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

哈三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 A.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B. 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 C. 哲学是改造世界的根本力量 D.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不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A表述错误。“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是因为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对科学家的具体科学研究可以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B符合题意。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不是根本力量,C表述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讲哲学是如何产生的,而是要强调哲学对科学家的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这句话说明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③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 ‎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这说明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①符合题意。“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这说明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②符合题意。不能认为哲学凌驾于科学之上,③表述错误。材料不涉及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点睛】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区别:二者对象不同,哲学的对象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或普遍规律。具体科学的对象是世界的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两者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 ‎(2)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联系: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认识基础;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理论指导。‎ ‎3.哲学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事前诸葛亮”。哲学要成为“事前的诸葛亮”,需要 ‎①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 ‎②反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③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 ‎④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要成为“事前诸葛亮”,需要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①符合题意。要成为真正的哲学,就必须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而不仅仅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②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具体科学,③不符合题意。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要成为“事前诸葛亮”,需要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4.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有学者这样写道: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向前。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①把握时代脉搏的哲学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 ‎③物质的存在方式决定时代观念的变化发展 ‎④时代观念对人们的作用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这说明了把握时代脉搏的哲学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①符合题意。观念作为意识,可以影响但不能支配社会的发展,②表述错误。材料中学者的话强调时代观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没有体现物质的存在方式决定时代观念的变化发展,③不符合题意。“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其观念的作用不同,体现时代观念作为意识具有能动性,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5.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提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 ‎①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 ‎④物质具有可知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意识不能直接改造客观世界,需要通过实践,①表述错误。“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提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一系列分子过程”体现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符合题意。“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说法太绝对,③表述错误。“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提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一系列分子过程”体现了物质具有可知性,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6.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 ‎②万物皆备于我 ‎③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 ‎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③→①→② D. ④→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万物皆备于我”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可以看出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是④→①→③, 故本题选D。‎ ‎【点睛】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历史形态。它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即现代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本内核’,在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创立的一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 ‎7.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B.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 “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D.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体现的是片面的观点,属于形而上学,“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指的是获得认识途径中的间接经验,A不符合题意。“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属于辩证法,“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属于形而上学,B不符合题意。“气者,理之依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理生万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C符合题意。“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物是观念的集合”属于主观唯心主义,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8.科学家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意识作用的必然结果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转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研究人员用无生命形式研究出了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的早期形式,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体现了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本质,①符合题意。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自身运动规律的结果,不是意识作用的结果,②表述错误。生命物质与无生命物质本身具有不同的存在方式,因此它们的规律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③表述错误。研究人员通过试验发现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从而揭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说明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转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9.下列选项体现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统一的是 ‎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④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体现的是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①不符合题意。“乡音无改”与“鬓毛衰”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②符合题意。“花相似”与“人不同”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③符合题意。“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体现了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10.下列选项与刻舟求剑犯相同错误的是 ‎①天不变,道亦不变 ‎ ‎②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③方生方死,方可方不可 ‎ ‎④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刻舟求剑者虽然承认船、水、剑的客观存在,却否认了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天不变,道亦不变”,体现的是静止的观点,属于形而上学观点,①符合题意。“海波尚变为桑田”,看到了物质的运动,②不符合题意。“方生方死,方可方不可”体现的是一切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③不符合题意。“常静”与“不流”都体现的是静止的观点,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1.共享经济,无疑赢得了这个时代的美名,但如果共享只是创意匮乏下的“挂靠”,是资本病急乱投医的结果,难免陷入“非理性繁荣”,造成资源浪费而不再经济。这告诫我们()‎ ‎①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任何事物的存在发展都有其共有的规律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④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利用规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如果共享只是创意匮乏下的“挂靠”,是资本病急乱投医的结果,难免陷入“非理性繁荣”,造成资源浪费而不再经济。这告诫我们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①③适合题意;规律具有普遍性,但不意味着任何事物的存在发展都有其共有的规律,排除②;④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12.垃圾分类被认为是破解“垃圾围城”困局的有效方法,也是各个城市在积极倡导并推进的管理举措。但是,民众分类意识不强、分类知识欠缺、参与热情不高、当前垃圾桶上分类标识模糊和整个垃圾分类回收链条不完整,都造成了垃圾分类难以真正推进。这告诉我们 ‎①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共同制约着垃圾分类的推进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破解“垃圾围城”困局的重要条件 ‎③只要能用高度的热情武装头脑就能指导好垃圾分类的实践 ‎④增强垃圾分类意识是破解“垃圾围城”困局的首要前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民众意识不足、分类知识欠缺、参与热情不高分类、当前垃圾桶上分类标识模糊和整个垃圾分类回收链条不完整,都造成了垃圾分类难以真正推”,这告诉我们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共同制约着垃圾分类的推进,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破解“垃圾围城”困局的重要条件,①②符合题意。要用正确的意识武装头脑并指导垃圾分类的实践,③表述错误。完善垃圾分类的物质条件是破解垃圾围城困局的首要前提,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A。‎ ‎13.孟子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下列与孟子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有 ‎①心生法灭,心灭法生。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 ‎ ‎②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③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④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中“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心生法灭,心灭法生。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认为心决定法,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①符合题意。“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认为道产生精神,精神产生形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②不符合题意。“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认为理是事物的本质,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③不符合题意。“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认为人的心是万物的主宰,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点睛】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与基本类型: 唯心主义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是第二性的。它是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一种歪曲反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例如:“感觉”、“心”、“意志”等)当成是第一性的,而把客观事物说成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自然界、社会与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某种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它的产物。‎ ‎14.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评价他的老师费希特说:“勇敢地将认识问题归之于理智直观,彻底取消了物自体,是一种绝妙的灵感。”下列与费希特属于同一哲学派别的观点是 ‎①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 ‎②“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 ‎③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④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考法,做这类题目,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体现的哲理与其符合。费希特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属于唯物主义观点,①不符合题意。“‘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②符合题意。“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③不符合题意。“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点睛】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例如:“感觉”、“心”、“意志”等)当成是第一性的,而把客观事物说成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自然界、社会与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某种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它的产物。‎ ‎15.从前有个人,吃了生芝麻觉得一点儿都不好吃,炒熟了再一尝,满口喷香很有味道。他想:“既然熟芝麻好吃,我就用熟芝麻来当种子,不就直接收获熟芝麻了吗?”于是,他就种了很多熟芝麻,结局可想而知。这则寓言启示我们 A.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B. 自然界的产生有其固有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D.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熟芝麻虽然好吃,但不能发芽,因此不能种植,材料中的这个人违背了客观规律,所以不能成功,启示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自然界的产生,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C不符合题意。“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与材料主旨不符,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16.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动,智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 ‎②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③要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 ‎④离开物质谈运动是相对主义的观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世间万物,变动不居”体现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①符合题意。离开运动谈物质是静止的观点,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②表述错误。“明者因时而动,智者随事而制”体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③符合题意。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 ‎17.人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这表明 ‎①人类改造自然必然造成对自然的破坏 ‎ ‎②认识自然规律,才能实现对自然的征服 ‎③人类应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 ‎④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如果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未必会造成对自然的破坏,①表述错误。人们知识自然规律是为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不是为了征服自然,②表述错误。“人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说明人类应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违背自然规律,③符合题意。“人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说明人们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是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与自然和谐相处,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点睛】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1981年至今有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的首次改变。这一论断的改变表明 ‎①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把握往往受到诸多主观条件的限制 ‎②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已经从自发到自觉 ‎③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把握往往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而非主观条件,①表述错误。社会发展规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材料中讲的是社会主要矛盾,不是同一概念,②不符合题意。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国情和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我国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作出重要的发展,这体现出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9.“天人相应,日月相参”,人体的健康与自然界万物变化关系密切。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月亮的盈亏变化影响着我们的身体:人在月亏时气血较虚,月盈时气血比较旺盛,月亮的盈亏变化与人体脏腑功能、气血盛衰息息相关。因此养生时一定要注意并利用好这种变化,根据月亮盈亏的变化,及时调整不同时段的养生重点。这一研究结论佐证了 ‎①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养生质量的依据 ‎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月亮的盈亏变化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因此养生时一定要注意并利用好这种变化,根据月亮盈亏的变化,及时调整不同时段的养生重点”,这一研究结论作证了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也说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④符合题意。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养生质量的重要条件,不是依据,②表述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③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20.近些年,人们提出来了“慢活”理念,一些人逐渐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①具体科学随着哲学的发展而进步 ‎ ‎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③哲学给人以智慧 ‎ ‎④哲学源于人们的世界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①表述错误。一些人逐渐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符合题意。人们提出来了“慢活”理念,一些人逐渐接受了该理念,这说明了哲学能为人们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给人以智慧,③符合题意。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而不是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 ‎21.2017年5月27日,中国围棋峰会人机大战三番模仿决胜局比赛在浙江桐乡进行。最终,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以3:0战胜柯洁九段。AlphaGo两年来横扫中韩围棋棋坛,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热议。人工智能AlphaGo ‎①是人类智慧的升华,可成为新的意识活动的主体 ‎②具有独立的意识,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③可以模拟人类思维,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④只是一种物质工具,和人的意识有着本质的区别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意识活动的主体是人,不是人工智能AlphaGo,①表述错误。人工智能AlphaGo只是一种物质工具,不具有独立的意识,②表述错误。“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以3:0战胜柯洁九段”,可以看出人工智能AlphaGo可以模拟人类思维,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③符合题意。人工智能AlphaGo虽然可以下围棋,但只是一种物质工具,和人的意识有着本质的区别,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点睛】解答组合式选择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排错法。即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将题干选项内容联系起来,作分析判断,排除含有错误选项的题肢,从而得出正确答案。2.排异法。即找出虽然表述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不统一的选项,然后排除含有该选项的题肢。3 . 综合法。即解题过程中,往往单纯使用某一种方法解题较为困难,而综合运用上述方法,效果则较为理想。‎ ‎22.中国自古就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人如果读了诸葛亮的《出师表》而不为之动容,就会被视为不忠;一个如果读了李密的《陈情表》而不为之动情,就会被视为不孝。现在,我们应该加一句,一个人如果读了中国近代史而无动于衷,就不是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材料说明 A.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B. 意识对客观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是一样的 D.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动容”、“动情”属于意识范畴,读了《出师表》会动容,读了《陈情表》会动情,说明人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即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意识的反作用,B不符合题意。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C表述错误。“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与材料主旨不符,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23.俗话说;“人闲百病生。”医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泌,这种激素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抵御外界的不良刺激和疾病的侵袭。这说明 A.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 B. 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C.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 D. 物质是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答案】C ‎【解析】‎ 适度的紧张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泌,这种激素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抵御外界的不良刺激和疾病的侵袭。这说明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故C选项符合题意,应选;A表述与题意无关,排除;B选项强调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排除;D选项是物质的定义,与题意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学习意识的能动性时要克服以下几个错误观点:‎ ‎(1)把“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等同于“人的认识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 ‎(2)把“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等同于“处于特定历史时期的人们可以将一切客观事物认识穷尽。”‎ ‎(3)把“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等同于“人的意识能够直接使客观世界发生改变。”‎ ‎24.《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了路。管仲说:“老马这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B. 人和马都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 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D. 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 ‎【答案】C ‎【解析】‎ ‎【详解】物质决定意识,老马识途的功能在于老马对于路途的熟悉程度,路线在老马记忆中的客观存在,是这个功能的客观实在性,人只是发现了老马的这个功能,A表述错误。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老马没有意识,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表述错误。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具体表现为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线体现了发挥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C符合题意。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因此老马之“智“不是源于实践而是马自身的一种本能,D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 ‎25.“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诗句表明的哲理是 A. 人各有所长,不能求全责备 B.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 意识具有能动性 D. 规律具有普遍性,违背规律必然遭到惩罚 ‎【答案】B ‎【解析】‎ ‎【详解】“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体现的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符合题意。“人各有所长,不能求全责备“体现的是矛盾的观点,A不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意识具有能动性,C不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规律具有普遍性,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26.有人向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您觉得我们死后,意识上哪里去了?”他回答:“我觉得大脑就像计算机,意识就像是软件程序。你关了电脑,程序也就终止运行了。”从意识的角度看,霍金的回答反映了 ‎①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人的大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 ‎④意识依赖于物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①表述错误。霍金的话强调的是意识是人脑的特有的机能,没有强调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②不符合题意。“意识就像是软件程序。你关了电脑,程序也就终止运行了“说明了人的大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③符合题意。“意识就像是软件程序。你关了电脑,程序也就终止运行了“说明了意识依赖于物质,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27.曾几何时,崇山峻岭原始森林变成了延绵不绝的“光头山”。四川人民经过十几年苦心经营,再现了满目苍翠的浩瀚林海,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屏障的建成折射出当地人民 A. 秉持绿色生态理念,发挥人定胜天的气概 B. 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 C. 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D. 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人定胜天”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A表述错误;生态屏障的建成折射出当地人民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保护生态环境,D符合题意;当地人民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而不是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C不符合题意。‎ ‎28.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 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是 A. 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叶适)‎ B. 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朱熹)‎ C. 观念的产生,并无必要假设外物的存在(巴克莱,英国)‎ D.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的观点认识到水气等物质是天地的起源,属于朴素唯物主义思想,A项与题意观点相一致;B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与题意不符;CD项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 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9.G20杭州峰会的LOGO上有一座由20根线条构筑而成的桥梁,寓意G20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桥梁线条形似光纤,寓意为信息时代的互联互通。G20的“O”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精神。中文印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英文CHINA相呼应。这说明 ‎①以正确的意识为指导,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创造性思维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④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加工改造的结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不能体现以正确意识为指导,推动事物的发展,①不符合题意。创造性思维是推动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②表述错误。G20杭州峰会的LOGO的寓意,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③符合题意。G20杭州峰会的LOGO的寓意,反映了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加工改造的结果,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30.“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和情感因素。对于生活压力,有人积极倡导这样的励志正能量: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倡导“正能量”是因为它 ‎①具有创造性,能够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精神 ‎②具有选择性,能在特定条件下控制人的精神 ‎③具有能动性,能够改变人的精神状态并给人以信心 ‎④具有反作用,能够调节和控制人体生理活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因此“正能量”不可能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精神,①表述错误。意识的选择性侧重于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而非对人的精神的影响,②表述错误。“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和情感因素,具有能动性,能够改变人的精神并给人以信心,③符合题意。“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因此“正能量”具有反作用,它能够调节和控制人的生理活动,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点睛】解答组合式选择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排错法。即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将题干选项内容联系起来,作分析判断,排除含有错误选项的题肢,从而得出正确答案。2.排异法。即找出虽然表述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不统一的选项,然后排除含有该选项的题肢。3 . 综合法。即解题过程中,往往单纯使用某一种方法解题较为困难,而综合运用上述方法,效果则较为理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环境问题从现象看,是工业快速发展造成的,但实质上在于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以及由此支配的发展模式。随着工业文明的诞生、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主宰自然的认识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认识。这种认识认为地球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由此毫无节制地开发资源、无所顾忌地排放废弃物。在工业化进程迅猛推进的同时,人类却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人们开始反思对待自然的态度,认识到这一切是“人类反叛自然界”的结果。同时,人们也开始积极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说明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道理。‎ ‎【答案】①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工业快速发展,企图主宰自然的错误认识违背了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遭到了规律的惩罚。②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考查规律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调动和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道理。‎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说明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道理。解答本题,首先审题。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即规律的相关知识,题型设置属于“原因类”主观题。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在工业化进程迅猛推进的同时,人类却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这说明了工业快速发展,企图主宰自然的错误认识违背了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遭到了规律的惩罚,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人们也开始积极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最后把材料信息与规律相关知识结合进行分析。‎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汇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空间应用新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实验。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我们不断用新技术,解决老问题,让技术发展日臻先进完美,实现了对太空不断深入地探索。航天人凭借自己的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凭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大胆想象,敢于创造,由“跟跑者”到“并行者”,终于成为今天的“领跑者”,不断奠定航天大国的地位。‎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是如何体现意识的作用的。‎ ‎【答案】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物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使得我们实现了我们对太空不断地探索,达成了空间交汇对接技术在多领域的应用和实验。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地反作用)意识对人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航天人在航天精神的鼓舞下,大胆想象,敢于创造,不断推动航天事业的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为背景素材,考查意识的作用的知识,着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究和论证事物能力。本题题型设置属于“体现类”主观题,解答本题,需要全面准确提取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信息分析体现的意识的作用即可。‎ ‎【详解】本题要求说明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是如何体现意识的作用的。本题题型设置属于“体现类”试题,知识限定明确,切入口较小,意识的能动作用体现在意识能指导人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使得我们实现了我们对太空不断地探索,达成了空间交汇对接技术在多领域的应用和实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航天人在航天精神的鼓舞下,大胆想象,敢于创造,不断推动航天事业的发展。‎ ‎【点睛】如何体现(做到)某某观点或原理类试题的答题模板: 第一步“定”,即定位所要运用的观点、原理。  第二步“分”,即对观点、原理进行分解。 第三步“筛”,即把分解的观点、原理内容依据材料作出取舍。  第四步“联”,即把保留的观点、原理内容与相应材料进行有机联结。‎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乡水果资源丰富且毗邻县城,交通便利。根据这种状况,乡党委和乡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产业品牌”的战略,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广脆蜜桃、草莓、凉薯、西瓜、李子等特色时鲜水果种植。在广大干部群众的顽强拼搏和真抓实干下,该乡培育出“勺哈脆蜜桃”“浦口凉薯”“新农草莓”等特色水果产业,乡域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简析该乡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的。‎ ‎【答案】①该乡利用当地资源优势,进行特色水果种植,做到了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③以市场为导向,顽强拼搏真抓实干,体现了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乡经济发展为素材,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的知识,着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究和论证事物能力。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切入口较小,解答本题需要全面准确提取材料信息,把材料信息与教材基础知识相结合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本题要求简析该乡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的。解答本题,首先审题。本题知识范围明确,体现设置属于“体现类”主观题。然后带着问题阅材料,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某乡水果资源丰富且毗邻县城,交通便利。根据这种状况,乡党委和乡政府坚持‘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产业品牌’的战略”体现了该乡做到了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乡党委和乡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产业品牌’的战略”,体现了该乡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广脆蜜桃、草莓、凉薯、西瓜、李子等特色时鲜水果种植”、“在广大干部群众的顽强拼搏和真抓实干下”体现了该乡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