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政治试题 命题人:滕起辉 审核人:史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易记载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亚里士多德认为“第一哲学”是一门超越经验领域,从而到达了最高本体和终极原因的领域的学问。上述观点共同表明 A.哲学是众多具体经验的总和 B.形而上学与辩证法是对立的 C.哲学思想是人们反思的产物 D.哲学是对具体经验领域的抽象 2.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①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③气者,理之依也 ④心外无物 ⑤存在即被感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⑤ 3.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这表明真正的哲学 A.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B.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结和升华,能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 C.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了巨大的物质力量 D.是“科学之科学”,可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在纷繁复杂的人间变化中,人们总会感叹容颜易逝、人心易变、岁月易老。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①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②物质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④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工作难免给年轻人带来的压力。他们借助“都行“可以”“随它去”“没关系”这些“佛系”观念,舒缓内心的焦虑和抑郁,找寻力量温暖内心。这主要体现了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直接现实性 C.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主体和客体的作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完成 6.作为人体感官的眼睛,使我们看到了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样子,那青山绿水、姹紫嫣红。通过“思维的眼睛”,我们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这说明: ①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②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意识活动可以独立于物质之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海水稻”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2017年9月,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挂帅的“海水稻”项目进行实地测产,亩产达620.95公斤,这有望使中国28亿亩盐碱地像普通耕地那样造福人类。“海水稻”的研发推广 ①变更了农业认识的主体 ②开辟了农业认识的途径 ③创新了农业实践的手段 ④拓宽了农业实践的对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有机化合物小分子硫醇一直以来被视为消除生命体有害物质的“清道夫”。科学家发现,它们除了具有清除毒害的保护性功能,还具有“导演”抗生素精密合成的建设性功能。该发现揭示了以硫醇化学为核心的林可霉素生物合成机制,改变了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传统认识,为设计和创造新型人造“生命细胞”并在“细胞工厂”中实现含糖单元的新型生物基化学品的“生物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这说明了 ①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认识因被很多人相信所以成为了真理 ②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新认识为发展真理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真理需要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和不断完善 ④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认识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获得了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论语•子路》里有一句著名的成语:欲速则不达。当时孔子弟子子夏做了莒父这地方的县长,向老师问政治。孔子给他指点迷津,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欲速则不达”的哲学寓意是 A.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取得事业成功,必须按常规办事 10.2018年3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弥曼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2018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几十年来,她每年花几个月时间在荒山野岭问寻找化石、修复化石、研究化石。她的研究成果颠覆了学术界对四足动物起源的认识,否定了总鳍鱼类具有内鼻孔的结论,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四足动物的起源问题。这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②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深化 ③人类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④认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下列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蕴涵的哲理不一致的诗句是 A.径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颠覆人 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12.“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是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02所牵头、国内94家单位共同参与研制的。研发团队历经8年持续艰苦攻关,先后突破总体设计与优化、大厚度钛合金载人舱设计制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在“蛟龙”号研制与应用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潜水器棱心关键部件的全部国产化。这说明 ①载人潜水器的研制成功离不开意识对客观世界的能动改造 ②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精神活动 ③载人潜水器的研制成功是大量持续的探索和研究的必然结果 ④载人潜水器的研制过程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垃圾分类一直都是各地政府头疼的事。南京市政府过去是每月给每户居民免费发放袋子,靠督导员监督。现在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企业对执行垃圾分类的居民奖励积分,3个积分兑换1个鸡蛋。这一方式实现了垃圾分类从被动向自愿的转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比购买服务前后垃圾分类的成效,启示政府要 ①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调整原有联系,实现管理创新 ②善于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实现职能转变 ③善于运用从关键部分出发的思维处理工作中的问题 ④摒弃事物虚假联系以消除居民对政府管理的抵触情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人们在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方面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上述观点: ①体现了现代人尊重生命的绿色价值观 ②强调山水林田湖是依赖于人类的一种存在物 ③表达了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本质诉求 ④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角度诠释了人是自然界的征服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下列语句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与图寓意最为相近的是 A.只有自己诚心待人,别人才有可能对自己以诚相待. ——路遥《平凡的世界》 B.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海明威《老人与海》 C.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沈从文《边城》 D.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余华《活着》 16.为更好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公安部分三批试点推广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新号牌采用以“绿色”为主色调,式样增加了专用标识,既可实现区分管理、便于识别,又能彰显新能源特色、技术创新。专用号牌的试点推广 ①坚持了“从一般到个别再到一般”的工作方法 ②区分不同事物特点,提升其辨识度 ③说明普遍的经验对特殊具有指导意义 ④便于分清普通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主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①辩证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否定和对新事物的肯定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在新事物中保留着旧事物 ③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促进旧事物消亡,新事物产生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8.“嫦娥四号”的奔月任务分两步进行:第一步,2018年上半年,向地月引力平衡点拉格朗日L2点发射“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以解决地面与月球背面的通信和测控问题;第二步,约半年后,发射“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巡视器,对月球背面开展着陆巡视探测。其中,“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将是人类首次对月球背面着陆探测。“嫦娥四号”奔月任务的安排 ①注重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②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体现了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说明人能够认识世界 ④发挥了意识的作用,体现了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全面深化财税、金融、社会、生态文明等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基础性、关键性改革,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从唯物史观看,深化改革 A.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出发,尊重社会发展规律 B.是为了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C.要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 D.根本目的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避免体制障碍 20.进入新时代,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哲学角度看,这一要求是基于 ①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价值观对改造世界的活动有导向作用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社会实践中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1.“红船精神”,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90多年间,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这给我们新时代青年的人生启示是 ①准确把握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②坚定理想与信念,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 ③以人民为中心,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 ④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实现贡献与索取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2.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这蕴含的道理是: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文化作为物质力量决定人的发展 ④社会实践活动是文化的产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里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A.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B.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 24.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但当时的诸子百家,群星灿烂,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孙子兵法》至今为兵家经典,甚至被应用于当代企业管理。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A.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B.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C.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D.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5.近年来,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数百项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富有中国特色的舞狮表演、川剧变脸让白俄罗斯民众接触到了中国民俗文化;《诗经》吟唱和汉唐乐舞表演将中国风吹至柬埔寨,傣、景颇、彝、佤、藏、阿昌等少数民族音乐跃动塞尔维亚,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①具有其他民族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借鉴吸收国外一切有益成果 ④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标识和魅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奏响的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华丽乐音。意大利比萨大教堂、中国故宫、印度泰姬陵分别体现了世界不同民族文化风格。这体现了 ①世界文化相互交融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特点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7.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受教育程度 B.拥有的科学文化知识 C.参与文化活动的能力 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8.大型文博探索综艺节目《国家宝藏》采用综艺、纪录片、戏剧等多种艺术形态,不仅展示了文物的物质价值,也向人们讲述了它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人文精神,既有趣又不失内涵,拉近了当代人与历史文物的距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立足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的创新 ②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③文化创新要以文化多样性为基础,促进文化交流 ④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使其成为文化创新的根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9.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通过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留存于民族心理中的传统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品质 ③一定精神文化的感受总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 ④现代多元文化的碰撞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导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有一种孝顺,是带老人跟上这个信息时代。”在当今这个互联网社会,子女孝顺不仅仅是物质赡养,更要注重情感赡养和知识瞻养。事实证明,从绘制图文并茂的“微信操作说明书”,到教父母熟练使用各种出行软件,来自后辈的“文化反哺”, 避免老人因知识脱节而被边缘化,也能大大减缓其身处数字时代的寂宽空虚。这表明 ①“孝”文化的基本特征应该因时而变 ②“孝“文化的发展应该注入时代精神 ③对“孝”的判断和选择具社会历史性 ④“孝”文化中情感、知识赡养比物质赡养重要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31.在2017年4月举行的第27届阿布扎比国际书展上,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诠释中国梦、中国道 路、中国模式的5400多册优秀图书集中亮相,吸引大批外国读者驻足阅读。中国优秀图书吸引外国读者: ①反映了中国文化得到外国读者的普遍认同 ②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内涵 ③说明了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与普遍规律 ④显示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有人这样说中国字:“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汉字像一幅画,生动表现了文字的内涵(如下图)。材料表明 A.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B.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C.文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D.汉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33.“正能量”一词原为物理学术语,但一些博主将其赋予新的含义并借助互联网使其得到广泛传播,现在已经成为社会的流行语。这一现象表明: ①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②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③互联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4.在2018年央视春节晚会上,故宫博物院接受捐赠的《丝路山水地图》重新呈现在国人面前。《丝路山水地图》全面反映了明朝与西方的陆路交通情况,充分展示了明代中叶中国人丰富的世界地理知识。《丝路山水地图》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②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③进一步印证了世界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④有助于我国丝路考古等方面的研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5.《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规定,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说明 ①爱国主义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②损害国家尊严的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④传承英烈精神有了更加强大的法治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6.2017年7月上线的款App“折扇”,短短2个月,下载量就达50万。这款App有五个板块:欣赏、形制、工艺、历史、扇坊。通过网络3D技术,我们可以在历史的长河中与古人一同把玩折扇,赏画抒怀,进山选竹,动手制扇。传统民艺与现代工匠相结合,为美好时代打开一扇门。这启示我们要 ①借助互联网与科技使传统文化绽放生命力 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的需求 ③通过创新推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④全面继承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7.音乐家赵季平在乐坛耕耘五十多年,创作出交响乐《和平颂》、民族管弦乐《古槐寻根》和影视剧歌曲《红高粱》《大宅门》等经典之作,他认为一部好作品的诞生,离不开的就是生活。这表明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音乐创作的源泉 ③音乐的发展取决于音乐创作方法的创新 ④创新是音乐创作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8.《吕氏春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善于看相的人,楚庄王向他请教其中的奥妙。他回答说,自己并不是真的会相面,只不过是善于观察这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并以此判断这个人的品行。这告诉我们,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是潜移默化的 ②来自特定文化环境 ③都是消极被动的 ④一般都是有形的、强制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9.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 A.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40.《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展现了中国饮食的“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这种差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 A.独特性 B.地域性 C.民族性 D.包容性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供给侧改革是有历史成功先例的,20世纪70-80年代,美、英相继陷入滞胀,“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分别采用减税和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沼。与需求学派的凯恩斯主义相对供给经济学坚持“小政府,大市场”、自由竞争和企业家精神的理念,认为经济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因为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借鉴供给经济学理论,又不能简单照搬别国的成功模式和先例。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10分)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谈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时,习近平主席作出很多重要指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解决好“三农”问题,根本在于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说明。(10分) 4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搞好“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和沿线国家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古代中国许多物质文化和发明创造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后,对促进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近代西方天文学、数学和医学等知识,也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这两条通道所展现的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心态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我们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丝绸之路”这一具有广泛亲和力和深刻感召力的文化符号,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如何对待文化交流。(10分) 4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众多学校开展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国革命传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的教育活动。例如:对青少年进行抗战精神的教育,使他们明白,抗战精神不断丰富了伟大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现、人生观、价值现,继承和发扬,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悠久的文化传统,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再比如,开展主题班会、展览、知识竞赛,使学生认识更多英雄少年的优秀事迹,贴近学生生活,从当今时代特点出发,创新教育方式方法,让青少年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 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风采。随着革命与改革的延续,民族精神还在不断丰富当中。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国革命传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的教育活动密不可分,请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0分)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政治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D 2.C 3.A 4.D 5.C 6.B 7.D 8.C 9.A 10.C 11.A 12.D 13.A 14.A 15.B 16.C 17.B 18.B 19.B 20.C 21.D 22.A 23.B 24.C 25.C 26.D 27.D 28.A 29.B 30.A 31.D 32.A 33.D 34.B 35.D 36.A 37.A 38.A 39.B 40.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41.(10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供给经济学,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性认识,具有普遍性的品格,对我国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借鉴作用;(3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真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因此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做到一起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别国模式。(3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而不能囿于既有的认识。(4分) 42.(10分)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所以,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分)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因地制宜等体现了这一要求。(3分)③要坚持发展的观点。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构建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等体现了这一点。(2分)④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要树立全局观念,用局部的发展促进全局的发展。所以.要用农业发展弥补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全面小康社会的短板,用农业的强、美、富,促进中国的强、美、富。(3分) 43.(10分)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2分) ②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2分)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2分) ③要充分利用商业贸易、教育等途径加强中华文化与沿线各国文化交流。(2分) ④既要热情欢迎沿线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别国优秀文明成果,也要更加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2分) 44.(10分) ①中华民族在多年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开展各类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青少年对民族精神的内涵有更深入的理解。(3分)②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教育和引导青少年继承悠久的文化传统,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体现爱国主义。(2分)③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在新时代开展这些教育活动,有利于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让青少年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风采。(2分)④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挥“主心骨”作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活动,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坚持正确方向。(3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