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政治试题WORD版带解析
华中师大一附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检测高二年级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2018年8月以来,广东省扫黑除恶第四轮集中收网行动全面展开,成功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25个、恶势力犯罪集团85个,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25.4亿元,截至9月25日,共收到群众举报线索1万余条,占全省排查发现线索总数的36.4%,2300多名涉黑涉恶违法犯罪人员投案自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①保障了人权,提高了我国公民的政治地位 ②旨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和基层政权巩固 ③保障了人民群众民主监督权利的实现 ④激发了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热情,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选项错误,该专项斗争不能提高我国公民的政治地位。④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表述民主管理的相关知识。2018年8月以来,广东省扫黑除恶第四轮集中收网行动全面展开,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旨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和基层政权巩固,保障了人民群众民主监督权利的实现,故②③选项表述正确入选。选C。 2.近期,安徽省某县积极推行“群众说事”制度,村委会根据群众的意见实施决策方案。同时,推行“政社互动”,即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其内核是村(居)民自治事务,政府行政事务不得随意下派。“群众说事”和“政社互动”制度的实施 ①拓展了农村(社区)基层自治组织的自治权,完善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②促进了基层政权的健全和完善,使政府与基层群众组织形成协调的上下级关系 ③发挥了村(居)民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其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 ④明确了政府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关系,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政社互动”和“群众说事”制度的实施,有利于调动村民和居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故选项③④符合题意;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权,而是群众性社会组织,不存在自治权,故选项①②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新要求: (1)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一方面,通过坚持党的领导,把握基层民主发展的正确方向,使其沿着理性轨道前行;另一方面,要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基层党组织要将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好自治职能作为工作重点。党组织要担负起领导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任务,领导群众制定民主政治的规则,并监督保证这些规则的运行,使各方面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2)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合理界定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与居民委员会的关系,明确基层政权机构与自治组织的责任范围,防止自治组织成为基层政权机构的办事机构,政府行政管理服务与城乡村(居)民自治和社区建设实现良性互动、共同进步。 (3)高度关注民生,维护民众的权益。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与民生密切相关,它直接反映民众的利益诉求。发展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高度关注民众的权益,建立健全与基层民主自治相适应的利益协调机制、权益保障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等。实现、维护、保障好民众的权益是发展基层民主自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保证自治组织在民众利益诉求、利益表达方面的独特地位,增强村委会、居委会等社会民主自治组织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反映利益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保障公民利益和权益的实现。 3.坚持依法行政,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下列做法符合依法行政的是() A. 某市通过举行价格改革听证会制定天然气价调整方案 B. 某环保局规定本地商户必须安装某品牌的油烟净化器 C. 某规划局未事先告知居民就将地铁出口设在小区内部 D. 市委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讨论本市发展大计 【答案】A 【解析】 【详解】某市通过举行价格改革听证会制定天然气价调整方案,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是依法行政的体现,A符合题意;BC中政府的做法违背了国家的有关规定,侵害了人民的利益,不符合依法行政的要求,排除;市委是党的部门,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与政府依法行政无关,D排除。本题选A。 4.在实行多年的”部长通道”的基础上,去年党代会上,开启了“党代表通道”。2018年全周“两会”首次开启了“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开启“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有利于 ①激发全国人民的自豪感,展示我国日益开放自信的国际形象 ②公众全面、及时地了解到信息,更好地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力量 ③代表委员依法履行建言献策、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责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扩大代表委员的权利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开启“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体现代表和委员风采,能够激发全国人民的自豪感,展示我国日益开放自信的国际形象,①项符合题意;该做法有利于公众全面、及时地了解到信息,更好地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力量,②项符合题意;履行建言献策、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责是政协委员的职责,不是党代表的职责,③项观点错误;代表委员的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不能随意扩大,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 5.国务院办公厅引人第三方评估机制,连续3年委托研究机构对省级政府国务院部门政务公开工作情况开展年度评估,评估报告由第三方机构向社会公开发布。下列对“第三方评估”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政府将内部监督权移交给了非政府机构 ②健全和完善我国行政系统外部监督体系 ③增强了政府政务公开工作成效的可信度 ④有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政府的各项工作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政务公开和权力监督,考查调动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对行政权力的监督需要结合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不能内部移交给外部,排除①;材料中第三方评估的是政府的政务公开工作,不是政府的各项工作,排除④;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对省级政府、国务院部门政务公开工作情况开展年度评估,健全和完善我国行政系统外部监督体系,增强了政府政务公开工作成效的可信度,②③正确。故答案选B。 6.截至2017年1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提出的8360件建议已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在办理过程中,各有关部门将办理代表建议与加强改进工作结合起来,认真研究吸纳代表意见;充分发挥代表建议的重要参考作用,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②我国不断提高人民代表大会的决策效率 ③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④人大代表肩负人民的重托,代表人民的意志行使质询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人大代表向全国人大提交建议,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促进国家各项工作开展,很好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①③符合题意;人大代表不能直接决策,排除②;材料未体现人大代表行使“质询权”,排除④。故选A。 【点睛】区分人大代表的权利、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政协的职权和公民的政治权利 人大代表的权利 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政协的职权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公民的政治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7.2017年8月18日,全国第一个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挂牌运行。通过诉讼平台智能应用,起诉、立案、送达、举证、开庭、裁判各环节全流程在线,诉讼参与人的任何诉讼步骤即时连续记录留痕,当事人可以“零在途时间”、”零差旅费用支出”完成诉讼。互联网法院的运行 ①便于群众监督,从而保证了司法公正 ②创新了审判方式,有利于彰显司法公信 ③简化了诉讼流程,有利于提升审判效能 ④打通了时空阻隔,有利于实现司法便民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互联网法院,可以通过诉讼平台智能应用是司法创新,并不是简化诉讼流程,不属于民主监督的方式,群众监督不能保证司法公正,后半句过度解读、夸大了群众监督的作用,排除①③; “通过诉讼平台智能应用,起诉、立案、送达、举证、开庭、裁判各环节全流程在线,诉讼参与人的任何诉讼步骤即时连续记录留痕”,这一方式创新了审判,打通了时空阻隔,有利于实现司法便民,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8.2018年全国两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全国数干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汇聚北京,共商国家大事、以下关于两会代表、委员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代表的任务是参政议政,委员的任务是政治协商 B. 代表参加制定国家法律,委员协商国家重大事务 C. 人大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政协是国家的监督机关 D. 人大直接行使国家权力,政协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人大与政协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参政议政、政治协商,均是政协的职能,排除A;人大具有立法权,因此,人大代表可参加制定国家法律,政协委员可以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协商,B正确;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行使国家权力,排除CD。故选B。 【点睛】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9.2018年1月,瑞士达沃斯论坛延续了习近平主席2017年论述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围绕“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主题,探讨在地缘战略竞争加剧背景下国际合作的意义。这说明 ①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成为世界共识 ③中国理念对全球治理理念具有引领作用 ④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成为了世界事务核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材料说明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成为世界共识,中国理念对全球治理理念具有引领作用,②③项符合题意;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①项与实际不符;中国倡导全球治理理念,但并没有成为世界事务核心,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10.A国男子在我国B市酒驾被交警拦下后,态度嚣张,极度不配合交警调查。他还不断强调自己是外国人,并要求交警把自己送到A国大使馆。交警严斥:“你在中国就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材料表明 ①处置外籍人员在中国的违法行为体现国家的平等权 ②对外籍人员的违法行为要依据A国法律进行处置 ③处置外籍人员在中国的违法行为体现我国的管辖权 ④我国执法人员捍卫国家法律尊严,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酒驾男子不断强调自己是外国人,并要求交警把自己送到A国大使馆。交警严斥:“你在中国就要遵守中国的法律!”这表明我国执法人员捍卫国家法律尊严,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说明我国具有管辖权,③④适合题意,排除①;②说法是错误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11.所有的艺术都说自己在追求美,可什么是美,这就是一个哲学问题了。如果说美只是主体的审美观念,与对象无关,那画画为什么要有模特儿,山水画家何必遍游名山大川临摹写生呢?上述论述所说的“哲学问题”是指 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 C.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D.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问题 【答案】A 【解析】 【详解】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材料强调主体的审美观念与对象有关,没有审美对象,就无法形成审美观念,这体现了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可见,材料中的论断所说的“哲学问题”是指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故A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物质决定意识,没体现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故B 不符合题意;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主要是指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可见,材料没体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故C不符合题意;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问题主要强调哲学是世界观,世界观不一定是哲学,可见,材料没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下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比”后,总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从”;之后会产生叛逆,即“北”;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上述材料说明 ①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 ②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④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下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说明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①项正确;这四个字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④项正确;题中不是研究哲学的产生和作用,②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13.下列观点中,与“心乱静中乱,心静乱中静”(《菜根谭》)这一世界观倾向相同的是 ①万物皆是一理,有理皆有气 ②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③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倶得一气 ④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的知识。“心乱静中乱,心静乱中静” 意思是说当一个人心里特别乱的时候,哪怕身边十分安静,内心也是十分混乱的。心里特别平静的时候,哪怕外面十分混乱,内心也是十分平和的。该观点具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②④符合;①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③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故本题选B。 14.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写入党章。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上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对“中国梦”的实现起决定作用 ③是对新时代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正确反映 ④是新时代国情同理论的具体统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的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我国真正的哲学,因此,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上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故①正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梦”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故②错误;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因此,是对新时代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正确反映,故③正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理论同新时代国情的具体统一,故④错误。故选A。 15.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天地不老——某市201路公交车上的最美寄语充满了诗情画意。从哲学角度看 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②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天地不老”的现象 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④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以最美寄语为载体,考查物质与运动、物质与意识等相关知识,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该观点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因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定位】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英国一名家具设计师如今竟然从地里“种”出了家具。他以特殊模具并大量使用修剪、嫁接等技巧,引导树木枝条朝既定方向伸展,长成桌子、椅子、灯罩形状。这样,树木长成后就直接是“一体成形”且独一无二的家具。这表明 ①人们能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②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出新的事物 ③人可以利用规律发生的形式创造出新规律 ④人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他以特殊模具并大量使用修剪、嫁接等技巧,引导树木枝条朝既定方向伸展,长成桌子、椅子、灯罩形状,这表明了人们能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人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改造世界,故①④符合题意;②错误,人不能随心所欲,必须尊重规律; ③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不能创造出新规律。故本题答案为B。 17.科学幻想即根据有限的科学假设,在不与人类最大的可知信息量(如现有的科学理论,有据可考的事件记录)冲突的前提下,虚构(或预言)可能发生的事件。历史上很多科学家的预言今天已经变为现实。可见 A. 符合客观规律的预言具有预见性,可以对社会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B. 当科学家的预言是以现实为基础作出的预测,其预言就具有直接现实性 C. 科学家的预言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推动社会进步 D. 科学幻想是纯粹的意识活动而没有任何现实依据,能变成现实纯属偶然 【答案】A 【解析】 【详解】 历史上很多科学家的预言今天已经变为现实,可见符合客观规律的预言具有预见性,可以对社会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A项符合题意;预言属于意识范畴,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B项说法错误;科学的预言自身不能变为现实的存在,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的存在,C项说法错误;科学幻想并不是纯粹的意识活动,而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而不是人脑自生的,离开了客观对象,就不能产生人类意识。 (1)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的意识是指人脑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错误的意识则是歪曲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2)无论是抽象思维还是具体感受,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抽象思维是人所特有的意识形式。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共同的属性的概括反映,是对客观事物作出的间接的但又是更为深刻的反映。具体感受只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抽象思维与具体感受的区别只是反映的内容和形式不同,而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 (3)无论是人们对过去和现在的反映还是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们对未来的预测是根据客观事物而作出的一种超前反映,根源于过去、现在的客观存在。因为,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消极的,而是能动的,它能够以客观存在为基础作出某种想象,进行“超前”反映。 18.“牡丹花好空人目,枣花虽小结实成。”为政之道,贵在实干。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才能真正干出有益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事,真正建立起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下列包含哲理与此一致的是: 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②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③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④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为政之道,贵在实干”这是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这是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①④正确;“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强调了抓住主要矛盾的重要性,②不选;“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强调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③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 19.2019年男篮世界杯在中国举办。2019男篮世界杯会徽,以中国京剧脸谱为设计灵感,在整体造型上与篮球的形象相呼应,同时融入了双龙戏珠的元素——两条蛟龙争夺龙珠,如同两支球队争夺奖杯。“脸谱”元素融合篮球形象的创意表明: 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艺术创作源自丰富的社会生活 ④艺术来自于创作者的灵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选项①说法错误,正确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排除;选项②符合题意,2019男篮世界杯会徽的设计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应选;选项③符合题意,2019男篮世界杯会徽的内容来源于社会生活,应选;选项④说法错误,艺术创作需要灵感,但是来自于社会生活,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意识的本质和内容、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是由物质决定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2)意识的能动作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第三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0.同是咏柳,贺知章笔下的柳是积极乐观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表现了诗人的喜悦和赞赏;曾巩笔下的柳则是消极狂妄的,“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表现了诗人的贬斥和嘲讽。材料表明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②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③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④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同是咏柳,但两位诗人笔下的柳一个是积极乐观的,一个是消极狂妄,说明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故①④符合题意;②错误,认识有正误之分,正确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认识主体即人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③错误,认识不论对错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能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故本题答案为C。 21.英国物理学家霍金逝世前与中国网友谈论“庄周梦蝶”这一千古迷思时说道:“这个问题至少要等到我们开始深刻地了解意识和宇宙时才可知。我们必须要孜孜不倦地探索关于存在的基本命题,只有这样,我们也许才会知道蝴蝶(或宇宙)是真实存在,还是只存在于我们的梦里。”霍金的回答说明 ①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往往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②这一千古迷思将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实践中得以检验 ③认识的反复性意味着人类永远处于接近真理的路上 ④任何认识都是主观与客观之间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认识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这个问题至少要等到我们开始深刻地了解意识和宇宙时才可知”这表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往往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①符合题意;“我们必须要孜孜不倦地探索关于存在的基本命题,只有这样,我们也许才会知道蝴蝶(或宇宙)是真实存在,还是只存在于我们的梦里。”这表明这一千古迷思将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实践中得以检验,②符合题意;人能够认识世界,获得真理性的认识,而不是“永远处于接近真理的路上”,排除③;真理性认识是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排除④。故选A。 22.谷雨谷雨源自“雨生百谷”之说,古人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每年4月19日至21日,当太阳到达黄经30度时为谷雨节气,此后气温迅速回升,雨量增多,适合农作物生长,农业生产进入繁忙时期,人们食香椿,赏牡丹,开始采摘谷雨茶。这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 ①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关系生产的客观联系 ②将节气智慧融入生产和生活实践中 ③顺应自然节律,对自然的征服 ④在实践中获得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谷雨资料卡”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生产关系的客观联系,将节气智慧融入生产和生活实践中,①②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人们顺应自然节律进行生产和生活,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对自然的征服,③不符合题意,排除;④说法错误,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如果违背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 23.2018年4月16日,《人民日报》评论员发表的题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说服力”的文章指出。“道虽迩,不行不至”,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持续奋斗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持续奋斗中实现的。材料表明 ①“行”是“道”存在与发展的具体条件 ②唯有“行”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说服力 ③事业的成功需要“道”的指导 ④一代又一代人量的积累方能实现伟大成就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名言“道虽迩,不行不至”是指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①③对名言的理解是错误的;②是对名言的正确理解,指出了“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一代又一代人量的积累方能实现伟大成就,④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D。 【点睛】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发展的状态): (1)(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方法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原理内容)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方法论)(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24.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小分子硫醇一直以来被视为消除生命体有害物质的“清道夫”。日前,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现,它们除了具有清除毒害的保护性功能,还具备“导演” 抗生素精密合成的建设性功能。该发现揭示了以硫醇化学为核心的林可霉素生物合成机制,改变了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传统认识,为设计和创造新型人造“生命细胞”并在“细胞工厂”中实现含糖单元的新型生物基化学品“生物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这说明了 ①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传统认识在无限实践发展中被推翻 ②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认识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③人类可以在对小分子硫醇的新认识的指导下创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 ④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新认识为创造“生命细胞”奠定了物质基础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的不断发展,人类拥有了更多尖端的科研设备和更科学的测定手段去反复测定小分子硫醇的作用,因此,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认识是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②项符合题意;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因此,人类可以在对小分子硫醇的新认识的指导下创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④项符合题意;人类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对小分子硫醇有了更新的认识,是在原有认识基础上的发展,但这不等同于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传统认识被推翻,①项观点错误;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新认识,为设计和创造 “生物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而非物质基础,③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驱动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引领下,我国持续推进科技创新,科技成果密集亮相,呈现井喷态势:“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高铁奔驰、北斗组、超算“发威”、大飞机首飞……科技创新进入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阶段,正在发生整体性、格局性的深刻变化。科研成果的涌现,既是新中国数十年积累的厚积薄发,也是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工作不断突破所释放出的动力和活力。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聚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的要求,不断突破体制障碍,部署推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建设方案》《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不断突破人才激励机制,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等多项“激励人”“解放人”的重大举措。十九大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政治原则写入党章。 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们党在新时代下应如何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 【答案】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推进科技创新,需要党继续发挥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科技发展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3 ②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推进科技创新,需要党支持人大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③要充分发挥党员在科技创新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④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激发人民群众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解析】 十九大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政治原则写入党章。本题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们党在新时代下应如何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科技创新工作也必须接受党的领导。可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党的相关知识,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作用、执政方式、执政理念、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谈谈我们党在新时代下应如何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 【点睛】政党专题知识整合: 1、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 3、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坚持党的领导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三个只有才能。 5、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6、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7、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8、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 9、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6.材料一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加快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和转化。 早在2016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指出要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完善高校的人工智能相关专业、课程设置;鼓励与相关国家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合作。 材料二人工智能是未来智能社会的基础支撑。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正由听从简单指令向拟人、智能方向不断“进化”。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特种机器人,人工智能+家居,人工智能+工厂,人工智能+手术,人工智能+无人超市……从“互联网+”到“智能+”,人工智能默默地填充、改变着人类学习娱乐、生产生活。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是如何助推人工智能发展的。 (2)有人认为,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会全面超越甚至取代人类智慧。你认为对吗?请结合材料二,运用“意识本质和作用”的知识分析说明。 【答案】(1)①政府要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行动实施方案,进行科学决策助推人工智能的发展; ②政府要组织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③政府要组织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完善高校的人工智能相关专业、课程设置; ④政府要积极开展与相关国家人工智能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科技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助推人工智能发展。 (2)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工智能不会全面超越和取代人类智慧。这是因为: 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而人工智能只是人类意识的产物,不可能取代和超过人类智慧。 ②人类智慧表现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人工智能不具备人类意识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等特点,不能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以说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存在着本质区别。(认为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智慧的观点,是对意识本质和能动作用的歪曲理解。)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加快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和转化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我国政府的性质和宗旨、我国政府的原则、我国政府的职能、意识的本质和作用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详解】(1)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知识,设问指向我国政府是如何助推人工智能发展的,属于措施类试题。考生可从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我国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我国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等角度思考,并注意结合助推人工智能发展分析回答。 (2) 本题设问指向有人认为,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会全面超越甚至取代人类智慧。你认为对吗?请结合材料二,运用“意识本质和作用”的知识分析说明。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等特点,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人工智能分析,人工智能只是人类意识的产物,不可能取代和超过人类智慧。认为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智慧的观点,是对意识本质和能动作用的歪曲理解。 27.2018年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25周年。《消法》颁布时,正值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对消费者权利的内涵规定具有时代的局限性。比如对消费者知情权的规定,只要求保证消费信息真实性,而对其准确性、完整性没有作出规定。《消法》实施的20多年来,我国的消费品质量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消费者权利的认知和消费者权利的保护,还有很多的不如意。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全新的消费模式,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了对《消法》的修订工作。在总结实践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新《消法》于2014年3月15日正式实施。新《消法》的实施,为消费者提供了法律支撑,有效地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说明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的依据。 (2)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相关知识,分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订历程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消费领域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国家对原有的《消法》进行及时的修改。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会则阻碍事物的发展。要重视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旧《消法》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新《消法》有效地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中获得了需要修订《消法》的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经济的发展和全新消费模式的出现,推动国家启动《消法》的修订工作;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证明了原有的《消法》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修订消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全国人大常委会总结实践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是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体现。 【解析】 【分析】 本题以2018年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25 周年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唯物论、认识论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详解】(1)本题设问指向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说明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的依据。解答时首先明确唯物论主要包括: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进行分析,注意解答时按照世界观、方法论、材料分析的顺序答题。 (2)本题考查“求索真理的历程”相关知识,设问指向《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订历程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解答时首先明确认识论主要包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与具体性、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然后结合材料分析是如何体现的,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点睛】知识体现类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最高,是难度适宜的题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