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学案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知识体系——定内容 核心素养——定能力 政治认同 关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科学精神 通过学习,能够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正确处理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变化 法治意识 —— 公共参与 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 学案一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真题定向] 1.(2017·全国卷Ⅲ)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 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 “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说明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也说明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①②正确;通过交流,人们可以理解而非确定革命文化的内涵,③错误;大众传媒因其自身的优势在传播与展示革命文化的价值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但并不能说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传播才有价值,④错误。 2.(2014·全国卷Ⅰ)2014年3月27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建交50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 ) ①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 ②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 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和普遍的规律,也有各自的特色,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得以交流的前提和基础,②说的是中法文化的共性,③说的是中法文化各有特色,均当选。①和设问不构成因果联系,④说法明显错误,均排除。 3.(2012·全国卷)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 材料旨在表明不同教派和睦相处,中西方建筑、婚礼、餐饮并存。中西方文化能够和睦相处表明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④当选;中西方文化并存表明澳门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具有多样性,①当选;文化的性质是由经济、政治决定的,地理环境只能影响文化, ②错误;③从材料中看不出来。 [备考关注] ——————————————————————————————————————— 全国卷对文化的多样性这一考点主要是通过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的。常常通过中外文化的具体案例作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分析;关于文化的多样性,常常通过以下几个角度考查:一、单独考查文化是民族的,即考查不同民族文化的个性、鲜明的民族性,尤其是结合传统文化考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二、单独考查文化是世界的,即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比如不同国家人民对同一种文化作品会产生共鸣。三、结合文化交流考查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知能清障]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节日 文化遗产 含义 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及审美、人种学、人类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物、遗迹等 地位 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意义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态度 挖掘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 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 2.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世界性 民族性 表现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原因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规律 各民族间存在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辩证 关系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出来 错误 倾向 ①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看不到共性和普遍规律;②只看到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共性,而看不到存在的差异 3.尊重文化多样性 角度 阐释 是什么 含义 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表现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必要性 ① 为什么 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意义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文化是民族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怎样做 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原则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具体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任务 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演练冲关] 1.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也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然而韩国、越南虽和中国一样在同一天过春节,但三个国家的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贴对联、点爆竹、包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吃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做年粽。由此可见( ) ①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文化以经济为基础 ④春节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节日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D 中国、韩国、越南三个国家的春节习俗各不相同,这既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春节得到世界的认可,这体现了经济是文化的基础。②③正确;①与题意无关;④不正确。 2.中秋、清明、端午等中国传统节日被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样做有利于( ) ①展示民族文化,复兴优秀传统民俗 ②给现代社会的人们带来新的乐趣,从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加强国民的民族认同,表达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 ④使人们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选C 传统民俗中的优秀内容,对人们的生活会产生持久的影响,应大力继承和发展,故①当选;②强调了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文化具有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作用,当选;③符合题意,当选;④不符合题意。 3.“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甘地这句名言强调的是( ) A.要保持民族文化特色,摒弃一切外来文化 B.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 C.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和发展 D.既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 解析:选D “摒弃一切外来文化”说法错误,A项不选;B项不符合题意,题中“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强调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与个性;C项不符合题意;“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强调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强调的是要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故D项当选。 4.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 解析:选C A项不符合题意,因为选项只强调“不同”没强调“共同”。B项不符合题意,因为如果强调的是“巨大的反差”,那就说明不了澳大利亚观众能接受我国文化。D项表述有问题,题目只说“澳大利亚观众”认可了我国的《云南映象》,而没有说世界上其他国家也认可该剧。所以选C项,不同国家的人民在文化上有了共性,才能产生共鸣。 学案二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深度理解] 1.文化传播的途径 (1)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2)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2.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和特点 (1)主要手段:大众传媒如今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2)特点: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特别提醒] 图示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 3.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的区别与联系 重要途径 主要手段 商业贸易 人口迁徙 教育 大众传媒 地位 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意义 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加速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侧重点 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 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 联系 文化传播以传媒为载体,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传播途径,实现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无论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还是文化传播的手段,都直接影响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4.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意义 对中国 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对世界 有利于世界各国文化相互借鉴吸收,取长补短;有利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有利于增进国家间的友谊和加强相互了解,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要求 引进来 我们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 走出去 我们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高度研究] 本考点属于命题重点,常结合文化交流的事例考查文化交流的手段、意义、途径等。复习时,要注意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等知识结合起来,要注意区分文化交流的途径和手段,区分文化交流的“进”与“出”。 [典例1] (2017·全国卷Ⅱ)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 ) ①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②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 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各具鲜明特色 ④规定着各自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选C 中俄两国红色文化各具特色,但又深受彼此喜爱,说明两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既存在着共性又有各自特色,③入选;红色旅游能够发展说明这一项目符合消费者的需求,②入选;①④说法错误。 解题师说 准确把握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及创新的关系 (1)关于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①文化多样性是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交流的前提。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交流。 ③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典例2] (2014·全国卷Ⅱ)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选B 从“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看出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①可选。《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了极大关注与大众传媒的作用密不可分,③可选。②说法明显错误。④中的“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表述不准确,应该是丰富了中华餐饮文化的表现形式,扩大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影响力。 解题师说 解答文化传播途径和手段试题的基本要求 第一,准确区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的具体形式,解题时一定要对选项进行认真分析。 第二,应全面看待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一方面,大众传媒使内容丰富、格调高雅的文化作品得到更好的传播,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另一方面,一些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肆意传播,如网上算命等。因此必须对大众传媒进行管理,决不能放任自流。要加强法制建设,使大众传媒的发展依法进行;同时还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自觉抵制不健康文化。 [典例3] (2017·全国卷Ⅲ·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 材料一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目前,中国建成了营业总里程达2.2万千米的高速铁路网,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加快高铁“走出去”步伐。2017年4月,中国企业经过激烈竞争,获得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的建设合同。该铁路的开工建设,促进了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 材料二 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1.5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年内将有超过3 000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技术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 [解析] 题目中的知识限定为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中国高铁“走出去”是商业贸易,其过程也会伴随着人员交往,因此可从商业贸易和人员交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既有利于外国人了解中华文化,又有利于中国人了解外国文化等角度分析;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这一做法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答案] 商业贸易和人员交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国铁路“走出去”,提高了中国制造的知名度,成为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扩大了中外人员交往,有利于中国民众了解外国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解题师说 回答“中外文化交流意义”的思考角度 前提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一般 意义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对中国 的意义 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高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②有利于中华文化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对世界 的意义 ①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国家间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共赢、政治上相互理解 [广度演练] 一、选择题命题点专练——答准答快 1.2017年3月,中英两国共同举办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讲述了世界历史发展变迁的故事,让观众在领略人类文明精华的同时更加真切地感知文明间的互补、互动和相互交流。从中可以看出( ) 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②发展本民族文化必须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③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文化交流中要欢迎和鼓励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②中“认同”表述错误;各国的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因此④中“ 欢迎和鼓励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表述错误;“在领略人类文明精华的同时更加真切地感知文明间的互补、互动和相互交流”,表明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①③正确。 2.德国地理学家冯·李希霍芬将中亚与中国进行丝绸贸易的商道称为“丝绸之路”。然而,商人们运输的不仅仅是商品,在进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古希腊的哲学、科学,中国的印刷术,阿拉伯人的数学等文化也相互交流。这充分印证了( ) A.文化从产生之时就处于传承和创新状态 B.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古代的商人们都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 D.不同文化既冲突又共处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 解析:选B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也相互交流文化,体现了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故B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与题意不符,C项表述不科学。 3.现代社会中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大众传媒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网络等现代媒体已经取代传统媒体 ③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大众传媒的产生是以卫星、电视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选A ②错误,现代媒体不可能取代传统媒体。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共同发挥作用。大众传媒的产生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故④错误。①③从不同角度正确分析了大众传媒,故选A项。 4.“第五媒体”是人们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视听终端、以手机上网为平台、以即时为传播效果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的称谓。“第五媒体”( ) ①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 ②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③取代了其他传媒进行文化传播 ④标志着传媒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第五媒体”属于大众传媒,在现代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①②正确;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③错误;印刷媒体的推广是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④错误。 5.郑和首次下西洋距今已有600多年,600多年前郑和七次率船队浩浩荡荡驶入大海,历时28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传播中华文化的先河。下列关于文化交流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文化传播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②文化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 ③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文化之旅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D 600多年前的郑和下西洋,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文化与邻国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④当选。①是关于文化传播的正确说法,符合题意。②不是关于文化传播的表述,不符合题目要求。③错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6.从孔子学院的设立到中国文化年的举办,从《媳妇的美好时代》走红非洲到《印象马六甲》大型实景演出首次走出国门,中华文化“走出去”渐入佳境。假如让你写一篇有关此类活动的新闻报道,你认为比较合适的标题是( ) A.文化传播:推动世界文化逐步趋向统一 B.文化传播: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C.文化交流:吸收借鉴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D.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 解析:选D 材料表明了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启示我们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故D项符合题意,入选;A项中“推动世界文化逐步趋向统一”表述错误;本题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而不是对外来文化的吸收,C项不符合题意;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不是主要途径,B项表述不准确,且“教育”对材料概括不全面。 二、主观题命题点专练——答对答全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9月26日至27日,第二届中法文化论坛在法国里昂市举行。这是欧美同学会以民间外交形式首次走出国门举行的大型文化活动。本次论坛以“‘一带一路’,中法文化汇流和共享”为主题,围绕艺术、教育、创新、传播、博物馆建设等多个议题举办了19场27场次活动,包括8场研讨会和多场艺术展览。①致力于推动中法两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中国驻法大使翟隽表示,诞生于2 000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是通商交流之路,也是思想传播之路,②它把不同地区的人连接在一起,其互利共赢的精神对当今世界有重要的启发。中法虽相隔万里,但两国人民对各自文化的自豪感,包容、强烈的求知欲和丝路精神不谋而合。③里昂新中法大学校长戴乐涛表示,希望双方经济、企业、教育、文化等各界人士能积极参与其中,增进双方了解,夯实合作基础。 结合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中法文化论坛对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启示。 第一步:获取信息——全而不漏 材料 对接知识 ①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 ②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 ③ 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补充教材知识 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第二步:组织答案——精而不繁 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外国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中外文化交流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充分利用国与国之间的商业贸易、人员往来、教育交流等方式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④借助大众传媒,推动不同文化资源和信息的相互传递、沟通和共享,增进国家之间的情感,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友好相处,共建共享。 一、选择题 1.“清辉悄洒何悠悠,月到中秋分外明。”中国人对月亮的崇拜、敬爱之情在中秋节时表现得尤为突出。“明月千里寄相思”“花好月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佳句妙词无不在诉说着人们对团圆、美好的期盼。这说明( ) A.民族节日是民族身份的最重要标志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当前文化生活状况的体现 C.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D.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解析:选D A项表述错误,民族身份的最重要标志是民族文化。B项表述错误,民族节日不是一个民族当前文化生活状况的体现。C项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题目中的阐述表明了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故D项入选。 2.目前,我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是缔约国中最多的国家,但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传统技艺仍在不断消失,保护工作刻不容缓。为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 ) ①发挥文化教育传递功能,提高活态载体的传承素质 ②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开发,为当地发展服务 ③缓解现代生活方式冲击,有效维护非遗项目传承的生态环境 ④ 加强大众传媒宣传,提升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发挥教育的传递功能,提高活态载体的传承素质,加强大众传媒宣传,提升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故①④符合题意;②说法不科学,片面追求商业化会对历史文化遗产造成破坏,排除;③不符合实际,排除。 3.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假如让你写一篇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下论文,需要确定一组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 ) A.相互借鉴、拒绝融合、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B.和平共处、文化渗透、扩大文化影响力 C.尊重差异、理解个性、维护和固守传统文化 D.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解析:选D A项中“拒绝融合”的说法错误。B项中“文化渗透”的说法错误。C项中“维护和固守传统文化”的说法错误。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体现了中外文化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体现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故选D项。 4.每座历史建筑,年代不同,建筑材料、结构也有所不同。杭州市文物保护部门为每一处历史建筑编撰了专属的《历史建筑保护使用导则》,使得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都能有的放矢,修旧如旧。该做法能够( ) ①提高文物保护能力,保存城市的历史文脉 ②继承传统文化财富,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③丰富传统建筑内涵,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④批判继承历史文化,展现文化的博大精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 杭州市保护历史建筑的措施能够提高文物保护能力,保存城市的历史文脉,有利于继承传统文化财富,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①②符合题意;杭州市保护历史建筑的措施是“修旧如旧”,这并不能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③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对历史文化的批判继承,④不符合题意。 5.在欧美发达国家,马铃薯多以主食形式被消费:在美国,马铃薯食品多达70余种;英国是个“食土豆民族” ,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土豆;在德国,土豆和爱情一样重要。在中国和韩国,土豆则一直被作为蔬菜食用。材料中不同国家对食材马铃薯的开发与利用折射出( ) ①世界饮食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各国经济政治制度的差异 ③不同区域的饮食文化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④在实践中发展着的各民族的饮食文化具有共性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选D 材料中不同国家对食材马铃薯的开发与利用,折射出不同区域的饮食文化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世界饮食文化具有多样性,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④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 6.习近平指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姿多彩、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下列诗句中与习近平强调的观点相一致的是( ) 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②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习近平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故入选。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故入选。①观点与题意不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强调文化创新,故排除。③观点与题意不符,“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强调传统文化的特点,故排除。 7.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以其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精美绝伦的古建筑艺术和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主要是为了( ) A.开发:使世界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最大化 B.共享:使人们领略东西方文化的不同韵味 C.研究:使世界文化能逐渐融合以实现趋同 D.保护:使不同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 解析: 选D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使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D项表述正确;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可能趋同,C项表述错误;A、B两项不是联合国此举的目的。 8.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传统中医药多年来一直服务中国和亚洲人民,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中国传统医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 ①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有助于增进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 ②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有利于展现文化多样性 ③应注重继承和保护,进一步发挥中医的作用 ④要保护更要开发,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故②③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排除;④说法错误,文化的价值不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排除。 9.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推动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②先进文化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反作用 ③文化传播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C “汉语热”与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让中国的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说明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①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对文化的作用,②不符合题意;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③错误;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传播了中华文化,说明了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④正确。 10.每年5月的第2个星期天是母亲节。在母亲节这天,日本人送给母亲的是红石竹,泰国人送茉莉花,大多数国家通常是送康乃馨,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爱。而中国人在母亲节这一天,人们会送给母亲鲜花、蛋糕、亲手烹制的饭菜等礼物。这说明( )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文化无国界,民族节日所具有的特色正逐渐消失 ③文化决定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④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 母亲节已成为世界人民共有的节日,但不同国家和民族表达方式则不尽相同,这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①④正确;②③说法错误,不选。 11.2017年7月2日 ,天津京剧院《杨门女将》剧组在日本东京等地巡演12天,受到日本观众好评。……中国戏曲频频走出国门,迈步国际舞台,展示文化之美。戏曲走出去旨在( ) ①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②彰显文化多样性,保留各民族文化个性 ③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④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D 戏曲走出去旨在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①正确;戏曲走出去并不是为了保留各民族文化个性,②不选;戏曲走出去旨在展现中华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③正确;戏曲走出去并不是为了尊重不同民族文化,④不选。 12.长久以来,阅读被认为应该是件“孤独”的事。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社交化阅读的出现,让你可以看到好友在读什么书,看到他们的书架、推荐和想法,向他们赠书或借书……阅读方式的转变( ) ①推动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标志传媒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 ④彰显大众传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材料中阅读方式的转变,推动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①正确;材料中阅读方式的转变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无关,②不选;传媒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③错误;材料中阅读方式的转变彰显了大众传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④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宽带网络技术平台是提升信息消费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使用大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快了信息的网络传播速度,拓展了网络的覆盖范围,提高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使人们更为迅捷地接触到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文化,感受到不同文化的交汇与激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当如何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解析: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考生可以依据材料信息和设问要求,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发挥大众传媒的功能、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的角度进行思考。 答案: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交流与传播中做到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②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充分发挥其传递、沟通、共享文化的强大功能。③ 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努力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14.孔子学院是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截至2017年7月,中国已在1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11所孔子学院和1 07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孔子学院是中外双方真诚合作的结晶,是中外人文交流史上的一大创 举。孔子学院开办到哪里,就把沟通、了解、和谐、友爱的种子播撒到哪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把汉语和中华文化带到世界各国,又把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引入中华大地,书写着中外人文交流的绚丽篇章。 从“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角度,说明建立孔子学院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从“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角度,说明建立孔子学院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可以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以及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等角度进行展开即可。 答案:①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有利于学习、借鉴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③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通过孔子学院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