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1 货币-高考全攻略之备战2019年高考政治考点一遍过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考点01 货币-高考全攻略之备战2019年高考政治考点一遍过 Word版含解析

‎ ‎ 一、货币的本质 ‎(一)商品的基本属性 ‎1.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二)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1.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出现要比商品晚的多。‎ ‎2.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本质: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指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直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三)货币的职能 ‎1.基本职能:‎ ‎⑴价值尺度:①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②特点: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③影响: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作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⑵流通手段:①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②特点:执行这个职能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③影响: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了卖和买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 ‎2.其他职能:‎ ‎⑴支付手段:①产生:随着赊销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②特点:执行这个职能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③表现:清偿或支付债务、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⑵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社会财富的代表被保存起来。‎ ‎⑶世界货币: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进行流通支付。‎ ‎(四)纸币 ‎1.产生:金银条块——铸币——不足值的铸币——纸币。‎ ‎2.优点: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3.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纪念币:①含义:纪念币是具有特定主题的、由国家统一计划发行的法定货币。②特征:具有特定主题和限量发行。③意义:纪念币在作为法定货币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收藏、保值和投资价值。‎ ‎4.发行:⑴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额,决定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但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⑵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价格、商品价值成正比,跟货币流通次数(即一定时期内货币在买方和卖方之间转手的次数)、货币本身价值成反比。‎ 二、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一)货币与财富 ‎1.金钱的意义: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看,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从一定意义上说,货币是财富的象征,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2.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二)结算和信用工具 ‎1.结算:核算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收支往来。常用的结算方式有两种: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 ‎2.信用工具:‎ ‎⑴信用卡:①含义: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持卡人可以在指定的消费场所消费,可以在指定的营业机构存取现金或转账,还能获得银行指定额度内的贷款。信用卡≠银行信用卡。②作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⑵支票:①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②种类:在我国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转账支票不能当现金支票使用,现金支票也不能当转账支票使用;二者都不能直接购物消费。‎ ‎(三)外汇和汇率 ‎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外汇≠外币 ‎⑴‎ 外汇包括外币,还包括外币有价证券(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等);外币支付凭证(商业票据、银行存款凭证);其他外汇资金。‎ ‎⑵外汇虽然包括外币,但并非所有外币都是外汇。只有能用于国际间结算的外币才是外汇,如美元、欧元等。‎ ‎2.汇率:‎ ‎⑴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⑵汇率的变动: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本币,说明外币升值,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贬值,外币的汇率跌落。‎ ‎⑶汇率变动的影响:‎ ‎①若外币汇率跌落,本币汇率上升,则:有利于本国进口,不利于出口;有利于本国居民到外国旅游、留学、消费,不利于外国居民到本国旅游、留学和消费;有利于本国对外投资,不利于吸引外商在本国投资;有利于促进本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不利于本国增加就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②若外币汇率升高,本币汇率降低,则: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有利于外国居民到本国旅游、留学、消费,不利于本国居民到外国旅游、留学和消费;有利于本国吸引外商投资,不利于本国对外投资;有利于扩大生产,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刺激经济增长。‎ ‎⑷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 ‎①含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②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外汇储备:‎ ‎①含义: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资产即外汇储备。‎ ‎②具体形式是: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 ‎③用途: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该国货币的汇率。‎ 考向一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区别 区别 使用价值 价值 ‎ 定义 ‎ 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体现关系 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物的关系 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是否特有 ‎ 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的特有属性 ‎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本质的属性 ‎【典例1】当前,我国消费者购买商品越来越趋于理性,“货比三家”,关注更多的是商品的“性价比”。消费者购买商品看重“性价比”,这是 ‎ ‎①对商品价值和价格的考量 ②对商品使用价值的衡量 ‎ ‎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④对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综合权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考向二 货币几个职能的比较 职能 作用 关键词语 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 表现商品的价值大小 标价、价格 流通手段 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购买、买卖、现场交易 其他职能 贮藏手段 贮藏财富 保存、退出流通领域 支付手段 偿还或支付债务、税款、利息、工资等 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息、税款、工资 世界货币 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 购买外国商品、国际收支 ‎ 【典例2】读下图,在所示购物流程中 ‎ A.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 B.货币执行了价值尺度职能 ‎ C.货币表现了其他商品的价值 D.货币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 【答案】A 考向三 比较货币和纸币 货币 纸币 区别 定义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产生 ‎ 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随着货币形态的逐渐演变而产生 职能 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一般只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 属性 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只具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 联系 纸币是在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中由金属货币演变而来的;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 【典例3】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所以,纸币成了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这表明 A.纸币与货币产生的优点不同,货币价值大,纸币没有价值 B.纸币与货币产生的条件相同,都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纸币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 D.从本质看,纸币与货币都是一般等价物 ‎【答案】D ‎ 考向四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实质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区别 表现 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过热 物价持续下降、经济萎缩 危害 直接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如果居民的收入没有变化,生活水平就会下降,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导致物价下降,在短期内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解决措施 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同时要采取控制货币供应量,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等措施 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特别是扩大内需,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 联系 都表现为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纸币的数量不平衡;二者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抑制 ‎【典例4】当前中国经济社会中既有引发通货紧缩的因素,也存在导致通货膨胀的因素。产能过剩、出口受阻、贫困居民群体收入增长缓慢,都可能造成物价低靡而形成通货紧缩。而国际油价上涨、工资水平提高、粮食减产、货币供应量过大等因素也会导致通货膨胀。因此,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两种可能我们都要去关注,都要努力防止。‎ 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是什么?‎ ‎(2)货币供应量过大是引起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流通中的纸币越少越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3)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秩序,我们都要去关注,都要努力防止。请你谈谈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危害。‎ ‎【答案】(1)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通货紧缩是指全面持续的物价下跌现象,经常伴随经济衰退的出现。‎ ‎(2)货币供应量要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不能说流通中的纸币越少越好。‎ ‎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应当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膨胀,从这个意义上说,流通中的纸币越少越好。‎ ‎ 随着生产的发展,商品数量的增加,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多,由此而增加货币供应量,这种增多是好事。‎ ‎(3)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纸币贬值、人民币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经济秩序混乱。通货紧缩导致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导致生产下降、市场萎缩、企业亏本甚 至破产、生产投资减少、失业增加、收入下降,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考向五 汇率变化与币值的关系 外币 本币 外币币值 本币币值 外币汇率 本币汇率 不变 更多 升值 贬值 升高 跌落 不变 更少 贬值 升值 跌落 升高 ‎【典例5】假设2017年1单位甲国货币可以兑换6单位乙国货币。2018年,甲国的通货膨胀率为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购买力角度看,两国间的汇率为 A.1∶4 B.1∶5 C.1∶6.5 D.1∶7‎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汇率的计算。2018年甲国发生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的汇率将会下降,排除C、D;2018年甲国的通货膨胀率为20%,2017年1单位的甲国货币可以兑换6单位的乙国货币,2018年需要(1+0.2)单位甲国货币才能兑换6单位的乙国货币,所以两国间的汇率为1∶5,故选B。‎ 考向六 汇率升降的利与弊 本币汇率上升 本币汇率下降 利 弊 利 弊 贸易 利于该国进口 不利于该国出口 利于该国出口 不利于该国进口 投资 利于该国对外投资 不利于该国吸引外资 利于该国吸引外资 不利于该国对外投资 消费 提高该国企业和居民的国际购买力 不利于该国扩大外需 利于该国扩大外需 降低该国企业和居民的国际购买力 债务 利于该国偿还外债 不利于该国收回外债 利于该国收回外债 不利于该国偿还外债 结论 要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典例6】‎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 经济新闻 ‎2017年1月1日 ‎6.8693‎ ‎2017年,欧、美、日无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相关规定,相继宣布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2018年1月1日 ‎6.5063‎ 注:中国不折不扣地履行了入世承诺,欧美日拒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实质是要延续对华反倾销调查中的“替代国”做法,对进口自中国的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 ①美元汇率的变化,有利于美国扩大进口和出口 ‎ ②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利于中国外来投资的稳定 ‎ ③部分国家的阻挠,正在改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 ④面对国际竞争,贸易保护主义出现了抬头迹象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答案】D ‎ 【解析】从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美元汇率跌落,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不利于美国进口,有利于美国出口,①项说法错误;不利于中国出口,有利于进口和扩大对外投资,②项说法正确;部分国家的阻挠,改变不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③项说法错误;面对国际竞争,贸易保护主义出现了抬头迹象,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进展,④项说法正确;正确选项为D。‎ ‎1.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下列关于商品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产品就有价值 B.商品的价值是使用价值存在和实现的基础 C.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有价值的产品都是商品 D.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2.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关于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职能,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不需要现实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 ‎②价值尺度职能可由一般商品代替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只能由货币来执行 ‎ ‎③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 ‎④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都连接着商品交换中的买卖两个阶段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马克思指出:“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或银)的代表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说就是,货币供应量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货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会造成 ‎①物价上涨与货币供应量成正比 ‎②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减少 ‎③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货币价值与货币供应量成反比 ‎④纸币实际购买力上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菲利普斯曲线(见图)反映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对此曲线解读正确的是 ‎①国家可以运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 ‎②国家可以运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用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③国家可以运用紧缩性的经济政策,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 ‎④国家可以运用紧缩性的经济政策,用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5.目前,以支付宝、微信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已融入人们的吃喝玩乐、旅游出行、缴费就医、政务办事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支付让手机取代钱包,付款“扫一扫”成为一种时尚。移动支付的发展 A.提高了人们的购买能力 B.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 C.减少了流通中的货币量 D.优化了人们的消费环境 ‎6‎ ‎.人民币汇率的走高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与之相关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亦备受瞩目。继欧洲央行宣布增加等值5亿欧元的人民币外汇储备后,德国和法国也宣布将人民币纳入本国外汇储备。目前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七大外汇储备货币。人民币成为全球储备货币有利于 ‎①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增强对世界经济影响力 ‎②增加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减少外汇资产缩水 ‎③降低汇率风险,有力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发展 ‎④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优化我国的外贸结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数字货币是电子货币的替代形式,是中央银行试发行的一种法定货币,其发行、流通都要遵循传统货币原则,但支付可以不经过第三方这个“二传手”,直接实现点对点的支付。数字货币的发行 A.可以提升交易的便利性,降低货币使用成本 B.丰富了货币形式,使货币的本质发生了改变 C.促进了商品流通,会增加现金货币的需求量 D.实现了点对点支付,不需要国家的金融监管 ‎8.2017年11月30日,市民李先生在家乐福超市购物,消费金额为62.80元。付款结账时,他用7枚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普通纪念币(10元/枚)支付,但收银员拒绝接收,并要求其支付非纪念币。李先生因此将超市起诉到法院,要求被告书面赔礼道歉,并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1000元。关于纪念币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它具有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的职能 ‎②它既可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又具有收藏价值 ‎③因其面值由国家规定,所以价格是确定不变的 ‎④因它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所以购买力是由国家规定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2018年,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支持企业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银行可为个人办理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确保境外投资者利润所得依法自由汇出等。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有利于 ‎①增强人民币国际市场购买力 ‎②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 ‎③外贸企业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④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 ‎.近年,知乎、分答等知识付费平台快速发展,知识付费的用户超过5000万人。最受用户欢迎的付费内容有:职业技能、投资理财、生活兴趣等。对知识付费的正确认识是 ‎①知识产品付费提高获取成本,不利于知识创新 ‎②付费产品的价格受用户需求影响 ‎③知识付费产品是商品,因为具有使用价值 ‎④付费平台的出现,有利于知识价值的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1.2017年12月2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欧元对7.8193元人民币,而2017年9月2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欧元对7.5943元人民币。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①中国对欧盟的投资会逐渐扩大 ‎②中国出口欧盟的商品数量会不断增加 ‎③中国的外汇储备将会逐渐缩水 ‎④中国公民到欧洲留学、旅游的人数会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2018年3月26日,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正式挂牌交易,这为我国将来全面采用人民币结算进口原油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进口原油的结算方式由人民币结算代替美元结算 ‎①有利于国内炼油企业规避美元汇率风险,增强经营确定性 ‎②意在打破“石油美元”的垄断地位,促进人民币汇率稳定 ‎③是加速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推动资本全球化的战略性举措 ‎④可扩大人民币的国际经济影响,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国家发布的条码支付规范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安全等级较低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每日扫码(条形码、二维码之类的静态码)支付和收款的上限不超过500元。此举的目的是 ‎①倒逼用户提高安全支付等级 ‎②促进第三方支付持续健康发展 ‎③增加现金使用促进商品流通 ‎④促进各支付平台之间有序竞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018·新课标III卷)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MP3(音乐播放器)、电子词典、掌上游戏机等电子产品正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这说明 ‎①市场竞争导致商品优胜劣汰 ‎②商品使用价值会影响人的消费选择 ‎ ‎③功能不同的商品会相互替代 ‎④商品使用价值因替代品出现而减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8·北京卷)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越出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这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 A.强化人民币支付职能,弱化贮藏职能 B.减少国内货币供给,降低物价水平 C.提高国内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效果 D.增加境外人民币需求,利于扩大进口 ‎3.(2017·天津文综)随着我国银行卡用卡环境的持续改善,在线支付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和使用。对银行卡用户而言,这不仅方便了国内的日常消费,也满足了境外消费的支付需求。这里的银行卡在线支付 A.体现了货币价值尺度职能 B.规避了汇率波动的风险 C.体现了货币流通手段职能 D.增强了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4.(2017·全国卷2文综)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元/100美元)由645.79振荡走高至689.06,这对我国对外经济造成重要影响。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A.美元升值→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下降→不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 B.美元贬值→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上升→有利于中国进口美国商品 C.人民币升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下降→有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 D.人民币贬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上升→不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 ‎5.(2017·全国卷3文综)‎ 小夏使用信用卡在北京透支8000元购买了一台外国品牌笔记本电脑,在免息期内通过银行偿还了该消费款。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B.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价值尺度和世界货币 ‎6.(2016·全国卷2文综)特别提款权(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2015年12月,IMF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占比为10.92%。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表明 ‎①中国的经济地位上升 ‎②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新进展 ‎③中国外汇储备安全性提高 ‎④人民币汇率稳定性增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16·天津文综)2016年1月1日,M先生收到L先生偿还的为期一年的借款本金10万元与利息5000元,同期二人所在的国家通货膨胀率为7%,这意味着 A.该国的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B.民间借贷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C.在此借贷关系中,通货膨胀使双方利益同时受损 D.在此借贷关系中,通货膨胀损害了M先生的利益 ‎8.(2016·北京文综)2016年中国在部分地区试点“一元券硬币化工程”,用一元硬币替代一元纸币;2015年丹麦公布了关于“无现金社会”的议案,计划用电子货币代替纸币;长期的恶性通货膨胀导致委内瑞拉货币面值极高,2008年该国政府发行新的货币,新币与旧币的兑换比例是1:1000。上述三个国家的方案和措施都 ‎①体现了国家拥有发行货币的权力 ‎②改变了货币衡量的商品价格 ‎③可以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 ‎④能方便交易行为,降低货币使用成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考点冲关】‎ ‎1.C 【解析】A选项说法错误,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但不意味着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产品就有价值,故排除。B选项说法错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商品本身的属性决定的。C选项说法正确,应选。D选项说法错误,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故选C。‎ ‎【知识拓展】‎ ‎(1)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不是商品,因而没有价值。‎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也不一定有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劳动产品,也不一定用于交换,所以其不一定是商品,也不一定有价值。‎ ‎(3)没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使用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某劳动产品如果没有用于交换,就不能成为商品,就没有价值,但它有使用价值。‎ ‎(4)价值和使用价值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生产者、经营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购买者、消费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付出价值。‎ ‎3.A 【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发行规律。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货币价值与货币供应量成反比,货币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限度,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会造成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减少,就会引起物价上涨,纸币实际购买力下降,可见物价上涨与货币供应量成正比,①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4.B 【解析】通胀率和失业率是成反比的,通货膨胀率高则失业率低,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可以刺激就业,降低失业率,而紧缩性的经济政策,则会导致货币供应紧张,需求不足,从而使企业产品积压,导致失业率上升,简单一点说,就是运用扩张性经济政策时,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低,而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时,则正好相反,因此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正确答案是B。‎ ‎5.B 【解析】移动支付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使支付变得快捷便利,B项符合题意;移动支付的发展使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支付方式发生了变化,并不能够提高人们的购买能力,A 项说法错误;移动支付的发展减少了流通中现金使用量而不是流通中的货币量,C项说法错误;移动支付的发展与消费环境之间没有直接关系,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6.B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的正确认识。人民币逐步走向国际化,成为全球储备货币,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增强对世界经济影响力。另一方面,我们将在对外贸易中更多的使用人民币与相关国家进行结算,这有利于降低汇率风险,有利于中国国际贸易发展,①③正确。人民币成为全球储备货币,我国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规模会有所减小,②说法错误;人民币币值稳定与否受货币市场上人民币供需量的影响,与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没有必然联系,④错误。故本题选B。‎ ‎8.A 【解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普通纪念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它既可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又具有收藏价值,故①②选项入选。③选项错误,该纪念币的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④选项错误,其购买力是由市场决定的。选A。‎ ‎9.B 【解析】①选项错误,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与人民币的购买力之间无必然的关系。④选项错误,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与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无关。题目中,支持企业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银行可为个人办理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确保境外投资者利润所得依法自由汇出等,这说明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有利于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外贸企业有效规避汇率风险,故②③选项入选。选B。‎ ‎10.D 【解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近年,知乎、分答等知识付费平台快速发展,知识付费的用户超过5000万人。知识付费产品是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其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付费平台的出现,有利于知识价值的实现,②④适合题意,③原因分析错误;知识产品付费利于知识创新,①错误;故本题选D。‎ ‎11.C 【解析】此题考查汇率变动的影响。材料中,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由1欧元对7.5943元人民币变为1欧元对7.8193元人民币,说明欧元汇率升高,欧元升值,人民币汇率跌落,人民币贬值。人民币贬值,有利于中国出口欧盟商品,有利于中国公民到欧洲留学、旅游,故②④符合题意;人民币贬值,不利于中国对外投资,故排除①;欧元升值,中国的外汇储备不一定会缩水,故排除③。故选C。‎ ‎12.B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币国际化的知识。我国进口原油的结算方式由人民币结算代替美元结算,有利于国内炼油企业规避美元汇率风险,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①④符合题意。人民币结算代替美元结算的目的并非要打破“石油美元”的垄断地位,②表述错误。③夸大了人民币结算的意义,排除。‎ ‎13.A 【解析】安全等级较低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支付和收款的上限不超过500元,有利于倒逼用户提高安全支付等级,提高安全支付水平,促进第三方支付持续健康发展,①②符合题意;设置支付和收款额度目的不在于增加现金使用,因为事实上第三方支付减少了现金支付,排除③;④与题意无关。故选A。‎ ‎【直通高考】‎ ‎1.A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和互为替代品的知识。MP3(音乐播放器)、电子词典、掌上游戏机等电子产品正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是市场竞争的结果,①符合题意。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能够满足人们越来越多的需要,促使更多的人选择购买智能手机,②符合题意。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同的,不能进行量的比较,④说法错误。两种商品的功能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人们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才能相互替代,③表述错误。故选A。‎ ‎3.C 【解析】本题考查银行卡在线支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银行卡支付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且货币充当的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这体现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的职能,而不是价值尺度的职能。B的说法是错误的,D的说法也不妥,所以,本题选C。‎ ‎4.D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得出,此刻为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的情况,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美元升值,则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下降,有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故A错误;B、C说法错误;由人民币贬值,则可以推出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上升,则不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故D正确。‎ ‎5.C 【解析】购买笔记本电脑需要8000元,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小夏向银行透支(货款)8000元进行购买,是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在免息期内通过银行偿还该消费款,是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故选C。‎ ‎6.A 【解析】人民币成为SDR篮子中第一个来自新兴市场的货币,在世界货币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理论上人民币已可与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发达货币并列,人民币在SDR中权重最终被定为10.92%,超过日元和英镑。加入SDR是对人民币国际地位的认可,更是对中国经济、金融实力的认可。说明中国经济地位提升,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新进展。‎ ‎7.D 【解析】通货膨胀率为7%说明价格上涨,价格上涨说明该国的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即供不应求,A不选;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这和民间借贷无关,B不选;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把这个公式变一下就可以得到:现期物价水平=‎ 基期物价水平X(1+通货膨胀率),即一年前10万元可以买到的商品现在需要10万零7千元才能买到,而M先生收到的本息是10万零五千,所以在此借贷关系中,通货膨胀损害了M先生的利益,故答案选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