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政治(必修2)一轮复习限时规范特训:1-1文化与社会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想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 ③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材料信息“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等,反映了文化是实践的产物,①正确;“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说明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②正确;③④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2.“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文化,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2016年7月18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调研考察 ②2016年7月,湖北神农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③2016年8月6日,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里约热内卢开幕 ④2016年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我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7%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借助具体事件考查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③属于文化现象,均入选;①为政治现象,④为经济现象,均排除。 3.书法的最高境界是散和淡。散是散怀抱,淡是自然自如,这是以涵养和学问作为基础的。字要写得好,一定是技巧与气质、风度、学识多方面的结合。书法艺术作品中“散”到什么程度、“淡”到什么程度,表现了个人修养和境界到达的程度。这说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通过书法作品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修养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材料中通过书法艺术作品表现个人修养和境界到达的程度,体现了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通过书法作品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修养,②③当选,选C;①和④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和表现,与材料主旨无关。 4.2016年7月20日,“4·20”芦山强烈地震纪念馆向社会开放,该馆真实记录和反映“4·20”芦山强烈地震从抗震救灾到灾后恢复重建的全过程,展示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艰辛历程和丰硕成果。参观该纪念馆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爱国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表明( )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参加积极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养 ③文化是为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④文化有时是人们实践的产物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 A 解析 本题以“4·20”芦山强烈地震纪念馆向社会开放为背景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4·20”芦山强烈地震纪念馆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向社会开放,有利于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这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①符合题意。参观该纪念馆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爱国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说明参加积极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养,②符合题意。③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文化在任何时候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④说法错误。 5.在礼乐至上的西周时期,按照周礼规定,战场上失败后撤的一方只要退出五十步,胜方就会停止追击,于是有了“五十步笑百步”的说法。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变成了自己与别人犯了同样的错误,却因程度轻而讥笑别人。“五十步笑百步”寓意的变化说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一定的文化是对一定政治的反映 ③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征 ④社会制度的变化影响文化的变化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与政治的关系等知识。材料体现了从西周到春秋战国,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致使“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发生了变化,这说明一定的文化反映了一定时代的社会政治,也体现了社会制度的变化影响文化的变化,②④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①排除;“五十步笑百步”寓意的变化不能说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③不符合题意。 6.“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下列对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A.文化是基础,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B.政治是基础,经济和文化服从于政治发展的需要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政治搞好了,文化也就搞好了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A、B是错误的,C是正确的;经济、政治决定文化,但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D是错误的,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7.“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等观念是与我国传统农耕社会相适应的。但在生产力已很发达的今天,这样的观念在我国一些地方依然根深蒂固。这表明( ) A.文化不一定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 B.文化具有自身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C.文化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D.文化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在生产力已很发达的今天,“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等落后的观念依然存在,说明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B正确;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A错误;文化发展有时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有时又先于社会经济发展,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D排除。 8.圣诞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每年进入12月,中国渐浓的圣诞氛围,给喜爱西洋文化的国人带来了欣喜。不少商家借此推出系列活动,赚得盆满钵满。这表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④文化在交流中借鉴、融合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交流。不少商家借助圣诞节赚得盆满钵满,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①正确;西方的传统节日在中国有一定的影响力,说明了文化在交流中借鉴、融合,④正确;材料未涉及文化与政治的关系,②不符合题意;③在材料中体现不出。 9.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依据对其理论的理解,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导顺序为( ) ①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④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答案 C 解析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产品需求逐渐增加,这会拉动资本的投入,推动文化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文化领域会出现新兴业态,从而推动文化生产力发展,故选C项。 10.新常态下,杭州市下城区围绕“创新驱动、智慧发展、全域推进”的发展方向,用特色文化创意品牌延伸产业链条。标新立异的设计服务业、融合传统工艺和当代美学的艺术品业等正成为拉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引擎。这一事实说明( ) ①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④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健康的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故不选④。杭州用特色文化创意品牌延伸产业链条,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故选②③。题中未说明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不选①。 11.自古以来,专注细节、精益求精一直是中国工匠秉承的精神,这种精神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我们更要自觉弘扬工匠精神,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这体现了( ) A.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具有同步性 B.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C.文化建设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 D.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因素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了工匠精神对于推动中国现代制造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等。A项表述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能认为与经济发展同步;C项与题意无关;D项表述错误,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不能说是主要因素。B项正确且符合题意。 12.新一届领导集体注意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这是基于( ) ①展示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②我国国际传播力已十分强大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集中展示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情感的需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我国国际传播力已十分强大不符合现实,②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不符合题意;提高国际话语权,有利于展示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综合国力,①③当选。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南海很早就出现于我国的古籍中,《后汉书》和三国时期的《南州异物志》以及宋代的《太平御览》都有对南海的记载,勤劳的中国人民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唐宋以来,中国人民已在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捕捞等生产活动。宋代,中国将南沙群岛命名为万里石塘;在此之后至清代,又有万里长沙、千里石塘、石塘等名称。明清时期,中国政府明确将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琼州府(今海南省)管辖。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南海历来属于中国的依据。 答案 ①文化产生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南海的文化记载反映了早期的中国人民就在南海进行生产实践活动,表明南海自古就隶属于中国。②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历史上中华文明经久不衰说明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历史上的强盛可以实现对南海的管辖。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早期对南海的文化记载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南海隶属于中国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思想之中。④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古籍对南海的记载表明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关系、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由材料中的“古籍”“中国人民”“生产活动”“命名”等关键信息可知,应从文化与实践的关系、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以及史书典籍在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中的作用等角度切入思考作答。 14.(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怒江大峡谷被誉为世界第二大峡谷。这里地质结构复杂,峡谷两岸山体、断层以及岩层的破碎、变质、旁侧牵引现象分布广泛,构成丰富多彩的地质构造遗迹景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旅游资源丰富,除拥有独一无二的峡谷自然景观、“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以外,还拥有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文化。如傈僳族的阔时节、同心酒,怒族的桃花节、仙女节,独龙族的文面女,普米族的吾昔节、火塘文化……怒江是亚洲最天然的水道之一,中下游河段天然落差达1578米,可开发装机容量达2132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度。过去10年来,由于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水电开发之间存在争议,怒江大峡谷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2016年初,在云南省“两会”上,云南省委书记、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纪恒郑重表态,云南将停止一切怒江小水电开发,把生态保护起来,推动怒江大峡谷申报国家公园,使之成为旅游天堂。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把怒江大峡谷开发成为旅游天堂的意义。 答案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把怒江大峡谷开发成为旅游天堂,推动旅游业发展,有利于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旅游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可以使人从中感受不同的文化魅力,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要,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具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文化,把怒江大峡谷开发成为旅游天堂,可以展现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文化多样性等知识。本题的知识限定为“文化生活”,要求分析把怒江大峡谷开发成为旅游天堂的意义,可结合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多样性等知识回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