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十六单元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复习测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十六单元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复习测试

限时规范训练 一、选择题 ‎1.(2019·四川省乐山市质检)党的十九大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这是因为(  )‎ ‎①价值观不同决定着人生价值大小的不同 ②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和人生选择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着社会发展方向和趋势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这是因为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②④符合题意;价值观不起决定作用,排除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规定社会发展方向和趋势,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2.现在有一个网络流行语,叫“佛系青年”,其含义是指一种不争不抢、不求输赢、看淡一切的活法和生活方式。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合理因素,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②不能提倡,“佛系青年”没有理想追求 ③没有体现价值观对人生的引导作用 ④不可取,缺乏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佛系青年”不争不抢、不求输赢、看淡一切的活法和生活方式,有其合理因素,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但这种不争不抢、不求输赢的人生态度缺乏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不可提倡,①④项符合题意;“佛系青年”有其自身的理想追求,这种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正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支配下做出的,②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3.(2018·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二模)分享经济( Sharing ‎ Economy)是指将社会海量、分散、闲置资源,平台化、协同化地集聚、复用与供需匹配,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创新的新形态。分享经济强调的两个核心理念是“使用而不占有”和“不使用即浪费”。在分享经济之下,人们不仅仅是主动地应用别人的众享成果,更是将自己手中的闲置资源众享给别人。分享经济平台可以使得前述闲置资源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创新。分享经济出现的哲学依据在于(  )‎ ‎①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转换提供了根本途径 ②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 ③事物价值的转换依赖于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④事物价值的转换取决于认识的发展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哲学上价值的含义、创新的社会作用。人们观念的更新,这有利于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但不能说观念创新是事物价值转换提供的根本途径,①错误;②正确且符合题意;事物价值的转换依赖于事物属性的多样性,但不是由人的认识决定的,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4.(2018·山东省济宁市期末)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插艾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一种民俗,最初用来避邪,后来人们发现它具有药效,用于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传统中医学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草对多种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两广及湘、黔等地把它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食材。这说明(  )‎ A.事物的价值随着其特性的变化而变化 B.事物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其自身的属性 ‎ C.事物价值及其大小受主体需要的影响 D.事物的价值是由人的不同需要决定的 解析:选C。对艾草的研究和应用说明事物价值及其大小受主体需要的影响,是事物以其自身的属性对人的积极意义,C项符合题意;事物的价值是在其自身的属性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中产生的,并不会随着其特性的变化而变化,A项说法错误;事物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其自身的属性与满足人的需要的程度,B项说法错误;事物的价值是在事物以自身的属性和人的需要的关系中产生,并不是由人的不同需要决定的,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5.(2019·陕西省榆林市高三模拟)‎ 一段时间以来,鼓吹历史虚无主义、诋毁英烈形象的错误思潮和丑恶行径时有出现。他们从史实、史料问题入手,一方面缩小、扭曲和否定对其立场、观点不利的历史,另一方面则对那些对其立场、观点有利的所谓史实、历史碎片和历史逻辑关系加以夸大、杜撰、颠倒。根据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们的价值判断受其立场等主观因素的制约 ②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有其物质原因 ③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评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②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涉及到社会意识产生的原因。③选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题目中,这些诋毁英烈形象等丑恶行为一方面缩小、扭曲和否定对其立场、观点不利的历史,另一方面则对那些对其立场、观点有利的所谓史实、历史碎片和历史逻辑关系加以夸大、杜撰、颠倒,说明了人们的价值判断受其立场等主观因素的制约,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评价。故①④选项入选。选B。‎ ‎6.(2018·湖北省高三5月冲刺)“悬崖村”“娶媳妇儿”“赣南茶油”……一些老百姓身边琐碎具体的“操心事”“烦心事”,是习总书记情之所牵、心之所系,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被反复念叨、连连追问。从哲学上看,这主要是基于(  )‎ ‎①价值选择建立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 ②人民的利益是共产党人最高的价值追求 ③群众意愿是党的一切言论行动的出发点 ④合乎民情民意的政策才能指导实践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知识的掌握情况。老百姓身边琐碎具体的“操心事”“烦心事”之所以被习总书记情牵心系、反复念叨和追问,主要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并在这一正确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了正确的价值选择,故①②正确。党的一切言论行动都要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③是错误的。政策无论对错都能指导实践,只是实践的结果不同而已,故④是错误的。‎ ‎7.(2018·湖南省五市十校期末考试)2018年3月,习近平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周恩来同志是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杰出楷模。周恩来同志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总服务员”,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心系人民,做到了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这些论述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②把自己的价值选择与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③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④应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此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注意题干中限定的知识范围为价值观的知识。题干中,周恩来同志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总服务员”,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心系人民,做到了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这说明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应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故③④正确;①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范围,不符合题干的指向性,排除;题干没有提到民族命运,②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D。‎ ‎8.(2018·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三模)让一些群众挨冻而换来的蓝天白云,没有人可以安心享受。针对一些地方在治理大气污染过程中的急功近利行为,环保部下发特急文件,要求北方地区坚持以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为第一原则,对煤改气、煤改电没有完工的项目或地方,应允许群众继续燃煤取暖。这样做(  )‎ ‎①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②有利于妥善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 ③有利于协调不同群众之间的利益冲突 ④发挥了正确价值观对人生的导向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让一些群众挨冻而换来的蓝天白云,没有人可以安心享受,要求北方地区坚持以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为第一原则,对煤改气、煤改电没有完工的项目或地方,应允许群众继续燃煤取暖表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这样做有利于协调不同群众之间的利益冲突,故①③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未涉及价值观对人生的导向作用,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 ‎9.(2018·陕西省咸阳市高三5月模拟)进入新时代,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哲学角度看,这一要求是基于(  )‎ ‎①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价值观对改造世界的活动有导向作用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社会实践中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生产力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设问要求。试题属于因果型选择题,要求回答提出相关要求的原因,②是“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的原因,入选;③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原因,入选;①④与材料中的相关要求不能构成因果关系,都不选。故答案选C。‎ ‎10.(2019·山东省烟台市高三模拟)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以身相许”火炸药60多年,带领团队历经无数失败,终于研发出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远射程、低过载等式模块装药技术,为我国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荣获201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启示我们(  )‎ ‎①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 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须以价值选择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人的价值、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材料中王泽山教授的事迹启示我们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③错误,错在“取决于”;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11.“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广大青年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大师生座谈时的讲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努力奉献是拥有幸福人生的唯一途径 ②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才能够实现人生价值 ③坚定的理想信念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承认与满足(自我价值),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大师生座谈时的讲话启示我们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③④符合题意;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①错误;②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12.(2018·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三模)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要把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这对青年人的启示是(  )‎ ‎①追求个性发展,青年人要放飞梦想,自我实现 ②素质成就人生,青年人要勤学善思,持之以恒 ③劳动创造价值,青年人要积极奋进,奉献社会 ④人生重在进取,青年人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此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的相关知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启示我们要在劳动中创造价值,积极奋进,奉献社会,③正确;“要把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启示我们人生重在进取,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④正确;①②的内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故本题选D。‎ 二、非选择题 ‎13.(2019·广西桂林百色崇左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网络语言虽丰富了语言生态,但其对语言自身的冲击、对流行文化气质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小觑,还需我们积极面对,善加引导。‎ 互联网让今天的语言使用生态呈现出从来没有过的多样性。放眼望去,习用者张口“蓝瘦香菇”、闭口“臣妾做不到”,这边站着傲娇的甄嬛,那边是伤不起的宝宝。成语被重新阐释,诗歌连同诗人被娱乐:杜甫很忙,李白睡得香,屈原躺枪……更有部分网络新词新语或内涵庸俗或带着戾气,部分网络新文体或无病呻吟或虚张声势,皆从网络流入日常生活。‎ 当下部分网络语言带来的负面影响仍不可小觑。一方面,某些网络新词新语新文体对语言自身带来冲击。另一方面,低俗、浮夸的网络语言过于盛行,‎ 将在一定程度上拉低流行文化的气质内涵。‎ 说话作文,譬如行路,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文有雅俗之别,俗有高下之分。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语言风格多样化,除了“有趣”,更有典雅——既有气质、又有内涵,这是语言建设根本目标。‎ ‎(1)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我们为什么要重视网络语言、网络文化的影响。‎ ‎(2)某班就网络用语进行专题讨论,请围绕主题提出2个观点。‎ 解析:(1)此题要求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我们为什么要重视网络语言、网络文化的影响。从知识范围看,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从设问的指向性看,属于原因类的主观试题。学生作答时要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可从以下角度作答: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激励人们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2)此题属于半开放性主观试题,学生作答时要注意结合题干的具体要求“就网络用语进行专题讨论,提出2个观点”。学生自行组织语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文明、规范使用网络语言;远离负面网络语言、积极使用传播正能量的网络语言等。‎ 答案:(1)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所以,我们要积极倡导和推广反映正能量的网络语言和网络文化,限制能够带来负面影响的网络语言和网络文化。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网络语言和网络文化会影响人们的价值观,所以要重视不同网络文化对人们的影响。③倡导和推广反映正能量的网络文化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激励人们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文明、规范使用网络语言;远离负面网络语言、积极使用传播正能量的网络语言等。‎ ‎14.(2019·四川省眉山市期末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河北省最北端的塞罕坝林场生态基础脆弱,自然条件恶劣。55年来,三代塞罕坝人坚守“向绿色要发展,向绿色要未来”的理念,艰苦奋斗、传承接力,将荒原沙地变成了百万亩人工林海,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将荒山变林海,塞罕坝人以科学的精神、方法和机制通过开展生态建设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实现了从成活率几乎为零到“小反坡”技术破解难题,从望火楼18年漫长坚守到变废为宝消除虫害,他们在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方面取得一个个新突破,形成独具特色的森林经营生产体系和培育作业流程。‎ 塞罕坝人坚定理想信念,忠于使命、无私奉献,从而筑起了一块植绿山川的绿色丰碑,为减少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成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有力生态支撑。‎ ‎(1)结合材料,说明塞罕坝人在植绿山川的过程中是如何做到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 ‎(2)有人说,青山不语,绿色为证,塞罕坝人谱写了一曲追逐绿色梦想与“塞罕坝精神”一脉相承的奋斗凯歌。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3)根据材料,就如何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塞罕坝精神”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解析:(1)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说明塞罕坝人在植绿山川的过程中是如何做到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问题指向是说明塞罕坝人在植绿山川的过程中是如何做到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学生可结合材料从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等角度来分析说明。(2)本题要求学生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谈谈对此的认识,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即历史唯物主义知识,问题指向是谈谈对塞罕坝人谱写了一曲追逐绿色梦想与“塞罕坝精神”一脉相承的奋斗凯歌的认识,属于理解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学生可结合材料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角度来分析说明。(3)本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就如何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塞罕坝精神”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本题比较开放,学生要注意围绕弘扬和传承“塞罕坝精神”这一主题,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答案:(1)①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塞罕坝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方法和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做到了按客观规律办事,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塞罕坝人坚定理想信念,忠于使命,艰苦奋斗,传承接力,探索创新,无私奉献,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实现了植绿山川,造福社会的理想。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塞罕坝人在植绿山川的实践中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探索创新,做到了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2)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塞罕坝人在植绿山川的实践中坚守绿色发展理念,凝聚和弘扬“塞罕坝精神”,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规律。塞罕坝人在追逐绿色梦想的实践中,运用科技破解难题,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在打造人工林海上取得一个个新突破。③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需要把自己的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和人类幸福结合在一起。塞罕坝人坚定理想信念,忠于使命,植绿山川,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提供生态支撑,造福社会,实现价值。‎ ‎(3)示例:①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让“塞罕坝精神”在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转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结出丰硕成果。②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把“塞罕坝精神”作为全国生态建设的榜样,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5.(2019·湖北省名校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35 年,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马克思家境富裕,23 岁就拿到博士学位,但他抛弃了优渥的生活,为工作和革命颠沛流离 40 年,在最为困难时,马克思甚至不得不借钱安葬生病去世的女儿。 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用自己一生的奋斗与实践开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提供了科学理论,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成就了伟大人生。‎ ‎(1)结合材料,说明马克思的崇高理想与伟大人生体现出的价值观道理。‎ ‎(2)某班级举行“致敬马克思—— 用崇高理想照亮人生”生涯规划交流班会,请列举两个发言要点。‎ 解析:(1)本小题主要考查历史唯物主义中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对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较高要求。 解题时首先明确设问要求,根据人生价值观属于价值观的线索,确定调用价值观的作用、价值判断与选择、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知识;根据材料的逻辑过程,将马克思确立人生理想——做出正确价值判断与选择——在劳动与奉献中创造实现价值等信息与哲学知识有机结合,形成答案。(2)本小题,应从“怎么做”角度联系自身实际回答。 结合设问要求,围绕自己的生涯规划,选取树立志向(目标)、坚持奋斗(过程)、奉献社会(实现)等角度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1)理想作为人生价值观的一部分,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重要导向作用。 马克思的伟大人生是在其崇高的人生理想指引下艰苦奋斗而来的。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马克思树立了为全人类幸福而奋斗的理想,并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人类解放事业,得到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支持与爱戴,成就了伟大的一生。‎ ‎(2)示例:了解时代需求,明确人生目标;树立远大理想,矢志不移奋斗;学为建设祖国,立志奉献社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