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创新思维政治练习:必修1第三单元课时1 个人收入的分配练习
一、选择题 1.某家庭有甲、乙两劳力,城镇化建设中,该家庭承包的6亩地以每年每亩1 100元转包给一私营农业公司经营。当年该公司聘用甲在公司打工,月工资1 200元;乙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工资、薪金年收入30 000元,当年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 000元。则该家庭当年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 ) A.1.55万元 B.2.4万元 C.1.74万元 D.4.85万元 解析:该家庭承包土地转包给他人获得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中的土地要素获得的收入,为6 600元;甲在私营农业公司打工,收入是按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要素获得收入,为14 400元;乙在国有企业上班的工资、薪金属于按劳分配,乙的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 000元,则该家庭当年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6 600+14 400+3 000=24 000元,故选B项。 答案:B 2.连续28年浙江农民人均收入居于全国省区首位。一条基本经验就是让更多农民走出土地,让更多农民充分就业,让工资性收入、创业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成为农民多元收入结构中的主体支撑。这表明( ) ①劳动就业是民生之本 ②多元化的收入结构是农民增收的前提 ③完善分配政策是农民增收的物质基础 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助推了农民增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体现了劳动就业是民生之本,故①当选;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④当选;②错误,生产力的发展是农民增收的前提,排除;③错误,经济持续发展是农民增收的物质基础,完善分配政策是农民增收的制度保障。 答案:D 3.前些年,农民张某从本村承包了10亩土地搞大棚种植,收入颇丰。国家土地流转政策落实后,张某将这10亩地转包给了李某,每年从李某处获得转包金5万元。对张某的收入可以这样认识( ) ①前者属于劳动要素分配,后者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 ②前者属于按劳分配,后者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 ③前者属于按劳分配,后者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④前者属于劳动性收入,后者属于财产性收入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材料中农民张某从本村承包了10亩土地搞大棚种植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因为这是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劳动收入;后者流转土地所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按土地要素分配所得,属于财产性收入,③④正确,故选D项。 答案:D 4.民谣云:银行加证保(证券、保险),两电(电力、电信)加一草 (烟草),石油加石化,看门的也拿不少。国有垄断企业的高收入( ) ①既背离了按劳分配原则,又背离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②有利于激发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 ③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国有垄断企业的高收入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不利于激发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②错误;④“必然结果”观点错误;①③是对国有垄断企业的高收入的正确分析。故选C项。 答案:C 5.贫困经济学有一个规律:今天的收入差距+今天的人力资本差距=明天的收入差距。(注:人力资本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据统计,未来20年我国新增劳动力的1/3将来自贫困地区。为缩小今后的收入差距,当前需要采取的措施有( ) ①坚持并完善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 ②消除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 ③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 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为缩小今后的收入差距,我们必须坚持并完善现行的分配制度,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减轻负担,①③正确;②“消除一切”太绝对,排除;缩小今后的收入差距要靠国家的宏观调控,不能靠市场,排除④。故选B项。 答案:B 6.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的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下列做法中有利于降低基尼系数的是( ) ①保护居民合法的财产性收入 ②提高务工人员最低工资标准 ③个人收入按超额累进税率缴税 ④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保护居民合法的财产性收入,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但不利于降低基尼系数,①④不符合题意;②③有利于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降低基尼系数,当选。 答案:C 7.根据国有企业“十项改革试点”计划,我国开始实施国企管理者的选任和薪酬改革,在国企领导选人用人上实行“三轨制”,并提出“高薪要配高风险”。对组织任命的企业负责人实行严格薪酬限制,市场化选聘的经营管理者实现上限调控,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将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三轨制”改革的积极意义在于( ) ①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决定作用,促进社会公平 ②探索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激发国企管理者的积极性 ③优化国企治理结构,保证国企实现赢利 ④创新国企用人机制,提升国企管理水平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解析:对国企管理者选任采取“三轨制”“高薪配高风险”,有利于发挥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促进效率的提高,其主要作用并不在于促进社会公平,也不能保证国企赢利水平提高,①③不合题意。通过改革完善用人制度和分配机制,有利于激发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国企管理水平,②④符合题意。 答案:B 8.缩小收入差距,要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这有利于( ) ①更好地发挥财政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 ③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公平 ④促使企业走出劳动力“低成本陷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收入分配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属于初次分配的调控措施,初次分配的主体是企业,故③④符合题意;①②属于再分配的调控措施,应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B 9.“短作业优先法”是华罗庚“统筹方法”的变例。某银行网点根据客户业务办理时间的不同,在各作业窗口间调配,缩短了所有人办理业务的总等待时间,一定时间内可以让更多的人完成业务办理。这说明( ) ①促进公平需要合理的机制和政策 ②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增加 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保证 ④合理的公平表现为相对平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某银行网点通过人员间的调配,缩短了所有人办理业务的总等待时间,可以让更多的人完成业务办理,这说明促进公平需要合理的机制,①正确;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增加社会财富,②正确;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③说法错误;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答案:A 10.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建立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这一制度的完善,预期的传导路径是( ) A.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提高居民收入→提高货币购买力→改善人民生活 B.扩大社会保障范围→调节过高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发展 C.扩大社会保障范围→保障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D.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增加社会供给→扩大居民消费→推动生产发展 解析:社会保障着眼于人民的基本生活,不会提高居民收入,也不会调节过高收入,故A、B两项传导错误。扩大社会保障范围不会增加社会供给,故D项传导错误。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可以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从而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故选C项。 答案:C 11.近年来,广东省惠州市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没有以发展经济为唯一的目标,而是通过深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让民众普遍受惠,这也使惠州的经济发展获得了有效支撑,改善了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说明( )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③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④收入分配必须平均化、平等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深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强调公平的重要性,而不是强调效率的重要性,故排除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意味着收入分配必须平均化、平等化,故排除④。深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说明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故②入选。深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故③入选。 答案:C 12.在我国的收入分配中,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唯有效率与公平统一的社会主义才是改革的基本方向。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效率与公平统一的是( ) A.改变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主体地位,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B.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逐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提高税收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以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D.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解析:A项说法错误,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排除;B项不符合题意,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逐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没有涉及公平,排除;C项说法错误,税收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是越高越好,排除;只有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贫困和落后更可怕的是贫困代际传递,贫困代际传递是指贫困依据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由父母传递子女,使子女在成年后重复父母际遇的一种恶性循环。李克强总理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指出,“以更大决心向贫困宣战,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请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才能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解析:本题实质是考查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相关知识,可从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两个重要举措、共同富裕等角度回答。 答案: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不让贫困代代相传的根本措施。②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阻止贫困代代相传提供制度保障。③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两个同步。④通过健全税收、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等调节机制,缩小收入差距,使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⑤在分配过程中,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既要鼓励先富,更要强调共同富裕。 14.下面为南平市“十二五”期间扶贫工作情况一览表: 脱贫人口 农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 上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完成造福工程危房改造 贫困劳动力科技培训 市农信社扶贫小额贷款 近14万人 超过13% 6.87亿元 32 287户 23.13万人次 7.14亿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南平市以增强群众收入为目标,大力发展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和旅游业,着力打造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特色产业扶贫体系,探索“产业链式扶贫”新机制。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该市打好扶贫攻坚战的经济意义。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该市打好扶贫攻坚战的经济意义。回答本题要注意从材料的表格中获取关键信息。表格中农村人均收入的提高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有利于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开展科技培训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市农信社扶贫小额贷款,有助于解决贫困人口的资金困难,促进贫困人口发展生产;发展旅游业有利于绿色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答案:①贫困人口的减少,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同时,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②财政资金用于扶贫开发和造福工程,充分发挥国家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③加大对贫困劳动力的科技培训,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扩大就业。④市农信社扶贫小额贷款,有助于解决贫困人口的资金困难,促进贫困人口发展生产。⑤保持特色,发展旅游业,有利于绿色发展,保持南平的绿水青山,促进生态文明建设。⑥探索扶贫新机制,有助于贫困地区调结构、转方式,增强“造血”功能,促进可持续发展。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S省2013~2016年居民收入情况表 时间 基尼系数 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农村居民 城镇居民 2013 0.478 6 958 22 365 2014 0.476 7 926 24 520 2015 0.472 8 566 26 378 2016 0.469 9 873 28 869 注: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1)根据材料,分析上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谈谈,如何才能解决表格中所反映的收入分配问题。 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要对表格中所列项目的数据进行纵横比较,找出各自的变化趋势,并对相关项目进行有意义的比对并揭示出所反映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反映“注”的信息。第(2)问要针对前一问暴露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可从分配制度、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财政作用等方面回答。 答案:(1)2013~2016年,S省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但城乡差距巨大,近年来基尼系数有所下降,差距有所缩小,但贫富差距仍然严重,居民收入的相对公平还有待提高。 (2)①完善我国分配制度,坚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增加农民收入。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调动农民积极性,同时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③发挥财政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