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政治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2019最新】精选高二政治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关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④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的《孙子兵法》在西方吸引了一大批学者、政治家的争相研读。《孙子兵法》的哲学理念有助于全世界和平外交,也有助于全人类的和平与稳定。这说明《孙子兵法》的哲学理念(    )‎ A.对更新人的观念具有决定作用 B.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C.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D.能够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 ‎3、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在尊重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选择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这体现了(  )‎ - 20 - / 20‎ A.存在决定思维 B.思维影响着存在 C.思维与存在不能分离 D.思维与存在同是本原 ‎ ‎4、法国一家天文学研究机构和德克萨斯大学的天文学家,在星际介质中发现了迄今为止最为复杂的有机分子:蒽。这一事实充分说明(      ) A.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 B.不可知论的观点是错误的 C.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D.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其自身的规律 ‎ ‎5、下列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凡是唯物主义一定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一定是没有可取之处的 ②凡是唯物主义一定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凡是唯心主义一定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 ③唯物主义有不科学的地方,唯心主义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两者共同构成哲学的基本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 20 - / 20‎ ‎6、从邓小平理论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说明(     ) ①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②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③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中的科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7、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旧哲学的区别是(    ) ①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 ②旧哲学是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较之旧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8、宋代诗人陈简斋的诗作:“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 - 20 - / 20‎ A.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B.脱离物质的运动是存在的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事物是静止的 ‎ ‎9、人看物的眼光有“直”与“曲”之分。直的,看到的是事物表面的姿态;曲的,看到的是事物的内部姿态及对外与他物的关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B.人能把握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C.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D.人类的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 ‎10、现实世界空间是三维的,绘画作为平面艺术是二维的。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这种现象表明,意识是(   ) A.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 B.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 C.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 D.对客观对象的直观反映 ‎ - 20 - / 20‎ ‎11、我国成功研制出的世界上首台拟态计算机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生活在东南亚海域的拟态章鱼,该章鱼为了适应环境可以模拟至少十五种动物,堪称“变形金刚”。一般的计算机结构固定不变、靠软件编程计算,而拟态计算机靠变结构、软硬件结合计算。针对用户不同的应用需求,拟态计算机可通过改变自身结构进行主动认知,以提高效能。这表明(   )‎ A.人类生产活动是为了适应自然环境 ‎ B.实践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 D.拟态计算机具有意识的能动性特点 ‎12、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 ‎13、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19世纪法国作家埃勒·凡尔纳在其小说中描述的很多科学幻想成为现实,如电视机、直升飞机、潜水艇和人类登月等,很多发明家承认他们从凡尔纳的科学幻想中受到启发,甚至有人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语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作为人类意识花朵的科学幻想的付诸实现。这表明(  ‎ - 20 - / 20‎ ‎ ) ①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②意识怎样幻想世界,世界就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③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4、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 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正确认识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5、物联网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幅生活图景:通过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感应芯片使其智能化,然后借助无线网络,实现人与物体的“对话”,物体和物体的“交流”,使生活中任何物品都变得“有感觉、有思想”。这说明(   ) ‎ - 20 - / 20‎ ‎①人的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人们通过科技可使物体具备意识功能 ③科技的发展使人与物的界限日益模糊 ④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事物固有的属性改造世界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16、20世纪30年代,喜旱莲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后来迅速蔓延,造成本土植物种类以及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迅速减少,水体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这表明(  ) 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②事物之间联系具有多样性 ③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④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智慧城市”通过智能传感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对接融合,政府、企业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城市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从哲学上看,“智慧城市”(   ) A.打破常规,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 - 20 - / 20‎ ‎ B.发挥了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决定作用 C.遵循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D.说明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 ‎18、物联网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跟踪、控制和信息的互换、共享。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9、历史上,海南曾因地处边陲而被视为“化外之地”;在明代,海南因航海和卫戍的需要而受到重视,被称为“南溟奇甸”。改革开放以后,海南地位空前提高。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下,海南成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海南人民努力把海南建设成生态示范省、国际旅游岛。海南的发展历史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 ①部分制约整体,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②部分的功能之和构成了整体功能,部分的发展就是整体的发展 ‎ - 20 - / 20‎ ‎③整体统率部分,部分的发展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④只有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发展好局部,才能实现整体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会开汽车的人很多,但懂得驾驶热气球的人就很少。其实,热气球并非真的被“驾驶”,它是随风而行的。热气球的动力就是燃烧器,没有方向舵,其飞行方向和速度完全取决于风向和风速,而风在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方向和速度。因此,飞行员可以选择适当的高度,搭乘不同的气流,来调整飞行方向。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对事物关系的推测,确保了飞行的方向性 ‎②热气球的成功飞行,根源于热气活动的规律性 ‎③热气球的发明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④认识风向和风速的程度,决定着热气球飞行收到预期效果的程度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1、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必须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下列说法中能够正确反映发展的实质的是(  )‎ A.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B.发展是同一事物的重复和循环 C.发展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D.发展是指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变化的过程 - 20 - / 20‎ ‎ ‎ ‎22、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习近平说,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的哲学依据是(   )‎ ‎①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②事物发展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④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23、有人算过,比尔•盖茨每秒钟进账2500美元。但他并未坐享每秒钟2500美元的进账。他在42岁的精力旺盛时期,却悄然地“退居二线”,把公司的日常运作交给了他的“亲密战友”负责,自己则专注于未来新软件的开发,因为他清醒地认识到“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这表明(  ) A.不断创新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B.发展需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 C.解放思想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关键 D.财富总是属于头脑清醒的人 ‎ - 20 - / 20‎ ‎24、著名作家姚雪垠有句名言:“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 这句话主要体现了(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 D.矛盾着的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25、哲学史上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 下列选项中能正确体现“两个对子”的是(   )‎ ‎①气者理之依也一—天地合而万物生 ‎②形存则神存——存在就是被感知 ‎③擒贼先擒王——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沧海变桑田——天不变道亦不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6、香港《文汇报》的社论称,习近平视察广东,释放两大讯息,一是表明将坚定不移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二是将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下面对改革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改革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20 - / 20‎ ‎②社会主义改革是辩证的否定,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③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和内在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7、停下休息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还在奔跑。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②既立足整体,又重视局部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④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8、儿童在3岁的时候精细动作还没有学好,如果这时候强迫孩子“认字,写字,记忆英语单词,练习钢琴”,基本是在做无用功,而且会降低或摧残儿童学习的热情。与孩子丧失学习兴趣相比,父母所取得的那几个英语单词和几个汉字或者机械的几个钢琴按键的熟悉成果简直微不足道。上述观点的唯物辩证法依据是(   )‎ ‎①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 ‎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要着重抓住矛盾的特殊性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0 - / 20‎ ‎29、堵车现象并非只存在于个别国家,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对策,德国消除“高峰”时段,以色列让自行车取代汽车,西班牙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这种现象说明(   )‎ ‎①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 ‎②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矛盾普遍性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0、马云说:“看见10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有些人一会儿抓这只兔子,一会儿抓那只兔子,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住。CEO的主要任务不是寻找机会而是对机会说No。机会太多,只能抓一个。我只能抓一只兔子,抓多了,什么都会丢掉。”这一论述蕴涵的哲理是(   ) A.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 C.要首先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 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1、“茉莉、米兰香气袭人,可花并不艳丽;君子兰、牡丹雍容华贵,但并不那么香;玫瑰倒是色香俱全,却有刺。鲜者,取其鲜;香者,取其香;带刺者,更宜贵其鲜而香。” 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 20 - / 20‎ ‎  ) A.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获得正确的认识,必须做到客观与主观相符合 C.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D.看问题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 ‎ ‎32、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下列说法体现这一方法的是(  ) A.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 B.为官发财,应当两道 C.四面出击,全面突破 ‎ D.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 ‎33、多年来,我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今天,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正在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 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 ) ①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②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 ③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0 - / 20‎ ‎ ‎ ‎34、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及其领导的团队经过长达20年的科学实验和潜心研究,突破以冯·诺依曼命名的体系结构的局限,并将其结构进行扩展,研制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网络超级操作系统,解决了网络安全性低、用户难在同一个终端上跨平台操作的难题。他们的成功在于(   )‎ ‎①关注现实问题,具有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②坚持辩证否定观,对传统计算机体系结构进行扬弃 ‎③坚信量变必然引起质变,重视研究的积累 ‎④用理论创新推动人类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5、城市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出现的“第四次发展浪潮”。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将有效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城市运行质量和效率。由此可见,城市智慧化(   )‎ A.是目前城市自我发展的最佳模式 B.是实现城市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是城市自我否定和提升的过程 D.其发展总是呈现上升趋势 ‎ - 20 - / 20‎ ‎36、“当你面对邪恶者和无道者时,你是奋起抗争还是躲避顺从?当你面对金钱和财富时,你是取之有道还是贪得无厌?当你面对权力和地位时,你是一心奉公还是以权谋私……”某大学校长用十个“当你”,告诫学子“人间正道是沧桑,每个人都应有自己正确的选择”。这是基于(   )‎ ‎①价值观影响人生道路的选择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③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④拥有高尚思想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7、“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这是感动中国人物“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颁奖词。这启示我们(   )‎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②人的价值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③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④卓越的能力是创造卓越人生的前提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8、马云说,为赚钱顺便做好事,还是为做好事同时赚钱,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以商业的心态去做事已经不行,必须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段才能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公益的心态获得的回报越多,个人的价值就越大 ‎ - 20 - / 20‎ ‎②“心态”影响商业活动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③不同的“心态”决定着商业活动中思维方式和成败 ④符合社会规律的意识能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物质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9、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注发展质量、增加民生福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在城市形象宣传中,“幸福”“活力”“生态”等成了常见的宣传语。这说明(  )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语言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 ‎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40、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努力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这一要求的理论依据在于(   )‎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D.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 20 - / 20‎ 二、非选择题(6个小题,共40分)‎ ‎1、创新位列新发展理念之首,居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十九大报告50余次提到创新,尤其是强调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其中法律创新必须不断推进。‎ ‎2017年10月20日,十九大新闻中心在北京举行“加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情况”记者会。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表示“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审议通过了《网络安全法》《电影产业促进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国歌法》以及《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等4部法律、1部决定,同时出台和修订了一大批文化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成果显著。”‎ 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什么要修订和完善文化建设相关法律?(6分)‎ ‎2、针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和扶贫脱贫现实状况,中央提出了2017年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宏伟目标——在2020年前完成全部脱贫。为实现这一艰巨任务,党和政府要创新扶贫攻坚新机制,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齐心协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骨干实干,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用意识作用的知识,说明中央为什么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8分)‎ - 20 - / 20‎ ‎3.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扶贫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精准扶贫。‎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说明我国怎样打赢脱贫攻坚战。(6分)‎ ‎4.《“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我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开启了建设健康中国新征程。围绕该行动纲领,我校高二年级同学开展探究活动,其中有以下两种观点值得关注。‎ 同学甲: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应由国家统一协调,统筹社会、行业和个人三个层面,形成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 同学乙: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主要是每个人要切实地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只有我们每个人养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关注环保,支持环保,才能推动健康中国的实现。‎ 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原理,对甲、乙同学的观点进行论证。(8分)‎ ‎5.《“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健康中国”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坚定信心,循序渐进,扎实推进。‎ 运用“发展观”的相关知识,谈谈应如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6分)‎ ‎6.当前我国面临着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国家提出建设“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健康中国战略。该战略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 - 20 - / 20‎ 请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6分)‎ - 20 - / 2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