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考卷(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考卷(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高二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 ‎1.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布重要讲话,他在讲话时以《诗经·大雅·荡》的名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告诫人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②传统文化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③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诗经•大雅•荡》的名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告诫人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这说明传统文化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故②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现代思想产生的主要源头是现实生活的实践,故排除;③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定位】传统文化 ‎【名师点睛】不能认为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实现文化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实现文化的发展,不断创造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抛弃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中华优秀文化发展的根基。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6年8月5日至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回答小题 ‎2.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奥运会为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 ‎③奥林匹克精神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奥林匹克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 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口号是“点燃你的激情”,‎ - 19 -‎ ‎ 体现了“桑巴之都”的特色。主题口号是历届奥运独特举办理念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过去奥运会都会精心设计打动人心的口号以时期广泛传播、深入人心。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举办奥运会 ‎①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促进了各自文化的发展 ‎②是文化生活的重要标志,标示着各国文化的趋同 ‎③有利于文化上相互学习、借鉴,实现共同繁荣 ‎④有利于文化上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2. B 3. D ‎【解析】‎ ‎2. 通过奥运会“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体现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同时奥运文化被世界接受体现了奥林匹克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选B;①③与材料主旨无关。‎ ‎3. “去奥运会都会精心设计打动人心的口号以时期广泛传播、深入人心”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即该运动会的举办有利于文化上相互学习、借鉴,实现共同繁荣,有利于文化上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选D;①不选, 因为奥运会的举办不仅仅有利于各自文化的发展, 而是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②不选, 因为各国文化具有多样性,而不是日益趋同。‎ ‎【考点定位】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方法技巧】选择题解题方法 方法1 关键词(句)法,就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词(句),然后通过分析、比较选出能够体现这些关键词(句)的题肢。‎ 方法2 归纳法,就是根据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归纳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做法和要求,即从个性中找到共性。‎ 方法3 排异法,就是排除观点正确但不符合设问要求或材料没有涉及的题肢。‎ 方法4 排谬法,就是排除观点不正确或不符合事实的题肢。‎ ‎4. 青花瓷源于中国,被视为中华民族审美理念的代表之一。歌曲《青花瓷》中唱到,“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透过这首《青花瓷>,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 - 19 -‎ A. 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B.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 -方水土,一方文化 D. 结构独特,注重实用 ‎【答案】B ‎【解析】“千年的秘密”体现了源远流长,“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等则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故本题答案选B。其他选项与材料不符,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中华文化的特征 ‎【名师点睛】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仅仅体现在文学艺术和科技方面吗?不是。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既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 ‎5. 2016年6月11日是我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今年遗产日主题为“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口号有5条:“保护文化遗产 创造美好生活”“文化遗产无价宝,需要你我呵护好”等。我国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遗产对于展现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 ‎③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②④符合题意; 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①错误;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定位】文化遗产 - 19 -‎ ‎【易混比较】正确区分“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 ‎ ‎(1)二者内涵及表现的形式不同 ‎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文化遗产: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及审美、人种学、人类学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物、遗迹等。‎ ‎(2)二者在文化研究中的作用不同 ‎①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各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保存有各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精华,在维系民族成员间团结,促进民族成员间相互理解与信任,促进民族凝聚力以及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都曾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3)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的联系:如果民族节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名录的方式确定并予以保护,则它就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6. 承德避署山庄这个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从康熙42年(1703年)开始兴建,到乾隆57年(1792 年)竣工,历时近一个世纪,占地8460亩,山庄的建筑秀丽壮观,令人神往。多种建筑形式的组合与变化,人工园林与山林景观的对比与和谐,各民族建筑文化的交流与融会。山庄的建筑有镇江金山寺样式的“上帝阁”,有苏州“狮子林”一般模样的“文园狮子”,有似于杭州西湖苏堤、白堤的“芝径云堤”,有酷似宁波范氏“天一阁”的“文津阁”。 在外八庙中,还可以看到新疆的“伊犁庙”、拉萨的“布达拉宫”、西藏的“扎什伦布寺”。 材料表明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④不同文化介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 19 -‎ ‎【解析】材料中各种民族建筑不同,但也都体现了中华建筑特色,体现了人工园林与山林景观的对比与和谐,这表明了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①正确;“各种民族建筑文化交流融会”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②正确;民族服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民族服饰也不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③不选;文化“趋同”的观点是错误的,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 ‎【考点定位】中华文化的特征 ‎【方法技巧】判断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常见标志词:广泛吸纳、博采众长、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和睦相处、完美结合、融入、借鉴等。‎ ‎7. 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欧亚大陆甚至欧亚非大陆的经济整合,也必将带来各相关国及背后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有利于 ‎①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打牢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③中华文化占领世界文化市场 ‎④中华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占主导地位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国推讲“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意义重大,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既有利于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也有利于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①②项与题意相符;③④项表述错误;正确选项为B。‎ ‎8. 餐桌礼仪,是人类用餐与动物解决吃饭问题的一个很大的区别。餐桌礼仪包括怎么动筷子、用刀叉,如何与主人和客人交谈、敬酒,这些都透露着你的信息:身世背景、家庭教养、性格爱好……无论东西方,餐桌礼仪一直都是家庭教育的重点。由此可见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②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 ‎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④不同地域的文化具有不同特点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餐桌礼仪,是人类用餐与动物解决吃饭问题的一个很大的区别”这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①正确;“无论东西方,餐桌礼仪一直都是家庭教育的重点”这说明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②正确;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③不选;不同地域的文化具有不同特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 - 19 -‎ ‎【点睛】文化的特点: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从文化与个人的关系看,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从文化与物质的关系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9. “枫桥月,灞桥柳,一声珍重离家走;跨四海,闯五洲,长路漫漫难回首;相思豆,连丝藕,梦里常在画中游;黄土地,绿田畴,画中美景不胜收。”诗词中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精神活动与物质载体紧密相连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诗词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精神活动与物质载体紧密相连,③当选;①不选,材料没有强调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②不选,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不符合题意;④正确,材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故答案选D。‎ 考点: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10. 余秋雨说:“好书是岁月和空间的凝炼,集中了智者对于人性和自然的最高感悟。阅读它们,能够使年青人摆脱平庸和狭隘,发现自己的精神依托和人生可能。”这表明 ( )‎ A. 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徳上的“两难选择”‎ B. 多读书才能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 C.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D. 要在科学文化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答案】D ‎【解析】余秋雨的话突出了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性,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所以材料启示我们要在知识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故D选项符合题意,应选;A、B、C说法不科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11. 著名文学大师钱钟书博学多识、学贯中西。他说道,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的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材料表明(  )‎ ‎①世界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②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文化是民族的,要守住民族文化鲜明特色 - 19 -‎ ‎④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体现了各国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我们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成果,世界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①④正确;②选项强调了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不选;③选项强调文化的民族特色,材料强调了文化交流。本题选B。‎ 考点:文化交流 ‎12. 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下列属于文化的选项有 ‎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思想、理论、信念和道德 ‎③民主选举、信访举报 ‎④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 ‎⑤商品贸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④ D. ①②④⑤‎ ‎【答案】B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文化内容和形式。民主选举、信访举报是政治,商品贸易是经济,③⑤是错误的,所以选择B。‎ ‎13. 《光明日报》载文称:一些不稳定、不成型的价值态度、文化品位,一些嘲讽、玩弄、批判、围攻主流意识形态的黄段子、黑段子和假信息,借助网络载体广泛流传,在思想内容和话语体系上构成了对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的消解力量。要提升网络文化的品位就必须 A. 重点生产经典的、传统的文化产品 B. 发展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 C. 发展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D. 让人民群众都参与文化产品的创作 ‎【答案】C ‎【解析】题目中,这些嘲讽、玩弄、批判、围攻主流意识形态的黄段子、黑段子和假信息,借助网络载体广泛流传,‎ - 19 -‎ 在思想内容和话语体系上构成了对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的消解力量。要提升网络文化的品位就必须发展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故C选项入选。A选项错误,传统文化具有双重性。B选项混淆了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与喜爱的文化的差别。D选项表述错误,排除。‎ ‎14. 网络直播催生出一个崭新的行当——职业“网红”。然而,不少网红的节目以色情和暴力为底色,以谎言和虚无为导向,刷新了人们对道德沦丧的认知。对此现象我们应该 A. 提高辨别能力,抵制落后文化 B. 对文化市场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C. 引导媒体以社会效益为经营导向 D. 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们文化需求 ‎【答案】B ‎【解析】不少网红的节目以色情和暴力为底色,以谎言和虚无为导向,刷新了人们对道德沦丧的认知,这警示我们要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正确引导,故B选项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腐朽文化,而不是落后文化,排除 ;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15. 2017年H市开展“元宵猜猜乐”有奖灯谜竞猜,千余条涉及诗词、地理、历史等知识内容的灯谜吸引广大市民踊跃参与。在猜谜的同时,市民们还可以在现场观看楹联文化展和数字图书馆“网络书香过大年”图片展。市、区图书馆还提供流动图书车现场办证、图书借阅、数字阅读等便民服务。此类活动 ‎①营造了文化氛围,激发了市民参与健康文化生活的热情 ‎②提供了公共文化服务,有利于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需求 ‎③能陶冶情操,让市民都在活动中自发接受健康文化的影响 ‎④佐证了文化随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步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开展“元宵猜猜乐”、楹联文化展和数字图书馆“网络书香过大年”图片展,营造了文化氛围,激发了市民参与健康文化生活的热情,故A选项符合题意;“市、区图书馆还提供流动图书车现场办证、图书借阅、数字阅读等便民服务”提供了公共文化服务,有利于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故选项②符合题意;选项③说法错误,个体接受文化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文化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 19 -‎ 点睛:考生要特别注意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和文化生产力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构成文化生产力的两个方面。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16. 毛姆说:“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灾难。”而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这些话说明 A. 大众文化能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B.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C. 人们主要通过自省的方式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D.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答案】B ‎【解析】大众文化并不一定都是科学的正确的,大众文化能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不准确,A项不选;通过阅读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灾难”,通过阅读来“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这说明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B项正确;人们通过自省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而不是科学文化修养,C项不选;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 ‎17.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12月10日成功降轨。12月15日晚,正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测工作的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进行互成像实验,“两器”顺利互拍,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物,以“嫦娥”命名登月探测器,引起了国人和海外华人的共鸣。这表明(   )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 ‎②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③海外华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认同感   ‎ ‎④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博大精深的特点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 19 -‎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嫦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物,以“嫦娥”命名登月探测器,引起了国人和海外华人的共鸣,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海外华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认同感,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不对,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18. 微电影《红色气质》,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刻画了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了理想和信仰英勇抗争、奋发作为、为民务实的“红色气质”,这种气质,使党以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红色气质”‎ A. 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力量 B. 以改革开放、锐意创新为核心 C. 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D.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答案】C ‎【解析】“红色气质”提供的是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A项错误;“红色气质”体现的是民族精神,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B项不选;“红色气质”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C项正确;“红色气质”并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 ‎19. 古人削桐为琴,纳万物之声,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爆静心,琴乐洁净清澈,能让入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载美国太空一飞船向茫茫宇宙传达人类智慧和文明,古琴音乐 ‎①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 ‎ ‎②通过人们的自觉欣赏,主动接受,能转化成人的精神力量 ‎③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能满足人类共同的文化需要 ‎④《流水》成为人类文化符号的代表,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文化不是因其古老性而成就其世界性,①错误;材料表明古琴音乐通过人们的自觉欣赏,主动接受,能转化成人的精神力量,②正确;古琴音乐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③错误;材料表明《流水》成为人类文化符号的代表,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C。‎ ‎20. 2017年7月28日,2017海南省文体产业专题招商大会在海口举行,16个文化体育产业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投资总额达192.79亿元。这表明 A.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B. 文化能直接带来物质财富 - 19 -‎ C.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 文化的价值在于创造经济价值 ‎【答案】C ‎【解析】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C适合题意;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A错误;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C、D错误。‎ ‎21. 《唐代诗词108部系列微电影》用讲故事的方式重新解读、建构唐诗精华和精神本质,更适应了当今人们的欣赏和观影需求。‎ 用微电影来演绎唐诗故事意味着( )‎ A. 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B. 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C.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D. 新传媒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答案】C ‎【解析】用微电影来演绎唐诗故事是文化创新的体现,因此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故选项C正确;A选项表述错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实践,故排除;选项B 说法错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应该是经济的发展;选项D说法错误,排除。。根据题目表述可以看出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答案选C。‎ ‎【考点定位】文化创新的作用 ‎【名师点睛】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是一个呼唤文化创新的伟大时代。‎ ‎(2)任何社会都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统一体,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既应该有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也应该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 ‎(3)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文化对经济建设和整个现代化事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日益凸显。‎ ‎22. 公益众筹在技术上创新了做慈善的方式,但公益的根本永远在于人。如果全社会的人都秉承爱心、善心,无论是用何种方式,善行都会惠及他人,净化心灵,沉淀浮躁。公益众筹 - 19 -‎ ‎①丰富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式 ②提高了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 ‎③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确立了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A. ①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公益众筹丰富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式,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选项①③符合题意;选项②说法错误,公益众筹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23. 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 ‎②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③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对故乡的思念和留恋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意思是说我的僻性是特别喜欢写诗琢句,如果写不出惊人之语,那就至死也不肯罢休;“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说的是书法妙道,如果不注重字外工夫修炼,即使闷头练的用坏的笔堆成山,也未必能写出好东西,想要写出真正的好作品,非多读书不可,舍此无良方;②③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24. 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影响,同名书籍《舌尖上的中国》在很短时间内在当当网上的销量就突破了20万册。不仅如此,由此书引发的“吃货”效应将其他餐饮美食类书籍也带入了销售高峰。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③文化成了第一生产力 ‎④文化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 19 -‎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经济决定文化,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故题肢②颠倒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故排除;题肢③说法错误,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虽然科学技术也属于文化的范畴,但并不等于文化,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25.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中国历法独创的二十四节气蕴含了古人对“天”追问的智慧,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只知道星座不知道节气。这说明:‎ ‎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②我们要培育好和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③二十四节气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年轻人要做对星座文化的传播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中国历法独创的二十四节气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说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①正确;现在很多年轻人只知道星座不知道节气,这说明我们要培育好和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②正确;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错误;年轻人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不是要做对星座文化的传播者,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 ‎26.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 7年5月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强调,要加强移动互联网建设和生态治理,加强教育引导,进一步提升网民网络文明素养。这是基于( )‎ ‎①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之一 ②文化素养能对人产生内在强制性约束 ‎ ‎③大众传媒具有商业性 ④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后天形成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 19 -‎ ‎27. 2017年将出现两次立春,被认为“双春年”。有人认为,“双春”代表着“多子多福,婚姻幸福”,所以双春年是婚娶生子的好年份。对此,青年学生应采取的态度是 A. 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B. 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C. 崇尚多元,尊重个性 D. 远离迷信,彻底取缔 ‎【答案】B ‎【解析】题目中,针对“双春年”有人认为“双春”代表着“多子多福,婚姻幸福”,所以双春年是婚娶生子的好年份,所以作为青年学生而言需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故B选项入选。A选项是我国对待文化的态度。C选项错误。D选项表述错误。‎ 点睛:题目中反映的是一种落后的文化现象,考生在考试时需要注意与腐朽文化的区别。其次,对待二者的态度也各不相同。对待前者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对待后者需要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28.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罩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通过台湾诗人席慕蓉的《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留存于民族心理中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源泉 ‎③一定精神文化的感受总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 ‎④现代多元文化的碰撞呼唤传统文化和传统精神的回归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通过台湾诗人的乡愁,我们可以感受到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故入选。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通过台湾诗人的诗句感受乡愁,说明一定精神文化的感受总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故入选。②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传统文化并不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源泉,故排除。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通过诗人的诗句并没有涉及呼唤传统文化和传统精神的回归,故排除。‎ ‎【考点定位】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的特点 ‎【名师点睛】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 19 -‎ ‎(1)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形式: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表现为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方面的继承。‎ ‎(3)特点:①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有些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被赋予新的内涵。②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4)影响:①积极影响: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②消极影响: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二、非选择题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壁、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地发繁荣起来。‎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的知识,谈谈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对我国文艺发展的启示。‎ ‎【答案】①立足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要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断进行文化创新。②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一方面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体现时代精神,让中国文艺发展具有民族的个性和时代气息。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通过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实现文化创新。④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新的主体作用。虚心向人民学习,从人民的实践中汲取营养。⑤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艺要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的知识,设问指向谈谈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对我国文艺发展的启示。属于启示类试题,解答此题需要学生联系材料和教材的知识进行知识的调动和迁移。解答时,首先从立足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的角度思考;其次从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角度思考;再次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角度思考;最后从文化创新的主体的角度思考,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知识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考点定位】文化创新的途径 - 19 -‎ ‎【知识归纳】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要从文化的内容、体制集中、传播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要克服两种错误倾向。‎ ‎30.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企业过度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短期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工厂老板等不及工程师工匠精神的开花结果,社会也等不得工厂工匠精神的精雕细琢。这意味着,工匠精神所需要的痴迷,不再能得到回报。这就摧毁了工匠精神所必须经过的煎熬。工匠精神实际上是一种敬业精神,就是对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锲而不舍,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事都不能放松。‎ 互联网时代,创意为王不假,但创意之王,不是品位低俗、投机取巧,而是做到极致的产品。在创意为王的互联网时代,不断钻研的工匠精神,不仅不会过时,还会被真正有责任、有远见的企业请上头等舱。走捷径会取得暂时的成功,但只有秉承工匠精神专注敬业、精益求精,才能获得长久而巨大的成功。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点,分析发扬工匠精神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答案】(1)工匠精神是一种优秀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发扬工匠精神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发扬工匠精神,能够推动经济产业的发展。(3)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源泉。发扬工匠精神有利于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应用于生产中,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 ‎【解析】本题属于意义类简答题。设问要求分析发扬工匠精神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考生分析时要结合材料,联系文化的作用,从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等方面分析。‎ ‎31. 材料一:我国网络直播兴起于2005年,但2016年出现井喷式发展。据中国建筑行业协会发布的《网络表演(直播)社会价值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网络表演(直播)整体营收达到218.5亿元,平台数量250多家,用户模式3.44亿。该报告显示,2016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直播也从传统秀场、游戏直播、体育直播发展到泛娱乐直播、直播+垂直行业(电商、音乐、旅游、教育、财经)等更多领域。‎ - 19 -‎ 材料二:网络直播火热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内容同质化,持续创作能力差;内容低俗化,个别主播为博人气,不惜用“出位”表现哗众取宠等。针对网络直播乱象,自2016年12月1日起,国家网信办实施《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对于直播资质、内容管理、信用体系等提出了具体要求,给规范互联网直播服务环境的底线。一些直播平台也陆续出台管理规则,对主播和用户的行为进行规范。对主播和用户的行为进行规范。‎ 结合知识说明上述材料所包含的文化生活的道理。‎ ‎【答案】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我国网络直播发展势头迅猛,用户规模大,网民渗透率高,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网络直播的发展离不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③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产生了网络直播乱象,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正确引导。④发展面向人民群众,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更好的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解析】本题以我国网络直播的发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文化生活中选择、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回答本题,考生可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我国网络直播发展势头迅猛,说明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网络直播的发展离不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直播乱象的存在说明文化市场存在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正确引导;网络直播的发展说明我国要发展面向人民群众,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更好的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等方面进行说明。‎ ‎【点睛】关于传媒的几个知识点串联:1、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手段。2、大众传媒能最大程度地跨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3、新媒体的出现,不代表旧媒体的消失。4、现代科技发展促进了传媒的发展,使人们的文化生活色彩斑斓。5、大众传媒的发展,使人们的文化生活出现可喜变化,但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32. ‎ - 19 -‎ 浙江省海盐县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荣获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海盐县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坚持文化惠民先行,推进新态化礼堂建设,抓好农村文化礼堂软硬件建设,参与农村文化礼堂特色活动打造,培育村民自主参与文化活动的意识;深入推进文化馆总分馆试点工作,深化落实以县文化馆为总馆、镇(街道)文化站为分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支馆的文化馆总分馆建设模式,积极挖掘、传承和弘扬乡村特色文化和民间文化建设,大力开展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保障城乡居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强“两员”队伍建设,运用“以文化人”的力量,提升城乡居民文明素养,打造一支素质好、业务强、有特色、想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基层文化队伍,使基层文化阵地实现建管用并举,促进社会和谐,助力“三优”海盐建设。‎ 结合材料,说明浙江省海盐县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中是如何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 ‎【答案】①海盐县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坚持文化惠民先行,体现了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 ‎②海盐县在美好乡村建设中抓好农村文化礼堂软硬件建设,深入推进文化馆总分馆试点工作,培育村民自主参与文化活动的意识,体现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对发展历史文化责任的主动担当。‎ ‎③海盐县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积极挖掘、传承和弘扬乡村特色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等,体现了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④海盐县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大力开展村民喜闻见的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保障城乡居民基本文化权益,运用“以文化人”的力量,提升城乡居民文明素养等,体现了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文化。‎ ‎【解析】本题以浙江省海盐县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 ‎33. ‎ - 19 -‎ ‎2017年3月28日,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在湖南卫视播出。该剧播出不足半月,无论收视率、点击率都持续走高,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一直以来“主旋律”式的影视作品题材缺乏创新,人物形象脸谱化,非黑即白,缺少血肉,而《人民的名义》则抓住了人物矛盾、复杂的心理,形象设计更加丰满。在剧情和表演上充分借鉴英剧和美剧,剧情跌宕起伏,表演生动立体。相比于传统的反腐题材,该剧深刻揭露了当前中国官场腐败现状,反映了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回应了反腐败的民心所愿。其编剧周梅森曾深入检察机关一线体验生活,深入到监狱、反贪局侦查指挥中心等地采访调查,与办案检察官、纪检干部、监狱干警、服刑贪官等座谈,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 ‎【答案】(1)立足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人民的名义》立足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2)理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人民的名义》回应着反腐败的民心所愿,编剧深入检察机关一线,与办案检察官等座谈,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 ‎(3)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人民的名义》借鉴英剧、美剧的拍摄手法,以跌宕的剧情、精彩的表演,牢牢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4)推动文化内容、形式创新。《人民的名义》大胆创新题材,深刻揭露中国社会反腐现实。‎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知识,问题指向是分析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造的主体;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动文化内容、形式创新等方面来分析说明。‎ ‎ ‎ ‎ ‎ - 19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