍性的父爱,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 ‎ ‎③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矛盾特殊性离不开矛盾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无数真实存在的父爱,都包含着父爱共同的特点,父爱如山,爱是翻越任何关隘的通行证。 故选:A。 本题考查: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辩证关系: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指导意义: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既要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又要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个性)。 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运用此方法的前提是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难度不大。 ‎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关键是要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长江经济带建设之所以要处理好这一关系,是因为(  )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③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进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③符合题意,长江经济带建设之所以要处理好这一关系,是因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②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④说法错误,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进程。 故选:A。 本题考查: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①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相互转化,斗争性是绝对的; ②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二者共处于统一体当中,不可或缺。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1)含义:主要矛盾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着重把握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本题属于哲理对应选择题,考查学生对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做此类题目考生一定要注意材料观点与哲理的对应的准确性。 ‎ 2. 在这次考试中如果同学们遇到以前做过的题,一定要注意与旧题不一样的地方,这叫“旧题新做”;那些看起来从没见过的题,一定有以往旧题的经验可以借鉴,这叫“新题旧做”。以下哲理最能概括此做题经验的是(  )‎ A. 系统优化的方法 B. 量变质变相互关系原理 C. 一分为二的方法 D.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答案】D ‎【解析】A、B、C不合题意,材料内容体现不出系统优化的方法、量变质变相互关系原理及一分为二的方法,故均排除; D符合题意,“旧题新做”强调矛盾的特殊性,“新题旧做”强调的是矛盾的普遍性,因此最能概括此做题经验的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故选:D。 本题考查: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①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方法论意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本题考查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考生对材料中的观点能准确把握其主旨,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需要考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要善于运用排除法去除与材料无关的选项。 ‎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8.0分)‎ 1.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泽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他和他的团队通过现代技术,将中国人的火药在效能、工艺方面推进了一大步,使中国古老文明重新绽放出新的活力。在研究中,他们对于在实验中获取的各类数据,不流于表面,找到事物的核心,透过现象看本质。他们不断尝试,打破原有框架,构建了火药燃速与燃面的等效关系,并发现了能够弥补温度影响的新材料,解决了长贮稳定性问题,也提高了发射量利用率。同时,使用同一种单元模块,通过模块数量的不同组合,实现火炮对于远近不同目标的打击,提高火炮的威力与射程。 材料二:人人都好奇,王泽山为什么总能创新?王泽山将他的秘诀概括为: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做研究首先要有科学精神。从事火炸药事业,要勇于担当,接受了国家的任务就一定要做好,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还要敢于超越、精益求精。科学态度就是科研上不要使巧劲,不要追求短平快的项目,为了实现目标,遇到困难绝不动摇。”关于科学方法,王泽山说:“人要恰当地估价自我,清楚自己的能力和可以掌控的范围。我的选题原则是客观需要、国际前沿、有能力解决”。‎ 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说明王泽山及其研究团队如何使中国古老的发明重新绽放活力。‎ 结合材料二,分析王泽山创新秘诀的唯物论依据。‎ ‎【答案】【小题1】(1)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在联系中把握事物,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王泽山及其研究团队发现了能够弥补温度影响的新材料,构建了火药燃速与燃面的联系。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不能忽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联系。王泽山及其研究团队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获取各类数据,着重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 ③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注重系统内部的优化趋向。王泽山及其研究团队通过模块数量的不同组合,提高了火炮的威力与射程。 ‎ ‎④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王泽山及其研究团队通过现代技术,打破原有框架,不断实现火药的创新超越。 (2)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王泽山选题遵循客观需要,量力而行,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并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王泽山的科学研究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并选择了正确的研究方法;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王泽山在研究过程中勇于担当、敢于超越、遇到困难不动摇,为科学研究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 ③在选题和研究上尊重客观规律,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做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小题2】‎ ‎【解析】(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说明王泽山及其研究团队如何使中国古老的发明重新绽放活力,属于措施类的试题。解答时,要明确设问范围是唯物辩证法总特征,即联系观和发展观,切入点较大。“发现了能够弥补温度影响的新材料”说明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在联系中把握事物,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对于在实验中获取的各类数据,不流于表面,找到事物的核心,透过现象看本质”说明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不能忽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联系;“使用同一种单元模块,通过模块数量的不同组合”说明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注重系统内部的优化趋向;“不断尝试,打破原有框架,构建了火药燃速与燃面的等效关系”说明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分析王泽山创新秘诀的唯物论依据,属于依据类的试题。解答时,要明确设问范围是唯物论,切入点较大。“选题原则是客观需要、国际前沿、有能力解决”说明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说明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并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人要恰当地估价自我,清楚自己的能力和可以掌控的范围。我的选题原则是客观需要、国际前沿、有能力解决”说明尊重客观规律,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做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1)本题为措施类试题,解答措施类试题一般“一审、二定,三落实”的方法。所以“一审”就是要审读设问和材料,明确设问和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二定”在审读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信息或者设问信息,明确此题的知识指向和主体指向。“三落实”就是通过对材料和设问的分析,实现从设问到教材知识的落实,明确具体的知识体系。 (2)本题为依据类试题,未确定知识范围,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材料内容的理论依据。 第一步“定”:即依据设问,确定答题的范围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还是哲学。 第二步:根据第一步确定的知识范围以及设问中的关键词,从课本中抽出所需要的理论观点。 第三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第四步:组织答案。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确的,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40‎ 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改革开放的决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答案】①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改革开放的决策符合中国的现实,也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使党的路线、党的方针政策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我们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不断创新理念、创新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改革开放的决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属于原因类试题。知识限定明确:真理的相关知识。解答此题,要明确真理的相关知识具体包括的知识点主要有:真理的含义;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我们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然后运用上述知识点分析说明改革开放的决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即可。 本题为原因类试题,解答原因类试题一般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或者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医药学在国学中以精深的科学内容、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医疗实践、鲜明的民族风格屹立于世界医学与科学之林,是世界上迄今唯一保持不衰的传统医学,是世界科学史上的奇迹。然而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医药学发展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医药专业人才严重缺失,后继乏人;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很多中医药学大师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中医药学是一座有待挖掘的富矿,需要更多有识之士勇攀医学高峰,充分发挥中医药学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学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如何看待中医药学的发展?‎ ‎【答案】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这要求我们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中医药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但中医药学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中医对中华民族乃至全球卫生治理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主流是好的,不能因为中医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而对其全盘否定。 ③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对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积极采取对策,推进中医药学现代化,推动中医药学走向世界。‎ ‎【解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如何看待中医药学的发展,本题以国家强大的终极目的是人民的福祉为背景,考查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考生要联系教材知识点,回忆该知识点的重要内容,主要矛盾具有普遍性,这要求我们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等方面,考生根据这些内容再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本题题目类型认识类,本题知识限定比较明确,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如何看待中医药学的发展。认识类试题,需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角度来组织答案。这类试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开放性较大,有难度。答题时要学会多角度思考,分层次书写。 ‎ 1. 通过这次考试,你认为你在政治课程的学习上还存在哪些问题?并据此为自己提出两条方法论寄语。例如,问题:存在畏难情绪,缺乏信心。方法论建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树立信心,重视精神的力量。‎ ‎【答案】①问题:急于求成。方法论建议:注重量的积累。 ②问题:学习方法不对。方法论建议:一切从实际出发。‎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回答自己在政治课程的学习上还存在哪些问题,并据此为自己提出两条方法论寄语。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学生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即可。例如:问题:急于求成。方法论建议:注重量的积累。问题:学习方法不对。方法论建议:一切从实际出发。 试题相对开放,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问题的探究性,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