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武胜中学校2017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武胜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 文综政治试题 选择题共35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 流通中的货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下列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 ②流通中的货币量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正比 ③当通货膨胀时,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 ④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13. 日前公布的2016年CPI为2.5%,高出一年期居民定期储蓄1.5%的1个百分点。张三于2016年1月存定期一年5万元,这意味着 : ①张三的实际购买力没有变化 ②张三存款的实际收益降低 ③张三存款的实际收益增加 ④张三的实际购买力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14、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有 : ①减少国债的发行,提高税率,增加财政收入 ②增加财政支出,增加国债的发行,提高个税起征点 ③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 ④增加信贷规模,降低利率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016年,G20杭州峰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博大文化与发展成就,也向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回答15~18题。 15.G20杭州峰会制定了《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全球首个多边投资规则框架《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继续支持多边贸易和投资体制。这有利于: A.提高我国经济发展对进口出口的依存度 B.推动中国主导的开放包容的全球化进程 C.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增强全球经济的稳定性 D.减少国际贸易和投资壁垒,提高全球资源配置效率 16. G20峰会文艺晚会(又名《最忆是杭州》)是一台彰显中西合璧,文化交融的盛宴。漫山遍野的采茶女唱着杭州代表性民间小调《采茶舞曲》,令整个西湖都随之轻盈律动;古琴、中国鼓与大提琴合奏呈现的《高山流水》,传递出中国与世界各国相知相近的美好寄望。可见: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立风骚 ③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④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 在中国的倡议和推动下,G20杭州峰会不仅首次将发展问题摆到了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还进一步邀请多个发展中国家参与讨论,共同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中国的积极做法: ①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职责 ②展示了发展中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③以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为宗旨 ④以合作共享的理念引导全球经济治理 A.①② B.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8. G20金融峰会落户杭州,看中的不仅是杭州有着千年文脉的传承,更有点击鼠标、联通世界的时代精彩,如阿里巴巴的电商传奇,“云上杭州”的互联网盛宴。这说明( ) A. 文化对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 B. 科技进步是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能提升文化软实力 C. 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局限,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D.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19、以“讲好中国故事,唱响时代赞歌”为主题的《中国民歌大会》,以民族民间原生态歌曲为内容,通过准确的思想定位、精心的总体设计、丰富的艺术手段、精美的舞台呈现,唱响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好声音。中国民歌是: ①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为时代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方向保证 ②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挥着独特作用 ③一种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对提高个人文化修养起着不可替代作用 ④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 2016年4月15日晚上,《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总决赛落下帷幕。我们传承古代经典,不是单纯的背诵一些诗词,而是传承中华民族文明,也不是只知其文不解其义,而是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是由于: A.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B.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C.民族精神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 D.民族精神是文化发展的“主心骨” 21、图2漫画《老百姓也看不见》警示政府要 ①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②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③克服懒政怠政提高行政效率 ④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 “让孩子健康成长,让世界感受到友善和微笑,走到哪里都遵守规则,把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传下去……我做的,你也能做!”这是题为《今天,我们这样爱国》的公益广告的解说词。这则广告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 ①爱国主义是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②必须要在法治的轨道上合理有序表达爱国热情 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具体丰富的内涵 ④每个人都能通过点滴行动表达朴素的爱国情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春秋战国时期,相对自由宽松的政治环境促进了私学的发展,涌现出一批有德有才有识的思想家,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当时思想文化的进步。这表明: 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是一定政治环境的反映 ③思想运动能促进文化的发展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非选择题共II题(含选考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个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42--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材料一 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着眼于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明确提出了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从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 材料二 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提出技能人才激励计划:完善多劳多得、技高者多得的技能人才收入分配政策,引导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培养高水平大国工匠队伍,带动广大产业工人增技能、增本领、增收入;完善技术工人薪酬激励机制,加大对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力度,鼓励企业采取协议薪酬、持股分红等方式,试行年薪制和股权制、期权制,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发挥自身政治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收入与分配”知识,分析国务院推出技能人才激励计划的合理性。(14分)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材料一: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80年前的那场伟大远征,创造了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坚定执着顽强进取的伟大史诗。经过长征,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找到了指引这条道路的正确理论。长征的胜利,使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经过长征的千锤百炼,我们党在思想上不断成熟,成为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成为中国革命赢得最后胜利的中坚力量。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今天,我们纪念长征胜利,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将长征精神发扬光大,用这束永恒的高光,照亮中华民族复兴的漫漫征途。 材料二 法治日益成为全球文明社会的价值选择,我国传统文化里也有不少法治文化元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同时强调在吸收运用法治这一人类文明成果时必须走对路。法治文化建设,各方在行动。教育部规定,从2016年起,初中和小学政治课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高中新课标也把“政治与法治”设为必修课程;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继续不断打造精品;消费者协会每年3.15举办消费者保护法宣传活动;各地普法机构积极组织“法治文艺”巡回演出,打造“线上+线下”普法新常态,将法治元素融入每个角落。 (1)长征精神是照亮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永恒的高光。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0分) (2)结合材料二和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提升我国法治文化建设水平? (12分) (3)每年12月4日是我国的宪法日,2016年宪法日的主题为“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请你围绕该主题,设计两条宣传标语。(4分) 四川省武胜中学校2017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文科综合 政治参考答案: 12.B 13.D 14.A 15.D 16.B 17.C 18.D 19.B 20.A 21B 22.D 23.C 38.(26分)(1) ①发挥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4分) ②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 ③发挥组织领导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 (2) ①健全人才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增加技能人才的收入,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对技能人才的尊重; ②激发技能人才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积极性,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③兼顾效率与公平,理顺国家、企业和技能人才的分配关系。 39.(26分)(1)①长征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会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 ③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 ①把握法治文化建设规律,在法治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法治文化。(2分) 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法治文化发展方向的引领作用,促进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2分) ③注重法治文化融合,既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元素,又要借鉴外来先进法治文化(2分) ④重视教育对人的法治文化的教化作用,发挥大众传媒对法治文化的传播作用。(2分) ⑤举办各种贴近群众生活的法治文化活动,提升群众的法治文化素养。(2分) (3) 示例一:①弘扬法治,我有责任。②依法治国,你我同行。③法治建设,贵在行动。④法治中国,群策群力。 示例二:①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②贯彻十八大精神,传播法治理念。③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④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⑤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