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考试 高二政治试题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24小题,共48分) 1.2016年7月17日,神农架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荣获“世界自然遗产地”称号,神农架独特的地理过度带区位塑造了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特殊的生态系统和生物演化过程,其生物多样性弥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中的空白。可以结合其自然特点,打造符合当地实际的旅游等产业,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③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④只要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作用,必定带来当地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 ) ①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②优秀文化能够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 ③文化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类的精神家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7年3月1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北京开幕。展览的举办( ) ①有助于更好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③有利于促进中英两国文化的交流 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2016年10月19日,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传统叫法,以“天宫”命名目标飞行器,得到了国人和海外华人的共鸣。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特质 ③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 ④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财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中国从来不缺历史、不缺故事,缺的是创造和加工能力,缺的是那些会讲故事的创意人才,让高扬的“文化自信”能有创意表达和实力支撑。不仅文化产品需要有内容,能有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拨动人心的情感,放眼城乡建设更需要文化的滋养。这段话强调的是( ) ①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可复制性和创新性 ②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可以消融文化的创新性 ④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6.中国始终遵循“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互惠、共同繁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相互学习、共谋发展”的原则,与非洲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坚持上述原则有利于( ) ①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理解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 ③世界各国共享世界文化创新成果 ④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7.2017年中国美协将举办题为“丝路与世界文明”的北京美术双年展,以弘扬丝路精神,复兴中华文化。关于丝路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丝路精神的实质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丝路精神能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 ③在当代弘扬丝路精神就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弘扬丝路精神要以改革与创新为核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十八洞村》是一部以“精准扶贫”为主题的影片,几位主人公面对贫困现状虽心态各异,但对于改变命运的期盼却时刻共鸣。立志、立身、立行,他们在追求物质脱贫的同时,用双手和赤子之心,完美实现了精神上的脱贫与超越。影片公映后既“叫好”又“卖座”。这部文化作品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 ) ①文化作品应追求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②饱含民族精神的文化作品更能打动人心 ③弘扬主旋律的文化作品肯定“叫好又卖座” ④每个人都能透过文化作品体味到不同的人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7年12月1日,《人民日报》以大篇幅重新刊发习近平同志的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红船精神”( ) ①提出了中华文化复兴的具体实现要求 ②其基本内涵在时代发展中不会因时而变 ③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④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0.“对不qǐ,今天我zhuàng shāng 一位弟弟……”,深圳一名七岁小学生骑单车撞倒三岁娃娃,因沟通不畅未作处理各自回家。当小学生的妈妈下班知晓后,让他手写夹杂着拼音的道歉书,在全小区张贴寻找被撞的孩子,最终成功找到伤者并登门道歉。这封致歉信在贴出后,引发网友点赞。妈妈的做法获得点赞的原因是( ) ①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②良好的家风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③优秀的道德品质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④与人为善的行为能够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1.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孕育伟大的青年。“红船精神”贯穿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理想,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启示青年学生应该( ) ①自觉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做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使者 ②唱响文化主旋律,坚定崇高理想信念 ③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自觉践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做新时代的建设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安徽省教育厅近日公布了《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作为新高考方案的重要配套方案,《实施办法》不仅明确了2021年我省高考将打破文理科的“壁垒”,实行“3 + 3”的新模式,而且对家长和学校关心的诸多问题也予以了回应。政府重视推动教育改革,原因在于( ) ①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②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重要角色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教育是兴国之魂,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中华始祖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源文化和共同文化信仰,是民族精神形成的基础。以伏羲为代表的中华人文始祖所表现出的开拓精神、奉献精神宅及和合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质。这体现了( ) 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②始祖文化的内涵是永恒的 ③弘扬始祖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④始祖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源泉与根本动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4.读一本好书就像交到了好友,而如果把书籍流动起来,就好似朋友圈越扩越大。在英国伦敦,人们发起“藏书活动”,把书藏在地铁里,留一张贴纸“我很喜欢这本书,希望 与你分享,但也希望它能够被更多人看到”;在法国格勒诺布尔市,火车站里设置故事自 动分发机,让轻阅读像买饮料一样便捷;在印度新德里,人们借助“书中寻宝”活动,帮 助人们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分享阅 读( ) ①契合了人们的社交需求,有利于阅读文化的推广[ ] ②应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避免大众传媒的商业性[ ③可以传递知识、思想、观念和情感,促进人的发展 ④借助独特的流行文化活动,实现了大众传媒的创新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5.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激发科技工作者弘扬民族精神和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以下对科学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 ①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 ②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之源 ③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④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承袭和弘扬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6.随着现代科技和医学的普及,中医针灸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内容,如电针疗法、激光针灸等。这些治疗方法的配合使用,提高了针灸的治疗疗效,而针灸传统技法已越来越少地被现代针灸医生所运用。这启示我们,发展传统文化必须认识到( ) A.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B.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 文化创新需要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D. 对待传统文化必须先继承再发展 17.下边漫画启示我们( ) ①文化创新要以传统文化为源泉 ②弘扬传统文化要注入时代精神 ③创新要尊重旧事物的合理因素 ④改革要结合实际敢于破旧立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人生因梦想而高飞,上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制度,上大学成为那个时代青年人的梦想。今天有人梦想在城市立足,有人渴望回归田园;有人梦想更好的社会保障与更美丽的生态;有人梦想充分的政治参与……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人们梦想差异的文化原因有( ) ①各地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②文化是一定时代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④人们的文化需求具有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的特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来 19.由作家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以孙家两兄弟为中心讲述了上世纪70~80年代中国农村的生活百态,同时将城乡的发展历史真实地体现出来,用回归本真的质朴方式给观众带来了全新体验。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创新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来自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③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④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创作的出发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016年10月16日,贵州京剧院在墨西哥“第44届塞万提斯艺术节”上献演了京剧版《魔侠吉诃德》。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共性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1.湖北以古琴台为代表的“知音文化”,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以原始农耕祭祀文化为代表的“神农文化”,以土家族生活习俗为代表的“清江文化”等,都体现了湖北和谐文化的深厚底蕴,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民族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公益众筹指公益机构通过互联网方式发布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相对于传统的公益融资方式,公益众筹更为开放,只要网友喜欢的项目,都可以通过公益众筹方式获得项目资金。今天,它在扶贫、环保、疾病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公益众筹( ) ①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③有利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促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2016年7月,安徽省公安厅、省文物局联合印发了《全省文物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各地公安和文物部门集中对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的文博单位及其它存在重大火险隐患的文物建筑开展专项检查。截至目前,共排查相关文物建筑单位千余家,发现火灾隐患1700余条。这是基于这些文物建筑( ) ①是承载安徽独特文化的物质载体 ②是推动安徽不断前进的物质力量 ③佐证了自然环境影响文化的形成 ④展现了安徽鲜明独特的文化特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文化的建设,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来说,是因为( ) ①文化都是由社会的政治与经济决定的 ② 文化对社会的政治与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 ③文化可以影响人塑造人[来K] 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 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 25.2016年开展的全国最美家庭评选活动,通过寻找最美家庭,发现身边感人的家庭故事,传播了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和优良家风。 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流传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古训,对传统家风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岳母刺字”等美德故事和《朱子治家格言》等传统典籍显示出,良好的家风在为人生确定基本方向和底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今天,一些家庭存在着重利轻德、价值观扭曲的现象,一些家庭忘记了中华民族崇德尚礼、温良恭谦、善良宽厚的传统。家风作为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法则,构成了人们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成为一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的根基,在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传统家风的传承也显现出了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人认为:我国当代家风建设应沿袭传统家训和美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26.材料一 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把“绿色”作为“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 2015年 11月 1 6日,环境保护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使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 材料二 个人自律是生活方式绿色化理念的主线,要在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绿色公民。将每年6月设为“全民生态文明月”,将2016年设为“生活方式绿色化推进年”,同时利用世界环境日、海洋日等节日集中组织开展环保主题宣传活动。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材料三 广泛宣传典型经验、典型人物,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树立并表彰节约消费榜样,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全社会践行绿色生活的热情,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生态文明规定人人遵守的新局面。 结合上述材料, 从“文化的作用”的角度,分析在中小学等各类教育机构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27.材料一: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的道德思想,孟子提出了“吾养吾之浩然正气”,这些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延续至今。今天,我们社会仍然倡导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维护社会治安。 材料二 :中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文学方面的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的小说,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三:据文献记载,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的原始社会时期,黄帝的乐官就到x疆“取竹”, 制造出12根律管。这虽然是古老的传说,但在新石器时代,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原已有了音乐文化的交流,隋唐时期是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但是流行的多部乐曲中大多是少数民族的音乐。今天,我们吸收了外来的各种音乐的精华,创作出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是如何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的? (2)结合材料三,理解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 28.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内话于心,外化于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地人民广播电台创新社会主义道德宣传模式,用广播剧的形式把当地道德模范的事迹故事化,精心打造了34部“道德模范广播剧”,展现了道德模范的奉献精神,让人们在倾听中记住道德模范的故事,引导人们在生活中 践行社会主义道德。“道德模范广播剧”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不仅因为故事精彩,更因为那种源自道德的力量。 材料二 公务员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商家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你看见需要帮助的人就热心搭把手……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每个人担负起一份道德责任,就会将社会的道德水准托起一分,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1)根据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应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材料三:过往的时代,国家形象的塑造主要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如今作为国家行为体的企业、个人等已经成为国家形象塑造和对外传播的主体。“凡我在处,便是中国”。作为公民要有民族自信,在行为中践行爱国等正能量,提高自身素质,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承担自身的责任。 (2)结合材料三,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公民如何为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作出努力。 答案 1.A 2.B 3.C 4.C 5.B 6.B 7.A 8.A 9.D 10.D 11.B 12.B 13.C 14.A 15.D 16.A 17.D 18.D 19.D 20.B 21.A 22.B 23.C 24.C 25.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传统家训和美德故事所包含的家庭美德观念,有利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应继承发扬。对传统家训中的过时成分,应予以剔除;同时要结合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创新发展。 26.(1)①文化素养是通过社会实践尤其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教育而培育出来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通过学校等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形成和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有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生态文明的文化氛围。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加强学校的教育,有助于提升生态文明修养,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等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通过教育活动开展,使人们自觉选择和践行科学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27.(1)材料一中的孔孟思想到今天两千多年不断发展而延续不断,这说明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材料二提到中华文化在多个方面对世界的贡献,说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①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②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材料的“流行的多部乐曲中大多是少数民族的音乐”正体现了这一点。 ③“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 的积极成分,这体现在“吸收了外来的各种音乐的精华,创作出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中。 ④这种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与文化的理解。 28.(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道德榜样,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若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 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①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③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④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⑤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学习宣传道德模范的常态化,在实践中践行爱国正能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