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届高考政治(必修4)一轮复习讲义:第8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课前自我把脉 1.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2015·浙江高考·30②] 2.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有远大发展前景(×)[2015·广东高考·34④] 3.质变是由事物的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2015·广东高考·34②] 4.新事物的力量总是强大的(×)[2015·江苏高考·33③] 5.任何事物的量变引起的质变都是前进上升运动(×)[2015·海南高考·20D] 6.善、恶的积累必导致相应的质变(×)[2014·浙江高考·27④] [提示] 1.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新出现的事物未必就是新事物。 2.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未必就是新事物,因此未必都有远大的发展前景。 3.事物数量的增减、结构的变化都可能引起质变。 4.新事物一开始的力量是比较弱小的。 5.质变有前进和上升的,也有倒退和落后的。 6.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善、恶的积累不一定会导致相应的质变。 考点一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知识精讲 1.发展的普遍性 表现 内容 自然界是发展的 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的前进和上升过程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类经过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续表 表现 内容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2.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方法论 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 4.理解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关系 类别 运动 变化 发展 区 别 含义 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表明事物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过渡 指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侧重点 作为物质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 侧重强调事物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的改变,即量变与质变 侧重事物的运动变化趋势,即强调事物的前进与上升 联系 运动包括变化和发展,有运动才有变化和发展;发展是运动、变化的更高层次,揭示了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三个概念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是凝固和僵化的 特别提醒 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对发展的实质认识有误 提醒 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一种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 用鼠标一点,屏幕上就出现一个人的性格、健康状况、婚姻、事业等结论性语言,这就是电脑算命。有人认为这是科技提高了算命的科学性,就是“发展”。该观点( ) A.错误,因为它没有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B.正确,因为它正确理解了发展的实质 C.错误,它否定了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内在联系 D.正确,因为它肯定了技术在人的命运中的作用 答案 A 解析 “电脑算命”是披着“科学”外衣的落后文化,把它视为发展,没有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A符合题意,C排除;B、D判断错误,排除。 易错点二:不能正确理解什么是新事物 提醒 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新事物是后来出现的事物,但后来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对新事物的判断必须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尤其应注意不要被披着新事物外衣的旧事物迷惑。 近年来,一种新的祭祖方式在网络上悄然流行。网上祭祖这种方式既节省时间又经济环保,尤其是为许多远在异乡的游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下面对这种祭祖方式看法正确的是( ) ①网上祭祖是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②网上祭祖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网上祭祖作为新出现的事物要被大众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④网上祭祖发展的速度慢,不可能成为新事物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新事物一般后出现,但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①错误。④没有看到网上祭祖这种方式的强大生命力,排除。②③是对网上祭祖的正确理解。 固本随练 1.[2016·北京东城模拟]某电动自行车企业将电动自行车和手机终端连接起来,实现产品转型升级,使得电动自行车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帮助骑行爱好者轻松享受骑行过程。这说明( ) A.事物的联系推动事物的发展 B.创新意识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 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建立新的联系 D.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答案 A 解析 建立新的联系应根据固有的联系,C项不正确。认识水平的提高依赖于实践水平,舍去D项。电动自行车和手机终端连接,实现产品升级,体现了A项。B项与题意不符。 2.[2015·东北三省四市模考]3.0版“高铁动力”——高速列车永磁同步牵引系统成功通过国家铁道检测试验中心的地面试验考核,这标志着我国继德、日、法等国之后,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高铁永磁牵引系统技术的国家之一。这表明( )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④科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发展的普遍性、实践的特点。在继德、日、法等国之后我国也掌握了高铁永磁牵引系统技术,说明了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①③ 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认识的多次反复,②排除;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④错误。 3.[2016·皖南八校联考] 阅读上面漫画。漫画揭示的哲理是( ) ①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②要主动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③突破规律的制约是实现发展的前提 ④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漫画主题告诉我们,要敢于突破、在砥砺自我中发展自己,蕴含了事物发展的观点,故选②④。漫画主旨没有说明量变,排除①。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突破规律的制约,舍去③。 4.[2015·泉州期末]“一国两制”在澳门15年的成功实践,得到了澳门同胞的广泛认同,印证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一国两制”( ) ①符合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改变了落后的生产关系 ③显示了新事物不可战胜 ④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C 解析 新事物因为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从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不能与题干形成最佳结合。 5.[2015·河北邢台期末]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框架,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的迈进,一字之差,标志着党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飞跃和治国理政方式的重大转型,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跨越。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告诉我们( ) ①发展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反映时代特征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是不断推翻已有真理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题干材料“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 的迈进,一字之差,标志着党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飞跃和治国理政方式的重大转型,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跨越”,表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①②符合题意;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③表述错误;真理不是被推翻,而是不断被超越,④表述错误。 考向聚焦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2015·北京卷·40(3) 2013·福建卷·36 …… 本考点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也可与其他考点综合考查主观题 命题点 发展的实质 例 [2013·福建高考]下列与漫画蕴含的哲理相近的诗句有( ) ①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回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漫画的寓意。满树叶子时人们低头赶路,不去欣赏和珍惜,树叶落的只剩一片时,人们抬头仰望,留恋不舍,漫画告诉人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①的意思是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直到它已经高入云霄了,才承认它的伟岸,说明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故应选;④是劝告人们要珍惜时间、珍惜美好时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故应选;②和③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发展的实质,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与漫画寓意不符,不能入选。 随堂高考 1.[2012·江苏高考]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 )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 答案 C 解析 A说法错误,事物不仅有量变,还有质变,事物不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之中。题干不涉及事物发展道路的迂回、曲折,不涉及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故B、D不切题。“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说明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上升性,故C切题,答案选C。 2.[2012·上海高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发展的,都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这表明( ) A.发展就是曲折的运动 B.数量变化的运动就是发展 C.发展就是产生新事物的运动 D.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就是发展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发展的有关知识。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故C正确,A错误。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绝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故B、D错误。 3.[2010·浙江高考]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 ) ①未来世界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 ②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 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 ④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世界是变化发展的,但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故①入选;②说法绝对化;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故③入选;④说法绝对化。 4.[2015·北京高考]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 茶叶曾经是沿着古丝绸之路走出去的“明星”产品。今天,“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我国茶叶企业看到了新的发展契机。“一带一路”沿线的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茶叶进口国,对中国茶格外青睐,尤为偏好高品质的红茶,近年来对绿茶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位于大别山茶区的某茶叶集团目前主要外销大众茶,市场以中亚、中东地区为主,该企业希望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打开俄罗斯的茶叶市场。 结合材料,就该企业如何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答案 示例: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调整制造标准,积极开拓新市场。 解析 本题以“一带一路”为背景,考查哲学的方法论知识,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明确材料中的方法论观点。因此企业要抓住发展机遇,积极拓展市场。解答该题应注意审题,切忌从《经济生活》中的企业发展的角度回答。 5.[2013·江苏高考]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欧美一些主要的工业化国家经历了一个“去工业化”的过程,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制造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和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持续降低。与此同时,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推动制造业快速发展。2010年,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总产值中的份额已略高于美国。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但近几年来,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离歌”纷纷响起:成都和郑州取代深圳和东莞,成为富士康、联想等IT巨头的生产主基地;知名运动品牌耐克、阿迪达斯关闭在中国的直属工厂;美国制造业巨头通用电器宣布将外包到中国的工作岗位迁回美国本土。据统计,近年来有数十家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关闭在中国的工厂。 离开中国的企业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低端制造业,向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国家转移;另一种是高端制造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重振本国制造业、加快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背景下,纷纷回流本土。与此同时,欧美国家纷纷运用新的信息技术、互联网优势整合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力发展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保在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上的高端位置和全球控制者的地位。 “中国制造”——这个见证了中国崛起、足以让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字眼,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结合材料运用有关发展问题的观点,分析说明欧美国家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走的是怎样的发展道路。 答案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欧美国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调整工业化发展战略。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求坚持创新;它们对传统制造业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施升级改造。事物在曲折中前进上升;它们大力扶持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解析 审设问可知,本题要求的知识模块为《生活与哲学》,知识限定为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解题的关键是对唯物辩证法有关发展的知识的运用。欧美国家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的过程,是一个事物发展的过程,是对传统制造业辩证否定的过程,是在曲折中前进的过程,所以我们在组织答案时,可从以上几个角度去分析。在运用发展观点分析说明事物时,要言之有理,注意表述的逻辑性,不可简单罗列唯物辩证法有关发展的知识。 考点二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知识精讲 1.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事物发展的前途 是光明的 事物发展的道路 是曲折的 区 别 从新事 物自身 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 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看 从新旧 事物的 对比看 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会走向灭亡 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从社会 历史领 域看 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联系 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都是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方法论 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和考验 知识拓展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道路、途径 类别 内容 总趋势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这是指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的总体方向,而不是指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 道路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和每一步的方向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停滞的,甚至是倒退的 途径 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都是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新事物与旧事物 (1)明确新旧事物的区别与联系 新事物 旧事物 区 别 含义 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 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走向灭亡 优越性 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无法包容新的内容 前途 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违背历史发展趋势,代表没落阶级利益,最终被人民所推翻 联系 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2)判定新事物的标准 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应该为: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否具有远大发展前途。 错误观点:①以出现的时间早晚为标准来判断新旧事物;②以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来判定新旧事物;③仅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判断新旧事物。 3.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状态 量变 质变 区 别 性质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特点 渐进的、不显著的 根本的、显著的 呈现 状态 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 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 结果 事物还是其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 事物不再是自身,而变成了另一事物 联 系 辩证 关系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 论 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特别提醒 (1)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上,形而上学有两种表现形式 ①一种是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生物学中的“激变论”就是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 ②一种是否认质变,否认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认为事物的发展只有量的渐进,没有质的飞跃。自然科学和哲学中的“庸俗进化论”,就是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 (2)正确理解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量变说明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由于构成事物的主要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因此事物暂时保持其根本性质不变。 ②把握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形式:不仅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能够引起质变,而且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这里要把握并非任何量变都能引起质变,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变。量变引起质变有好坏两种方向,我们必须防止事物向坏的方面转化,促成事物向好的方面转化。 ④质变不能等同于发展。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质变作为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有两种方向,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质变,也可以是下降的、倒退的质变。只有向上的、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对事物发展的过程理解有误 提醒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而不是循环往复、曲折迂回的。 书法是中国艺术的奇葩。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中把学书法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一过程体现了( ) ①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②事物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③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曲折迂回的过程 ④事物发展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题干的意思是开始学习字形结构的阶段,重点只应该是力求平稳端正。能够理解、掌握结构平稳端正的技巧了,就要追求字形的奇异险绝。能够理解、掌握结构奇异险绝的技巧了,还要再次回归到平稳端正的方向上来。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同时也是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因此②④符合题意;①错误,没有揭示发展的实质;③观点片面,没有看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易错点二:量变一定引起质变 提醒 量变不一定引起质变,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2014·浙江高考]古语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有( ) ①善与恶相互对立 ②善与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成名、灭身各有相应的量变前提 ④善、恶的积累必导致相应的质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的知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等问题,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古语没有体现善与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排除②;善、恶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导致相应的质变,④表述错误。“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本身体现了善与恶的对立,①当选;善积成名、恶积灭身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③正确。故选C项。 固本随练 1.[2016·泰安模拟]不断地尝试失败,于是你积累了经验;不断地尝试成功,于是你积累了信心。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积累、进发,再积累、再进发,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这句话说明了( )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实现质变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 ④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答案 D 解析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前提,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要不失时机,促成质变,②说法错误;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状态,二者不能比较谁更重要,④说法错误;题干材料“人生,就是一个过程……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体现了①③。 2.[2016·福建质检]高中生张明为了提高自己的定点投篮命中率,科学设置了如下图的训练目标。这一目标的制定体现了他( ) ①重视量的积累,逐步提高水平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加训练 ③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自身优势 ④遵循认识上升性,不断超越自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高中生张明的目标阶梯,是量的积累的过程,是根据自身特点发挥优势,提高水平的需要,故B项符合题意。张明的训练目标,不是认识的上升,排除④。目标阶梯的制定旨在通过科学训练提高投篮命中率,排除②。 3.[2016·潍坊模拟]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 下列选项与“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 A.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B.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C.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答案 C 解析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说明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体现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B项蕴含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观点。D项蕴含要善于抓住机遇促成质变的哲理。祸患常积于忽微,体现了重视量的变化,C项与题干要求相符合。 4.[2016·江西景德镇调研]下列诗句中,与漫画所体现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 ②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漫画寓意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应选①②,③体现的哲理是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④体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表明意识能够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2015·黑龙江哈六中期末]有体育常识的人都知道,无论赛跑还是赛车,在直道上是很难甩开对手的,只有在跑道的弯道区,才容易超越对手。这启示我们 ( ) A.做好量的准备为质变创造条件 B.发展要经过从量变到质变的趋势 C.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与发展 D.实现了质变就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只有在跑道的弯道区,才容易超越对手”启示我们要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和发展,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A、B不符合题意;D错误,只有实现了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考向聚焦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2015·海南卷·20 2015·课标全国卷Ⅱ·22 2015·上海卷·22 2014·四川卷·9 2014·安徽卷·9 2014·山东卷·34 …… 本考点选择题与非选择题题型都有出现,高考中主要结合热点材料或生活事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命题点1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例1 [2014·四川高考]观察下图。从哲学角度看,图中之人( ) ①否认意识活动的选择性 ②否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③否认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④否认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以漫画为依托,考查意识的能动性和发展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准漫画主旨,“越担心犯错误,越可能犯错误”,过分强调对犯错误的担心,反而影响主观能动性的正确发挥,体现了意识活动的选择性和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否认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担心犯错误,否认事物的前进性,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此①④不选,②③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例2 [2014·安徽高考]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真理是主观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以英国哲学家波普尔的话为背景,考查辩证的否定、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矛盾的对立统一、真理的属性等知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①错误,由此排除A、B选项;②在C、D选项中都有,一定正确;失败和成功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我们不能爽快地承认失败,而应该解决问题,战胜失败,③正确;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④错误。故答案选C。 命题点2 量变与质变 例3 [2015·海南高考]“逆水行舟,一篱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离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量变不会引起质变 B.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改变事物变化的必然趋势 C.没有渐进的量的积累,任何质变都不可能发生 D.任何事物的量变引起的质变都是前进上升运动 答案 C 解析 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引起质变,A表述错误排除,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B表述绝对化,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故排除;质变有上升的、前进的,也有下降的、倒退的,D表述错误排除;根据题意“一篱不可放缓、一滴不可弃滞”说明了放弃一滴、一篱都可能实现不了质变,强调了量的积累的重要,C符合题意入选。故答案选C。 例4 [2015·课标全国卷Ⅱ]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我国经济九个方面的趋势性变化,提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辩证法的观点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 ) ①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②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③制约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已经解决 ④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新的体制机制已经形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我国经济呈现出九个方面的趋势性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①当选。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故选②。③中“已经解决”说法错误,一些问题仍然存在。④中“已经形成”与实际不符。 例5 [2015·上海高考]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在量变的过程中,事物所处状态是( ) A.发展中断 B.显著变动 C.相对静止 D.非连续运动 答案 C 解析 事物量变的过程中,事物的根本性质并未发生变化,说明事物仍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C正确;事物的质变才是发展中断、显著变动和非连续的运行,A、B、D排除。 随堂高考 1.[2014·山东高考]假如“完美”是100分,那么60分不完美,80分也不完美,但不要因为80分不是100分而否认从60分进步到80分的意义。这启示我们要( ) A.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B.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 C.抓住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D.抓住时机,积极促成质变 答案 B 解析 本题以“完美是100分,60分不完美”为依托考查重视量的积累的知识,本题的主旨是要承认60分进步到80分的意义,体现的原理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是要注重量的积累,材料中并没有提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和抓住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以及抓住时机,促成质变,A、C、D不选,故答案选B。 2.[2014·上海高考]网络电商在商品选择方面提供的丰富性和方便性,远胜于沃尔玛等巨型实体商城。但以单独一家电商的规模与沃尔玛竞争,如同蚂蚁对大象;若以百万计的蚂蚁聚合起来,未必不能与大象抗衡。这一推论体现的哲理是( ) A.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引起质变 B.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C.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变化 D.绝对的运动中包含着相对的静止 答案 A 解析 一家电商不能与沃尔玛竞争,但积数以万计、甚至百万计的电商聚合起来就能与沃尔玛抗衡了,说明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A当选;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3.[2014·四川高考]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养成勤正衣冠的习惯,能有效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能体现该论断所蕴含哲理的选项是( ) A.自高必危,自满必溢 B.堤溃蚁穴,气泄针芒 C.刮骨疗毒,壮士断腕 D.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旨在考查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积羽沉舟,群轻折轴”本义是羽毛虽轻,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东西虽轻,积攒多了也能把车轴压断,比喻小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体现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B项“堤溃蚁穴,气泄针芒”正是体现了这一道理。A项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项比喻做事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姑息;D项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与量变质变无关。 4.[2015·山东高考]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务员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商家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你看见需要帮助的人就热心搭把手……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每个人担负起一份道德责任,就会将社会的道德水准托起一分,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结合材料运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诠释个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意义。 答案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这就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重视量的积累,只有每个人都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才能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创造条件;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积极促成质变,每个人都应该勇于承担道德责任,不断促进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争取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解析 本题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背景材料,考查哲学知识。回答问题时,首先要明确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内容及方法论要求,然后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诠释个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意义即可。 [学法指导·悟一悟] 一|用图示法理解发展的实质、状态 (1)发展的实质 ①把握“发展的实质”,应抓住“实质”“前进和上升”“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等关键点去理解。 ②发展是运动、变化,但运动、变化不一定是发展。发展是事物前进的和上升的运动、变化。运动分前进的、上升的及倒退的、下降的两类,不可混同。 (2)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及方法论 二|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的答题模板 (1)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即发展的普遍性。 (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发展的状态是量变、质变的统一。 (4)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5)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6)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求坚持创新。 [考题示范] [2015·怀柔区适应性训练]美国在20世纪就完成了城市化进程。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城镇化一般要经历人口向城镇集中、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等不同发展阶段。逆城镇化的典型特征是,城市中心人口为了逃避交通拥堵、污染严重等问题而向远郊乃至乡村流动,乡村生活重新繁荣。我国目前一方面人口还在向城镇集中,另一方面郊区城镇化正在加速推进,逆城镇化的征兆也开始显现。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应该如何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答案 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着的,我国城镇化也要有一个发展过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符合城镇化的一般规律。我们应该充满信心、顺势而为。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应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能盲目乐观。逆城镇化不是城镇化的倒退,而是郊区城镇化后的更高阶段,我们应该在城镇化的不同阶段上推进城镇化的发展。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仔细审读材料,明确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有哪些,然后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相关知识,从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趋势和发展的状态等方面,说明应如何推进我国的城镇化。 [答题术语·背一背] 一|常见设问角度 发展的观点是近年的高频考点,试题往往通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相关事实来考查。在复习时要注意以下设问角度: (1)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阐述中小企业(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长之路。 (2)运用事物发展的趋势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的分配制度改革之路。 (3)运用“量变质变关系”原理,分析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建设汽车文明)为什么要从我做起? 二|必背答题术语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