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B. “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C. “世异则事异,世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D.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答案】B ‎【解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一个是世界的本原,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A项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没有体现这种分歧;“气者,理之依也”体现了物质是本原,“理生万物”体现了意识是本原,因而B项符合题意;C项体现的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不涉及世界本原的问题,不选;D项中的两个观点体现的是对实践和认识关系的认识,也不涉及世界本原问题,不选。‎ ‎2.《三国演义》中,为了除掉董卓,王允和曹操定下了刺董之计。曹操手持七星刀刺杀董卓,不料却被董卓发现,曹操随机应变,以献刀为名瞒了过去。曹操的机智体现了。‎ ‎①唯心主义的观点 ②唯物主义的观点③形而上学的观点④辩证法的思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 分析题意可知,曹操当机立断,随机应变顺势而为,体现其从实际出发,根据事情的发展变化采取应对策略,这表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同时也是他看到了事物之间联系和变化的普遍性,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随机应变,属于辩证法的思想,②④项符合题意;①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点睛】‎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3.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这表明哲学。‎ A. 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 B. 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 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 D.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案】B ‎【解析】‎ ‎【详解】‎ 材料表明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B项符合题意;哲学源于社会实践,A项说法错误;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C项说法错误;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 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1)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4.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人脑 ②新发展理念 ③生产关系 ④思想观念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①③项属于物质范畴;②④项属于意识范畴,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 简单说, "物质范畴"就是对物质的概括和总结,是哲学的概念,既属于意识的范畴,也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对物质客观实在性的反映。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即: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客观实在,意识依赖于物质而存在。‎ ‎5.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伟大设计》中表示:宇宙并非上帝所造,现代科学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 ‎②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客观实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 ‎④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宇宙并非上帝所造,现代科学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这段话说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④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世界、宇宙统一于物质,不强调社会的产生,②项与题意不符;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从物质和意识、统一性和多样性辩证关系的高度对世界本质的根本理解,它是指多样的世界万物是有统一性本质的,这个统一性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在时间和空间中有规律地永恒运动着的客观实在。‎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运动性 B. 客观实在性 C. 主观性 D. 客观存在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客观实在”是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共性的,抽象的,B符合题意,运动是物质有根本属性,A说法不符合题意,主观性、客观存在性都不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择B。‎ 考点:本题考查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7.世界著名作家.大思想家斯宾塞.约翰逊曾经说过“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 静止是世界的本原 B. 世界上只有运动,没有静止 C. 运动与静止是绝对对立的 D.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这一论断的含义是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项符合题意;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A项说法错误;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项说法错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不是不运动,而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运动与静止并不是绝对对立的,C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 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和静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8.执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的飞行试验器,近日开展相关测试和试验。试验任务将于今年择机实施,主要验证嫦娥五号任务返回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为11.2公里/秒)再入返回相关技术。这说明 A. 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C.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近日开展执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的飞行试验器相关测试和试验体现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A符合题意,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不符合题意,C、D的说法是正确的,与题目没有关系,所以选择A。‎ 考点:本题考查是意识的作用。‎ ‎9.凡是唯物主义都认为 A. 意识决定物质 B.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C.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 凡是唯物主义都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C项说法正确;意识决定物质是唯心主义观点,A项与题意不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不是所有唯物主义观点,B项说法错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属于辩证法观点,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点睛】‎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 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10.“打call”“尬聊”“你的良心不会痛吗?”“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皮皮虾,我们走”“扎心了,老铁”“还有这种操作?”“怼”“你有freestyle吗?”“油腻”等网络用语成为2017年的最新网络用语。这些词语在网络的流行表明 A. 客观认识随着主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B. 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C. 物质决定意识 D. 意识具有能动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 这些网络词语在网络的流行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项符合题意;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A项说法错误;意识对社会发展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B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不体现意识的能动性,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点睛】‎ 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的意识是指人脑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错误的意识则是歪曲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11.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意义,不仅在于选拔出一个榜样式的“天才少年”,更在于倡导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做起的价值观,向全社会倡导书写汉字,保护汉字的意识,倡导爱汉字、爱汉语、爱中国文化的价值观,从而建立起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传承活动。从唯物论角度,这段话体现了:‎ A.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做好量的积累 B. 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C.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D. 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不符合题意,B是文化生活的观点,不符合题意,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意义在于建立正确价值观,从而建立起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传承活动,这体现了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C符合题意,D的说法是错误的,所以选择C。‎ 考点:本题考查是意识。‎ ‎12.李白在诗里这样描述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文学创作的过程,从哲学上看体现了:‎ A.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 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 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D. 人脑总是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 文学创作的过程,从哲学上看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即意识除了反映客观世界的现象等,还能自己创造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和规律,A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意识的产生,B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不体现意识活动的主体差异性,C项与题意不符;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可以如实地反映,也可以歪曲地反映,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不同于动物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 ‎(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13.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雾霾”天气的治理。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该计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这句话体现了实践具有 A. 主观能动性 B. 直接现实性 C. 客观物质性 D. 社会历史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体现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A符合题意,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是直接现实性,B不符合题意,C与材料没有关系,材料中没有提到不同的历史阶段,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择A。‎ 考点:本题考查是实践。‎ ‎14.中国共产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等问题。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效果最好的活动形式应当是 A. 集中开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撰写读书心得 B. 网络培训,领导干部通过网络互动交流学习心得 C. 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切实做好台帐资料 D. 深入企业.农田.学校,调查社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 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等问题。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效果最好的活动形式应当是到实践中去,深入企业、农田、学校,调查社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D项符合题意;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能停留在开会、培训、学习上,应深入实践解决实际问题,ABC项都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且都不属于认识论知识;正确选项为D。‎ ‎【点睛】‎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只有尊重实践,才能有力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用空想代替现实、用抽象的原则裁剪实际生活。‎ ‎15.“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 ‎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④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①错误;真理在认识中并不能超越历史条件,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16.下列关于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B. 联系具有客观性,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C. 联系具有普遍性,但不具有多样性 D.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不能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A的说法是错误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人对事物的联系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认识建立新的联系,B的说法是错误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也具有多样性,C的说法是错误的,我们生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所以选择D。‎ 考点:本题考查是联系。‎ ‎17.2018年10月24日,继香港高铁开通之后,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了!大桥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自此,从珠海到香港的时间,从4个小时缩短到45分钟!被誉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这说明 ‎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 ‎②人们可以建立新的联系 ‎③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 ‎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沟通了三地之间的联系,说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属性,调整事物的结构,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②项符合题意;自此,从珠海到香港的时间,从4个小时缩短到45分钟!被誉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④项符合题意;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①项说法错误;材料不体现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 ‎【点睛】‎ 联系具有客观性:‎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方法论): A、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B、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18.专家指出,目前对青少年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各自为战,难以形成一个有效的教育合力网。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B. 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树立正确意识 C. 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D. 从整体着眼,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方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对青少年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各自为战说明只看到局部的作用,应该形成一个有效的教育合力网,启示我们要从整体着眼,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方法,D符合题意,A的说法不科学,B、C的说法正确,与题目没有关系,所以选择D。‎ 考点:本题考查是整体。‎ ‎19.下边漫画启迪我们 A. 办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 B.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C. 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D. 事物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漫画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在多方面的关照之下,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符合题意,A、B的说法与材料没有关系,正确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C不符合题意,所以选择D。‎ 考点:本题考查是事物的联系。‎ ‎20.从封建落后到文明进步,从积贫积弱到国力强大,从一贫如洗到小康富庶……这些,都是建国65年来中国令世界惊羡的一个个华丽转身。这说明:‎ A. 事物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 物质是运动变化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 事物的运动变化具有相对性 D. 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和人的意识无关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从积贫积弱到国力强大,从一贫如洗到小康富庶告诉我们我看到事物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A符合题意,B的说法是错误的,事物的运动变化具有绝对性,C说法错误,D与题目没有关系,所以选择A。‎ 考点:本题考查是发展。‎ ‎21.励志公式1.01365=37.8和0.99365=0.03,受到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解读为:每天进步一点点,穷酸一年变富帅;每天退步一点点,富美一年变挫矮。下列与这一公式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A.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B.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D. 积跬步而至千里,积怠惰以致深渊 ‎【答案】D ‎【解析】‎ ‎【详解】‎ 励志公式1.01365=37.8和0.99365=0.03体现了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D项与这一公式蕴含哲理一致;A项表明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要满腔热情地支持新事物的成长,与题意所含哲理不一致;B项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与题意所含哲理不一致;C项表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与题意所含哲理不一致;正确选项为D。‎ ‎【点睛】‎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发展的状态):‎ ‎(1)(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方法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原理内容)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方法论)(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22.中国有句古话,“同行是冤家。”作为同行,业务.市场基本相同,但却有各自的具体利益,竞争.冲突在所难免。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 A. 事物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B.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C.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 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答案】B ‎【解析】‎ ‎【详解】‎ 作为同行,业务、市场基本相同,但却有各自的具体利益,竞争、冲突在所难免。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了在统一当中存在着差别和对立,表明矛盾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B项符合题意;A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正确选项为B。‎ ‎【点睛】‎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 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统一是对立中的统一,是包含着差别的统一;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23.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先由上海、江苏等3个地方进行试点,然后扩大至北京、山东、辽宁、湖南、广西、广东等9个省市。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A. 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B. 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C.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 D. 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先由上海、江苏等3个地方进行试点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然后扩大至北京、山东、辽宁、湖南、广西、广东等9个省市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C符合题意,A、B、D的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所以选择C。‎ 考点:本题考查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24.在物理研究中,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很小,各种物体就能被看作只有质量而无体积和形状的质点。质点忽略了复杂且次要或无关的因素,注重研究运动和受力时物体对系统的影响。这体现的哲学思想方法是 ‎①从事物的个性中把握其共性 ‎ ‎②解决复杂问题时要突出重点 ‎③认识事物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 ‎④要坚持从局部入手认识整体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目的表述,在物理研究中,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很小,各种物体就能被看作只有质量而无体积和形状的质点。质点忽略了复杂且次要或无关的因素,注重研究运动和受力时物体对系统的影响,这说明了在做具体的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从事物的个性中把握其共性,解决复杂问题时要突出重点。故①②选项入选。③④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选A。‎ ‎25.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给人们文化生活提供了许多优秀的精神产品,但由于市场盲目性和传媒商业性,也引发了种种令人忧虑的现象。这体现的哲理是 ‎ ‎①事物的矛盾双方具有主次之分 ‎ ‎②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 ‎③矛盾有主要和次要之分 ‎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化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中许多优秀的精神产品与种种令人忧虑的现象这体现了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这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说明事物的矛盾双方具有主次之分,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主次矛盾,③不符合题意,材料中也没有讲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化,④不符合,所以选择B。‎ 考点:本题考查是矛盾。‎ ‎26.下列俗语中,与“乐极生悲”、“否极泰来”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C.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D.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答案】B ‎【解析】‎ ‎“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都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B选项入选。A选项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C选项体现了一分为二的观点。D选项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故B选项入选。‎ ‎【考点定位】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名师点睛】矛盾双方为什么会转化,怎样转化?‎ ‎(1)我们在观察和分析矛盾的时候,必须把对立面看作是生动的、可变动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东西,而不能把它们当作凝固的、僵化的东西。‎ ‎(2)矛盾着的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其根本原因在于矛盾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如果构不成矛盾的双方,不处在一个“统一体”中,“转化”的“桥梁”就搭不起来,也就谈不上转化。‎ ‎(3)但是,要把这种转化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所谓条件,是指制约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诸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以表现为事物的内部条件,也可以表现为事物的外部条件。这个条件应有利于矛盾双方的斗争,通过斗争使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从而促使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否则转化就不能实现。‎ ‎(4)正确理解矛盾转化的条件性,把握矛盾转化的规律,同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划清界限,同否认矛盾转化要有一定条件的诡辩论划清界限,同主观幻想的、缺乏现实根据的唯心主义划清界限,就能在实践中促进事物的转化,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27.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下列能体现这一哲理的是 A.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B. 万物兴歇皆自然 C.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包含抛弃、保留、发扬和提高的意思。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是简单的抛弃,二是克服、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和继承以往发展中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所以C符合题意。“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A不符合题意,排除;“万物兴歇皆自然”体现的哲学道理是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B不符合题意,排除;“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为C。‎ 考点:考查辩证否定的实质。‎ 点评:学生要准确理解辩证的否定的实质,以及理解四项题肢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才能有助于解答该题,AB两项内容学生较难理解,难度偏大。‎ ‎28.下列观点不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 A.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B. 物是观念的集合 C.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D. 万物在运动,但在概念中运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物是观念的集合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没有体现辩证法思想,B不符合题意,A观点启示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体现辩证法思想,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承认运动与静止的统一,体现了辩证法思想,主观唯心主义,首先它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精神,所以属于唯心主义,其次,所谓概念是指人自身的意识和精神,包含辩证法思想,所以选择B。‎ 考点:本题考查是辩证法。‎ ‎29.由于塑料袋产生的垃圾对地球的污染日益严重,各国都在积极采取对策。一方面呼吁人们“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另一方面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探索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解决。这反映了。‎ A. 实践的发展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 B. 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 C. 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课题,促使人们去解决 D. 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 材料反映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课题,促使人们去解决,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的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点睛】‎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30.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形成灰霾的主因。目前人们还找不到一种能够实时准确测量PM2.5质量浓度的技术方法和仪器设备,进而无法得到准确并且被广泛认可的观测数据。这也是人们对部分城市观测数据差异产生质疑的原因所在。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往往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因立场不同会有差异 ‎④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人们还找不到一种能够实时准确测量PM2.5质量浓度的技术方法和仪器设备来得到准确的观测数据,这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①④适合题意;②③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31.(题文)有一种雷人的“楼盘文化”:挨着臭水沟叫水岸风光;旁边有小土包叫依山而居;周围有荒草地叫无限绿意;弄个喷水池叫英伦风情。这种现象反映了 A. 人的主观随意性 B. 实践和认识具有统一性 C. 真理的条件性 D.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等相关知识。材料中雷人的“楼盘文化”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没有如实地反映客观实际,体现了人的主观随意性,故选A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认识与实践具有统一性,而材料中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故排除B项;材料中体现了人的错误认识,并非真理,C项不符合题意;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是说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世界具有可知性,D项不符合题意。‎ ‎32.“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阅读这首诗。‎ 这首诗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 要善于抓住重点 C. 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D. 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抓主要矛盾。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和材料无关的。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题干材料说“挽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体现了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即抓重点,故A正确;ACD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故选B。‎ ‎【点睛】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 ‎(1)原理:主次矛盾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二者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 ‎(关键词:重点、中心、关键、主导、突破口、多数、重中之重、着力点、急需解决、第一要务、核心)‎ ‎33.矛盾规律是宇宙间的根本规律。下列包含矛盾观点的有。‎ ‎①失败是成功之母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③刻舟求剑 ④居安思危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①④表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表明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也就是全面的观点。③否定了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①②④正确,选D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 ‎34.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党对市场地位的认识逐渐发生变化,党的十九大再次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下表为党的十二大以来对市场地位认识的历程。‎ 历次会议 对市场地位的认识 作用和意义 党的十二大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党的十四大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党的十六大 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 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 十八届三中全会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党的十九大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中国共产党对市场地位的认识历程及其作用体现了“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哪些道理?‎ ‎【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推动我国对市场地位认识的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深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取得的成绩,说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性,同时对市场经济地位认识的深化,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我国对市场经济地位的认识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深化的过程。‎ ‎(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认识真理,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真理。‎ ‎【解析】‎ ‎【详解】‎ 本题要求回答中国共产党对市场地位的认识历程及其作用体现了“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哪些道理。‎ 可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市场地位的认识和深化,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对市场地位的认识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对市场经济地位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点睛】‎ 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获得认识的途径: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直接经验;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此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2)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于人们的实践具有推动作用;错误的认识对于人们的实践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 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与实践;同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35.材料一:2018年9月19日,美国白宫宣布自9月24日起对200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10%的关税(此前对500亿美元中国出口加征25%的关税已生效);2019年1月1日起,加征关税税率将由10%上调至25%。‎ 材料二:2018年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习近平指出,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过去一段时间,中美双方在经贸领域出现一些分歧,两国相关产业和全球贸易都受到不利影响,这是中方不愿看到的。中国即将举办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显示了中方增加进口、扩大开放的积极意愿。很高兴众多美国企业踊跃参与。中美双方也有通过协调合作解决经贸难题的成功先例。两国经济团队要加强接触,就双方关切问题开展磋商,推动中美经贸问题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1)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2)请运用有关哲理谈谈你对中美关系走向的认识。‎ ‎【答案】(1)①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离不开对立,对立也离不开统一。②中美之间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因素的不同。必然存在问题或分歧,这是矛盾双方的对立,是客观存在的。③中美之间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利益,美国发展需要中国,中国的发展也需要美国,这是矛盾双方的统一。④中美之间既对立又合作,说明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统一就没有对立,既要看到中美双方有摩擦的一面,还要看到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一面。‎ ‎(2)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中美只要以大局为重,妥善处理两国关系,就能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中美关系也会不断向前发展。③矛盾双方是对立和统一的。中美两国可以在妥善处理分歧之中促进两国的合作与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为背景材料,考查对立统一观点、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等知识。第(1)问可结合中美双方利益上的差别、中美双方存在的共同利益等,从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离不开对立,对立也离不开统一等方面,说明既要看到中美双方有摩擦的一面,还要看到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一面。第(2)问可从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说明中美只要以大局为重,妥善处理两国关系,就能促进两国关系的合作与发展。‎ ‎【详解】‎ ‎(1)本题要求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从材料可以看出,中美之间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因素的不同。必然存在问题或分歧,这是矛盾双方的对立,是客观存在的。中美之间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利益,美国发展需要中国,中国的发展也需要美国,这是矛盾双方的统一。中美之间既对立又合作,说明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统一就没有对立,既要看到中美双方有摩擦的一面,还要看到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一面。可从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离不开对立,对立也离不开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谈谈对中美关系的认识。‎ ‎(2)本题要求请运用有关哲理谈谈你对中美关系走向的认识。‎ 中国与美国均属于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国家,中美关系的好坏对于双方和世界都十分重要,因此中美只要以大局为重,妥善处理两国关系,就能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相信中美两国可以在妥善处理分歧之中促进两国的合作与发展。可从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矛盾双方是对立和统一的等方面,谈谈对中美关系走向的认识。‎ ‎【点睛】‎ 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向积极方向转变。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36.材料一:走绿色环保之路,塑生态宜居品牌。近期,J省Y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此,市委市政府动员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群众全面参与、迅速行动,确保2018年前如期实现“创卫”的目标,努力将Y市的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1)运用“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观点说明为什么实现“创卫”的目标需要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群众全面参与?‎ 材料二 该市市委市政府强调创卫工作任务繁重。各相关责任主体要自觉服从服务大局,加强协同配合,“一把手”要拿出更多精力,加强工作部署,切实解决好创卫突出问题,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真正使创卫取得实际成效、惠及市民百姓。各区要以街道为单位按照层级责任逐一排查问题,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时序,落实整改措施,强化责任主体。‎ ‎(2)请从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角度,说明该市怎样才能真正“创卫”成功。‎ ‎【答案】(1)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统一的,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因此,实现“创卫”的目标需要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群众全面参与,每一个人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2)①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创卫中,各相关责任主体要自觉服从服务大局,加强协同配合,才能把创卫工作做好。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各部门要以街道为单位按照层级责任逐一排查问题,才能把创卫工作做好。‎ ‎【解析】‎ ‎【分析】‎ 本题以J省Y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背景材料,考查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等知识。第(1)问可结合该市实现“创卫”的目标需要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群众全面参与,要从每一个人做起,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依据量变与质变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说明实现“创卫”的目标需要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群众全面参与的原因。第(2)问可结合材料,从强调整体的地位和作用、强调部分的地位和作用及方法论等方面进行作答。‎ ‎【详解】‎ ‎(1)本题要求运用“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观点,说明为什么实现“创卫”的目标需要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群众全面参与?‎ 从材料可以看出,实现“创卫”的目标需要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群众全面参与,从每一个人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才能汇聚成强大的力量,实现创卫成功。可从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统一的,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说明实现“创卫”的目标需要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群众全面参与的理由。‎ ‎(2)本题要求从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角度,说明该市怎样才能真正“创卫”成功。‎ 从材料可以看出,创卫中各相关责任主体要自觉服从服务大局,加强协同配合,达到最好的效果。同时各部门要以街道为单位按照层级责任逐一排查问题,搞好局部,才能最终实现创卫的目标。可从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等方面,说明该市怎样才能真正“创卫”成功。‎ ‎【点睛】‎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 ‎ (1)(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强调整体)‎ ‎(2)(原理内容):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强调部分)‎ ‎37.材料一:11月11日处于传统零售业十一黄金周和圣诞促销季中间,此时天气变化正是人们添置冬装的时候。2017年,淘宝商城在这一天举办促销活动,最早出发点只是想做一个淘宝商城的节日,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网购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零售业的发展,也给参与网络销售相关的物流、邮政、服务等行业带来了几百万就业机会。淘宝电商们创造了一个消费时点。‎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观的知识,说明电商们是如何创造消费时点的。‎ 材料二:2017年11月12日零时整,持续了24个小时的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圆满收官,最终成交额被定格在1682亿元。网络购物以其快捷、方便、互动及海量信息的优势,开创了一种新的购物方式。电子商务的集中快速增长,对传统商城带来极大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分流客户人群,直接影响到传统商城的营业额。‎ ‎(2)“网络时代我们是否还需要传统商城?”请运用哲学的观点分析该疑问产生的原因。‎ 材料三:网购可在更大范围内、更多层面上以更高效率实现资源配置。但网购配套的政策、法规和市场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网络的虚拟性和一些商家信用度的缺失,往往使商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有网友提出希望政府严格管控。对此,有关专家认为,政府应全力做好调控监管,促进网购健康发展,避免可能出现的“无所不能”与“无所作为”两种偏向。‎ ‎(3)结合材料三,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并促进网购的健康发展。‎ ‎【答案】(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观的知识,说明电商们是如何创造消费时点的。‎ ‎(1)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网购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零售业的发展进步,也带来了几十万的就业机会。‎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电商根据人们消费的特点,通过网络促销形式,建立起新的网络消费热点。‎ ‎③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网购的兴起,带来了物流、邮政、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对生产有巨大的反作用。‎ ‎(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这一疑问源自于社会实践的不断变化发展。‎ ‎②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我们要坚持两点论,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网络购物与传统商城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从而引起了人们的疑问。‎ ‎③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这一疑问产生于现实生活的实际之中。‎ ‎(3)①两点论,就是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网购的积极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存在的不足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正确认识网购既要看到其积极作用,又不能忽视其消极作用。积极发展网购的同时,必须加强对网购的规范和引导,防止支流影响或改变事物的性质。‎ ‎②重点论,就是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在认识网购时要着重把握其积极作用,积极发展网络经济,发挥其在方便消费者、刺激消费、加快经济增长、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等方面的作用。‎ ‎③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抓重点,着重解决主要矛盾。在促进网购时,政府要全力做好调控监管,有所侧重,不能“无所不能”,亦不能“无所作为”。‎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双11购物节为背景材料,考查联系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物质决定意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等知识。第(1)问可结合材料,从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等方面,说明电商们是如何创造消费时点的。第(2)问可结合材料,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物质决定意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等方面,说明“网络时代我们是否还需要传统商城?”的疑问源自于社会实践的不断变化发展,源自于实际生活中的现实。第(3)‎ 问可结合材料中网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从两点论和重点论及其相互关系,说明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网购的积极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存在的不足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正确认识网络既要看到其积极作用,又不能忽视其消极作用。积极发展网购的同时,必须加强对网购的规范和引导,防止支流影响或改变事物的性质。同时要积极发展网络经济,发挥其在方便消费者、刺激消费,加快经济增长、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等方面的作用。而政府在促进网购时,要全力做好调控监管,有所侧重,不能“无所不能”,亦不能“无所作为”。‎ ‎【详解】‎ ‎(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联系观的知识,说明电商们是如何创造消费时点的。‎ 从材料可以看出,网购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零售业的发展进步,也带来了几十万的就业机会。电商根据人们消费的特点,通过网络促销形式,建立起新的网络消费热点。网购的兴起,带来了物流、邮政、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对生产有巨大的反作用。可运用联系观的知识,从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具有客观性、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等方面,说明电商们是如何创造消费时点的。‎ ‎(2)“网络时代我们是否还需要传统商城?”本题要求运用哲学的观点分析该疑问产生的原因。‎ 网购的迅猛发展,使人们对传统商城提出了质疑,说明这一疑问源自于社会实践的不断变化发展。网络购物与传统商城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一疑问是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坚持两点论,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可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包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等方面,分析该疑问产生的原因。‎ ‎(3)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三,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并促进网购的健康发展。‎ 从材料可以看出,网购在方便消费者、刺激经济发展、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可从两点论与重点论及其关系,说明网购的积极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存在的不足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正确认识网购既要看到其积极作用,又不能忽视其消极作用。积极发展网购的同时,必须加强对网购的规范和引导,防止支流影响或改变事物的性质。而政府要全力做好调控监管,有所侧重,不能“无所不能”,亦不能“无所作为”,从而促进网购的健康发展。‎ ‎【点睛】‎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反对〗: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