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0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教学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0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教学案含解析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 专题 10 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 (1)本专题的知识复习分为三部分,哲学的基本知识、唯物论和认识论。从宏观上把握“一个基 本问题”、“两条线索”、“三个意义”、“四对概念”、“五大关系”。 (2)一个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两条线索: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按客观规律办事;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三个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四对概念:哲学和世界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 五大关系: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一、哲学及其基本派别 1.哲学的内涵 内涵 注意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日常生活中零散的世界观并不是哲学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并非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 结 具体科学发展是哲学发展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几组概念的比较 (1)哲学与世界观 联系:①二者对象相同,即都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②二者属于意识范畴,都有唯物 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都对人们的行动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区别:世界观人人都有,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而只 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2)世界观与方法论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区别:世界观主要说明世界是什么,方法论则是从我们应该怎么办的角度思考问题。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 (3)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物质 区别:二者具有物质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 联系: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具体形态之中,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所以二者是共 性和个性、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4)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 区别:客观实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存在着,相对于意识来讲它是第一性的东西, 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而客观存在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 具体的思想,也就是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 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3.哲学的基本派别 4.真正哲学的作用 (1)从人类社会领域:真正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 ①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③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2)从个人成长看: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 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 (1)是什么 ①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 实在性);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②意识的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 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辩证关系 ①原理内容是什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②有何方法论要求: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树立正确的思想意 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运动和规律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原理内容是什么: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 的承担者。 ②有何方法论要求:不要割裂二者的关系,既不能离开物质谈运动,也不能离开运动谈物质。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原理内容是什么: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条 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有何方法论要求:不能割裂二者的关系,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 3.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的客观性 ①原理内容是什么: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 灭。 ②有何方法论要求: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 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 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4 (2)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①原理内容是什么: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 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②有何方法论要求: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 规律有机结合起来。 三、实践与认识 1.正确理解实践的特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5 3.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真理的特点 (2)追求真理的过程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6 考点一 哲学及其派别 例 1.(2016·高考江苏卷)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 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 选择一条路。”这句话说明( )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 指导 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变式探究】(2015·高考山东卷)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 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 A.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先知后行重在知 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答案】B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7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知廉明耻是最基本的道德规 范,信奉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体现的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故选 B 项; 联系是有条件的,A 项说法错误;C 项不是哲学道理,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存在和社 会意识的关系,D 项与题意无关。 考点二 辩证唯物论 例 2.(2016·高考全国甲卷)《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 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 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②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 ③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④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变式探究】(2016·高考全国丙卷)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 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生活的内容,如“地冷 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 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 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②④符合题意。“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和 “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属于唯心主义观点,①③错误,排除。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8 考点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例 3.(2016·高考全国乙卷)习近平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 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 ) ①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 性 ③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 ④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 理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变式探究】(2016·高考全国甲卷)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 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 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 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说明他重视调 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 律,①③当选;军事行动的出发点是客观存在的实际,而非真理性认识,故②错误;主观能动 性在战争中不起决定性作用,故④错误。 1.(2016 江苏 25)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9 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 路。”这句话说明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考点】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2016 上海 2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是 A.世界观践行方法论 B.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世界观反映方法论 D.方法论指导世界观 【答案】B 【解析】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故 B 是对两者关系的正确理解。 【考点】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3.(2016 上海 23)科学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表明马克思主义 哲学 A.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肯定无产阶级历史作用 B.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推动现实世界发展 C.是无产阶级的认识工具,来自实践并为实践服务 D.不仅正确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强调改造世界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于实践,又 经过实践检验,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故 D 符合题意;A 反映的是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没有体现实践性;B 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没有体现科 学性;C 反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没有体现科学性,故 A、B、C 说法不全面。 【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2016 课标Ⅱ22)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 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0 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考点】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2.(2016 上海 24)曾几何时,崇山峻岭原始森林变成了延绵不绝的“光头山”。四川人民经过 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再现了满目苍翠的浩瀚林海,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屏障的建成折 射出当地人民 A.秉持绿色生态理念,发挥人定胜天的气概 B.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 C.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D.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 【答案】D 【解析】四川人民经过苦心经营,建成了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 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的结果,故 D 符合题意;“人定胜天”是唯心主义的 观点,故 A 理解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预见发展变化的趋势,故 B 和题意不符;材料强调了人的 主观能动性的作用,C 概括不全面。 【考点】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 1.(2016 课标Ⅱ23)《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 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 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②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 ③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④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1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考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2.(2016 课标Ⅲ23)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 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生活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 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 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材料中,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物 质决定意识,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 的变化;①③说法错误,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物质的不同,意识内容的反映还受到一些主观 因素的影响;因此本题选 C。 【考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3.(2016 江苏 26)俗话说:“人闲百病生。”医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 泌,这种激素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抵御外界的不良刺激和疾病的侵袭。这说明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 B.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 D.物质是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答案】C 【解析】“紧张”是一种心理反映,属于意识范畴,适度的紧张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泌,能增 强身体的免疫力,这说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故 C 符合题意。 【考点】意识的产生及作用、物质的概念 4.(2016 天津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3 分)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2 材料三 浙江吉利集团对沃尔沃的成功并购具有典型意义。2002 年该集团根据世界汽车工业格 局和自身条件,萌发了海外并购的念头。为实现从低端到高端的跨越式发展,吉利集团选择并 购沃尔沃,为此制定了完备的方案,遵循国际商业规则,运用市场运作方式,吉利集团于 2010 年 8 月成功完成对沃尔沃的并购。几年来,该集团业绩稳定,快速实现了转型升级。 (3)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吉利集团案例对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启示。(12 分) 【答案】 (3)(12 分)①吉利集团的海外并购充分考虑了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和自身条件,这启示国内企 业海外并购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吉利集团通过恰当选择对象,科学制定方案, 从而成功实施并购,这启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时,要充分发挥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 能动作用。③吉利集团遵循市场规则,成功并购,实现转型升级。这启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时, 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考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5.(2016 海南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甲市是我国制造业的重地。近 5 年来,在企业工资水平逐年提高的情况下,该市每年仍存在 10 万左右的劳动力缺口。2014 年,甲市颁布了《推进企业“机器换人”行动三年计划》,提出到 2016 年争取全市过半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机器换人”。 随着政府扶持政策的不断落实,甲市“机器换人”在制造业相关企业迅速推广。如今,甲市六 成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机器换人”,智能化设备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 50%,减少用工 6 万 余人。产品平均合格率从 88.04%提高至 94.42%,围绕机器人的研发、咨询、评估、维护等制造 业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增长迅速。 (1)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该市实施“机器换人”行动计划的合理性。(10 分) 【答案】(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正确的意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 规律,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4 分)“机器换人”计划适应了该市制造业工资成本增加、 劳动力缺口较大的实际和产业升级的要求。(3 分)“机器换人”行动计划的实施推进了该市制 造业的升级,促进了经济发展。(3 分)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3 【考点】意识的能动作用 6.(2016 上海 34)分析说明题: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升级是中国制造 2025 目标,高品质产 品是制造强国的标志。有位学者认为,打造制造强国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工匠精神是一 种专业精神,表现在对工作充满热爱与激情,工作中坚韧执着、精益求精、开拓创新,它是实 现制造强国的金钥匙。只有大国工匠才能支撑起中国精品。 他论证说,历史上,中国工匠曾经名扬世界。但随着工业时代流水线生产代替传统手工生产, 工匠角色逐渐淡出。 近年来,一些企业片面追求即时效益,忽视产品灵魂——品质,靠“山寨”和低价竞争,造成 产品品质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弱。海淘一族不断扩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内产品设计 人性化不够,缺乏潮流引领,产品精细化不够,耐用性不强等问题。如何提高品质是中国制造 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做大做强中国企业,需要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 在全社会倡导工匠精神,一个由工匠精神开启的高品质时代就会到来。 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评析这位学者是否完整论证了他的观点。 【答案】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辩证统一。物质决定意识。该学者依据制造业 现状,呼唤工匠精神回归,这一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他提出在全社会倡导工匠精神,以此开启 中国制造业高品质时代,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使意识的能动作用变成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他在论点中提出了“打造制造 强国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只有大国工匠才能支撑起中国精品”,而在论证中并没有 涉及实践主体——匠人。缺少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仅仅倡导工匠精神,中国制造高品质时代 还是无法开启。因此,该学者并未完整论证他的观点。 【解析】首先,明确试题设问范围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其次理解材料:该学者认为 打造制造强国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从学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我国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培育工匠精神,这符合我国的国情,看到了物质的决定作用;同时也看到了工匠精神对我国发 展的作用,也就是看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从这两点看,该学者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就这个 观点而言,还是不够完整的,因为仅仅有工匠精神还远远不够,意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够转化 为物质力量,因此除了倡导工匠精神,还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只有有了人才能够通过发扬 工匠精神推动中国实现制造业强国的梦想。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4 【考点】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第六课:认识论 1.(2016 课标Ⅰ20)习近平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切实抓好。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 ①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 性 ③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 ④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 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考点】认识的反复性、发展真理 2.(2016 天津 8)下列说法与漫画《过沟》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世上无难事只要勤思考 C.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D.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答案】D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5 【考点】量变质变、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前进性和曲折性 3.(2016 浙江 28)漫画《水没多深》提醒我们( ) A 失败是成功之母 B,客观事实是复杂的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一个人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答案】B 【解析】从画面上看,这是用一条一边非常深,而另一边非常浅的河来比喻股市复杂多变,一 人站在水浅处说“水没多深”,这说明事物是十分复杂的,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受到主客观 条件的限制。A 与漫画没有关系。此人是在实践后获得的认识,但因为事物非常复杂,需要多 次反复才能获得正确认识,没有调查固然没有发言权,调查不全面也没有发言权,C 不选;D 说法本身错误,人们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可以是亲身实践,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 【考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4.(2016 江苏 28)信息科学在高速发展,但信息安全举步维艰,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严格证 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十多年来潘建伟团队一直在为此努力并取得重大突破,已经为 60 周年国庆阅兵等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材料说明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④真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6 【答案】B 【考点】实践的特点、真理的特性 5.(2016 海南 21)1859 年,一位英格兰农场主来到了澳大利亚,放养了从欧洲带来的 24 只兔 子以供打猎。由于澳洲大陆自然环境适宜,又无鹰、狐狸等天敌,兔子大量繁殖扩散,导致生 态环境严重破坏,农业和畜牧业蒙受了巨大损失。澳大利亚人先后使用猎杀、布网、堵洞、修 篱笆等方法控制兔灾,但效果有限。20 世纪 50 年代,澳大利亚政府采纳生物学家建议,用生 物方法控制兔灾,取得了显著效果。澳大利亚人控制兔灾实践的哲学启示是 ①改造自然实践的成功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依赖于人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③人与自然的矛盾来源于人对自然认识的局限性 ④认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改造自然实践的成功最主要原因的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认为改造自然实践的成功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说法错误,①不选;材料中通过生物控 制方法才避免了兔灾的进一步泛滥,说明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依赖于人的实践能力和水平,② 正确;矛盾来自于客观事物自身,不是来自于人的主观认识,③不选;通过生物控制方法才避 免了兔灾的进一步泛滥说明认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水平,④正确;故本题 选 C。 【考点】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6.(2016 海南 22)为了摆脱贫困,核桃坝村炼过铁、办过化肥厂,但经济状况并没有好转,环 境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该村汲取教训,改变思路,在茶叶专家的帮助下,根据当地自然资源 禀赋,带领村民种茶,形成茶叶种植、加工、销售整体发展格局,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 该村的转型发展表明 ①成功的实践是基于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②失败与成功相互渗透和转化,没有明确的界限 ③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是实践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7 ④通过实践总能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考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实践的直接现实性 7.(2016 上海 28)全面推进诚信教育有必要挖掘和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现实生活事例, 更重要的是推进诚信理论的实践展开和全面实施。这句话强调 A.传播丰富的诚信资源,可以激发人们学习愿望 B.宣传诚信理论知识,需引起人们深层次的共鸣 C.诚信内涵需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得到丰富和完善 D.对诚信的共识应落实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答案】D 【解析】材料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并强调要通过实践推进诚信建设,故 D 符合题意;材料没 有强调人们学习愿望,故 A 和题意不符;材料强调诚信的发展以及实施,B、C 只是强调了丰富 发展诚信,概括不全面。 【考点】诚信建设 8.(2016 上海 29)从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 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蕴藏鲜明时代内涵的治国理政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治国理政总体方略的发展所体现的哲理是 A.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B.真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C.真理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理论是否正确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答案】C 【考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8 9.(2016 课标Ⅲ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 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 世纪 60 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 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 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 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 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 7 个省市、30 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 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 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 的生命。学科.网.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 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 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 者的责任。 (1)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12 分) 【答案】(1)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受主客体条件的限制, 追求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4 分)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课题。克服困难、反复 试验,经历多次失败仍坚持不懈。(3 分)发挥团队精神,协作攻关。发掘中国传统中医中药学 资源,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3 分)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疟疾治疗实践,接受检验。(2 分) 【解析】 (1)本题考查真理的知识,设问指向分析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属于措施类试 题。结合材料,可从实践与真理的关系、追求真理的过程以及追求真理过程的特点等角度回答。 【考点】实践与真理的关系、追求真理的过程 10.(2016 海南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这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时代发展要求人们不断更新知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建立个 人学习账号和学习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 某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依托先进的信息采集、处理、储存、传输技术,开发智慧学习平台。 智慧学习平台拥有强大的信息资源中心,融合不同学科知识、提供各类学习资源。每个市民都 可以在智慧学习平台上拥有记录终身学习过程的学习账户,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订制个性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9 化学习计划,运用搜索引擎等工具搜索跨学科领域知识资源,进行探索性学习。 (1)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终身学习。(10 分) 【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无限的,人的认识的发展也是无限的。(4 分)推进终身学习,是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提出的要求。(3 分)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 身素质,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 分) 【考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1.(2016 江苏 37)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 入点。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技术实力,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将机 器人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进行重点部署。从 2009 年开始,机器人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国内 外从事机器人研发和生产企业数量呈爆发式增长。 近年来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2016 年 3 月,“阿尔法围棋”战胜韩国围棋名将,再次引 起人们对智能机器人的高度关注,也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其发展可能带来的风险的担忧。如果 智能机器人全面超越人类智能,人类最终面对的是友好的合作伙伴还是企图控制人类的对手? 如果智能机器人被滥用,对人类带来的潜在危险又会怎样?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3)某班同学就“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否可控”展开辩论,如果你作为辩论的 一方,请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6 分) 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 ②综合运用《生活与哲学》《经济生活》知识加以阐述。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说 250 字左右。 【答案】 (3)内容要点: 正方观点: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可控的。主要理由: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 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不断提高科技水平,防范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各种风险。 人类可以通过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促进智能机器人市场的健康发展,以造福人类。 反方观点: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不可控的。主要理由: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 的认识和利用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对智能机器人风险不能及时发现,导致风险不可控。市 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等固有的弊端,市场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往往做出违背道德和违反法律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0 的行为,导致风险不可控。 【考点】认识论 1、 (2015·浙江卷)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构成。到了 19 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 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 100 个左右的元素。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 由此可见( ) ①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 ②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 ③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 能实现 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材料分三个时间段说明了人类对世界的基本成分的认识不断变化和发展,但这些认识 都体现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思想,由此可以看出,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人们对事物的 具体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从而超越以往的认识,①②正确。③④从材料中看不 出来。 2、(2015·山东卷)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 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 A.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先知后行重在知 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答案】B 3、(2015·广东卷)哲人说:“给我宁静吧,让我接受我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吧,让我去改变 我能改变的;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出什么是我能改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这句话给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1 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哲学可为生活提供指导 ④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让我接受我不能改变的”“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体现了②;“给我智慧吧,让 我分辨出什么是我能改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体现了③;①说法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 实性;④说法错误,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4、 (2015·北京卷) 这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 ) ①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客观联系 ②将节气智慧融入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 ③顺应自然 节律,实现了对自然的征服 ④在实践中获得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5、(2015·四川卷)观察下图。漫画蕴含的哲理有( )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2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人们实践水平的高低决定其认识能力的高低 ④人们的意识归根到底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面对同一客观对象,不同的人形成的认识不同,这体现了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具有主体差异性,②④符合题意;题中没有涉及建立新联系和认识能力的高低,①③不符合题 意。 6、(2015·福建卷)研究人员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 1)置于晴天的室外,对其进行 24 小时测定,得出某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 2)。该实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③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要坚持实事求是 ④客观事物的联系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3 1.(2014 高考山东卷 33)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 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 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题中朱熹的观念“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客观唯心主义,陆九渊则认 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是主观唯心主义,朱陆之争实质上是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 主义的分歧,故 C 入选。A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故 排除。B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朱熹和陆九渊的观点都是唯心主义,没有唯物主义,故排 除。D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朱熹与陆九渊的观点都是唯心主义观点,没有唯物主义观点, 不存在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故排除。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2.(2014 高考江苏卷 26)图 2 漫画“好大的手笔! ”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4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世界观与方法论,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2013·浙江卷)28.社会发展犹如列车前行,需要正能量的驱动,而正能量的积聚需要我们 每个人的“微贡献”。这告诉我们 A.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条件 B.社会是个人组成的社会,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的付出 C.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对社会和人生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只有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答案】B 【解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微贡献”,表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故选 B;A 项是强调个人 的发展离不开社会;C 项片面,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这里的价值观有正确 和错误之分;D 【考点定位】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4.(2013·重庆卷)8.近年来,央视相继推出“最美教师”、“最美孝心”等“最美”系列节 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奉献等精神, 获得公众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最美”系列节目受到公众好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②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 ③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对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起正确引导作用 ④主流媒体能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大众传媒的功能、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等知 识点。 5.(2013·海南卷)25.(18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5 1960 年,雷锋当上了运输兵。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他写下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人的生命是 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雷锋的生命虽然短暂,雷锋精神却是永恒的.1963 年,毛泽东 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雷锋精神自此广泛传扬。 1977 年,刚入伍的郭明义代表新兵宣誓:“雷锋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选择,雷锋的境界就是我 的精神追求。”几十年来,郭明义多次发起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资助学、义务献工 等活动,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201 1 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2012 年被人们称为“最美的感动年",涌现出“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一 大批平凡的英雄,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雷锋精神,使人们在温暖和感动 中产生向上的精神力量。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践行雷锋精神对于塑造人生的作用。(10 分) 【答案】(1)雷锋精神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激励着—代又—代人。(4 分)践行雷锋精神有助 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 分)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 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 分) 【解析】本题属于意义类试题,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意义类试题特别是“某种精神” 等主观事物的意义试题解答重点在于,注意分析设问指向问题的上下游,即这种精神是正确还 是错误的,是先进还是落后的,其次,发扬、践行、弘扬、坚持这种精神的作用。分析本题可 知:首先“雷锋精神”是先进的正确的意识,是先进的文化;其次回答“雷锋精神”的作用, 分析设问,要求回答“雷锋精神”对塑造人生的作用,第三调动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优秀文化 塑造人生,即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加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四步运用上述 知识,分析“雷锋精神”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必修 3 文化生活中关于文化作用,特别是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有关考点。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8 分) 【答案】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2 分)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和人生追求;(2 分)在劳动创造和奉献社会中不断实 现人生价值;(2 分)努力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2 分)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必修 3 文化生活中关于价值观的导向、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及实 现人生价值的有关考点。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6 6.(2013·重庆卷)14.(2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铺张浪费是背离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落后文化现象,公务上的铺张浪费更是一种腐败行为,败 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2012 年 12 月,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 八项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铺张浪费之风得到有效 遏制,政府的公信力显著提高,崇谦尚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1)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对上述举措进行评论。(12 分) (2)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谈谈对待铺张浪费等落后文化现象的正确态度。(12 分) 【答案】 (1)①中国共产党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自觉加 强执政能力建设,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 ②政府贯彻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有助于建设清正廉洁、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的政府,增强政府的权威。 ③反对铺张浪费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 (2)示例一: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塑造人生。 ②坚持和倡导勤俭节约的先进文化,批判铺张浪费的落后文化。 ③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示例二:①人创造文化,文化影响人。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张浪 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③文化对人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树立勤俭节约的先进文化理念, 在全社会形成反对铺张浪费的文化氛围。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我国政府的宗旨、政府的权威、文化对人 的影响等知识点。 7.(2013·浙江卷)41.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 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追求。但是,在当今世界,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盛会、价值文化等领 域在内的“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某发达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和猜忌明显加重,“中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7 国威胁论”在一些周边国家也有一定的市场。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中国要始 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社 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21 分)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有关只是,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 意义。(10 分)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和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基础的重要性。(11 分) 【答案】(1)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 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 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只有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解决好软实力不足的 问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和平 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以往列强通过侵略扩张而崛起的道路已经走不通了。要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中国必须同国际社会一道维护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进一步发展与各 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化解“中国威胁论”。否则,中国不可能有改革开放的良好国际环境,有 可能被孤立,中国梦也会成为泡影。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有利于使我国真正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有利于走通 和平发展道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