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凤凰县皇仓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凤凰县皇仓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政治试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志者,事竟成。应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理由是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主动、深远持久的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是因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②③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①项与题意不符;文化对人的影响并非都是积极主动的,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人类社会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上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里约热内卢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奥运会为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 ‎③奥林匹克精神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奥林匹克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文化的特点。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这既表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也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离不开物质载体,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④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本题为理解型选择题,本题难度适中,可以采用释理法解题,就是依据材料提供事例,对接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题干与题肢体现的事理相一致的就选。要特别注意挖掘材料中隐含的意思,对材料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 ‎3.餐桌礼仪,正是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需要区分开来的关键。餐桌礼仪,包括怎么动筷子、使刀叉,衣着打扮是否得当、与宴会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谈、如何敬酒、正确的入座和离席,等等。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身世背景、家教、性格、喜好、人品。在西方,餐桌礼仪一直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可见 ‎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 ‎②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 ‎④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文化的独立性是指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①与题意不符。‎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②观点错误。‎ ‎③④:餐桌礼仪,正是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需要区分开来的关键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4.冬至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在长期发展中,中华各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令文化,北方地区有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有吃米团、长线面的习惯。这表明 ‎①通过传统习俗可以领略到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不同的文化决定人们在实践中的行为选择 ‎③传统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各地域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色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正确,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此通过传统习俗可以领略到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错误,“不同的文化决定人们在实践中的行为选择”,夸大了文化的作用。‎ ‎③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正确,“冬至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在长期发展中,中华各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令文化,北方地区有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有吃米团、长线面的习惯”,说明各地域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色。‎ 故选:B。‎ ‎5.2017年3月12日,古老的罗马阿根廷剧院迎来中意文化碰撞的剧作——京剧《浮士德》。不同于西洋歌剧,京剧《浮士德》短小精悍,剧情跌宕起伏,服装绚丽夺目,京剧艺术的唱念做打得以淋漓展现。演出结束时掌声经久不息,演职团队两次返场谢幕,获得观众一致好评。这表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②文化交流互鉴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文化在交流与传播过程中渐趋统一 ‎④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具有极强包容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京剧《浮士德》是中意文化碰撞的剧作,说明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①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②表述错误;文化在交流与传播过程中得到发展和创新,而不是渐趋统一,③表述错误;《浮士德》以京剧的形式将西洋歌剧演绎的淋漓展现,获得观众一致好评,表明中华文化兼收并蓄,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分,具有极强包容性,④符合题意。本题答案为B。‎ ‎6.新年伊始,央视一档原创新节目《朗读者》一播出就引来好评如潮。选用一段精美的文字,通过朗读这种平常媒介来展现出文字背后的精彩人生故事,节目回归到“老百姓”和“生活”原点,让镜头充满真诚,让内容富含人文的温度,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由此可见( )‎ ‎①大众传媒已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 ‎②文艺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 ‎③文化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故①错误;《朗读者》节目,通过选用一段精美的文字,采用朗读来展现文字背后的精彩人生故事,以 “老百姓”和“生活”为原点,让镜头充满真诚,让内容富含人文的温度,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这说明文艺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文化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故②③正确;材料没体现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7.“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曾经的丝绸之路,是东亚强盛的象征,如今的“一带一路”,则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聚集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实现沿线和各国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一带一路”能推动沿线各国文化的繁荣,依据是( )‎ ‎①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促进文化交流 ‎②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能与文化相互影响 ‎ ‎③各国文化在交流中可以相互认同,共同发展 ‎④各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遵循普遍的规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一带一路”能推动沿线各国文化的繁荣,是因为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能与文化相互影响,而“一带一路”拓宽了文化交流的途径,能够促进文化交流,①②符合题意。‎ ‎③:各国文化在交流中可以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共同发展,而不相互认同,③说法错误。‎ ‎④:材料强调“一带一路”能推动沿线各国文化的繁荣的依据,④不是依据。‎ 故本题选A。‎ ‎【点睛】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8.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年轻人对春节期间的“文化大餐”——春晚的兴趣在下降。2017年,“春晚”成为春晚官网内容设计一大亮点。观众可通过下载APP参与节目互动,并分时段推送“春晚明星大拜年”送祝福,从而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眼球。这启示我们 ‎①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文化传承的前提 ‎②文化传承应重视发挥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优势 ‎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文化创新应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文化传承的前提表述错误,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表述错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社会实践。‎ ‎②④:结合材料可知伴随着大家对春晚兴趣的下降,春晚官网通过APP让观众参与互动,分时段推送“春晚明星大拜年”送祝福活动,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关注。该做法启示我们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应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并结合大众传媒的特性发挥其超越时空的优势进行传播,②④入选。‎ 所以答案选择C。‎ ‎9.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帐,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通过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留存于民族心理中的传统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品质 ‎②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③一定精神文化的感受总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 ‎④现代多元文化的碰撞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导航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表述错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品质。②符合题意,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③符合题意,乡愁可以通过故乡的歌、故乡的面容等进行表达,可见一定精神文化的感受总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④表述错误,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要辩证地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故选B。‎ ‎10.由人民日报社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用典》对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引用的典故追根溯源,又对其现实意义进行解读,该书从文化角度阐述和传播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表明( )‎ ‎①传统思想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③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A. ②④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应该是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被称为凝固的艺术,①说法错误。 ②:典故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引用典故,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不涉及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③不合题意。 ④:“《习近平用典》对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引用的典故追根溯源,又对其现实意义进行解读,读书从文化角度阐述和传播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这表明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1.“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用百件展品共同讲述200万年来人类文明的历程,如“0号展品”是一套古埃及木棺,制作它的全部材料分别来自黎巴嫩、努比亚、阿富汗和两河流域。按照该展惯例,每至一个国家,都将吸纳一件(组)该国文物作为第101号一起展出,此前澳大利亚站选取的是“全球第一个wifi设备”,中国北京站选取的第101号文物是“宣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木槌和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签字笔”。由所选展品推断,最符合该展主旨的是:‎ A. 各大洲文明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 B.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C. 文化具有继承性,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D. 资源、技术、思想文化的传播和共享塑造了人类文明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不合题意,材料主旨是强调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只涉及各大洲文明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 B不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 C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不涉及文化的继承性; ‎ D符合题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用百件展品共同讲述200万年来人类文明的历程”体现了资源、技术、思想文化的传播和共享塑造了人类文明。 ‎ 故选D。‎ ‎12.随着中华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推进,古诗文诵读在全国范围内火热开展着。有专家指出,古诗文进课堂,传递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被量化的“知识点”,更应该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与热爱、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该观点强调 ‎①古诗文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古诗文教学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③古诗文应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古诗文教学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古诗文教学能够推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与热爱、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对人的教化和培育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发展传统文化,②④项符合题意;题干中通过古诗文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文化的作用,没有涉及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①选项与题干无关;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选项表述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即文化创新的根基),空谈文化创新,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13.2016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用《国色天香》作为欢迎演出,展示了京剧、婺剧、台州乱弹等剧种,并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所有的靓丽色彩和绝招都使了出来,不失为一堂生动的中国戏曲普及课。这场戏曲秀之所以“生动”,是因为主创人员:‎ ‎①注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 ‎②努力为民族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③实现了以传统文化为根源的文化创新    ‎ ‎④深刻把握了文化发展的实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错误,京剧、婺剧、台州乱弹等剧种都属于中华传统文化,而不是不同民族文化; ②④正确,材料“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用《国色天香》作为欢迎演出,展示了京剧、婺剧、台州乱弹等剧种,并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所有的靓丽色彩和绝招都使了出来”这场戏曲秀之所以“生动”,是因为主创人员努力为民族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深刻把握了文化发展的实质; ③错误,社会实践为根源的文化创新; 故选:D。‎ ‎14.“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至今尚势。”追寻几千年中国书法发展的轨迹,我们清晰地看到书法与社会同步,强烈地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这从一个方面启示我们,文化创新 ‎①必须立足社会实践 ‎②要承袭传统文化 ‎③必须体现时代精神 ‎④要在继承基础上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追寻几千年中国书法发展的轨迹,我们清晰地看到书法与社会同步,强烈地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这从一个方面启示我们,文化创新必须立足社会实践,必须体现时代精神,①③项符合题意;对待传统文化不是全盘承袭,而是批判继承,推陈出新,②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文化创新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不体现在继承基础上发展,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点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所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15.《王者荣耀》目前已成为全球下载量最大、营收最高的游戏。但是太多的年轻人包括小学生沉迷《王者荣耀》导致一些严重的不良后果。由此可见,对待网络游戏,政府应 A.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 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C. 依法取缔,坚决抵制 D. 科学教育,改造剔除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不符合题意,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符合题意,太多的年轻人包括小学生沉迷其中,导致一些严重的不良后果。由此可见,对待网络游戏的正确态度是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C不符合题意,对待腐朽文化要依法取缔,坚决抵制。 D不符合题意,对待落后文化要科学教育,改造剔除。 故选:B。‎ ‎16.“天山青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天山青松根连根,民族团结一家亲……”伴随着具有浓郁新疆风格的音乐,各族人民其乐融融生活在一起的和谐画面,一一展现在《民族团结一家亲》MV中。MV一经发布,便被众多媒体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上传、转发,更得到了网友的疯狂点赞。民族团结一家亲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各地域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色 ‎ ‎②中华民族精神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 ‎③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④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包容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③:《民族团结一家亲》MV一经发布,便被众多媒体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上传、转发,更得到了网友的疯狂点赞。民族团结一家亲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中华民族精神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让各族人民其乐融融生活在一起,②③符合题意。‎ ‎①:材料强调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不体现各地域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色,①与题意不符。 ‎ ‎④:材料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不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点睛】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1)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它们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17.“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在古代科学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结出许多丰富多彩的自主创新成果,中国古代传统农业、中医药、冶金、器械、水利、阴阳历等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反映了中华文化 A. 薪火相传,渐趋融合 B.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 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D. 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答案】B ‎【解析】‎ 中华文化“渐趋融合”的观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也不正确,A项不选;中华文化在古代科技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表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C项不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指的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这一点,D项不选。‎ 点睛: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特点。求同存异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相处时的一种外在的、静止的状态;兼收并蓄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动态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1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立足传统文化能够保证文化永葆生命力  ‎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传统文化 ‎③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 ‎④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考查民族文化的有关知识,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运用知识论证问题的能力。只有创新才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故题肢①说法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源于社会实践,故题肢②说法错误。材料进一步佐证了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9.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围绕“国是家、勤为本、俭养德、孝为先”等主题创作的剪纸画(如图),是我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有机融合的生动体现。这一艺术创作形式 ‎①保留传统文化基本特征,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 ‎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指明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方向 ‎④把握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动了文化在实践中变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③表述错误,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指明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方向”的说法夸大了剪纸的作用;‎ ‎②不合题意,说法正确,但材料内容不体现;‎ ‎①④符合题意,由材料和图中“剪纸画是我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有机融合的生动体现”,表明这一艺术创作形式保留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内涵,把握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动了文化在实践中变迁。‎ 故选B。‎ ‎20.“语言沟通和心灵抚慰是第一处方”。6月29日,武汉市举行“语言处方”名医蔡常春事迹报告会,医者对生命的敬畏感动全场。医者多用善意语言,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是医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治疗疾病的良药,更是和谐医患关系的现实需要。这表明 ‎①“语言处方”在治疗疾病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关键性作用 ‎②医学工作者要把精湛医学技术与高尚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③“语言处方”让医患之间能够笑颜以对,是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 ‎④“语言处方”对患者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药物和手术的治疗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医者多用善意语言,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是医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治疗疾病的良药,更是和谐医患关系的现实需要。这表明“语言处方”让医患之间能够笑颜以对,是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医学工作者要把精湛医学技术与高尚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②③适合题意;“语言处方”在治疗疾病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是关键性作用,对患者的影响并不是远远大于药物和手术的治疗作用,①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D。‎ ‎21.2016年的奥运会上,“洪荒少女”傅园慧以其生动轻松方式诠释了另一种体育精神而瞬间走红。奥运之父顾拜旦说,“镇静和自信成为古代文明宝贵的支撑,它们也将成为即将在暴风雨中诞生的未来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这告诉我们:‎ ‎①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 ‎②我们应自觉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③镇静自信的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 ‎④传统文化始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镇静和自信既是古代文明的支撑,也是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这说明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保留着基本特征——镇静和自信,①正确;我们应自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②说法不严密;镇静自信既是古代文明的支撑,也是新生文明的支柱,这说明镇静自信的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③正确;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说它始终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④不选。‎ ‎22.大型纪录片《航拍中国》成功“刷屏",观众直呼“每一帧都美到想歌唱祖国"。该片以普通观众的观看需求为创作出发点,以空中飞行线路为线索,以纯航拍镜头、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向观众展现了既熟悉又充满新鲜感的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这启示文化工作者应该 ‎①在实践中锐意创新,创作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文化作品 ‎②主动引领文化体制改革方向,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 ‎④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①:大型纪录片《航拍中国》以空中飞行线路为线索,以纯航拍镜头、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向观众展现了既熟悉又充满新鲜感的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这启示文化工作者应该在实践中锐意创新,创作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文化作品,①符合题意。‎ ‎②:材料未涉及文化体制改革,②不符合题意。‎ ‎③:大型纪录片《航拍中国》以普通观众的观看需求为创作出发点,这启示文化工作者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③符合题意。‎ ‎④: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该举措的主体是政府等国家机关,不是文化工作者,④排除。‎ 故本题选B。‎ ‎【点睛】文化创新的途径:(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必须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2如何进行文化的创新.(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既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又要做到海纳百川。‎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①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②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③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23.书信集文学、美学、书法、礼仪、教育等多元文化因素于一体,在中国社会和家庭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中国文化中,家书是非常重要的书信形式。长辈通过一封封家书,把人生体验、道德修养传授给后代,更类似于论述家庭教育、家庭规范的家训。家书的文化价值在于:‎ ‎①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 ②提升人们的文化和道德修养 ‎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为文化的传承提供物质载体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表述错误,勤劳勇敢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 ②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书信集文学、美学、书法、礼仪、教育等多元文化因素于一体,长辈通过一封封家书,把人生体验、道德修养传授给后代,有利于提升人们的文化和道德修养,也为文化的传承提供物质载体; ③不合题意,家书属于传统文化,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关。 故选:D。‎ ‎【点睛】怎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①在提高科学文化修养的同时,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②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 ‎③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24.《“十三五”时期繁荣群众文艺发展规划》要求,各级文化馆(站)要牢固树立阵地意识,旗帜鲜明地表达党的文艺立场、文艺方针,讴歌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抵制庸俗低俗媚俗,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群众文艺生态环境。这是基于 ‎①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②发展文化要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③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④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③选项不是题目的原因所在。④选项错误,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题目中,我国在十三五期间旗帜鲜明地表达党的文艺立场、文艺方针,讴歌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抵制庸俗低俗媚俗,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群众文艺生态环境。这是基于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发展文化要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故①②选项入选。故选A。‎ 第Ⅱ卷 主观卷(52分)‎ 二、非选择题 ‎25.2016 年 12 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共同建设书香社会。‎ 阅读一本好书,就是点亮一盏心灯。对人类,阅读是一种生命本体的互相映照,是人类文化精神的集体守望;对社会,阅读是一种消弭不公的改良工具,是人类崇高“价值”和应有“秩序”的坚持;对个体,阅读是一种弥补差距的向上之力,是终身受益的个体福利,是开阔眼界、豁达胸怀、陶冶情操、启迪心灵、修身养性的最好方式;对生命,阅读是一条通向幸福的重要通道,是构建幸福的精神世界的根本途径。‎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知识,简要回答全民阅读对个人的积极影响。‎ ‎【答案】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开展全民阅读有助于人们获得科学认识、转变思维方式、形成自觉行动,从而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全民阅读活动有助于全社会形成重视阅读的文化氛围。‎ ‎③全民阅读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知识,简要回答全民阅读对个人的积极影响。本题属于意义类试题。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答题可考虑四个方面:①文化影响的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②文化影响的表现: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和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③文化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④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材料中“对社会,阅读是一种消弭不公的改良工具,是人类崇高“价值”和应有“秩序”的坚持”,说明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文化的影响,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材料中“对个体,阅读是一种弥补差距的向上之力,是终身受益的个体福利,是开阔眼界、豁达胸怀、陶冶情操、启迪心灵、修身养性的最好方式”,说明文化能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点睛】意义类主观题解题方法 1.题型特点 意义类主观题是高考文综或政治试卷的常考题型,题目一般是给出一定的背景材料,让学生分析材料中所呈现的事件、采取的措施、提出的方案等所具有的意义,常以“运用××知识说明××事情的意义(包括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作用、重要性、积极影响”为设问形式。此类试题虽然容易判断,审题难度相对较小,但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整合有效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而答题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2.解题方法 (1)认真审题,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解答意义类主观题,首先要认真审读设问,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即运用什么知识分析问题,这是正确答题的前提。题目要求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意义,若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意义肯定不能得分。有的题目还规定了答题的具体知识,那就更应该围绕限定的知识组织答案。‎ 读懂题意,找出意义的主体。意义的主体是指意义作用的对象或措施实施的对象,即对谁的意义。解答意义类主观题,明确意义的主体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了答题的具体知识和答题的要点。‎ 研读背景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梳理答题要点。有的试题背景材料分几个层次,对背景材料的归纳总结,再融入课本知识可能就是这道意义类主观题的答案要点;有的背景材料是围绕一个主题、一个中心进行阐述,答题时就要围绕材料主题,运用发散思维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组织答案。‎ ‎(4)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地组织答案,恰当使用政治术语。组织答案时,要层次清晰:第一,由小到大,先答对个人的意义,再答对企业、集体的意义,最后答对国家、社会的意义,当然也可以从大到小。第二,由近及远,先答对当前的意义,再答对长远的意义,当然也可以由远到近。第三,由直接到间接,先答直接的、现实的意义,再答间接的、引申的意义。 有人将意义类主观题破题思路和方法概括为:通读材料抓主题,细读材料划层次,研究设问定方向,根据设问找原理,材料知识相统一,层次清晰阐意义。‎ ‎26.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在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了明确的概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面对当前世界经济低迷不振,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国际形势动荡多变等问题,针对世界经济领域面临的全球增长动能不足、全球经济治理滞后、全球发展失衡三大突出矛盾,习近平提出中国主张,贡献中国智慧。他说:“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知识说明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案】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使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实现共同繁荣。‎ ‎②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坚持文化平等,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开放包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我们应推动文化交流传播,增进共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持久和平,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知识说明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注意题目限定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作答,考生应首先回顾文化多样性的知识有哪些具体的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以防在答题时漏点,然后与材料有机结合。材料中“习近平提出中国主张,贡献中国智慧”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使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实现共同繁荣;材料中“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坚持文化平等,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材料中“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动文化交流传播,推动社会的进步。‎ ‎【点睛】措施类主观题的解题四部曲:‎ 一、抓主体,措施类的题,解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主体),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在表述措施的时要以题目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角立场上回答不同内容,所答内容符合角色身份,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切记不要越俎代庖,最后别忘对措施进行综合。‎ 二、定范围,要明确答题的范围,是从经济生活中找对策,还是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或是哲学中找对策,确定了范围,才能找到正确的答题方向。‎ 三、找措施,从教材中找措施。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从材料中找措施。①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如:种植单一的反面就是多种经营;技术水平低的反面就是发展高新技术,科技创新,科技兴国,用先进科技武装企业和职工;失业现象的反面就是扩大就业。②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组织答案就可以了。从当前时政热点、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措施。‎ 四、联材料,明确了主体、答题范围,找到具体措施后,要联系材料,组织答案,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必须与题的实际材料结合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诗词中既有修身明志的警言佳句,也有风花雪月的绵柔细语,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基。‎ ‎《中国诗词大会》是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激发了大众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兴趣,甚至诗词创作热情,增加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自豪之情。《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吸引了国内媒体的关注,也引起了外国媒体的报道。‎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央视播出《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文化价值所在。‎ ‎【答案】①彰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提升公民综合素质,树立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 ‎③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④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复兴与发展;‎ ‎⑤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央视播出《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文化价值所在。本题主要应说明《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文化意义,注意要与材料有机结合。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有利于彰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给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激发了大众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兴趣,甚至诗词创作热情有利于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复兴与发展;增加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自豪之情有利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吸引了国内媒体的关注,也引起了外国媒体的报道说明《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点睛】政治主观题的答题要求:‎ ‎(1)联想相关知识: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和运用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在联想相关知识时,除了运用设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外,还要从该知识点的知识网络中调动一些能解答该题的相关知识点。或者将该知识点分解为几层意思,并以每层意思作为小论点来展开分析,分析中应结合材料中相关信息(即材料语言)。这种情况在解答“怎样体现”类的试题时经常用到。‎ ‎(2)拟写提纲:通过审题,明确了答题的类别、设问的主体,以及考查的知识范围和题意后,必须在草稿纸上拟写提纲,这个提纲不要求写出每个要点的完整意思,只要求写出提示性的字或词。然后,依据这个提示性的提纲逐条写出答案要点。‎ ‎(3)组织答案要点:整个答案必须是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的有机结合,但每个答案要点不强求三种语言结合,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两种语言的结合。‎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