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第8课+国家收入的分配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第8课+国家收入的分配

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 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本课高考考点 ‎1、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2、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3、了解财政支出 的含义及其种类 4、了解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 5、理解财政的作用 ‎◆课前预习 ‎1、国家的 和 就是财政。‎ ‎2、根据国家取得收入的具体渠道,财政收入分为 、 、 ‎ ‎ 以及 。其中, 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 和 。‎ ‎ 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4、财政支出按具体的用途,可以分为 ,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 和国防支出, ,债务支出。‎ ‎5、社会保障支出,这是指国家为公民提供的 、 、 和 ‎ 的各种费用。‎ ‎6、所谓财政收支平衡,指当年的财政收入 支出,或收入 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 收入略有赤字。‎ ‎7、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 的优势。‎ ‎8、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水平的调控促进 ;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方向、结构的调整和控制,促进 ;国家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支持高科技研究开发, 。‎ ‎9、国家通过财政收支,使人民生活有保障。表现在:财政是 的物质保障;财政是建立和完善 的物质保证;财政是实现 、‎ ‎ 、 的物质保障。‎ 二、合作释疑,互相研讨◆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1: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  ⑴.财政的含义:‎ ‎ ⑵财政收入的含义:‎ ‎ 财政收入的构成:包括 、 、 和其他收入。简而言之:税、利、债、费的收入。‎ ‎ ⑶.国家预算就是 。‎ ‎ 预算包括财政的收入与支出,是国家参与 的两个方面。‎ ‎ (4) ,称作国家决算。‎ ‎ (5) 是财政收入最主要来源. 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居主导地位,它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最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在我国现阶段, 税收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 ‎【例1】财政部会同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规定:央企应上交给国家红利的比例,区别不同行业,分三类执行。按照这一规定,2007年财政部征收的红利总量将超过500亿元,并有可能达到800亿元,将用于弥补社会保障资金的亏空。‎ 这些上交的红利属于财政收入中的( )‎ A.税收收入 B.利润收入 C.债务收入 D.其他收入 ‎【例2】2005年我国财政收入达28828亿元,呈迅猛增长之势。下列属于财政收入形式的有()‎ ‎①税收收入 ②按劳分配收入 ③利润收入 ④私营企业主的利润收入 ⑤债务收入  ⑥收费、罚没收入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 考点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 ⑴财政收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 和 的制约是其主要因素。‎ ‎ ⑵ 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 ,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 ⑶分配政策的影响:‎ ‎ ①‎ ‎ ②‎ ‎ ③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 政策,既保证财政收入和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例3】辨析题: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 考点3: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及其种类 (1) 含义: ‎ ‎(2)意义:通过财政资金的分配,国家的职能才得以实现,也就是说财政支出是政府实现职能的物质条件,财政支出的状况反映了政府的政策。‎ ‎ (3)财政支出的分类(构成):‎ ①经济建设支出(在财政支出中居于 )‎ ②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③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4社会保障支出 a含义:社会保障支出指国家财政为公民提供的 、 、 和社会优抚各种费用。‎ b内容:社会保险:主要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和疾病保险、伤残保险、失业保险等。‎ ‎ 社会救济:包括自然灾害救济、失业救济、孤寡病残救济和城乡困难户救济等。‎ ‎ 社会福利:一般社会福利,指社会服务事业及设施,如对公民义务教育;特殊社会福利,如孤儿院等提供免费或低费服务等。‎ ‎ 社会优抚:包括牺牲、病故军人优抚费、烈军属、复员军人补助费、伤残抚恤费、见义勇为者奖励等。‎ ⑤债务支出。‎ ‎【例4】国家财政安排专项资金 , 建立母猪保险和饲养补贴相结合的制度。今后依据参保母猪的数量, 国家财政按每头每年50元的标准给予定额补贴。这一补贴支出( )‎ ‎①是财政向养殖户提供无偿帮助 ②目的在于稳定生猪市场需求 ③会形成货币购买力 , 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 ④反映了政府促进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   ‎ ‎【例5】国家投入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属于()‎ ‎ A.经济建设支出 B.社会保障支出 C.科教文卫事业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 考点4:了解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有三种情况: ‎ ‎ ⑴在国家财政预算和决算中, 是最理想的状态,它表明国家筹集的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 ‎ ⑵财政收支平衡,是指 ‎ ‎ ⑶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 的部分。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 【例6】所谓稳健的财政政策,实质上也就是要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下列对财政收支平衡认识正确的是()‎ ‎ ①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   ②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 ‎ ③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④.当年的财政不存在赤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考点5、理解财政的作用 ‎(1)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集中力量办大事)‎ ‎ 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 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而财政就是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 ②原因:‎ ‎(2)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收支的调控促进经济增长(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 国家通过财政收入支出控制经济运行。‎ ‎  ①扩张性财政政策【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在经济增长滞缓(收大于支)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供大于求),政府应采取 财政政策,如发行国债,通过 经济建设支出 和 税收,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  ②紧缩性财政政策 ‎  在经济发展过热(供小于求),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时,物价会上涨,政府应采取 财政政策,通过 财政支出, 税收,来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支大于收)。‎ ‎⑶.国家通过财政收支数量、方向、结构的控制和调整,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与优化;国家通过调整财政指出结构,支持高科技研究开发,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4)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 国家财政用于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保证国家职能的行使,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政权的巩固,保证人民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安居乐业 ‎(5)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6)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通过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共同富裕的原则下,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 ‎【例7】经过初步预算,全程共约1318公里的京沪高速铁路投资额在1500亿元以上,其中国家财政负担1100亿。国家通过财政为京沪高速铁路筹集资金表明 A.财政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C.国家通过财政支出,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 D.财政支出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 ‎【例8】2007年12月11日,财政部会同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规定:中央企业应按比例上交给国家红利,这些红利将用于弥补社会保障资金的亏空。将央企上交的红利用于弥补社会保障资金的亏空,主要表明我国财政 A.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B.能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 C.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D.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例9】一般说来,当经济增速过快,物价上涨幅度过大时,政府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进行宏观调控所采取的经济措施是()‎ A.提高税率,增加财政支出 B.提高银行存贷利率,减少财政支出 C.用行政手段控制投资、限制消费 D.扩大出口,增加投资 ‎【例10】2016年12月27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提出:2016年开始的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将在201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为保障这一惠及百姓的举措得以顺利实施,国家要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这主要体现财政的作用是 ‎ A.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B.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 ‎ C.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D.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例11】2015年元月24日,湖北省紧急下拨1000万元人民币雪灾救灾应急资金,用于解决灾区倒房户和住危房灾民转移安置期间生活困难。这1000万元抗雪灾应急资金属于()‎ A.经济建设支出 B.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C.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 ‎【例12】在12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35亿元,比去年增加395亿元。”国家财政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支出,体现了 ‎①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 ②大力增加财政支出是充分发挥财政作用的关键 ③国家通过财政发展科技教育等事业 ④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例13】一般来说,当经济发展过快、物价上涨幅度过大时,国家为抑制社会总需求,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手段是 ‎ A.提高存贷款利率,减少财政支出 B.扩大货币供应量,提高税率 ‎ C.减少货币供应量,增加财政支出 D.降低存贷款利率,降低税率 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将对乡级卫生院重新定位,加大公共财政对村级卫生室的支持。按照农民的实际需求,尊重农民意愿,建立起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据此回答14—15题。 ‎ ‎【例14】材料主要反映了财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 ( ) ‎ A.调节资源配置 B.促进经济发展 C.保障人民生活 D.巩固国家政权 ‎ ‎【例15】财政支出的上述变化反映了 ( ) ‎ A.我国政府的政策更加注重协调城乡的发展、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 B.政府工作的中心转向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 C.财政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 D.农民是我国税收的最大受益者 ‎ ‎【例16】当社会出现经济过热时,为了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所运用的经济政策通常有 ①增加税收 ②增加财政支出 ③减少银行贷款 ④降低利率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例17】我国从2006年起彻底取消了农业税。农业税的取消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意味着 ()‎ ‎ A.国家不再向农民征税 B.国家利用税收调节经济 ‎ C.国家利用税收组织财政收入 D.国家利用税收实现经济监督 三、巩固训练,提升技能 强化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是国家凭借自身拥有的政治权力,强制进行的社会收入分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财政的内容是国家对社会收入的分配 ②财政具有强制性特点 ‎③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④财政具有无偿性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 ‎2、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是:‎ A、.债务收入 B.、利润收入 C.、行政性收费 D.、税收收入 从国家取得收入的来源看,财政收入可分为税、利、债、费等。据此回答2-3题。‎ ‎3.财政收入中最稳定可靠的收入是()‎ ‎ A税收收入   B.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C.债务收入 D.其他收入 ‎4.在财政收入的形式中需要偿还的是()‎ ‎ A税收收入   B.工商行政管理费    C.对违法行为的罚款   D.债务收入 ‎5. 国家的财政收入是( )‎ ‎ A.国家通过税收形式而取得的资金       B.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 C.国家以服务费、罚款、没收等形式取得的收入 D.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6、我国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 A、有利于财政作用的充分发挥,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 B、根源于我国税收收入的大幅度增加 C、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基础性决定作用 D、可以避免财政赤字出现 ‎7、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功能,主要是通过_来实现的。()‎ ‎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财政预算    D.财政政策 ‎8、2106年7月,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给福建、广东和湖南等地带来强降雨,部分地区遭受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情发生后,民政部和财政部向受灾地区下拨救灾款,用于解决再区群众的生活问题。这表明 A、财政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B、财政可以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C、财政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D、救灾支出是财政支出的主要内容。‎ ‎9.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通常被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防止CPI的过快上升。 ‎ 最根本的措施是 ‎ A.上调银行利率,减少流通中的纸币量 B.发展生产,增加社会总供给 ‎ C.扩大财政支出,增加社会总需求 D.增加出口,换取更多外汇 ‎10.江苏省安排33.45亿元的财政资金,用于补助全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课本费,实现全省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这种补助属于财政支出中的 ‎ A.社会保险支出 B.社会救济支出 C.社会福利支出 D.社会优抚支出 ‎11.针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情况, 2008 年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实行这两种政策的共同目的是 A.控制投资增长,抑制过热消费 B.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C.解决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的矛盾 D.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 ‎12、在第12届全国人犬三次会议财政部发布 的报告中指出:全国财政收入2004年达到了26355.88亿元(不含债务收入),全国财政支出28360.79亿元,这种财政收支情况( )‎ ‎   A.属于财政收支的最理想状态  B.属于存在财政赤字 C.会使债务增加势必带来债务危机  D.会造成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导致通货膨胀 ‎13、我国财政收入保持良好增长趋势,首次突破12万亿元,与时同时,国家用于经济建设等各项事业的支出也同步增长,这说明:‎ A、财政应保持大量节余 B、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目的 C、合理的财政支出能够增加财政收入 D、财政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保证 ‎14、交通部负责人说,我们为了减少收费公路的总量,多引入财政性的资金来建设高速公路可能是需要考虑的一个方向。国家之所以多引入财政性的资金来建设高速公路,是因为 ‎ ‎ A.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风险 B.基础设施等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 ‎   C.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D.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取得较高利润 经济增长是财政收入的基础,财政工作基本是围绕生财、聚财、用财三者进行的。“三财”之道,生财为根本,聚财要有度,用财讲效益。据此回答15一16题。‎ ‎15. “生财”之道根本在于()‎ ‎ A.调整分配政策,提高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B.强化税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 ‎ C.减少财政支出,增发国债 D.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 ‎16、“聚财”之度在于()‎ ‎ A.财政收入的增幅与国民收入同步 B.财政收入的增幅应高于国民收入的增幅 ‎ C.财政收入的增长应与企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适应 ‎ ‎ D.避免财政赤字的出现 ‎17. 2016年3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政府收入分类改革于2017年全面实施。据了解,2006年中央与地方预算编制,执行及决算等级按原科目进行。2017年一律按新科目进行。对国家预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 B.预算是由全国人大提出的 ‎ C.预算的通过体现着人民对政府活动的监督 D.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来实现的 ‎18、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国家拟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主要用于农村水利、科教文化、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西部开发等方面。国家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投资()‎ ‎    A.不属于国家财政的范围   B.反映了国家政府财政收支的方向 ‎    C.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   D.是解决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 ‎19、财政的作用是巨大的,为了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关键是()‎ ‎    A.大力增加财政收入   B.正确处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    C.调整好分配政策   D. 财政支出的方向 ‎20、天津市政府通过落实粮农补贴、设立专项资金、增加农业科技攻关经费等措施,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表明政府通过财政可以()‎ ‎ A.保障人民生活 B.促进经济发展 ‎ C. 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建设 D.巩固国家政权 ‎2015年5月,湖南省部分地区连降暴雨,出现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许多村庄被冲毁。国家民政部对灾区紧急下拨500万 元,在灾区,这些救灾款及帐篷、大米等很快发放到了灾民手中。据此回答(13)一(14)题。‎ ‎21、中央财政拨发的500万元,属于( )‎ ‎ A.社会保障支出 B.债务支出 C.行政支出 D.国防支出 ‎22、中央财政拨款拨物对受灾居民进行安置,表明( )‎ ‎ A.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B.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 C.支持高科技研究开发,发展科技等事业 D.财政使人民生活有保障 ‎23、有人说:“我国财政被‘官’压弯了腰。”这说明我国()‎ ‎ A.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人 B.经济建设支出太大 ‎ C.行政管理费支出太大 D.财政支出过多 ‎24、中央财政的支持,极大地缓解了贫困现象,减少了农村的贫困人口。这说明( )‎ ‎ A. 支持高科技研究开发,发展科技等事业 B.财政可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C. 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D财政是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25.一般来说,当经济发展过快、物价涨幅过大时,政府为抑制社会总需求,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采取的手段是 ()‎ ‎ ①提高存款贷利率,降低税率 ②减少货币供应量,增加财政支出【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 ③扩大货币供应量,提高税率 ④提高存款贷款利率,减少财政支出 ‎ ⑤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启动特种存款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④⑤ D.④⑤‎ ‎26、下列选项中最能说明财政使人民生活有保障的是 A、我国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 B、我国投资建设三峡工程 C、全国财政到2010年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将达2182亿元 D、2006年中央财政科技支出安排716.04亿元 四、精心点拨,启发引导 ‎(二)简答题: ‎ ‎27.材料一:我国财政收入和经济总量的增长情况 年份 ‎   财政收入 ‎    经济总量 绝对数(万亿元)‎ 绝对数(%)‎ 绝对数(万亿元)‎ 绝对数(%)‎ ‎2003‎ ‎2.17‎ ‎20.3‎ ‎11.67‎ ‎9.1‎ ‎2004‎ ‎2.63‎ ‎21.4‎ ‎13.65‎ ‎9.5‎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1)结合材料一,说明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内在联系。‎ ‎ (2)结合材料二,分析财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8、2106年,中央财政继续较大幅度地增加用于“三农”方面的投入。支出总额增加300亿以上,年增长20%,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中央财政拟安排专项转移支付资金396亿元。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林业生态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农民培训,农产品质量建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等财政投入。‎ ‎(1)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属于国家财政的那个方面支出?‎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财政的作用的?‎ ‎29、材料一 各国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国 家 财政收入所占比重 发达国家 ‎47.6%‎ 发展中国家 ‎31.7%‎ 中 国 ‎11.6%‎ 材料二 近几年,我国财政工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要求在财政支出上再进一步向以下几个方面倾斜:向解决“三农”问题倾斜,向统筹区域发展倾斜,向社会福利和困难群体倾斜,向教育和科技事业倾斜,向公共卫生与环境事业倾斜。‎ 结合以上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现象?‎ ‎(2)从财政支出具体用途的角度,说明材料二中的“倾斜”各属于什么支出.‎ ‎]‎ 三、论述题 ‎30、2016年5月23日,国务院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明确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保障范围。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市、自治区)全面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余省区也将于近期出台实施办法。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达1815万人,特困救助对象达562.3万人。2006年全国各地财政共支出了农村低保资金41.6亿元,加上农村特困户定期定量救助资金13.9亿元,一共是55.5亿元,创历史新高。‎ 请分析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经济意义。‎ 四、综合探究题 ‎31、A市二中高三(2)班同学围绕“财政的知识”,进行探究学习,对该市1至16年财政收支情况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收集到下列图表:‎ A市2001——2006年财政收支情况 单位:亿元 年份 ‎2011‎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财政收入 ‎89.34‎ ‎92.81‎ ‎97.63‎ ‎110. 02‎ ‎113.67‎ ‎135.89‎ 财政支出 ‎90.12‎ ‎93.23‎ ‎100.45‎ ‎113.43‎ ‎117.64‎ ‎139.94‎ ‎(1)上述图表反映了什么现象?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你说说获得上述图表信息的一般方法。‎ ‎(2)探究中,有同学发现,财政工作基本是围绕生财、聚财、用财三者进行的,“三财”之道,生财为根本,聚财要有度,用财讲效益。请你回答:为什么说生财为根本?你认为国家应如何把握好“聚财”的度?‎ ‎(3)探究中,有同学认为:一个地区不能有财政赤字,只有“年年有余”,地区才算“富有”,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 五、反思总结,构建知网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