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西省芮城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带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西省芮城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带解析

芮城县高二年级期末调研考试 政 治 试 题 ‎ 2019.1‎ ‎(本试题共100分,时间9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都市,摩天大楼、城市雕塑、公园、游乐场、音乐厅、美术馆、书店、体育馆、电影院等,构成了繁华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的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生活更具特有的乡土气息。这说明( )‎ ‎①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 ②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③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④文化现象无时不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都市文化和乡镇文化的不同特点,说明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不同的文化环境而未涉及不同的自然环境,排除①;文化现象无时不有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C。‎ ‎2.诗词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寓意。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④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表明了虽然历经岁月,但是乡音仍然没有变化,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故①正确。“夜无明月花独舞,腹有诗书气自华”表明了优秀的文化能够让人显示出更加优秀的气质,体现了优秀文化对人生的塑造作用。故④入选。②③选项表述对应不正确。选C。‎ 点睛:文化塑造人生,这里的“文化”是指先进文化、优秀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会影响人的成长。但只有积极向上的、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2018年7月10日,“礼出东方一一山东焦家遺址考古发现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焦家遗址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海岱地区年代最早的城址。专家介绍,在遗址区发现了大汶口文化晚期阶段的城墙和壕沟遗存,城墙的年代不会晚于大汶口文化晚期。焦家遗址( )‎ ‎①对于研究海岱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 ‎②是海岱文明形成与发展的标志 ‎③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 ‎ ‎④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焦家遗址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海岱地区年代最早的城址,不仅对于研究海岱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焦家遗址不是海岱文明形成与发展的标志,②错误;传统思想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A。‎ ‎4.“快来扒一扒是谁在规划十三五?党中央国务院/还有各级部委办/工人农民企业家/专家教授你我他/中国的十三五/大伙儿来做主”“制定过程是啥样滴?先分散调研/听听大伙儿有啥话要说/再集中讨论/看看大伙儿的事儿咋做/再分散调研/再集中讨论”。这首“网络神曲”《十三五之歌》,饶舌的中英文歌词,类似欧美乡村音乐的民谣曲风,四个肤色各异摇头晃脑的卡通人物,通过新华社的社交网络账号发布后迅速走红,点击率不断上升,引起了海内外广泛的关注,《十三五之歌》成为了“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范例。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十三五之歌》的成功经验有 ‎①借鉴和融合了民谣、卡通等多样的文化元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②符合受众习惯、切合受众心理,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利用网络这一现代技术手段 ‎④能体现文化具有差异性,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十三五之歌》借鉴和融合了民谣、卡通等多样的文化元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因而得到了成功,①‎ 正确;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不正确;《十三五之歌》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发挥了大众传媒的作用,利用网络这一现代技术手段进行传播,因而获得了成功,③正确;《十三五之歌》并不是因为体现了文化的差异性而获得成功,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 ‎5.故宫博物院自主研发的一款APP(移动客户端)游戏,将故宫珍藏用精美的图片和诙谐的语言传递给观众,让故宫里的文物“活”起来。“故宫+互联网"的模式( )‎ ‎① 融合了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 ②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 ‎③创新了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④发挥了科技对文化传承的促进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故宫+互联网”的模式将故宫珍藏用精美的图片和诙谐的语言传递给观众,让故宫里的文物“活”起来,发挥了科技对文化传承的促进作用,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融合了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排除①;“故宫+互联网"的模式未涉及创新传统文化的内容,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正确把握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1)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改变着生产方式,改变着物质产品的文化内容;二是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促进人类的思想解放;三是改变着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 ‎6.某部关于秦国的电视剧是一部气势恢弘且颇具震撼力的历史正剧。该剧生动地再现了战国中后期诸侯纷争、百家争鸣的历史情境,也真实地展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初期波澜壮阔的变革史。材料说明( )‎ ‎①任何时代的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②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 ‎③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④文艺作品都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该剧生动地再现了战国中后期诸侯纷争、百家争鸣的历史情境,也真实地展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初期波澜壮阔的变革史,这说明任何时代的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泉,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②错误;④说法太绝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7.习近平强调,要通过建立增强各族人民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来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实现四个认同要求各族人民在文化上应该 ‎①既要保持各自民族特性,又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在相互包容的前提下实现文化统一 ‎③互相吸引和借鉴,共同实现中华文化繁荣 ‎④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维护民族文化的纯洁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题肢②说法错误,文化是多样的,“在相互包容的前提下实现文化统一”违背了这一原则。④选项错误,对待外来文化我们要借鉴吸收,而不是完全抵制。实现四个认同要求各族人民在文化上应该既要保持各自民族特性,又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互相吸收和借鉴,共同实现中华文化繁荣。故①③入选。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定位】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名师点睛】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二者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2)如何处理二者关系: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意义: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8.“买得起的艺术展”价格非常亲民,所有艺术品的定价在1000港元至10万港元之间。展览还特意为参观者提供清晰和透彻的购买提示,包括相关的艺术演变进程和基本的艺术技巧知识等,让新手对所购买的艺术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此项活动( )‎ ‎①旨在让艺术品的商业价值在市场上得到检验和体现 ‎②在寓教于“购”中激发参观者对艺术的兴趣 ‎ ‎③有利于提升大众审美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 ‎ ‎④能够满足大众对艺术作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展览还特意为参观者提供清晰和透彻的购买提示,包括相关的艺术演变进程和基本的艺术技巧知识等,让新手对所购买的艺术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寓教于“购”中激发参观者对艺术的兴趣,②正确且符合题意;“买得起的艺术展”价格非常亲民,能够满足大众对艺术作品日益增长的需求,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此项活动的主旨不是艺术品的商业价值在市场上得到检验和体现,①错误;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D。‎ ‎9.2000多年来,中国文化常常要面对其他文化。在文化与文化的相遇中,“见贤思齐”是我们的理念。在文化交流中,我们所崇尚的“见贤思齐”与有些人所主张的“外来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应该照搬过来”是有本质区别的。二者的对立主要表现在( )‎ ‎①是否保留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②能否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 ‎ ‎③是否承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是否承认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文化交流中,我们所崇尚的“见贤思齐”与有些人所主张的“外来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应该照搬过来”是有本质区别的,二者的对立主要表现在是否保留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否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10.从诸子百家等思想巨匠、四大发明等科技成果,到震撼人心的文化遗存、气势恢宏的伟大工程,直至今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都展示了中国人民________的神奇伟力。( )‎ A. 伟大创造精神 B. 伟大奋斗精神 C. 伟大团结精神 D. 伟大梦想精神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诸子百家等思想巨匠、四大发明等科技成果,到震撼人心的文化遗存、气势恢宏的伟大工程,直至今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都展示了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神奇伟力,A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在材料中都未体现,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1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于( )‎ ‎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把握 ‎ ‎②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 ‎ ‎③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 ‎④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②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把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①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12.文化既有“魂”又有“体”。核心价值观是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体。“魂”与“体”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改革发展之中,目标就是“强魂健体"。下列有利于“强魂健体”的措施有( )‎ ‎①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倡导指导思想多元化 ‎ ‎②奏响大众文化这一主旋律 ‎ ‎③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设施 ‎ ‎④推动文化产业投资融资体系建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核心价值观是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体。“魂”与“体”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改革发展之中,目标就是“强魂健体"。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设施和推动文化产业投资融资体系建设有利于“强魂健体”,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应是指导思想一元化而不是多元化,①错误;应是奏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主旋律,②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13.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指出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引导全体人民自觉践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 ‎①能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②能促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④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在,能促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②④适合题意;教育能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①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重要的影响作用,不是决定作用,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14.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材料中的“不忘本来”主要是指( )‎ ‎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积极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③继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更好构筑时代精神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不忘本来”主要是指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①③正确;积极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是指“吸收外来”,②不选;“更好地巩筑时代精神”不是指“不忘本来”,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 ‎15.哲学不是宗教,但它也能给人以信仰;哲学不是艺术,但它也能给人以美感;哲学不是科学,但它也能给人以真理;哲学不是伦理,但它也能教人以向善。哲学就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 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由此可见( )‎ ‎①哲学是研究信仰、美感、伦理的具体科学 ‎ ‎②哲学具有帮助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教化功能 ‎ ‎③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之和 ‎ ‎④哲学的理论思维依赖于思维的历史和成就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因此,哲学不等于具体科学,①说法错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不是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的简单相加,③说法错误;哲学也能教人以向善,哲学就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16.天文奇景“黑月”于2018年3月30日夜里出现,高挂西半球的夜空。顾名思义,人们将看不到月亮的光辉,夜空将一片黑暗。据报道,“黑月”是罕见的天文景象,不少末日论者担忧,此景是不祥之兆。此前,每当出现“血月”和“蓝月”等天文奇景,也会引起末日论者的关注。不过,科学家表示,“黑月”等景象不足为惧,地球仍会照常运转。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A. 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世界的本质 C. 事物是相对静止还是绝对运动 D. 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不少末日论者担忧“黑月”,认为此景是不祥之兆,而科学家认为“黑月”等景象不足为惧,地球仍会照常运转,这说明末日论者犯了不可知论的错误,而科学家坚持了可知论,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故D正确;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体现思维与存在何者为世界的本质,故B不符合题意;事物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不属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第一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7.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存在就是被感知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 ③→④→② B. ①→②→④ C. ③→②→④ D. ②→①→③‎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说明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辩证唯物主义;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①→②→④,B正确且符合题意;③是主观唯心主义,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点睛】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从本质上说,唯物主义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是科学的,但唯物主义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形态。对其科学性要作具体的分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由于对物质的解释不够科学,因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应大力提倡。‎ ‎18.2018年月13日至20日,以“学以成人”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人,是东西方哲学家追问内心、寻求知识、展开思索的原初起点,时至今日,依然是世界哲学领域的重要议题。本届大会的5个分主题,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和传统,都关乎人类未来发展和全球命运等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都充分表达了哲学的时代关注。哲学之所以要关注时代是因为 ‎①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能预见和指明时代发展的前进方向 ‎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支配时代发展的有力工具 ‎③哲学应该把握时代脉搏,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④哲学应该反映时代特点和要求,发挥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故①错误;哲学对时代发展不起支配作用,“哲学是是支配时代发展的有力工具”的说法,夸大了哲学的作用,故②错误;材料中,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和传统,都关乎人类未来发展和全球命运等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都充分表达了哲学的时代关注,可见,哲学之所以要关注时代是因为哲学应该把握时代脉搏,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巨大力量,哲学应该反映时代特点和要求,发挥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故③④正确。故选D。‎ ‎19.下图反映了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下列观点与图中信息一致的是 ‎①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社会观的统一 ‎ ‎②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具有革命性 ‎ ‎③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 ‎④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具有科学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①选项表述错误,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②选项表述表述与题意无关。题目中表明了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是科学的哲学。故③④入选。选C。‎ 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从其产生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一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上产生的,是在对人类哲学思维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产生的。‎ ‎(2)从其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有机统一起来。‎ ‎(3)从其使命来看,以往的哲学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科学地解释世界,更强调要革命地改造世界。‎ ‎(4)从其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不自封为终极真理,而把自己看作是一门发展的科学,强调随着实践与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完善。‎ ‎20.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 A. 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 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C. 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D. 万事万物的总和 ‎【答案】C ‎【解析】‎ 本小题考查的是物质。没有难度,只是对基础知识的再现。“客观实在”是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A、B、D是不科学的 ‎21.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认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个观点( )‎ A. 前者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B. 前者承认运动的普遍性,后者承认运动的特殊性 C. 前者承认动中有静,后者承认静中有动 D. 前者离开物质谈运动,后者离开运动谈物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认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个观点前者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借口绝对运动,而否认静止的相对性,A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1)区别:① 含义不同。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是指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或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物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② 特点不同。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联系: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绝对运动中包含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2.2018年6月,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海底环状生态监测观测网成功布放,这意味着我国海洋生态在线监测工作进入新阶段。海底观测网是人类建立的第三种地球科学观测平台,通过它人类可以深入到海洋内部观测和认识海洋。海底观测网 ‎①是人类掌握和利用规律造福自身的产物 ‎②搭建了人类认识与海洋生态之间的桥梁 ‎③是人类征服自然活动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④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提高了认识能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选项错误,实践是人类认识与海洋生态之间的桥梁。③选项“征服自然”的表述错误。题目中,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海底环状生态监测观测网成功布放,这是人类建立的第三种地球科学观测平台,通过它人类可以深入到海洋内部观测和认识海洋,可见,海底观测网是人类掌握和利用规律造福自身的产物,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提高了认识能力。①④选项表述正确入选。选B。‎ ‎23.“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的词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战斗的内心感悟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词中蕴含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自信精神 ‎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能激励中国人民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而不是内心感悟,①表述错误。该词蕴含着红军的“革命理想高于天”乐观自信精神,说明了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②符合题意。正确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错误意识是对存在的歪曲的反映,③表述错误。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此词至今仍能激励中国人民走好今天的长征路,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点睛】解答组合式选择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排错法。即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将题干选项内容联系起来,作分析判断,排除含有错误选项的题肢,从而得出正确答案。2.排异法。即找出虽然表述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不统一的选项,然后排除含有该选项的题肢。3 . 综合法。即解题过程中,往往单纯使用某一种方法解题较为困难,而综合运用上述方法,效果则较为理想。‎ ‎24.早起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人们对人与河流的关系认识的变化发展,表明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②错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并且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不一定促进实践的发展,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25.2018年7月,浙江省教育厅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评价机制,要求学校每学年在寒署假及平时的小长假集中安排研学旅行活动,小学3--4天,初中4一6天,高中6--8天。对此,有些家长表示支持,认为研学旅行很有意义,但有部分家长担心,若是“走马观花”式的研学旅行怕是会变成“只旅不学”。材料说明( )‎ ‎①对同一个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 ‎②认识的差异根本上来自于实践的差异性 ‎③人们的实践水平决定着人们的认识水平 ‎④受主客观因素影响,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家长对研学旅行活动的不同态度表明受主客观因素影响,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这是因为认识的差异根本上来自于实践的差异性,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①错误;③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材料 ‎ ‎ 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有人认为,文化兴,则人气旺;人气旺,则经济活。文化是发展的增长极,文化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是力量,文化更是发展。‎ 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文化是力量,文化更是发展”的理解。‎ ‎【答案】(1)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2)文化更是发展,首先是强调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其次是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会提高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再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抓住关键词“文化是力量”,体现了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以及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是发展”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首先是强调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其次是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会提高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文化与综合国力关系(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考点:本题考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关系。‎ ‎27.每个走向复兴的民族,都离不开价值追求的指引;每段砥砺奋进的征程,都必定有精神力量的支撑。近年来,党中央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大力推进、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在人的心灵里搞建设”,久久为功,驰而不息。‎ 倡导优良家风,使其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重视传统节日,让其成为爱国节、文化节、道德节、情感节、仁爱节、文明节,彰显了节日文化内涵,树立了节日新风;八项规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打虎拍蝇”……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国家公祭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时代楷模发布、感动中国人物表彰,“身边好人”“寻找最美”……无数道德灯塔在全国挺立,照亮了整个社会的价值星空;学雷锋、志愿服务在大江南北蔚然成风,与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同频共振。‎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国家是怎样“在人的心灵里搞建设”的。‎ ‎(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答案】(1)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载体和文化养料.‎ ‎②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继承革命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③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营造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氛围.‎ ‎④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价值认同感.‎ ‎(2)①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②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凝聚民族复兴的坚定意志和磅礴力量。‎ ‎③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党中央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大力推进、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在人的心灵里搞建设”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设题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如何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详解】‎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国家是怎样“在人的心灵里搞建设”的,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问题指向是结合材料,谈谈国家是怎样“在人的心灵里搞建设”的,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方面来回答。‎ ‎(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调动如何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的相关知识,从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凝聚民族复兴的坚定意志和磅礴力量;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等方面来回答。‎ ‎【点睛】解答建议、措施类主观题,一是从课本知识中找方法,熟记教材中提到的相关知识;二是从材料中找方法,总结材料中提到的成功做法,找到材料中提到的存在问题,根据问题分别对不同主体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三是主体发散法。回答时必须把观点和材料相结合,注意多角度思考。‎ ‎ ‎ ‎28.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国家行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随着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一系列内因与外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正步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增速自2010年以来波动下行,持续时间已有5年多,经济运行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态势和特点,其中,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突出表现为供给侧对需求的适应性调整明显滞后。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针对当前经济“新常态”提出供给倒结构性改革的新战略。 ‎ 这需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制,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我国如何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实际出发,正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供需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正确的理念,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③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可能被创造也不可能被消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尊重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 ‎④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这就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我国如何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问题指向是分析我国如何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等角度来分析说明。‎ ‎【点睛】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审设问,注意知识范围的限定和题型,根据设问要求,检索知识库,找到需要运用的一般理论;‎ 第二步,以知识要点(特别是概念)为线索,按图索骥,在试题材料中寻找与理论要点相对应的有效信息;‎ 第三步,把知识要点与对应的具体信息结合起来,对知识要点进行阐释。‎ 第四步,表述答案:知识要点+材料分析。‎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二十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因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和概括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的正确性。‎ ‎【答案】‎ ‎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这要求坚持真理。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我们要求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解析】‎ ‎【详解】这道题考查的真理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能够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论证共产党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的正确性,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和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真理的知识主要包括真理的特征、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材料的第一段提到我们要坚持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可以用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来作答;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化的发展,可以用真理是具体性、有条件的的知识来作答;材料最后提到我们还应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可以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来作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