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 word版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下期期中试卷 高二 政治 命题人:孟翠 审题人:段春兰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 一、 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60分,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习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讲话指出,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这是因为( ) 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起决定作用 ②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 ③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家庭教育的好传统 ④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有学者在谈及阅读马克思经典著作的体会时说,我会把读到的精彩段落用电脑打出来,然后用自己的话把这段话阐述一下,马克思写300字,我们可以写500字。久而久之,你就将马克思的文字、思想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你会开始学会理解马克思和他的思想,这表明( ) ①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都是人们主动学习的产物 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③只有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接受健康文化影响往往需要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熏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8年5月7日至10日,在联合国中文日活动期间,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经典纪录片、专题片每天播放,全面展示中国的新面貌、“一带一路”建设、中医和武术等传统文化,还通过短片重点推介今年11月将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材料透露出( ) ①文化能通过特定环境和各种活动影响人 ②文化总会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③一定的文化是对一定政治、经济的反映 ④中国文化的国际地位及其影响力不断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7年度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2017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已接近4亿,市场规模达到15亿元左右,人均阅读电子书达10.1本,纸质书达到7.5本。数字阅读正在加速助推全民阅读时代的来临。由此可见(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塑造人生,数字阅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数字阅读正在取代传统阅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5.2019年1月10日,广东省教育厅等13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对学生欺凌事件的种类和适用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贬低或者侮辱他人人格言论等列入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学校对于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在批评的同时给予惩戒,严重者可以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这一《实施办法》的依据是( ) ①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②充分的物质条件,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主观的,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一个人“三观”的形成是各种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6.2018年10月8日,综艺节目《一本好书》开播,每一期节目演绎一本好书,通过对经典著作的场景化导读,引导激发观众,打开书本,亲自到其中领略品味更壮丽的绵延跌宕的人性风景。之所以要引导观众阅读经典好书是因为(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有形的 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 ④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塑造健全人格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7.在中国,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年人让座是一种值得称赞的礼貌行为;而在日本,尽量别在地铁里给老年人让座,因为老年人会认为你是觉得他老了、不中用了。这表明( ) ①文化多样性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人们的交往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③文化素养是人们在生活体验中自发形成的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要求开展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深人挖掘革命文物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助力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以助力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事实告诉我们( ) ①革命文化的保护利用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②革命文物对于研究我国革命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革命文化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④革命文物的保护有利于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8年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建设五周年。习近平强调,海南要利用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契机,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教育、农业旅游等交流平台,这将有利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丰富教育、旅游等文化传播手段 ③不同国家在交流中彼此尊重,建设和谐世界 ④各国文化在交流中相互认同,和睦相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0.香港、澳门多元文化共存,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要利用香港、澳门对外联系广泛的有利条件,讲好当代中国故事,讲好“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香港故事、澳门故事。港澳多元文化共存( ) ①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②能推动中华文化传播,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③可以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④能推进人类文明演进的研究,繁荣世界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语言也进入了我们的日常交流之中。网络语言具有简洁精炼、形象传神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租俗泛滥,违背语言发展规律等问题。可见,网络语言( ) 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语言文化的发展创新 ②日益成为文化交流传播的主要工具 ③是否为新事物还有待历史的筛选和检验 ④根源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18年7月,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中、英文版电子书在亚马逊、Overdrive、易阅通、掌阅四家数字交易平台上线,面向全球发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推行中国方案 ②加速国际社会对中国智慧的了解 ③彰显了充分的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 ④夯实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政治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法家是战国时期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他们提出的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对现代法治建设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这表明( ) ①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④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的同时具体内涵又因时而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家风正则民风浮;民风淳则社稷兴。一颗内化于心灵深处的美好粒子只有持续不断传递下去,才可能回归到一种人心向善的生活。新时代的家风建设,要在充分了解家文化的变与不变中实现新发展。这里强调了( ) A.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传承 B.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C.要保持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D.文化要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15.川剧有三百年历史,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明末清初,各地移民入川过程中,江苏、江西、陕西等地南北声腔与四川方言土语及说唱曲艺相互糅合,逐步形成了川剧“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腔特色。这表明( ) ①交流借鉴融合是文化创新的必经之路 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客观要求 ③博采众家之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④批判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根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电影《我不是药神》探讨了现实中的种种矛盾与困境:病人的生存困境,药贩子的道德困境,警察的法律困境,医药公司的商业困境。题材中蕴藏的温暖与希望,细腻的现实主义笔触,让人感受到该剧的人性力量。人性矛盾和社会价值的融入是《我不是药神》的闪光之处。电影《我不是药神》的成功表明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必须( ) ①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和票房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 ②深入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④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大型人文艺术节目《信中国》是央视2018年推出的开年大片,节目每季精选一个书信主题,由著名演员以及观众喜爱的各界文艺工作者来读书信,使用最新舞台科技、老照片、影像资料鲜活呈现,营造出电影化的节目效果,充分做到了对价值观和社会现实的双层关照,用语言的力量传递时代信念,反响强烈。这表明( ) ①社会的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②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③文化创新能增加传统文化的价值 ④科学技术进步推动文化创新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18.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将一个个“大国重器”浓缩在了五分钟的视频里,穿越古今王朝、探访先贤今人,讲述国宝背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同时,该片又用“卖萌”的表达方式把古老文物拍出了新鲜萌感。这表明( )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创断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 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汉字是表意文字,但对其中的“意”,相当多的人理解得比较简单。近年来,社会上特别是网络上出现了乱解汉字现象。一些人热衷于从汉字字形中寻找“微言大义”,把某些道理或看法附会到现代字形中,导致对一些汉字的乱解误读在网络上大量传播。这一现象( ) A.进一步推动了汉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B.是对汉字文化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C.体现了大众传媒传递文化的强大功能 D.不利于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20.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自古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变法变革图强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宣言。这体现出( ) ①传统文化在继承中进一步发展 ②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具有稳定性 ③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 ④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有着深刻影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2018年8月9日,央视《新闻联播》再次点赞“西迁精神”,专题报道了西安交通大学一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响应号召.投身到西部高等教育事业中,用自已的青春年华铸就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62年过去了,虽然岁月变迁,但“西迁精神”却在一代一代延续着。下列对“西迁精神”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西迁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②西迁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西迁精神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④传承西迁精神对新时期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2018年9月是我国的第15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全国各地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我国有许多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诗词格言。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①团结精神——上下同欲者胜 ②创造精神——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③梦想精神——精卫填海,愚公移山 ④奋斗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3.藏医药浴法,藏语称“泷沐”,是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风、空“五源”生命观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观及疾病观为指导,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传统知识和实践。2018年11月,“藏医药浴法”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印证了( ) ①藏医药科学技术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领先世界 ②藏医药文化内涵丰富,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③藏族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 ④藏族人民的伟大创造丰富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4.台湾主流媒体的调查显示,近年来“两岸的情感兼容性,远远比从片面新闻事件与舆论上看到的要乐观许多”,台湾民众对“两岸统一”存有强烈的预期感。这说明( ) ①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涌动着对祖国的强烈认同感 ②大陆经济成就是促成两岸文化认同的决定性因素 ③文化是实现海峡两岸最终走向统一的物质性力量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5.新疆居住着维吾尔汉等十三个民族,各民族性格开朗外向,自由奔放;由于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小。因此,新疆民歌蓬勃舒展,直抒胸臆,壮美绚丽。人们形容新疆民歌有着火焰山的热力,冰川融水的清冽,天山雪莲的明媚,令听者仿佛置身于天山碧野,葡萄架下。这说明( ) ①不同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②文化能表现地城的自然风貌和民族的精神气质 ③传统思想对文化自身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④不同民族的文化也有其共性和普遍的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6.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就( ) ①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②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③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 ④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7.近期,某保健品公司因涉嫌传销、虚假广告等行为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部分消费者对一些保健品“疗效”不加质疑地相信,是公众缺乏科学素质的表现。为此,进一步普及医疗保健常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势在必行。以下有关公众科学素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公众科学素质为国家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 ②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就能提高明辨是非的道德能力 ③科学素质影响人们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培养公众科学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8.2018年10月8日起,《百家讲坛》开播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该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生动阐释,节目一经播出就广受好评。这表明( ) ①要面向世界,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 ③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民的新需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9.近期2018年网络热词发布,其中如“命运共同体”、“官宣”“确认过眼神”等入围。这些网络热词能成为流行语,表明了( )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②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了文化基因 ③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④体现文化创新,引领了社会思潮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0.截至2018年9月底,我国已累计限制失信人购买飞机票1478万人次,限制失信人购买动车高铁票524万人次。中国正在织就一张越来越严密的失信惩戒网,惩戒的效力正在显现,失信者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因此,青少年要( ) 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③积极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 ④把重信守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金秋遍地香,举国庆丰收。2018年9月23日,正值传统的农历秋分日,我国迎来了全国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麻洞川乡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上,展出了民间传统泥塑艺术传承人胡光云以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三五九旅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为题材的系列泥塑,为全乡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力量,轰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系列泥塑表现了当年八路军三五九旅响应党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来到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开展轰轰烈烈的垦荒大生产运动。战士们一边生产,一边时刻准备战斗,一边双拥共建。他们严格进守军规,挖窑洞,建土房,造农具,搞养殖,办文化学校,办军人合作社,发展多种经营,建工厂,促进边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培育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亲如一家的深厚感情。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10分) 32. 经过6年的实践,“一带一路”建设从理念、愿景转化为现实行动,得到了全球积极响应与参与,取得了重大进展。 材料: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积极开展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合作,制定印发了教育、科技,金融、能源、农业、检验检疫、标准联通等多个领域的专项合作计划。通过实施“丝绸之路”奖学金计划,在境外设立办学机构等,为沿线国家培育技术管理人才。2017年,来自沿线国家留学生达30多万人,赴沿线国家留学的人数6万多人。预计到2020年,我国与沿线国家双向旅游人数将超过8500万人次,旅游消费约1100亿美元。 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需要通过沿线国家留学生的视角,分享自己在中国的见闻,请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评析此观点。(10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了《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播出后就圈粉无数,热议无休。 材料一 《平“语”近人》是新时代电视文化节目的探索与创新,其成功之处在于把握 住了一个“近”字。亲近中华历史文化。每一集的经典佳句,源自千古名篇,至今还广为流传;贴近我们所处的时代。这些典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融合,精选的总书记用典,是党的领导核心与普通百姓的贴心话、连心语;切近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传播,把严肃的理论思想转化为亲民的大众语言。 材料二 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作为切入点,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段子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念结合在一起,是习近平新时代思想与传统文化人高度契合,既能教育干部,又能加强思想修养,是近年来贯彻十九大精神最高档次的好节目。 节目第个集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用典,阐述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思考如何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如何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循序渐进,抽丝剥茧,严肃的理论思想妥帖转化为亲民的大众语言。让大家深深感受到总书记执政智慧与人文情怀。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一谈谈《平“语”近人》的成功之处给我们在“文化创新”方面哪些启示。(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平语近人节目是如何引领文化自信的。(10分)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①说法错误;材料中的“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这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一定的文化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故选项②符合题意;选项③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家庭教育的好传统,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身体力行、耳濡目染”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2.【答案】D【解析】①表述错误,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②符合题意,材料提到学者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过程表明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③表述错误,潜移默化与深远持久的特点不具有因果联系。④符合题意,从学者学习过程可以表明接受健康文化影响往往需要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熏陶。故选D。 3.【答案】D【解析】①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到文化对人的影响。②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到文化的影响作用。③符合题意,纪录片、专题片作为文化产品反映的是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④符合题意,联合国举办中文日活动,播放中国纪录片说明中国文化的国际地位及其影响力不断提高。故选D。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和作用的知识。题干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已接近 4亿,市场规模达到15亿元左右,说明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①符合题意;文化有优有劣,优秀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表述错误;电子书和纸质书都是阅读的载体,说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③符合题意;数字阅读不能取代传统阅读,④表述错误。本题选B。 5.【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广东省教育厅等13部门联合发文对学生欺凌事件的种类和适用做出了明确规定,这样做是因为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一个人“三观”的形成是各种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②强调的是物质条件对人的影响,与材料不符,排除;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③中的“是主观的”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6.【答案】A【解析】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非强制的,无形的,故①错误;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积极主动的,故③错误;材料中,综艺节目《一本好书》,通过对经典著作的场景化导读,引导激发观众,打开书本,亲自到其中领略品味更壮丽的绵延跌宕的人性风景,可见,之所以要引导观众阅读经典好书是因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塑造健全人格,故②④正确。故选A。 7.【答案】C【解析】①表述错误,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②符合题意,不同民族对于让座的态度表明人们的交往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③表述错误,文化素养是自觉形成的,不是自发形成的。④符合题意,中日对于让座的不同看法说明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故选C。 8.【答案】D【解析】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革命文化的保护利用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说法夸大了革命文化保护的作用,①表述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革命文化对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作用,不是强调革命文物对于研究我国革命演进的意义,②不符合题意。“开展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深人挖掘革命文物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③符合题意。“开展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深人挖掘革命文物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可以看出革命文物的保护有利于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以及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②选项错误,教育、旅游不是文化传播的手段。④选项中“相互认同”的表述错误。题目中,海南利用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契机,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教育、农业旅游等交流平台,这体现了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有利于不同国家在交流中彼此尊重,建设和谐世界,①③入选。选C。 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知识。题干强调多元文化共存和中西文化交流,①不符合题意;香港、澳门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要利用香港、澳门对外联系广泛的有利条件,讲好当代中国故事,这样可以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也能推动中华文化传播,增强其国际影响力,②③符合题意;多元文化共存不能推进人类文明演进的研究,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有重要意义,④不合题意。本题答案为C。 11.【答案】B【解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语言也进入了我们的日常交流之中。可见,网络语言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语言文化的发展创新。网络语言具有简洁精炼、形象传神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粗俗泛滥,违背语言发展规律等问题,网络语言是否为新事物还有待历史的筛选和检验,①③项符合题意;口语仍然是文化交流传播的主要工具,②项说法错误;网络语言根源于社会实践,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12.【答案】B【解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中、英文版电子书面向全球发布,显然能够加速国际社会对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了解,同时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②③正确。①反映的是霸权主义的做法,说法错误。材料反映 的是文化现象,与政治基础无关,④不选。本题选B项。 13.【答案】D【解析】法家提出的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对现代法治建设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这表明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的同时具体内涵又因时而变,同时说明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存在、发展和创新的根基,③④项符合题意;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①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而没有涉及鲜明的民族性,没有体现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 14.【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了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新时代的家风建设,要在充分了解家文化的变与不变中实现新发展,B项符合题意;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A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体现要保持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C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不体现文化要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15.【答案】B【解析】现在五腔特色的川剧是“江苏、江西、陕西等地南北声腔与四川方言土语及说唱曲艺相互糅合”的结果,说明文化创新需要交流借鉴融合、博采众长,①③入选;材料主要体现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未体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时代精神)之间的关系,②④不选。故本题答案为B。 16.【答案】D【解析】题材中蕴藏的温暖与希望,细腻的现实主义笔触,让人感受到该剧的人性力量。人性矛盾和社会价值的融入是《我不是药神》的闪光之处。电影《我不是药神》的成功表明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把提高质量而不是票房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①错误;③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17.【答案】D【解析】②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没有涉及到文化创新的作用。③选项表述本身错误,排除。大型人文艺术节目《信中国》依托著名演员以及观众喜爱的各界文艺工作者来读书信,使用最新舞台科技、老照片、影像资料鲜活呈现,营造出电影化的节目效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表明社会的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科学技术进步推动文化创新,①④选项入选。选D。 18.【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用“卖萌”的表达方式把古老文物拍出了新鲜萌感,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表明创断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③④正确;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①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体现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作用,②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D。 19.【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汉字的相关知识。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乱解汉字,把某些道理或看法附会到现代字形中,导致对一些汉字的乱解误读在网络上大量传播。这不利于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D项正确;乱解汉字是一种错误做法,不是对汉字文化内涵的丰富和发展,不利于推动了汉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A、B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当前一些乱解汉字的错误现象,没有强调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强大功能,C项与材料不符,排除。故本题选D。 20.【答案】D【解析】材料中,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自古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变法变革图强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宣言,体现了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具有稳定性,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有着深刻影响,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没体现传统文化在继承中进一步发展,①不符合题意。③表述错误,应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故本题选D。 21.【答案】B【解析】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促进了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虽经过62年的岁月变迁,却在一代一代延续着,这说明西迁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传承西迁精神对新时期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故①④正确;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题肢②选项夸大了西迁精神的作用,故排除;西迁精神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产生的,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题肢③排除。故本题选择B选项。 22.【答案】B【解析】上下同欲者胜意思是指上下团结一心,有着共同的追求,互相合作,就会成功,体现了伟大的团结精神,①入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体现了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体现创造精神,排除②。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均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精神,③选项正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排除④。选B。 23.【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体现藏族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③观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应排除;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①观点错误,应排除;材料主要了藏医药文化内涵丰富,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说明藏族人民的伟大创造丰富了世界文化多样性;②④符合题意,本题应选D。 24.【答案】C【解析】台湾主流媒体的调查显示,近年来“两岸的情感兼容性,远远比从片面新闻事件与舆论上看到的要乐观许多”,台湾民众对“两岸统一”存有强烈的预期感,这说明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涌动着对祖国的强烈认同感,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②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25.【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新疆各民族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小,性格开朗外向,自由奔放,说明传统思想对文化自身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文化能表现地域的自然风貌和民族的精神气质,②③项符合题意;自然环境能够影响文化的地域特色,但不能决定地域文化,①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文化的地域性特色,不体现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其共性和普遍的规律,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26.【答案】A【解析】③选项错误,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④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就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①②选项入选。选A。 27.【答案】D【解析】公众科学素质是属于文化现象,公众科学素质可以为国家实现创新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而不是物质保障,①观点错误,应排除;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并不一定能提高明辨是非的道德能力,②观点错误,应排除;科学素质影响人们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培养公众科学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③④是对公众科学素质正确认识,本题应选D。 28.【答案】B【解析】①选项错误,面向世界与实现传统文化转换与发展无直接关系。②选项错误,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该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生动阐释,节目一经播出就广受好评。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民的新需求。③④选项入选。选B。 29.【答案】C【解析】“命运共同体”、“官宣”“确认过眼神”等这些热词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并被人们所利用,体现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①符合题意 。“命运共同体”、“官宣”“确认过眼神”等这些热词不属于传统文化,②不符合题意。“命运共同体”、“官宣”“确认过眼神”等这些热词是对我国当前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体现了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③符合题意。“引领了社会思潮”夸大了这些网络热词的作用,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30.【答案】B【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内容之一就是诚信,国家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启示青少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诚信,要把重信守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①④项符合题意;国家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②③项不合题意。答案选B。 31.【答案】在保护红色革命文化、民俗文化及传统农耕文化等文化遗产的同时,通过开发挖知其经济价值。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2分)用红色革命文化激励农民、武装农民头脑,增强农民振兴农村的精神力量;(2分)对优秀的民俗文化及传统农耕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富农民精神生活,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文化自信,促进农民全面发展;(4分)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与兴盛,为乡村振兴培育新人,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2分) 32.【答案】①促进文化交流,需要沿线国家留学生分享自己在中国的见闻,也需要留学生把自己国家的优秀文化传播到中国来,因此题中观点具有合理性。(3分)②我们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3分)更需要中国留学生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在沿线国家的传播,做中华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2分)③促进文化的双向互动,需要借助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文化传播途径,也需要借助大众传媒等文化传播手段。(2分) 33.【答案】(1)①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等方面创新。“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传播,把严肃的理论思想转化为亲民的大众语言。(3分) ②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精选的总书记用典,是党的领导核心与普通百姓的贴心话、连心语,切近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3分) 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亲近中华历史文化,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时代精神,这些典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融合。(4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答案】(2)①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把握,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4分) ②该节目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段子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念结合在一起,是习近平新时代思想与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彰显了文化自信。(3分) ③该节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朴素的大众语言,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既教育干部又能加强思想修养,彰显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了文化自信。(3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