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课时跟踪练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课时跟踪练 一、选择题 1.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 )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实践水平不断提高,说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同时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故①②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指的是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A 2.“乡愁”即是“愁乡”,“思乡”。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家的味道、家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都蕴含着深深的爱。幼儿时,爱是母亲轻摇动的睡篮;少年时,爱是父亲严厉的轻声呵责;长大后,爱是父母慈爱目光里的团圆饭……从中我们获得的哲学感悟是( ) ①家的记忆源于每个人对家的心理感受 ② 不同的家的味道寓于相同的家庭之爱中 ③家的味道在不同阶段传递着不同的情感 ④每个人对家的情感来自于长期的生活体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在不同时期,人们感受到不同的对家的情感,这种情感来源于人们长期的生活体验,故③④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排除;②说法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答案:D 3.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制度自信”问题时说:“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故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这主要表明( ) 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有明确的界限 ②真理都是具体的,人们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发展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真理与谬误有明确的界限并不是材料主要强调的,①不选;坚定制度自信,不要固步自封,这表明人们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正确;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③错误;不要固步自封,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这主要表明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C。 答案:C 4.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获得者通过对人脑的位置感和导航问题的研究,揭示了特化细胞如何协作并执行更高的认知功能及其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这说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科学家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了特化细胞如何协作并执行更高的认知功能及其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这说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同时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故①③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②④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C 5.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该观点蕴含的哲理是( )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B.真理具有客观性 C.实践是具有能动性的活动 D.真理和谬误没有明确的界限 解析:“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强调了科学是为实践服务的,科学是在实践中获得的,是产生于实践的需要,选A;B强调了真理的客观性,与题意无关;C强调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但材料强调了认识的来源;D错误,真理和谬误是有着严格界限的。 答案:A 6.2017年9月1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顺利完成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试验,整个过程历时约6.5小时。与我国以往空间交会对接相比,快速交会对接的核心和难点就是“快”。这一新的重大进展说明( ) ①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和历史性 ②创新是推动人类思维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科学实验是最基本的实践形式 ④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实践是推动人类思维发展的根本动力,②是错误的,排除;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形式,③是错误的,排除。材料中这一新的重大进展说明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我们要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答案:D 7.2017年8月8日,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预报再次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专家指出,从现在的地震学研究水平来看,精确的短期预报仍然是很难完成之事。这说明( ) ①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③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④客观事物复杂多变,其本质的暴露和发展有一个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从现在的地震学研究水平来看,精确的短期预报仍然是很难完成之事。这说明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认识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且客观事物复杂多变,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因此决定了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②④符合题意;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①说法错误;真理与谬误相伴而生,但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③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答案:C 8.传统教科书上说,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条直线,从最开始的爬行猿类,到最终的现代直立智人。然而,中国科学家运用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古代DNA时发现,人类进化过程并非这样井然有序。它们存在的时间点有交集,而且这种交集还较多。这表明( ) ①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往往在新的实践活动中发现其错误并超越自身 ②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③认识的过程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④科技能揭示复杂事物的本质,推动认识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中国科学家运用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古代DNA时发现,人类进化过程并非这样井然有序。它们存在的时间点有交集,而且这种交集还较多”说明现代科技的进步推动着人类认识的发展,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故②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排除;③说法错误,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C 9.关于人为什么比动物聪明的问题,世界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人的脑容量大,总能发现比人脑更大的物种;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脑重”与体重之比,人是最大的,可是发现的一种野外鼠类,比例比人还高。可见,“现有的观点,总能找得到反例”。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人的认识的无限性决定了人的认识不可能达到真理 ②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 ③在实践基础上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个认识深化的过程 ④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现有的观点,总能找得到反例”这进一步佐证了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所以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故③④符合题意;①属于不可知论,排除;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答案:D 10.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计时,而要做到准确方便计时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到“立杆测影, 划分一日”,从“滴漏计时”到机械钟,从石英钟到原子钟,人类对时间计量技术和方法的探索历程表明( ) 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②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超越自身而不断完善的过程 ③人类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真理探索的过程性 ④基于实践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由于受到认识水平、实践水平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故①符合题意;人们计时从利用日月星辰到原子钟的发明,计时越来越准确,不断的超越自我,故②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真理探索的过程,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真理性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A 11.一个国际科研小组宣布,他们把人类干细胞注入猪胚胎中,首次成功培育出人猪嵌合体胚胎。人们担心,当嵌合体动物的大脑中包含一定量的人类细胞时,能够像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类一样感觉和思考,了解自己的身份和境况,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感。但科学家认为,这项工作最终有助在动物体内培育出可供移植的人类器官,从而解决移植器官来源严重不足的难题。此伦理争议意味着( ) ①把人类干细胞注入猪胚胎中的意识都是不正确的反映 ②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③见仁见智,培育人猪嵌合体胚胎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④立场不同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具有差异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把人类干细胞注入猪胚胎中的意识不一定都是不正确的反映,①不选;不同的科学研究者对这一客观事件的反映不同,这说明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②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客观的评价标准,③错误;不同的科学研究者对这一客观事件的反映不同,这说明立场不同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具有差异性,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 答案:B 12.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 ) 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 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 解析: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A表述正确入选。B选项错误,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只有一个真理性认识。C表述与题意无关。D选项错误,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范围。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7月21日,由四名华人科学家领衔的科研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宣布他们发现了马约拉纳费米子,并命名为“天使粒子”。 1928年,英国理论物理学家狄拉克预言:宇宙中每一个基本费米粒子必然有其相对应的反粒子,此后,科学家在宇宙射线中发现与电子相反的正电子。1937年,意大利科学家马约拉纳提出猜测:会不会有一类没有反粒子的粒子存在,或者说它们自身就是自己的反粒子。为求证这一猜测,不少科学家对其进行不懈研究。 进入21世纪,世界自然科学突飞猛进,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科研设备和研究水平迅速提升。来自UCLA和UC Irvine的两个实验团队与张首晟领导的理论团队合作开展大量实验,采集数据,最终发现了马约拉纳费米子,结束了国际物理学界对这一神秘粒子长达80年的漫长追寻。这一发现有助于拓扑量子计算机的研制,推动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人类。 但是,对微观世界的未解之谜还有很多,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知远没有结束也不会结束。 (1)材料中科研人员发现“天使粒子”的过程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2)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说明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知为什么远没有结束也不会结束。 答案:(1)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天使粒子”的发现来自科研人员的理论研究和科学实验。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自然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提升了人们的认识能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研人员的理论研究和科学实验验证了马约拉纳猜测的正确性。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天使粒子” 的发现有助于研制拓扑量子计算机,推动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人类。 (2)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同时微观世界具有复杂性,使人类对其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微观世界的复杂多变和社会实践的变化发展,客观上要求人类不断发展真理,提升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认识没有终点,认识要不断发展。 14.材料 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大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思想,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任务,一整套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治理体系加紧构建,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的改革深入推进。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实践上升到一个新水平,必将推动依法治国迈向新的更高境界。十九大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探索依法治国方略的发展过程体现的哲理。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根据社会发展实际,解放思想,不断实现依法治国认识的发展。 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规律。我国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必将推动依法治国迈向新的更高境界。 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依法治国方略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不同时期社会建设有不同特点,从而对依法治国的认识不断发展。 ⑤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十五大到十九大对依法治国的认识,是逐步积累发展的过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