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3月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3月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3月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18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下列观点中与贝克莱的观点同属一个哲学派别的有 ‎①心外无物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③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①符合题意,哲学史上有两大派别,即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材料中“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心外无物”把人的心灵和感觉当成世界的本原,也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故入选;‎ ‎②不合题意,题干观点属于唯心主义观点,而“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是唯物主义观点,故排除;‎ ‎③符合题意,“理生万物,理主动静”夸大理念的作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故入选;‎ ‎④不合题意,题干观点属于唯心主义观点,而“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是唯物主义观点,故排除。‎ 故选:B。‎ ‎2.有两个人在沙滩上散步,海风吹过,一块石头从沙子中凸现出来。一个人说:“多么神奇的石头!它一直在这儿,而我们今天才发现它。”另一个人说:“我们无数次走过这里,从没有看见它,它以前从来就不存在!今天发现了它,从此它就在这儿了!”两人就此开始了长久的争论。两人的争论涉及到 ‎①决定各种哲学基本性质和方向的问题 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相互关系的问题 ‎③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划分标准的问题 ④人与世界相互关系中的首要问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另一反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材料中两个人的争论涉及到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故①④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涉及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相互关系;③不符合题意,题干不涉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划分。故本题答案为B。‎ ‎【点睛】“二二式”组合选择题解题方法 “二二式”组合选择题是目前高考命题中出现较多的一种选择题命题形式,特别是课标卷,组合选择题一般以“二二式”形式出现。 解答“二二式”组合选择题可以分两步:第一步,“缩小范围”,在认真审读题干、明确题干指向的基础上,从自己最熟悉的题肢入手,在①②③④四个题肢中,确定一个明显不选的题肢或明显应该选择的题肢,据此对A、B、C、D四个选项进行初步排除或初步断定,从而缩小选择范围;第二步,“比较判断”,经初步排除或初步判断后,一般剩下两个选项,认定两个选项中的相同题肢为应选题肢,再对相异题肢进行比较和判断,看哪一个题肢更符合题干要求即可。‎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 ‎①哲学和具体科学的辩证统一 ②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③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④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C ‎【解析】①不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实现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辩证统一; ②④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③不合题意,应该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而不是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故选:C。‎ ‎【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三个统一”的关键在于实践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 ‎4.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下列观点与之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 B.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C. 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D. 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答案】D ‎【解析】题干王充的观点是无神论思想,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因此: AB不符合题意,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不符合题意,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符合题意,“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也”所谓“器”,就是指客观存在的各种具体物质,所谓“道”是具体事物的规律;没有事物,运动的规律就是不存在的,总之,当有某种事物的时候才会有关于它的原则、道理和规律。坚持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观点; 故选D。‎ ‎【点睛】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但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东西,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如王阳明“心外无物”、贝莱克“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如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5.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下列选项与普罗泰格拉这一哲学观点相对立的是 ‎①物是观念的集合②气者,理之依也③未有此气,已有此理④天地为万物之本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题目中,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该观点将人看作是世界的本源,故属于唯心主义。②④选项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故与之相对,入选。①③选项均是唯心主义。排除。选B。‎ ‎6.“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一观点 ‎①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②和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相一致 ‎③唯心主义者是反对的 ④与不可知论的主张是背道而驰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派别。“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强调了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勤奋努力,所以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并且探索世界时我们也是可以认识的,只要我们努力,所以与不可知论的主张是背道而驰,①④正确;②不选,因为材料的观点不是形而上学的观点;③不选,因为该观点从一定程度上讲,肯定了主观努力,所以唯心主义不一定反对。故选C。‎ ‎7.2017年1月6日,陆魁宏先生在红网发表回忆文章指出,袁隆平对哲学很感兴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功能高度重视,认为学习哲学对于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很有指导意义。在攻克杂交水稻关的过程中,他的研究思路深受唯物辩证法的启发。这表明 A. 哲学源于具体科学又高于具体科学 B.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 C.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 哲学是一切具体科学的综合 ‎【答案】B ‎【解析】材料主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袁隆平开展杂交水稻研究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强调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没有体现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作用,B项符合题意,A项不合题意;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体现了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与材料主旨无关,C项不合题意;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而不是一切具体科学的综合,D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 ‎【点睛】正确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 具体科学 区 别 研究 对象 整个世界 某一特定领域 任务 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规律 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联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总之,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8.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②声称者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 ‎③声称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 ‎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危害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朴素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的积极意义。①:根据材料中“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①符合题意。‎ ‎②:“而这些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表明这些人的行为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②符合题意。‎ ‎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③错误。‎ ‎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没有意义”的表述是错误的,唯心主义哲学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借鉴意义,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③④。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9. 在哲学上,“无中生有”“捕风捉影”“空穴来风”都属于 A.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考查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A符合题意,“无中生有”“捕风捉影”“空穴来风”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形容凭空捏造;题中成语都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故排除。故选A。‎ ‎10.阿杜的《天黑》歌词中“闭上眼睛,就是天黑”传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意识。下列与这句歌词反映的哲学观点一致的是 A.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B.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C. 存在就是被感知 D. 静止相对,运动绝对 ‎【答案】C ‎【解析】 “闭上眼睛,就是天黑”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因此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A不符合题意,“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认为阴阳是世界的本源,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不符合题意,“未有此气,已有此理”认为世界的起源是“理”,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符合题意,“存在就是被感知”认为人的意识是世界的本源,因此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D不符合题意,“静止相对,运动绝对”属于辩证法的观点。 故选:C。‎ ‎【点睛】本题属于名言名句选择题,做好这类题目,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阅读理解题好题干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也需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排查,从中抽取出符合题意的知识点加以分析对照可见,这类型题目在高考中是算难度较高的题型,但通过同学们有意识的去整理、储备以往书本练习考试中出现的同类型题目也能做到熟能生巧,提高答题正确率。‎ ‎11.哲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它们观点相左,名称各异。但所有的哲学不是属于唯物主义,就是属于唯心主义。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哲学基本派别的是 A. “飞鸟之影未尝动也”与“物方生方死”‎ B. “舍天地则无以为道”与“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 C.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与“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D. “一切物质都具可知性”与“除了经验,我们什么都不可能知道”‎ ‎【答案】B ‎【解析】对物质与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飞鸟之影未尝动也”与“物方生方死”是没有正确理解运动与静止的关系,A不适合题意;“舍天地则无以为道”是唯物主义,“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是唯心主义,B适合题意;“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与“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种:亲身实践、学习知识,C不适合题意;“一切物质都具可知性”与“除了经验,我们什么都不可能知道”,这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不适合题意。‎ ‎12.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学习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这一要求体现了 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B. 哲学就是世界观 C.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答案】A ‎【解析】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属于世界观的范畴;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属于方法论的范畴;这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A适合题意;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错误;C揭示了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D是对题意的简单重复,排除。‎ ‎13.下列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的是 A.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B. 万物独化,物各自生 C.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D. 物随心转,境由心生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量力而行”强调要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强调要尊重规律;“尽力而为”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做,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强调要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两者的辩证统一,A正确;万物独化,物各自生”违背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形而上学的孤立观,B错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认为阴阳二气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不符合题干要求,C排除;“物随心转,境由心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4.法国哲学家夏尔·佩潘接受采访时说,随着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多哲学问题,比如克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挑战了伦理道德,值得哲学家思考。哲学家通过思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 ‎①科技时代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②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需要怎样的方法论 ‎③对科技发展过程中的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 ‎④具体科学研究要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答案】D ‎【解析】①②‎ 符合题意,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来看,哲学家通过思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科技时代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需要怎样的方法论; ③说法错误,哲学是对具体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的一门学问; ④不合题意,具体科学研究需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不是要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故选:D。‎ ‎【点睛】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认识误区:‎ ‎(1)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认为哲学无用,可以不要哲学的“取消论”;二是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代替论”。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这种“哲学万能论”是十分有害的。‎ ‎(2)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并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15.下图中官员的观点与下列选项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①我命由我不由天,我的命运我做主 ②存在就是被感知 ‎③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④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③④:漫画中官员听从算命先生的“指点”,说他命里无“楼”,于是该官员让国道改道,在那个地方修一座楼,相信命运,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漫画体现的哲理一致,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我命由我不由天,我的命运我做主”、“存在就是被感知”都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①②排除。‎ 故本题选D。‎ ‎【点睛】哲学的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①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②局限性: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①进步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②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不彻底性)‎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2.唯心主义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 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观念、感觉、经验、心灵夸大为唯一实在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概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16. 恩格斯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得受哲学的支配。”这是因为 A. 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B. 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C. 哲学能够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D.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答案】B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哲学。A错误,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不仅仅是对自然知识的概括和总结;C说法错误,只有真正的哲学能够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D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材料体现了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B正确。故选B。‎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体现为 A.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中国哲学 B. 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 D.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B说法正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哲学并没有合二为一,A说法错误;C、D两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答案为B。‎ ‎18. 2011年8月25日,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在昆明开幕。会议提出,要紧跟时代,植根实践,改革创新,努力开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新局面。之所以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因为 ‎ ‎①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 ‎ ‎②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 ‎③哲学能够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 ‎④哲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哲学。之所以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因为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哲学能够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②③符合题意。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①错误;④说法错误,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故选B。‎ ‎1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意见》强调,繁荣发展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说明 A. 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B. 学了哲学,就会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 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发展哲学对发展文化的作用,这是因为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C符合题意;对于个人,先有世界观再有哲学,A观点错误;哲学并不全是正确的,应辩证对待,B观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哲学的作用而不是哲学是什么,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 ‎20. 哲学的性质注定了它必须做“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也就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也就是“事前诸葛亮”。时代呼唤“高鸣报晓的雄鸡”,社会更需要“高鸣报晓的雄鸡”。这是因为它可以 ‎①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全盘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③直接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④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 A. ②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高鸣报晓的雄鸡”指的是对社会进步具有指引作用的意识,是真正的哲学。 ①错误,哲学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不是全盘批判; ②④正确,真正的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 ③错误,真正的哲学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而不是直接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故选:B。‎ ‎21. 艺术和科学不同,科学借助人类的理性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而艺术借助人类的感性反映世界,包括客观和主观的世界。科学更多的是发现,而艺术更多的是创造。由此可见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具有一致性 ‎③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④科学与艺术揭示的都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题肢①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没有表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题肢②表述错误,排除。题目中反映了艺术与科学的不同,说明了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③正确。“科学借助人类的理性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而艺术借助人类的感性反映世界,包括客观和主观的世界”表明了科学与艺术揭示的都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方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2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A. 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 B. 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C. 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D. 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答案】B ‎【解析】ACD不合题意,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不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B正确,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故选B。‎ ‎23.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新的形势和任务对领导干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但无论从党的建设理论还是实践看,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都是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这是因为 ‎①不存在脱离正确世界观的方法论 ②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往往需要进行具体地分析 ‎③世界观是人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 ④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总是受到世界观的指导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①:错误的世界观决定错误的方法论,①错误。‎ ‎②④:我们强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因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往往需要进行具体地分析,是因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总是受到世界观的指导,②④符合题意。‎ ‎③:世界观人人都有,并不一定“在实践活动中获得”,③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 哲学是指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人们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4.数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序言中说:“时代思潮是由社会的有教养阶层中实际占统治地位的宇宙观所产生的。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伦理学都可能产生宇宙观,而又受宇宙观的影响。……哲学的功用是缓慢的,思想往往要潜伏好几个世纪,然后人类几乎是突然间发现它们已经在习惯中体现出来了。”这段话体现了 ‎①各门具体科学要以哲学为基础,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对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③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④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伦理学都可能产生宇宙观,体现的是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④符合题意;而又受宇宙观的影响,体现的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对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②符合题意;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推动哲学的发展,①错误;③正确,但题干没有涉及;故本题答案选B。‎ ‎25.某哲学家在他的代表作中写道:“一切现实的东西,唯有在它具有理念并表现理念的情况下才有。”在另一篇代表作中他又说:“只有符合概念的实在才是真正的存在,因为在这种实在里,理念使它自己达到了存在。”由此可见,该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属于 ‎①主观唯心主义②客观唯心主义③不可知论④可知论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①②:“一切现实的东西,唯有在它具有理念并表现理念的情况下才有”这是一种“理在事先”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不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①排除,②正确。‎ ‎③④:“只有符合概念的实在才是真正的存在”这是一种可知论的观点,不是不可知论观点,③排除,④正确。‎ 故本题选B。‎ ‎【点睛】引言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此题型与一般材料型选择题的不同点在于题干的内容引用了某人、某著作中的论断或论述,其它特点均等同于一般材料题。解题方法:要解好这类题型,必须在平时扩大知识面,加强古诗、古文的修养,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做题时要反复阅读引文,能清其原意,准确把握题干的规定性,切忌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分析题肢时,先运用排误法,然后将观点正确的题肢与题干对照分析,找出其内在联系,选出正确答案。‎ ‎26. 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的诞生距今也有46亿年之久,由此可见,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可见 A. 生物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B.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C. 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D.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答案】B ‎【解析】ACD 均不符合题意,与题意主旨无关,都不选; B符合题意,“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说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故选B。‎ ‎27.纽约艺术与设计博物馆建立了嗅觉艺术中心,举办首场香气作品展,展示过去百年历史上著名调香师的经典作品,将香气作为一种艺术品呈现给世人。该艺术中心之所以能够将调香师调制的香气作为艺术品,是因为调制的香气 ‎①是人脑加工和改造的产物,能满足主体的客观需要 ‎②是主体按照审美需要制作的,具有使人愉悦的属性 ‎③凝聚了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满足了主体的审美需要 ‎④是人为的客体,不具备天然香气所具有的物质属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调制出来的香气是实践的产物,不能说是人脑加工和改造的产物,意识是人脑加工和改造的产物,①排除;调制出来的香气是人们按照审美需要制作的,具有使人愉悦的属性,所以可当做艺术品,②正确;调制出来的香气凝聚了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满足了主体的审美需要,③正确;调制出来的香气具备一定天然香气所具有的物质属性,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28.18世纪欧洲人发现澳洲大陆之前,认为天鹅只有白色品种,因为他们只见过白色的天鹅。欧洲人发现澳洲之后,惊讶的发现居然还有黑色的天鹅。一只黑天鹅突然间就推翻了人们久远以来的固有结论,从而引发了对认知本身的反思。上述材料说明 ‎①得到多数认识主体认同的判断才具有真理性 ‎②同一事物因为人的理解不同而不同 ‎③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④新的认识是在主体和客体不断相互作用中产生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如果不同客观实际相符合也不是真理,故①错误;事物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同,但不会导致该事物的变化,故②错误;18世纪之前,欧洲人认为天鹅只有白色品种,当发现澳洲之后,欧洲人发现还有黑色的天鹅。一只黑天鹅突然间就推翻了人们久远以来的固有结论,从而引发了对认知本身的反思。这说明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新的认识是在主体和客体不断相互作用中产生的,故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真理的特点与认识的特点:真理有三个特点: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认识过程也有三个特点: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真理与认识过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特点也不同,不可混淆。‎ ‎29.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盟,当地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提出了“人退沙退”的新思路,妥善安置牧民生活,并提出了“退休牧民”的新理念,使当地被践踏多年的脆弱的草原生态得到了喘息和初步逆转。“人退沙退”的治沙新思路,说明了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和认识客观规律为前提 ‎②适当放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体现了对客观规律的尊重 ‎③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④人的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人退沙退”的治沙新思路,说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和认识客观规律为前提。人的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认识到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只有尊重自然规律,退出或减少对自然界的人为影响,才能使当地被践踏多年的脆弱的草原生态得到了喘息和逆转。①④项符合题意;尊重客观规律并不是适当放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是正确地认识并利用规律,按规律办事,②项说法错误;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③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点睛】规律的普遍性玫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因此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30.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在50多年前预言,人们可以通过触摸按钮的方式改变天花板和墙壁的背景颜色,普通的玻璃将被时代淘汰,取而代之的则是可以帮助人们抵御强烈紫外线的特殊玻璃。而且,这些玻璃的阳光折射率可以根据用户预先设定好的数值进行自动调整。如今,这一预言已经成为现实。这表明 ‎①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④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④‎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在50多年前预言,如今这一预言已经成为现实,体现了人们通过实践可以把想象的东西变为现实,体现了实践的直接现实性,①正确;该玻璃的实现是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体现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②正确;③强调了实践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材料强调了实践的不断发展,排除;实践不是按照人的本性,而是要尊重客观规律,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31.历经9年多的星际旅行,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飞越冥王星,成为首个探测这颗遥远矮行星的人类探测器。之后不久,美国科学家收到了“新视野”从52亿千米之外传回的信号,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冥王星的高清照片。科学家对冥王星开展探测研究活动表明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科学实验是认识的源泉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科学实验促进了认识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符合题意,历经9年多的星际旅行,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飞越冥王星,成为首个探测这颗遥远矮行星的人类探测器,使得整个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冥王星的高清照片,说明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即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符合题意,因为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飞越冥王星,才使得整个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冥王星的高清照片,说明科学实验促进了认识的发展,实践是认识向前发展的动力。‎ 故选B。‎ ‎32.《庄子齐物论》提出“齐是非”和“是非莫辩”的思想。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我果真赢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第三者来,也无法断定的。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它确认了 A. 世界上不存在正确的认识 B. 人们的观点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C. 不能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是否正确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案】C ‎【解析】世界上不存在正确的认识观点错误,A排除;人们的观点有正确与错误之分,B排除;该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它确认了不能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是否正确,但该观点并没有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正确,D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择C。‎ ‎33.华君武的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讽刺了一些人 ‎①不懂得只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②不理解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 ‎③不了解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总是宝贵财富 ‎④因怕犯错误而不敢实践的行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失败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真理与谬误并行的;题肢②符合题意,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闯是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就会一事无成。③说法错误,因为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不一定总是财富;故排除③。因此本题答案选B。‎ ‎34. “道虽迩(注:迩音er,意: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选自《苟子·修身》)。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④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符合题意,“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意思是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表明要充分而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也说明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③不合题意,材料内容不体现发展的实质;‎ ‎④说法错误,认为“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可离开意识独立存在,而意识离不开物质。‎ 故选A。‎ ‎【点晴】正确理解发展与量变、质变的关系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并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2)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质变更为重要。对于事物的发展而言,只有通过质变才有发展,如果仅停留在量变阶段,仍然不叫发展。但并不是说量变就不重要了,没有量的长期积累,是不会有质变的产生的,所以必须重视量的积累。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3)质变不能等同于发展。因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质变作为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包含两种情形:一是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上升性的根本变化;另一种是倒退性的根本变化。发展属于第一种质变,不能把任何质变都看成是发展。‎ ‎35.美感是审美主体对客体产生的美的感受与体验,人们对美的感受能力是不同的。罗丹有一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对此阐释正确的是 A. 客体是否具有美的属性取决于主体的审美观念 B. 主体美感的产生取决于客体是否具有美的属性 C. 主体审美观念影响其对客体之美的发现与评价 D. 观念作为主观自生的力量支配影响着人的行为 ‎【答案】C ‎【解析】A:客体是否具有美的属性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是客观的,而不是由人的审美观念决定,A错误。‎ B:主体美感的产生取决于客体是否具有美的属性,只强调了产生美感的一个方面的原因,并且是客体自身的原因,而材料强调的是主体的原因,B不符合题意。‎ C:“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可以看出主体审美观念影响其对客体之美的发现与评价,C正确。‎ D:物质决定意识,观念并非主观自生的,且观念影响着人的行为,而不是支配人的行为,D错误。‎ 故本题选C。‎ 二、解答题(共30分)‎ ‎36.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在影视界一片架空历史、脱离现实、玄幻穿越的风潮中,《我不是药神》的脱颖而出,很自然被人贴上一枚“现实主义”的标签,也成为相关话题讨论的核心聚焦点。这自然没有错,但如果只是片面强调它现实主义题材这一点的话,可能反而会忽略掉它的艺术价值。好的艺术当然来源于生活,但更要高于生活。‎ 文艺作品要讲好中国故事,必然呼唤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我不是药神》为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那就是既要讲中国故事,更要艺术地讲好中国故事。在这部影片中,尽管上海的街道,偶尔一两句上海话的俏皮对白让我们倍感亲切,取材于社会新闻的故事原型也让人倍感接地气,但真正打动情感、震撼人心的,还是它所蕴含的情感力量、人文温度和思想深度。这部影片的爆红,也许会引发新一轮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勃兴。但愿在后来者的创作里,并不是只有对“真实”的再现,而忘记了文化艺术的真正精髓。‎ ‎《我不是药神》因其现实主义题材,被贴上“现实主义”的标签。请结合意识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解读。‎ ‎【答案】(1)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不能脱离现实,《我不是药神》是基于现实生活创作完成的。(2)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我不是药神》的现实主义色彩,体现了创作者希望借助影片引发公众对我国当前医药市场的反思。(3)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我不是药神》并不是照搬现实,而是在艺术创作中渗透了更多的人文情感。‎ ‎【解析】本题以文艺作品创作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电影《我不是药神》的创作特点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意识的相关知识对材料加以解读。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意识的相关知识,主要三个层次:意识的本质、意识的特点、意识的作用,然后结合试题设问与试题情境圈定知识要点:意识的本质、意识的特点,其中意识的特点又涉及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意识的本质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文艺创作不能脱离现实,《我不是药神》是基于现实生活创作完成的。‎ ‎②意识的目的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我不是药神》的现实主义色彩,体现了创作者希望借助影片引发公众对我国当前医药市场的反思。‎ ‎③意识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我不是药神》并不是照搬现实,而是在艺术创作中渗透了更多的人文情感。‎ ‎【点睛】本题属于分析说明题。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本题知识角度已经给出)。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细化知识要求并确认)。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37.2018年是中国“真理标准大讨论”40周年,也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40周年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人类对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认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马克恩主义以前的各派哲学没有科学地解决真理标准问题。主观唯心主义者从主观精神范围内寻找真理尺度,他们有的以“圣经”、“圣人”言论为标准,有的以自己的观点多数人的意见为尺度: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猜测到实践是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但他讲的实践是一种精神活动。旧唯物主义者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对真理标准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由于他们不懂得真正的社会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也没有科学地解决真理标准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给予科学界定,并将它引入认识论,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认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人类追求真理标准的过程充满了坎坷与艰辛,不可能一蹴而就。‎ 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人类追求真理标准的过程充满坎坷与艰辛的原因。‎ ‎【答案】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国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因素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香,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 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因此人对真理标准的探素具育反复性,不可能一而就。‎ ‎【解析】本题以2018年是中国“真理标准大讨论”40周年为背景材料,考查认识论相关知识。‎ 可结合材料,从认识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主观方面主要从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因素等条件的限制,客观方面主要从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等方面,说明人对真理标准的探索具有反复性,不可能一蹴而就。‎ 本题要求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人类追求真理标准的过程充满坎坷与艰辛的原因。‎ 从材料可以看出,人类对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认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马克恩主义以前的各派哲学,由于他们不懂得真正的社会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也没有科学地解决真理标准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给予科学界定,并将它引入认识论,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认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人类追求真理标准的过程充满了坎坷与艰辛,不可能一蹴而就。‎ 可运用认识论的知识,从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具有反复性,说明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因素等条件的限制,便利人们对认识出现偏差。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因此人对真理标准的探索具有反复性,不可能一蹴而就。‎ ‎【点睛】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①从认识的主体看,认识总要受到现实具体的认知水平、实践水平、思维能力、生理因素等条件的制约;②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因此人类对事物的探索具有反复性,并非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蹴而就。③认识的客体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时代延续的。因此,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具有无限性。人类探索世界的过程永无止境,时代延续。‎ ‎38.伞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传统产品,某伞业公司却不断赋予它新的功能。该公司以小搏大,以晴雨伞为主导产品,包括伞具.雨衣.锁具生产,把一个小产品做成了一个大产业。该公司从全球性气候变化.紫外线增强中意识到,防紫外线产品是个大市场,于是及时组织专家.技术人员研发出获得国家专利的防紫外线系列伞产品,一问世就畅销国内外,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控制低档伞产品数量,兼并了两家国有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 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材料中该公司成功的经验。‎ ‎【答案】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规律为前提)。该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办事,公司经营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该公司在经营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析研究市场,开发新产品。‎ ‎③我们要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只有把工作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解析】本题以某伞具公司不断创新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材料中该公司成功的经验。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对材料中该公司的做法进行仔细审读,从中提取出关键性的信息,结合相关哲学生活的知识进行分析即可。材料中,该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办事,公司经营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考生可以从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该公司在经营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析研究市场,开发新产品,考生可以从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的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考生可以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者相结合的角度说明只有把工作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