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08 财政与税收(押题专练)-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1.5月11日,在2017年国家卫计委深化医改重点工作任务发布会上传来消息,今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预算安排为14 044亿元,是医改启动前2008年的4.4倍。这表明( ) ①财政支出更加关注民生,大幅度向改善民生倾斜 ②财政具有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 ③财政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④财政有效解决了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弱点和缺陷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A 2.2017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下列能正确表示积极财政政策措施的传导效应的有( ) ①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②营业税改增值税→企业税负加重→生产扩大→促进经济发展 ③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消费扩大→拉动经济增长 ④适度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公共财政支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有利于使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①正确;营业税改增值税会使企业税负减轻,②错误;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是货币政策的体现,不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体现,③不选;适度提高财政赤字率,以加大公共财政支出,会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④正确。 3.“十二五”期间,国家财政投入自然科学基金约888亿元,有效推动了我国自然科学研究的发展。下列选项与此财政作用一致的是( ) A.S省财政投入600多亿元提高居民养老保险 B.B市财政投入4亿元应对经济增速下滑 C.国家投资建设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 D.国家实行宽松的信贷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答案】C 【解析】国家财政投入自然科学基金约888亿元,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C项符合题意;A项体现了财政是维护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B项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D项属于货币政策。 4.李克强总理多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对于财政资金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决不允许财政资金长年趴在账上呼呼大睡”。这说明( ) ①财政盈余并不是越多越好 ②财政资金必须得到充分运用 ③财政赤字不利于经济持续发展 ④财政收支要保持完全相等的最佳状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C 5.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公布了2016年到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政策,其中低端新能源乘用车补贴逐步下降,体现鼓励长续航里程的纯电动车发展的思路。调整新能源汽车补助标准旨在( ) A.影响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以增加市场消费需求 B.创新财政补贴机制以扩大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规模 C.通过逐步减少财政补贴倒逼汽车生产商转型升级 D.推动宏观政策对资源的决定作用,促进企业创新 【答案】C 【解析】调整新能源汽车补助标准,逐步降低低端新能源乘用车补贴,鼓励长续航里程的纯电动车发展,目的在于促使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技术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C项符合题意;A、B两项都不是目的;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D项错误。 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下列能正确反映国家政策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有( ) ①提高企业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降低→实体经济得到发展 ②对企业实施税收优惠→企业税负减轻→研发投入增加→企业从供给低端迈向中高端 ③国家增加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总需求增加→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实体经济得到发展 ④提高企业社保缴费比例→保障劳动者权益→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7.2017年我国减税政策包括: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释放更大减税效应,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 500亿元左右。具体的降费举措包括:进一步清理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适当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全年将再减少涉企收费约2 000亿元。实施这些政策旨在( ) ①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理顺合理的分配秩序 ②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③利用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④落实紧缩性财政政策,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实施营改增政策,有利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理顺合理的分配秩序,①正确;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早已确立,不是营改增政策实施后才确立,②不选;营改增政策属于财政政策,它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③正确;营改增政策不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④错误。 8.《关于资源税改革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指出要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实施从价计征,建立税收与资源价格直接挂钩的调节机制。理顺资源税费关系,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 ) ①能有效调节资源收益,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②会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削弱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 ③有利于提高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激发市场活力 ④旨在运用税收杠杆控制资源消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我国建立税收与资源价格直接挂钩的调节机制,有利于发挥税收对资源使用的调节作用,引导人们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①④入选;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不一定会减少我国的财政收入,②不选;我国建立税收与资源价格直接挂钩的调节机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使部分相关企业的利润减少,不利于其扩大生产规模,③不选。 9.“取于民,用于民,福祉同谋,千溪活水盈沧海;征以法,纳以法,和谐共建,一片冰心在玉壶”。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这副对联体现了( ) ①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 ②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③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④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依据。题干中的上联体现的是税收的性质,下联体现的是税收的依据,据此可以判断出①④符合题意。这副对联未体现税收的作用,②③与题意不符。 10.2017年2月2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分组审议了企业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这是该法案实施近十年来首次修正。此次修正加大了企业公益性捐赠的免税扣除额度,这一修正有利于( ) ①进一步落实税收法定的原则 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国家再分配中的比重 ③减轻对企业重复征税的负担 ④引导企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A.③④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11.推进亲劳动、亲自然的税改,从而起到刺激消费、防通胀、促进就业、保护环境等多重功效,已成为当务之急。这主要是因为( ) ①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②我国社会发展日益滞后于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 ③税收调节是能否实现科学发展的决定因素 ④税收是调节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A 【解析】推进亲劳动、亲自然的税改,从而起到刺激消费、防通胀、促进就业、保护环境等多重功效。这是因为税收是调节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①④符合题意;②不符合现实,排除;③夸大了税收的作用,排除。 12.“曾经有一笔税单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去缴。到税务稽查时,我才追悔莫及……如果再给我一次纳税机会,我会说四个字:诚信纳税!如果要给它加个期限,一定在每月15号之前。”从经济生活角度看,下列对这则短信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反映的是欠税现象 ②它反映的是偷税漏税现象 ③它提醒我们要自觉履行纳税义务 ④它要求公民增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纳税的知识。题干反映的是欠税现象,①符合题意,②应排除。题干没有涉及公民对公共权力的监督,④不符合题意。这则短信提醒我们要自觉履行纳税义务,③正确。 13.2017年中央财政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预算如下: 2016年执行数(亿元) 2017年预算数(亿元) 预算数是上年执行数的比例(%) 教育 1 447.85 1 520.00 105.0 社会保障和就业 890.58 991.86 111.4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 91.16 137.04 150.3 注:2017年中央支出预算数29 595亿元,比2016年执行数增加1 813.96亿元,增长6.5%。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出( ) ①2017年国家财政支出向改善民生倾斜 ②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④国家财政具有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14.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引导资金更多投向补短板、调结构、促创新等领域,今年要完成铁路建设投资8 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再开工15项重大水利工程。由此可见( ) ①财政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②财政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④国家可以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铁路建设投资、重大水利工程投资,国家财政在这些基础建设领域的投资表明财政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①正确;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不选;材料表明的是国家的宏观调控,不涉及市场的调节,③不选;国家引导资金更多投向补短板、调结构、促创新等领域,这说明国家可以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④正确。 15.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为6.5%左右,并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为实现这一目标,下列选项中,政府可能采取的财政政策及其作用匹配正确的有( ) ①让更多小微企业享受税收优惠——释放投资需求——支持经济发展 ②把部分高耗能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增加财政收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③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效支持经济增长 ④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降低融资成本——缓解市场资金流动性紧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16.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我国适度扩大支出规模,中央和地方财政通过合理安排收入预算、全面盘活存量资金,确保财政支出强度不减且实际支出规模扩大。增加的支出,主要用于保障重点领域开支需要。这说明我国( ) ①通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推动经济发展 ②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促进社会总供给增长 ③努力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支柱作用 ④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材料说明我国努力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支柱作用,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故③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初次分配、社会总供给的问题,故①②与题意无关。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于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环境保护税法的总体思路是由“费”改“税”,即按照“税负平移”原则,实现排污费制度向环保税制度的平稳转移。届时,已施行三十余年的排污收费制度将结束使命,退出历史舞台。此举有利于( ) ①提高纳税人环保意识,强化企业治污减排责任 ②降低企业排污成本,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③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④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税收杠杆的调控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实现排污费制度向环保税制度的平稳转移,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环保意识,强化企业治污减排责任,但并不会降低企业排污成本,故①正确,②错误;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正确;税收杠杆的调控属于财政政策的范畴,不属于货币政策的范畴,④不选。 18.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7年经济增长目标为6.5%左右,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如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传导能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是( ) ①全面实施营改增→企业税负减轻→扩大投资规模→刺激经济发展 ②降低存贷款利率→市场流通货币量减少→供求平衡→经济平稳发展 ③提高个税起征点→税后实际收入增加→消费需求增长→拉动生产扩大 ④开征环保税→增加污染企业纳税数额→提高产品价格→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19.资源税改革试点工作,采取水资源费改税方式,将地表水和地下水纳入征税范围,实行从量定额计征,对高耗水行业、超计划用水以及在地下水超采地区取用地下水等行为,适当提高税额标准,正常生产生活用水维持原有标准不变。实施资源税改革( ) ①是用经济手段引导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 ②可以化解产能过剩,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 ③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加财政收入 ④有利于发挥税收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资源税改革与企业不合理负担无关,排除②;③表述错误,其目的不是增加财政收入;实施资源税改革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引导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有利于发挥税收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①④符合题意。 20.2017年3月7日,新任财政部部长肖捷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案正在研究设计和论证中,总的考虑是将部分收入项目,比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等实行按年汇总纳税。此外,养老、二孩、房贷利息等家庭负担也有望纳入抵扣。这是继营改增、资源税改革之后的又一税改的重点。按照这一思路,个人所得税改革后可能引发的传导路径是( ) A.个人所得税改革→工薪阶层可支配收入增加→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B.个人所得税改革→优化国家税种结构→减轻公民税负负担 C.个人所得税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个人所得税改革→增加困难家庭财产性收入→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 【答案】A 【解析】个人所得税改革总的考虑是将部分收入项目,实行按年汇总纳税,养老、二孩、房贷利息等家庭负担也有望纳入抵扣,这会使工薪阶层可支配收入增加,缩小收入差距,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A项正确且符合题意;个人所得税改革与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无关,也不属于社会保障体系,B、C两项说法错误;个人所得税改革不能增加家庭财产性收入,D项说法错误。 21.当前,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在电商领域使用电子发票。和纸质发票一样,电子发票由税务局统一发放,商家在线为客户开具时,其数据会通过互联网实时上传税务机关。这一举措的推出有利于( ) ①防止骗税行为的发生 ②从源头上预防偷税漏税 ③保护消费者和正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④完善国家财税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22.《关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指出,从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各领域支出增速来看,教育支出同比增速最高,达到15.1%;社会保障和就业同比增长11.6%,排在第二位;城乡社区支出位居第三,增速为9%。这表明( ) ①“看不见的手”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②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是公共财政的应有之义 ③国家运用经济手段缩小收入差距、统筹城乡发展 ④国家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看得见的手”——国家的宏观调控促进了社会公平、人民生活的改善,①不选;材料体现了国家发挥财政的作用使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这表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是公共财政的应有之义,②正确;用于社会保障、城乡社区方面的财政支出增速较快,这表明国家运用经济手段缩小收入差距、统筹城乡发展,③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出财政用于提升经济运行质量,④不选。 23.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17年我国财政赤字率按3%安排,财政赤字2.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 000亿元。3%的财政赤字率处于合理区间,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适度增加财政赤字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推导过程正确的是( ) ①居民收入增加→消费增加→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②减税降费的空间更大→为企业减负→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 ③政府债务规模扩大→提高防范财政风险的能力→带动风险投资→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④增强财政在“去产能”过程中的“托底”能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节用裕民”也成了2017年的热词之一。“节用裕民”典出《荀子·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一般性支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确保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比上年只减不增。未来,中国还将压减会议费、培训费、宣传费、咨询费、软课题经费和涉企补助等支出;强化预算约束;做好中央本级和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工作等。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支持“三农”,改善环境……,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才能做到“节用裕民”。 【解析】本题属于措施类题目,解答本题需要对材料认真分析,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可从严格安排“三公”经费预算、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及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①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从严从紧控制财政预算,严格控制人员经费和一般性支出,严格安排“三公”经费预算。 ②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有效需求。 ③加大对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重点领域的投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④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使财力进一步向困难地区和基层倾斜,让人民更多地分享到发展成果,促进公平,保障民生。 25.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是一场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是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的制度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也是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后制定的首部税法,于2018年1月1日起实施,届时,已实施三十余年的排污收费制度将结束使命,退出历史舞台。根据“税负平移”原则,将现行排污收费标准作为环境保护税的税额下限,规定应税污染物包括“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增设一档减排税收减免,即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规定标准30%的,减按75%征收环境保护税。同时,改变现行排污费按1∶9进行央地分成的局面,将环保税全部作为地方收入,中央不再参与分成。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由征收排污费到改征环境保护税对国家和企业的经济意义。 【解析】解答本题,国家层面可从保证依法纳税和依法征税、保障税收收入的稳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权,调动地方积极性等角度进行考虑;企业层面可从强化企业减排责任、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履行纳税人义务、带动企业投资环保产业等角度进行考虑。 【答案】(1)对国家:体现税收法定原则,有利于保证依法纳税和依法征税,保障税收收入的稳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化解和淘汰过剩、落后产能;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权,调动地方积极性。 (2)对企业:强化企业减排责任,倒逼企业主动减少污染,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依法纳税,履行纳税人义务;带动企业投资环保产业,提高环保产业增加值,促进效益提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