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政治(江苏专用)一轮课件:专题四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高考政治(江苏专用)一轮课件:专题四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专题四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政治 江苏省专用 考点一 灿烂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表现:汉字和①  史书典籍     。 思考: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这种说 法对吗? 提示: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 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独树一帜,②  独领风骚     ;一方水土,③ 一方文化   ;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考点 清单 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 容性。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④  求同存异     和⑤  兼收并蓄     。 4.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⑥  共性     ,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 们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思考:如何理解中华各民族的文化? 提示:从中华文化的组成来看,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是指56个民族异彩纷呈的 文化,相对于中华文化而言,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是个性。 考点二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创造精神、①  奋斗精神      、团结精神、②  梦想精神     。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思考:爱国主义是抽象的吗?它与爱社会主义是矛盾的吗? 提示: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 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 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 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③  长征精神     、延 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2)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④  雷锋精神     、 “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这个时 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第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一“主心骨”的作用。第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第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 文化。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第一,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⑥  精神纽带     ,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 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第二,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 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⑦  精神火炬     。 第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⑧  综合素质     的必然要 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考点一 灿烂的中华文化 1.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知能拓展 独特性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地域性 侧重于文化的地域色彩。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民族性 侧重于文化的民族差异。中华各民族基于自身的政治、经济等状况,在文化上呈现多样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区分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区别 侧重点 侧重于从动态上,即从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从纵向上表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薪火相传 侧重于从静态上,即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上,从横向上表明中华文化 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异彩纷呈 见证 汉字、史书典籍 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地域性、民族性 联系 二者都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含义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表现 ①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各有所尊,但都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种包容汇通的精神,使得中华文化具有非凡的融合力;②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这种融合使得中华民族在汉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不同地域的优秀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③在对待外域文化上,中华文化以其博大的胸怀,吸收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成果 3.全面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意义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的包容性;②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强了中华文化的融合力;③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地位 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 特别提醒  包容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内在关系   考点二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伟大的民族精神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和途径 (1)原因 重要性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必要性 ①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源泉角度 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自身角度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主体角度 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 建设者 “主心骨”角度 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主心骨”的作用 继承与交流角度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正确 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2)途径 分析角度 具体表述 文化的实质与作用 民族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与社会的关系 民族精神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对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文化与人的关系 民族精神可以影响人,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的传承 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 华文化的发展 3.民族精神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先进文化建设 弘扬民族精神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现,有利于改造落 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议题1 如何守护英雄,弘扬民族精神 生活情境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 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 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 “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 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跟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 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 实践探究 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 :“ 黄继光堵枪眼时 , 我在现 场 !” 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 , 燃烧弹点燃伪装草 ,“ 大火整整烧了 二十多分钟 , 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郅顺义多次口述 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 探究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探究我们应该如何守护英雄,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知识链接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 德建设等。 探究路径  本议题聚焦生活中的真实事例,构建问题情境,既考查了学生获 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 探究问题要求从现实生活中抹黑英雄的例子出发去谈如何守护英雄,弘扬 中华民族精神 , 属于措施类试题 , 需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分析。首先 , 要守 护民族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 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 头脑 , 提升自己的眼界 , 自觉辨别信息真伪 , 坚决抵制落后文化和错误言 论。其次 , 要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 需结合社会实践 , 创新宣传和 弘扬的形式,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抵制抹黑英雄、曲解历史 的行为,大力宣传英雄精神。最后,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就要使群 众懂得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弘扬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弘 扬英雄精神。 参考答案     尊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 的能力。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 歪曲历史的言行。大力宣传英雄精神,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 神的突出表现,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 议题2 异国小镇为何钟情中华文化 生活情境  德国有个千年小镇 , 自 1928 年起每年 2 月都会举办“中国人狂 欢节” , 挂灯笼、贴福字 , 到处洋溢着中国气息。当地人讲 , 他们与中国很 早以前就有通商交往 , 由于迷上了中华文化 , 便渐渐以“中国人”自居。不 过,《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显示,不少海外受访者对中 华文化的了解更多的还局限于中餐、中医药和武术等,中华文化要在世界 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依然任重道远。 探究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遥远的异国小镇为什么对中 华文化情有独钟。 知识链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对人的 影响、文化创新与发展等。 探究路径     探究问题属于原因类试题 , 要求分析遥远的异国小镇一直对中 华文化情有独钟的原因 , 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通过材料中德国 的千年小镇挂灯笼、贴福字 , 到处洋溢着中国气息可知答案要素有中华文 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 通过材料中他们与中国很早以前就有通商往来可 知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 通过材料中小镇的人迷上了中华文化 , 渐渐以中国人自居可知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具有持久性。 参考答案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商 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传播;经年累 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具有持久性。 议题3 探寻家乡文化 生活情境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们生活的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 的土地,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行走在这里,亲近文化遗产,探访名人故居,走 入创新基地 …… 我们会获得丰富的文化体验。 探究问题 某校开展“漫游家乡”文化实践活动,围绕“灿烂文明”“红 色记忆”“魅力创新”三大主题向同学们征集活动意向。请完成下表。 文化实践活动 主题:         (从“灿烂文明”“红色记忆”“魅力创新”中任选其一) 地点:             (地点应与主题相符,可结合本地实际选择博物馆、名人故居等) 推荐词:(结合个人体验和《文化生活》知识,阐述推荐地点的文化价值,10 0字左右)                                             知识链接  传统文化的继承、优秀文化对人的作用、文化自信、文化遗 产、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创新等。 探究路径  探究问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生活体验 与学科知识相结合,亲切自然。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和考查方向可以进行 如下解答:①主题如选择“灿烂文明”,地点可选择博物馆、文化遗址、历 史名人故居等。推荐词可从传统文化对今天的积极作用角度入手,让同学 们感受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② 主题如选择“红色记忆”,地点可选择抗战遗址、革命人物故居等。推荐 词可从中华民族精神的角度入手,缅怀革命先辈,让同学们对中华民族的伟 大民族精神有更深刻的认同和了解。③主题如选择“魅力创新”,地点可 选择科技馆、艺术馆、创新实验室等。推荐词要从文化创新的角度入手, 强调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文化也在不断地创新、发展,并通过各 种方式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参考答案     所选地点与主题相符,能将个人生活中的文化体验与学科知识 有机结合,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价值,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情景理交融。 知识角度:中华历史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爱国主义是中 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弘扬与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创新不断推动社会 实践的发展,促进文化的繁荣,等。 等级 等级描述 第一等级 能将个人生活中的文化体验与学科知识有机结 合,准确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所选地点的 文化价值,情景理交融 第二等级 能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个人文化体验,较为准确地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所选地点的文化价 值,但不够具体充分 第三等级 应答与试题无关;重复试题内容;没有应答 例     (2019北京朝阳一模,39) 【昔日老影院 今天藏书楼】   2018年4月,历经多年改造,具有七十多年历史的红楼影院变身为一座 公共藏书楼。 该藏书楼集私人藏书楼、公共图书馆、实体书店于一体,以“众藏、共 阅、分享”为核心理念:藏书全部来源于社会公众,包括已故的知名专家学 者的全部或大部分藏书、作者本人著述及藏书、机构精品藏书、个人有 价值的藏书等;藏书楼面向社会开放,无论新书、旧书,都可以在藏书楼内 免费阅览、借阅,或者购买;每个人的藏书都是其人生见闻、知识体系的凝 创新思维 结 , 图书的藏家、作者通过读者阅读来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思想感悟。 藏书楼还可以为各类读书会、讲座、研讨、报告、新书发布、阅读沙龙 等阅读推广活动提供免费场地。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该公共藏书楼“核心理 念”蕴含的文化价值。(8分) (2)“一个城市的市民,如果把文化当‘日子’过,而不是当‘节’过,那么, 这个城市就可以称之为文化之都。”立足北京实际、结合生活体验,请你 为建设“文化之都”提两条具体建议。(4分) 答案      (12分) (1)“ 众藏”传承了中国传统的藏书文化 , 有利于优秀文化典籍、藏书的保 存和传承 , 让文化资源焕发新的活力。 “共阅”有利于推动全民阅读 , 让优秀文化滋养身心、涵养精神文化 , 提高 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分享”有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 弘扬民族精神 , 形成良好的社 会氛围。 总之,公共藏书楼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利于打造书香社会,增强文 化自信。(8分) (2)(不限模块,不限角度,但两个角度不可雷同)(4分) 示例:①改造北京街区时,既要保护好历史文化风貌,又要满足人们的新的 文化需求。 ②加大对北京文化惠民工程的财政投入 , 增加休闲文化场所。 试题特点  本题极具创新性 , 试题情境贴近生活 , 限定性设问与开放性设问 相结合。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既凸显学科知识的价值 , 又注重 开拓学生视野 ,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文化现象。 探究路径  本题以红楼影院演变为公共藏书楼为背景 , 考查 《 文化生活 》 的知识。分析公共藏书楼“众藏、共阅、分享”的核心理念所蕴含的文 化价值 , 可从文化继承与发展、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公 益性文化事业等角度回答。具体建议可从加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加大 财政投入角度提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