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收入与分配(讲)-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讲)-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 (解析版)

‎(一)考纲要求 ‎1.阐释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理解收入分配公平;‎ ‎3.掌握国家财政的作用 ‎4.理解国家财政政策;‎ ‎5.知道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6.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二)命题规律 从命题内容上看,本专题考查的重点有:效率与公平、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税收的作用等。从考查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着重考查怎样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与财政、税收的作用。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 ‎(1)个人的收入分配方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要注意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方面的计算题。‎ ‎(2)结合国家在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方面的新举措,考查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3)财政的作用是高考选择题和主观题常考的内容。尤其是财政在关注“三农”、就业、居民消费、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及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方面的作用。‎ ‎(4)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作用及依法纳税,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 备考建议:2019年高考命题可能涉及的时政材料及考点有:‎ ‎(1)结合我国扶贫政策、共享发展理念等,考查关注社会公平的意义、措施等 ‎(2)结合财政在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方面等支出,以及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考查财政作用 ‎(3)结合“营改增”、房产税开征、供给侧改革等热点材料,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税收的基本特征及作用 ‎【例1】(2018年高考海南卷)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例2】(2018年高考全国2卷)近三年来,某国财政赤字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如表2所示。‎ 表2‎ 年份 指标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财政赤字率 ‎3%‎ ‎4.2%‎ ‎6.7%‎ 通货膨胀率 ‎5%‎ ‎7.5%‎ ‎13%‎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该国可采取的政策措施是( )‎ ‎①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 ②央行在市场上出售债券 ‎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④压缩政府开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国家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根据图表信息,一方面该国财政赤字率逐年扩大,而且偏高,该国政府可通过压缩政府开支,减少财政支出,缩小财政赤字,进而控制好财政赤字率,④符合题意;另一方面该国通货膨胀率却整体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17年急剧下降,这表明该国当前经济形势处于社会总需求不旺态势,该国政府可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扩大银行信贷规模来刺激社会总需求。拉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③符合题意;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虽在一定程度会增加企业利润但不一定会带来社会总需求增长,①排除;央行在市场上出售债券会使该国政府财政赤字率进一步升高,不利于有效控制赤字率和经济的稳定发展,②排除。故本题选D。‎ ‎【例3】(2017·全国Ⅰ卷)2016年9月,某省探索发行易地扶贫搬迁债券,用于弥补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的资金缺口。该债券首期额度5亿元,社会资本认购高达35亿元。以发行债券方式支持扶贫,可以( )‎ A.扩大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 B.减少政府扶贫资金的支出 C.拓宽扶贫资金的筹措渠道 D.促进扶贫资金的精准运用 ‎【答案】C ‎【例4】(2018年高考江苏卷)以电商为代表的经济形式已经成为提升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支点。2017年7月国家实施减税新政,将小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海量的中小微网店在更为宽松的税收新政下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因为,减税有利于( )‎ A.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B.缩小收入差距 C.激励劳动者自主创业 D.强化财政作用 ‎【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税收的作用。国家实施减税新政,将小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意味着中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减轻,有利于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从而有利于激励劳动者自主创业,C符合题意。国家减税新政目的是鼓励和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鼓励就业,AB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 一、个人收入的分配 ‎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1)原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导致分配结果的悬殊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影响社会公平。为此,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等。‎ ‎2.有关“收入分配公平”的命题 ‎(1)主要表现 ‎【提示】城乡+群体+区域+行业 ‎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②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分配差异明显,收入向高收入群体集中,两极差距扩大。‎ ‎③不同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④行业差距继续扩大,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收入差距日益突出。‎ ‎(2)为什么要努力缩小收入差距 ‎【提示】本质、共同富裕+和谐社会+效率+科学发展观 ‎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②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④实现社会公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3)怎样缩小收入差距 ‎【提示】经济发展+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再分配+科学发展+社会保障 ‎①根本途径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加居民收入。‎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制度保证。‎ ‎③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⑤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⑥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⑦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并贯彻落实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 二、国家收入与分配 ‎1.国家财政的本质 财政包括国家的收入与支出两个方面。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财政支出是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可见,财政本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是国家通过收入与支出参与社会分配、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 ‎2.宏观把握财政的巨大作用 是什么——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特别提示:巧妙应对财政作用的题目:财政的作用是高考经常考查的内容。通常的命题方式是通过一则反映财政具体支出的材料,考查考生对财政作用的分辨能力。凡是看到社会保障类的材料,都可以确认为财政的第一个作用;凡是看到工程建设类的材料,都可以确认为财政的第二个作用;凡是看到增加或较少税收、扩大国债规模等的材料,都可以确认为财政的第三个作用。‎ 为什么——为实现国家职能。‎ 怎么办——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调整分配政策。‎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1)实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原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单纯的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要减少单纯性市场调节带来的危害,就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实施针对性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区 别 含义 政府为实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实现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内容 有关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国库券的履行、保护价收购粮食等 和银行利率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存贷款利息率的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 制定 国家财政部门制定,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直接制定,经国务院批准 联系 ‎①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 ‎②都通过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来实现经济发展 ‎③在一般条件下,两者相互配合起作用 三、征税与纳税 ‎1.全面把握税收 ‎(1)税收和财政收入的关系:税收是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这是区别于财政收入其他形式的基本标志。‎ ‎(3)税收的作用:一是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二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税收是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是国家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 ‎(4)我国税收的种类: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目前在我国,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5)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在我国,对公民而言,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通过税收实现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国家而言,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因此,公民应自觉诚信纳税。‎ ‎(6)违反税法的四种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2.认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的意义 ‎(1)有利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缓解企业资金不足的现状。‎ ‎(2)有利于促进生产专业化发展,提高社会化生产水平。‎ ‎(3)针对服务业进行“营改增”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4)有利于调节国家、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分配关系,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 ‎3.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公民应该怎么做 ‎(1)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享受了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2)劳动者: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努力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成为创新型人才。‎ ‎(3)投资人:拓宽投资渠道,实现投资方式多元化。公民的几种投资行为——购买股票、购买商业保险、储蓄存款、购买债券。‎ ‎(4)纳税人:权利与义务,依法纳税。公民应该有纳税人意识。‎ ‎【例1】(2018年高考全国2卷)某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进口国,2018年3月该国决定将进口钢铁关税大幅度提高至25%。不考虑其他因素,短期内上调关税对该国钢铁制成品消费的影响路径是( )‎ ‎①钢铁进口成本上升 ②国家关税收入增加 ‎③钢铁制成品价格上涨 ④钢铁企业利润增加 ‎⑤消费者的利益受损 ⑥消费者的利益增加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例2】(2018年高考江苏卷)以电商为代表的经济形式已经成为提升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支点。2017年7月国家实施减税新政,将小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海量的中小微网店在更为宽松的税收新政下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因为,减税有利于( )‎ A.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B.缩小收入差距 C.激励劳动者自主创业 D.强化财政作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税收的作用。国家实施减税新政,将小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意味着中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减轻,有利于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从而有利于激励劳动者自主创业,C符合题意。国家减税新政目的是鼓励和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鼓励就业,AB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 ‎【例3】(2018年高考海南卷)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例4】(2018年高考海南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财力紧张情况下,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下列可直接改善民生的财政举措是( )‎ ‎①全面实施企业“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结构性减税政策 ‎②设立国家专项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③严格控制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因公出国等经费开支 ‎④整合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知识。设问的关键是“直接改善”民生的财政举措,①结构性减税目的是减轻企业的负担;③限制三公经费是减少国家财政支出,让政府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两项都不是直接改善民生的财政举措。它们可以间接的改善民生。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例5】(2017年高考全国3卷)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2016年我国对120万个贫困家庭的新增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这一举措的依据是( )‎ ‎①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促进就业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 ③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 ‎ ‎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1、“三看”法区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一看分配的领域: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再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二看分配的主体:初次分配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再分配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三看分配的方式:初次分配主要是对企业职工工资的调整;再分配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税收调整等方式进行。‎ ‎2、判断财政作用的具体方法 ‎ 凡是看到国家在民生领域的投入,如社会保障类的材料,基本上都可以认定材料体现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凡是看到工程建设类的材料,基本都可以认定材料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凡是看到增加或减少税收类的材料,基本都可以认定材料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3、如何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①合理调节财政收支结构,在经济过热时应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在经济下行时要减少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支出。‎ ‎②加大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维护社会公平。‎ ‎③通过财政支出,促进科教文卫事业不断发展。‎ ‎④合理调节国债发行规模,保持合理的财政赤字率。‎ ‎⑤加大财政对公共设施、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支出,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4、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①生产:政府通过调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率,调节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引导企业生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②分配: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交换:调节商品价格,影响社会供给与需求。‎ ‎③消费:通过调节税收,可以引导人们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 ‎④财政: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为财政作用的发挥奠定基础。‎ ‎⑤宏观调控: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如果经济发展过热,可以通过增加税收来抑制社会总需求;如果经济过冷,可以减少税收,刺激社会总需求,从而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例1】(2019届甘肃师大附中)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各类风险有序有效防控等,实现上述目标,国家应( )‎ ‎①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控制物价的增长 ②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为自主创业提供资金保障 ‎③完善分配机制,促进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 ④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针对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例2】(2019届云南师大附中)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意味着2018年我国将适度扩大支出规模,调整支出结构,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这说明( )‎ ‎①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需要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以拉动经济增长 ‎②我国赤字率过高,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来缩小收支差额以化解债务风险 ‎③根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情况,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提高财政扶持的精准性 ‎④我国财政赤字规模大,意味着企业和个人可能得到更多的政府资金支持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C ‎【例3】(2019届安徽黄山高级中学)2018年7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城乡居民医保年度重点工作进行统一部署,要求2019年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全面启动实施,巩固完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统筹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逐步扩大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量。推动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 )‎ ‎①体现了再分配中的公平原则 ‎②有利于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③完善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④体现初次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社会公平的知识。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有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体现了再分配中的公平原则,故题肢①②正确;题肢③与题意不符,排除;题肢④中“初次分配”说法错误,城乡居民医保属于再分配。故本题答案选A。‎ ‎【例4】(2019届河北衡水中学)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普惠性,加大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支持,更多地向创新驱动、“三农”、民生等领域倾斜。这说明我国财政能够( )‎ ‎①增加财政补贴和信贷等融资手段对国有经济、国有支柱企业的扶持 ‎②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创业创新,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 ‎③优化在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方面的供给,全面改善人民的生活 ‎④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例5】(2019届辽宁重点高中联考)2018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主要包括实施玉米及大豆生产者补贴、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改革与建设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试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财政重点强农惠农政策的经济意义在于( )‎ ‎①确定农产品价格,保护种粮农民收益 ‎②促进士地所有权合理流转、培育新兴职业农民 ‎③发挥财政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④保护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加强源污染防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财政重点强农惠农,有利于发挥财政作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故③符合题意;财政用于试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保护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加强源污染防治,故④符合题意;①错误,价格由市场形成,国家不能确定农产品价格;选项②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