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山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商洛市山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哲学产生于古代奴隶制时期,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开始思索世界的本质等问题,旱期哲学出现。‎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材料说明哲学(  )‎ ‎①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是人们认识能力提高的结果 ‎③将整个世界作为研究的对象 ‎④以揭示社会经济运行本质为宗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早期哲学家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很多都是一种猜测。早期哲学家的下列猜测在根本方向上正确的有(  )‎ ‎①降阳,地出阴阴阳合而生五行 ‎②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 ‎③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④正是灵魂才使一切生机盎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 B 2. A ‎【解析】‎ 本题以哲学的起源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哲学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哲学的起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题详解】‎ ‎①③符合题意,哲学产生于古代奴隶制时期,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开始思索世界的本质等问题,旱期哲学出现。这说明哲学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将整个世界作为研究的对象。哲学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而不能说是人们认识能力提高的结果,而且揭示社会经济运行本质并不是哲学的宗旨,故②④错误。故答案为B。‎ ‎【2题详解】‎ ‎①②符合题意,“天降阳,地出阴,阴阳合而生五行”认为“阴阳二气”产生万物,是世界的本原,“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是世界的本原。这两种观点都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这些观点都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③不合题意,“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认为道是宇宙中本来就有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也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正是灵魂才使一切生机盎然”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故不选④。故答案为A。‎ ‎3.伟大时代呼唤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时代。下列对“时代”与“思想”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思想”导致“时代”的出现 ‎②伟大“思想”是“时代”变革的先导 ‎③伟大“思想”是伟大“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④“思想”促进“时代”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伟大时代呼唤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时代。伟大“思想”是“时代”变革的先导,伟大“思想”是伟大“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①颠倒了二者的关系,说法错误;“思想”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不一定促进“时代”的发展,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 《新科学家》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称,在距地球一百五十亿光年外的区域,发现了一座横跨三 ‎ 十亿光年的宇宙墙,将我们所在的宇宙与外面的世界分割开来。这一观点如果被证实,我们已有的哲学宇宙观可能要被改写,甚至要重建哲学体系。这从一个角度说明( )‎ ‎①哲学是科学发展的源泉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 ‎③具体科学的发展能丰富哲学的内容 ④具体科学的新发现能推动哲学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随着天文望远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前人类没有看见的宇宙结构被当今的天文物理学家发现。由此可见( )‎ A. 知识水平等因素制约人的认识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人的认识受实践水平的制约 D. 真理随着新工具的出现而被推翻 ‎【答案】4. D 5. C ‎【解析】‎ 本题是以古语为引文设置的两道哲学题,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以及认识论角度,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4题详解】‎ ‎③④:依据材料可知,这一科学论断如果被证实,我们已有的哲学宇宙观可能要被改写,甚至要重建哲学体系。从中可知,科学研究对哲学的丰富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故③④符合题意。‎ ‎①:实践是科学发展的源泉,①错误。‎ ‎②:与题意无关,②排除 故该题选D。‎ ‎【5题详解】‎ A:材料反映的是科技的局限限制了人的认识,A与题意无关。‎ B:材料没有反映对真理的检验,B排除。‎ C:依据材料“随着天文望远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前人类没有看见的宇宙结构被当今的天文物理学家发现”可知,人的认识受科技的制约,受实践的制约,C符合题意。‎ D:真理是不断发展,而不是被推翻,D错误。‎ 故该题选C。‎ ‎6.近年来,全国地表水好于三类水质所占比例连年提高,劣五类水体比例下降,五年来,累计治理沙化土地1.5亿亩,全国完成造林5.08亿亩.森林覆董率达到21.66%,我国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让山更绿、水更清 ‎①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体现 ‎②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物质起点 ‎③是基于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 ‎④是正确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前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让山更绿、水更清,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体现,是基于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物质起点,排除②;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前提,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A。‎ ‎7.“山无静树,川无停流。”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A. 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B.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 事物运动的绝对性 D. 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表述不准确,A错误。‎ B: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B错误。‎ C:“山无静树,川无停流。”这一观点意在强调事物运动的绝对性,C符合题意。‎ D:材料不涉及运动与静止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中国科学家首次解析人脑“中央处理器”(指人脑前额叶皮层),在《自然)(Nature)在线发表文章《关于人前额皮层发育状况的单细胞RNA测序研究》。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 从灵长类祖先进化到现代人类的过程中,大脑容量增加了一倍,增加部分则主要体现在前额叶皮层面积的增加上。前额叶皮层负责人脑的高级智力活动’主要参与记忆形成、短期储存以及调取功能、语言功能、认知能力、行为决策、情绪的调节等功能。由此可见 ‎①人脑是产生人类意识的生理基础 ‎②大脑是形成意识的物质器官 ‎③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④前额叶皮层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9. 研究团队借助RNA测序分析了超过2300个单细胞,这些单细胞来源于尚处于发育阶段的人类前额皮质。参与研究的科学家指出,成果会对人脑发育与疾病的研究提供最直接的参考,通过创新的神经技术加强对人脑的认识,最终希望找到攻克大脑疾病的新方法。材料表明 ‎①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 ‎②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科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8. A 9. 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科学家首次对人脑的解析并形成研究成果为背景,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①:“大脑容量增加了一倍,增加部分则主要体现在前额叶皮层面积的增加上。前额叶皮层负责人脑的高级智力活动’主要参与记忆形成、短期储存以及调取功能、语言功能、认知能力、行为决策、情绪的调节等功能。”这说明人脑是产生人类意识的生理基础,①符合题意。‎ ‎②:人脑是形成意识的物质器官,②错误。‎ ‎③:从灵长类祖先进化到现代人类的过程中,大脑结构发生变化,进而产生意识,说明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③符合题意。‎ ‎④: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④错误。‎ 故本题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③:这些研究成果会对人脑发育与疾病的研究提供最直接的参考,其目的是通过创新的神经技术加强对人脑的认识,最终看望找到攻克大脑疾病的新方法,材料表明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②:材料没有体现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②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1.意识的本质(什么是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起源)。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2.实践 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不满足现状,我们才会想办法改变自己,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大道前进。”在我们的工作中,正确做到“不满足”应( )‎ ‎①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 ‎②反对无所作为的思想,善于突破条件的约束 ‎③正确把握当下敢于否定过去与未来 ‎④把创新热情与科学严谨的态度结合起来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 在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的人生路上,处处坎坷,到处荆棘,虽然生活如此,但是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这主要强调( )‎ ‎①质变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 ‎③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④要正确对待人生的坎坷与荆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0. B 11. C ‎【解析】‎ 以“不满足现状,我们才会想办法改变自己,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为背景设置的两个问,分别从唯物论与辩证法以及人生观角度进行分析。‎ ‎【10题详解】‎ ‎①④:依据题意“不满足”表达的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追求更好的事物,因此,要实现正确的做到“不满足”,而不是蛮干,就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创新热情与科学严谨的态度结合起来,①④符合题意。‎ ‎②:“突破条件的约束”表述错误,②排除。‎ ‎③:过去与未来应该辩证的否定,③错误。‎ 故该题选B。‎ ‎【11题详解】‎ ‎②④:从材料中“我们不能安于现状”可以看出,人生发展需要突破原有的状态,不断克服困难,实现发展,这是一种正确的人生观,②④符合题意。‎ ‎①:质变不一定是发展,①错误。‎ ‎③:题意没涉及事物性质的判断,③与题意无关。‎ 故该题选C。‎ ‎12.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看似“年年岁岁花相似”,但这种认识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岁岁年年人不同”,在相似中不断前进。由此可见 ‎①人的认识是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②认识对象的复杂性推动认识的发展 ‎③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④真理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真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认识的相关知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相似中不断前进。由此可见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的认识是波浪式前进的过程,①③正确;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说法错误,排除;真理具有条件性、具体性,从这一角度讲,真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④说法正确但材料未体现,排除。故本题选B。‎ ‎13.某地为彻底转变部分工作人员懒政怠政、惯性思维、精神状态不佳的现象,开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机关人员双向优化组合工作,着力打造一支敢担当、有活力、能吃苦、打硬仗的干部队伍。这一用人机制( )‎ ‎①是基于系统优化的方法是用综合思维方式的体现 ‎②注重发挥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表明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④是基于系统优化的方法是我们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依据材料“着力打造一支敢担当、有活力、能吃苦、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可知,这用人机制是从整体着眼,系统的考虑内部结构的优化,实现整体功能的最大发挥,①②符合题意。‎ ‎③:各要素不一定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③错误。‎ ‎④: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错误。‎ 故该题选A。‎ ‎14.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鲜事物,从衣橱里的喇叭裤到个性多元 化的流行风格;从人手一只的BP机到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等等。有的已远离而去,有的却成长为参天大树。这些新鲜事物( )‎ ‎①是前进和上升的,与旧事物相比有更多的优势 ②如不能跟上时代步伐,将会被社会淘汰 ‎ ‎③只有符合规律要求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方可成长起来④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但命运多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从材料可知,新鲜事物不等于新事物,新事物的标准是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不符合,终究会被社会淘汰,②③符合题意。‎ ‎①:新鲜事物不等于新事物,有可能只是形式新,不一定是前进和上升的,①错误。‎ ‎④:新鲜事物不一定具有远大发展前途,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就不具备这个条件,④错误。‎ 故该题选C。‎ 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经常会用一些名言典故来说明道理。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 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引用“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来寄语中非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蕴含的哲理是 ‎①要不失时机,促成事物质的飞跃 ‎②要脚踏实地,重视量的积累 ‎③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 习近平在会见来京述职的香港特首时,引用“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精神来肯定林郑月娥行政长官带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一年的工作。“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启示我们 A. 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B. 要正确对待问题,不回避矛盾 C.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 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精髓 ‎【答案】15. C 16. B ‎【解析】‎ 本题以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经常会用一些名言典故来说明道理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①:“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不能体现要不失时机,促成事物质的飞跃,①不符合题意。‎ ‎②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从哲学上看强调的是量变是质变的便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启示我们要脚踏实地,重视量的积累,②④符合题意。‎ ‎③:“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没有体现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矛盾的普遍性、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A:“志不求易,事不避难”不能体现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A不符合题意。‎ B:矛盾具有普遍性,“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启示我们要正确对待问题,不回避矛盾,B符合题意。‎ C:“志不求易,事不避难”不能体现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C不符合题意。‎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精髓,“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并不体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D错误。‎ 故本题选B。‎ ‎17.“困难和挫折也许是有好处的。这是一种锻炼,推动我们继续前进。”下列对这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B.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D. 矛盾是区别事物的本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困难和挫折也许是有好处的。这是一种锻炼,推动我们继续前进。”这说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正确且符合题意;A C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矛盾特殊性是区别事物的本质,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18.中华民族历来有重史、敬史、信史的优良传统。但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却像幽灵一样四处飘荡,不断侵袭、伤害甚至破坏着这种优良传统。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需要我们正确对待历史,我们应( )‎ ‎①强化历史记忆,深化全民认同②留住过往,恢复荣光 ‎③在辩证否定中正确看待历史 ④既克服又保留,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与历史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历史虚无主义”与中华民族的重史、敬史、信史的优良传统相违背,那么正确对待历史就必须辩证的看待,做到扬弃,既克服又保留,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与历史观,③④符合题意。‎ ‎①:全民认同的表述错误,①错误。‎ ‎②:应该对过往辩证地看待,不是全盘留住,②错误。‎ 故该题选D。‎ ‎1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从小康向富裕过渡,我国人民更加追求生活质量,关注健康安全,不仅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看病更舒心、服务更体贴。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①以人民的需求作为价值评价的标准 ‎②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 ‎③将人民健康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 ‎④自觉做到了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我国人民更加追求生活质量,关注健康安全,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自觉做到了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价值判断和评价的标准,①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20.漫画《蜻蜓点水》启示我们 ‎①反对形式主义,做事情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②反对自由主义,努力做到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③反对个人主义工作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 ‎④反对官僚主义,做工作要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漫画《蜻蜓点水》启示我们反对官僚主义,做工作要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反对形式主义,做事情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应是努力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②错误;③与漫画寓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解答漫画型选择题时要注意:一要读懂漫画(包括人物、事件、文字、图画等);二要把漫画中的有效信息联系起来,找出主题(注意联系选项);三要将漫画主题思想与教材知识联系起来,确定正确的选项。‎ 有人拿你当宝,也有人拿你当草,这是因为你在别人眼里和心里的价值不一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 山胡萝卜学名密花岩风,俗称山地瓜。在几十年前的农村中,山胡萝卜是一种非常普通的野生植物,是田地里出现往往要被拔掉扔了的“草”。现在,因发现其含有消化纤维,胡萝卜素、17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矿物质,山胡萝卜变成了高营养精品的“宝”,收购价高达每斤七十元。这说明 ‎①生活水平提高是山胡萝卜由“草”变“宝”的基础 ‎②“草”或“宝”的关键在于是否是人创造的 ‎③“宝”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④山胡萝卜含有消化纤维等属性是其成为“宝”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2. 同样物品。有人当“草”,有人当“宝”。由此可见 A.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B. 不同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不同 C.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D. 价值判断决定人们的价值选择 ‎【答案】21. D 22. A ‎【解析】‎ 本题以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不同为背景话题,从哲学生活价值、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角度分析价值的含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影响因素,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价值。③选项观点符合题干,山胡萝卜对人有积极意义,有价值,入选。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山胡萝卜的固有属性是有价值的前提,入选。①选项观点表述错误,题中山胡萝卜由草变宝,是由于人类发现其固有属性,而不是生活水平的提高,排除。②选项观点表述错误,草或宝的关键在于人是否发现其固有属性,而不是人创造,排除。故本题选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A选项观点符合题干,同样的物品不同的人得出的结论不同,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入选。B选项观点表述错误,不同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并不必然不同,排除。C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同样的物品不同的人得出的结论不同,体现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而不是社会历史性,排除。D选项观点错误,价值判断是人们的价值选择的基础。故本题选A。‎ ‎23.88岁的卢永根院士选择将880万元积蓄全部捐出,无偿献给教育事业;93岁的崔昆院士一 件衬衫穿30多年,却累计捐款400余万元……在两位科学家眼里,财物重于泰山,一粥一 饭、一丝一缕都不敢浪费;财物也轻于鸿毛,当他人、社会有需要时,可以不计得失、倾囊相赠。从两位科学家身上,可以看出( )‎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人只有在奉献社会中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③“无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要求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两位科学家捐资助学的行为得到了社会赞誉,说明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材料中,当他人、社会有需要时,可以不计得失、倾囊相赠。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①④符合题意。‎ ‎②:说法太绝对,②错误。‎ ‎③:“无私”不是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要求,③表述错误。‎ 故该题选B。‎ ‎24.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秉持“只要国家需要、人类需要,再艰苦的科研也要做”的理念,在青藏高原跋涉数十万公里,收集上千种植物的数千万颗种子,为国家和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④要在满足自我价值中实现社会价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从材料可以看出,钟杨教授的在青藏高原的科学研究,再艰苦也要做,反映出他个人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①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没反映提高个人素质的内容,③与题意不符。‎ ‎④:要在实现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④错误。‎ 故该题选A。‎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2月,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宣布2018年嫦娥四号(世界首颗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航天器)任务计划:‎ 事件 ‎2018年4月 嫦娥四号中星命名(中继星将发射到地月引力平衡点上,是科学家在为有效解决地月通信的思路下研发的)‎ ‎2018年5月 嫦娥四号中继星发射 ‎2018年12月 嫦娥四号发射 注:‎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成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 运用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嫦娥四号任务计划的依据。‎ ‎【答案】(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在嫦娥四号发射之前科学家们就确定了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通过中继卫星来为嫦娥四号的成功发射提供通信支持,体现了科学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路。‎ ‎(3)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嫦娥四号任务计划对探测器的成功发射具有指导作用。‎ ‎(考生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宣布2018年嫦娥四号(世界首颗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航天器)任务计划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哲学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意识的相关知识。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详解】‎ 本题要求运用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嫦娥四号任务计划的依据。属于原因类主观试题,材料“中继星将发射到地月引力平衡点上,是科学家在为有效解决地月通信的思路下研发的”原因是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材料“嫦娥四号中继星发射”原因是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材料“嫦娥四号发射”原因是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点睛】原因类试题,解答原因类试题一般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或者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不会停下改革的脚步,中国不会关上开放的大门,世界的明天也会因为中国的变革与发展而越来越好。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中国的发展属于全世界,中国的发展经验也属于全世界。这不是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而是因为中国雄辩地证明了“走自己的路”的重要性。‎ ‎(1)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中国不会停下改革的脚步”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 ‎(2)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说明发展中国家要“走自己的路”的重要性。‎ ‎【答案】(1)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改革不会停下脚步,是为了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②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永不停步才能解决好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社会全面进步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不会停下脚步是自觉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 ‎(2)①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有着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特殊本质。每个国家要根据自己的国情这一特殊性,找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世界上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不同国家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发展必须“走自己的路”。‎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改革开放40‎ 周年为话题背景,从哲学生活历史唯物主义、矛盾角度分析中国不会停下改革的脚步体现的道理、发展中国家要走自己的路的重要性,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两问都属于宽切口题目,需要通过解决设问和材料进一步精准定位知识,所以本题在知识筛选方面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详解】(1)解答本题,首先要审设问,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历史唯物主义,题目类型体现类,问题指向说明中国不会停下改革的脚步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进一步解读设问和材料,本题由于话题宏大,中国改革,属于社会领域的话题,与人生价值无关,而本题改革话题紧密相关的显然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从改革的目的进行分析;然后从改革的作用进行分析,即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最后从改革的性质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分析改革不停脚步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2)解答本题,首先要审设问,本题知识限定明确,矛盾的有关知识,题目类型分析说明类,问题指向说明发展中国家要走自己的路的重要性。进一步解读设问和材料,矛盾的有关知识涵盖的原理方法论很多,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精准定位知识点,而完成这一步的关键在于设问发展中国家走自己的路,指向了矛盾的特殊性,来到这里,本题转化为小切口题目,原理分析原因,方法论分析走自己路的意义。具体来讲,矛盾具有特殊性方面,发展中国家走自己的路符合本国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面,发展中国家走自己的路能很好的解决本国的发展问题。‎ ‎【点睛】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方法不可能千篇一律。‎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南方都市报》记者的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初,2018年媒体公开报道的乘客抢夺方向盘的事件多达42起。“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也没有人在车窗外。在社会文明的前行客车上,从来没有旁观者,大家都是同车人。面对抢夺方向盘,同车乘客抱有“看客心态”,就是在增加悲剧发生的概率。重庆万州公交坠江事件用生命的代价告诉我们:旁观他人受害,最终很可能自己也要买单。‎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知识,简要评析“看客心态”。‎ ‎(2)如果遇到个别乘客无理取闹,请你从司机和同车乘客中任选一个角度为解决潜在危机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 ‎【答案】(1)①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没有人在车窗外,“看客心态”是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的表现。②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看客心态”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动,可能会导致事物之间联系的改变,最终很可能自己也要买单。③整体是由部分所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乘客的“看客心态”不利于推进社会公德建设,不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2)从司机角度:劝乘客冷静.强调车中有摄像头;告诫自已要平和,要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把车停稳并报警。从同车乘客角度:阻止个别乘客干扰司机工作;帮助司机报警并作证;通过网络曝光个别乘客的不文明行为。‎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重庆万州公交坠江事件告诉我们旁观他人受害,最终很可能自己也要买单为背景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题考查联系的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详解】(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知识,简要评析“看客心态”,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运用联系的知识,问题指向是结合材料, 简要评析“看客心态”,属于评析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角度来评析“看客心态”。‎ ‎(2)如果遇到个别乘客无理取闹,本题请考生从司机和同车乘客中任选一个角度为解决潜在危机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本题比较开放,考生要注意面对的是遇到个别乘客无理取闹这一问题,从司机和同车乘客中任选一个角度为解决潜在危机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点睛】做哲学主观题一定要仔细的地审清考查的知识范围,看看是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还是历史唯物主义,还要了解每一块的具体知识,清楚把握每一个具体知识。同时,我们要善于分析材料,条分缕析,将学到的知识细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