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第3课 多彩的消费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第3课 多彩的消费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1.本课高考考点 ‎1、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 2、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 3、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和恩格尔系数 4、了解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课前预习 ‎1、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 和 。‎ ‎2、 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与消费成 比。‎ 因此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 ,增加 。‎ ‎3、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 的影响。‎ ‎4、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 有密切联系,二者成反比。‎ ‎5、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 ,物价水平与人们的消费量成 比。‎ ‎6、此外,影响消费的因素还有 、 、包装、广告等,甚至购买方式、商店位置、 、 等都影响人们的饿消费活动。‎ ‎7、按照交易方式不同,消费可分为 的消费、 消费和 消费三种类型。‎ ‎8、有些商品,如婚纱、大件儿童玩具、不想收藏和不需反复翻阅的书籍等,消费者使用的次数有限,为暂时的使用而买下他们不划算,对这些商品,可采用 方式。‎ ‎9、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分为 消费、 消费和 消费三种类型。教育和参加培训属于 消费,而假日旅游属于 消费。‎ ‎10、消费结构,反映人们 在 所占的比重。‎ ‎11、 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 ,消费结构改善。‎ ‎12、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受消费心理影响引发的消费主要有: 引发的消费; 引发的消费; 引发的消费; 引发的消费。 是不可取的;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 的;攀比心理是 ;讲求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 的消费。‎ ‎13、我们要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坚持量入为出, ;避免盲从,‎ ‎ ;保护环境, ;勤俭节约, 。‎ ‎14、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的 和 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 ‎ 标准的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 消费。‎ 二、合作释疑,互相研讨 ‎◆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1、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 ‎(1)居民的收入影响消费 A、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收入是消费的 和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 。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反之,当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 。(正比)‎ ‎ 提高人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 。‎ ‎ B、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 的影响。(对未来预期收入乐观,消费就增加)‎ ‎ C、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 ,反之,缩小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 。(差距过大,影响消费需求)‎ ‎  (2)物价水平也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  A、价格高低的变化与人们消费水平的关系:在人们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物价上涨,购买力 ,物价下跌,购买力则 ,消费水平也提高。‎ B、提高人们消费水平,除了最根本的要 ,增加人们的 之外,还要稳 定 ,控制物价上涨,这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 (3)各种商品比价的变动也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替代品和互补品价格变化会影响人们的消费数量。‎ 此外,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广告等甚至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等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活动。同时人口数量和消费心理也影响消费。‎ ‎【例1】上学贵、看病贵、房贵是民生三大问题,人们往往要扩大储蓄以规避可能的风险。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这一状况持续存在 ‎ A.会抑制居民的消费需求 B.会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 ‎ C.会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 D.会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例2】)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为9%左右,而居民人均消费增长率只有6%左右。造成人均消费增长率低于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原因可能是 ( )‎ ‎ ①积累增长较快 ②人口数量增加 ③居民储蓄增长较快 ④物价基本稳定 ‎ A.①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例3】.汽车作为高档消费品大量进入我国普通居民家庭,说明我国( )‎ ‎ 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②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提高 ‎ ③居民生存资料消费数量减少 ④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变小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例4】.经济学家研究发现:有稳定工作的人比工作不稳定的人有更高的消费水平,后者则有着更高的储蓄水平。这是因为【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A.储蓄水平与收入水平无关 B.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无关 C.储蓄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D.未来的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水平 考点2: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 ‎ ‎ (1)按产品类型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 (2)按交易方式不同:钱货两清,货款消费,租货消费。‎ ‎ (3)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其中生存资料消费能满足人们较低层次的需求,是最基本消费;发展资料消费能满足人们发展的要求;享受资料消费能满足人们享受的需求,是最高层次消费。‎ ‎【例5】按照交易方式来划分,消费者通过贷款购买住房的消费属于贷款消费。贷款消费( ) ‎ A.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种消费方式是不适合我国国情的 ‎ B.是为了提前获得更好的消费,属于攀比消费,是不健康的 ‎ C.适用于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 ‎ D.优于钱货两清消费和租赁消费方式,应大力提倡 ‎ 考点3: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和恩格尔系数 ‎(1)消费结构指 。‎ ‎【例6】辨析题:消费结构越合理,消费水平越高。‎ ‎ 答案:上述观点是不正确的。‎ ‎(2)恩格尔系数:‎ ‎  ①含义: 。‎ ‎  ②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变化关系:‎ ‎ A、恩格尔系数越大,意味着食品支出在家庭中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越 ,必然影响其他消费,影响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消费质量,导致消费结构单一,消费水平低。‎ ‎ B、恩格尔系数越小,表明人们的消费结构越 、越 ,人们的消费水平越 。‎ ‎③特点:不是一成不变,会随经济发展,收入变化而变化,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 ‎【例7】下表是“2002 一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思格尔系数情况”。根据材料,针对这段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项目 年份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37.7‎ ‎37.1‎ ‎37.7‎ ‎36.7‎ ‎35.8‎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46.2‎ ‎45.6‎ ‎47.2‎ ‎45.5‎ ‎43.0‎ A.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 B.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 C.城镇转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D.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例8】.据统计,1992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53%用于购买食品;到了2005年,农村居民收入的45%用于购买食品。这种变化说明我国农村居民 ‎ ‎①.用于食品的支出在减少 ②.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负担在加重 ‎ ‎③.生活水平在下降 ④.生活水平在提高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例9】下表反映了1978年-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情况。‎ 年 份 ‎1978‎ ‎1989‎ ‎1992‎ ‎2002‎ ‎2007‎ 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 ‎67.7‎ ‎54.8‎ ‎57.6‎ ‎46.2‎ ‎43.1‎ 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 ‎57.5‎ ‎54.5‎ ‎53‎ ‎37.7‎ ‎36.3‎ 表格说明,改革开放以来 ‎①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 ②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实现全面小康 ‎③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得到改善 ④我国的物价水平持续下跌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考点4:了解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 (1)消费心理 ‎①由于受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心理往往不同,使消费带有复杂性。‎ ‎ ②消费心理复杂性的表现有:‎ ‎  A: :看到别人做某事,自己不由自主地去做,其消费会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 ‎  B: :消费行为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  C: :有些商品,人们拥有它的目的不在于它本身的实用价值和它所带来的乐趣,而是在于“向上看齐”,人民我有的炫耀心理。‎ D: :消费者选择商品,往往考虑许多因素,价值是否便宜,质量好不好,服务是否到位,功能是否齐全等,讲究实惠,据己需要是一种理性消费。‎ ‎【例10】.某明星曾经在该产品的代言广告中称,使用本产品可使肌肤年轻12年,不少女姓消费者看了这则广告后争相购买。这种消费心理主要是( )‎ ‎ A.从众心理 B.求异心理 C.攀比心理 D.求实心理 ‎【例11】2.26米的身高、幽默的谈吐、良好的潜质、中国国际化的形象成为姚明的比较优势。正是抓住了这种心理,NBA把姚明变成一个巨大的广告牌。人们为体育明星买单体现了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 C.攀比心理引发的 D.年轻人的盲目消费心理 ‎【例12】 (2006.福州·联考)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一经问世,可口可乐公司首先抢注,印有会徽图案的饮料立即被强档推出。这说明 ( )‎ ‎ A.商家常常利用消费者追随时尚的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 ‎ B.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求关系复杂多变,购买力流动性大 ‎ C.使用奥运会会徽是提高厂商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 D,我国居民具有浓厚的奥运情结,购物瞄准奥运 ‎【例13】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其色彩和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泊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福娃”将带着北京的盛情把祝福带往世界各个角落。 北京奥运吉祥物一经面世,立即引发了购买奥运吉祥物的热潮。促使人们购买“福娃”的因素主要有 ‎ A.市场价格低 B.商品供不应求 ‎ C.消费心理 D.吉祥物的使用价值大 考点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 ①所谓适度消费,包括 和 两层意思。‎ ‎ ②量入为出,使消费与自己的 相适应,合理进行消费。‎ ‎ ③坚持 原则,提倡 精神。‎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  消费要有主见,要保持冷静头脑,避免 ,尽量避免 ,避免 的倾向,使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 ①体现新的发展观要求,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其核心是 。‎ ‎ ②绿色消费——以 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  ③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作为一种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正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 ‎  ④绿色消费体现 ‎   要求,即5RA节约资源、减少污染;B、绿色生活、环保选购;C、重复利用、多次利用;D、分类回收、循环再生;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   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物质生活的困难,帮助我们获取新的成就。‎ ‎   ②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应该戒奢,以俭。‎ ‎   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在任何时候都是应该发展的,这种精神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物质生活的困境,帮助我们取得新的成就。实践证明,认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风已过时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和有害的。‎ ‎【例14】.当前,部分生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出现了追求名牌的风气。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 ①摒弃盲目攀比,但不反对名牌 ②名牌就是现代、前卫,崇尚名牌合情合理 ‎ ③反对盲目攀比,摒弃名牌 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对待名牌 ‎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例15】“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人俗不可医。”从苏东坡的这首诗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讲究实惠 C.精神消费可以取代物质消费 D.坚持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相协调 ‎【例16】发泡塑料餐盒和塑料方便袋的大量使用,严重污染了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这启示我们,做一个立志的消费者要遵循的原则是( )‎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例17】、(2006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不买最好的,只买最贵的”,这句话反映了一部分人的消费心理,经济学家称之为“炫耀性消费”。消费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下列选项中体现消费观与人生价值观正确关系的是 ( )‎ ‎ ①消费方式是人生价值观的外在表现 ②消费品位折射着人生的价值追求 ③炫耀性消费扭曲了人生的价值  ④炫耀性消费提升了人生的价值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例18】某高校网站论坛上一篇谴责浪费的文章引起强烈共鸣。文章说,有些同学早晨洗漱时任凭自来水哗哗流个不停;在该校餐厅门口的两个泔水桶里,装着将满的剩余饭莱,不少同学还在将大半碗拉面、大半个馒头往里丢,而食堂窗口上方赫然写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自从党中央提出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后,全国正在展开一场旨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活动。大学生从反思浪费开始学习节约、注意节约了。‎ 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材料中的浪费行为。‎ ‎ ‎ 三、巩固训练,提升技能 一、单项选择题 ‎1、居民的消费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 ‎①收入水平 ②物价水平 ③商品的质量 ④商品的外观、性能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最根本的是要:‎ A、发展经济,降低消费品的价格 B、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C、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价值D、提高商品的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3、近年来,我国新的消费热点持续升温,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汽车、通信器材、商品房等一些新的消费热点升温。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B、近年来物价水平的下降 C、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D、国家实行刺激居民消费的政策 ‎4、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居民耐用消费品的档次开始升级换代。这:‎ A、说明生产对消费具有决定作用 B、表明家庭消费开始向享受型转变 C、说明居民的消费水平明显提高 D、意味着居民消费已达到小康水平 ‎5、从银行贷款购买住房到贷款购买汽车、电脑等耐用消费品,消费信贷已成为当今人们的热门话题。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我国消费信贷仍然发展缓慢。其主要原因是:‎ ‎①居民的收入和预期收入低 ②市场有效供给不足 ‎ ‎ ③人们的消费观念滞后、消费心理影响 ④市场经济是信息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6、按产品类型划分,家政消费,如请家教、保姆、维修等属于:‎ A、产品消费 B、劳务消费 C、贷款消费 D、租赁消费 ‎7、按交易方式不同,消费可以分为:‎ ‎①钱货两清的消费 ②贷款消费 ③劳务消费 ④租赁消费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8、按消费目的划分,消费可以分为:‎ ‎①贷款消费 ②生存资料消费 ③发展资料消费 ④享受资料消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假日旅游越来越火爆。这种消费属于:‎ A、生存资料消费 B、发展资料消费 C、享受资料消费 D、钱货两清的消费 ‎10、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 A、该家庭的收入水平高 B、该家庭的收入水平低 C、该家庭的消费意识强 D、该家庭的消费意识滞后 ‎11、我国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5.6%。比上一年有明显下降,以上数据说明:‎ ‎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较高 ②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比较低 ‎ ‎③我国城市居民收入比较高 ④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消费心理主要有:‎ ‎①从众心理 ②求异心理 ③攀比心理 ④求实心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人们在购物时追求“物美价廉”。这种消费行为属于:‎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D、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14、现在许多高校学生(包括个别生)消费越来越高,连过生日都到高级酒店,有些家庭生活比较贫困的学生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也向家长要钱过“高档生日”。在消费心理中属于:‎ A、从众心理 B、求异心理 C、求实心理 D、攀比心理 ‎15、消费不仅是个人行为,也与社会密切相关。作为消费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正确的原则。这些原则是:‎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在资源日趋紧张的条件下,循环经济已成为现代经济的一种趋势。循环经济从消费的原则看,实际上是一种:‎ A、适度消费 B、理性消费 C、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消费 ‎17、一项调查表明,近4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有很多用了不久便不再用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凭一时冲动而购买的,买回来之后,却发现并非自己所需要的,因而闲置一旁,造成浪费。这说明消费应:‎ A、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B、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C、提倡适度消费 D、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18、“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形容的是:‎ A、钱货两清的消费 B、贷款消费 C、租赁消费 D、超前消费 ‎1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对家用电器的需求量和拥有量迅速增长,家电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 ‎①人们收入水平提高 ②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③从众心理消费 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许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开发和研制新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也有一些企业因商品滞销而减产甚至停产。这说明:‎ ‎ A、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 C、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 D、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21、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升级换代,对住宅、汽车、环境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这说明 ‎ A、消费固有生产功能 B、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步增大 ‎ ‎ C、消费结构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发展决定的 D、消费结构的变化推动了生产结构的进步 ‎22、甲说:“谢天谢地,我的购房贷款申请终于批下来了。”乙说:“好不容易,我多年积蓄的钱终于够买一套房子了。”对话说明 ‎ A、甲的消费方式优于乙的消费方式 B、乙的消费方式优于甲的消费方式 ‎ ‎ C、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甲的消费方式 D、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乙的消费方式 ‎23、下列关于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论述正确的是 ‎ ①消费行为决定消费心理 ②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表现 ‎ ‎ ③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 ④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都是不理智的消费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四、精心点拨,启发引导 三、简答题 ‎24、某商场销售的一件西服标价为1688元,有顾客说太贵,有顾客说不贵。‎ 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说明产生上述不同观点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5、张先生一家三口人。张先生是民营企业家,收入水平很高,妻子是大型企业的主管,女儿是一家大公司的技术顾问,收入也很高。他们在一著名小区购买复式住房两套(一次性付款)。在节假日,一家三口常雇佣一辆舒适的旅游车在导游的引导下观光旅游,家中一切杂务由保姆处理。‎ ‎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先生一家的消费状况。‎ 四、 辨析题:26、有人认为,货款消费是“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是超前消费。‎ 五、论述题:‎ ‎27、2004年1月19日《经济日报》载文指出,2003年我国消费需求呈现三大特点:居民相反方式、消费渠道发生很大变化;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商品房消费、汽车消费、电子通信消费加快;消费者预期消费逐步改善。预计2004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大。‎ ‎ 运用相关知识,回答材料体现的经济知识。‎ 五、反思总结,构建知网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