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淇滨高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1. 恩格斯的上述论断指出了( ) A. 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 B. 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 C.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2. 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 ) A. 唯物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 唯心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C. 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根本标志 D. 所有哲学必然遇到而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答案】1. C 2.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等知识。 【1题详解】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的上述论断指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C适合题意。 【2题详解】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D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 3.富贵在天,生死由命这是属于 A.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A 【解析】 【详解】富贵在天,生死由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即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A项符合题意;BC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如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这种方法属于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主观唯心主义 D. 机械唯物主义 【答案】A 【解析】 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发挥主观能动性秘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这种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A项符合题意;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B项与题意不符;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东西,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C项与题意不符;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局限性)但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局限性。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5.“西气东输”工程是根据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各地发展不平衡而做出的重大能源调配政策。它蕴含的唯物辨证法是 A. 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B. 唯心主义的新表现 C.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 认识总是不断升华的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生可以采用排除法进行解答。题目中要求考生从辩证法的角度进行分析,故可以排除A、B、D三项,这三项均是从唯物论的角度进行表述的,排除。故C选项表述正确入选。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嘲笑“杞人”是“天上本无事,庸人自忧之”。一个由世界226位知名气象学家组成的考察组,y布了一份当今“天”的状况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210亿吨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气,有50亿吨矿物变成燃料粉尘、烟雾、有毒气体滞留在大气中,有几百万吨氟利昂挥发升腾到天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温室效应加剧,酸雨等异常气候。据此回答下题。 6. “杞人”的错误在于不懂得( ) A. 物质决定意识 B. 意识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D. 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7. 今日之忧“天”不再是无稽之谈了。现在的天空不再让人欢喜而让人忧,这因为 A. 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 B. 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C. 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D. 以错误认识引导下的实践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8. 要使子孙后代不再有今天之忧,就必须( ) A. 坚持以建设为中心 B.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C. 正确地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D. 按价值规律办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答案】6. A 7. D 8. B 【解析】 本题以人们一直嘲笑“杞人”是“天上本无事,庸人自忧之”为背景,考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题详解】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材料中“杞人”的错误在于不懂得物质决定意识,A符合题意,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B正确但不适合题意;C、D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7题详解】 全球每年有210亿吨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气,有50亿吨矿物变成燃料粉尘、烟雾、有毒气体滞留在大气中,有几百万吨氟利昂挥发升腾到天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温室效应加剧,酸雨等异常气候。这是因为以错误认识引导下的实践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D符合题意;A、B、C本身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8题详解】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如果违背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要使子孙后代不再有今天之忧,就必须遵循规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B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合题意,排除。 9.日本科学家发现,在零下273摄氏度的极低温和18特斯拉的强磁场下,复合晶体电阻为零,呈超导状态,这就是“磁场感应超导现象”,这一发现打破了迄今为止认为强磁场会使超导物质的超导性消失的认识.这说明( ) A. 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B.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先错误后正确 C. 错误的意识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D.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的无限性。A:材料反映的不是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A不符合题意。 B:错误的认识与正确的认识无先后之分,B错误。 C: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只不过有的是正确的反映,有的是错误的反映,C错误。 D :“磁场感应超导现象”的发现打破了迄今为止认为强磁场会使超导物质的超导性消失的认识.这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0. 恩格斯说“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这主要是强调 A. 人类应当为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而自豪 B.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C. 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D. 意识可以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恩格斯说“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这句话是在强调思维的精神的重要性,而思维着的精神就是指意识,因此,这主要是强调人类应当为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而自豪,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具有阻碍作用,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因此本题选A。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 11.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也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①否认了事物的客观性 ②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否认了事物相对静止 ④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承认了绝对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所以克拉底鲁的错误就在于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否认了事物的就相对静止,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克拉底鲁的错误就在于否认了事物的就相对静止,不体现否认了事物的客观性以及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①②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点睛】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和静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12. 日本政府执意通过日本右翼学者炮制的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历史教科书,这一行为严重伤害了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该教科书( ) A. 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 B. 忽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C. 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D. 没有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日本政府执意通过日本右翼学者炮制的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历史教科书,这一行为严重伤害了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该教科书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没有从实际出发,没有尊重客观事实,该教科书是对客观事实的歪曲反映,其它选项不符合材料,因此ABD的说法是错误的,排除错误做法,因此本题选C。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决定意识。 13. 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龙,但是在人们的头脑中却有龙的形象,龙的观念。对此解释错误的是( ) A. 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以特殊形式的反映 B. 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是意识重要特点 C. 意识可以凭借人们的主观想象而产生 D. 意识可以对现实材料进行加工创造出新形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作答时注意本题为反向选择题,要求选择解释错误的选项。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并不是凭空产生的,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因此C说法本身错误,但符合题意;选项ABD正确说明了龙的产生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不符合题意;本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4. 饮茶对健康有益,但茶叶中含有相当量的氟元素,氟元素超过安全量,就会引起氟魔牙和氟骨病的产生。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 要注意量的积累 B. 要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 C.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 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饮茶对健康有益,但超过安全量却有害,这是事物根本性质发生的转变,其原因在于数量的变化。量的变化是事物根本性质发生改变的前提和基础,根本性质的改变是数量变化的结果。所以,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D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BC与材料无关。故答案为D。 考点:考查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点评: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掌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这一重点原理,读懂材料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有助于正确解答该题,难度适中。 15.著名的传媒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提出了“童年消逝”的预警:他担心“18世纪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始终是童年的劲敌”,认为“童年的消逝”和“成人化的儿童”是电子信息环境惹的祸。目前,“童年消逝”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中可以看出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发展的进程 ③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④意识对人们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尼尔·波兹曼提出“童年消逝”的预警,体现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①符合题意。 ③:工业化和电子信息化的发展,虽给人类生活带来福音,但也带来“童年的消逝”和“成人化的儿童”的不利影响,这说明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故选③。 ②④:选项②④在题干中均未涉及,②④不选。 故本题选A。 16. 长期以来,画家笔下的马往往是四蹄齐伸、腾空飞奔。然而,高速相机连拍的照片显示,飞奔时的马蹄是交替地移动的。但是,当画家画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马时,有人却批评画得不像。这表明在艺术领域( ) A. 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没有直接关系 B. 以往的认识经验阻碍认识的发展 C.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D. 人们的主观世界对认识的影响更加显著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提到照相机和画家的笔,都充分说明认识的发展与认识的进步有直接的关系,至于当画家画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马时,有人却批评画得不像。这充分说明人们的主观世界对认识的影响更显著,无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认识事物时,是有一定的客观标准的,D符合题意。“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没有直接关系”说法错误,A排除。以往的认识经验也可能是正确的,不一定阻碍认识的发展,B表述错误。“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说法错误,C排除。故本题选D。 17.《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老马的识图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②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 ③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④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正是由于管仲正确认识了马有“识途”的功能,并利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才解决了迷路问题,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故选项②③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①说法错误,物质决定意识,而非意识决定物质,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动物的活动不是实践,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18.几年前,在马来西亚,尼巴病毒使数百人丧命,这是因为森林火灾使得蝙蝠无处栖身。它们逃到猪圈,并通过蚊子感染猪。数百万头猪因此而死,病毒又传给了人类。这说明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着的 B. 病毒是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 C. 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D. 人在病毒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马来西亚蝙蝠的尼巴病毒通过蚊子感染猪,猪死又传给了人类,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A符合题意。B说法不对。C与题意无关。D说法不对,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不能说在病毒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19.在长期天气预报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其计算结果却发生很大的不同。在很多其它领域也发现了类似现象。对这类现象的研究形成了混沌学。混沌学深化了哲学因果论和规律论的原理,它深刻地表明 ①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②普遍联系实际上指的是普遍的偶然联系 ③看似随机,偶然的现象背后是有其规律的 ④规律是必然联系,因此混沌现象无规律可循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表明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联系具有普遍性,同时表明看似随机、偶然的现象背后是有其规律的,故入选。②④选项观点错误,普遍联系并不是指普遍的偶然联系,规律是必然联系,混沌现象并不是无规律可循,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只不过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现在还无法发现,故排除。 考点:联系的普遍性、规律 20.莞香,从莞香树采制而成,结香品质以种植于东莞者为佳。自然生长的莞香树“有香者百无一二”,只有被虫蛀或病腐、风断、风倒及雷击,造成树干受伤、腐朽或枯死,才可能结香。而人工生产莞香,也必须在树上施以刀斧,方能取得香结。人工莞香的结成进一步印证了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稳定的联系不存在 ②人能够根据自己需要创造新的联系 ③把握事物的联系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并非所有的莞香树都能结莞香,莞香树只有被虫蛀或病腐、风断、风倒及雷击,造成树干受伤、腐朽或枯死,才可能结香。而人工生产莞香,也必须在树上施以刀斧,方能取得香结。人工莞香的结成进一步印证了把握事物的联系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发挥主观能动性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③④项符合题意;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①项说法错误;人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创造新的联系,而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新的联系,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因此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21.国际知名科学周刊《自然》(Nature)发表了由第三军医大学主导的原创性研究成果,这一研究成果揭示了一群新的CD8+T细胞亚类,阐明了其抑制病毒复制的机制。这一发现有助于理解慢性病毒感染免疫的关键环节,为根治HIV、乙肝等慢性病毒感染提供了新的可能。从辩证法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一发现说明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 ②量变引起质变,这一发现解决了HIV、乙肝等世界级医学难题 ③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这一发现显现出事物发展前途的光明性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源泉和动力,HIV等慢性病毒的不可战胜性推动了医学研究的发展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②选项强调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与题意无关。④选项中“HIV等慢性病毒的不可战胜性”的表述错误。题目中,这一发现有助于理解慢性病毒感染免疫的关键环节,为根治HIV、乙肝等慢性病毒感染提供了新的可能。从辩证法角度看说明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显现出事物发展前途的光明性。故①③选项入选。选A。 22. 漫画“梦想是个鸡蛋,如果不及时孵化就会变臭”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正视现实问题,防微杜渐 ②要积极参与实践,重在行动 ③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④要重视量的积累,脚踏实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梦想是个鸡蛋,如果不及时孵化就会变臭”强调了及时孵化的重要性,及时孵 化启示我们要积极参与实践,促成事物的质变, ①不符合题意,“正视现实问题,防微杜渐”与材料信息无关,故不选;②符合题意,参与实践,重在行动,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实现梦想要投身于实践,故入选;③符合题意,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要求人们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梦想,故入选;④不符合题意,“重视量的积累”与材料信息无关,故不选。故本题选B。 【考点定位】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解题指导】漫画型选择题利用生动形象的漫画对某些思想、行为进行辛辣而又不失幽默的讽刺或赞扬,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漫画型选择题总体设计新颖别致、构思精巧,全面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种题一般会给出一幅或一组漫画,有的还会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解题一般分成以下几步: 首先,要读懂漫画(含漫画标题)。漫画本身包含了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命题者是想针贬时弊,揭露问题还是想弘扬正气,展示成就。我们可以通过漫画中的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情,言语和其他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漫画标题等去揣摩,把握。把握命题者的真实意图,是我们做好这种题目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在阅读漫画时,要仔细揣摩,要透过漫画中事物的表面现象,特征去抓住其内在的本质,深层次的道理。我们在阅读漫画时,还必须把漫画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多角度联想漫画所折射的教材知识。反对不读漫画,不去仔细揣摩命题者的真实意图,不去联想漫画所折射的教材知识,只单纯看题肢本身正确与否的错误做法。 其次,要读懂题目的选择要求。题目的选择要求往往是限定了知识、答案的范围:是选正确的还是选错误的;是应该坚持的还是应该反对的;是给我们的启示还是反映的什么道理;是经济学的,政治学的,还是哲学的等。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它往往决定选择题肢的正确与否。 23.以机器人产业为标志的“智能制造”,极有可能是下一轮科技革命的“起点”。但是当智能机器人越来越多地进入职场,人们开始担忧它带来大量的失业人口,增加社会的不稳定性。由此可知,我们对机器人及其产业发展应持的正确观点是 ①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重视技术发展也要关注社会发展 ②坚持前进与曲折性统一,既要鼓励发展也要迎接挑战 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既要引入职场也要严控数量 ④坚持量变与质变统一,既要推广机器人也要避免失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对机器人进入职场的担忧,表明对机器人及其产业发展应坚持全面看问题,既要重视技术发展也要关注社会发展;①正确且符合题意;机器人及其产业作为新事物,其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既要鼓励其发展也要迎接挑战,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中未体现重点论,应排除③;坚持量变与质变统一在材料中未体现,也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定位】矛盾的普遍性、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名词点击】机器换人, 是推动传统制造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以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成为新的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之源。对于技术进步、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转变发展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 24. 网络教学因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但它不能对学生的个性给予关注,在学生求知求真的过程中不能使师生之间产生思想与情感的相互激荡。总之,网络教学缺乏一种人文的氛围,缺乏一种切实的与教学相关的实践。由此可以看出( ) A.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B. 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客观的 C. 事物是联系.变化.发展的 D. 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方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对网络教学进行了分析,看到网络教学既有利又有弊,体现了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方面,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考点:考查矛盾的对立统一。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解运用情况和分析材料的能力,难度适中。 25. 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的关注。专家表示,现在如果不拆除塑料防渗膜,将来会对圆明园的生态和园林造成严重的后果。有关部门极其重视这个意见。重视反对意见的正确性在于( ) A. 事物的因果联系是主观的.具体的 B.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 C. 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防止片面性 D. 矛盾双方都能转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圆明园湖底的塑料防渗膜将会对圆明园的生态和园林造成严重后果,塑料防渗膜是圆明园的一部分,圆明园的生态和园林是一个整体,所以,B说法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联系时客观的。C说法与材料没有关系,排除。D说法错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答案为B。 考点: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点评:学生要熟练掌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和正确解读材料,找准材料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该题难度适中。 26.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地方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都把GDP最大化增长作为唯一目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在发展观问题上的历史教训主要是 A. 没有把握好量变和质变的原理 B. 没有抓住主要矛盾 C. 没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 没有很好地贯彻全局观念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量变和质变、抓住主要矛盾、发展的观点、整体和部分。ABC:材料没有反映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没有体现抓住主要矛盾,也没有反映是否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ABC不符合题意。 D: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都把GDP最大化增长作为唯一目标,这反映了人们只抓经济而忽视其他,没有很好地贯彻全局观念,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7..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受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外泄,核辐射危害成了大家关心话题。专家指出,在辐射剂量较低时,人体本身对辐射损伤能够自我修复;但如果剂量过高,超出了人体内各器官的修复能力,就会引起全身病变。这表明了 A. 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B. 物质与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C. 正确的意识能够帮助人们摆脱规律的制约 D. 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有利于趋利避害 【答案】A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事物发展。AD核辐射剂量过高就会引起全身病变,表明了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统一的,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有利于趋利避害,AD符合题意。 B:与材料没有关系,B排除。 C:人们不能摆脱规律的制约,C错误。 故本题选AD。 28.“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决定各门学科的作用不同的是 A. 事物内部都存在矛盾 B. 事物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 C. 事物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 D. 矛盾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事物内部都存在矛盾强调了矛盾具有普遍性,与题意不符,A不选。 BC:选项BC强调的哲理与题意不符,BC不选。 D:题干强调不同的学科对人有不同的作用,这说明矛盾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9.邓小平多次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哲学依据是 A. 矛盾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 B. 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D. 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共性包含着个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哲学依据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项符合题意;矛盾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A项说法错误;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体现出来,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坚持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 30.某市政府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推动“僵尸企业”问题的解决,对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及时引入破产程序,对兼并重组后可以重生的企业促其兼并重组,对无意愿无能力继续生产的企业依法收回用地,盘活存量土地,从而促进了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僵尸企业”问题的办法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关注矛盾两个方面的同时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③针对具体问题找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④着眼于事物的要素进行系统优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针对不同类型的“僵尸企业”采取不同的办法解决,这体现了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也体现出要针对具体问题找出具体的解决办法,②③正确;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要素进行系统优化,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①④不选。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闻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这既给舆论监督以利剑,也导致舆论领域乱象横生。一些媒体工作者为了业绩和商业利益,宣传内容“地摊化”,新闻炒作无底线。 面对国际上日益激烈的舆论竞争,中国迫切需要强大的媒体力量,这不仅指媒体平台的现代化,媒体公信力和软实力的增强尤为重要。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真实反映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成就和进展。好的新闻舆论是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新闻工作者要提高素质,做“时代风云的记录者”,要坚持“正面宣传”,力求“成风化人”,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运用意识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谈谈对新闻创作应追求“真实性”的认识。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新闻创作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描述事实、贴近实际、提高公信力。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好的新闻舆论是发展的“推进器”、社会的“黏合剂”。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新闻创作追求真实性,力求“成风化人”,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④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要抵制假新闻,坚持新闻创作的真实性,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新闻工作者应如何更好的真实的反映现实为话题设置情景,从哲学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运用意识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谈对新闻创作应追求“真实性”的认识。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悉把握意识的有关知识所包含的知识点。 意识的有关知识包含两个大方面,一方面是物质决定意识;另一大方面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包括两个层次,一层是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另一层是意识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然后与材料有机结合作答。 针对材料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实反映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成就和进展,考生可从物质决定意识角度作答。 针对材料好的新闻舆论是发展的“推进器”、社会的“黏合剂”,考生可从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的角度作答。 针对材料要坚持“正面宣传”,力求“成风化人”,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考生可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的角度考虑作答。 针对材料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考生可从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的角度考虑作答。 32.高尚道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否定、自我改造的过程,需要通过“自省”来革除自身痼疾,需要通过“慎独”来提升道德境界,实现道德的自我超越。我国传统文化强调“慎独”和“自省”,注重慎独自律、省察克治的修身之道。比如儒家强调内心的反躬自省,《论语》中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曾子讲“吾日三省吾身”。一个人道德人格的形成依赖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道德修养的过程就是人们在道德品质、道德思想意识方面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自我修养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反省、在内心深处进行吐故纳新的过程。一个缺乏自省意识的人,不会认识自身的不足,也不可能产生自我修养的愿望和紧迫感,道德人格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运用实践与认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通过“慎独自省”实现个人道德人格的完善。 【答案】①实践决定认识。要立足社会实践,把握时代对个人道德的要求,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为慎独自省建立正确的道德标准。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要在正确道德标准引领下,严格自律,反省并完善个人实践方式。③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在反复实践和反复自省、自我改造中,不断深化道德认识,坚定践行道德信念,塑造完善的道德人格,提升道德境界。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通过“慎独自省”实现个人道德人格的完善。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是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要实现个人道德人格的完善首先要立足于社会实践,因为实践决定认识。其次,要在正确道德标准引领下,严格自律,反省并完善个人实践方式。这一点主要体现出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第三,要实现个人道德人格的完善还需要在在反复实践和反复自省、自我改造中去实现。这体现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考点:实践决定认识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道德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待己、待人的原则。在人类漫长的经济活动中,市场行为者总是按照自己的文化传统、道德信念和原则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到本世纪中叶,将从发展中国家迈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在这个过程中,原来的社会组织与结构、社会的风俗习惯、居民的心理状态、社会崇尚和评价都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因此,有学者呼吁:“当前中国更需要道德调节!” 在经济活动中,市场调节是一只无形的手,政府调节是一只有形的手,道德力量则是一只看似无形却又有形的手。如果缺少道德调节,市场调节就会失范,市场调节的作用就会被削弱,政府调节也会失效。反之,若辅之道德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了,彼此重新构筑了信任体系,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社会诚信等问题就更容易解决了。 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知识,分析如何通过市场、政府、道德三种调节,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答案】①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问题。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综合发挥市场、政府、道德调节的整体功能,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②按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和方向,合理发挥市场、政府、道德调节的作用。 ③通过市场、政府、道德调节的有机组合,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需要市场、政府和道德三种调节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为背景材料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知识,分析如何通过市场、政府、道德三种调节,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题目限定运用系统优化的知识作答。 解答本题需要考生理解并掌握系统优化的知识的方法论要求,即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市场调节是一只无形的手,政府调节是一只有形的手,道德力量则是一只看似无形却又有形的手,若缺失任何一只手,两外两只手都会失效,而三只手综合发力有利于解决市场问题的解决,这说明经济健康发展需要三只手有机组合共同发力,综合发挥三只手的作用,考生可从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问题、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知识角度考虑作答。 【点睛】措施类主观题的解题四部曲: 一、抓主体,措施类题,解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主体),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在表述措施的时要以题目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角立场上回答不同内容,所答内容符合角色身份,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切记不要越俎代庖,最后别忘对措施进行综合。 二、定范围,要明确答题的范围,是从经济生活中找对策,还是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或是哲学中找对策,确定了范围,才能找到正确的答题方向。 三、找措施,从教材中找措施。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从材料中找措施。①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如:种植单一的反面就是多种经营;技术水平低的反面就是发展高新技术,科技创新,科技兴国,用先进科技武装企业和职工;失业现象的反面就是扩大就业。②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组织答案就可以了。从当前时政热点、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措施。 四、联材料,明确了主体、答题范围,找到具体措施后,要联系材料,组织答案,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必须与题的实际材料结合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4. 为提高文化竞争力,广东省出台了《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动力。但是,当前我省文化发展水平总体上仍落后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必须坚持全省文化发展统筹安排。广州、深圳市要发挥中心城市的文化引领和辐射作用,重点发展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传媒集团。珠三角其他地区要结合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建设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产业集群。粤东西北地区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重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与珠三角地区文化建设优势互补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各地要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把广东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法分析广东省是如何建设文化强省的。 【答案】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广东省在建设文化强省时既看到了所取得重大成就,有注意到存在的不足。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广东省文化建设针对广深、珠三角其他地区、粤东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发展要求。 ③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我们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为此,广州、深圳重点发展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传媒集团,粤东西北地区重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坚持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广东省文化建设把突出地方特色和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结合起来。展要求。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应明确矛盾分析法的知识体系,包括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等方法论,然后分析解读材料,以矛盾分析法的知识体系为线索,根据材料主旨大意、关键词调用与之相吻合的方法论组织答案。广东省在建设文化强省时既看到了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又注意到其存在的不足,坚持了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体现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广州、深圳市要发挥中心城市的文化引领和辐射作用,重点发展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传媒集团,体现了抓主要矛盾;要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体现了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历史的统一。 考点: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